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合集下载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之后,进一步提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另外也体现了中和反应的重要性,是酸的能通性的发展和延伸,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重要纽带,为盐的学习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探究酸碱反应的过程(难点)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仪器: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纸巾等投影仪、pH试纸。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回顾常见的酸和碱有哪些及酸和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投影图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蚊虫叮咬现象,引入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学生]1.能2.不能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

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

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或肥皂水,就可减轻痛痒。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学方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示范教案2〗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学方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示范教案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并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2.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三、教学用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石蕊、酚酞、碳酸钙、氧化铜、锌粒、硫酸铜、温度计、试管、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四、相关资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微观)》视频资源、《放热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视频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图片胃酸如果胃酸过多该怎么办呢?一般我们可以用复方氢氧化铝片治疗,其中的原理涉及到本节课所学的酸碱中和反应。

下面,我们就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吧。

【新知讲解】一、中和反应【过渡】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呢?一部分同学说能反应,一部分同学说不能反应,还有另外一些同学说不知道。

那下面就从老师提供的药品中选择,设计方案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提供的药品】NaOH溶液、盐酸、无酚酞试液、紫石蕊试液。

【方案设计】(1)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恰好变成无为止。

(2)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石蕊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紫为止。

(3)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盐酸,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红为止。

(4)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盐酸,滴入几滴石蕊溶液,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紫为止。

【强调】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并且还要边滴边搅拌,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在上述实验中,什么时候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讲解】在上面的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2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概念;2.掌握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4.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

二、教学重点1.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概念–酸与碱的定义;–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和其颜色变化;–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溶液的酸碱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酸与碱的认知和兴趣,如“你们都吃过柠檬吗?柠檬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引导学生思考,并简要复习酸和碱的定义。

2. 学习与讨论(30分钟)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概念1.酸与碱的定义–酸的定义: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碱的定义:能够接受H+离子的化合物。

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特点:反应产生盐和水,pH值接近中性,有放热现象。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方程式–酸的通式:H+ + 阴离子→ 盐 + H2O;–碱的通式:OH- + 阳离子→ 盐 + H2O。

2.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

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作用:用于酸碱溶液的测定和判断;–原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不同酸碱溶液中发生变化,通过观察颜色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和其颜色变化–酚酞:酸性溶液为无色,碱性溶液为粉红色;–甲基橙:酸性溶液为红色,碱性溶液为黄色;–酸性紫:酸性溶液为红色,碱性溶液为蓝色。

3.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酸碱指示剂滴于待测溶液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如颜色变化为酸性则为酸性溶液,颜色变化为碱性则为碱性溶液,颜色无变化则为中性溶液。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等奖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等奖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等奖教学设计)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题从实验入手,介绍了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也是盐与复分解反应的基础。

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材安排了活动和探究,旨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研究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酸碱中和的概念,但对中和反应的实质尚不清楚。

通过前面的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和正确操作实验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的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颜色由粉红色变成了无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方案二:滴甲基橙溶液滴加稀盐酸,颜色由橙色变成了红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方案三:滴酚酞溶液滴加NaOH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粉红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方案四:滴甲基橙溶液滴加NaOH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了橙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和反应的实质和特点,并且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结论。

(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讨论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四〉归纳总结,知识梳理。

(6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常见指示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5.请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作用原理。
答案: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 NaOH → NaCl + H₂O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₂SO₄ + 2KOH → K₂SO₄ + 2H₂O
课后作业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酸碱中和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醋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请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酸碱中和反应,并说明原因: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3.请解释为什么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并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某溶液是否为酸溶液或碱溶液,并说明实验原理。
5.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能力,包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判断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方法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2.作业评价:
在作业评价方面,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批改作业,我能够了解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概念、实质、判断方法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点评作业,我能够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通过完成更多的作业和进行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中和反应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2.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中和反应阅读书本60-6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认真观察图10-14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HCl在溶液中离解出H+和Cl-,NaOH在溶液中离解出Na+和OH-(用粒子符号表示),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和OH-消失了,变成了水分子,而Na+和Cl-仍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所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2.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写出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在水中解离的离子化学方程式。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仔细回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能否反应,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如书本60页图1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2)当滴入盐酸溶液的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溶液呈红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3)在实验中某同学不小心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呈酸性。

若要除去实验中过量的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氢氧化钠。

(4)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吗?请说明理由。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1.现有二氧化碳、铁丝、氧化铁、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烧碱,写出它们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12)下册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12)下册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主要知识点包括:中和反应的定义,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指示剂在中和反应中的应用,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的进行;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竞赛活动:设置实验操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竞赛,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简单实验操作。然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1.对中和反应实质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过程;
2.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面,可能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平感到困惑;
3.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不够全面,难以理解其颜色变化的原理。
2.教学难点:
(1)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即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2)掌握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平;
(3)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的进行,理解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导(一)学来自特点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操作。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初中化学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初中化学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课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中和酸性或碱性土壤
农作物生长对土壤的酸碱性有一定要求 ,可以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土壤的酸碱 性。 例如一些地方形成酸雨,可以加 进行中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中和工业污水
工厂生产的污水,需要进行一系列 的处理。 例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加 中和;印染厂产生的碱性废水,可 以用 中和。
注意: ①酸和碱的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硝酸和氢氧化亚铁
会发生更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课堂精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
A.碳酸钠 B.生石灰
C.氢氧化铜
2、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C A.Ca(OH)2 + CO2 = CaCO3↓ + H2O B.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C.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D.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溶液变为 蓝色
滴加 稀盐酸
溶液变为 紫色
用石蕊做指示剂,色差不明显, 不易判断颜色的变化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实质
盐酸中的 和氢氧化钠中的 没有发生变化;
盐酸中的 和氢氧化钠中的 结合生成

反应前后都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是

HCl+NaOH == NaCl+H2O
H+ + Cl−+Na++OH-==Na++ Cl−+H2O 中和反应的实质: H+ + OH− == H2O
酸和碱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能够判断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观察。

4.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征和实验观察。

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的生活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和特征。

4.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并进行示例演示。

5. 练习与巩固:学生独立完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适量的辅导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征和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情况。

4.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分析、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指示剂等。

2. 化学试剂:酸(如盐酸、硫酸)、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定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定稿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请问:为什么?请看大屏幕思考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二)出示目标,学生自学课本(P60--61)通过预习,我们对本节课有个初步的了解,酸碱能否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三)师生互研,探究新知探究1、操作取5ml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探究2、取5mlNaOH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借助微观示意图和动画图片进行分析反应的实质:过渡:结合酸碱反应实质,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例:Ca(OH)2+2HCl ===2NaOH+H2SO4 ===讨论: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归纳中和反应的定义1、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分析)学生展示: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探究3、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展示: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Ca(OH)2+H2SO4 ==== CaSO4+2H2O试写出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胃药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Al(OH)3+3HCl ==== A1C13+3H2O讨论: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吗?学生展示:蚊虫叮咬涂抹牙膏、氨水;使用皮蛋加醋课堂知识回顾三、课堂练习:1、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向盛有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和中和反应(第1课时 中和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和中和反应(第1课时 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中和反应一、教学目标1.根据酸和碱的性质,能设计出有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表演的小魔术吗?(教师往黑板上贴一张白纸(预先用酚酞溶液写好NaOH),然后请一名学生用小喷壶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瞬间鲜艳的大红字“NaOH”跃然纸上。

)现在我们继续这个魔术。

用小喷壶往红色字迹“NaOH”上喷盐酸溶液,一会儿,红色的字迹消失了,再次喷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的字迹又出现了。

【过渡】我们知道在常见的酸溶液中都存在有H+,而在碱溶液中都存在有OH-,那么你能结合上面的魔术现象推测,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探究实验】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倒入小烧杯中,搅拌,并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操作要点和安全。

)【问题】1.观察到什么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

)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不能。

)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原有的物质减少消失。

)【交流讨论】如何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总结与交流】证明无现象反应的发生实验设计思路:1.证明反应物被消耗(HCl或NaOH被消耗)2.证明有新物质生成【讲解】猜写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Cl +H2O。

基于我们对氯化钠化学性质了解的有限性,如果从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即证明有氯化钠的生成)的角度,证明此反应发生,需要找与氯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暂还没有学到。

如果想证明此反应产物水的生成,也比较困难,因为整个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无法证明水的生成。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酸碱中和反应,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中和反应实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实质,能够判断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实验,详细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实质。
2.引导学生了解中和反应的判定方法,如酸碱指示剂的变化、pH值的测定等。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中和反应实例,如胃药、清洁剂等,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小组合作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结果。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全国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全国一等奖

教学设计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能够判断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观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2. 教学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及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交流、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

2. 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解释中和反应的含义。

3. 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中和反应的特点,如水、盐等。

4.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6. 巩固知识: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安排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实验教学:通过安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问题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七、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准备酸、碱溶液、指示剂、玻璃棒等实验器材。

2. 课件制作: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相关的图像、图表等。

3.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10-2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10-2中和反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10-2中和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并能够描述中和反应的特征;2.掌握酸和碱中和反应的表达式;3.了解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中和反应的特征;2.学生能够正确表达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验试剂;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实验报告本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酸和碱的应用场景?”请学生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回忆已学过的知识。

2.教师向学生解释中和反应的概念:“酸和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步骤二:说明实验(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操作的过程和实验材料,包括酸和碱的浓度、实验步骤等。

2.教师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保证学生的安全。

步骤三:实验操作(2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记录实验所用的试剂、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1.学生依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讨论酸和碱中和反应的表达式,归纳总结。

步骤五:实际应用(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际应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酸和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钱币清洁、草酸去锈等。

2.学生针对实际应用进行思考,讨论如何合理利用中和反应来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六:小结反思(5分钟)1.教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2.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反思问题。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2.思考酸与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对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兴趣,并增强了他们对酸碱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小结反思环节,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总结,巩固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响〔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响的第一课时——中和反响及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设计愿景八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本课题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中和反响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的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根底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根底。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说学情【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根底。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响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因此学生对中和反响能否发生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同时依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响、盐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利用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响是否发生的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响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等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
【教具学具准备】
器材: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药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跟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表达:酸+ 碱= 盐+ 水
实质:H++OH-= H2O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教学反思:联系先前学习过的酸、碱都能与指示剂反应,使指示剂变色的知识,暗示、鼓励学生想办法证明NaOH和HCl这个反应的确发生了。

最后让学生完成该实验设计,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出该反应的现象和特点,能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双基”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不足的地方:板书不够清楚,在课堂气氛的调动及时间的把握上火候欠缺,想要持续维持学生的积极性能力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理解盐的概念。

2.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教学难点
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展示腌制的松花蛋图片。

介绍:松花蛋腌制过程中生成了碱,吃起来有涩味,蘸少量醋(含醋酸)食用,涩味会消失。

质疑:涩味消失是否会因为碱和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假设:碱和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交流。

引导:是否没有明显现象就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怎样才能有明显的现象证明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反应了?
学生联想:可以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方案1: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红色慢慢消失。

方案2:盐酸(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仍无色。

方案3:NaOH溶液(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方案4:盐酸(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红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评价活动:各小组,从现象是否明显、是否容易观察的角度,分析评价各个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方案1为最佳方案。

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酚酞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红色慢慢消失。

归纳: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为什么酸和碱能够发生反应?
播放课件:(水很稳定)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微观示意。

提醒:(1)注意观察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粒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2)对比反应前后粒子种类的变化,你认为上述变化中参与反应的粒子有哪些?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观看反应的微观示意,理解反应实质,写反应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硫酸:;
(2)氢氧化钙和盐酸:。

设疑:对比以上三个反应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上有何共同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盐的概念及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 碱=盐+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自主学习: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并交流讨论下列生活实例,解释相关问题:
(1)解释“向酸性土壤中洒熟石灰”的秘密。

(2)一些工厂排除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可加什么物质最合适?
(3)松花蛋味涩(呈碱性),食用时除去涩味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4)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其中的原因?
(5)某人患胃酸过多症后,医生建议吃含有Al(OH)3的药丸,请用方程式解释其原理。

归纳: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本课小结
1.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实质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
1.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 碱=盐+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2. 通过测定不同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pH测试方法。

教学难点
pH测试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2. 取1滴管稀硫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判断酸性变强还是变弱?
二、新课教学
1. 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师:溶液的酸性、碱性有强有弱,如何表示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呢?
明晰:pH
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有关内容并思考问题:
①pH的范围②测定pH的方法③pH的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展示一种PH试纸和比色卡,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pH范围:0~14
②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实验探究一:
教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溶液pH< 7的有稀硫酸、稀盐酸,显酸性。

溶液pH >7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显碱性。

溶液pH =7的是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2)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越大。

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质哪些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接近中性?
显酸性的是橘子汁、白醋,显碱性的是肥皂水、洗涤剂,接近中性的是白糖水、自来水。

2. 组织学生读教材第63页图10-19“身边一些物质的pH”,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中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64页的“资料卡片: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实验探究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思考交流:(1)我们使用的洗发用品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2)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素,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怎样解释?
(3)从清洁效果和保护头发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怎样选择洗发用品比较好,说出你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1. 溶液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越大;中性溶液pH = 7。

3. 溶液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四、板书设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pH范围:0~14
2.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pH< 7溶液呈酸性
pH >7溶液呈碱性
pH =7溶液呈中性
3.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4.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