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体积电阻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绝缘材料标准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绝缘材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7c624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7.png)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特别在绝缘材料标准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概念及其在绝缘材料标准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这两个指标的关联和区别,并讨论它们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概念1.1 表面电阻率表面电阻率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电阻值,在绝缘材料中通常用ρs表示。
它是指材料表面上形成的电阻,常见的测量单位为Ω/□(欧姆/方)。
表面电阻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情况下,表面电阻率越小,材料的导电性能就越好。
1.2 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阻值,在绝缘材料中通常用ρv表示。
它是指材料内部的电阻,通常测量单位为Ω•cm(欧姆•厘米)。
体积电阻率的大小反映了材料本身的导电性能,与表面电阻率相比,体积电阻率更能客观地反映材料的绝缘性能。
二、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在绝缘材料标准中的应用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关于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要求ISO关于绝缘材料标准中对于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有着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涉及了测量方法、测试条件、评定标准等内容。
在ISO 60093中规定了测量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的试验方法和标准,这些要求对于确保材料的绝缘性能至关重要。
2.2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在材料选择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大小对于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需要使用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此时就需要考虑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三、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关联与区别3.1 关联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它们都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一部分。
通常情况下,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其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都较小。
3.2 区别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在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表面电阻率主要受材料表面的处理和污染程度影响较大,而体积电阻率则更多地受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等因素影响。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412c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b.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是指单位体积材料的电阻率,是评价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程实践中,准确测定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对于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四探针法。
四探针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放置四个电极,两个电极用于施加电流,另外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材料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其次,还可以采用电阻箱法进行测试。
电阻箱法是通过串联或并联不同阻值的电阻箱,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来改变电路的总电阻,从而测定材料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导电性能较差的材料。
此外,还可以利用霍尔效应仪进行测试。
霍尔效应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的仪器,通过施加磁场和测量霍尔电压来计算材料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半导体材料的测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最后,还可以使用电阻率测试仪进行测试。
电阻率测试仪是一
种专门用于测量材料电阻率的仪器,通过施加恒定电流和测量电压
来计算材料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的测试,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总之,体积电阻率是评价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
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对于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
际测试中,可以根据材料的导电性能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以获得
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能够对
大家有所帮助。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6e3b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c.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体积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对于材料的电学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进行测试,以便评估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四探针法。
四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它通过在材料表面设置四个电极,分别为两个电流电极和两个电压电极,利用一定的电流通过材料,然后测量在材料内部产生的电压,从而计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这种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测试。
二、电阻率仪法。
电阻率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试材料电阻率的仪器,它通过对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压或电流,然后测量材料的电压或电流,从而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测试。
三、电阻率计算法。
电阻率计算法是一种基于材料几何尺寸和电阻率的理论计算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几何尺寸和电阻率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这种方法不需要进行实际的测试,只需要准确测量材料的几何尺寸和电阻率,就可以得出材料的电阻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材料进行快速评估和初步筛选。
四、频率扫描法。
频率扫描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测试信号的频率来测试材料电阻率的方法,它可以对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电阻率进行测试,从而得出材料的频率特性和电阻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导电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估。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以便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希望本文对大家在体积电阻率测试方面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绝缘材料标准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绝缘材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1339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0.png)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绝缘材料标准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绝缘材料标准一、引言在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电气工程中,绝缘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绝缘材料的特性之一,电阻率通常被用来衡量其导电性能。
而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则是绝缘材料特性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概念及其在绝缘材料标准中的应用。
二、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概念1. 表面电阻率的概念表面电阻率,简称电阻率,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电阻。
它通常用来描述绝缘材料表面对电流的阻抗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评估绝缘材料表面的电阻情况,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 体积电阻率的概念体积电阻率,则是指材料内部的电阻。
它是描述材料内部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
通过对体积电阻率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绝缘材料的内部电阻情况,从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3.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联系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
表面电阻率主要影响着绝缘材料与外界的电气接触情况,而体积电阻率则是影响着绝缘材料内部的导电性能。
两者共同决定了绝缘材料的整体电气性能。
三、绝缘材料标准中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要求1. 全面评估在绝缘材料标准中,对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通常会有详细的要求和评估方法。
通过全面评估绝缘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可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要求。
2. 深度要求绝缘材料标准对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要求通常是非常深入和严格的。
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和评估手段来验证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以确保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正常使用。
3. 广度要求除了要求深度的评估外,绝缘材料标准还通常会对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绝缘材料提出广泛的要求。
这种广度要求能够保证在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下,绝缘材料都能够满足相应的电气安全标准。
四、对绝缘材料标准中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绝缘材料标准中对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0756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b.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一、四电极法四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体积电阻率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在材料上施加电压,利用测得的电流与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率。
四电极法使用四个电极,两个电极用于施加电压,另外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流值,以避免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电极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的精确性。
二、平板法平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试体积电阻率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材料切割成平板状,然后在平板的两个表面施加电压,测量通过材料的电流值。
通过测量到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平板法适用于较薄的材料,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浸涂法浸涂法是一种用于测量体积电阻率的方法,适用于固态材料以及液态材料。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电极浸入待测材料中,测量电极之间的电阻值,从而计算出体积电阻率。
浸涂法可以在现场进行,测试过程比较简单方便,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传导率法传导率法是一种用于测量体积电阻率的方法,适用于液态材料。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和电压值,计算材料的电导率,然后根据电导率和样品的尺寸计算体积电阻率。
传导率法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结果,但需要涉及到电液体性质相关的知识。
五、体积电阻计测体积电阻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体积电阻率的设备。
它通过施加电压和测量电流值来计算出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计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适用于多种材料。
综上所述,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方法有四电极法、平板法、浸涂法、传导率法等。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材料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测试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保持良好的测量环境以及准确测量电阻和电压值,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astm d257-14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astm d257-14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eedd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6.png)
astm d257-14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ASTM D257-14 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 制定的关于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试验方法的标准。
以下是该标准的一般概述和主要步骤,但请注意具体操作步骤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具体参考标准文档以确保准确性。
ASTM D257-14 标准概述:•标题:ASTM D257-14 -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C Resistance or Conductance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发布日期: 2014 年试验方法:1. 测试样品准备:获取符合规格的固体绝缘材料样品,确保样品的表面平整、无损伤,并符合所需的尺寸要求。
2. 测试环境:试验通常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3. 体积电阻率测试:•使用适当的测试装置(可能是四探头体积电阻率仪),将电流引入样品,测量样品的电阻,通过计算得到体积电阻率。
•根据标准规定的电流值、电压值和测量时间,执行测试。
4. 表面电阻率测试:•使用特定电极配置,将电流引入样品的表面,测量表面电阻,通过计算得到表面电阻率。
•根据标准规定的电流值、电压值和测量时间,执行测试。
5. 数据记录与报告:记录所有测试条件、测量结果以及相关的环境参数。
按照标准的要求,报告测试结果。
6. 质量控制:根据标准的要求,执行质量控制步骤,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般的概述,具体的测试步骤和要求请参考ASTM D257-14 标准文档以确保准确执行。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7003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7.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体积电阻率是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它是指材料在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电阻特性。
在工程领域中,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反映材料的电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等重要特性。
本文将介绍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一、体积电阻率的定义体积电阻率是指材料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电阻特性,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它的单位是欧姆·米(Ω·m),可以用下式表示:ρ = R × S / L其中,ρ为体积电阻率,R 为电阻,S 为截面积,L 为电阻长度。
二、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体积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四电极法,另一种是两电极法。
1. 四电极法四电极法又称为Kelvin法,它是一种比较精确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四电极法的原理是利用四个电极分别测量电流和电压,从而消除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得到准确的体积电阻率值。
四电极法的测试步骤如下:(1)将被测试材料切成规定大小的样品。
(2)将四个电极固定在样品上,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流,另外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
(3)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测量电压和电流值。
(4)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体积电阻率值。
四电极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能够消除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适用于各种材料的测试。
但是,它的操作比较繁琐,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设备。
2. 两电极法两电极法又称为Ohm法,它是一种常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两电极法的原理是利用两个电极测量电压和电流,从而得到体积电阻率值。
两电极法的测试步骤如下:(1)将被测试材料切成规定大小的样品。
(2)将两个电极固定在样品上,一个电极用于测量电流,另外一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
(3)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测量电压和电流值。
(4)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体积电阻率值。
两电极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设备简单,适用于各种材料的测试。
但是,它无法消除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因此测量精度较低。
三、体积电阻率测试的应用体积电阻率测试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应用案例:1. 电子元器件材料的测试在电子元器件制造过程中,需要测试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以确保元器件的电性能符合要求。
BS EN 1149-1-2006 防护服的静电性能 第1部分表面电阻(试验方法和要求)(CH)
![BS EN 1149-1-2006 防护服的静电性能 第1部分表面电阻(试验方法和要求)(CH)](https://img.taocdn.com/s3/m/12d2230203d8ce2f0066235e.png)
BS EN1149-1:2006 防护服的静电性能第1部分:表面电阻率测试方法前言本文档(EN 1149-1:2006)已被CEN/TC 162技术委员会(防护服包括手、手臂的防护和救生衣)所准备,其秘书处由DIN所领导。
本欧洲标准最迟应该在2006年12月,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出台,或以完全相同的文本及背书公布,与之相冲突的国家标准最迟也必须在2006年12月废除。
本文档的早期文档为EN 1149-1:1995本欧洲标准已经由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授权给CEN,也是欧盟官方指令所支持的基本要求。
所需的相关欧盟指令见附件ZA的有关信息,这也是构成本文档所必需的一部分。
在防护服静电性能的总标题下,EN 1149包含以下部分第1部分:表面电阻率测试方法;第2部分:材料的穿透电阻(体积电阻)测试方法;第3部分:电荷衰减的测试方法;第5部分:材料性能和设计要求(本文档在研究开发中);根据CEN/CENELEC国际条例的规定,以下国家的国家标准组织必须执行本欧洲标准。
这些国家是: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尔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
介绍本欧洲标准是防护服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和要求的一系列标准中的一部分,由于材料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其余不同部分也是必需的。
本欧洲标准的方法是针对基于表面电阻的静电消散行为的大部分性能,它确定的是短距离内的电阻,不适合评估整件服装。
1.范围本欧洲标准所指定的测试方法是针对于准备用于生产静电消散型防护服(或手套)的材料,以避免静电放电引起火灾。
本测试方法不可用于测试电源电压用防护服(或手套)的材料。
2.参考标准以下的参考文档是必不可少的,按日期参考,仅是公开发表的才采用,对于不按日期参考的,采纳最新版本(包括修正版)。
聚合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高分子物理-实验15-17
![聚合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高分子物理-实验15-17](https://img.taocdn.com/s3/m/98f7730aa6c30c2259019ef3.png)
实验十五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聚合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试方法;2.比较极性与非极性聚合物的电阻系数数值范围。
二、实验原理材料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存在传递电流的自由电荷,即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些载流子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电性优劣与材料所含载流子的数量、运动速度有关。
常用电阻系数(电阻率)ρ或电导系数(电导率)σ表征材料的导电性,它们是一些宏观物理量,而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则是表征材料导电性的微观物理量。
大量高聚物是作为绝缘材料使用的,但具有特殊结构的高聚物可能成为半导体、导体,甚至人们提出了超导体的模型。
决定高聚物导电性的因素有化学结构、分子量、凝聚态结构、杂质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等。
饱和的非极性高聚物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理论上计算它们的电阻系数可达到1023欧姆·米,而实测值要小几个数量级,说明高聚物中除自身结构以外的因素(如残留的催化剂、各种添加剂等)对导电性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极性高聚物的电绝缘性次之,微量的本征解离产生导电离子,此外,残留的催化剂、各种添加剂等都可以提供导电离子。
而一些共轭高聚物如聚乙炔则可制成半导体材料,这是由于主链上π轨道相互交叠,π电子有较高的迁移率。
但是它们的导电性实际并不高,原因是受到电子成对的影响,电子成对后,只占有一个轨道,空出另一个轨道,两个轨道能量不同,电子迁移时必须越过轨道间的能级差,这样就限制了电子的迁移,材料导电率下降。
采用掺杂方法可以减小能级差,电子迁移速率提高。
Heeger(黑格,美国)、 MacDiarmid(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以及白川英树(日本)就成功地完成了用溴、碘掺杂聚乙炔,没有掺杂时聚乙炔的电导率为3.2X10-6Ω-1•cm-1,掺杂后竟达到了38Ω-1•cm-1,提高了1000万倍,接近金属铝和铜的电导率。
并且在发现聚乙炔的导电性后,黑格发现聚乙炔的磁性、电学、光学性质都异常。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电阻与体积电阻的测定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电阻与体积电阻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281b3b10b1c59eef9c7b47a.png)
实验报告:高分子材料的表面电阻与体积电阻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表面电阻率PS与体积电阻率p v的物理意义,掌握超高电阻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的固有电绝缘性质已长期被利用来约束和保护电流,使它沿着选定的途径在导体中流动,或用来支持很高的电场,以免发生电击穿。
高分子材料的电阻率范围超过20个数量级,耐压高达100万伏以上。
加上其他优良的化学、物理和加工性能,为满足所需要的综合性能指标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
可以说,今天的电子电工技术离不开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的电学性质是指高分子在外加电压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包括在交变电场中的界电性质,在弱电场中的导电性质,在强电场中的击穿现象以及发生在高分子表面的静电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尖端科学领域里,对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分子半导体、光导体、超导体和永磁体的探索,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高分子材料的电性能往往相当灵敏地反映出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分子运动状况,电性能测试是研究高分子的结构和分子运动的一种有力手段。
材料的导电性是用电阻率p (单位:欧•米)或电导率(7 (单位:欧-1•米)来表示的。
两者互为倒数,并且都与试样的尺寸无关,而只决定于材料的性质。
工程上习惯将材料根据导电性质粗略地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四类。
表1材料导电性质及电阻率范围在一般高分子中,特别是那些主要由杂质解离提供载流子的高分子中,载流子的浓度很低,对其他性质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对高绝缘材料电导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高分子的导电性表征中,需要分别表示高分子表面与体内的不同导电性,常常采用表面电阻率p s与体积电阻p v率来表示。
在提到电阻率而又没有特别指明的地方通常就是指体积电阻率。
将平板试样放在两电极之间,施于两电极上的直流电压和流过电极间试样表面上的电流之比,为表面电阻;施于两电极上的直流电压和流过电极间试样的体积内的电流之比为体积电阻。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3357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1.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体积电阻率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对电流的阻力,是评价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及其原理。
二、四电极法四电极法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试材料体积电阻率的方法。
它通过将电流引入材料内部,利用四个电极进行电压测量,从而计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四电极法的优点是能够消除电极接触电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减小了测试误差。
其原理如下:1. 在测试中,需要将材料样品置于四个电极之间,其中两个电极用于引入电流,另外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
2. 通过电流源将电流引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部产生电场。
3. 在两个测量电压的电极上测量电压差,并记录下来。
4.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三、二电极法二电极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材料体积电阻率的方法。
它通过在材料内部引入电流,利用两个电极进行电压测量,从而计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二电极法的原理如下:1. 在测试中,需要将材料样品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其中一个电极用于引入电流,另一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
2. 通过电流源将电流引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部产生电场。
3. 在测量电压的电极上测量电压差,并记录下来。
4.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四、三电极法三电极法是一种改进的二电极法,它通过在材料内部引入电流,利用三个电极进行电压测量,从而计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三电极法的原理如下:1. 在测试中,需要将材料样品置于三个电极之间,其中一个电极用于引入电流,另外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
2. 通过电流源将电流引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部产生电场。
3. 在两个测量电压的电极上测量电压差,并记录下来。
4. 通过计算,可以消除电极接触电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五、四点探针法四点探针法是一种精确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
它通过四个电极进行电压测量,消除了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从而得出材料的电阻率。
ZST-121体积表面电阻率测量说明
![ZST-121体积表面电阻率测量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5fb33fa551810a6f4248600.png)
ZST-121体积表面电阻率测量说明一接线1.电阻仪的电流接电极箱的测量端(两头都是Q9的连接线);2.电阻仪的电压接电极箱的高压(两头都是香蕉头的连接线,都用红色香蕉头,黑色香蕉头悬空);3.被测材料把圆盘全盖上,再用圆环和圆柱电极压住材料;圆环与圆柱不能接触,呈同心圆分布;电机箱内红色鳄鱼夹接圆柱,黑色鳄鱼夹接圆环。
二调零1.电极箱右边旋钮置于中间位置,开电,调节电阻仪的调零旋钮,使显示电流为0,关机。
三测量体电阻1.电极箱右边旋钮置于右位置、指向RV,开电。
调节电阻仪的电阻档位旋钮,使电阻有较稳定的显示值为止。
2.如电阻显示1----表示电阻测量值偏大,需要换更高的电阻档位。
3.上图的电阻档偏小,增加一个档位,如下4.上图的电阻档正合适,电流电阻都能显示出来;5.讨论:如此时只能显示电阻,电流显示1---,就以电阻显示值为测量值,没有必要再增加档位。
6.如再增加一个档位,如下7.上图表示电阻档位偏高,即电流档位偏低,电流测量值超过了电流档位。
建议回调档位。
四讨论1电流显示1---,建议档位回调(逆时针)2电阻显示1---,建议档位前调(顺时针)3如来回调节档位,始终只能显示一个有效值(有电阻就没电流、有电流就没电阻),就以有电阻显示值的档位为测量档位,此时电阻显示值为测量值。
4如果档位到了14次方,即最高档位,还没有电阻值,可以用电压除以电流估算电阻值。
5此时,如电流明显不大,比如0.1E-14,可以试试加大电压,电流有明显增加(但不是1----),可以用当前电压除以当前电流估算电阻值。
6此时如加大电压,电流1----,表示该档位与该电压配合不适合测量该电阻。
建议参考4,5的作法。
7如果电流电阻都出现1---,或电流出现负值,表示该档位严重偏离测量档位,须回位重新调档。
8在电压较高时,测量时间不宜太长,尤其是比较薄的材料,容易局部极化变性,测量显示值会异常。
9测量大电阻,环境必须干燥,电极箱加盖,空气湿度影响大电阻测量。
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区别与测定方法
![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区别与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a8336808a1284ac950432a.png)
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区别与测定方法什么是电阻率?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导体电阻跟它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用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mm2米。
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
一般常用的单位是欧姆·毫米2/米。
(3)说明①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②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一个220 V100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③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什么是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率,是材料每单位体积对电流的阻抗,用来表征材料的电性质。
通常体积电阻率越高,材料用做电绝缘部件的效能就越高。
通常所说的电阻率即为体积电阻率。
,式中,h是试样的厚度(即两极之间的距离);S是电极的面积,ρv 的单位是Ω·m(欧姆·米)。
材料的导电性是由于物质内部存在传递电流的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通常称为载流子,他们可以是电子、空穴、也可以是正负离子。
在弱电场作用下,材料的载流子发生迁移引起导电。
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用与尺寸无关的电阻率或电导率表示,体积电阻率是材料导电性的一种表示方式。
简言之,在绝缘材料里面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体积内的体积电阻.什么是表面电阻率?表面电阻:在试样的某一表面上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流过两电极间的电流之商;访伸展流主要为流过试样表层的电流,也包括一部分流过试样体积的电流成分.在两电极间可能形成的极化忽略不计.表面电阻率:在绝缘材料的表面层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线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面积内的表面电阻.材料说明A、通常,绝缘材料用于电气系统的各部件相互绝缘和对地绝缘,固体绝缘材料还起机械支撑作用.一般希望材料有尽可能高的绝缘电阻,并具有合适的机械、化学和耐热性能.B、体积电阻班组可作为选择绝缘材料的一个参数,电阻率随温度和湿度的京戏化而显著变化.体积电阻率的测量常常用来检查绝缘材料是否均匀,或都用来检测那些能影响材料质量而又不能作其他方法检测到的导电杂质.C、当直流电压加到与试样接触的两电极间时,通过试样的电流会指数式地衰减到一个稳定值.电流随时间的减小可能是由于电介质极化和可动离子位移到电极所致.对于体积电阻小于10的10Ω.m的材料,其稳定状态通常在1min内达到.因此,要经过这个电化时间后测定电阻.对于电阻率较高的材料,电流减小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因此需要用较长的电化时间.如果需要的话,可用体积电阻率与关系来描述材料的特性. D、由于体积电阻总是要被或多或少地包括到表面电阻的测试中去,因些近似地测量表面电阻,测得的表面电阻值主要反映被测试样表面污染的程度.所以,表面电阻率不是表面材料本身特性的参数,而是一个有关材料表面污染特性的参数.当表面电阻较高时,它常随时间以不规则的方式变化.测量表面电阻通常都规定11min的电化时间.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精度1、方法:测量高电阻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法和比较法.直接法是测量加在试样上的直流电压和流过试样的电流而求得试样电阻.直接法主要有检流计法和直流放大法(高阻计法)比较法主要有检流计法和电桥法.2、精度:对于大于10的10Ω的电阻,仪器误差应在±20%的范围内;对于不大于10的10Ω的电阻,仪器误差应在±10%的范围内.3、保护:测量仪器用的绝缘材料一般只具有与被测材料差不多的性能.试样的测试误差可以由下列原因产生:①外来寄生电压引起的杂散电流通渠道.通常不知道它的大小,并且有漂移的特点;②测量线路的绝缘材料与试样电阻标准电阻器或电流测量装置的并联.使用高电阻绝缘奢侈可以改善测量误差,但这种方法将使仪器昂贵而又笨重,而且对高阻值试样的测量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较为满意的改进方法是使用保护技术,即在所有主要的绝缘部位安置保护导体,通过它截信了各种可能引起误差的杂散电流;将这些导电联接在一起组成保护系统,并与测量端形成一个三端网络.当线路连接恰当时,所有外来寄生电压的杂散电流被子保护系统分流到测量电路以下,这就可大大减少误差的可能性.在系统的保护端和被保护端之间存在的电解电势,接触电势或热电运势较小时,均能补偿掉,使它们在测量中不引起显著误差.在电流测量中,由于被保护端和保护端之间的电阻与电流测量装置并联可能产生误差,因此前者至少应为电流测量装置输入电阻的10倍,最好为100倍.在电桥法测量中,保护端与测量端带有大致相同的电位,但电桥中的一个标准电阻与不保护端和保护端之间的电阻并联,因此,后者至少为标准电阻的10倍,最好20倍.在开始测试前先断开电源和试样的连线进行一次测量,此时设备应在它的灵敏度许可范围内指示无穷大的电阻.可用一些已知值的标准电阻业检查设备运行是否良好.体积电阻率为了测业体积电阻率,使用的保护系统应能抵消由表面电流引起的误差.对表面泄漏可忽略的试样,在测量体积电阻时可以去掉保护.在被保护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试样表面上的间隙宽度要均匀,并且在表面泄漏不致引起测量误差的条件下间隙应尽可能窄,实际使用时最小为1MM.表面电阻率为测定表面电阻率,使用的保护系统应尽可能地抵消体积电阻引起的影响。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87d5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f.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1.四探针测量法:四探针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性、高精度的体积电阻率测量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插入四根细探针,其中两根探针用作电流源,另外两根用作电压探测器。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并根据电阻公式计算得出体积电阻率。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可以测量各种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2.双探针测量法:双探针测量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导体材料。
其原理是在待测材料上用两个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通过测量流经电极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体积电阻率。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测量速度较快,但只适用于较大体积电阻率的材料。
3.梯度方法:梯度方法是一种间接测量体积电阻率的方法,它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电阻的值,得出体积电阻率分布的梯度。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非均匀材料或材料表面电阻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梯度方法可以通过在材料上测量电压或电流,或者通过扫描探头的方式进行。
4.复合方法:复合方法结合了多种测量技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将四探针测量法与梯度方法结合,通过多点测量和分析,得到更准确的体积电阻率数据。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测量方法,如电阻桥法和交流阻抗法,以获得更全面的电阻特性信息。
综上所述,体积电阻率是材料导电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四探针测量法、双探针测量法、梯度方法和复合方法进行测量。
根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体积电阻率数据,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
聚合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高分子物理-实验15-17
![聚合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高分子物理-实验15-17](https://img.taocdn.com/s3/m/98f7730aa6c30c2259019ef3.png)
实验十五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聚合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试方法;2.比较极性与非极性聚合物的电阻系数数值范围。
二、实验原理材料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存在传递电流的自由电荷,即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些载流子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电性优劣与材料所含载流子的数量、运动速度有关。
常用电阻系数(电阻率)ρ或电导系数(电导率)σ表征材料的导电性,它们是一些宏观物理量,而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则是表征材料导电性的微观物理量。
大量高聚物是作为绝缘材料使用的,但具有特殊结构的高聚物可能成为半导体、导体,甚至人们提出了超导体的模型。
决定高聚物导电性的因素有化学结构、分子量、凝聚态结构、杂质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等。
饱和的非极性高聚物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理论上计算它们的电阻系数可达到1023欧姆·米,而实测值要小几个数量级,说明高聚物中除自身结构以外的因素(如残留的催化剂、各种添加剂等)对导电性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极性高聚物的电绝缘性次之,微量的本征解离产生导电离子,此外,残留的催化剂、各种添加剂等都可以提供导电离子。
而一些共轭高聚物如聚乙炔则可制成半导体材料,这是由于主链上π轨道相互交叠,π电子有较高的迁移率。
但是它们的导电性实际并不高,原因是受到电子成对的影响,电子成对后,只占有一个轨道,空出另一个轨道,两个轨道能量不同,电子迁移时必须越过轨道间的能级差,这样就限制了电子的迁移,材料导电率下降。
采用掺杂方法可以减小能级差,电子迁移速率提高。
Heeger(黑格,美国)、 MacDiarmid(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以及白川英树(日本)就成功地完成了用溴、碘掺杂聚乙炔,没有掺杂时聚乙炔的电导率为3.2X10-6Ω-1•cm-1,掺杂后竟达到了38Ω-1•cm-1,提高了1000万倍,接近金属铝和铜的电导率。
并且在发现聚乙炔的导电性后,黑格发现聚乙炔的磁性、电学、光学性质都异常。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1097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是一种用来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
电阻率是材料电阻的比例常数,它是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特性。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电阻率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电性能和热性能。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是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和几何尺寸来计算电阻率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的具体步骤。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的几何尺寸应该足够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金属材料,测试样品通常是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
对于绝缘体材料,测试样品通常是一个平板或圆盘。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测试样品连接到一个电路中。
电路中应该包括一个电源和一个电流计。
电源用来提供电流,电流计用来测量电流。
我们需要将测试样品放在电路中,以便电流可以通过它流过。
然后,我们需要测量测试样品的电阻。
为了测量电阻,我们需要使用一个万用表或电阻计。
将万用表或电阻计连接到测试样品的两端,然后记录下电阻值。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测试样品的体积电阻率:
ρ = RA/L
其中,ρ是体积电阻率,R是电阻,A是测试样品的横截面积,L 是测试样品的长度。
通过测量电阻和几何尺寸,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阻和几何尺寸,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从而了解材料的电性能和热性能。
常见绝缘材料表面体积电阻率测试标准
![常见绝缘材料表面体积电阻率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1ee4993169a4517723a3f1.png)
常见绝缘材料表面/体积电阻率测试标准FT-304绝缘材料表面/体积电阻率测试仪一、概况:(1)适用标准:GB/T 22042-2008《服装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EN 《防护服静电性能第1部分表面电阻检验方法和要求》;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与国际标准IEC93-1980等效);FZ/T 64013-2008 《静电植绒毛绒》;SJ/10694-2006《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及ASTM D257《绝缘材料的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要求制作。
GB/T 2439-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导电性能和耗散性能电阻率的测定》;GB/T 10581-2006 《绝缘材料在高温下电阻和电阻率的试验方法》;GB/T 1692-2008 《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GB/T 《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4部分:电阻率》GB/T 10064-2006《测定固体绝缘材料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粉末、粉体、颗粒物、电子元器件、介质材料、电线电缆、防静电产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塑料橡胶制品、计算机房防静电活动地板等电阻值等绝缘性能的检验和电子电器产品的绝缘电阻测量。
本仪器测量高电阻测微电流。
(3)特点:采用四探针测量法、仪器体积小、重量轻、高稳定性,高准确度的数字高阻测量仪器。
本仪器配不同的测量电极(夹具)可以测量不同材料(固体、粉体或液体)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或电导率及方阻。
(4)材料的导电性是用电阻率ρ(单位:欧·米)或电导率σ(单位:欧-1·米-1)来表示的。
两者互为倒数,并且都与试样的尺寸无关,而只决定于材料的性质。
工程上习惯将材料根据导电性质粗略地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四类。
二、表面电率阻率/体积电阻率测试仪技术指标1、电阻测量范围:×104Ω~1×1016Ω。
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方法IEC 93
![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方法IEC 93](https://img.taocdn.com/s3/m/d4a0d5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6.png)
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
1 目的:
编号 版本 页码 制定日期
PK-C-0012 A/0
1/1 2023/5/19
验证材料的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以保证物料符合顾客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作业。
3 职责:
品质部实验室:负材料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测试。 4、测试标准:
IEC 93 5、测试步骤:
5.1 试样数量:试样应比电极的最大尺寸每边多至 7mm,每组试样不少于 3 个 5.2 测试程序:
5.2.1 试验时,先除去试样表面的油污等杂质; 5.2.2 测量厚度,在测量电极范围内沿直径方向测量三点试样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
样厚度,测量误差不得大于 1%; 5.2.3 试样接入仪器加上试验电压 1min,读取电阻指示值; 5.2.4 结果计算
pv=Rv*A/h ps=Rs*p/g pv----体积电阻率,Ω.m Rv-----测得的试样体积电阻,Ω A----测量电极的有效面积,m² h------试样的平均厚度,m ps---表面电阻率,Ω Rs----试样表面电阻,Ω P-------测量电极的有效周长,m g---两电极之间的距离,m 6、实验报告:
核准:
审核:
制定
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区别与测定方法
![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区别与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a8336808a1284ac950432a.png)
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区别与测定方法什么是电阻率?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导体电阻跟它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用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mm2米。
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
一般常用的单位是欧姆·毫米2/米。
(3)说明①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②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一个220 V100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③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什么是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率,是材料每单位体积对电流的阻抗,用来表征材料的电性质。
通常体积电阻率越高,材料用做电绝缘部件的效能就越高。
通常所说的电阻率即为体积电阻率。
,式中,h是试样的厚度(即两极之间的距离);S是电极的面积,ρv 的单位是Ω·m(欧姆·米)。
材料的导电性是由于物质内部存在传递电流的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通常称为载流子,他们可以是电子、空穴、也可以是正负离子。
在弱电场作用下,材料的载流子发生迁移引起导电。
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用与尺寸无关的电阻率或电导率表示,体积电阻率是材料导电性的一种表示方式。
简言之,在绝缘材料里面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体积内的体积电阻.什么是表面电阻率?表面电阻:在试样的某一表面上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流过两电极间的电流之商;访伸展流主要为流过试样表层的电流,也包括一部分流过试样体积的电流成分.在两电极间可能形成的极化忽略不计.表面电阻率:在绝缘材料的表面层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线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面积内的表面电阻.材料说明A、通常,绝缘材料用于电气系统的各部件相互绝缘和对地绝缘,固体绝缘材料还起机械支撑作用.一般希望材料有尽可能高的绝缘电阻,并具有合适的机械、化学和耐热性能.B、体积电阻班组可作为选择绝缘材料的一个参数,电阻率随温度和湿度的京戏化而显著变化.体积电阻率的测量常常用来检查绝缘材料是否均匀,或都用来检测那些能影响材料质量而又不能作其他方法检测到的导电杂质.C、当直流电压加到与试样接触的两电极间时,通过试样的电流会指数式地衰减到一个稳定值.电流随时间的减小可能是由于电介质极化和可动离子位移到电极所致.对于体积电阻小于10的10Ω.m的材料,其稳定状态通常在1min内达到.因此,要经过这个电化时间后测定电阻.对于电阻率较高的材料,电流减小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因此需要用较长的电化时间.如果需要的话,可用体积电阻率与关系来描述材料的特性. D、由于体积电阻总是要被或多或少地包括到表面电阻的测试中去,因些近似地测量表面电阻,测得的表面电阻值主要反映被测试样表面污染的程度.所以,表面电阻率不是表面材料本身特性的参数,而是一个有关材料表面污染特性的参数.当表面电阻较高时,它常随时间以不规则的方式变化.测量表面电阻通常都规定11min的电化时间.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精度1、方法:测量高电阻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法和比较法.直接法是测量加在试样上的直流电压和流过试样的电流而求得试样电阻.直接法主要有检流计法和直流放大法(高阻计法)比较法主要有检流计法和电桥法.2、精度:对于大于10的10Ω的电阻,仪器误差应在±20%的范围内;对于不大于10的10Ω的电阻,仪器误差应在±10%的范围内.3、保护:测量仪器用的绝缘材料一般只具有与被测材料差不多的性能.试样的测试误差可以由下列原因产生:①外来寄生电压引起的杂散电流通渠道.通常不知道它的大小,并且有漂移的特点;②测量线路的绝缘材料与试样电阻标准电阻器或电流测量装置的并联.使用高电阻绝缘奢侈可以改善测量误差,但这种方法将使仪器昂贵而又笨重,而且对高阻值试样的测量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较为满意的改进方法是使用保护技术,即在所有主要的绝缘部位安置保护导体,通过它截信了各种可能引起误差的杂散电流;将这些导电联接在一起组成保护系统,并与测量端形成一个三端网络.当线路连接恰当时,所有外来寄生电压的杂散电流被子保护系统分流到测量电路以下,这就可大大减少误差的可能性.在系统的保护端和被保护端之间存在的电解电势,接触电势或热电运势较小时,均能补偿掉,使它们在测量中不引起显著误差.在电流测量中,由于被保护端和保护端之间的电阻与电流测量装置并联可能产生误差,因此前者至少应为电流测量装置输入电阻的10倍,最好为100倍.在电桥法测量中,保护端与测量端带有大致相同的电位,但电桥中的一个标准电阻与不保护端和保护端之间的电阻并联,因此,后者至少为标准电阻的10倍,最好20倍.在开始测试前先断开电源和试样的连线进行一次测量,此时设备应在它的灵敏度许可范围内指示无穷大的电阻.可用一些已知值的标准电阻业检查设备运行是否良好.体积电阻率为了测业体积电阻率,使用的保护系统应能抵消由表面电流引起的误差.对表面泄漏可忽略的试样,在测量体积电阻时可以去掉保护.在被保护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试样表面上的间隙宽度要均匀,并且在表面泄漏不致引起测量误差的条件下间隙应尽可能窄,实际使用时最小为1MM.表面电阻率为测定表面电阻率,使用的保护系统应尽可能地抵消体积电阻引起的影响。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7272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d.png)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固体绝缘材料是工业制品和电力设备制造中绝缘电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固体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是评价其绝缘性能的重要物理参数。
因此,为了确保工业制品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和性能,必须进行试验检测。
以下是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的详细步骤:一、体积电阻率试验方法1.试验材料准备好需要测试的固体绝缘材料样本,将其切割成尺寸适当的圆片状,并去除其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保证样本的表面平整。
2.试验设备准备好直流高阻测量仪器,包括高阻表和电源电压源。
此外,还需要保持试验现场的通风干燥。
3.试验操作将已经准备好的样本安装到测量设备中,采用直流高阻测量法对其体积电阻率进行测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电源电压源的输出电压设定在5V左右,将高阻表设定在1MΩ的范围内,并将电表接头与样品的两侧电极相连接。
接着,打开电源开关,记录样品两侧电压值和电流值,计算出其体积电阻率。
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1.试验材料准备好需要测试的固体绝缘材料样本,将其切割成尺寸适当的圆片状,并去除其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保证样本的表面平整。
2.试验设备准备好直流低阻测量仪器和串联电源电压源,此外,还需要保持试验现场的通风干燥。
3.试验操作将已经准备好的样本安装到测量设备中,采用直流低阻测量法对其表面电阻率进行测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电源电压源的输出电压设定在10V左右,将低阻表设定在1Ω的范围内,并将电表接头与样品两侧相接。
接着,打开电源开关,记录样品两侧电压值和电流值,计算出其表面电阻率。
总之,固体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测量是评价其绝缘性能的两个基本物理参数,且与其它物理参数如介电常数、耐压强度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研工作中,正确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对比试验材料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和应用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缘材料的直流电阻率或电导率的标准测试方法该标准发布在名为D 257的标准文件中;紧跟标准文件名称后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对于修订版本而言,表示最近一次修订的年份。
括号里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通过审批的年份,上标ε表示自从最后一次修订或通过审批以来的编辑性的修改。
1、适用范围1.1这些测试方法涵盖了直流绝缘电阻率、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测量步骤。
通过试样、电极的几何尺寸和这些测量方法可以计算得到电绝缘材料的体积和表面电阻,同时也可以计算得到相应的电导率和电导。
1.2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测量适度导电的材料的电阻和电导。
采用测试方法D4496来表征这类材料。
1.3这个标准描述了测量电阻或电导的几种可替换的方法。
最适合某种材料的测试方法是采用适用于该材料的标准ASTM测试方法,而且这种标准测试方法定义了电压应力的极限值和有限的通电时间,以及试样的外形和电极的几何形状。
这些单个的测试方法能更好的表示出结果的精度和偏差。
1.4测试步骤出现在下列部分中:测试方法或步骤部分计算 13测试仪器和方法的选择 7清洁固体试样试样的处理 11屏蔽电极的有限区域附录X2电极系统 6影响绝缘电阻或电导测量的因素附录X1湿度控制液体试样和电池精度和偏差 15电阻或电导测量的步骤 12参考文件 2报告 14取样 8意义和使用 5试样安装 10测试方法总结 4专业术语 3绝缘材料表面、体积电阻或电导的测试试样 9典型测试方法附录X3这个标准并没有列出与其应用相关的所有安全方面的考虑。
使用该标准的用户需要建立适当安全、健康的操作规范和确立使用前监管限制的适用范围。
2、参考文件ASTM标准D150 电绝缘固体的交流损耗特性和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D374 电绝缘固体的厚度的测量方法D1169 电绝缘液体的电阻率的测试方法D1711 与电绝缘体相关的术语D4496 适度导电材料的直流电阻和电导的测试方法D5032 通过水甘油溶液保持恒定相对湿度的做法D6054 处理测试用电绝缘材料的方法E104 通过水溶液保持恒定的相对湿度的做法3、术语定义——下列定义来自于术语D1711中,并被应用到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中。
电导,绝缘,n——两电极之间(或试样中)总的体积和表面电流与两电极间直流电压之比。
讨论——绝缘体的电导是其电阻的倒数。
电导,表面,n——两电极间(试样表面)的电流与两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之比。
讨论——(一些体积电导不可避免的包含在实际的测量中)表面电导是表面电阻的倒数。
电导,体积,n——两电极间试样体积范围内的电流与两电极间直流电压之比。
讨论——体积电导是体积电阻的倒数。
电导率,表面,n——表面电导乘以试样的表面尺寸比(电极间的距离除以电极的宽度,这规定了电流路径),如果两电极位于正方形材料的对边上,表面电导率在数值上等于两电极间的表面电导。
讨论——表面电导率用西门子来表示,通常为西门子/平方(正方形材料的尺寸与材料属无关)。
表面电导率是表面电阻率的倒数。
电导率,体积,n——体积电导乘以试样的体积尺寸比(电极间的距离除以电极的截面积),如果电极位于单位立方体相对的面上,体积电导率在数值上等于两电极间的体积电导。
讨论——体积电导率的单位是S/cm或S/m,体积电导率是体积电阻率的倒数。
适度导电,adj——描述体积电阻率在1到Ω-cm的固体材料。
电阻,绝缘,R,n——施加在两电极间(或在试样上)的直流电压与它们之间i的总体积和表面电流之比。
讨论——绝缘电阻是绝缘电导的倒数。
,n——施加在两电极间(试样表面)的直流电压与它们之间的电阻,表面,Rs电流之比。
讨论——(一些体积电阻不可避免的包含在实际的测量结果中)表面电阻是表面电导的倒数。
电阻,体积,Rv,n——施加在两电极间(或在试样中)的直流电压与它们之间的试样中的电流之比。
讨论——体积电阻是体积电导的倒数。
电阻率,表面,ρs,n——表面电阻乘以试样的表面尺寸比(电极宽度除以电极间的距离,规定了电流路径),如果两电极位于正方形材料的对边上,表面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两电极间的表面电阻。
讨论——表面电阻率用欧姆表示,通常为欧姆/平方(正方形材料的尺寸与材料属无关)。
表面电阻率是表面电导率的倒数。
电阻率,体积,ρv,n——体积电阻乘以试样的体积尺寸比(两电极间试样的截面积除以电极间的距离),如果电极位于单位立方体相对的面上,体积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两电极间的体积电阻。
体积电阻率的常用单位是Ω-cm或Ω-m。
体积电阻率是体积电导率的倒数。
4、测试方法概述材料样品或电容器的电阻或电导是通过测量规定条件下的电流或电压降得到的。
通过使用合适的电极系统有可能分别测量表面和体积电阻或电导。
当所需的试样和电极尺寸已知时,电阻率和电导率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5、意义和使用绝缘材料被用来隔绝电气系统中的部件和将部件与地隔绝,同时也为部件提供力学支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希望部件的绝缘电阻在与可承受的力学、化学和耐热性一致的前提下能够尽可能的高。
由于绝缘电阻或电导包含了体积和表面电阻或电导,当试样与电极与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形状相同时,测量值最为有用。
表面电阻或电导随湿度变化很快,然而体积电阻或电导却变化很慢,尽管体积电阻或电导最终的变化可能更大。
电阻率或电导率能用来间接预测一些材料的低频介质击穿和介质损耗角,电阻率和电导率经常被用来间接地表征含水量、固化度、机械连接和各种类型的材料退化。
这些间接测量的有效性取决于理论或实验研究相关联的程度。
表面电阻的下降可能导致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升高,因为电场强度降低了,或者导致电介质击穿电压的降低,因为应力作用的面积减小了。
所有的绝缘电阻或电导取决于充电时间和施加的电压值(平常的环境变量除外)。
这点必须清楚的知道,才能保证电阻和电导的测量值有意义。
在电气绝缘材料行业内,表观电阻通常指任意充电时间下得到的电阻值。
见体积电阻率或电导率可以从电阻和尺寸数据中计算得到,这有助于设计具体应用中的绝缘体。
电阻率或电导率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很大,而且为具体工作条件设计时,必须注意这点。
体积电阻率和电导率的测定经常用来检查绝缘材料与其工艺相关的均匀性,或者用来检测影响材料质量而又不容易被其他方法检测到的导电杂质。
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如果通过试样上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电阻率高于1021Ω·cm (1019Ω·m),那么该结果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常用的测试设备是有局限性的。
表面电阻和电导不能被精确测量,只能得到近似值,因为一些体积电阻和电导始终包含在测量结果中。
表面电阻和电导的测量值也会受到表面污染的影响。
表面污染及其积累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静电和界面张力。
这些可能影响表面电阻率。
当涉及到污染时,我们认为表面电阻率或电导率与材料属性有关,但是在通常意义上表面电阻率或电导率不是电绝缘材料的一种材料属性。
6、电极系统制作电极的绝缘材料应该是一种容易应用、能与试样表面亲密接触,而且不因电极电阻或试样污染而引起明显误差。
在测试条件下,电极材料应该能耐腐蚀。
对于组装试样的测试,例如通孔套管、电缆等等,采用的电极是试样的一部分或者是它的配件,绝缘电阻或电导的测量包含电极污染或配件材料的影响,而且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与试样性能有关。
接线柱和锥形针电极,图1和图2,提供了一种在刚性绝缘材料上施加电压来测量其电阻和电导性质的方法。
这些电极在某种程度上模拟实际的使用条件,例如仪表盘和接线板上的接线柱。
在绝缘材料的层压板表面树脂含量很高的情况下,采用锥针形电极得到的绝缘电阻可能比采用接线柱电极得到的小一些,这是锥形针电极与绝缘材料的接触更加紧密。
测得的电阻或电导值受每根锥形针与绝缘材料接触、针的表面粗糙度以及绝缘材料上孔洞平滑度的影响。
从不同试样得出结果的重复性不好。
图1 固体平板试样的接线柱电极A.平板试样B.管状试样C.棒状试样图2 锥形针电极图3中金属条的主要设计目的是评价弹性胶带和很薄的固体试样的绝缘电阻和电导,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和方便的控制电气质量的方法。
当绝缘材料的宽度比厚度大得多时,这种布置在获得表面电阻或电导的近似值方面能够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侧视图端视图图3 胶带和固体平板试样的条形电极具有商业应用的银漆(图4,图5和图6)具有很高的导电性,不论是空气干燥还是低温干燥的品种都具有能让水气渗透通过的多孔结构,因此施加电极后能对测试试样进行特定的条件处理。
在研究电阻受湿度的影响和随温度的变化方面,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特征。
然而,在使用导电涂料作为电极材料之前,必须确保涂料中的溶剂不会腐蚀材料,从而改变它的电气性质。
配置好的刚毛刷可能会使保护电极获得相当平滑的边缘。
然而,对于圆形电极,刻线圆盘和画电极轮廓线的银漆以及刷子包围区域的填料的使用使保护电极的边缘更加锋利。
测试时可能会使用到一条窄的屏蔽胶带,避免了使用的压敏胶合剂污染试样表面。
如果电极漆是喷射在上面的,可能还会使用到夹紧的外罩。
图4 测试体积和表面电阻或电导的平板试样如果喷镀金属能与测试试样之间形成良好的粘接,测试时可能会使用它(图4,图5和图6)。
薄喷电极在能尽快投入使用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其多孔结构可能使试样能进行调整处理,但这点需要证实。
必须使用窄带胶带或夹紧外罩使保护和被保护电极之间产生一条缝隙,使用不污染缝隙表面的胶带。
蒸发金属可能使用在与中相同的条件下。
金属箔(图4)可能会被应用到试样表面作电极。
用于电介质电阻或电导研究的金属箔的一般厚度是6-80μm。
铅箔和锡箔最为常用,而且经常使用最少量的凡士林、硅油、油或其他合适的粘接材料将其粘接在测试试样上。
这种电极在应用时需要通过足够平顺的压力消除所有的褶皱,而且在箔纸边缘多出的胶粘剂可以通过拭擦纸清理干净。
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用一个又硬又窄的滚筒(10-15mm 宽)在表面向外滚动,直到滚筒在试样上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
该技术仅在具有平坦平面的试样上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谨慎操作可使胶粘剂的膜厚减小到μm。
由于薄膜与试样串联,这将导致测量电阻过高。
这个误差对于厚度小于250μm 的低电阻率试样可能过大。
硬滚筒也可以将尖锐颗粒压进或穿过薄膜(50μm)。
箔电极不具有孔隙结构,因此使用该电极将不会导致测试试样受环境影响。
在温度上升时,胶粘剂可能会失去其有效性,这就迫切需要使用备份金属平板。
在合适的切割机的帮助下,可以从电极上切下一适当宽度的窄条形成保护电极和被保护电极。
这种三端试样一般不能用来进行表面电阻和电导测量,因为油脂仍然残留在缝隙表面。
想要在不影响电极邻近的边缘的前提下清理整个缝隙的表面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将分散在水或其他合适介质中的胶体石墨(图4)刷在无孔的薄片绝缘材料上形成风干的电极。
可能会用到屏蔽胶带和夹紧的外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