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特点

合集下载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悲剧命运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探讨贾宝玉命运的悲剧性以及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

首先,贾宝玉的悲剧命运可以从他的身世来解释。

贾宝玉是贾府的血脉,出身于一个权贵家族。

然而,他的存在却被贾府众多的争斗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束缚。

他的母亲王熙凤在他幼年时去世,父亲贾母对他冷淡,导致他在贾府中长大时缺乏关爱和指导。

这种不正常的家庭环境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其次,贾宝玉的性格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因素之一。

他具有敏感、情绪化和孤僻的特点,对美有着超乎寻常的追求和痴迷。

这使他对贾府的虚伪和世俗的厌恶与日俱增,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痛苦和悲剧命运。

他的情感世界经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导致他心灵的脆弱和痛苦的煎熬。

此外,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也是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并投入了全部的感情和热情。

然而,他们之间的感情充满了挫折和矛盾。

因为家庭的原因和林黛玉的个性,他们无法实现彼此的爱情,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段爱情的失败使贾宝玉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加速了他的悲剧命运。

最后,社会环境也是贾宝玉命运悲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贾宝玉生活在封建社会的阶级固化和道德约束下。

他面临着族规家训的束缚、权贵审美的约束以及女性地位的限制等等。

这些社会环境的压力和限制使贾宝玉无法追求自由和真爱,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悲剧命运。

综上所述,贾宝玉的悲剧命运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结果。

从他的身世、性格、爱情以及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诸多原因。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人们思考人性的脆弱与封建社会对个体命运的束缚。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分析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分析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分析【贾宝玉其人】贾宝玉的前世为补天遗石,因凡心大动,被一僧一道携入繁华富费之地历练,转世为人,即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

因出生时口衔通灵宝玉,且是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取名贾宝玉,人称宝二爷。

【贾宝玉形象】《红楼梦》第三回曹雪芹以两首《西江月》明贬实褒,总写了贾宝玉的形象,“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明写其如痴似狂,实赞多情任性。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与国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明写其徒有其表,无可用之才——于国非贤臣良相之任,于家无光耀门楣之能;实赞其有奇才且不同流俗——能诗会文,博学杂收,鄙弃世故,厌恶仕途。

公众号:语文教与学。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明写其性情乖张、为人诟病,实赞其特立独行、追求自由。

两首词都是以封建统治阶级评定人才的标准来评定贾宝玉的,实则是作者激愤、讽刺之语,表达其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作为封建大家族里的“异类”,贾宝玉是一个俊美多情、才华出众、率真任性、不同流俗的反叛者。

一、贾宝玉俊美二、贾宝玉多情1.对黛玉:眼里心里都是她主要情节:木石前盟、宝黛初见、共读西厢、黛玉葬花、赠帕定情、宝玉挨打从小“一桌吃,一床睡”的黛玉对宝玉来说是玩伴,是知己,是恋人。

二人的爱情既有世俗男女的暧昧、朦胧、猜忌、吃醋,又超越了世俗男女的情欲,上升到精神世界的交汇与相知。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黛二人前世有“木石前盟”的因缘,故而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就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熟悉。

他对黛玉用情至深,处处留意、事事用心,生怕黛玉受委屈。

这在很多情节中都有体现。

第十八回,黛玉误会宝玉将自己做的荷包送人,气恼之下剪坏新做的荷包,宝玉上赶着哄林妹妹,并告诉她荷包珍藏在怀里,二人又重归于好。

第二十回,因为吃宝钗的醋,黛玉与宝玉拌嘴怄气,说出“我为的是我的心”的话,宝玉当然明白黛玉的心思,就回她:“我也为的是我的心。

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第二十二回,贾母为宝钗过生日,大家一起听戏。

浅谈《红楼梦》中的命运悲剧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

浅谈《红楼梦》中的命运悲剧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

浅谈《红楼梦》中的命运悲剧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之一,他们的命运安排在小说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悲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家族背景的束缚、情感矛盾的发展以及命运的不公正安排。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家族背景成为了他们命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贾府的公子,贾宝玉从小就被家族的期望和责任所压迫。

他被束缚在繁重的家族利益中,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林黛玉则是贾府的贫贱堂姐,她的身份地位注定了她和贾宝玉之间的不平等。

这种家族背景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其次,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矛盾也促成了他们命运的悲剧。

贾宝玉虽然深爱林黛玉,但由于他的放荡不羁和花心本性,他无法全心全意地对待林黛玉。

而林黛玉一方面深爱贾宝玉,另一方面又对他的游戏感到伤心和失望。

这种情感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两人的不幸结局。

他们的情感矛盾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命运安排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最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不公正的安排也是造成他们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

《红楼梦》中的命运安排极其复杂,存在着命中注定的力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命运的安排所致。

他们遭受了家族的背叛、荒淫无度的贾府环境的侵蚀以及各种不幸的事件的缠绕,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总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在《红楼梦》中展现了命运的无情和人之无力。

家族背景的束缚、情感矛盾的发展以及命运的不公正安排共同构成了他们的命运悲剧。

通过对他们的命运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的命运主题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一个精致庞大的社会世界和充满悲情的人生命运。

其中,贾宝玉作为主人公之一,身世高贵却命运坎坷,其悲剧命运令人唏嘘。

本文将对贾宝玉的悲剧命运进行深入剖析。

贾宝玉出生在一个世家望族——贾府。

从小,他身世高贵,备受宠爱。

然而,这种优越的身份却给他带来了许多不幸。

首先,他是林黛玉与贾母共同所爱着的孩子。

然而,他却因为父辈的丧偶而变得没有亲生父母的呵护,这一点成为他悲剧命运的起点。

在整个贾府中,贾宝玉一直都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无法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这使得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更加深了。

其次,贾宝玉的身世一直被众人夸大其辞的宠溺所笼罩。

在贾府中,他被视为“宝贝”,得到了众多人的倾慕和宠爱。

然而,这种特殊的地位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和束缚。

他无法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被琐事所困扰,甚至丧失了自我。

他渴望自由,渴望追逐自己的梦想,但这一切都被他的命运所限制。

贾宝玉的最大悲剧命运之一便是他与林黛玉的爱情。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心灵相通,情投意合。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始终不能圆满。

贾府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他们的爱情,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

而林黛玉的早逝更是给贾宝玉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他的悲剧命运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除了爱情的悲剧,贾宝玉还经历了其他一系列的挫折和伤害。

他被迫娶了贾母所选的妻子,这与他内心真挚的感情背道而驰。

他身边的亲友相继离世,让他陷入更深的绝望。

他被贾府的权力斗争所牵连,被迫离开自己最熟悉的环境。

他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始终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渴望的幸福。

纵观贾宝玉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悲剧命运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偏见。

贾宝玉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被阻碍在了封建礼教的枷锁之中,无法追寻自由和幸福。

这也给我们启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珍惜自由和平等,不要让偏见和社会制度束缚我们的命运。

《宝玉十二哭——析贾宝玉的悲剧情结》写作提纲

《宝玉十二哭——析贾宝玉的悲剧情结》写作提纲

一、概述揭示文章要探讨的主题,介绍贾宝玉的悲剧情结,并对其十二次哭泣进行简要概述。

二、贾宝玉的成长与家庭背景1. 贾宝玉的成长经历2. 贾宝玉的家庭背景及影响三、贾宝玉的少年感情经历1. 贾宝玉与黛玉的初遇与情感纠葛2. 贾宝玉与迎春、探春等姑娘的关系四、贾宝玉的个人性格分析1. 贾宝玉的娇惯与娇纵2. 贾宝玉的多愁善感与内向孤寂3. 贾宝玉的自恋与病态情结五、贾宝玉的悲剧情感探析1. 贾宝玉的十二次哭泣与其背后的原因2. 贾宝玉的悲剧情感对其命运的影响3. 贾宝玉的悲剧情感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某种精神观念六、贾宝玉的悲剧情感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1. 贾宝玉的悲剧情感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的渗透与映射2. 贾宝玉的悲剧情感对封建礼教的颠覆与挑战七、贾宝玉的悲剧与现实生活的启示1. 贾宝玉的悲剧情结在现实中的映射2. 贾宝玉的悲剧情感对当代人的启示与警示八、结论总结全文内容,概括贾宝玉的悲剧情结,并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总结。

贾宝玉的悲剧情结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贾宝玉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悲剧情结贯穿全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无奈。

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贾宝玉的悲剧情结,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二、贾宝玉的成长与家庭背景1. 贾宝玉的成长经历贾宝玉是贾府的少爷,从小在一个富贵荣华的家族中长大。

然而,他的成长却充满了苦涩和痛苦。

母亲王夫人早逝,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使得他从小就饱受压力和痛苦,缺乏母爱和家人的支持。

这种成长经历对其性格和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贾宝玉的家庭背景及影响贾府作为权贵世家,家族内部充满了勾心斗角、利益之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作为贾府的继承人,贾宝玉身上背负了无尽的期望和责任。

这种家庭背景使得贾宝玉早早地接触到世俗的权谋和利益,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做到真正的纯洁和无邪。

三、贾宝玉的少年感情经历1. 贾宝玉与黛玉的初遇与情感纠葛黛玉作为贾宝玉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的出现使得贾宝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命价值失落后的痛苦灵魂_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内涵

生命价值失落后的痛苦灵魂_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内涵

生命价值失落后的痛苦灵魂
""#
乐意和贾雨村等“ 没天理” 的仕途禄鬼接交, 但是他是极乐意和秦钟、 柳湘莲、 蒋玉涵等具有率真情性的 男人来往。 并且在他看来, 秦钟等率真男性如同众女儿一样是天地精灵所化。 男子之所以浊是因为他们 熏染了禄蠹思想, 钻营于仕途经济。所以他的女纯男浊论同样是出于对自由人性的追求。对此, 已有众 多研究者做出了非常充分的论述。也是他们之所以说他是一个拒绝封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观念的 叛逆者的根本原因。的确, 贾宝玉具有强烈的摆脱封建束缚, 追求人性自由的思想倾向。但是贾宝玉形 象所具有的丰富内涵绝不仅止于此。因为这一艺术形象的要义在于他是一个人生价值无法实现, 生命 无所寄托的痛苦灵魂的象征。 固然, 统观全书, 从表面上看来, 贾宝玉是一个最清闲无事的富贵闲人!在他身上没有体现出任何积 极进取的愿望和行动。即便作为叛逆者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是一个“ 跪着造反的叛逆者” ; 作为一个情 种, 他也只不过是爱博而心劳, 而没有付出追求情感满足的切实行动, 显得过于软弱、 伤感与颓废。但是 当我们追寻贾宝玉的终极本质—— —顽石时, 则能发现他是一个“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的 人生价值不能实现的痛苦灵魂。 当他不堪入选补天时, “ 遂自怨自叹, 日夜悲号惭愧” 。 毫无疑问, 贾宝玉 的终极本质—— —顽石有着极为强烈的补天欲望, 而作为人的贾宝玉则是一个于国于家无望, 了无补天 欲望的封建逆子。 显然贾宝玉形象的“ 生前身后” 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命价值观。 从表面上看来, 贾宝玉形 象存在着前后不一的巨大“ 断裂性” 。其实, 这种“ 断裂” 正是把握贾宝玉形象本质的关键所在, 是真正理 解《 红楼梦》 之味、 曹雪芹之痴的枢纽所在。众所周知, 《 红楼梦》 不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曹雪芹不完全等 同于贾宝玉, 但是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凝聚了他最强烈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着根本的 一致性。 从一定程度上讲, 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 正是贾宝玉形象生前身后的“ 断裂” 凝聚和揭示了 曹雪芹最大的人生苦痛和憾恨。因此必须准确理解顽石补天的真实内涵。顽石补天神话主要包涵了以 下几层内容: 其一, 顽石具有强烈的补天欲望, 并将其作为实现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全部根基所在; 其二, 顽石没有入选补天的悲剧命运; 其三, 顽石为没有入选补天而悲号惭愧, 同时也自认为没有补天的能 力。顽石补天神话的内涵完全是曹雪芹( 贾宝玉、 顽石) 思想、 命运和憾恨的写照, 是其生命价值观的确 证。虽然有的论者认为“ 补天不是旧补天” , 是顽石拒绝补天。此种说法显然不确当。因为作者明言不能 补天的人生纯是“ 枉入红尘” , 是丧失了生命之根的无价值的人生。脂砚斋在两次评价作者的“ 无才补 天” 时说“ 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 “ 书之本旨” 。可以肯定“ 补天济世” , “ 利物济人” 正是曹雪芹生命价 值的基点。他是有着极为强烈的治国平天下、 救世济民的宏大抱负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热切渴求和 愿望的。可以说曹雪芹的生命理想还是传统士人的“ 入海口推出红日, 炼石头补了漏天” 救时济世情怀, 并没有背弃和超越原始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补天济世, 奋发有为是封建士人的根本思想导向。 对道义的 担当, 对现实的关切是他们难以割舍的生命情结。曹雪芹出身八旗世家, 祖辈世代为官, 且和清朝帝室 关系极密。出身于这样的家庭环境, 当然使他更能看清仕途经济的罪恶, 宦海的污浊, 贾宝玉的一系列 叛逆行为正反映了他对整个封建统治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性审视,但这仅是曹雪芹思想的一个方 面, 而儒家的极端入世的治国平天下思想则是其生命价值观的基石。并且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 矛盾。 人是社会的人, 曹雪芹还不可能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当然也不是无才, 但是他正如王熙凤、 探春一样, 生不逢时, 那个表面繁华的康乾盛世, 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 内囊已尽, 腐烂透顶, 无可弥补 和挽救的末世。大厦将倾, 独木难支, 其坍塌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空有架子的贾府正是这一末世的缩 影。他非常理性地看到了任何个人的努力都将无补于事, 正如探春、 王熙凤对贾府的竭力支撑注定徒劳 一样。 “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 是在说探春, 同时也是他自身悲剧性生存命运的写照。 并且 联系到曹雪芹从贵族到贫民的特定生存遭际, 他已经被剔除了具有补天资格和际遇的封建统治阶级的 行列, 属于不堪入选之列, 已不具备任何补天的可能。他的痛苦既是为封建之天的坍塌而哭, 更是为自 己人生价值的不能实现而哭, 是深感人生无路可走, 枉入红尘的痛苦和绝望。《 红楼梦》 凡例中就流露出 “ 今日一事无成, 半生潦倒之罪” 的忏悔心理。归根结底, 这是社会时代制约下的人的生存境遇悲剧。作 为末世本质的社会时代大背景, 注定了个人生存悲剧的必然。当顽石幻形入世,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出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05
贾宝玉的艺术形象和文学价值
贾宝玉的艺术形象塑造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
贾宝玉的形象塑造融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展现出深刻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魅力。 贾宝玉的形象塑造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和生动。
贾宝玉的形象塑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 史上不可或缺的艺术形象之一。
贾宝玉在小说情节中的作用还包括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的行为和决策对其他人物的性格和命 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贾宝玉的形象对小说的影响
贾宝玉是小说的 核心人物,展现 了封建社会的衰 败和人性的复杂
贾宝玉的形象塑 造了小说中其他 人物的性格特点, 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
贾宝玉的情感纠 葛是小说的主要 线索,展现了封 建社会的伦理道 德观念
贾宝玉的形象反 映了作者对封建 社会的批判和反 思,对读者理解 小说主题有重要 意义
04
贾宝玉的命运和结局
贾宝玉的人生选择和决策
贾宝玉的人生选择:追求真爱,不畏世俗 贾宝玉的决策:放弃科举,选择与林黛玉共度余生 贾宝玉的命运:历经家族衰败,最终与林黛玉共赴黄泉 贾宝玉的结局:在家族衰败中坚守真爱,成为文学经典形象
02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多情善感
贾宝玉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 感动,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共 鸣。
贾宝玉对所有女性都非常关 注,对她们的遭遇和命运深 感同情。
贾宝玉在处理情感问题时非 常敏感,能够察觉到他人的
微妙情绪变化。
贾宝玉的多情善感也让他在 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很高
的情商和同理心。
叛逆不羁
厌恶封建礼教束 缚,追求自由平 等
贾宝玉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形象和思 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和探 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和人性等方面的重要素材。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命运观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命运观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命运观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悲剧命运以及对命运的观念在整个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以及他对命运的不同态度。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具有丰富感情和独特个性的角色。

从小,他就备受宠爱,被众人奉为贵公子。

然而,尽管他天资聪颖,才情出众,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

首先,他注定成为贾府的石头遗子,因而承受着家族命运的重担。

贾府的荣辱与贾宝玉紧密相连,他被迫面对着家族的权谋和尔虞我诈。

其次,贾宝玉的感情命运也深受命运的捉弄。

他爱上了林黛玉,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悲剧的。

黛玉的病情加重,最终导致她的早逝,这使贾宝玉陷入了永远无法忘怀的痛苦之中。

另外,贾宝玉与王熙凤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感情纠葛,最终导致王熙凤毁灭,进一步加剧了贾宝玉的悲哀。

虽然贾宝玉经历了许多悲剧,但他对命运却有着不同的观念。

一方面,他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颓废和对命运的无奈。

他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对黛玉的离世深感迷茫和痛苦,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的。

另一方面,贾宝玉也常常表现出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例如他在荣府中努力学习文才,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才华改变自己的境遇。

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反而被命运击败。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以及对命运的观念在《红楼梦》中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无论一个人多么努力,多么聪明,命运仍然是无法掌握的。

贾宝玉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而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族背景、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等。

即便一个人具备了优秀的才华和品德,也不能完全改变命运的安排。

通过描写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命运观,作者揭示了命运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并给予了读者对于命运的思考。

人们可以反思自己对命运的态度,是否应该接受命运的束缚,还是应该积极面对和挑战。

无论是命运的挑战还是命运的接受,都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平静和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各种变化和起伏。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便是贾宝玉,他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灵魂。

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了作者对于青年一代悲凉命运的思考和抒发,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价值观念的消解与衰落。

贾宝玉身世高贵,出身权贵世家,但他的命运却被早有安排,注定了一生的悲剧。

他在故事中具有玩世不恭、幼稚浮躁、聪明才智等特点。

从他的童年时代开始,贾宝玉就展示出了他对禁忌事物的好奇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他在“蘅芜苑”中与黛玉结伴私自进入草堂,象征着他逃离现实的渴望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贾宝玉的注意力常常被琐碎的红尘所吸引,他喜欢和妓女、女樱桃等稍纵即逝的美景交往,但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和事。

这种浮躁的性格使得贾宝玉在红楼梦中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剧。

然而,贾宝玉并不只是一个幼稚的玩世不恭的年轻人。

他聪明才智,在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都有着出众的才能和见解。

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能够随意引经据典。

尤其是他在诗歌创作中的才华,被誉为“才子”,这一点在他与黛玉的对诗中表露无遗。

他写的《秋窗词》、《枕上吟》等诗文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思和对家国忧患的深刻思考,显示出了他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理解。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也展现出了他的矛盾性格。

他深爱着林黛玉,但却不能与她走到一起。

他对黛玉的感情有着深厚的依恋和渴望,但却因为命运的限制而不能与她有着更进一步的关系。

贾宝玉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使他逐渐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对追求的欲望,最终导致了他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崩溃。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让人感到无限的唏嘘和沉痛,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也象征着整个封建社会青年一代的命运和处境。

贾宝玉的形象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人的命运,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消失和价值观念的沦丧。

红楼梦这一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价值底蕴的崩溃与消解。

贾宝玉这个人物自身所经历的悲剧,正是贾府这个高贵世家的悲剧的缩影。

红楼梦贾宝玉黛玉宝钗宝玉的悲剧人生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贾宝玉黛玉宝钗宝玉的悲剧人生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贾宝玉黛玉宝钗宝玉的悲剧人生原文与解析红楼梦贾宝玉、黛玉、宝钗——宝玉的悲剧人生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个瑰丽而绚烂的宏大小说世界中,贾宝玉、黛玉和宝钗是三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角色。

他们身上发生的悲剧故事,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下面将从原文和解析两个方面,对贾宝玉、黛玉和宝钗的悲剧人生进行探讨。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角,他是贾府的贵公子。

纵观整个故事,贾宝玉的悲剧人生可以说是源于他的虚荣心和情感纠缠。

他美丽而娇媚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颗深情脆弱的心。

在与黛玉、宝钗的情感纠葛中,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和挣扎。

宝玉与黛玉是一对宿命中的恋人。

原文中多次出现的“红楼梦初醒时”一词,暗示着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他们的感情起初是美好的,但却被命运所捉弄。

黛玉的离世,让宝玉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这也是贾宝玉悲剧人生的起点。

宝玉同时也与宝钗有着一段情感纠葛。

宝钗是一个聪明、善良、贤惠的女子,她对宝玉深情依恋。

然而,宝玉内心却无法摆脱对黛玉的思念,对宝钗的感情始终没有达到完全投入。

宝玉在对待感情问题上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与宝钗之间的爱情也走向了悲剧。

贾宝玉的悲剧人生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也与贾府的家族沉沦有关。

整个贾府贵族阶层的荣华富贵中,充斥着虚伪、堕落和世俗的价值观。

这种环境使得宝玉在追求真诚、纯洁的爱情时倍感困惑和痛苦,难以得到真正的幸福。

总体来说,贾宝玉的悲剧人生源自他的情感纠缠、虚荣心和对爱情的过度追求,以及贾府家族的虚伪和沉沦。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通过贾宝玉的悲剧,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困惑和痛苦,同时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

解析部分:宝玉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他既有纯真善良的一面,又有背负前世因果的宿命感。

纵观全书,宝玉的命运与他作为宝黛宝接班人的身份密切相关。

宝黛宝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主题之一,也是作者对封建家族衰落的描绘。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贾宝玉之死与荣府的毁灭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贾宝玉之死与荣府的毁灭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贾宝玉之死与荣府的毁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小说第四十五回中,贾宝玉的死亡以及荣府的毁灭成为了其中的重要情节,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悲剧色彩。

本文将从贾宝玉的命运转折和荣府的变迁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部分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贾宝玉的命运转折。

自小生活在荣府中的贾宝玉,是贾府的重要继承人,享有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然而,他的性格却非常矛盾复杂,内心承载着过多的情感和痛苦。

在第四十五回中,贾宝玉的心理变得异常阴郁,眼见身边亲人离世,情感上也备受挫折。

在贾宝玉的死亡过程中,他的心灵逐渐悔悟,认识到自己对荣府的过分依赖和放纵自己的挥霍行为给家族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对自己的荒淫生活感到深深的自责,为自己的荒唐挥霍以及对贾母、王夫人等的不满而愧疚。

最终,贾宝玉决定在荣府病重不起的时候离开人世,让自己的死成为对荣府家族的一次惩戒。

其次,我们来看荣府的毁灭。

贾宝玉的死不仅仅是一场悲剧,也象征着整个荣府的兴衰沉浮。

贾府作为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家族,代代相传,历经荣光和挫折。

然而,在第四十五回中,随着贾宝玉的死亡,荣府开始走向衰败。

贾宝玉的离世意味着荣府失去了家族的代表人物和核心力量,家族成员们也随之开始争权夺利,内斗不断。

荣府的门第地位逐渐下降,家族的燕、谢两位堂姐弟也为权力而争斗,导致了荣府的分崩离析。

最终,荣府的毁灭成为了整个故事的结尾,象征着家族的没落和命运的尽头。

总结起来,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描述了贾宝玉的死亡以及荣府的毁灭,揭示了贾宝玉的命运转折和荣府的兴衰沉浮。

贾宝玉的死亡让读者对生命和珍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而荣府的毁灭也反映了家族命运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紧密关系。

通过对这一部分情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考和人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曹雪芹. 红楼梦[M]. 中华书局, 2016.。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分析2篇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分析2篇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分析2篇篇一:贾宝玉的人物特点与命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颇具魅力的人物,他的性格、命运、情感都是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宝玉的人物特点与命运,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1.人物特点贾宝玉聪明机灵、艺术才华出众,他的(诗、书、画、音)艺术才能超群。

他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对朋友、亲人、爱人都热情而真诚,其坦率大胆的性格具有现代人的某些特点,深受人们的称赞和喜爱。

2.命运贾宝玉是少爷,家族的一员,他出生于贾府中,一生十分顺遂。

然而,他又是一个注定要失落的人。

他在贾府中的童年无忧无虑,但进贾府后,周围的亲人、朋友、爱人无一不让他心灵受伤。

他所经历的挫折,使他对世界充满了怀疑,对自我产生了质疑,也让他在心底里暗恋众多的女子,并最终不得不去历经痛苦、失落的悲剧结局。

3.结论贾宝玉深受人们喜爱,但他的命运却注定了他必将流落他乡,无家可归。

篇二:贾宝玉的形象特点分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被描绘成一个性格复杂而颇具魅力的人物,他的敏感、纤细、多愁善感,以及激烈、激进的情感丰富而深刻,这为他赢得了读者的共鸣和同情。

1.聪明机灵贾宝玉身处贵族家庭,其隐藏在表象下的眼光和本领常常得到贾母的青睐,尽管他是贾府的少爷,但他常常以一副沉默隐秘的神态来表现自己。

同时,他的慧眼敏锐,善于捕捉各种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领域的细节,自此对红楼梦的情感背景和社会背景具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2.艺术才华出众贾宝玉的(诗、书、画、音)艺术才能超群。

他不仅对诗词、歌谣等文学形式非凡,而且还善于识别琴棋书画等文艺作品。

他在梦中用更多的方式和手势表达了对甄姬的爱情之情,强调了爱情的真诚和深度,也揭示了一个对贵族文化的深思熟虑和博大精深的理解。

3.多愁善感贾宝玉多愁善感,整个被贾府的亲人、朋友、父母的背叛所伤害,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不管是与黛玉支离破碎的感情,还是向贾母抛出的残忍挑战,他都表现出一种在复杂的命运轨迹中向着真理和正义前进的努力。

红楼梦读后感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读后感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读后感贾宝玉的悲剧命运在《红楼梦》这部经典的小说中,贾宝玉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

作为贾府的宝贝儿子,他继承了贾府的繁华和贵族地位,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命运的挑战。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贾宝玉被描述为一个美丽的少年,具有敏锐的情感和特殊的灵性。

然而,命运却处处对他不利。

首先,他注定了他所处的家庭环境。

在贾府,权力斗争和利益纷争是无处不在的,而贾宝玉却对这些不感兴趣。

他更愿意追求真爱和艺术,对他来说,这些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

然而,他却被迫接受了一个他并不爱的妻子。

这个违背了他内心真实感情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使他陷入了痛苦和困惑之中。

其次,贾宝玉还受到了家族的压力和期望。

作为贾家的长养子,他被寄予了重大的期望。

然而,他并不愿意按照家族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来生活。

他更喜欢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然而,社会对他的期望和家族的压力却让他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些外界的期望和压力对贾宝玉来说是巨大的负担,最终导致了他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另外,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也体现在他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上。

黛玉是一个聪明、独立且有自己独特思想的女孩,她和贾宝玉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知己。

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却注定了不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贾宝玉被迫与他并不爱的妻子结婚,而黛玉也被迫参与到家族之间的权力博弈中。

他们的爱情因各种原因而终结,最终带来了两人的悲剧命运。

为了逃避现实的痛苦,贾宝玉选择了沉迷于纨绔生活和荒淫无度。

他在纨绔生活中追求着一时的快乐和享受,然而,这种放纵最终导致了他的堕落和灭亡。

他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陷入了毫无意义的生活之中。

读完《红楼梦》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他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族,但却无法摆脱社会和家族的限制。

他追求真爱和艺术的渴望被迫不自由,最终导致了他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同时,他与黛玉之间的爱情也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夭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悲伤和绝望。

浅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悲剧命运

浅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悲剧命运

2021年第13期21文学研究浅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悲剧命运高娟娟《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为中心事件,整个《红楼梦》悲剧都以这三个人物人物为中心。

而书中贾宝玉这个中心人物,是作者结合个人经历、社会现实以及出众的写作能力,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写作手法,塑造了贾宝玉这个我国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1。

若是在书中找“彻头彻尾之悲剧”,必定是贾宝玉之事件,《红楼梦》是以贾宝玉为中心的一部悲剧小说。

一、封建制度与封建家庭上的两难首先,贾宝玉生长在一个腐朽衰败的“侯门公府”的封建贵族的大家庭的社会环境里,在这个封建社会末期的环境下,官僚地主家庭一般都逃不过一个常例,即“五世而斩”2,意思是这种家庭的所谓“荣华富贵”,无法永久的延续下去,代代相传。

《红楼梦》中所说的贾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作品中的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简要的阐述了贾府在目前的衰败现象,“那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劲上来了。

”首先为贾宝玉作为这样大家族中的一代子孙,为贾府的日渐衰落作铺垫。

同时,也从侧面预示着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在《红楼梦》第九、十七、三十三回等多处,描写贾政与贾宝玉之间的父子关系,一方面是辱骂和毒打,一方面是害怕和恐惧。

尤其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作者将其父子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封建典范家长贾政对贾宝玉的题词在心里很满意,在口头上却一直辱骂其“蠢物”,而贾宝玉在面对父亲时,总是唯唯诺诺,不敢反抗。

出生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贵族的贾宝玉,他虽然生活中否定封建统治阶级社会,但却没有能够否定君权和父权,在封建制度和家庭之间矛盾斗争,直到自己“出家”都没得以解决。

二者之间的斗争问题使他对现实始终带着阴黯气氛和悲剧色彩,所以他只能成为悲剧的主人,以悲剧来结束他的斗争。

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们都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他们的悲剧命运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境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遭遇和命运三个方面来探讨他们的悲剧命运。

首先,贾宝玉是贾府的才子佳人,他天生聪明绝顶,却也颇具矛盾性格。

一方面,他具备文才和美貌,深受众人喜爱。

然而,他内心纵情欢娱,缺乏责任感,不愿担当家族的重任。

他沉迷于红楼梦的世界,无视规矩和传统,形成了自我放纵的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他对家族和亲情有着一种无法抹灭的情感,他不愿看到家族的衰败和亲人的离世,但他却无能为力。

贾府的富贵繁华只是幻象,一切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林黛玉则是一个充满忧郁和叛逆的女子。

她天生聪慧,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坚守的原则。

然而,她出身于贾府贫寒的分支,被贾府的后妈妒忌,遭受了尽情打压和羞辱。

她热爱自由,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缚,但命运总是不公。

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也充满了痛苦和悲哀,他们无法在一起生活,只能默默地守护着彼此。

最终,她无法承受种种痛苦和压力,最终悲剧地离世。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是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身处红楼梦的虚幻世界中。

虽然红楼梦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但这也成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他们逐渐迷失自我,沉浸在享乐和梦幻中,失去了真实的生活。

他们对于现实和人生的态度越来越消极,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受到了社会环境和宿命论的制约。

贾宝玉作为贵族子弟,他所处的家族和社会体制决定了他无法违背命运的安排。

贾府的衰败和家族的命运已经注定,他无法逃脱这个宿命。

而林黛玉则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她注定要受到世俗的限制和压迫。

无论她多么坚强和独立,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各种限制最终让她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综上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所经历的遭遇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他们的命运受到了红楼梦的虚幻世界和宿命论的制约,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的成长与悲剧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的成长与悲剧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的成长与悲剧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之一,以贾宝玉为主人公,讲述了他的成长历程与悲剧命运。

贾宝玉是贾府的庶孙,在富贵荣华的背后,他却经历了种种痛苦和不幸。

本文将从他的成长经历和命运变迁两个方面来探讨他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

一、成长经历贾宝玉自小生活在荣府,被众人溺爱,不受任何束缚。

他聪明灵动,天资聪颖,却由于家族遗传的软弱性格,缺乏自律能力。

在荣府中,他接受了私塾教育,广泛涉猎古今文学。

他身边的虞姬、袭人、晴雯等人也影响了他的成长。

然而,贾宝玉的成长环境和家族背景导致他过于放纵自己,习惯了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缺乏对现实的认知。

他沉迷于红楼梦中的幻想世界,对贾府的衰落毫无察觉。

同时,他对女性的情感纠缠不清,挣扎于纯真与情欲之间,逐渐沉迷于感情的迷雾之中。

二、命运变迁贾宝玉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他和林黛玉的相遇上。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两人从小就有着特殊的感情。

然而,由于众多原因和阻力,他们无法在一起。

这让贾宝玉陷入了无边的痛苦和挣扎。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还体现在他与贾府的衰落之中。

贾府原本是世代富有的荣府,但随着家族争斗和权谋的不断加剧,贾府逐渐走向衰落。

整个贾府的繁华和富贵都成了过去。

贾宝玉无力扭转这一趋势,他只能无奈地目睹着家族的变迁和财富的流逝。

在贾府衰落的背后,贾宝玉身陷情感的困扰和过度追求纯真的欲望之中。

他的心境逐渐变得消沉和痛苦,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三、悲剧原因贾宝玉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他的成长环境与家族背景决定了他的性格和行为。

在被众人溺爱和放纵的环境中长大,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对现实的认知。

他习惯了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无法面对贾府的衰落,陷入情感纠缠和痛苦之中。

其次,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也与他对女性情感的迷恋有关。

他对林黛玉和其他女性之间的纠缠不清,让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情感困扰。

这种情感纠葛使他无法专注于现实生活,导致他的思维越来越消极和沉沦。

最后,贾宝玉对纯真和幻想的追求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

作者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面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全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为中心,而贾宝玉又是中心中的中心人物。

现在,试从家庭悲剧、感情悲剧两个方面论述贾宝玉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命运悲剧贾宝玉作为历经百年的大家族的男性子嗣,贾宝玉负有重大的家族使命,这是由他们在家族史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贾宝玉的“衔玉而生”给贾府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贾宝玉是最有条件成为家族振兴、金榜题名的光彩人物,贾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

但遗憾的是,具有叛逆性格的贾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

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就产生了贾宝玉的双重悲剧: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允许的叛逆者的悲剧;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悲剧。

一使命的不可抗与叛逆性格铸造的家庭悲剧(一)无可抗拒的使命贾府最初由宁国公和荣国公创下基业,成为远近闻名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第二回)。

此后,贾氏家业逐渐呈现出衰败之象贾府后人“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三代贾敬出家;贾赦醉生梦死,淫乱无耻;贾政虽恪守封建教条,却无力重振家业。

因此,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的惯例,贾府第四代的男性子孙便面临着振兴家族的“历史使命”。

可实际上,贾珍,贾琏,甚至贾珍之子贾蓉都毫不掩饰地过着无所作为、荒淫无耻的生活,不可能完成家族使命。

而贾政的长子贾珠早夭,只有宝玉“聪明灵慧,略望可成”(第五回),于是贾府中兴的重任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贾宝玉的肩上。

封建的土地生出的叛逆的新芽1 似傻如狂,行为乖张的“混世魔王”贾宝玉自“衔玉”而生开始,就被视作“奇异”,而他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

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宝玉性格特点总结

宝玉性格特点总结

宝玉性格特点总结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一个非常丰满的人物形象。

他的性格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温和善良:宝玉是一个善良温和的人,他对待家人和朋友都充满关爱和善意。

无论是对待贾母、王熙凤还是其他人,宝玉总是很慈祥,从不生气或指责别人。

2.懦弱敏感:尽管宝玉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他也是一个懦弱敏感的人。

他对世事的看法往往比较消极,对外界的不公和压迫往往感到无能为力。

他对于姨娘们的冷嘲热讽很敏感,经常被打击到。

3.想象力丰富:宝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经常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幻想世界中。

他经常幻想成为诗词中的人物,或者是玉宝出尘的仙子。

这种想象力让宝玉拥有了一种独特的灵性和艺术气质。

4.对美的追求:宝玉对美的追求是他性格的核心特点之一、他对美有着强烈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无论是对自然美还是人与事物的美都有独特的感悟。

他对花草树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对这些事物表达出深深的喜爱。

5.对爱的渴望:宝玉内心深处渴望爱的陪伴和依靠。

他对黛玉特别的情意绵绵,将她视为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为了黛玉可以付出一切。

但他追求的爱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爱,对于现实中的挫折和矛盾难以接受。

6.对悲剧的预感:宝玉有一种对悲剧的预感,他经常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他相信命运的安排,并且相信自己注定要成为悲剧的牺牲品。

这种悲观的态度使得宝玉在生活中常常陷入自责和迷茫中。

7.优柔寡断:宝玉常常陷入优柔寡断的状态,无法做出自己的决策。

他对于与黛玉的关系,对于自己的追求和未来的人生都充满了犹豫和纠结。

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使得宝玉在一些重要的时刻无法选择出路。

8.爱幻想:宝玉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他经常在自己的思绪中构建出美好的现实。

他总是执着于虚构的事物和幻境中,而忽略了现实的残酷和不完美。

综上所述,宝玉是一个善良、敏感、想象力丰富、追求美的人。

他对爱渴望、对命运悲观、优柔寡断,并且喜欢幻想。

这些性格特点使得他成为一个非常有魅力和独特的人物形象,也为《红楼梦》增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内涵。

文学人物-贾宝玉形象特点分析

文学人物-贾宝玉形象特点分析

文学人物-贾宝玉形象特点分析《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多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

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

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

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

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

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

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

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

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

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

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憎倾向。

贾宝玉是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

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就是警幻仙姑所说的:“天分中生成一端痴情。

”他的“痴情”,不仅表现在对林黛玉的钟情,还表现在他对一切少女美丽与聪慧的赞赏,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在大观园里,宝玉对女儿们关怀备至。

如第三十回他看到龄官画蔷,就想到她“心里不知怎么煎熬呢?模样这么单薄,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忽然一阵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提醒龄官避雨而忘了自己也站在雨中,身上淋湿了都不阵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特点内容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

作者从社会,道德文化、人生三个层面揭示了从社会到个人,从表面到深层的悲剧意含。

而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为中心。

而贾宝玉又是其中的中心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悲剧,现在试从家庭悲剧、感情悲剧及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等方面论述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关键词:贾宝玉、家庭悲剧、爱情悲剧、判逆精神贾宝玉是个非常感情化、世俗化的贵族公子。

同时又是个跛足的免为其难的人生哲理的探索者,他在先天给他规定的环境中,凭直感、生活感受和思考,而在小说中被称为“情种”①“情痴”②的贾宝玉永远也无法像他希望的那样。

永远生活在一个与女性水乳交融的桃花源式的环境里,愿望与现实相抵触的悲剧不可避免的上演。

一、家庭悲剧在贾府的后代中,本来贾宝玉最有条件成为振兴家庭,金榜题名的光彩人物,贾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

但遗憾的是作为社会新思潮代表人物的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格格不入的水火关系。

作者第一回交代贾宝玉身上那块通灵宝玉的来历时,特别说明它是女娲补天时弃置不用的一块废石,因不甘寂寞,化石为美玉,到人间实现补天的愿望。

这个神话故事已经对贾宝玉的形象本质做出了规定:尽管他具有美好的资质和用世的愿望毕竟是一个“不甚入选”③假宝玉④。

这就决定了他的形象的悲剧性质。

而构成其形象悲剧性质的原因,就在于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贾宝玉个人的意愿与家庭和社会的要求完全是相互背离的。

他自身那些与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背道而驰的东西,对于他个人来说,体现了他作为社会新思潮和新气象人物的资格,但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依然是后继无人的象征。

而在中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封建贵族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子孙接受最正统的教育,努力地加官进爵,功名出任。

在这一要求下,不少纨绔子弟都曾为之而奋斗。

象贾宝玉这样的贵族公子,也就必须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努力地去维续贾家的荣耀,但是贾宝玉生性顽劣异常不喜欢读书,最喜欢在内帷厮混⑤,而在他祖母的庇护下他虽然生长在贵族家庭,但自幼并没有受封建主义正常的熏陶教育,他的思想同当时的世俗社会相抵触,跟封建秩育相违背。

当然,贾宝玉之所以会在其隶属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眼里形成这样的印象,是和他自幼的表现分不开的。

贾宝玉自“衔玉”⑥而生开始,被视作“奇异”⑦,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的举动,更是若人关注,使贾政老爷不喜欢,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子便清爽”的混话,这在当时那种社会里,简直是一种叛逆,一种大逆不道。

这种叛逆,也必然引起“百口嘲谤⑧,万目睚眦⑨”的。

象他这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的纨绔子弟,在当时那种“成则公侯败败贼”的价值取向里,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当然是得不到正统思想的认可的。

我们知道:贾宝玉在荣国府是处于继承人的地位,他聪俊灵秀的天赋,使这个贵族家庭对他寄予了特别殷切的希望和要求,然而,他不仅丝豪无意于立身扬名,治国经家,而且他对那个家及国已经彻底绝望,并走上背叛的道路,他和他的父亲是那样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他不爱读书,偏偏要他读;他不爱做八股文,偏偏要他做;他不要和那峨冠博带的家伙应酬,偏偏逼他出去应酬;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子的世界的一片净土,他的父亲总要把他拉出来,他的母亲总要来摧残这一片净土⑩。

不,还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辈之流总要来污秽,践踏这片净土。

特别是他爱的人,偏偏不让他爱;他不愿结的姻缘,偏偏要他结。

若说没有奇缘,今年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尽管家里人逼着他去做这些事,他仍坚持不去做。

所以贾宝玉在封建统治阶段眼里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一个典型形象。

而与他的家庭的种种矛盾注定他与这个封建大家庭只能是个悲剧。

二、感情悲剧贾宝玉由于无法找到自己理想的社会道路,他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爱情生活上来。

但这种转移仍然无法躲避家庭对其生活行为的限制和选择,既然家庭把贾宝玉作为振兴家庭的希望,那么对其配偶的选择也就与这种希望密切相关。

而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薛宝钗显然比林黛玉更为理想。

而对于贾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后唯一的向往和追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诗意的“木石结盟”最终被代表世俗关系的“金玉良缘”所取代。

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悲剧中的悲剧。

而生活中他对众的感情,也不能得到众人的理解,他对草木鸟兽寄予的感情它们不能理解。

这对他个人来说不能不是个无言的伤痕。

1、贾宝玉对众人的爱首先是贾宝玉对众多女子的爱,不过这不同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贾宝玉对女性有一种尊重乃至崇拜的心态。

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中,男子从小便被教育他们是不同于女子的,他们应该与女子保持距离。

一个成熟的男人和女性如果整天混在一起,会被认为没出息,沉湎于儿女情长。

然儿贾宝玉毫不理睬灾切,他整日与女子厮混,这实际上是他生活的最主要内容。

用史湘云的话说,便是:“你成年家只在我们群里。

”而袭人也在三十四回中说:“他偏好在我队里闹。

”贾母因此说:“想必原是个丫头投错了胎不成”?男人本应有男人的事情做,去求取功名。

但贾宝玉却偏偏对女子的事情兴趣,这也是应该出于他的性别平等意识。

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中重要组成之一便是男性霸权主义,是高高凌驾于女人之上的那价权威。

要贾宝玉时代,男人是社会的主宰,女人的奴仆,是被轻视与奴役的。

贾宝玉有男人解放主义所要求的对女人的尊重,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我们看到,贾宝玉同贾珍、贾琏、贾蓉之辈以至于上一代人贾赦,是完全不同的人。

他们是把女人当做自己发泄的玩物,他们过的是奢靡淫乱的生活。

而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像水一样的清澈、晶莹、明洁的少女,她们青春生命里闪耀着真和美的光彩。

贾宝玉正是从她们身上看到了美,发现了优美的灵魂和纯真的心。

这感动着他,使他甚至忘却了自己。

他对许多少女多情,并且体贴关爱女子到忘我的境界。

《红楼梦》的作者以极大的气魄开拓了贾宝玉的感情世界,可能说把贾宝玉的人之至情发挥到淋漓尽至的地步。

他不但对活人,就连画上的美人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

他既然对许多女子都多情,就不能不发生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越想无趣,目下不过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又欲何为?又一次,当晴雯要和袭人吵闹的时候,他就伤心地说:“叫我怎样才好呢?把这个心使碎了,也没有人知道。

”后来虽然通过龄官画蔷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时得到所有女子的眼泪”,但他喜欢在女子身上用心的痴性并没有改变。

如警幼仙子所说的“意淫”。

这样概括和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特性,不单因为宝玉生长在少女群中,多所眷爱,而且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间的爱,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

可见贾宝玉并不因为钟情林妹妹而一叶障目,无视其他众多女儿的不幸和痛苦,他的心怀,可算得较为博大的。

设想如果他心目中只有一黛玉,他哪里至于如此劳力伤神。

更何况他的谓的妹妹们并没有对他的关爱有所体会,在那样的社会里他所能得到的只能是个悲剧。

2、贾宝玉对周围不同身份的人的爱贾宝玉不仅对少女们友爱,而且对周围身份卑微者有一种平等的爱。

贾府嫡庶之间壁垒森严,贾宝玉是唯一没有嫡尊庶卑思想的人。

他对姨娘,庶出的弟妹都平等相等,“并无亲疏远近之别”。

平儿生日,她自己都说“我们是那个牌儿名上的人,生日没有拜寿的福,又没有受礼的职分”,贾宝玉却给她行礼祝寿。

赵姨娘、周姨娘到了怡红院,凤姐毫不理睬,贾宝玉起身让坐。

贾环因为是庶出,受到很多人的歧视,贾宝玉认为“一般兄弟,何必怕我。

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如这样看待,还有人背后议论,还禁得住辖治他”?从不拿出嫡系兄长的尊严压制他。

贾环用蜡烛烫伤他,贾宝玉仍说:“明日老太太问只说我自己烫的就是了。

”对于满脑子嫡庶思想的一心想取而代之的赵姨娘母子,贾宝玉处处尊重、容让,避免矛盾发生。

可是不管他怎么去做,都不会得到他人的谅解,更不会改变他们对他的敌意。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性是一见钟情,是经过长期的接触与了解后建立的。

并且他们之间是重情不重物,重实质而不重表面。

如贾宝玉把北静王赠给的念珠给林黛玉,这挂念珠可是皇帝亲赐给北静王,可林黛玉说:“是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

”逐掷在地上,可见她是不重物的。

后来贾宝玉挨打后,托晴雯给林黛玉捎去一块旧手帕,倒使她心领神会,感到礼轻意重了,并在上面题诗表达自已的感情。

这时的林黛玉才真正觉得贾宝玉是给自己的真爱,从心底里接受了贾宝玉的爱。

从贾宝玉的自主恋爱来分析,他不考虑门当户对,家世利益,爱而知其恶,爱一个人,只要是真正是知音,真正是自己喜爱的,可以包容对方的诸多弱点、缺点,这种恋爱观不仅不合封建礼教,而且是很多前瞻性的。

不过即使是如此向往仅此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诗意的“木石结盟”最终被代表世俗关系的“金玉良缘”所取代。

而这个悲剧比之前的那些伤来说犹如蝎子之于蚂蚁。

爱情是贾宝玉对社会道路失望之后的精神寄托,但是他的家人,社会没有让他如愿。

所以他最终神志不清,选择了出世走入佛门。

悲剧就这样无止境的循环着无法摆脱。

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而贾宝玉的悲剧则是其最中心的悲剧,也是无法逃避的悲剧。

注释:①情种:感情特别丰富的人。

②情痴:为爱疯狂的人。

③不甚入选:意思是不够料。

④假宝玉:是一块假的玉石,这里是说贾宝玉无材无智。

⑤内帷厮混:说是和女人混在一起谈情说爱不务正业。

⑥衔玉:嘴里叨着玉的意思。

⑦奇异:奇特不一样。

⑧百口嘲谤:众人嘲笑、毁谤。

⑨万目睚眦:众目怒视以示愤怒。

⑩净土:这里是说贾宝玉所想的生活现实。

参考文献:1、郭豫适《红楼梦研究小史续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2、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朱眉权《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胡帮炜《红楼梦B面解读》重庆出版社2002年。

5、吕启祥《红楼梦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6、周策纵《红楼梦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7、《中国古代文学史》自学考试课本第七章《红楼梦》。

王丕立2014.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