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八年级美术教案:盛世汴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征市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美术年级组初二时间:2019年月日第周地点美术组
课题《盛世汴梁》主持人主备人记录人
参加人员缺席人员及原因行政领导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本学科其他教师议课记录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分析、探究,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
操作目标: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探究、临摹作品局部,有意识地探究美术与社会的关联,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情意目标:感悟艺术珍品的艺术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
重
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探讨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教学难点综合探究活动的设计及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
学
方
法
讲解、示范、交流讨论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视频:导入
国宝档案:2002年年末,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为期36天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观众如潮,盛况空前。展品中,有一幅画特别受欢迎,观众要排四、五个小时的队才能欣赏到它。什么样的画卷如此吸引人呢?它就是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揭示课题:清明上河图
二、新授课程
(一)分析讨论:阅读此画,我们会看到什么?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之前,有些绘画需要担当记录的功能,《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地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1125年)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展示了汴河沿岸以及东角门里市区的风光。
(二)探讨交流
《清明上河图》是对宋代汴梁盛世胜景的真实记录,其价值不仅在美术上,也是史学家、社会学家们宝贵的研究素材。
请同学们假定为不同身份的学者,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美术家——作者、绘画形式、绘画语言……
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史学家——城市的咽喉、热闹的沿河街道、繁华的大酒楼……
社会学家——运输工具、房屋建筑、虹桥造型、烹饪厨灶……
现代游客——厨娘、乞丐、出家人、骆驼、猴子……
(三)欣赏感悟
1. 美术家探究小组
画家生平介绍,界画,风俗画介绍。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专攻中国画中以界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繁华都市的面貌,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2. 史学家探究小组
简介建筑规划。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位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城墙,城市防御建筑,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封闭区域。汴梁有两重砖石城墙,正楼、箭楼、闸楼、城墙、护城河,构成了汴梁城立体的防御体系。
3. 社会学家探究小组
画家对桥头闹市的表现,选取了有情节性意趣的生活场景来描绘。请看桥面上的那番情景:一位官员骑马从北端过桥,走到桥面的顶段,不巧和一顶上桥的轿子相遇。这一意外的狭路相逢,迫使骑者的一位随从迅速勒住了缰绳,而另一随从急忙伸手招呼行人回避,那匹大马则被这一“急刹车”弄得进退两难,无所适从。轿夫们由于一时惊慌,虽奋力支撑,却乱了阵脚。狭窄而又拥挤的桥面上,出现了“交通阻塞”。
(四)探究分析《清明上河图》的3D视频赏析,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 为什么手卷只有二十几厘米宽呢?便于纳入衣袖里,方便携带与同道分享。
(五)2. 在《清明上河图》中,你寻找到了哪些秘密?茶馆开张了、厨娘在做菜、酒旗、骆驼、房屋、车船、虹桥……画家经过仔细的观察、记录和整理,画出了客观又真实的汴梁生活。
3. 《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街道和今天的街道有何相同的地方?沿河的街道布满各式小店,食肆、茶坊、糕点店、修车铺、木器店、酒楼等,极富生活味道。
(五)学生作业挑选画面局部,以优美的文笔记录下你的瞬间感受。
学生交流欣赏心得,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挑选画面局部,以优美的文笔记录下你的瞬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