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鉴别诊断-紫斑

合集下载

紫癜

紫癜

过 多
气阳暴脱
病因病机示意图
三、诊断要点
本病发病多较急,以皮肤粘膜 出现瘀点、瘀斑为其主症,可伴 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 等,出血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等 血虚气耗症状,甚者发生虚脱。

四、鉴别诊断
应注意鉴别本病是过敏性紫癜还
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过敏性紫癜:
1.过敏性紫癜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常见的 相关因素有: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 (磺胺等)、食物(鱼虾蟹蛋奶等)、其他因 素(花粉吸入、疫苗注射等)。
2.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全身性毛细血管炎。 3.其临床大部分表现都是基于毛细血管炎的
基础。即毛细血管炎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 致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
4.临床具有四大症状: ①皮肤紫癜:部位:皮肤紫癜臀部和双下肢多见,对称分 布,多在关节伸侧;大小:紫癜大小不等,米粒样或为针 尖样;颜色为深红色。高出皮肤,摸之碍手。 ②关节症状:游走性,不留关节畸形。以膝、踝、肘等关 节常见。 ③胃肠道症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严重者 可出现肠套叠、肠穿孔等。 ④肾脏症状: 30~60% 患儿可有肾脏表现,一旦出现要 诊断为紫癜性肾炎。可表现为血尿、浮肿、蛋白尿等。肾 脏损伤多在 1~8 周出现。因此发病时没有并不代表以后 不出现,故要提前说明、并要经常查尿常规。
本病亦称紫斑,属于中医学血 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 “葡萄疫”、“肌衄”、“紫癜 风”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二、病因病机
病因 病机 转归
风热 化热化火 燥火(疫)毒邪 饮食不当 (药毒过敏食物)
外 感
血热妄行 紫 癜
日 久
阴精亏耗
内 伤
禀赋不足 后天失调 疾病影响

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ppt课件

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ppt课件

紫癜●现代医学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4)输血小板和红细胞 5)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长期应用上述治疗方 法无效、或复发的难治性患者。常选长春 新硷每次0.05-0.075mg/kg(总量<2mg), 或小剂量每次0.02-0.03mg/kg,加等渗氯 化钠20m1 iv,或点滴(注意避光), qwd×4-6
紫癜●现代医学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1)一般治疗 2)肾上照皮质激素 泼尼松,剂量为每日 1.5-2mg/kg,分3次服。出血严重者可用 冲击疗法:甲基泼尼松每日20-30mg/kg , 静脉点滴,连用3天,症状缓解后改服泼尼 松。 疗程不超过4周。
紫癜●现代医学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单独应用大剂量静脉 滴注精制丙种球蛋白的升血小板效果与激 素相似,常用剂量为每日0.4g/kg,×5天; 或每次1g/kg,必要时次日可再用1次。以 后每3-4周一次。副作用少,偶有过敏反应。
☆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急性型轻,主要为皮肤和 粘膜出血。血小板数常为(30~50)×109/L
☆病程呈发作与间歇缓解交替出现。约30%数年后 自然缓解。反复发作者脾脏常轻度肿大。
紫癜●现代医学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小板计数降低 ,白细胞数正常。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 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2.骨髓: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 3.束臂试验阳性。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紫癜
概述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癜
定义 小儿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临床特征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 血块收缩不良 骨髓中巨细胞发育受到抑制

疑难病治验三则

疑难病治验三则

停 药或 减 药后 又下 降 。就 诊 时 服
复诊 ( 0 6年 4月 1日) 皮 好 , 肥胖之 形体也趋 正 常 。 20 : 其
强 的松 2 0毫 克 月余 , 血 小 板 一 肤紫 斑 已经 变淡 变小 , 见新 的 紫 但 未

体会
患 者 以 皮 肤 紫 斑 为 主
直在 1 5×1 L 以 下 , 见 精 神 斑 出现 , 血 小板 5 0/ 诊 查 1×1 L 0/ 。舌 症 , 故乃 中医之 “ 紫斑 ” “ 证 ” 、血 范
三诊 ( 0 6年 4月 2 日) 此 知 病 本 在 先 天 , 舌 苔 虽 薄 黄 但 20 0 : 其 胞 、 细胞 等正 常 ; 红 B超 肝 脾 不 大。 诊 因我 外 出故 由他 医接 诊 , 血小 润 , 查 且有 服激 素之 干扰 当舍 之 。综
中医诊断为 紫斑 , 医诊 断 为原发 板 5 西 3×1 L 0/ 。处 方 : 黄 芪 2 g 上 所 述 , 病 实 乃 脾 肾两 虚 , 不 炙 0, 本 气 性血 小板减 少性 紫癜 ( 性型 ) 慢 。 当归 1 g 丹 皮 1 g 三七 粉 5 ( 5, 0, g 冲 摄 血之证 。治 当健脾 补 气 以摄 血 , 此为 中医之 “ 紫斑 ”、 血 证 ” 服 ) 鹤 草 1 g 赤 芍 l g 生 地 补 肾 温 阳 以 生 土 。 《 证 论 》 : “ , 仙 5, O, 血 云 乃 因先 天 不 足 , 天 失 养 , 肾 阳 lg 鸡 血 藤 l g 炙 甘 草 6 。 1 “ 之初胎 , 后 脾 O, O, g 0 人 以先天生后 天 , 人之 既 虚 , 摄 无 权 所 致 。脾 虚 不 能 统 剂 。 统 育, 以后 天生先 天 … , 治 血者 , 故 必 四诊 ( 0 6年 4月 2 日) 诉 治脾 为 主。 故取 归脾 汤 为主化 载 , 20 7 : ” 暗 ; 肾 阳 虚 , 门 火 衰 , 见 怕 进 上 方 后 恶 心 欲 呕 , 食 减 少 , 脾 命 则 进 诊 黄 芪 、 苓 、 茯 白术 、 参 、 枣 健 脾 党 大 血 , 妄 行 于 外 故 皮 下 紫 斑 色 淡 血 冷 、 胖淡 ; 虚血 少故 精 神不 振 、 舌 淡红 、 舌 气 苔薄 白 , 脉沉 细 ; 血小 板 益气 ; 查 因气 虚 不 能 生 血 , 之 离 经 加 8×1 L 0/ 。观上方 以补 血 凉血 为 之 血 必 有 血 虚 , 加 当归 、 面色无 华 。证 属气 虚血 少 , 肾 阳 2 脾 故 阿胶 以 虚 , 当健 脾 补 肾 , 气 摄 血 。方 主 , 于滋腻碍 胃 , 无 补 肾之 品 , 补血 ; 治 益 过 且 菟丝 子 、 骨脂 补 肾治本 ; 补 因 “ 血不去 则新 血不生 ” 故用 仙鹤 瘀 ,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 677700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常有不同程度之关节肿痛及胃肠道、肾脏方面症状。

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1】。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或因情志内伤,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外感风邪而引发;或因阴血亏虚,血虚生风而发。

其病机为邪热迫血妄行,气血搏结,灼伤脉络,以致出现发斑、便血等表现【2】。

本人在临床中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蔬散风邪、活血化瘀、补肾健脾摄血”等治疗原则和系列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诊断1.1临床表现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

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先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液异常、水肿等。

通常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型如下:1.1.1单纯皮肤型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

紫癜成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与臀部,以下肢伸侧多见。

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相互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瘙痒感。

紫癜多在数日内消退,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也可反复出现。

1.1.2关节型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关节积液吸收后不留关节畸形,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1.3腹型约50%的病例有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压痛较轻,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并发肠套叠时,触诊可扪及包块,多见于儿童,偶有肠穿孔发生。

若不伴有皮肤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中医问诊之紫白癜风的问诊

中医问诊之紫白癜风的问诊

紫白癜风的问诊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中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药问诊之紫白癜风的问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紫白癜风是指皮肤出现紫斑、白斑而言,又名“汗斑”,因其夏季明显加重,故又名“夏日斑”。

《外科正宗》说:“紫白懿风乃一体二种,紫因血滞,白因气滞,总由热体风湿所侵,凝滞毛孔,气血不行所致。

”《外科证治全书》说:“紫白癜风,初起斑点游走成片,久之可蔓延遍身,初无痛痒,久则微痒。

由汗衣经晒著体,或带汗行日中,暑湿侵滞毛窍所致。

”本病经过缓慢,夏秋较重,入冬减轻,常发于多汗体质的青年,具有传染性,家族可同时数人患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热体被风湿所侵,郁于皮肤腠理;或因汗衣湿溻,淹淅肌肤,复受日晒,暑湿浸滞毛窍所致。

主要治疗原则为散风祛湿,杀虫止痒为主。

西医的花斑癣相当于本病。

(一)问诊要点本病问诊主要应注意发病年龄、季节和皮疹发生部位及形态。

一般以青年多发,夏季加重。

初起皮肤上出现豌豆到蚕豆大小的斑片,色淡红或赤紫、或棕黄、或褐色及灰黑色斑疹,皮疹互相融合成片,损害边缘清楚,表面微微发亮,上有细小糠秕状鳞屑。

多发千颈侧、胸背、肩胛、腋窝、躯干下方、乳下、会阴等处。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痒感。

本病应与白癜风、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相鉴别。

本病辨证以风湿蕴阻为主。

(二)分型问诊风湿蕴阻问诊:皮疹初起为大小不等的斑点,呈圆形或瓜籽状,或紫色或棕色、或褐色、或黑灰色斑疹,微微发亮,搔后可见少量糠秕状细小鳞屑。

中医鉴别诊断(详细)

中医鉴别诊断(详细)

鉴别诊断
1、感冒与风温鉴别
2、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鉴别
3、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鉴别
4、哮证与喘证鉴别
5、实喘与虚喘鉴别
6、胸痹心痛与真心痛鉴别
7、胸痹心痛和胃痛鉴别
8、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9、出血部位与相应脏腑
10、咳血与吐血的鉴别
11、紫斑与丹毒的鉴别
丹毒以皮肤色红如红丹得名,轻者压之褪色,重者压之色不褪,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痛与紫斑有别。

12、梅核气与虚火喉痹
13、胃痛与胃痞、真心痛、胁痛和腹痛鉴别
14、呕吐与反胃的鉴别
15、呕吐与噎膈鉴别
16、痢疾和泄泻的鉴别
17、暴痢与久痢的区别
18、便秘与积聚鉴别
19、虚秘和实秘的区别
20、水肿与鼓胀的鉴别
21、阳水与阴水区别
22、癃闭与淋证鉴别
癃闭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甚至点滴全无为特征,其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尿频而疼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出量低于正常,严重时无尿排出。

23、黄疸与萎黄的鉴别
24、中风脱证与闭证鉴别
25、中风中脏腑阳闭与阴闭的区别
26、黄疸阳黄、急黄、阴黄的区别
27、小儿泄泻的大便性状辨别:
28、疳证与食积、厌食进行鉴别。

紫癜的中医辩证治疗

紫癜的中医辩证治疗

紫癜的中医辩证治疗紫癜属于血症的范畴。

以皮肤出现大小紫癜或青瘀成片为特征,也可兼见鼻忸,齿忸及耳目内脏出血等象。

引起紫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气血尚未充盛,肌肤疏薄,血脉脆弱,基础的元阴元阳还处于幼稚阶段,再兼体质禀赋较差,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弱,外受风热毒邪的侵袭,破灼营血,血离脉络,溢渗于肌表而成。

早期多为实证热证,以清热凉血为主,日久多虚证或虚实兼见,当以滋阴养血或益气摄血为主。

1病因病机儿童出血性紫癜的成因,近似《医宗金鉴》所论:“葡萄疫”证,如在十六卷中提出:“多因婴儿感受疠疫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有大小者紫癜点状如葡萄发于全身,惟腿胫居多,甚则邪毒攻胃,以致于牙龈腐烂,臭味出血,形成牙疳。

而紫者瘢点其色反淡,久则令人虚羸”。

这就说明热伤血络则见血溢于皮肤和日久气不摄血而出瘢。

钱乙在《小儿药症直诀》中说:“热毒客于腠理转于血气,发于外皮,上如赤丹。

”而紫癜除继发感染者兼受时邪疫毒,而原发性多属阴虚血热。

在急性出血发癜时多为血热证,为热迫血络,血离经脉而外溢肌肤成斑,与阳斑近似,或谓“血蚤”。

但在长时期发瘢随出随没,颜色浅淡,按之不退,平于肌肤,发在肌肤外无大热又多属阴斑。

此病多因气血虚弱失于统摄,血不归经而外渗。

由于本病出血情况不同,甚至内脏出血,所以在辩证施治上亦各有不同。

2辩证施治2.1阴虚血热,迫血妄行主证:热病之后,身有低热或高热,身出紫癜,色红艳,按之不处,兼有忸血或咯血,齿缝出血及便血,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弦细数。

辩证:一般有感染者,邪自口鼻皮毛而入。

肺主气,外合皮毛,故首当其冲,肺受邪蘊热,热迫血离经而妄行,热伤阳络,血从清道而出,则忸血,咳血,热迫阴络则便血,热伤微络,迫血从皮至外溢而发瘢。

治法:育阴凉血,清热解毒方药:白茅根、藕节、紫草、丹皮、细生地、花粉、乌梅、甘草、白芍、元参。

2.2阴虚血弱,营卫失调主证:身出紫癜,其色淡红,汗出身倦乏力,烦急,手足心热,面黄青筋暴露,鼻忸或出血不易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苔脱苔,脉沉细略数。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以14岁以下的⼉童为主,⼀般起病较急,可反复发作。

我国著名的中医紫癜⾎液病专家胡桂⽣教授说,中医将过敏性紫癜分为六型:风热伤络者,湿热蕴结者,热盛迫⾎者,阴虚⽕动者,⽓虚不摄者,瘀⾎阻络者。

风热伤络者见起病急,紫斑⾊红,⾼出⽪⾯,此起彼伏,有瘙痒感,可伴发热微恶寒,或咽痛腹痛,关节游⾛疼痛,⾆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袭表证;治法清热解毒,凉⾎祛风。

处⽅银翘散合消风散。

常⽤药银花、连翘、⽵叶、⽜蒡⼦、荆芥、防风、⽣地、蝉蜕、通草、⽢草、仙鹤草、侧柏叶、紫草、柴胡、黄芩。

湿热蕴结者起病较缓,见⽪肤紫斑,伴关节肿痛灼热,肢重疲乏,脘腹闷痛,纳呆⼝腻,或⾝热不扬,尿黄,便秘或溏⽽不爽,苔黄腻等湿热内阻证;治法清热祛湿,化瘀通络。

处⽅四妙散合槐⾓丸。

常⽤药苍术、黄柏、苡仁、川⽜膝、槐花、地榆、防风、枳壳、桑枝、紫草、茜根、滑⽯、⼤蓟、⼩蓟、⽩癣⽪、地肤⼦、⼟茯苓。

热盛迫⾎者起病急,见紫斑⾊鲜红或深红,可伴⿐衄、尿⾎、便⾎等,或⾝热夜甚,⼝渴,⼩便短⾚,⾆红绛等⾎热妄⾏证;治法清热解毒,凉⾎化瘀。

处⽅清营汤或犀⾓地黄汤。

常⽤药⽔⽜⾓、⽣地、丹⽪、丹参、⽞参、银花、连翘、⽵叶、通草、紫草、川连、⾚芍。

阴虚⽕动者起病较缓,紫斑时作时⽌,⾊鲜红,或有⿐衄、尿⾎、五⼼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痛,⾆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凉⾎消斑。

处⽅茜根散合⼆⾄丸。

常⽤药茜根、⽣地、阿胶、鸡⾎藤、知母、黄柏、地⾻⽪、丹⽪、⼥贞⼦、旱莲草、紫草、侧柏叶。

⽓虚不摄者,病程较长,紫斑⾊淡红,遇劳则发,⾯⾊苍⽩,神疲乏⼒,纳差便溏,⾆淡胖有齿印,苔⽩,脉细弱;治法健脾益⽓,养⾎摄⾎。

处⽅归脾汤。

常⽤药黄芪、党参、⽩术、当归、茯苓、侧柏叶、红枣、鸡内⾦、枳壳、⽢草、紫草、茜根、乌贼⾻、三七、棕榈炭、⾎余炭、升⿇。

瘀⾎阻络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斑⾊紫暗或⾊紫红,关节痛,肌肤甲错,唇甲紫暗,⾆紫暗,脉细涩或弦涩。

中医儿科学-紫癜

中医儿科学-紫癜

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过敏性紫癜早期多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常兼见湿热痹阻或热 伤胃络,后期多见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 性型多为血热妄行,慢性型多为气不摄血或阴虚火旺。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随证配用祛风通络、缓急和 中;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紫癜为离经之血,皆属瘀 血,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临证须注意证型之间 的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治疗时要分清主次,统筹兼顾。
辨证要点:急性起病,紫癜颜色鲜红,兼外感风热之象。 治法:祛风清热,凉血安络。 主方: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紫草、茜草、地
黄、丹皮。
加减:皮肤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蜕;咳嗽者,加桑叶、 菊花、前胡;便血者,加苦参、槐花炭;腹痛者,加木香、赤芍; 尿血者,加藕节炭、白茅根、大蓟、小蓟;关节肿痛者,加秦艽、 防己、牛膝。
【病因病机】
小儿素体正气亏虚是发病之内因,外感风热时 邪及其他异气是发病之外因。病位在心、肝、 脾、肾。病机为外感风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及异气之邪,蕴 阻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肌肤;或素体心 脾气血不足,气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归经, 外溢肌肤,发为本病,表现以虚证为主。
1.感受外邪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六 气皆易从火化,蕴郁皮毛肌肉之间;或者冒触异气,引动伏热; 或饮食失节蕴生内热。风热、湿热或异气与气血相搏,热伤血络, 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邪重者,可伤及阴 络,出现便血、尿血等。若血热损伤肠络,血溢络外,碍滞气机, 可致剧烈腹痛;夹湿留注关节,则可见局部肿痛,屈伸不利。
2.气阴不足

中医血证(鼻出血,咳血,吐血,便血,紫斑)病因病机和鉴别诊断

中医血证(鼻出血,咳血,吐血,便血,紫斑)病因病机和鉴别诊断

气、火与血的关系《景岳全书· 血证》载“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 “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血证的虚实及其转化关系实热证是基本证候,阴虚证多由实热证演变而成,而气虚证多属变证,三者有时还可错杂并见。

血证与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出血的部位与形式可提示病变的脏腑,但一种血证既可以是本脏腑病变产生的结果(燥热伤肺的咳血),也可以是其他脏腑病变损伤本脏腑而产生的出血(木火刑金的可行)。

血/证/诊/断咳血(1)咳血前可有胸闷、喉痒等感觉,经咳嗽而出,其血由肺或气道而来,或纯血鲜红,间夹涎沫,或痰血相间,痰中带血。

(2)患有慢性咳嗽、喘证或肺痨等肺系 疾患的病史。

(3)排查咽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扩、肺脓肿、结核、肺癌等,做血常规、胸片、肺部CT、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

吐血(1)发病较缓,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 头晕等先兆症状。

血从胃或食道而来,随呕吐而出,常夹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多呈紫红紫暗色,也可呈鲜红色,大便常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2)有胃痛、嗳气、吞酸、胁痛、黄疸、癥积等宿疾。

(3)排查胃溃疡、肝硬化等疾病,查胃镜、肝脾彩超等。

便血(1)大便下血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色黑如漆;(2)有胃痛、胁痛、积聚及泄泻、痢疾等宿疾;(3)排查痔疮、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做便常规、肛指、肿瘤相关检查、胃镜、肠镜等。

尿血(1)小便中夹有血液或血丝血块,但尿道不痛。

(2)需要排查肾炎、肾结核、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需要做尿常规、免疫学、泌尿系彩超或CT、肾盂造影等。

血证的鉴别诊断鼻衄与外伤鼻衄和逆经鉴别齿衄与舌衄鉴别咳血与吐血及口腔、鼻咽部出血相鉴别便血与痔疮、痢疾的鉴别尿血与血淋、石淋相鉴别紫斑与出疹、温病发斑、丹毒相鉴别内科/ 外伤鼻衄外伤鼻衄:碰伤、挖鼻 血管破裂,多在一侧,局部止血后不再出血.内科/ 经行鼻衄经行鼻衄:倒经、逆经,月经周期 ,经前或经期.齿衄出自牙龈、牙缝。

第六章第二节血证中医内科学

第六章第二节血证中医内科学

【范围】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 包括某些系统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统 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 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热、外邪侵袭 燥、湿热)
损伤上部脉络——衄血、咳血、吐血 损伤下部脉络——尿血、便血
迫血妄行
衄血、吐血 衄血、尿血、紫斑 便血、紫斑
5.久病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 阴津伤耗 ——阴虚火旺,迫血妄行 久病或热病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正气亏损 久病入络 血脉瘀阻 ——血行不畅,血不循经
血证
二、诊断与鉴别
【诊断】
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 均可诊断为鼻衄。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 即可诊断为齿衄。
3.咳血 (1)多有慢性肺系病史; (2)血由肺、气道由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
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
血; (3)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咯血的病因。
4.吐血
(1)有既往宿疾; (2)发病较缓,吐血前有前驱症; (3)血随呕吐而出,常夹有食物残渣或胃内容物,
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以鲜红色,大便 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4)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吐血的原因。
【病机】
各种 病因
外感热邪,湿热,气郁(实火)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阴虚火旺(虚火) 气虚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气损及阳
5.便血
(1)有胃肠道溃疡、炎症、息肉、憩室或肝硬化等病史; (2)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 (3)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6.尿血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作者:张旭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8年第09期生活中,不少人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发现皮肤上有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

一段时间后,要么慢慢变淡、消失,要么又有新的淤青出现。

有些淤青发生在运动、碰撞之后,有些淤青的发生却不知原因。

“这些淤青实际上是皮肤黏膜的出血现象,现代医学称之为紫癜,中医学称之为紫斑。

有人皮肤上有些颜色鲜红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这属于紫斑的另一种表现。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松山介绍说。

“运动碰撞后发生的紫斑,多数能逐步消退。

如长时间不消散,反而越来越重,或许是重大疾病的初期表现,需进行检查。

比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不少血液病,有很大可能在其各个阶段发生紫斑出血。

”数十年工作于临床一线的刘松山,已诊治了许多以皮肤紫斑为代表的各类出血性疾病,以及与紫斑关系密切,合并发生的其它系统疾病,在紫斑的诊治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紫斑分不同中医证型抛开外伤因素,中医对于所有出血病证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出血必然与血热有关,紫斑出血也不例外。

血中热邪、热毒炽盛,逼迫血液肆意妄动而溢出血脉之外,如发生皮肤黏膜出血,就是紫斑。

紫斑久病,从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的基本证型,可衍生出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证型,这是紫斑的4种常见临床证型。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斑,或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症状,伴有口咽干燥,心烦眠差,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等。

针对紫斑的4种不同证型,一般中医采取清热解毒、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益气摄血等方法辨证施药。

临床发现,四肢皮肤、肌肉也是紫斑的好发部位。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主四肢,有统摄血液不溢于血脉之外的功能。

如果脾气虚弱则可能导致气不摄血而发生紫斑。

因此,健脾益气也是中医治疗紫斑类出血病证的常规治疗方法,尤其针对一些脾胃虚弱证、久病体虚之人,发生紫斑后,刘松山常会配伍一些健脾、益气、摄血类的中药,提高疗效。

如何区分危险的紫斑“数量单一而不增加、无进展性加重或扩散的紫斑,大多比较普通。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一、中医1、中医名称:紫斑病、葡萄疫、血风疮。

2、病因病机:本病的外因多在风、热、湿诸邪,内因主要在脾肾阳虚,两者均能导致血不循经,溢出外络,凝滞肌肤,发为紫斑;累及脏腑则致腹痛、便血、尿血诸证。

(1)风热伤营外感风热之邪,炽于营血,而致血热妄行,血分热甚故红斑如锦纹,热壅喉咙故痛。

(2)湿热蕴阻湿热与气血相搏,而致血热络损,外则血溢肌肤,发为紫斑,内则蕴阻肠胃,发为便血。

(3)阴虚火旺素体阴虚血热,虚火内动,热伤血络,热迫血行,血不行经,血溢肌肤而成紫斑。

(4)统摄无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统血之功。

脾气素虚,或思虑饮食伤脾,导致脾虚不能统血;或禀性不耐,劳倦伤气,使之气虚不能摄血,统摄无权,血不归经,外溢肤表而成紫斑。

(5)脾肾阳虚火不生土,运化无能,脾阳虚不能统血,寒凝气滞亦见血溢紫斑。

3、诊断要点(1)患者以7岁以下幼儿为主,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

(2)皮疹多发于下肢,特别是小腿伸侧更重,偶尔见于上肢与躯干。

(3)初起在皮肤上发现针尖大小的瘀点、瘀斑和斑丘疹,约经2~3周后消失,时隔不久,又分批陆续出现新的皮疹。

(4)部分伴有关节疼痛,甚至红肿热痛,部分合并腹痛、呕血、便血、尿血等全身症状。

4、治法(1)内治法:1)风热伤营证症状:斑色初起鲜明,后渐变紫色,分布较密,发出与消退均较快,伴有瘙痒,有关节疼肿痛,脉浮数,舌质红,苔薄黄。

治法:凉血活血祛风,化斑解毒。

方选:消斑青黛散加减。

青黛20g 玄参20g 沙参20g 柴胡20g知母15g 黄连20g 甘草15g 莲子心15g生石膏60g 生地30g 炒牛蒡子25g 荆芥25g2)湿热蕴阻证症状:紫斑多见于下肢,间见黑紫血疱,时有糜烂,伴有腹痛较剧,甚则便血,腿踝肿胀,轻重腹胀微痛,纳呆,恶心呕吐,舌质红或紫,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方药:三仙汤、芍药甘草汤、失笑散合方化裁。

薏苡仁30g 滑石(包)30g 赤芍20g 杏仁20g蒲黄炭20g 白通草15g 甘草20g 竹叶20g白茅根40g 赤小豆40g 丹皮25g 紫草25g3)阴虚火旺证症状:紫红斑,色不鲜明,分布不密,反复发作,兼有虚热烦躁,面赤火升,腰膝酸软,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紫斑血症(过敏性紫癜)蒙医诊疗指南

紫斑血症(过敏性紫癜)蒙医诊疗指南

紫斑血症(过敏性紫癜)蒙医诊疗指南紫斑血症系指一种以皮肤紫斑、关节肿痛、脏腑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或皮肤瘀斑、腹痛、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关节肿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血尿等。

发病前可有感冒及服食某些食物、药物等病史。

主要病机为人体致病四因失和引起琪素希拉热偏盛,导致三根紊乱、清浊失衡,恶血增多,从而伤及血与黑脉,脉窍受损,病位落于黑脉,累及周身脉道、皮肤、关节和脏腑。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皮肤紫斑为主症、大小不等,多见于下肢远端,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全身,双侧对称分布、压之不退色,严重者可出现血疱,皮肤破溃,可伴有皮肤黏膜水肿(皮下水肿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肌肉、关节疼痛、腹痛、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血尿等。

1.1.2 发病较急、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大部分患者发病前1-3周可出现感冒,咽痛等症状。

1.1.3 累及相应脏腑时可出现相应脏腑之症状。

如累及胃或肠道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便血等症状。

累及肺脏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累及肾脏可表现为血尿、肾区疼痛、颜面部水肿等症状。

1.2鉴别诊断1.2.1 溢血症:本病亦可出现皮肤紫斑、吐血、便血、血尿等出血症状,出血倾向较重,不易止血,如牙龈及口腔出血,咯血、鼻出血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出血危及生命。

1.2.2 粘肠刺痛症:本病以急性腹痛,伴有里急后重、呕吐、腹泻、发热等主要症状为疾病特征。

无皮肤紫斑及关节痛等症状。

1.2.3巴木病:本病系下肢青紫、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下肢淤青、肿痛,出现大小不等的紫斑、皮下结节、牙龈出血、颜面青紫,可伴有身倦乏力、食欲不振、精神抑郁、气喘心悸、嗜睡等综合症状。

1.2.4 肾热症:本病主要以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部疼痛,颜面部水肿等为主要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周身浮肿及腹水等症状。

可根据皮肤紫斑病史进行鉴别。

1.2.5 关节协日乌素病:本病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骨关节病变。

紫斑及其分型

紫斑及其分型

紫斑紫斑是以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并常伴有齿衄、鼻衄的一种疾病。

多由于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或气虚不摄所导致。

紫斑属于古代所称的发斑范围之内,亦有称为葡萄疫者。

紫斑既形象地反映本病的临床特点,又为群众所习称,故本篇采用紫斑作为本病名称。

紫斑虽然表现在肌肤,但其发生与血脉及脾胃有密切关系。

外感及内伤均会引起紫斑,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热盛迫血、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

需与紫斑鉴别的主要病证是出疹及温病发斑。

临床证候主要有热盛追血、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3类。

对紫斑的辨证,应着重辨明紫斑的数量、颜色,是否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以及辨有火无火和证候的虚实。

初发病者,以表现为热盛迫血者为多。

后两种证候可以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患者,也有由热盛迫血转化而成者。

阴虚火旺一证,反复出血之后亦易转化为气虚不摄。

热盛迫血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气虚不摄治宜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具有凉血止血、散风消斑作用的药物,是经常配伍应用的药物。

少数情况也使用收敛止血的药物。

由于三种证候之间互有联系,因此临床常有相兼出现的情况,例如既有热盛,又有阴虚;既有阴虚,又有气虚等,可视其侧重,通过方药的加减化裁,而两相兼顾。

一、内热炽盛,迫血妄行型症见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大小不等,常融合成片,发热甚或高热,口渴,便秘,面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瘀。

二、阴虚火旺型症见皮肤紫红色瘀点瘀斑,伴见头晕、乏力、心烦、肌肤烘热,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

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此型病人一般病程都较长,或紫癜时多时少。

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三、脾肾阳虚,气不摄血型症见紫斑色紫暗或暗淡,时起时消,反复发作,遇劳加重。

兼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

舌质淡,脉细弦。

部分病人还有怯冷的表现。

治宜培益脾肾,补气摄血。

多种外感及内伤的原因都会引起发斑。

UC头条: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UC头条: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UC头条: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除了皮肤紫癜(皮下有瘀点、瘀斑)以外,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方面的症状。

血液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直接有关的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或药物过敏。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起病前可有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少数病例先出现胃肠症状或关节症状,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病变最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常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可高出皮面,有时伴有荨麻疹或手足水肿。

较严重的紫癜可融合成大疱。

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便血、吐血等,但以突然发作的腹绞痛为常见,脐周及下腹部绞痛,并可反复发作,如不伴有皮肤紫癜,常可误诊为急腹症。

过敏性紫癜若伴有低热,易被误诊为风湿病。

过敏性紫癜的关节症状多为膝、踝、腕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肾脏病变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

过敏性紫癜属于祖国医学的“发斑”、“肌衄”、“葡萄疫”等范畴,其病机多属气火逆乱,血不循经,脉络损伤,血溢于外所致。

《外科正宗》说:“葡萄疫多生于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色斑点,色若葡萄……”。

《医宗金鉴》说,“状若葡萄,发于遍体,惟腿胫居多”。

其治疗,宜凉血祛瘀,疏风清热。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血热妄行:皮肤瘀点或瘀斑,弥漫成片,伴腹痛,身热,鼻衄,溲赤淋痛,舌质红或有瘀点,苔黄脉数。

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法瘀。

处方:水牛角3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地30克、山栀10克,紫草30克,连翘12克,大小蓟各12克,防风10克。

服法:水煎服。

二、湿热交阻:皮肤紫斑,伴关节疼痛,肿胀灼热,四肢沉重,偶见腹痛、尿血。

治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处方:牛膝12克,苡仁30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防己10克,茵陈30克,玄参20克,白茅根30克,山栀10克,槐花10克,仙鹤草30克,侧柏叶12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与出疹相鉴别紫斑与出疹均有局部肤色的改变,紫斑呈点状者需与出疹的疹点区别。

紫斑隐于皮内,压之不褪色,触之不碍手;疹高出于皮肤,压之褪色,摸之碍手。

且二飞者成因、病位均有不同。

2.与温病发斑相鉴别紫斑与温病发斑在皮肤表现的斑块方面,区别不大。

但两者病情病势预后迥然有别。

温病发斑发病急骤,常伴有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四肢抽搐、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绛等,病情险恶多变;杂病发斑(紫斑)病势较缓,常有反复发作史,也有突然发生者,虽时有热毒亢盛表现,但一般舌不红绛,不具有温病传变急速之征。

3.与丹毒相鉴别丹毒属外科皮肤病,以皮肤色红如丹得名,轻者压之褪色,重者压之不褪色,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痛与紫斑有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