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第一篇: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摘要: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的治理目标。

本文主要对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研究生态河道治理,即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一方面要确保河道防洪以及引水排涝,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人工修复措施,对河道的水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构建。

一、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1.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向周边不断扩展的同时,使得离城镇相对较远的河道成为城中河,越是人口密集的河道受影响越严重,以致于很多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成为工业发展的牺牲品,大量的工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之中,水体自然净化能力严重退化。

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于多数农村地区的河道而言,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治理不及时、不到位,使得河道中的大量水草、杂物长期积聚,严重影响了水质。

2.水资源非常有限,调水难度比较大。

从我国发展水资源分布和管理现状来看,淡水资源非常匮乏,水资源的有效人均占有量明显不足。

对于境外引水工作而言,落实不到位,使得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利用水资源受限,河网水体建的设想,非常的困难,调水难度比较大。

二、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即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具体分析如下:1.设计。

以生态治理思想为指导,在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人本理念与回归自然相结合,不仅要保留河岸原有的礁石、水草以及水生生物,而且还要恢复河道的排洪、航运以及蓄水等功能,维系河道的自然特征及其水体流势多样性。

在此过程中,还要建设仿自然河流,处理好水与人之间的关系。

2.施工(1)截污纳管。

在河道整治时,主要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尤其是截污时,应投入足量的人、财和物,并且将沿岸河道中的污水做截流,由污水处理厂对其统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节能环保137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范庭庭(河南水投怀州水生态有限公司,河南沁阳 454550)中图分类号:S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3-0137-01摘要:在生态治理领域,生态河道治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相关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有效评价,是完善河道管理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本文就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展开分析,以实际生态河道治理项目为依据,对生态河道中河床与驳岸的规划、河水治理、生态路面与排水沟的设计进行了重点介绍,并从河道生态环境、水生物、河道管理等角度,对相关生态河道治理效果进行了有效评价。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河水治理;综合评价0前言很多城市在治理河道的时候,基于生态保护思想,都使用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来开展工作。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质量可以影响城市的河道生态系统质量。

因此,需要通过结合传统的工程技术及生态河道治理技术,来客观地评价河道治理的生态型,实现更好的河道治理效果,进而实现综合化河道生态治理目标。

1项目概况某城市的生态河道治理项目是位于城市的科技园中,整个治理项目数位于河道下游部分,整体的计划治理长度为11.02km。

该河道是自然形成,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泄洪,抵制洪水。

该河道的最宽处为50m,最窄处为20m。

河堤存在着高低不平、宽窄不一的问题,同时局部还留有缺口,因此,治理难度较大。

由于该河道流经很多企业、工厂、居民区,产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已经影响了整条河流区域环境,导致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干扰。

因此,需要对河道进行生态整治。

治理的目标通过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和生态整治措施相结合,通过综合治理的方式,来扩大河道的周围绿化面积,并将该河道的泄洪抗洪能力从原来的10年一遇特大洪水级别,提升到50年一遇级别。

同时,为了提升河道周围居民的居住质量,需要对河道的水质进行整治,使其达到可饮用级别。

探究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探究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探究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摘要:现阶段的河道治理大多更加强调泄洪排涝工作的落实,同时力求保持原有的自然特性,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平衡运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纵观我国的河流治理的整体局势,仍存在着诸多的阻碍性问题和局限性因素,其中当属防洪方面为典型,防洪方案的落实依旧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人文和社会的运作需要,给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无法高效的解决,最近几年来,我国逐步关注生态治理工作的落实,同时在治理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总结最为高效、适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而后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河道治理过程中的生态评价可谓是重点和要点,可将生态系统运作中的诸多问题予以全方位的反映,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水利建设以及河道治理工作的越发重视,整体的河道治理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仍需要运用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制定最为系统化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本文针对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落实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而后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笔者的分析给有关人士以一定的借鉴和启迪。

一、对于河道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一)河岸防洪性能薄弱纵观我国的河道质量整体情况,仍旧处于较为松懈的装填,特别是周期性极长的河道治理尤为明显,如若此时未能给予相应的管理和切实的维护措施,将会使河堤结构出现各类问题,河岸防洪性能也会相对较弱,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最终还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1]。

(二)违规占用问题严重我国的河道治理环节,常出现违规种植经济作物的情况,如若这一时间范围内,出现洪水灾害问题,将会给河道的行洪性能,甚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三)管理力度不足众所周知,河道治理以及管理工作的落实都极具难度,同时会面对着极为繁重的工作和任务,实际的河道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理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加之河道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不合理,都将会给河道运维工作带来阻碍,与此同时,河道治理环节还存在着教育力度不足、保护宣传不到位的情况,频频出现违法乱纪等严重问题[2]。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绩效评价研究摘要: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正迎来发展的高峰期,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不断加快,对河流生态治理的方面也越来越重视。

提升对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视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

同时也能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提高抗洪减灾的水平。

但对于河道治理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资金,还要重视其管理。

通过引入绩效评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提升河道生态质量工程的水平,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探讨河道生态治理的概述、技术特征、绩效评价引入的重要性以及实际的应用措施,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绩效评价;研究对策绩效评价是一种管理的方式,是一种以效益为目标的项目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提升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效率,在相关项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绩效评价的管理方式也被逐渐重视,特别是在河道生态治理的工作中。

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提升防洪减灾的能力,从而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到影响。

同时,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还能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通过开展加固和建设堤防护岸以及清淤排涝等工程能够有效疏通河道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抗洪减灾的能力。

而绩效评价的管理方式引入对河道生态的治理工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水平。

通过绩效评价的管理方法能够运用评价的方式以及标准对相关工程实现综合评价,这有利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水平。

1.河道生态治理的概述河道生态治理具有排洪泄洪、保护生态、雨洪利用、景观文化等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首先,排洪泄洪的功能能够保障河道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影响。

在排洪泄洪的过程中,不仅要保障排出过境的洪水,还要具备一定的容纳能力。

同时,对河道的生态治理还应该符合所在地的防洪标准,这不仅能够提升相关地区的防洪水平,还能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其次,生态环境的功能可以将河道生态治理与城市环境保护相结合,这不仅能够丰富生物的多样性,还能优化城市生活环境的水平,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探究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探究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水电工程
工程技 术
探 究 生态河 道治 理模 式及其评 价 方法
高爱 昆 南发
( 师 宗县水务局 防洪办,云 南曲靖 6 5 5 7 O 0 )
摘 要 : 现代 城市生 态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 节就是 生态河道 建设 ,只有科 学合 理地进行 河道生 态治理才能有效改善河道的 地文地貌 ,保 护河道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 续发展 。在介绍生 态河道治理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现行的水利发展现状 , 提 出一 些 在 生 态河 道 治 理 中应 该 遵循 的设 计 思路 , 以期 为 相 关 人 士提 供 借 鉴 。
关键词 : 生 态河 道 ; 治 理模 式 ; 评 价 方 法
水 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裁体是河 道,对 于河道 的治理除 了 道 的基 本 要 求 。
满足基本 的泄洪防洪外 ,还应该尽量保持 它原有 的外貌等 自然 特性 , 以及给各种水 生生物提供生存 空间。除 了基本 需要外, 对 于河道的治理还应 从人文、环境 、经 济、社会等方 面考 量, 满足生态发展 的要求和人类生活活动的要求。国家对于河道 的 治理大多是从 防洪泄洪角度 出发的,忽视 了河道 的生 态作用, 往 往治理的效 果差强人意 ,水资源污 染 问题得不 到有 效解 决 。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标 的提 出,生态治理河道越来越 被人们 重视,但 是由于起步较 晚,在生态河道治理方面 以及评价体 系 方面还不甚完整,需要更 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 。 在2 O 世纪 6 0 年 代, 由于工业 革命水 资源 污染严重 ,欧洲 各 国开 始 注 意 到 了河 道 治 理 的 重 要 性 。 到 了 8 O 年 代 , 随 着 生 态 学 的 发 展 , 各 国 开始 从 生 态 的角 度 对 河 道 进 行 治 理 。生态 河 道治理很多学者认为就是在保证河道安全 的前提下 ,通过建设 生态的河床和 护岸 工程 ,建设一个相对 比较稳定的河流生态 系 统 ,能够维持生态平衡 和生物 的多样性 ,最终重塑和谐的生态 环境。 1 目前我国在河道 治理 方面存在 的问题 1 . 1河道淤积影响泄洪 功能 目前国 内的部分河 道泄洪 能力根本达不到设计标准 ,河道 的两侧没有护岸或者是河堤过于单薄 。一些有通航能力 的河道 受到船体和风沙长年累月的侵袭 ,使河堤遭到 了不 同程度的损 害 ,甚至有的地方都出现了坍塌 ,此外 由于植被的缺失 ,河道 的岸坡和河堤也都水土流失严重,流失的泥沙在河道 内堆积导 致河床升高 ,甚至会 出现河道被填埋的现象,严重影 响了河道 的泄洪能力 。 1 . 2 河 道 护 岸 结 构 单 一 目前河道的护岸结构大致有四种 :混凝土 浇筑 的护岸 、浆 砌或者 是干砌石块 的护岸、沙土袋子护 岸及混凝土块体护岸 , 这些护岸隔绝 了河道 内外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河道 内的水生 植物和鱼类 的生长环境恶化。 1 . 3破坏 了河流原有形态 目前国 内的河道 治理工程过分 的强调了片面 的防洪 能力, 大量建设 了一些混凝土石块堆积的直立式护岸 取直河道 ,形成 了一些人工化 的河道和渠道化的河道,破坏了河道 原有 的地文 地貌 ,破坏 了河道周边的生态平衡。 2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构建措施 2 . 1治理模式的结构组成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主要是 由设计、 施工技术和管理组成的, 其 中设计是准备和方案设计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一些基 础 资料 的调 查,如 自然环境 的调查 、社会环境的调查 以及相 关 图件 的收集 ,必要时 需要进行现场勘测 。方案设计阶段 就是进 行生态 设计 ,选择适宜 的施工技术 。 施 工技 术主要包括河道 的线型 、河断面道、河道护岸 、生 物 的修 复以及河岸 的植被布置 ,其 中生物的修复又包括水生植 物 的修 复、生物填料 、生物浮 岛、生物沉床 以及人工湿地。最 后 是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机构 、管理制度 以及管理措施 。 2 . 2整体 的设计思路 生态河道 的治理模式是通过一定 的手段 ,构建起一种既适 合人类 生存又适合 多样性生物生存 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与 自然 的和谐 发展 。具体 的表现就是水流必须清澈、河岸必须有 绿色植物 、河道 内的空气和水分要流通 ,河道要尽量的保持它 原本 的地文地貌 。 , 根据 生态治理 的思想 ,在河道建设 中,要尽量的将回归 自 然 和 以人为本 的思想相结 合,既要 保 留河道两岸 原有的植物 、 水草、礁石等 , 又要保证河道 的泄洪防洪 以及蓄水、通航能力 , 保持河 道的 自然特性与水文地貌 的多样性 ,最好建设仿 自然的 河道模型,处理好人 与水 的关 系,能够满足人文活动对生态河 3对生 态河道治理模式的评价方法 对 生态 河 道 治 理 模 式 的评 价 方 法 是 了解 河 道 生态 系 统 状 况 以及生态恢 复的最好方法 ,而要做好对 生态河道 的评价 ,需要 有几项指标进行参考 。 3 . 1水利功能的指标评价 水利功能的指标评价主要是指河道的能力是否能够满 足防 洪 泄 洪 的流 量 设 计 。 在考 察过 程 中应 该 用 最 大 设 计 的 排洪 量 与 历史最大洪峰量做对 比,考察河道是否达到 了防洪泄洪标 准。 3 . 2水生生物的指标评价 生物与环境是息息相 关的,水生生物的指标评价能够 反映 河 道 生 态 治 理 的 质 量 。水 生 生 物 一 般 包 括 水 生 植 物 、 水生 动物 以及 微 生 物 。水 生 生 物 的 指标 群 是 由水 生 生 物 的 指 标 、微 生物 的指标 以及水生动物的指标构成的,植物 、动物数量的多少一 般就反映 了生态环境的好坏 。 3 . 3管理的指标评价 生态河道系统是动态的,需要长期有效 的管理来维持河道 的健康 发展,生态河道 的管理要求,需要建立健全 规章制度 , 只有具有完善 的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具体的 内 容包括 : 河道的规划设计、堤坝 的安全 、河道的治理、植被的 护理 、河道 的清淤工作 以及排放污染物 的工作 。管理的指标评 价 一般是从管理组织、管理制度 以及管理措施来衡量 。 3 . 3 . 1管理组织 生态河道 的管理一般是 由水利部门、 路政部 门、 城建部门、 林业部门、环境部 门以及交通部 门进行联合 管理 的,一般情况 下各部门各 司其职 ,但具体的实施 需要 专门的基层人员 ,因此 需 要 建 立健 全 管 理 组 织 。 3 . 3 . 2 管理制度 国 家 目前 已经 颁 布 了适 合 河 道 管 理 的法 律 法 规 ,许 多 地 力 政府也颁布 了相应 的管理制度 ,但河道的管理部 门需要按照河 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法 ,因此评判管理制度是 否完善,要看河道 的管理部 门是否具备相应 的细则 ,如果没有 可 以视为管理制度不完善 。 3 . 3 . 3 管理措施 河 道管理的主要 目的是为 了维持河 道周边 的生态平衡 ,保

河道生态修复中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河道生态修复中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河道生态修复中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道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与污染。

为了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河道生态修复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以及评估应用等方面对河道生态修复中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进行探讨。

二、评估方法1. 基于物质流的评估方法基于物质流的评估方法是通过对河道中物质流动和转化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评估河道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能力和物质保持能力。

该方法主要包括物质平衡法、养分时空分布法等。

通过对水质、水量、气候等因素进行监测和采样,分析物质的输入、输出和转化过程,从而评估出河道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

2.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基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方法是通过对河道周边环境条件和物质流动情况进行考察,评估河道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物质输入的合理化程度。

该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容量法、生境适宜性评估法等。

通过综合考虑水资源、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等因素,评估出河道生态系统对外部物质输入的接纳能力和存储能力。

三、评估指标1. 水资源保护指标水资源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河道生态平衡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河道水质指标、水体持续供应指标和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指标等。

2. 水土保持指标水土保持是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对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河道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河道植被覆盖率、土壤保水能力和水土保持措施覆盖率等。

3. 生物多样性指标生物多样性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对于维持河道生态平衡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指数、种群数量指标和生态系统功能指标等。

四、评估应用1. 河道生态修复规划通过对河道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为河道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确定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和目标,以实现河道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大化。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河道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城市河道水污染严重等多种原因,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成为当前城市河道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治理,解决河道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同时实现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过程。

它不仅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城市河道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污水排放:由于城市化进程中排水系统不完善,部分污水直排入河道,导致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 城市排水系统不畅:城市雨污分流系统建设不完善,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大雨时排水系统不畅,导致雨季河水泛滥、城市内涝现象频发。

3. 水质差、水量不足:城市河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较差,同时城市用水需求急剧增加,导致城市河道水量不足。

以上问题使得城市河道水环境恶化,水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治理的主要思路针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问题,综合治理需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以下为主要思路: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减少直排污水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3. 生态修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恢复、河岸湿地的建设和修复等手段,进行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改善水生态系统,提高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

4. 绿色景观设置:在城市河道周边设置绿化带、公园等绿色景观,美化河道环境,提高城市居民对河道环境的认同感,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

5. 水资源管理: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控制过度开发,合理分配城市水资源,保障城市河道水量的充足性。

2021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探究范文1

2021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探究范文1

2021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探究范文 摘要:针对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做了简单的论述, 提出了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应用控制策略。

现阶段, 开展生态河道治理,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恢复河道自然形态;河提生态的构建;恢复退化河岸带;其他生态河道建设等模式和方法。

为保证其功能作用的发挥, 要做好实施环节的严格把控。

现结合具体研究, 总结控制方法。

关键词:生态河道,河道治理,河岸带,自然形态 目前来说,河道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管理模式不完善等。

传统河道整治管理工作中, 采取的模式单一, 注重防洪忽略了河道其他职能。

除此之外, 河道建设期间对质量的把控不足。

很多河道虽然进行了加固处理, 不过长时间使用河道污染问题和淤泥情况较为严重, 各个河道之间无法串通, 所以治理效果不佳。

对于上述问题, 必须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

1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运用现状 从生态河道治理的模式及方法的运用实际来说,各种模式和方法的运用, 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有效提升了河道的生态性。

不过部分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 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开展生态河道治理工作, 必须要做好陆域控制线的把控, 在此线内完成治理工作, 确保河道防洪功能和排洪功能外, 还要保证河道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做好人工修复工作, 实现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 形成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

开展生态河道治理工作,要综合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确保治理的效果。

在具体实践中要精准识别河道天然资产, 做好河道生态秩序的把控。

结合河道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开展生态河道治理, 要始终坚持协调性原则和自然性原则等的把控。

制定生态河道治理方案时, 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 (1) 经过修复的河道, 要能够实现河道的各项功能。

(2) 生态河道治理中设计的亲水活动, 必须要做好安全性的把控。

在设计的过程中做好严格把控, 同时要注重河道生态景观的相关需求。

河流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河流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河流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河流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河流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包括水质评价、生物评价、沉积物评价等,同时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地应用到河流管理中。

一、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是衡量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评价方法主要能评价水体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目前常见的水质评价方法有综合污染指数法、单项指标法等。

综合污染指数法是将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数据转化为统一的评分标准,再综合考虑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从而评价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单项指标法则是针对每种污染物单独评价,例如PH值、溶解氧等指标。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是无法反映各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综合污染指数法常被用于水体污染的整体解决方案评估,而单项指标法则更多地用于对某类污染物的严格管控和治理。

二、生物评价方法除了水质外,河流的生态环境也与其中生物群落的状况密切相关。

生物评价方法是通过对河流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河流的健康程度。

常见的生物评价方法有水生昆虫指标、鱼类指标、藻类指标等。

水生昆虫指标是将河流中的各种水生昆虫分为不同的灵敏度类别,依据各灵敏度类别对河流污染的反应程度,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的质量。

鱼类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中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藻类指标则通过对河流中藻类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评估水体养分负荷和富营养化状况。

三、沉积物评价方法沉积物评价是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的另一种方法,它侧重于对河床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含量和性质进行检测和评价。

沉积物中含有的污染物如果超过一定的阈值,则有可能对水体和河流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沉积物评价方法包括重金属评价、有机污染物评价等多种评价指标。

在实际评价工作中,这些方法可以综合使用,对沉积物中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评估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的危害后果。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指的是综合运用生态学、水文学、水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针对河道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综合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河道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达到生态健康的修复与保护的一种方法。

评价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方法,可以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评价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生态效益,可以从水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生物多样性、水质改善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生态系统指标的监测,比如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水质指标、动植物种群结构指标等,从而评价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环境负荷的调查和分析,比如水污染物排放、氮磷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进一步评估治理模式的成效。

其次,评价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社会效益,可以从社会认知度、社区参与度和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社会认知度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人们对治理模式的认可程度和参与情况,从而评估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社区参与度的调查和分析,比如社区参与活动的数量和参与人数,进一步评估模式的社会效益。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比如河道周边植被覆盖率、景观质量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模式对社会环境的改善效果。

最后,评价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经济效益,可以从成本效益、投资回报率和生态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治理模式的投资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进行分析,与生态效益的评估结果相比较,评估模式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模式的投资回报率进行评估,从而判断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模式在生态绩效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比如蓄水量增加、河流稳定性增强等,评估模式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评价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方法可以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调查和分析,综合评估模式的效果和价值,为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赵士旺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赵士旺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赵士旺发布时间:2021-12-29T06:43:58.98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8期作者:赵士旺[导读] 生态河道治理是整个生态治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水务管理局贵州贵阳 551100摘要:生态河道治理是整个生态治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治理模式以及有效评价方式是不断完善河道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本文就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以及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行探究,并结合当前的生态河道治理现状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寻求更为科学合适的生态治理模式和有效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生态治理;河水治理;有效评价针对我国近年来河道污染问题严重的问题,国家设置了许多预防河道污染的相对策略和河道污染治理措施。

通过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的探讨,可以有效改善河套的生态环境,优化水源品质。

通过对生态和河道治理模式的探讨和评价方法的优化,能够进步优化河流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一、我国生态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河道防洪能力较差,河道淤泥堆积从我国河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许多河道两岸护岸措施相对薄弱,河堤单薄规模相对较小,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河流防护能力。

许多可以通行货船的河道由于常年的船舶航行和水流侵蚀,使得护岸措施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有许多河岸曾出现坍塌问题,通过观察许多河岸的实际状况可以了解到,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许多流失的泥土会伴随着雨水而进入河流,直接太高了整体河床。

也有许多城市在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过于激进,导致河道宽度不足,许多城市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

导致了河床高度逐年增高,这些现象日积月累给河道的泄洪带来了压力,并且也增加了河流的治理难度。

(二)严重的河流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工业废料、废水、城市污水和垃圾等,在没有无害化处理的状况下,排放到河道中的问题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直接会污染河流水源,严重的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河道治理技术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河道治理技术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河道治理技术与河道生态评 价指标体系探究
汇报人:XX 20XX-01-23
目录
• 河道治理技术概述 • 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河道治理技术对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 • 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实践 • 河道治理技术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融合探
讨 • 结论与展望
01
河道治理技术概述
传统河道治理技术
生态稳定性
反映河道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包括抗干扰能 力、恢复力稳定性和持久性等方面。
生态服务功能
反映河道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包括水源涵养、气 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水质与水环境评价指标
水质理化指标
反映河道水体中物理和化学性质 的变化,包括水温、pH值、溶解 氧、电导率、浊度、化学需氧量
河道疏浚
01
通过机械设备对河道进行挖掘,清除淤泥和杂物,提高河道过
流能力。
护岸工程
02
采用石料、混凝土等材料对河岸进行加固和防护,防止河岸侵
蚀和坍塌。
截污治污
03
通过建设截污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减少污水直接排入河
道,改善水质。
生态河道治理技术
生态护坡
人工湿地
采用植被覆盖、生态袋等生态工程技 术,对河岸进行加固和防护,同时恢 复河岸生态系统。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河道治理 的积极性,推动河道治理技术和生态 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03
政策与市场协同
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形成政策引导 和市场驱动的合力,共同推动河道治 理技术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多学科交叉与跨界合作的融合
多学科交叉
加强水利、环境、生态、经济等多学科的交 叉融合,形成综合性的河道治理技术和生态 评价指标体系。

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估

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估

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估研究主题: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估一、研究问题及背景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监测与评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如何准确评估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以及其对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方法与结论。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系统的监测与评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建议,以改善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

二、研究方案方法1. 研究区域选择与界定:基于实际需要,选择一条具有代表性的河道作为研究区域,确定研究区域的大小和范围。

2.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的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方案。

方案应包括基本的工程设置,如滩涂建设、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以及相应的生物学监测措施。

3. 监测指标的选择与测量方法:根据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

监测指标可以包括水质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水动力学指标等。

4.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根据监测方案,采集和整理相关的监测数据。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GPS等,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与准确性。

5.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

结果可以以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呈现,以便于理解和比较。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针对研究区域进行的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在工程完成后的一年、三年和五年进行了生物多样性、水质和水动力学指标的监测。

结果显示,在该工程实施后一年,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水动力学指标也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指数继续增加,水质逐渐稳定,水动力学指标也保持良好的状态。

这表明该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对选择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监测与评估,得出了以下结论:1.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显著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条件;2.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与工程设计、执行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河道生态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提高河道水质,并达到持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是为了解决当前河道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法,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1.生态修复技术(1)河床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的植物,修复河道岸坡及河床砂石区的植被,提高河道抗洪能力和保水保土能力。

(2)湿地建设与恢复:在河道周边建设湿地,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净化能力,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水质治理技术(1)生物除磷技术: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有机磷物质,减少水体中的磷含量,改善水质。

(2)人工湿地净化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体质量。

3.河道岸坡防护技术(1)生物工程防护技术:采用天然的植物、生物组织等进行岸坡及岸边的防护,在维护河道生态的保护河道免遭侵蚀。

(2)生态护岸技术:通过改变原有的岸坡结构和岸坡物理特征,利用生态措施,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蚀能力。

(1)流域综合管理:通过统筹考虑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水资源利用,合理分配水资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持河道水流平衡,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2)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和修复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河流健康、生态良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河流环境和生态福利。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持续,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大量的废水排放、土地开发和河道乱倒垃圾等行为,使得城市河道水体污染加重、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水质污染严重城市河道水质污染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放等造成了河道水体的大量污染物、营养物质超标,导致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水生态系统破坏由于大量的废水排放和河道整治等行为,导致了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原有的水草、湿地和水生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和失衡。

3. 河道环境恶化河道周边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河道两岸的垃圾乱倒和乱建乱砍,使得河道环境陷入了恶化的境地。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治理思路1. 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意识在城市居民和政府部门中提高对水环境治理的意识,加强对水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提升居民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

2.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加强对城市河道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严格控制废水排放,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提高水质的治理效果。

3. 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增加湿地保护区和绿化带,恢复原有的水草和水生动植物,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恢复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4. 加强河道环境整治加强对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严格控制对河道的乱倒垃圾和乱建乱砍等行为,提高河道的环境品质,改善河道周边的美观程度。

四、治理措施1. 加强政府管理加强政府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和监管体系,确保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协调进行。

2. 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鼓励投资者投入到水环境治理中,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提高治理效果。

3. 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对于那些积极参与水环境治理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助,激发治理的积极性。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摘要: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资源,优化民生系统,必须做好净水资源保护工作,全面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完善生态河道治理评价方法。

然而,当前生态河道治理工作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像生态河道治理机制相对落后,专业人才队伍急需加强,水资源保护法须待健全,民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急需提高等,本文将在简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举例探讨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生态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从整体结构来分析,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必须着重完善生态河道治理机制,提高河道治理技术,坚持生态河道治理原则,做好生态河道治理评价工作,健全指标评价体系,细化各项指标。

本文将简单介绍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生态河道治理工作问题,综合探讨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

1.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从发展视角来看,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部分学者认为生态河道等同于“近自然河道”和“多自然型河川”。

后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生态河道的认知更为全面,不少学者指出“生态河道”是指在确保河道流动安全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河床,采用各种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护岸,构建生物多样化河流系统,维护河道生态平衡,打造美丽的水景观。

另外,学者还指出生态河道系统兼具综合性与科学性,与植物系统、微生物系统、动物系统紧密相关,同时,关系着食物链的平衡与各种能量转换效果。

2.生态河道治理工作问题2.1生态河道治理机制相对落后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生态河道治理机制还相对落后,未细化治理流程与标准。

另外,部分地区生态河道水环境质量偏低,甚至存在苦咸水、细菌超标水、低碘水、污染水、高氟水、高砷水等,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很容易滋生饮水安全疾病,像肠胃病、腹胀腹痛、肾炎、肝炎、肝硬化、精神紊乱、慢性中毒等,甚至会因此致癌和死亡。

2.2专业人才队伍急需加强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全面做好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确保水质量的安全性,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与评价方法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与评价方法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与评价方法在本文中,我们解释了生态河流治理模型及其评估方法,详细解释了生态河流的现代含义,分析了我们生态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最后提出了适用于中国生态河流的评价方法。

根据联合国环境卫生署发布的数据,当前全球河流污染正在严重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向。

它已成为性别之一。

日本河流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例如每个地区的水质恶化和污染。

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数据,中国526条河流中约有436条受到污染,而7条主要河流中有5条受到严重污染。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一些河水不再可供饮用。

事实证明,中国的河流污染问题已经很严重,并不乐观。

针对中国河流污染的严峻形势,国家最近出台了许多预防河流污染的措施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许多专家学者也参加了为河流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的尝试。

通过调查根本原因并研究河流的生态治理模式,可以完全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提高河流的水资源质量,恢复河流的原有功能。

通过对生态河流治理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为河流治理与管理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鼓励人类更合理,科学地利用河流水资源,最终您可以实现河流与人类之间的和谐。

1生态河流概况196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其河流污染的严重性,并开始致力于河流治理。

到1980年代,随着环境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各国逐渐认识到,河流的生态管理也应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其中“近自然河流”已被确定。

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术语。

“和其他概念。

许多学者提出了河流生态学的概念,但是在研究相关文献时,当前行业的学者发现生态河流管理的概念就是生态河床的概念。

我们认识到,这是通过建设和生态堤防工程来确保河流安全,使用稳定,开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河流系统来确保河流内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人与河流之间的性别和最终的和谐。

生态通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非常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通过复杂的生物链实现能量的传递和交换,保证了河流的动态平衡。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的改善成为各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生态河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关注。

它涉及到的是对河道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也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展开讨论。

一、生态河道治理模式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顶层设计型与基于实践探索型。

1.顶层设计型该模式采用了传统的规划手段,引入了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同时与政府部门、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合作。

通过大数据、遥感监测、网络平台、人工判断等方式,实现对河道治理的顶层设计。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形成系统、科学、可持续的治理方案,解决了河道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性问题。

但是,顶层设计模式也有其缺点,首先是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其次,由于缺少民间参与,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局面,甚至可能出现规划制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顶层设计模式与下一种探索型的模式可相结合。

2.基于实践探索型该模式与自组织思想相结合,主要是由治理对象自我组织、自我治理的方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具有可行性,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治理主体可以是河道的居民、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由于河道周边环境的复杂性,这种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解决河道治理中出现的困境。

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属于较为散乱的局面,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设计出成效显著、可持续的治理方案。

二、生态河道治理评价方法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如何评价河道治理的成效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里我们介绍两个比较典型的方法:第一个是基于经济效益考虑的市场价值法,第二个是基于生态价值考虑的自然价值法。

1.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它基于经济理论,将河道治理后形成的新的生产要素视为一种资产,并按照其市场价值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简单,有一定的科学性,接受范围较广。

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

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

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

其中,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水资源问题的瓶颈,而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成为当今科学界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是指在河流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考虑到生态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景观品质,使河道系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它需要从探索和创新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模式,合理选择治理工程手段,优化工程技术流程,进一步完善河道治理设计方案,确保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实施的同时进行。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保护工作首先要对河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建立河流生态环境监测站,测量水的流量、水质、温度、水深等数据,对河流水文生态系统进行评估。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配置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区域,保护水生态系统。

同时,采用人工生态工程方法在河道中布设栖息、甲鱼、吸附材料等设施,使他们能够在河道生态环境中繁衍生息。

此外,可以采用下泄式生态修复技术,将生态栖息地和生态还原设施布置在河道水质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在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中,充分发挥生态工程和健康植被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适合治理的生态修复植物,在支持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强土壤结构,促进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治理和产业协调发展。

当然,生态修复植物必须具有很好的水生性和某些特殊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满足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要求。

因此,需要定期通过试验、筛选和鉴定等方式,选出高效合适的生态修复植物。

在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中,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治理工程的推动和支持十分关键。

需要加强河水治理舆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和环保意识,组织设立专家咨询组和河道治理小组,行政领导对河水生态环境进行督查和监管等措施,以促进河水环保治理工程的阶段性进展。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研究是保护河水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1-10-15T01:09:48.18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5期作者:赵佳佳张男[导读] 河流治理不仅要注重泄洪除涝,而且要保持其自然特性和正常的生态平衡。

赵佳佳张男河南省江淮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摘要:河流治理不仅要注重泄洪除涝,而且要保持其自然特性和正常的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河流治理相对有限,主要问题是: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防洪实践,探索河流生态治理模式。

主要阐述了近年来河流生态管理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流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方法河流是自然的产物,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

数据表明,地球上的河流约占总面积的一半,河流水资源约占全球水资源的10% 。

即使在整个世界上,它也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但它是人类和阶级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命起源的基础。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与河流息息相关。

一方面需要河流为人类提供水源,另一方面,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不能与水源分开。

此外,现代人经常打开河流观光和欣赏。

然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各种大型机械和工业原材料的出现,对世界各地的河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加剧了水质污染。

根据联合国环境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河流污染已受到严重影响,将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向之一。

5.根据中国科学院公布的数据,中国526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7条主要河流中有5条受到严重污染。

一些河流,闭路电视报道,不再饮用水。

因此,我国河流污染问题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河流污染形势严峻。

提出了许多防治河流污染的措施和相应的措施。

研究河流生态治理的根源和河流生态治理的理论模式,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资源质量,重视河流的新型修复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河道治理除了侧重于泄洪排涝方面,还应保持其自然特征,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

我国目前在河流治理方面比较局限,主要以防洪为主,并没有满足河道的人文、社会、经济效应等多个方面,导致水污染问题没有根本的解决,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对河流生态治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文章主要对近年来河道的生态治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阐述,分析了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對河道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与内容进行了说明。

标签: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治理技术;生态评价;评价指标
1 概述
生态评价是河道管理的核心,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水利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河流治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文章主要对生态河道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河道施工与生物修复等,然后从设计、施工与管理方面对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做出了说明,为我国生态河道治理与评价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2 河道治理技术
2.1 河道线性设计
河道线型主要有直线型和自然曲折型两种。

直线型河道多用于城市治理中,利用河道取直、河床挖深满足泄洪的需要,造成河道生态功能的减退,不利用生态河道的发展;而自然曲线的河道保留了河道的自然形态,保证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2 河道护岸技术
河道护岸形式主要有混凝土结构与浆砌石结构以及生态型结构[1],不同的形式都各有千秋,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应根据实际的河岸坡面的参数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

混凝土结构作为最古老的护岸结构有着占地少的优点,但是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较差,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发展有所限制。

2.3 生物修复技术
河道生物修复技术常用的有人工湿地、水生植被恢复技术、水生植被恢复技术、生物浮岛技术[2]等,水生植被恢复技术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生物浮岛技术等具有较高的科技性,操作也较为复杂;近年来,人工湿地的发展被人们广泛关注,因为人工湿地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对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美化效果,但运用地段比较局限,适合较为宽广的河道。

2.4 河岸植被设计
河岸带植被的设计有自然与人工种植两种形式,自然式植被能表现出群落的自然性,模拟自然,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可视性。

人工种植的植被设计相对整齐,但没有较高的景观直价值。

3 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河道治理的现状是“重建设、轻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河岸防洪能力低
我国相关部门对河道的管理比较松懈,尤其是对于使用周期较长的河道缺乏及时的维护与管理,导致河堤在结构上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河岸防洪能力的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3.2 违章占用现象频繁
我国在河道私自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河道正常的行洪,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3 乱砍乱伐现象严重
近年来,对河道非法开发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了河道两边植被的破坏,并造成了航运的不便。

乱砍乱伐还会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缩短河道疏浚的周期,为国家带来经济负担。

3.4 管理力度缺乏
我国河道的管理任务繁重,但在管理上不够及时与明确,相关的河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河道保护的宣传与教育不够到位;对于违法乱纪行为惩治的力度不够。

4 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河道的治理应从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受损河道的生态治理并且要加强河道恢复之后的管理工作。

对河道生态水平进行评价有利于具体地了解河道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完善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河道发展有重要的向导意义。

4.1 水利与水质指标
水利功能指标应该参考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与设计排洪流量,这是衡量河道防洪的基本评价标准。

河流生态需水量指的是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最
小水量标准,把握好需水量有利于维持河道水系统的平衡。

水质指标也是河道评价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来评定。

4.2 河道生境指标
生境指标是指河道自然性指标,例如河道渠化、弯曲程度以及护岸指标。

河道渠化程度指的是人工渠道占河道全长的比率;护岸是根据河道的透水性和植物的生长状况来衡量。

生态护岸需要长期的实际才能发挥其生态价值,可以为植被与生物提供优质的环境生长空间,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

在河道设计上面,应提倡自然线性的河道的设计,丰富而蜿蜒的河道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多样性,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还能够削弱洪峰,对下游的沿线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4.3 水生物指标
水生生物河道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水生生物指标群由植物量指标、动物量指标和微生物量指标组成[3]。

水生植物作为河道系统生产者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指标也不同程度的水环境的质量。

4.4 管理指标
河道生态系统需要长期有效的管理才能维持其健康发展,我们应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与管理制度从规划设计、植被护理、污染物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

管理指标有三个衡量标准:
(1)管理组织:河道的管理都是由具体的部门进行实施,各部分应各司其职,将管理职能与责任具体化,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要明确专门的管理人员编制。

(2)管理制度:我国近年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保护法》等河道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河道立法方面的工作较为完善,但是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各项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与细化,保证各项规章惩罚处理明确,具有较高的可执行性,保证其强有力的约束力。

(3)管理措施:河道管理的主要内涵是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

对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要提高其可操作性,技术过于复杂的管理措施不利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与执行。

5 结束语
河道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仅承担着基本的泄洪排涝需求,还需要保持其生态体貌,为生物提供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治理河道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态安全,主要应以人类的活动作为基本向导。

但目前我国已近基本形成一套完
整的评价方法体系,还需要广大研究人员的不懈研究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爽.河流功能等级评价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郑靓.兴城市头道沟小流域河道治理效果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张俊华.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