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计算1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水力计算书

水力计算书

水力计算书水力学是研究液体流动规律、动力学和能量转换的学科,而水力计算是水力学研究的基础。

在水资源利用、水电站工程、城市供水、排水等领域,水力计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力学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探讨水力计算的相关内容。

1.水力学基本公式在水力计算中,最基础的是水力学的基本公式。

经典的水力学基本公式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其中,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物质在流动过程中的守恒特性,即入口质量等于出口质量。

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流体动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守恒特性,即入口动量等于出口动量。

能量守恒方程描述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守恒特性,即入口能量等于出口能量。

这些基本公式为水力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提供了准确的标准。

2.水力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水力计算方法。

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有试算法、推导法、模拟法和实验法等。

试算法是根据已有的数值或经验关系,结合基本公式,进行计算预测。

推导法是根据基本公式,根据物理图像和数学模型推导解析解。

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模拟真实的流动过程,得到结果。

实验法是通过实验室模型或原型进行实验,得到流体力学参数。

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提高水力计算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应用实例水力计算广泛应用于水力工程和城市供水、排水等领域。

以水电站工程为例,水力计算是水轮机型式选择、水头、流量和发电量等的计算基础。

在多级水电站的设计中,需要进行水头和水量的分配和调整,保证水轮机在不同负荷下的最大效率和整个电站的最大效益。

在城市供水领域,水力计算可用于预测城市供水管网的水压和流量变化,指导供水压力的调节和管网的规划建设。

在城市排水领域,水力计算可用于评估城市排水系统的水流速度和压力,指导排水管网的建设和排水管理。

综上所述,水力计算是水力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部分。

水力学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为水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了水力学理论的发展和水力工程的进步。

供热工程第四篇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课件

供热工程第四篇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课件
建立能效管理制度,对供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高 效运行。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绿色供暖技术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 发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供热工程第四篇室内热水供暖 系统水力计算课件

CONTENCT

•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概述 • 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实例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主要由热源、散热设备、管网和控制系统等部 分组成。
工作原理
通过热水在管网中循环流动,将热量传递给散热设备,再由散热 设备将热量散发到室内,达到供暖的目的。
系统分类与特点
系统分类
根据供热方式的不同,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可分为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和混合系 统等类型。
系统特点
单管系统简单、造价低,适用于较小面积的住宅;双管系统供热调节灵活,适 用于大面积的住宅和公共建筑;混合系统则结合了单、双管系统的优点,但设 计和施工较为复杂。
定义
水力计算是供热工程中用于确定 热水供暖系统各管段流量、压力 损失等参数的过程,是设计和优 化供暖系统的关键环节。
重要性
准确的水力计算能够确保供暖系 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能效 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 难度。
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与参数
基本公式
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包括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 程等,用于描述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状态和能量转换关系。
03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实例
系统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
模型简化与假设
为简化计算,假设系统为稳态流动,忽略热损失和 动态效应,将实际供暖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

水力计算1基本原理34页PPT

水力计算1基本原理34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水力计算1基本原理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水力计算文档

水力计算文档

水力计算引言水力计算是指在水力学领域中,根据给定的水体条件和水流参数,通过运用一系列公式、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对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过程和工程进行计算和预测,以便为水利工程设计、水资源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水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计算来确定水流的流速、流量、压力、液面高度等参数,从而对水流的运动特性和水力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河流治理、水电站工程等。

本文将介绍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说明。

基本概念流速流速是流体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体积流量,常用单位为米/秒。

对于自由流条件下的水流,通常使用流速来描述水体的运动速度。

流速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水流通过一个已知长度的管道或河道所需的时间来进行。

假设已知水体在时间t内通过管道的长度L,那么流速V可以计算为V=L/t。

流量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横截面的体积流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秒。

流量是水力计算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用于描述水流的总体排放情况。

流量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横截面的水流体积来进行。

假设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横截面的水流体积为V,那么流量Q可以计算为Q=V/t。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常用单位为帕斯卡。

在水力学中,压力是描述水体受到的压力或力的作用的参数,常用来描述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压力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液体对单位面积上物体施加的力来进行。

根据帕斯卡定律,压力P可以计算为P=F/A,其中F 为液体对单位面积上物体施加的力,A为单位面积。

液面高度液面高度是指液体的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常用单位为米。

在水力学中,液面高度用于描述与液体有关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如水位变化、波浪高度等。

液面高度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液体从基准面上升或下降的距离来进行。

根据地面高程的参考点和液体的位置来计算液面高度。

常用方法流速计算方法常用的流速计算方法包括:舍诺特公式、曼宁公式和流速测量法等。

热水系统水力计算PPT课件

热水系统水力计算PPT课件

p j
v2
......Pa
2
_ 管段中总的局部阻力系数.
_ 系统管路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可查表确定.
第6页/共53页
4.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当量局部阻力法
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
p j
设管段的沿程损失相当于某一局部损失
则:
p j
d
v2
2
d
l
v 2
2
d
d
l.........当. 量局部阻力系数.
_ 热媒的密度, kg / m3.
第3页/共53页
热水在室内供暖系统管路内的流动状态,几 乎都是处在过渡区内。
室外热水网路都采用较高的流速,热水的流 动状态大多处于阻力平方区内。
方便的R计算6.公25式1:08

G2 d5
......Pa /
m
G _ 管段的水流量, Pa / m.
第4页/共53页
_ 沿程损失占总压力损失的估计百分数,查附录得 50%。
将各数字代入上Rpj式 0,.1506得8.518 3.84 pa / m
第23页/共53页
根据各管段的热负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计 算公式如下:
G
3600Q
0.86Q ......kg / h
4.1
8
71
03
(t
, g
th, )
t
2.例题1
径确。th,定热 7重媒0力c参循数环:双供管水热温tg, 水度9供5c暖


管路的管 ,回水温

。锅炉中心距底层散热器中心距
离为3m,层高为3m。每组散热器的供水
支管上有一截止阀。

《水力计算手册》

《水力计算手册》

《水力计算手册》
(原创版)
目录
1.《水力计算手册》简介
2.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3.手册中的主要内容和章节
4.手册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5.结论
正文
《水力计算手册》是一本关于水力计算的实用性手册,旨在为水力工程师、水利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提供在水力计算方面的专业指导。

水力计算是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水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流体力学、水力学和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例如,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等,水力学中的水头损失、水流速度、压力等,水文学中的径流、蒸发、降水等。

《水力计算手册》中的主要内容和章节涵盖了水力计算的各个方面,包括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力计算的实际应用、水力计算的案例分析等。

手册中的每个章节都详细讲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并附有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力计算的知识和技能。

手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作为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水力工程师、水利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在职人员的工具书。

此外,手册中的知识和技能也适用于其他涉及水力
计算的领域,如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城市规划等。

水力计算公式范文

水力计算公式范文

水力计算公式范文水力计算是指在水力学中计算水流的速度、压力和流量的过程。

水力计算公式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和一定的假设,通过推导和实验确定的数学表达式,用于计算水流的各种参数。

一、基本概念水力学研究的基本参数有:速度、压力和流量。

速度:水流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些截面积的水流量。

在水力计算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m/s)和升/秒(L/s)。

压力:水流的压力是指水流对任意一个平面的作用力。

压力的单位有帕斯卡(Pa)和巴(bar)。

流量:水流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些截面的水的体积。

常用的流量单位有立方米/秒(m³/s)和升/秒(L/s)。

二、水力计算公式1.流量计算公式在水力学中,计算流量使用的公式为Q=Av,其中Q为流量,A为流过截面的面积,v为流速。

当流过的截面为直线形状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Q=Bhv,其中Q为流量,B为截面的底宽,h为水位,v为速度。

2.速度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是通过测量流量和截面面积来得到的。

可以使用流量计算公式来计算速度。

3.压力计算公式压力是指流体对于垂直平面的压力,压力的计算可以使用托利奇利公式(Torrictelli’s theorem),即P=ρgh,其中P为压力,ρ为流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面高度。

4.泵的扬程计算公式泵是将液体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运输的设备。

泵的扬程是指液体从入口到出口所需的能量。

扬程的计算公式为H=P/ρg+V²/2g+z,其中H为扬程,P为压力,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速度,z为高度。

5.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当水流通过管道时,由于管道内的阻力,流量会出现一定的损失。

管道流量的计算可以使用瑟雷斯公式(Darcy-Weisbach equation)来计算,公式为Q=CdA(2ghL)¹/²,其中Q为流量,Cd为管道的流量系数,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h为管道高度差,L为管道的长度。

水力计算文档

水力计算文档

水力计算概述水力计算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和预测水流的行为。

在各种水利工程中,如河道、水坝、管道、泵站等设计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水力计算,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水流基础知识在进行水力计算之前,了解以下几个基础概念是必要的:•流量(Q):水流过单位时间的体积。

一般以立方米/秒(m³/s)作为单位。

•流速(v):单位时间内流经的断面的体积与截面积之比。

单位为米/秒(m/s)。

•水头(H):流体在某一点的总能量。

水头通常由液位高度(z)、动能(v²/2g)和压力能(P/ρg)组成,其中P为压力,ρ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水力计算方法在进行水力计算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是水力计算中最基础的部分,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 = A * v其中,Q为流量,A为断面面积,v为流速。

通过测量流速和断面面积,可以计算出流量。

水压计算在水力计算中,对于某一点的压力,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P = ρ * g * z其中,P为压力,ρ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z为液位高度。

通过测量液位高度和知道水的密度,可以计算出压力。

水头是水力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 = P/ρg + z + v²/2g其中,H为水头,P为压力,ρ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z为液位高度,v为流速。

通过测量压力、液位高度和流速,可以计算出水头。

水力计算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力计算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河道设计在河道设计中,水力计算用于确定河道的流量和水头分布。

通过计算河道的水力特性,可以调整河道的断面形状和尺寸,以便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水坝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对坝体的冲击力和稳定性。

水力计算可以用于评估坝体的稳定性,并确定合理的坝型和坝体尺寸。

管道设计在管道设计中,水力计算用于确定管道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通过计算管道的水力特性,可以选择适当的管径和斜率,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有效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
1、水力计算的任务: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循环作用压力, 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常用于工程设计。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管径,确定系 统所需的循环作用压力,常用于校核计算。 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 压力降,确定该管段的水流量。校核计算, 不等温降。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本讲主要内容
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塑料管材的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一、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设计热水供暖系统,为了使系统中各管段 的水流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流进各散热器 的水流量符合要求,就要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 与管壁间的摩擦,就要损失能量;而当流体流 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 器等)时,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 部旋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前者称为沿程 损失,后者称为局部损失。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1、串联管路的总阻抗
类似串联电压,串联管段的总压降为:
∆p = ∆p1 + ∆p 2 + ∆p3
∆p = sG 2 带入上式得出: 把
S ch = s1 + s 2 + s3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S ch —串联管段管路的总阻力数, Pa/(kg/h)2
式中 R—热媒在计算温度和流量下的比摩阻,Pa/m; RO—实验条件下的的数据,Pa/m; 比摩阻的水温修正系数a。 地暖系统要注意。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ξ 辐射供暖系统,由于辐射管比较长, 阻力大,水温较低,阻力的水温修正 系数不必考虑。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根据过渡区范围的判别式和推荐使用的 当量绝对粗糙度K值 ,列出下表: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流量G,通常以kg/h 表示。热媒流速与流量的关系式为:
υ=
G 3600
πd 2
4
ρ
G = 900πd 2 ρ
将上式代入达西公式可得到更方便的计算公式: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2、当量长度法
供 热 工 程
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管段的局部损失 折合为管段的沿程损失来计算。 如某一管段的总局部阻力系数为Σξ ,设它的压 力损失相当于流经管段ld米长度的沿程损失,则
Σξ
ρυ 2
2
= Rl d =
λ
d
ld
ρυ 2
2
ld
∑ξ =
R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一、热水管路的阻抗
阻抗概念:根据 阻抗概念:
∆p = sG 2 管段的阻抗s
表示当管段通过1kg/h水量(单位流量)时的压 力损失值。 许多管段组成的热水管路的阻抗,称为热水 管路的总阻抗S。 室外热水网络或室内热水供暖系统都是由 许多串联和并联管段组成的。系统中各管段的 压力损失和流量分配,取决于各管段的连接方 法及各管段的阻抗S值。
∆ Pj = ξ d
ρυ 2
2
=
λ ρυ 2
d l 2
计算管段的总压可写为:
∆p = p y + p j = ξ d
ρυ 2
2
+ ∑ξ
ρυ 2
2
= (ξ d + ξ )
ρυ 2
2
= ξ zh
ρυ 2
2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按式 ∆p = Aξ zh G 2 编制的水力计算表。 若已知管段的水流量G时,该管段的总压 力损失可改写为: ∆p = ξ zh
水力计算基本公式,可表示为:
∆P = Rl + ∆Pj = R (l + l d ) = Rl zh
式中 lzh——管段的折算长度,m。 当量长度法一般多用在室外热力网路的水 力计算上。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三、塑料管材的水力计算
λ 分户计量热水供暖系统常用塑料管材, 值的 计算公式是由实验得出的,再求出R值编制成表, 计算时可查表。 表中的数值是水温为10℃时的,当水温升高时, 对其要进行修正,可按下式修正: R=RO·a
光滑区(4000至100000)布拉修斯公式 紊流过渡区流动(Re,
λ)
0.3164 λ= Re0.25
过渡区的摩擦阻力系数值,可用洛巴耶夫公 式来计算,即
λ=
1.42 d lgRe K
2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粗糙管区(阻力平方区)( λ ) 粗糙管区的摩擦阻力系数值,可用尼古拉兹公 式计算: 1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二、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也 有采用所谓“当量局部阻力法”或“当量长 度法”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1、当量局部阻力法
供 热 工 程
当量局部阻力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管段的沿程 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 设管段的沿程损失相当于某一局部损失∆Pj ,则
λG R = 0.625 × 10 ρ d5
−8
2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在给定某一水温和流动状态下,上式 λ 的 和 ρ 值是已知值,管路水力计算基本公式可以 表示为 R = f (d , G ) 的函数式。只要已知R、G、d 中任意两数,就可确定第三个数值。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热水供暖系统中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可用 下式表示:
∆P=∆Py+∆Pi=Rl+∆Pi
Pa
式中 ∆P——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 ∆Py——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Pa; ∆Pi——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Pa; R——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Pa /m; l——管段长度,m。
λ=
d 1.14 + 2lg K
2
对于管径等于或大于40mm的管子,用希弗林 松推荐的、更为简单的计算公式也可得出很接 近的数值: 0.25 K λ = 0.11 d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管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K值与管子的使用情 况(流体对管壁腐蚀和沉积水垢等状况)和管 子的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对于热水供暖系统,根据运行实践积累的资 料,推荐采用下列数值: 对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 K=0.2mm 对室外热水管网 K=0.5mm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1、沿程损失
供 热 工 程
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水流量 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 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 联或并联的计算管段组成的。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比摩阻),可用 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行计 算。
上式表明:在串联管路中,管路的总阻抗为 各串联管段阻力数之和。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2、并联管路的总阻抗
类似并联电压,并联管路的总流量为各并联 管段流量之和。
G = G1 + G2 + G3
∆p = sG 2 带入上式得出: 把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设 a=
1 s
ρυ 2
1 2 2 = ξ zh G = Aξ zh G 2 2 4 2 900 π d • 2 ρ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供 热 工 程
在工程设计中,对常用的垂直单管顺流式 系统,由于整根立管与干管、支管以及支管与 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在施工规范中都规定了标 准的连接图式; 因此,为了简化立管的水力计算,也可 以将由许多管段组成的立管视为一根管段,根 据不同情况,给出整根立管的值。
第二种情况的水力计算,常用于校核计算。根 据最不利循环环路各管段改变后的流量和已知 各管段的管径,利用水力计算图表,确定该循 环环路个管段的压力损失以及系统必需的循环 作用压力,并检查循环水泵的扬程是否满足要 求。 第三种情况下的水力计算,是根据管段的管径 d和该管段的允许压力降,来确定通过该管段 的流量。对已有的热水供暖系统,在管段已知 作用压头下,校核各管段通过的水流量的能力, 以及热水供暖系统采用的所谓“不等温降”水 力计算方法,就是按此方法进行计算的。
∆Pj = Σξ
ρυ 2
2
水流过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附件的局部阻力系 数值 ξ ,可查。
∆Pd =
ρυ 2
2
,叫动压头。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3、总压损失
供 热 工 程
总损失为各管段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之 和,即
ρυ 2 ∆p = ∑ ( p y + p j ) = ∑ Rl + ξ 2
由上式可见,在并联管路上,各分支管段的 流量分配与其通导数成正比。 各支管段的阻力状况(阻抗s)不变时,管路 的总流量在各分支管段上的流量分配率不变。 管路的总流量增加或减小多少倍,并联环路分 支管段也相应增加或减少多少倍。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2、局部损失
供 热 工 程
管段的局部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第十三讲 水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2、等温降水力计算的方法
供 热 工 程
平均比摩阻Rpj法
υ 经济 法
推荐的平均比摩阻Rpj法(60~120Pa/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