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合集下载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 3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 3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

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个“兴”字啊,读一声,来一起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四季的景色。

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景色十分优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从你说的过程老师听出来了,这篇课文是按照——提示: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师板书:春夏秋冬。

师:通过你的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生答,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种类也非常多,夏天的野花很好看……3、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们知道吗?播放媒体资源的课件中的“小兴安岭”,并对小兴安岭做介绍。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

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

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

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学生看课件并听老师的介绍,谈自己的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师: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正等着我们来欣赏呢,快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知道读课文的要求吗?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那就按照你们知道的要求开始读吧,把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

(3)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等方式,了解某个地方的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的课文。

课文通过描绘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2 生字词兴安岭、四季、树木、雪花、野果、钓鱼、木耳、讨论、欣赏、珍惜、探索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

3.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想象、联想等方法的运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兴安岭的了解。

4.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2)分段朗读,讨论课文中的美景和物产。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3 学习生字词(1)让学生自读生字词,注意发音。

(2)组内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4.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第五章: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运用所学,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美景。

(3)调查一下家乡的物产,了解特色。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四教学媒体录像投影图片课文配乐录音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点:1.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课后第3题(2)(3)(4)句3.感情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录像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3)第二句:“浓雾”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优秀3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2、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

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想象和感受景物的美丽。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四季的景色,展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丰富资源。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阅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想象和感受景物的美丽。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步骤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2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观察学生的朗读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5.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生字词书写和阅读理解练习。

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观察一些自然景色的图片,如森林、湖泊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兴趣。

6.2 课中活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作用下,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

2、能力目标: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掌握用重点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⑴ 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陶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⑴ 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

2、难点: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重点句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设计思想】《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全文可分为三段。

其中第二段用来指导学生用重点句概括段落大意,是教学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是第二段的重点句,概括地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抓住各个季节中每种景物的特点进行了具体介绍。

文章的结尾作者用概括性的语言赞美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通过课前调研得知,学生大多数知道我国有小兴安岭这个地方,但是班上学生没有一人去过那里,对于那么多品种的树木和物产,对于神秘的原始森林,学生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通过初读课文,特别想让老师带着他们去那里看一看。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为学生呈现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感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情境。

因此,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发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网络,以及学生与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使教学信息内涵丰富,精简课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引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在网上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融化献出人参酸甜可口”等。

(2)(指导记忆难写的字:浸献赏映软(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浸在抽出欣赏苍翠宝库葱葱茏茏严严实实三、细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由练习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很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

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现将教学反思如下: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酷爱的思想感情。

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期望对您有所帮助!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观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知道“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知道描写小兴安岭四季风景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视察的方法。

3.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风景。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风景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视察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观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2)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

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行吗?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实用文_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设计方案

实用文_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设计方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说课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该教案,是在我们安丘市“演讲评一体化”教学研究过程中,我设计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三、教材分析(一)《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二)教材处理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根据课标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确定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能力目标: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__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三)重、难点的确定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对策教学重点:理解春一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掌握“读-划-悟-说-读”五步学习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1、、建立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读-划-悟-说-读”五步学习法。

2、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激起学生对__的学习兴趣,引出课文;3、老师引领学生整体分析课文。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2、任教班级属农村小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但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采用建立环节教学模式——五步学习法和启发法等。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4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4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篇一一、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课时安排:三课时三、教学目标:教养:⒈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⒈了解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发展: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捉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⒈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⒈体会用词准确,学习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用词准确,学习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六、课型讲读课七、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八、教学媒体:小黑板、投影仪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兴安岭真美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

二、学习第2、3自然段⒈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积雪融化了,小鹿还在溪边散步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⒈请大家翻开书本40页⒈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读第2自然段:①标出有几句话②用“—”划出描写的景物③找出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⒈检查学习情况1>第2自然段里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2>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3>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⒈春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得更美。

⒈总结学法(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指名回答)(2)(出示学习方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第3自然段。

⒈学习第3自然段(1)四人小组自学第3自然段(2)地位置认得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4)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5)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反它读得更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优秀4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优秀4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优秀4篇《美丽的小兴安岭》篇一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山野、树林吗?| 今天徐老师要带大家去小兴安岭看一看,瞧,咱们来到了小兴安岭,请你静静地用心欣赏美景吧!(播放)谁来说说在刚才的旅行中你看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课题吧(出示课题),正音:兴、岭。

再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进入文本1、其实小兴安岭更多美丽的景色正等着我们欣赏呢,快打开课本,带着上面的要求读读课文,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要求:⑴试着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⑴初读课文后,你觉得你眼中的小兴安岭是怎样的?(我觉得小兴安岭--------)2、因为小兴安岭的景色那么美,所以作者也像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美声(出示最后一段,突出“大花园”),作者首先把小兴安岭比作了大花园(引说)在你的印象中,大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可见小兴安岭这个大花园里的景色很吸引人,我们也像作者一样来赞美赞美它吧!(读)三、走进文本、感悟美丽1、小兴安岭的景色到底怎样诱人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这个大花园中去领略它的美丽吧!不过小兴安岭有个问题要问大家,出示:假如你有机会来到我的怀抱领略美景,你会选择什么季节来呢?(板书:春、夏、秋、冬)。

2、看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吸引了你们这一大群小游客,下面就请你在四人小组里与其他同学交流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去小兴安岭,这个季节的小兴安岭美在哪里?3、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你选择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呢?为什么要在这个季节去呢?4、过渡语:*还有同学喜欢其他季节去的吗?天的小兴安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小兴安岭的*天还会有些什么呢?天又是不一样的风情,是吗?天还美在哪里?*你还喜欢*天的什么?5、春天:a、抽出(与“生出”或“长出”比较)。

b、“淙淙地流”你觉得是怎样的流呢?c、小鹿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欣赏自己的影子的?还有的小鹿在干嘛呢?(高兴地读一读)6、夏天:a、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b、“封”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1、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第1小节。

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

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8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8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8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篇一《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2.学会本课生字壹五个,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3.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

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二)解决办法自学,分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指点。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

六,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三.《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下面谁把搜集到的情况汇报一下2.好,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二)初步感知,自由读课文。

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4.把你读不懂的问题画出来,打上"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的形式。

2.理解有关词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飞舞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四)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们提出来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五)作业。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13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4、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认识拟人句,并能当堂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观察的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2.学习拟人句,仿写拟人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旅游吗?都去过哪啊,请你这样说,我去过雄伟的长城。

学生汇报。

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名胜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的白雪皑皑,一年四季,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美,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再现的。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布置了朗读预习,课文正好是九个自然段,下面请每组的2号起立,按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完后,正音。

学生读完后,学生之间相互正音。

师重点强调读音“柞树”的柞,“涨”满,涨红。

请用中括号圈出多音字:涨、宿、舍、没。

课下完成给这些多音字注音组词的学习任务,下节课交流。

2、快速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句话是对小兴安岭最高的赞美?并用笔画出来。

3、汇报:结尾一句。

课件出示:突出“真”字,齐读这句话。

点明这是中心句。

请同学们在句子旁边注明。

三、细读课文,合作交流。

1、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浏览课文,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吗?时间顺序,一年四季。

板书:春夏秋冬是的,思路特别清晰,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独学和群学的方式走进小兴安岭特点鲜明的一年四季,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2课件出示:1.请圈画出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2.画出使用比喻和拟人写法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3.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季节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第1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基本要求:1、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抒情和描写的2、让学生用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抒情和描写的让学生用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教学目标:一、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这节课要学习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抒情和描写的,并且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读中感悟1.接下来,我们就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那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板书:课题)学生汇报(预设:最后一个自然段)2.这句话把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学生汇报(预设:把小兴安岭比作巨大的宝库和美丽的大花园。

)三、精读课文(一)、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小兴安岭呢?(预设:春、夏、秋、冬来描写)(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春天的?勾画出来,学生汇报。

2.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帮助学生整理,通过他们的回答,突出小兴安岭春天的(板书:生机勃勃)(三)、分组讨论学习1.小兴安岭春天就这么美丽,那么夏、秋、冬呢?按照以前的分组,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总结的学习方法和老师刚刚教你们的学习方法,2.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3.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夏天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学生汇报(预设:作者抓住了树木、雾、太阳、野花),问他们在哪找到的呢?然后老师进行整理,那作者还抓住哪些词来形容呢?学生汇报(预设: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等词)给他们你跟一个成语概括就得出(板书:枝繁叶茂)4.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秋天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学生汇报(预设:作者抓住了秋天树叶变黄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长满了果实和药材,)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秋天,(预设:物产丰富)(板书:物产丰富)5.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冬天的?(预设:作者抓住雪花在空中飞花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紫貂和黑熊都躲进洞里,还有各种动物,)那用一个词来形容冬天,你们会用(预设:雪花飞舞)(板书:雪花飞舞)6.我们学习春夏秋冬,作者是什么抒情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呢?(预设:板书:时间顺序,老师概括(第一段概括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到第五自然段说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那课文是按照(预设:总分总)的写法7.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美景,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就写哪个季节,或写一个片段,课堂上给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8.老师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来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四、板书设计:图片图片教学反思首先,这个是第二课时,在教学中,我利用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进行导入,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这问题去学习,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之中,体会美、感受美。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实用5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实用5篇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实用5篇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1教学目标: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学*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媒体:1.多媒体,课件。

2.一首优美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整体感知1.交流资料,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

师: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花园宝库)(2)齐读最后一段。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板书:春夏秋冬)3.提示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去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二、赏读课文,感受美景1.学*春天,掌握学*方法。

⑴过渡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学*要求:a.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b.划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和词语,并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⑵自由读,同组交流读。

⑶学生汇报好词、好句。

(板书:抽出新枝)⑷(配乐播放.课件)指导朗读,感受美景。

⑸想象画面,背诵课文。

(配乐)归纳学*方法。

2.合作学*夏、秋、冬三个季节。

过渡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

(小组合作学*)3.品读好词、佳句,感受小兴安岭夏、秋、冬的美景。

学生汇报好词、佳句,老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板书:葱葱茏茏、硕果累累、雪中藏宝)4.老师当导游引领学生欣赏小兴安岭夏、秋、冬的美景。

(配乐播放.课件)5、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第1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在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美时处处都可以看到什么景物?(树木)齐读第1自然段。

(板书:绿色海洋)三、激情总结,拓展欣赏配乐播放.课件,欣赏自然风光图片。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精选8篇)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

会写“汇、欣”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②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引导质疑①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②你找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初读课文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难读的字,抽chōu赏shǎng浸jìn缕lǔ献xiàn软ruǎn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再读感悟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写字写词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写生字一遍,再抄写词语一遍。

第二课时检查字词听写生字词。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感悟品味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体验“抽出”的过程。

体会“抽出”用得真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欢的语句。

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7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7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7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设计理念:依据课文“总—分—总”的构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逆推至前文的阅读。

在细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

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大阅读教学观理念,拟按“自主—合作—精读—拓展”四个学习阶段开展教学。

教学流程导入:(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教师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引发思考。

(一)自主学习阶段: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①读正确;②读通顺;③读中思。

2.自学反馈:通过读课题,知道什么?读课文,知道什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

相机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总:树多景美分:春夏秋冬总:大花园巨大宝库(二)合作学习阶段: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讨论。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组织议论。

(这时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全面、深刻。

)2.合作成果交流。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三)精读学习阶段:1.抓关键句、关键词精读片段,学习写法。

例: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这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3.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ì xiàn sōng ruǎn nǎo dai yán shi dǎng zhù( ) ( ) ( ) ( ) ( )huā tán yào cái bǎo kù( ) ( )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行háng ( ) 涨zhǎng ( ) 舍shě( ) 兴xīng ( ) xíng ( ) zhàng ( ) shè( ) xìng ( )三、词语训练营。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2.选字填空。

剑箭射()利()火()刻舟求()现线献()在()出光()奉()实()电()贡()前()3.近义词辨析。

松软柔软(1)坐在小红家新买的沙发上,感觉非常()舒适。

(2)冬天,地上的雪厚厚的,非常()。

珍贵名贵(3)妈妈的日记本里夹着一张非常()的照片。

(4)人参是非常()的药材。

参考答案一、视线松软脑袋严实挡住花坛药材宝库二、银行行走涨价涨红舍得舌头兴旺高兴三、1.高瘦矮胖松软香甜高大2.箭剑箭剑现献线献现线献线3.(1)柔软(2)松软(3)珍贵(4)名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练习。

1.“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这句话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这句话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仿照上面的两个句子各写一句话。

(1)……像……(2)……像……一样二、阅读描写春天小兴安的片段,完成练习。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积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观赏)自己(应映)在水里的影子,,。

1.给括号里用的恰当的词画上“”。

2.文段中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是,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3.这段话依次写了春天里的这些景物:。

4.在溪边散步的小鹿还会有那些举动?请在原文后的横线上续写两个。

参考答案一、1.树林绿色的海洋 2.太阳光利剑2.(1)太阳像个大火球。

(2)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一样。

二、1.汇成欣赏映2.淙淙涓涓、哗哗、叮叮、咚咚3.树木、积雪、小溪、小鹿4.有的观赏水中树木的倒影,有的追逐水中游动的小鱼。

【板书设计】春抽出新枝生机勃勃夏葱葱茏茏万物生长大花园美丽的小兴安岭树海秋落叶飞舞硕果累累巨大宝库冬树上积雪动物过冬【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情感朗读,引领探讨。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美的体会就从字词和朗读中去慢慢品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

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

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2.抓住词句,质疑深探。

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都用得十分到位,动静结合,把整个春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在学习这句话时,我用换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而在夏天中“封”“浸”“千万屡”“利剑”把夏天的特点写得十分准确,同时又体现出小兴安岭独特的魅力。

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载体,引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引导和帮助学生查阅有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文深受师生的喜爱。

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宝库。

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写的。

本文思路清晰是第一个特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多。

先讲品种多,再讲范围大,因为树多,所以这里像“绿色的海洋”。

这是小兴安岭景色的总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

春天,作者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反映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夏天,树木茂盛,枝叶“密密层层,”野花盛开,晨雾很浓,一片旺盛的景象。

秋天,“落叶飞舞”,森林献出丰富的山货和珍贵的药材,一派丰收的景象。

冬天,林中雪花飞舞,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各种动物准备过冬,一派北国风光。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

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以此结尾,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语言生动、准确。

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这里用“抽出”就把春天植物变化迅速的特点描写得准确、形象。

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既生动又贴切。

第三个特点是修辞方法运用得体、恰当。

如:“它们有的俯下身来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里恰当地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小动物熬过冬天,欢快地迎接春天来到的情景。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小兴安岭的物产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

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

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针叶树种以红松、沙松为主,落叶阔叶树种有白桦、水曲柳、色木等。

植物种类超千种。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

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其他资料】位置境域:小兴安岭,或称小兴安岭山脉,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西北以嫩江为界与大兴安岭相连,东北至黑龙江岸,东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南抵松花江畔,西南与松嫩平原毗连。

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的北东走向的山脉是一个整体,北段在俄罗斯境内,称为布列亚山脉;南段在黑龙江省境内,称为小兴安岭山脉。

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西北以五大连池-黑河一线与大兴安岭相接,东南达松花江谷地,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东接三江平原,西以小兴安-铁力-巴彦为界,与松嫩平原相邻。

南北长约450公里(一说500公里 ),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为77725平方公里。

白桦:桦树的一种,树皮白色。

栎树:落叶乔木,通常称作树,叶子可喂样蚕,树皮可做染料。

榛子:落叶灌术,果仁可吃,也可榨泊。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和叶都是名贵药材,有滋补作用。

紫绍: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四股较短,毛皮很珍贵。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课后作业一、把合适的词语连起来。

嫩绿的宝库抽出影子蓝蓝的叶子欣赏白雪美丽的天空积满膝盖巨大的花坛没过枝条二、读下面的句子,欣赏画线的词语。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用得真好,它让我仿佛看到了。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字用得真妙,它让我感受到。

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飞舞”用得真生动,它让我的眼前出现了。

三、课文整体梳理。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下面描写小兴安岭的树木的句子。

()落叶在林间飞舞。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树上积满了白雪。

四、重点段落品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照样子写词语。

又肥又厚的脚掌又()又()的()又()又()的() 2.你喜欢小兴安岭的冬天吗?为什么?3.你能写出四个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吗?(雪花飞舞)()()()()五、写写自己的家乡。

你觉得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

参考答案:一、嫩绿的叶子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坛巨大的宝库抽出枝条欣赏影子积满白雪没过膝盖二、1.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2.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3.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三、(3)(2)(1)(4)四、1.又(黑)又(亮)的(眼睛)又(香)又(甜)的(苹果)2.喜欢。

因为大兴安岭的冬天,林中雪花飞舞,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各种动物准备过冬,一派北国风光。

3.白雪皑皑滴水成冰银装素裹寒风凛冽五、家乡的夏天来得特别早,骄阳似火,热不可耐孩子们纠缠着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河里游泳,“扑通扑通,”一个接着一个往水里跳,在水里游泳,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