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ppt

合集下载

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导入1.1 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开学第一课是新学年伊始的第一堂正式课程,对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重要。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共同拥有的国家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

二、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认同2.1 中华文化千年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造了众多的文化成果,如孔子的儒家学说、唐朝的大唐文化等。

2.2 中华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华民族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人民心灵的纽带。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中国画、京剧等。

这些文化艺术形式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三、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与认同3.1 中华民族的历史纵深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有辽阔的国土和多元的民族组成。

中华民族的历史纵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

3.2 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

他们以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务实的行动,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敬和爱戴。

3.3 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中华民族曾经历了无数的艰苦奋斗和浴血奋战,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4.1 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每个人的国家认同感,使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豪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建设。

4.2 培养文化认同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培养每个人的文化认同感,使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积极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3 增强社会凝聚力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团结合力,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七年级下册七彩课堂语文第一课ppt

七年级下册七彩课堂语文第一课ppt
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新课导入 •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
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 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 杰出人物,是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 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 《邓稼先》。
5.文体链接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是。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 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 (一)整体感知 •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 2.大声吟诵,感受激情。 • 3.说说“奇丈夫”邓稼先“奇”在何处。 • 默读课文,可结合文章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材料来说。
【交流点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转变,邓稼 先“奇”在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政治最动荡的年代,在国内环境 极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奋战28年,将中华民族国防自卫 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奇”在 功绩举世瞩目,名字却长期以来鲜为人知,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科学, 献给了祖国。 “奇”在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奇”在他是“两弹”元勋,却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最有中 国农民的朴实气 质。“奇”在他在“文革”初期竟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成功制成氢弹;他和同 事们在遭受“四人帮”的围攻时,去讲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他毫无私 心,受人信任。 邓稼先是顶天立地的中国男儿,是个伟丈夫、奇丈夫!指导学生诵读《中国男 儿》,读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崇敬。

中华民族大团结第一课

中华民族大团结第一课

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清朝在东南统一了台湾,奠定了近代中 国版图
清朝在全国设 置18个行省,5个将 军辖区、西藏西宁 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重视对边疆的管理、 开发,最终确立了 今天中国的版图。 蒙古族土尔扈 特部东归更是谱写 了民族团结的光辉 篇章。
清朝——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
二、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阶段
北狄
中华民族初具雏形
二、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阶段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秦始皇即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出生 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 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 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 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 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 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 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 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 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 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 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 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1840年以后,面对西方资 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亡国灭种的危机把中国各 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 一起,从客观上促进了中 华民族整体意识的进一步 增强。
2.中日甲午战争后,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喊出了 “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1912年,辛亥革命结 束了封建帝制,“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五族 共和”,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国 家构建的进程。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新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标志着当代 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 完成。

中华大家庭 第1课

中华大家庭 第1课

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三四年级全一册中华大家庭(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伟大的中华民族(第一课)教案乌鲁木齐第四十三小学杜飞熠伟大的中华民族课前准备:1.让学生准备各民族的服装。

2.学生准备自己最熟悉的民族歌舞。

3.了解本民族的基本情况。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在伟大的祖国里生活着56个民族。

2.了解中国是56个民族共同的家。

3.各民族要团结一心,共建强国。

教学重点:1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2.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平等。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并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平等。

导入:1.先给学生放一首歌,认真听,说感想。

2.(看课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图吗?生:世界地图。

师:那同学们能从这张地图中找到中国吗?生:(回答)师:(给大家讲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知识。

)3.阅读第二页,猜出世局新疆的13种民族。

4.观看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比例图。

5.观看中国地图,找出五个自治区。

6.人民币上的文字。

(看图)师:大家看图就能发现人民币背面有图案,并且除了汉语还有四种民族的文字,谁能说出这都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吗?(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汇报)7.人民币上的文字和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象征着什么呢?(两人一组,小组讨论汇报)师:(小结)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56个民族,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人民币上的民族文字体现了伟大的祖国对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出了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8.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民族吗?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和节日呢?(本班里有几个民族。

)生:(自由回答)9.大家一起猜,猜,猜。

师:放几首少数民族的歌曲,并带头跳,让学生猜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大家一起放开的跳)10.讲述民族团结感人的故事。

1.汉族女孩王燕娜给维吾尔族男孩毛兰江损肾的感人故事。

2.维吾尔族小伙居玛救出汉族女孩的见义勇为行为。

小学开学第一课PPT颂党爱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思政主题班会课件

小学开学第一课PPT颂党爱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思政主题班会课件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上甘岭精神 上甘岭精神并不仅仅是勇敢,
它是勇敢、牺牲、创新和智谋等多种因素的集合,是中国军人血性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南泥湾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 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 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 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 的真理。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 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革命先烈历史事迹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高地表面阵地之 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 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 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 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颂党爱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开学第一课
2022年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思政主题班会
汇报人:
时间:
目 录
党的知识走进校园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革命先烈的历史事迹 青少年怎样爱党爱国 爱党爱国名言警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pt(2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pt(21张PPT)

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诗潮运动的产物,兴起于20世纪70年 代末80年代初,以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为代 表诗人。多借助意象,采用象征、隐喻、暗示、同 感等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心声,具有诗意隐约含蓄、 诗境朦胧模糊、主题多解等特征。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大声朗读,体会韵律和节奏。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意象和主题。 3.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 ),描摹 了祖国( 苦难的历史 )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 发了诗人与祖国(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 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 感)。
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
隧洞(suì) 蜗行(wō) 淤滩(yū) 簇新(cù) 喷薄(bó) 伤痕累累(lěi) 迷惘(wǎnɡ)
读读写写
隧道 像蜗牛那样慢性,比喻行动迟缓。 淤泥形成的滩地。 极新,全新。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一般指全身受伤,后比喻人感情上的伤害。 由于分辨不清,不知道怎么办。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情感,初步感知诗 歌。
联系上下节,说说第二节节在全诗结构上所 起的作用。
本节为全诗情感结构上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 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第三节的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第三节的感情色彩由悲痛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与上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联系时代背景,找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诗人 用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感情?
本诗写于1979年,当时“四人帮”被粉碎。古老 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共产党领导下的向 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梦寐 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诗人为此兴奋不已,感情由低沉叹息 转向亢奋热烈。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正是这五十六个民族才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祖国。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缺一不可。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大家庭——伟大的中华民族。

(板书课题)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汉族:11.6亿人口多少数民族:1亿人口少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

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

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你知道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种类?组织学生把自己对我国少数民族原有的了解进行自由介绍。

交流时提醒学生要说出这些资料的来源,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注意倾听别人的信息。

2、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板书:民族文化)我国不仅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歌曲,像傣族还有着优美的舞蹈,这些都属于少数民族艺术。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1 坚持改革开放》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1 坚持改革开放》优质教学课件
改革开放的标志
学习任务二
探究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标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
城市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 海城市
学习任务二
2.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发展的?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促发展 综合国力
激发经济活力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调动人民积极性
人民生活
国际地位
当堂训练
1.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
大成就,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C )
A. 改革开放为中心,人民生活真幸福 B. 综合国力大提高,法治国家已建成 C. 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D. 党的领导真正好,发达国家实现了
当堂训练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
共建“一带一路”,从举办进博会到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中国坚
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
折,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这表明( B )
①我国已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
③我国重视国际合作
④改革开放影响着世界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中小学请放心强国有我ppt模板爱国教育班会课件开学课国庆节30

中小学请放心强国有我ppt模板爱国教育班会课件开学课国庆节30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 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作出庄严承诺。 铿锵有力的八个字,背后是百年大党的血脉延续、伟大事业的 薪火相传,更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青春希望。
第二部分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
回首百年路 奋发强国情
是因为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才能给中国未来看不见光的道路上点燃长明 灯,给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带来 了黎明的曙光。因为有党,我们才能有和平 安宁的生活。
回首百年路 奋发强国情
在党的领导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山只等闲”,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加强团 结,齐心有所作为”,也只有在党的带领下 ,我们才能有绝对的实力捍卫自己的家园。
长征路上的严峻阻碍,八年的抗战困难,白 色恐怖的千次百转,南征北战的动荡回肠, 动人的故事,雄伟的诗篇,是刻有中华民族 自强的不朽丰碑,是目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的历史画卷。
回首百年路 奋发强国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是1911年14岁的周恩
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说出的。
“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在致友人书信中写
看完视频后,请同学们畅 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 自己的感受
诵读《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献词
今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着祖国的心房 今天,我们歌颂人民英雄的荣光,见证如他们所愿的梦想 今天,我们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 走过百年,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 今天,我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 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同心向党,奔赴远方 妈妈对我说,在每个人心中,中国共产党都是光荣的模样 党是冉冉升起的旭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将可爱的中国照亮 党是高高飘扬的旗帜,昭示信念,指明方向 为可爱的中国领航 老师告诉我,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 党,播撒信仰的火种,点亮真理的强光

部编版9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31张PPT)

部编版9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31张PPT)
2.以外部感觉为基础,使主体不可感的感情,变得可以 用五官感知。如矿灯(看得见)、隧洞(摸得着)、疲惫的 歌(听得到)。
3.修饰语的使用,尽量强化每一个意象的特征。如(破 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 稻穗、(失修的)路基、(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
课文总结
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将个体 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的角度 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自我奉 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和 历史责任感。诗中为古老的祖国贫困落后而沉痛 悲哀,为祖国焕发青春而欢欣鼓舞,这种悲喜交 加的感情都是诗人对祖国热爱的自然流露。
1.“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 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 人。
“我”的形象是与祖国的大形象融为一体 的。诗人是生长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个简 单的个体,又是与祖国一同经受屈辱、一同 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的统一体。
2.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 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文体知识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 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 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 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成诵。 2.体会诗歌韵律和节奏,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的含义及其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4.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的样子,雨雪纷飞。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
里伤痕累累。
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第一课中国的概况PPT课件

第一课中国的概况PPT课件
中国地理
第 一 课 国 土 与 人 民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说出濒临 的大洲和大 洋,所在半 球?
一、辽阔的陆地面积
• 中国陆地领土(领陆):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 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 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 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
第二亚欧大陆桥
是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东起中国 的连云港,西至欧洲的荷兰鹿特丹 ,经过30多 个国家,被称为当代新丝绸之路。
小结和升华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生存空间大。 2、疆界线长,邻国众多。 3、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大——适宜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4、东临四海一洋,气候湿润,资源丰富。 5、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交通便利。 ……
内海:伸进大陆内部,仅以狭窄的水道与边 缘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叫内海(如渤海)。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 行使主权范围内的海,政治意义上的内海。
比一比
请查看《世界政治地图》,找出英国、蒙 古、美国。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国与英国有
什么不同,与蒙古有什么不同?与美国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中国:海陆兼备 (东临大洋、西靠大陆 ) 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美国:海陆兼备 (东(大西洋)西(太平洋)靠海,
大兴安岭,雪花飞舞; 海南岛上,鲜花盛开。
请你动手用笔描中国疆域轮廓
起点
注 意
请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5个 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哈萨克斯坦
4
2 俄罗斯
5 吉尔吉斯斯坦
6塔吉克斯坦
阿7富汗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pptx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pptx

返回目录
知 识 点 2 共享发展成果 233考 1. 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120考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 程。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坚持共享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 进步的需要。
【答】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 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 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国际影响力显 著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 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3)请你帮小明补全板块三 畅想发展愿景 的内容。 明确设问类型:开放类,畅 想内容与改革开放有关,且 要切合实际
规范作答 【答案】示例: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城乡区域发展 差距和居民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336考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教材知识
知 识 点 1 改革进行时 103考 1.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做法。48考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3)中国深刻影响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40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返回目录
知识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4考
拟定一个贴切的主题 。
明确限定内容:板块 一中人们的衣食住行 越来越好
明确设问类型:拟定主题

开学思政第一课热爱祖国(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开学思政第一课热爱祖国(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
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厚积 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在实现民 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当代青年一 定能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 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 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2023年度XX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姓名:XXX
日期:2023.
02
员零感染,湖北省的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了90%。 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

2、冬奥赛场,拼搏昂扬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
,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 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 20日闭幕。
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
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 境不骄、逆境不馁
第四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自己年轻时在农村插队的经历, 激励广大青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他说:“上山 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
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 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 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到
鲁迅的
,从“铁
肩担道义”的李大钊,到“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家国情怀蕴
含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
精神里。

1、抗击新冠肺炎疫 情
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任务,一边进行科研攻关,钟南山
团队先后获得部级科研立项 、省级科研 、市
级 ,牵头开展新冠应急临床试验项目
,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权威杂志上发表SCI文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中版)教学课件:1.伟大复兴中国梦(1课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中版)教学课件:1.伟大复兴中国梦(1课时)

学生聆听音频,并总结《复兴之路》的主要内容。
《复兴之路》展览
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 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
知识拓展:《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历史学家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报告中指出: 1800年,全世界有9亿人口,中国有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3; 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占世界的1/3,居世界首位:1800年,中国 的工业产值(主要是手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3%,而整 个欧洲只占28.1%;18世纪全世界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有 10个,中国占了6个。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第1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一课 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教学课件
活动一:观看《复兴之路》,感悟百年梦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我们的中国梦》,并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梦想。
播放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的音频。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自强、求富” 的洋务运动
“民族、民权、民生” 的辛亥革命
“科学、民主”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 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 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你知道碑文中三个时间点的含义吗?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播放中国七十年成就视频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80多年的持续奋 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各民 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为11.6亿,其他55个民 族共1亿多人,由于这些民族相对于汉族人口要 少,所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分布的地域却 很广阔。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 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云 南省、贵州省、甘肃省、四川省等所有中国内地和香港 特备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都有有数量 不等的少数民族居住。
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珞巴族 )
3、我国世居民族数量最多的是( 云南 )省 (自治区、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个民族。
4、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 多文字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 通用汉语和汉文。
人民大会堂 布达拉宫
桂林山水 长江三峡
泰山 杭州西湖
我国将民族文字和民族特色的 名胜古迹印在人民币上,象征着什 么呢?
答:象征着各民族大团结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壮族 )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 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 有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 的国家,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 国——中国!她的陆地面积约 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 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 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 华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华文明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