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样例.doc
教学设计样例.doc
教学设计样例.doc百度文库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康建国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方面1.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 )能力方面1.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及热量是否改变,探究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等内在变化,增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与环境事件为载体,创设多重问题情境,初步形成科学思辨与表达能力,初步学会推理与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碳-氧平衡为出发点,关注和反思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重大影响。
2.基于实验与问题的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实质。
(二)教学难点:对呼吸作用三组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教学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结合人类已有的科学认识,推测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的实质。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思想,紧紧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
其普适性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发生于所有的活细胞中,二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然后结合此前所学的光合作用,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
总之,本课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与环境事件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与探讨契机,力促学生加强对“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实质”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重要影响”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
总体教学进程设计为:从探讨绿色植物存在呼吸作用到认识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再上升到生物圈的高度认识碳—氧平衡,最四、教学准备(一)教学器材: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并按要求设置完毕。
如果用豆苗或玉米苗做生物材料,宜提前 2 ~3 周萌发相应的种子。
(二 )教学课件:用 PowerPoint 制作和呈现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以及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导入[ 引言 ] 王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在他联系刚刚学过的光的居室内,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合作用的知识,结合内都布置了各色花卉,有平台摆实际生活,思考新的放的,还有空中垂吊的,一眼望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word版第一篇:课堂讲授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或技能。
教学内容:1. 知识点2. 相关例子和案例研究3. 练习题和讨论题教学步骤:1. 前导知识引入2. 知识点讲解与示范3. 学生练习与实践4. 解决问题和答疑5. 总结与复习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互动2. 练习与作业3. 检测与考试第二篇:实验教学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目的和原理2. 实验步骤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4. 实验结果讨论与解释教学步骤:1. 实验预习与前导知识概述2. 实验操作演示3. 学生实际操作实验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5. 实验总结和评估教学评估与反馈:1. 实验报告与数据分析2. 实验操作与讨论3. 实验成绩和表现第三篇:讨论和辩论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学内容:1. 讨论话题或争议性问题2. 讨论规则和流程3. 学生观点表达和论证教学步骤:1. 话题介绍和背景知识讲解2. 小组或全班讨论3. 辩论角色分配和辩论赛4. 结论总结和反思教学评估与反馈:1. 参与讨论和辩论的活跃度2. 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3. 其他学生的评价第四篇:项目设计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内容:1. 项目目标和需求2. 团队合作组织与分工3. 项目计划和预算4. 项目实施和成果展示教学步骤:1. 项目需求与背景介绍2. 团队组建与分工安排3. 项目计划和资源准备4. 项目实施和成果制作5. 项目展示与评估教学评估与反馈:1. 项目成果质量和效果2. 团队合作与分工情况3. 项目整体评估与反思第五篇:案例分析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通过现实案例来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教学内容:1. 案例背景和问题描述2. 分析方法和工具3. 解决方案和效果评估教学步骤:1. 案例触发与引入2.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析3. 解决方案展示与讨论4. 案例效果评估和总结教学评估与反馈:1. 对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2. 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的准确性3. 案例效果评估和思考第六篇:实地考察类教学目标:通过实地参观和考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或现象。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授课时间本节课共计XX分钟,其中教学活动、学生互动和练习各部分时间安排合理,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授课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XX老师进行授课。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技能;(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XX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2)XX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教学难点(1)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2)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3)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后续部分内容(七至十二)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教案模板旨在提供一种详细且复杂的教学设计框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案例、故事或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PPT、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对新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要引导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
童话,大家一定读了不少。
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喜欢哪个角色?说一说。
是啊,童话世界五彩缤纷,令人遐想,给人启迪。
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的世界,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看看“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作者介绍:王尔德,英国著名作家(幻灯片出示)二、再读课文,初步感知:1、我的词语库:让学生读读词语,掌握字词。
2、听课文朗读,完成习题。
(1)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里什么样?(2)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什么样?(3)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花园有什么变化?(4)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又怎么样?3、重点句子赏析4、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春天、友谊、温暖、欢笑)。
留下了(冬天、寒冷、荒凉、孤独)。
5、理解重点句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唤来春天,需要一颗(宽容、友善、热情、温暖)的心。
7、小结:幸福源于宽容、善良和共享!8、原著结尾:幻灯片出示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一谈。
(2)写作上:童话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这一课,作者的语言也很美,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后的习作中,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优美语句。
四、名人名言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材简析: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
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__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
教学设计word模板
教学设计word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年级:_______班学生类型:_______(例如: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等)学生特点:已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授课时间课时:1课时时间分配:45分钟四、授课教师姓名:_______教龄:_______年教学特点: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实践操作等。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对学科的兴趣;(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3)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2)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3)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引导。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新知讲授(20分钟)3、合作探究(15分钟)4、巩固练习(10分钟)5、拓展延伸(5分钟)八、教学方法和手段九、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十、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十一、结论十二、教学反思希望这个模板对您有所帮助!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授课教师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的相关内容,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新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一个与新课程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或猜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学情分析:在学生对马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马的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生字词;掌握对比的描写手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积累优美词句;掌握对比描写教学活动:一、兴趣式导入课前先做一个知识积累训练,请同学讲一讲有“马”字的成语: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不停蹄等。
二、观察图片,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前者是被人类驯服、被束缚的马;后者是自由的、野生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生字词疏通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问题设计:读完课文,你脑中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明确:①(1~2)人类驯养的马;②(3~5)天然野生的马】四、合作研讨问题设计:1、这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各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明确:①勇毅、驯良、被奴役、当玩物②美质、美德、美貌】2、你比较喜欢哪一种马,说说理由。
(鼓励学生个性体验)3、课文在描写野马的美貌时,为什么要与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文中还有哪些对比?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学一学,写一写)__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与许多其他的动物作了对比。
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猫或其他小动物。
100字左右。
六、小结语马是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让我们也成为马的朋友,放他们纵横驰骋!七、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教学设计方案篇2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也可以表演出来。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标准版,可打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复数的运算》。
详细内容包括复数的定义、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表示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复数的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复数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复数的概念:某电子设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运动轨迹为一个复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个电子设备的位置。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复数的定义:实数与虚数的和。
(2)复数的表示方法:a+bi。
(3)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例1:计算(3+4i)+(23i)。
例2:计算(4+3i)×(25i)。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计算(1+2i)(34i)。
(2)计算(2+5i)÷(13i)。
六、板书设计1. 复数的定义2. 复数的表示方法3. 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4. 例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4+3i)(25i)。
(2)计算(3+4i)×(23i)。
(3)计算(1+2i)÷(34i)。
2. 答案:(1)2+i(2)10+5i(3)0.44+0.08i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复数的概念和运算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复数在物理学、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难度梯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化3.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难度梯度教学内容应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接受和理解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7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7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教材简析:1.整体课文分析《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__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
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
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板书:追浪花)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设计理念]情境导入。
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完整word版)优秀教案模板
(请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填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2)培养学生(本节课需要培养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采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需要培养的技能或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2)培养学生(本节课需要培养的能力)。
2. 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的难点知识);(2)培养学生(需要在难点知识上培养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好课件、教案、教学素材等;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导入方法),引起学生兴趣;(2)简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问题),交流心得;(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评价。
4. 课堂讲解:(1)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2)通过实例,演示(知识点的应用)。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点评练习成果,指出不足之处。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2)强调(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或注意事项)。
7. 布置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探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进行学科探索。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重点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点。
2.2 教学难点课程中的复杂概念和原理。
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
2.3 教学资源教科书、辅导资料和相关书籍。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第三章: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讲解环节清晰明了地讲解课程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3.3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设计4.1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或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4.2 评价指标知识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应用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改进和提高。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策略设计5.1 教学方法讲授法:清晰讲解课程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实践法:通过实验、实践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3)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深入解析课程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2)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教学内容易于消化。
三、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见解;(2)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3)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情境教学(1)结合实际案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2)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知识的运用;(3)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3. 差异化教学(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给予个性化指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故事、案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知识讲解(1)条理清晰地讲解知识点,注重逻辑性;(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适时进行课堂互动,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操作(1)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第一章络的组建与运行1.1 认识计算机络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1.了解计算机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络,它与通信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络的概念。
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完整word版电子教案模板
(完整word版电子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复数的定义、复数的表示方法、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学会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题目中。
3. 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能将复数与坐标系中的点对应起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尤其是乘除运算的法则。
教学重点: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复数的几何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在坐标系中表示复数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复数与坐标系中的点有何关系?2. 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1)讲解复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实部和虚部的概念。
(2)介绍复数的表示方法,如代数表示法和极坐标表示法。
3. 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讲解复数的加减运算,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运算规则。
(2)讲解复数的乘除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运算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复数的几何意义(1)讲解复数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复数与坐标系中的点对应起来。
六、板书设计1. 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 复数的几何意义4. 例题及解答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4i, 23i;2+3i, 12i;(2)将复数1+i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并说明其几何意义。
2. 答案:(1)见教材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完整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doc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 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 ____,学生能够 ____(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 ____,学生能够 ____(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 ____,学生能够 ____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 ____学生能够掌握 ____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 ____发展 / 提高学生 ____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 直接导入 / 游戏导入 / 情境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一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分授完成后,开始解本的点,也就是第二程与方法目,引学生行探究学,学生先行探究学,能用自己的____方法。
然后,合例, ____方法行解,具体程如下:(授第二目)通种方法,既学生能深入理解种方法,也可以增学生之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根据各科目自行(四)小(五)作布置布置后作,包括必做和做,必做主要以基算式主,做会用一些开放性高,需要学生行散思考的,以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板采用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构,突出重点,彰文章主。
万用模板解一、教学目1、知与技能(能力)2、程与方法(方法能力)3、感情度与价(社会能力)A必具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主体行主体必是学生而不是老,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得具体的步,而不是教有没有完成任。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技能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素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4.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践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拓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实践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4. 考试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材简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
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1、故事导入: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1、读正确:⑴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⑵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⑶抽读正音。
2、读流利:⑴再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⑵交流汇报。
⑶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⑷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⑸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⑹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⑴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⑵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⑶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
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⑷学生练读。
示范教案word模板
示范教案Word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语文1.2 课题名称:《背影》1.3 课时安排:2课时1.4 教学目标:1.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1.4.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生字词的学习。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提问等。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教材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珍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情感。
4.4 讲解与提问: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5.3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上课前。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7.3 教学策略调整: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8.1 相关文章推荐:向学生推荐与亲情主题相关的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8.2 课外活动建议:建议学生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模板范例(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英语设计者牟安琪倪芳芳单位(学校)温州大学授课班级使用 PE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学生倪珍珍邵婧版英语(新目标)章节名称PEP 英语九年级 unit2 section B & self-check学时 11.依据纽南 (David Nunan)所提出的任务型及合作式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愿望和自信心 ,促进合作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设计理念2.在完成内容解说后进行提问环节时,运用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将教学内容分成一系列连续的阶段,由浅入深,不断地给予提问(刺激)与确认(强化)。
教材关联:本课为PEP 英语九年级 unit2 sectionB & self-check,为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已将主题呈现,本课时将进一步巩固第一教材和内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第一课时内容的延续和强化,是后面课时内容的铺容分析垫。
内容分析: 1.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过句型“I/He/You usedto”,本课运用阐述学生的变化这一形式可引导学生进入主要句型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自身。
2.本课时主要学习 section B & self-check,完成听力练习。
课程标准:PEP 版英语(新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教学目标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典型教学设计.doc
典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典型篮球教案短跑教案体育典型教学设计篇一: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一份完整的课堂教案应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课程名称? 年级? 教师姓名,设计时间? 课时主题? 本课内容概要? 教学目的(意图)? 学习目标? 教学材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时间分配? 评价办法本课所用参考资料(1)按照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思想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圆的认识》一课讲述“圆”这个数学概念,除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外,还根据需要选用了一些录像、教具等媒体,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教学方式。
这种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特点是:? 将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与常规媒体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采用集中演示形式。
? 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应用多种媒体资源,创设最佳学习环境。
由于是在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进行教学,本节课采用了“以教为主”的设计模式。
关于这节课中教学软件的应用特点归纳如下:? 课题:《圆的认识》? 学科内容:数学概念? 教学环境:多媒体综合教室?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教学? 软件应用类型:集中演示教学? 软件作用:演示动画、创设情境、练习训练《圆的认识》一课综合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录像、教具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概念,认识圆的特征。
这种数学概念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是:呈现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重点难点的分析—提出生活应用的问题—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1、利用多种媒体创设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在教学的开始部分中,教师通过放映一段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录像带将学生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圆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动画,讲解圆的特征;最后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演示猴子坐在各种轮子的车上的情境,提出问题:“汽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概念并达到对知识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康建国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方面1.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 )能力方面1.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及热量是否改变,探究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等内在变化,增进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与环境事件为载体,创设多重问题情境,初步形成科学思辨与表达能力,初步学会推理与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碳-氧平衡为出发点,关注和反思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重大影响。
2.基于实验与问题的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实质。
(二 )教学难点:对呼吸作用三组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教学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结合人类已有的科学认识,推测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的实质。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思想,紧紧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
其普适性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发生于所有的活细胞中,二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然后结合此前所学的光合作用,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
总之,本课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与环境事件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与探讨契机,力促学生加强对“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实质”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重要影响”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
总体教学进程设计为:从探讨绿色植物存在呼吸作用到认识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再上升到生物圈的高度认识碳—氧平衡,最四、教学准备(一 )教学器材: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并按要求设置完毕。
如果用豆苗或玉米苗做生物材料,宜提前 2 ~3 周萌发相应的种子。
(二 )教学课件:用 PowerPoint 制作和呈现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以及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导入[ 引言 ] 王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在他联系刚刚学过的光的居室内,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合作用的知识,结合内都布置了各色花卉,有平台摆实际生活,思考新的放的,还有空中垂吊的,一眼望问题。
去,一片绿意中花色纷繁,真是好不惬意。
王先生认为,这些植物可以吸附灰尘,释放氧气,既更新了空气,又美化了室内环境,可谓两全其美。
同学们,你们认为王先生的想法和做法对不对呢?[ 提问 ] 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需学生的观点可能不要再学习一些知识才可以。
其实,一致,也有的同学可植物除了能进行光合作用,还存能未置可否,感到疑在另外一种作用,即呼吸作用。
惑。
设计意图将教材中的篇首内容具体化,更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有条件,可向学生展示居室布满花卉情景的幻灯片。
通过进一步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那么,呼吸作用在植物体上是怎由此引出实么表现的呢?呼吸作用与我们平验。
常所说的呼吸是相同的吗?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不同呢?探究绿色[ 解释 ] 说明实验一的对照装置。
实每组实验所植物呼吸验材料分别于上课前一、两天放用的生物材作用的过到两个暖水瓶中(先在暖瓶的下料均为“活程。
半部装入泡沫碎块,既节约生物的”与“死的”材料 ,又可延缓发酵),记录初始进行对照。
引实验一:有温度值。
经过了一昼夜以上时间导学生辨析机物分解的放置,请同学们观察温度计目实验过程。
时释放能前所显示的温度。
量。
[ 演示 ] 由学生代表配合,以巡视方观察并记录两支温式向学生们展示。
度计的读数。
分析实[ 提问 ] 两种温度的对比说明了什验结果,思考后讨么?论。
实验二在教[ 概括 ] 科学实验证明,这些热量来学生得出实验结论:材的基础上自有机物,更具体地说,萌发种说明萌发的种子释设置成对照子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放了热量,而死的种实验,使之逻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萌发,子不能释放出热量。
辑严谨,易于另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向外学生理解。
散发,由于这些热量聚集在暖水瓶中,被我们用温度计给测量出来了。
[ 提问 ] 伴随着这种能量的产生,细带着新问题,进一步胞中的有机物发生怎样的变化探究。
呢?实验二:有[ 解释 ] 说明实验二的对照装置。
实机物分解验材料(准备新鲜的菜叶两份,产生二氧其中一份烘干或沸水处理后用作化碳。
对照)于一昼夜前放到广口瓶中,塞上双孔胶塞,放置于遮光处,石灰水也一并配制好。
上课时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瓶中的气体。
[ 演示 ] 检验实验结果,将实验后的观察教师的操作和两支含石灰水的试管并排,以巡实验现象。
视方式向学生们展示。
[ 讲述 ]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
因此,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足量的二氧化碳存在。
[ 提问 ] 通过这组实验,我们发现两分析实验结果,个试管中的石灰水状态有明显的先思考后讨论。
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 概括 ] 二氧化碳在种子中怎么产结论:种子萌发产生生的呢?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了二氧化碳。
碳来自种子中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分解时,不仅产生了二氧化碳,而且还产生了水。
[ 提问 ] 为什么这套实验装置在上联系光合作用的知课前要一直放在遮光处呢?识,结合本次实验的目的,达成共识:是为了排除光合作用对本实验结果的干扰。
[ 提问 ] 既然植物在这种情况下,能针对新问题,继续探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它们是否究。
也存在着类似动物呼吸那样要吸收氧气呢?[ 解释 ] 实验材料(用新鲜的菜叶两份,其中一份烘干或用沸点处理用作对照)在上课的前一天放到甲、乙广口瓶中,然后放置于遮光处。
上课时分别把点燃的蜡烛伸入每组的广口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实验三:有 [ 演示 ] 由学生代表配合,托住瓶底观察实验现象。
机物分解举至适宜高度,教师作演示实验。
需要氧的[ 提问 ] 为什么蜡烛在两个瓶中的参与。
燃烧情况不一样?这种对比说明分析实验结果,先思了什么?考,后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 提问 ] 根据三组实验的分析结果,归纳植物大家能不能归纳出呼吸作用的过用语言描述和“公呼吸作用程?式”两种形式表达呼的过程及[ 概括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获得了吸作用的过程。
其实质。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是呼介绍有机物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因此呼吸作另一种分解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形式,使学生能量。
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了解相对完列举人类能量,因此,呼吸作用停止,就整的生物学利用植物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此外,在特知识,但最好呼吸作用殊情况下,比如说短时间的缺氧,点到为止,不的活动。
细胞中的有机物也能分解并释放宜提出“无氧能量,但是分解得不彻底,释放呼吸”的概的能量也比较少,因此这种有机念。
物的分解形式通常是一种临时的能量补充方式。
[ 提问 ] 请大家回忆一下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知识,并考虑,呼答出呼吸作用主要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在线粒体内发生。
行?[ 提问 ] 植物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吗?答出呼吸作用能发通过这些提生在所有的活细胞问,使学生从中。
多个角度正[ 提问 ] 植物在白天是否进行呼吸确认识呼吸作用?在夜晚呢?答出呼吸作用的发作用。
[ 提问 ] 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生与光线无关。
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为什么总的答出植物光合作用结果依然表现为向外释放氧气的效率显著高于自呢?身的呼吸作用。
[ 回顾 ] 既然我们已经懂得植物也存在呼吸作用,那么在刚上课时,经探讨达成共识:居与授课导入老师提的关于王先生居室内养花室内,只能适量养相呼应。
的问题,大家说一说,应该给他花。
其中卧室若要养怎样的科学建议?花,摆放 1-2 盆花卉即可(仙人掌科、石蒜科等花卉可适量放宽)。
[ 讲述 ] 由于连日大雨,有块地处低洼地带的玉米田被水浸泡了,浸思考和探讨后找出创设问题情泡的高度约有 40 厘米左右,而玉原因:玉米植物的根境。
米植株已经长了 1 米高了,整体也要进行呼吸作用,看上去,这些玉米植株就像长在如果它们的根长期水田里。
农田主人认为,反正庄浸在水中,就会导致稼生长需要水,被浸泡也没关系,氧气缺乏,无法进行因此没有采取排水措施。
但是,呼吸作用,最终根部过了一周后,人们发现这些玉米开始溃烂,严重影响植株的叶子却在萎蔫这是为水分和无机盐的吸什么?收,从而导致玉米植株出现病症,甚至死亡。
[ 提问 ] 在农业生产、果蔬保鲜、花卉栽培等方面,请说出人类利用列举相关事例。
用所学的生植物呼吸作用的例子。
物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呼吸作用[ 提问 ] 回忆“食物链中有机物和能启发学生得出:这些此处不宜说是生物的量的传递”知识,想一想,除了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成“呼吸作用共同特征。
植物,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是如分解及提供能量的是所有生物何获得能量的。
方式与绿色植物在的共同特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征”,这是因即都是通过细胞的为,病毒这类呼吸作用,获得生命特殊生物自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身没有呼吸所以呼吸作用是生作用,其生活物的共同特征。
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
绿色植物[ 讲述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绿“人类活动对维持生色植物的重要生理功能,对生物对生物圈的物圈碳—圈的二氧化碳与氧气保持相对平重要影响”是氧平衡起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生物学重要作用。
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伊始,大量的一个核心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概念,本课从碳浓度逐渐增多,导致温室效应维护碳—氧愈演愈烈,表现为气候异常、自平衡的角度然灾害频发、北极冰川融化等出发,帮助学等生深入理解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我们人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这一概念。
警觉,那么最终大自然送给我们情感。
综合地说,可的“礼物”是全人类的葬礼。
作以从以下两方面入为最有智慧的物种,我们有没有手:能力解决这种巨大的危机呢?在个人行为:节水节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护绿与低碳电,节省用纸,拒绝方面应该怎么做呢?使用一次性筷子,爱护花草树木,义务植树等等。
[ 评价 ] 对学生们表现出的正确观使学生认同点与科学价值观予以肯定。
低碳生活的重要价值,形[ 讲述 ] 鉴于环境变化与人类的生成保护环境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各国包的迫切感与括中国都正在为人类明天的环境使命感。
做出积极的努力。
在2009 年 12月 7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宣传活动:每人办一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会议暨《京份与环境保护相关都议定书》第 5 次缔约方会议于的手抄报进行展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此次会举办“倡导低碳生议有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活,争做护绿天使”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主题班会;通过学生组织领导人就超过 100 人,集中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体现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全人“低碳、护绿”的倡宣传主题可根据实际自拟,要求鲜明灵动,感召力强,例如“北极的呼唤”,“拯救地球村”等。
类的共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