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值与电阻率的测量详解
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电阻率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7a3d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4.png)
电阻率的测定方法电阻率是材料特性之一,它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力大小。
电阻率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四电极法、两电极法、万用表法、电桥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1. 四电极法:四电极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它消除了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其原理是在待测材料上放置四个电极,两个电流电极和两个电压电极,通过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测量电压差,从而计算出电阻率。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四个电极、电源和电压表。
(2) 将电流电极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将电压电极连接至电源不同极性的两个端口。
(3) 将电流电极置于待测材料上的一端,电压电极置于另一端。
(4) 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并测量电压差。
(5) 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计算公式,计算出电阻率。
2. 两电极法:两电极法是一种简便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它适用于电阻率较大、样品较薄的材料。
其原理是通过在待测材料上施加电流,测量电压差,从而计算出电阻率。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两个电极、电源和电压表。
(2) 将电流电极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将电压电极连接至电源不同极性的两个端口。
(3) 将电流电极置于待测材料上的一端,电压电极置于另一端。
(4) 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并测量电压差。
(5) 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计算公式,计算出电阻率。
3. 万用表法:万用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它适用于样品较小、较薄的情况。
其原理是通过万用表测量待测材料两个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并结合样品尺寸计算出电阻率。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万用表和待测材料。
(2) 将万用表的两个测量插针分别接触待测材料的两个端点。
(3) 记下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
(4) 根据样品尺寸信息和电阻计算公式,计算出电阻率。
4. 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它通过平衡电路的方式测量待测样品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率。
测电阻率的方法
![测电阻率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66b8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e.png)
测电阻率的方法
测电阻率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万用表法、桥式测量法、电流-电压法、电阻
色环法和恒流源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电阻率的方法:
1. 万用表法: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
将万用表的旋钮调至电阻测量档位,将测量引线的红色插头连接到万用表的正极,黑色插头连接到负极,然后将红色引线连接到电阻的一端,黑色引线连接到另一端,最后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值。
2. 桥式测量法:这是一种基于电桥原理的电阻测量方法。
将电阻桥的四个电极正确连接,调节电桥的调节器,使指示器指针归零或数字显示为零,然后记录平衡时的电桥比值,并根据电桥比值计算电阻值。
3. 电流-电压法:使用已知电流源和电压测量仪器来测量电阻。
将已知电流
源连接到待测电阻上,使用电压测量仪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4. 电阻色环法:观察电阻上的色环编码,根据色环编码表找到对应的数值,然后组合这些数值计算电阻值。
5. 恒流源法:使用恒流源和电压测量仪器来测量电阻。
将恒流源的正极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一端,负极连接到另一端,使用电压测量仪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此外,还有四线法、变比法和温度系数法等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测量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电阻率。
物理实验技术中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要点详解
![物理实验技术中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要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2bbb4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9.png)
物理实验技术中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要点详解引言物理实验中,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精确测量电阻率对于研究物质的导电机理以及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实验技术中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要点。
1.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电阻率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四种:直接测量法、绝缘层法、差压法和四探头法。
其中,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直接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器和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到电阻率。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注意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电子器件的温度变化、电磁辐射等。
2. 电阻率的校准方法电阻率的校准方法主要有两种:标准电阻法和绝对法。
标准电阻法是将试样与已知电阻值的标准电阻进行比较,通过求解比值得到电阻率。
绝对法是通过测量试样的几何尺寸和电阻,根据电阻率的定义计算得到电阻率。
在校准电阻率时,需要注意保持测量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电阻率测量与校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时,有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3.1 温度效应的校正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测量和校准电阻率时,需要考虑温度效应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并根据温度系数进行校正。
3.2 压力效应的考虑在某些实验中,会对试样加以压力或拉伸,这会对电阻率的测量与校准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测量和校准时,需要注意试样的形变状态,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3.3 电磁干扰的排除电磁干扰是电阻率测量中常见的干扰因素之一。
为了减小电磁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采取屏蔽措施,如使用金属屏蔽罩或增加屏蔽层。
4. 实验案例:金属导体的电阻率测量与校准以金属导体的电阻率测量与校准为例,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4.1 测量试样的几何尺寸首先,使用尺子或卡尺等工具测量试样的几何尺寸,包括长度、横截面积等。
这些几何尺寸将用于后续的电阻率计算过程中。
电阻与电阻率
![电阻与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18d973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7.png)
电阻是电流在电路中传导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是电流和电压之间的一个关键参数。
在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电势差,即电压。
这种电势差能够抵抗电流的流动,形成电阻。
电阻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电能力以及电路的几何形状有关。
导体通常会有一个固有的电阻值,该值取决于其导电能力和几何形状。
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金属具有较低的电阻,而绝缘体如橡胶则有较高的电阻。
电阻率是表示导体材料阻碍电流传输的程度的物理量。
它与电阻的关系为:电阻 = 电阻率× 导体长度 / 导体横截面积。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符号是ρ。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各不相同。
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原因是其内部存在众多自由电子,从而容易形成电流。
绝缘体则因没有自由电子而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在一定温度下,电阻率和温度呈正比例关系,即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这是由于在高温下,自由电子会具有更高的能量,碰撞更加频繁,电阻增加。
在电路设计和电子工程中,电阻和电阻率是重要的概念。
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实现各种功能。
此外,电阻也可以用于调节电流大小,如限流电阻的应用。
在电子设备中,电阻也被广泛用于电压分压和电流限制等。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和电阻率的测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可以使用各种电子仪器来精确测量电阻值,如电压表和电流表。
而通过测量电阻值以及已知的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率。
总之,电阻和电阻率是电路中的重要概念,影响电流和电压的传输。
了解电阻和电阻率的特性和计算方法,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路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电阻,可以实现电流的控制和传输,为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电阻值与电阻率的测量详解
![电阻值与电阻率的测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828a3d102de2bd9705888c.png)
比例器。
Rx
E0 Es
Rs
图1-7相当于图1-3(b)的电路。
利用运算放大器加模/数变换器直接测 量电阻值 2
❖ 条件:Rs>>Rx
❖ 图1-8可用于较低阻值 的场合。将运算放大器 作为电压跟随器.
❖ 图1-8中的电路相当于 图1-3(a)。
E0=RsE+sRx RxAE Rss RxA
❖ 因为流过待测样品 (DUT)的电流可分为 表面电流IS和体积电流 IV,所以DUT的电阻也
U RS IS
可以分为表面电阻RS和
体积电阻RV.。
❖ 对于电子元器件,所测 得的电阻是总电阻。
RV
U IV
电阻率
❖ 为什么要引入电阻率?
电阻与材料的性能、尺寸大小和形状 有密切关系,阻值大小不能反映材料本身 的特性,所以引入电阻率的概念。
❖ 图1-3(a、b)所示的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都是近 似的;
❖ 具体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取决于由被测电阻阻值所 决定的测量准确度。
❖造成的误差为:
rRx
R测Rx RV RV
(图 13, a)
rRx
RA Rx
(图13,b)
两种接法的误差计算
图(a)
VV
R测=
I
= Ix +IV
V Rx= Ix
r R x= R 测 R xR x= Ix I + V IV V IVIx V + IV R R 测 V R R V x
❖ 对绝缘材料而言, ❖ 表面电阻率是绝缘材料抵抗表面漏泄电流的能力. 体积电阻
率是绝缘材料抵抗体内漏泄电流的能力.
❖ 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越高, 漏泄电流越小, 材料的导电性 能越差.
电阻的测量与电阻率的计算
![电阻的测量与电阻率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40b84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3.png)
电阻的测量与电阻率的计算电阻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能力。
而电阻率则是描述电阻特性的一个参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计算电阻率。
一、电阻的测量方法1. 直流电桥法直流电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通过比较电阻与已知电阻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1)将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分别接入一个电桥电路中,使电流通过两个电阻。
(2)调节电桥平衡,使电桥两边的电势差为零。
(3)根据已知电阻的值,可以通过电桥平衡条件推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2. 万用电表测量万用电表是广泛使用的测量电阻的工具。
在测量电阻时,需要将电阻与电表连接,并选择电阻量程,然后读取电表的示数。
万用表测量电阻的精度较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电阻的测量。
3. 四引线测量法四引线测量法是一种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两对电线,一对用于传输电流,另一对用于测量电压,以消除电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引线测量法适用于低阻值的测量。
二、电阻率的计算电阻率是描述材料电阻特性的参数,它反映了单位长度内材料对电流的阻力。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ρ = R * (A / L)其中,ρ表示电阻率,R表示电阻值,A表示截面积,L表示长度。
在实际计算中,常常涉及到材料的形状不规则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形状的电阻率计算方法:1. 线状材料对于具有线状形状的材料,如导线或线圈,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和长度来计算电阻率。
根据公式可以得知,电阻率与电阻值成正比,而与截面积和长度成反比。
2. 块状材料对于块状材料,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和尺寸来计算电阻率。
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材料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2)测量材料的尺寸,包括宽度、长度和厚度。
(3)根据公式计算电阻率。
3. 复杂形状材料对于复杂形状的材料,可以将其分成几个简单的形状,并分别计算每个形状的电阻率。
然后根据形状的比例将计算结果加权平均,得到整个复杂形状的电阻率。
几种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
![几种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2f110767ec102de2bd89a0.png)
几种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严水洲电阻的测量是中学物理中的基本测量,其中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学仪器和元件有:电压表、电流表、多用电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标准电阻、开关、导线等;考查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下面对电阻阻值测量的几种方法进行原理和误差的比较。
一、欧姆表测电阻1、常用模拟欧姆表常用模拟欧姆表其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原理如图1所示G 是内阻为g R 满偏电流为g I 的电流表表头,R 是可变电阻,也叫欧姆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当红黑表笔相接时,调节R 的阻值,使g g I Rr R E=++,则指针指到满刻度,表明红黑表笔间的电阻为零,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电路中没有电流,指针不偏转,即指着电流表的零点,表明表笔间的电阻是无穷大的,当红黑表笔间接入某一电阻x R 时,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xg R R r R EI +++=,x R 改变,I 也随之改变,可见每一个x R 的值有一个对应的电流I ,如果我们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 对应的电阻x R 的值,那么只要用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它的阻值。
当指针恰好指向表盘刻度中央时,此时2g I I =,表示R r R R g x ++=,因此,R r R g ++也称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
由xg R R r R EI +++=也可看出I 与x R 并不是线性关系,因此欧姆表表盘刻度并不均匀。
黑表笔 红表笔 图1—用欧姆表只能粗测电阻,使用时应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指在量程的31~32区域,若使用时,指针偏转较小,则应换用较大的档位,反之,若使用时指针偏转较大,则应换用较小档位,并且每次换档之后都要进行欧姆调零,以便减小测量误差。
欧姆表测电阻由于只能粗测,因此读数时一般只读取两位有效数字。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率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92a11c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3.png)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率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
而电阻率则是用来衡量材料本身的电阻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指的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常见的电阻器,就是根据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制作而成的。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为符号R。
通常情况下,电阻值越大,电流流动的阻力就越大。
二、电阻的计算方法1.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R = V/I,其中R表示电阻值,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串联电阻的计算当电路中存在多个串联的电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电阻值:R_total = R1 + R2 + R3 + ...,其中R_total表示总电阻值,R1、R2、R3等表示各个串联电阻的电阻值。
3.并联电阻的计算当电路中存在多个并联的电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电阻值:1/R_total = 1/R1 + 1/R2 + 1/R3 + ...,其中R_total表示总电阻值,R1、R2、R3等表示各个并联电阻的电阻值。
三、电阻率的基本概念电阻率是衡量材料本身电阻特性的物理量,记作ρ(rho)。
电阻率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 = (ρ × L)/A,其中R表示电阻值,ρ表示电阻率,L表示电阻器的长度,A表示电阻器的横截面积。
四、电阻率的计算方法电阻率的计算方法与电阻的计算方法类似,只是需要考虑电阻器的尺寸和材料特性。
通常情况下,电阻率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器的尺寸,并结合电阻值来计算。
五、电阻与电阻率的应用1.电子设备中的电阻器电子设备中常常需要使用电阻器来实现对电流、电压的控制和分配。
电阻器的选用需要考虑电阻值和功率承受能力等因素。
通过调整电阻值,可以实现对电路性能的精确控制。
2.电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在电路中增加适当的电阻元件可以帮助实现过载保护的功能。
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
![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2191c5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0.png)
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1. 介绍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物质中电流通过的难易程度。
范德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它基于电阻率与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的大小来间接计算电阻率。
2. 范德堡法原理范德堡法基于电阻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R=ρL A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电阻器的长度,A为电阻器的横截面积。
3. 测量步骤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的步骤如下:3.1 准备工作准备一块待测物质的样品,样品形状可为长方体、圆柱体等,要保证样品的尺寸精确可靠。
3.2 测量电阻将样品接入电路中,通过外加电压和测量电流来测量样品的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保持样品温度稳定,避免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
3.3 计算电阻率根据测得的电阻值,结合样品的尺寸参数,使用范德堡法的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电阻率。
4. 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范德堡法测量电阻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差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1 温度影响温度会影响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测量时要保持样品的温度稳定,并进行温度补偿。
4.2 电流分布不均匀在实际测量中,电流往往不会完全均匀地通过样品,这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可以采用多点测量、多次平均等方法。
4.3 样品尺寸误差样品尺寸的测量误差也会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测量前要确保样品尺寸的准确性。
5. 应用领域范德堡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中对材料电导性能的研究和评价。
通过测量电阻率,可以了解材料的导电性能、纯度等重要信息,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6. 总结范德堡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率的常用方法,通过测量电阻值并结合样品的尺寸参数,可以间接计算出样品的电阻率。
在实际测量中要注意温度的影响、电流分布的不均匀以及样品尺寸的准确性。
范德堡法在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电阻率,可以评价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纯度,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电阻与电阻率学习电阻的特性与电阻率的测量
![电阻与电阻率学习电阻的特性与电阻率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7c2b13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b.png)
电阻与电阻率学习电阻的特性与电阻率的测量电阻与电阻率:学习电阻的特性与电阻率的测量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基本元件,它是制约电流流动的一种物理量。
在电路中,电阻的特性和电阻率的测量对于电路设计和性能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阻的特性以及电阻率的测量方法。
一、电阻的特性电阻指的是物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它是电阻器的基本特性之一。
电阻的大小与物体的导电性质有关,导体的电阻一般相对较小,而绝缘体的电阻很大。
电阻的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电阻大小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作为单位来衡量,表示了物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与其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2. 温度系数电阻的大小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这是由于温度会改变物质的导电性质。
电阻的温度系数表示了在温度变化时电阻值的变化程度。
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电阻器,其温度系数需要保持较小,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
3. 精度与容差电阻器的精度指的是它的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它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容差则是用来描述电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它包括一个正负值,表示了实际阻值可能超出标称阻值的范围。
对于一些要求精度较高的电路,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电阻器。
二、电阻率的测量电阻率是描述导体电阻特性的参数,它表示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大小。
测量电阻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它基于电桥平衡原理进行测量。
电桥法可以测量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导体的电阻率,通过调节电桥的平衡状态可以得到准确的电阻率数值。
2. 四线法四线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它通过使用两对电极,一对用于加电流,另一对用于测量电压,从而消除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线法适用于测量低电阻和高电阻率的导体。
3. 直流法与交流法直流法和交流法是测量电阻率的两种常用方法。
直流法通过施加直流电流来测量,适用于导体电阻率较低的情况。
电阻率的测定原理
![电阻率的测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c86f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5.png)
电阻率的测定原理
电阻率的测定原理是通过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阻和几何尺寸参数来计算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指的是在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前提下,材料内产生单位电阻的电压。
在测定电阻率时,首先需要使用万用表或电桥等仪器测量材料两端的电阻值。
然后,需要确定材料的几何尺寸参数,如长度、横截面积等。
这些参数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卡尺或称量器等进行测量。
接下来,根据欧姆定律,将测得的电阻值与几何参数代入公式中,就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具体公式为:电阻率 = 电
阻 ×横截面积 / 长度。
其中,电阻单位为欧姆(Ω),横截面
积单位为平方米(m²),长度单位为米(m),电阻率单位为
欧姆·米(Ω·m)。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电阻率时,材料内部的温度对测量结果会有一定影响。
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的电阻率值,需要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总之,电阻率的测定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和几何尺寸参数,结合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得到材料的电阻率值。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温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设计技巧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2dec8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7.png)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设计技巧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电子工程、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测量电阻率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合理的实验设计技巧。
本文将介绍电阻率的常用测量方法,并提供一些实验设计技巧。
一、四线法测量法四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四根导线,分为两根电流引线和两根电压引线,以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 将待测物体安装在测量台上,并固定好。
2. 将电压引线连接到待测物体的两个端点上,保持引线与待测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
3. 将电流引线连接至待测物体的不同端点上,保持引线与待测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
4. 调节稳压电源,使其提供稳定的电流。
5. 使用电压计测量待测物体两个端点之间的电压差。
6. 根据所测得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阻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四线法测量时,应保证引线与待测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以减小电阻的测量误差。
同时,应使用稳压电源和精确的电压计,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二、电桥测量法电桥是另一种常用于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它利用了电桥平衡条件下电阻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调节电桥中的参数,使电流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测量未知电阻的电阻率。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组成电桥电路。
2. 调节电桥中的参数,例如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的位置等,使电流达到平衡状态。
3.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和已知电阻的数值,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电阻率。
电桥测量法需要仔细选择已知电阻和调节电桥参数,以获得准确的电阻率测量结果。
此外,电桥的精度和稳定性也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因此,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精密的电桥仪器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设计技巧在进行电阻率测量实验时,以下几点实验设计技巧需要注意:1. 阻值范围选取: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阻值范围,避免超出测量范围导致测量失效或精度不高。
2. 温度控制:电阻率与温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注意控制待测物体的温度,防止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cac15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c.png)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电阻和电阻率是电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电阻(R)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而电阻率(ρ)是指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能力,单位为欧姆·米(Ω·m)。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探讨电阻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
一、电阻与电阻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电阻(R)定义为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其计算公式为:R = V/I其中,R为电阻(单位:Ω),V为电压(单位:V),I为电流(单位:A)。
电阻率(ρ)定义为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能力,其计算公式为:ρ = R × A/L其中,ρ为电阻率(单位:Ω·m),R为电阻(单位:Ω),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m²),L为导体的长度(单位:m)。
二、电阻率与导体材料性质的关系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性质密切相关,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率较低,而非金属导体的电阻率较高。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受其晶体结构和自由电子的数量影响。
金属内部的原子呈规则的排列结构,使得电子很容易在晶体中自由移动,从而导致电阻率较低。
常见的金属如铜、银、铝等都具有较低的电阻率,适用于导电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非金属导体的电阻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其晶体结构中原子的密度较大,电子无法自由移动,导致电流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碍。
一些常见的非金属导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可以用于绝缘材料或电阻元件的制作。
三、温度对电阻与电阻率的影响温度对电阻与电阻率也有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电阻值会增加,而非金属的电阻值可能会减小或保持不变。
对于金属导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子振动加剧,使得自由电子与晶格原子相碰撞的概率增加,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增加。
这被称为正温度系数的电阻材料。
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温度降低反而会导致电阻值为零。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与计算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6ecff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5.png)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与计算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流流动时遇到的一种内在阻碍。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二、电阻率的概念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用符号ρ表示。
电阻率越大,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差;电阻率越小,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好。
电阻率的单位是Ω·m。
三、电阻的计算1.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U/I。
2.电阻的串并联:(1)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即R_total = R1 + R2 + R3 + … + Rn。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即1/R_total = 1/R1 +1/R2 + 1/R3 + … + 1/Rn。
四、电阻率的计算1.电阻率的定义式:ρ = RA/L,其中R为电阻值,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L为导体的长度。
2.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对于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对于半导体,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小。
3.电阻率的单位:Ω·m。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由电阻的单位和横截面积的单位决定。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通过掌握电阻和电阻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并分析不同材料导电性能的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电阻值为20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4A,求该电阻上的电压。
解题方法:根据欧姆定律,U = IR = 20Ω × 4A = 80V。
2.习题:两个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串联连接在电源上,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解题方法:R_total = R1 + R2 = 10Ω + 20Ω = 30Ω。
3.习题: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并联连接在一个5Ω的电阻上,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解题方法:1/R_total = 1/R1 + 1/R2 = 1/10Ω + 1/5Ω = 0.1 + 0.2 = 0.3。
电阻的基本单位与测量方法
![电阻的基本单位与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9ddd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c.png)
电阻的基本单位与测量方法电阻是电气元件中常见的一种,通常用来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在电路中,电阻的基本单位通常用欧姆(Ohm)来表示。
本文将介绍电阻的基本单位、测量方法以及影响电阻值的因素。
一、电阻的基本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基本单位,通常用符号Ω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单位。
1欧姆定义为,在电压为1伏特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为1安培的电阻。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的值通常是以几千欧姆(kΩ)、几百欧姆(Ω)、甚至几毫欧姆(mΩ)的形式出现。
二、电阻的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电阻测量的常用方法,它通常使用欧姆表或万用表来进行测量。
当测量电阻时,将电阻接入欧姆表或万用表中,读取表的显示值即可。
但是,在测量低电阻值时,由于导线的电阻也会对电路的总电阻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导线的电阻进行补偿。
此外,在使用直流电源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电源的电流是否会对电路的总电阻产生影响。
2.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电阻测量方法,它利用了电路中电流平衡的原理,可以测量非常小的电阻值。
常见的桥式电路有维也纳电桥、魏斯顿电桥、麦克斯韦电桥等。
在桥式测量时,需要将待测电阻放在桥臂中的一个,另外三个桥臂中分别放置一个已知电阻,调节变阻器,使得电桥平衡,即可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3.电流法测量法电流法测量法采用了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在采用电流法测量时,需要注意电流大小不宜过大,否则会产生电路近似的问题。
此外,电源的稳定性也会影响电流法测量的精度。
三、影响电阻值的因素电阻值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电阻材料电阻器的电阻值大小受到材料影响。
常见的电阻材料有金属、碳、半导体等。
在同样条件下,不同材料的电阻值大小不同。
2.电阻器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器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会对电阻值的大小产生影响。
电阻器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值越大。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会对电阻值产生影响,电阻值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和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2ea0ca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e.png)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电路中存在的一种性质,它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
通常我们用符号R来表示电阻,它的单位是欧姆(Ω)。
在电路中,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这就是欧姆定律的基础。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器的材料、结构和温度。
常见的电阻器有固定电阻器和变阻器。
固定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而变阻器的电阻值可以通过旋转或滑动进行调节。
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使用欧姆表进行测量。
欧姆表是一种测量电阻的仪器,它通过计算电流和电压之间的比值来测量电阻值。
电阻率是一个材料本身的特性,它用来描述材料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率常用符号为ρ,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阻率可以通过材料的导电性来确定,导电性越好的材料其电阻率越小。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差异很大。
金属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之一,其电阻率非常低。
铜、银和铝都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在电路中被广泛使用。
绝缘体是另一类常见材料,它们几乎不传导电流。
塑料和橡胶是常见的绝缘材料,它们在电路中用来隔离导体,防止电路发生短路。
电解质是具有一定导电性的材料,它们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导电。
水是一个常见的电解质,当它含有溶解的盐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可以导电。
电阻率还可以与材料的温度相关。
对于大多数金属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它们的电阻率会稍微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金属原子振动增加,电子在金属中碰撞的频率也增加,从而导致电流的阻力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路中,电阻和电阻率的作用不仅仅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它们还可以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调节。
例如,电阻器可以用来控制灯泡的亮度或扬声器的音量。
与电阻和电阻率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即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指将多个电阻器或其他电路元件按顺序连接,形成电路的一部分。
并联则是将多个电阻器或其他电路元件同时连接,形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串联和并联会改变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分布,进而影响电路的性能。
总之,电阻和电阻率在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3(a、b)所示的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都是近 似的;
具体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取决于由被测电阻阻值所 决定的测量准确度。
造成的误差为:
rRx
R测Rx RV RV
(图 13, a)
rRx
RA Rx
(图13,b)
两种接法的误差计算
图(a)
R测=Rx=
分类一 低阻≤10Ω 中阻 10Ω~ 106Ω 高阻 ≥107Ω
分类二 超低阻 10-12Ω~ 10-7Ω 低阻 10-6Ω~ 10Ω 中阻 10Ω~ 106Ω 高阻 107Ω~ 1012Ω 超高阻 1013Ω~ 1019Ω
万用表
1.1 电阻与电阻率的概念
电阻的构成
1984。
参考资料2
国标、国军标以及美军标等标准; 论文; 多利用搜索引擎。
Ch1.1电阻值与电阻率的测量
1.1 电阻与电阻率的概念 电阻的概念
R,指直流电阻,即在 电子元器件或材料两端 施加一直流电压U与其 所通过的稳态电流I之比 值。
R U I
1.1 电阻与电阻率的概念 电阻的分类
中阻的测量
中阻的测量是电阻测量的基础。
包括:电流电压测量法、电桥测量法、补偿 测量法。
以电桥测量法为主。
电桥法最突出的优点是精度较高。
电流电压法测(伏安法)
工具:电压表和电流表
方法:测量施加在样品 上的直流电压U和通过 样品的稳态电流Ix。
Rx
U Ix
得到:样品的电阻Rx。
V Ix
r R x= R 测 R xR x= Ix I + V IV V IVIx V + IV R R 测 V R R V x
图(b)
V R测=I
Vx
VA I
R
x=
Vx I
rRx
= R测 Rx Rx
= RA Rx
具体的操作,可参见图1-4,
当R测<√RVRA时,采用图13(a);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
账号: 密码:qwerty
内容简介
什么是电子材料?
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包括介电材料、半导 体材料、压电与铁电材料、导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以及 其他相关材料。
什么是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电子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 分 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它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 所以又称无源器件。电子器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例 如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变换作用,所以又称有源 器件。
测量必须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如何才能测量出来?(测试方法、测量设备) 如何才能测得准确?(测试技术)
参考资料1
教材: 李能贵,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87
参考书: 周东祥、潘晓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李远等,压电与铁电材料的测量,科学出版社 ,
V
RV
A l
V
EV JV
表面电阻率
沿材料表面电流方向的 直流电场强度ES和单位 宽度通过的表面电流a 之比。符号是ρS 。
对于平板试样,可采用 刀形电极测量表面电阻 率。若不考虑体积电流 的影响,ρS如右所示。 其中b为电极宽度,h为 电极间距离。
S
ES a
S
RS
b h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电阻率的概念
单位长度上所承受的直 流电压(即直流电场强 度E)与单位面积所通 过的稳态电流(即电流 密度J)之比。符号为ρ.
E
J
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ρV是沿着体 积电流方向的直流电场 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 比。
对于平板试样。其中A 是电极面积(m2);l 是电极间的距离,即试 样厚度(m)
采很用大图的1情-3况(。b)适应于Rx
分析
结论:内阻大的电压表和内阻小的电流表对 于高精度的测量是有益的。
现状:一般的电功仪表很难满足高精度的要 求。
解决:多采用运放来构成内阻很大的电压表 和内阻很小的电流表。
运放的特点
一个理想的运放满足以下条件:
1.2 电阻与电阻率的测量
低阻、中阻、高阻的例子
电阻器的阻值,几欧到几十兆欧,属于中阻; 绝缘介质材料的绝缘电阻,属于高阻; 电阻器的引线帽与电阻基体间的接触电阻,
电位器电刷与基体触点的接触电阻,很小, 小到百分之几欧或千分之几欧,属于低阻。
测量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测试方法的多样性。
中阻的测量
对绝缘材料而言, 表面电阻率是绝缘材料抵抗表面漏泄电流的能力. 体积电阻
率是绝缘材料抵抗体内漏泄电流的能力.
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越高, 漏泄电流越小, 材料的导电性 能越差.
体积电阻率可作为选择绝缘材料的一个参数(电阻率随温度 和湿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体积电阻率的测量常常用来检 查绝缘材料是否均匀,或者用来检测那些能影响材料质量而 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检测到的导电杂质。
当R测>√RVRA时,采用图13(b);
当R测=√RVRA时,两种方式 所造成的误差相等,可任意 选择。
rRx
Rx R测......(图 13, a) RV RV
rRx
R测Rx RV RV
(图 13, a)
图1-3(a)适应于Rx很小 的情况;
rRx
RA Rx
(图13,b)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表面电阻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表面状态。当表面吸 附着半导体杂质和水分时,将明显地影响表面电阻率的大小。 它是一个有关材料表面污染特性(或程度)的参数。
因为体积电阻总是要被或多或少地包括到表面电阻的测试中 去,因此只能近似地测量表面电阻。通常都以体积电阻率作 为衡量材料电性能的参数之一。
因为流过待测样品 (DUT)的电流可分为 表面电流IS和体积电流 IV,所以DUT的电阻也
RS
U IS
可以分为表面电阻RS和
体积电阻RV.。
对于电子元器件,所测 得的电阻是总电阻。
RV
U IV
电阻率
为什么要引入电阻率?
电阻与材料的性能、尺寸大小和形状 有密切关系,阻值大小不能反映材料本身 的特性,所以引入电阻率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