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2012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导师信息情况
电信院导师研究方向
需要参与实验测试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
32
胡海峰
副教授
(1)于遨波,15349127 (2)邢宋隆,15350061 (3)张穗安,15349137 《概率论》、《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4)陈志鸿,15305009 》; (5)麦思杰,15350048 (6)徐凯昕,15343087 (7)孙健哲,1430414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9
夏明华
教授
确保在实验室有足够的工 作时间;认真负责,积极 主动;保研或者考研的同 学优先。
《数值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
孙伟
教授
1、安全数据空间构建技术及其应用; 2、信息伪装处理编码及FPGA设计与实现; 3、基于Linux+ARM的安全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 4、安全传输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5、基于面向对象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及其 系统实现; 6、基于TensorFlow的仿人脑安全软件代码智能 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对学生有何要求
主讲课程
1
戴宪华
教授
《数字通信系统》
2
刘星成
教授
《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原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
龙云亮
教授
1、基于PE的电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应用; 2、基于FDTD的电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应用; 3、移动通信终端天线设计。
《微波技术与天线》
4
马争鸣
教授
1,HSIC正则的流形学习 2,Grassmann流形上的字典学习 3,基于核学习的域自适应学习 4,流形学习的多项式逼近
《微电子学导论》、《半导体物理》
13
陈军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导师分组情况(绝密)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负责人杨建宇团队成员正高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团队成员正高何子述、韩春林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研究领域/方向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负责人汪学刚团队成员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研究领域/方向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负责人沈晓峰团队成员正高杨万麟、万群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2012-4-24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团队成员正高鲍景富、唐宗熙副高宋亚梅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团队成员正高杨涛副高杨自强中级及以下刘宇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团队成员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图像处理、量子物理负责人钟洪声团队成员正高钟洪声副高唐广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何松柏团队成员正高何松柏副高张徐亮、陈客松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西电微院导师分组
导师分组:
杨银堂组:博导:杨银堂,柴常春,朱樟明;硕导:李跃进,刘毅,贾护军,刘帘曦,董刚,赖睿,吴振宇,张军琴,高海霞,娄利飞。
郝跃组:博导:郝跃,刘红侠,杨林安,张进成;硕导:蔡觉平,马佩军,史江义,冯倩,张金凤,王冲,李康。
庄奕琪组:博导:庄奕琪;硕导:包军林,李小明,游海龙
张玉明组:博导:张玉明;硕导:吕红亮,郭辉,汤晓燕
胡辉勇、舒斌、宣荣喜和张鹤鸣是一块的。
戴显英老师貌似独立了。
大概是这样,个别老师是挂名组下。
/hyjsktz/kydw/zdbs/index.htm
·郝跃
·张玉明张进成张义门
·刘红侠李培咸马晓华
·张金风杨林安冯倩王冲
·张乃千王省莲吕红亮
·汤晓燕马佩军史江一蔡觉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简介
导师介绍机电工程学院各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导师(按姓氏笔划排序)工程力学(080104)硕士生导师:仇原鹰徐亚兰陈贵敏杨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博士生导师:仇原鹰李团结苏玉鑫陈建军郑飞段宝岩贾建援周德俭(兼)硕士生导师:马洪波马娟王芳林李凯杜淑幸邵晓东陈建军郑飞段江涛赵克殷磊崔明涛曹鸿钧陈永琴孔宪光仝勖峰许威杨东武机械电子工程(080202)博士生导师:段宝岩郑晓静仇原鹰王龙李志武邵晓东陈建军周孟初贾建援黄进王从思陈贵敏邱扬田文超平丽浩(兼) 周德俭(兼) 杜敬利 Alessandro Giua Witold Pedrycz硕士生导师:马伯渊仇原鹰王从思田文超田锦刘焕玲过润秋李志武杜敬利苏玉鑫邱扬邵晓东陈光达陈贵敏郑飞段宝岩贾建援黄进段清娟段学超朱言午曹艳荣米建伟牛海军(校内)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硕士生导师:朱敏波许社教李团结陈建军亿珍珍电子机械科学与技术(0802Z1)博士生导师:李团结邵晓东郑飞保宏硕士生导师:保宏朱敏波王伟宋立伟工业设计(0802Z2)硕士生导师:杨西惠张英李建坤邵晓东精密仪器与机械(080401)硕士生导师:王卫东田文超李团结张菊香黄进樊康旗王从思陈光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博士生导师:刘贵喜王海李小平(校内) 郭宝龙(校内) 庄奕琪(校内) 李智(兼)硕士生导师:于建国王海白丽娜任获荣朱红张玲霞李智奇邱扬陈晓龙宣宗强赵克赵建孙璐王辉肖建康高建宁(校内) 王松林(校内) 谢楷(校内) 方海燕(校内) 方葛丰(兼)郭利强(兼)电机与电器(080801)硕士生导师:明正峰赵明英郑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博士生导师:李志武李智王龙周孟初 Alessandro GiuaWitold Pedrycz 刘贵喜明正峰胡核算张强硕士生导师:千博马伯渊王龙刘贵喜朱荣明过润秋张大兴张强张菊香李智李志武陈光达屈胜利保宏段宝岩贾建援韩保君王安荣郭金维侯叶胡核算李向宁陈玉峰钟春富周孟初(兼) 郭宝龙(校内)。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
西电通院毕设导师及课题图像特效设计(软件B)马彦卓控件服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软件A)陈睿无线局域网负载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马英红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研究(软件B)李文刚基于STM32的示波器设计(软硬B)何先灯基于OPNET的WLAN仿真(软件A)党岚君无线通信网络绿色效率的研究(软件B)赵力强IEEE802.11n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赵力强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心道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刘毅基于网络图的二元BCH码译码(软件A)童胜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资源优化配置(软件A)杨清海基于多业务的中继协作蜂窝网络资源分配(软件A)杨清海Femtocell网络中的干扰管理(软件A)杨清海压缩感知原理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软件B)孙永军宽带问题的研究与仿真(文献综述A)曹丽娜课程网站的网页制作和程序开发(软件A)曹丽娜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天线选择技术研究(软件B)李勇朝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SDMA技术研究(软件B)李勇朝嵌入式D2D簇的感知与形成技术(软件B)李勇朝面向嵌入式D2D实现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软件B)李勇朝基于电光调制器的倍频毫米波生成与RoF全双工链路传输研究(软硬B)文爱军基于RoF系统的新型数字OFDM传输系统研究(软硬B)文爱军突发OFDM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与仿真(软件A)田红心基于DSSS系统多个窄带强干扰消除算法仿真(软件A)田红心编织Turbo码性能研究(软件B)孙岳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软件A)庞辽军基于NS的HINOC协议仿真平台设计(软硬B)张奭HINOC MAC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张冰MAC协议一致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张冰视频速率控制中的码率分配机制(软件A)杨付正视频速率控制中的速率模型(软件A)杨付正监控视频中的车辆检测(软件A)杨付正无线视频业务的QoE测量(软件A)杨付正CABAC的快速比特预测(软件A)杨付正CAVLC的快速比特预测(软件A) 杨付正数字预失真器的FPGA实现(软硬A)杨栋基于FPGA的数据记录和传输系统软硬件设计(软硬A)相征自适应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软件B)王平基于股价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算法(软件B)王俊平基于OpenCV的瞳孔定位算法研究(软件B)王军宁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的比较研究(软件B)王军宁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目标跟踪算法中模版尺寸更新策略的研究(软件A)王军宁LDPC码的基于可靠性译码算法实现技术(软硬A)白宝明Rataless FEC码在自适应传输中的应用(软件A)白宝明无交织的BICM性能分析与比较(软件A)白宝明多元LDPC码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软硬A)白宝明16QAM的研究与仿真(软件B)黄启萍双四相扩频调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软件B)黄启萍实时Fourier_Mellin算法研究及DSP实现(软硬A)何迪几种通信调制信号的FPGA实现(软硬A)郭万里16QAM系统级其抗噪性能的SystemView仿真研究(软件A)宫锦文基于位置信息的IEEE802.11P(软件A)宫锦文新型铒镱硅酸盐放大器的仿真和制备(硬件A)宫锦文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技术研究(软件A)葛建华高速率的Turbo码译码技术研究(软硬A)葛建华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中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葛建华CPM信号的实用解调算法研究(软件A)葛建华联合波束赋形与人工加噪的增强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研究(软件B)葛建华Android操作系统应用(软件A)樊凯基于AIC10及DSP6713的AGC软件实现技术(软硬A)杜栓义DSP在电台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软硬B)陈南一种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研究(软件B)陈健认知网络中频谱管理技术(软件B)陈健卷积码盲识别技术(软件B)陈健基于FPGA的DDR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软硬A)鲍民权面向多数据源的无线传感网应用框架研究与开发(软件A)鲍民权基于DSP的Turbo码编译码实现(软件B)李颖网络LDPC码的设计(软件B)李颖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文献B)李颖MIMO双向中继信道性能研究(软件B)李颖移动IP技术研究及实现(软件A)李晓辉移动终端监控软件设计(软硬A)李晖虚拟机监控器安全性分析(软件A)李晖异构网络资源管理方案研究(软件B)李红艳基于移动IP的多路径切换方案研究(软件B)李红艳VANET间歇性连接场景的路由协议设计(软件A)李长乐802.16E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与仿真(软件B)李兵兵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研究(软件B)阔永红心音信号包络提取算法研究(软件B)阔永红Turbo码盲识别研究(软件B)阔永红视频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软件B)阔永红图像高光的消除算法研究(软硬A)姜光基于MATLAB的串行中继协作MIMO架构研究(软件B)刘雪芳空时格型码研究(软件A)刘龙伟突发直扩系统低信噪比下载波恢复方法研究(软件B)孙锦华异构网络环境下多流并传策略的设计及实现(软件A)盛敏基于概率模型的词类标注技术的研究(软件B)荣政基于统计的汉语分词模型的研究及实现(软件B)荣政一个基于规则的知识系统事实库的设计及建立(软件B)荣政波束成形信道特性研究(软件B)任光亮域间路由协议设计(软件A)任光亮共时双频高效功率放大器研究(硬件A)任光亮HIMAC协处理器的分组调度与发送(软硬A)邱智亮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及驱动程序设计(软硬A)邱智亮基于定长存储单元的分组队列管理技术(软硬A)邱智亮高速流分类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软硬A)邱智亮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研究(软件A)马文平电话音频信令信号检测算法研究(软件B)马鸿飞寄生调制对AM信号的影响及其对抗措施研究(其他A)刘彦明资源受限LDPC编译码设计与实现(软硬A)田斌LDPC编译码抗辐射加固设计研究(软硬A)田斌基于FPGA的高速宽带数字上变频设计与实现(软硬A)司江渤基于微环和多模干涉仪结构的新型调制器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岳鹏平衡函数的非线性度分析(软件B)李卓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嵌入式ZigBee传输开发与性能分析(软硬A)李赞无参考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软件A)李云松图像压缩芯片自动化仿真平台设计(软硬A)李云松遥感图像压缩前后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软件A)李云松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技术研究(软件A)李靖MIMO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刘祖军CME干扰抑制技术研究(软件A)田斌变换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田斌Smart AGC抗干扰技术研究(软件A)田斌基于跨层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赵林靖构建基于认知无线网络的信任管理系统(软件A)裴庆祺L2TP型VPN技术研究(软硬B)王勇短波信道设备遥控功能的软件仿真(软件B)朱晓明交通场景中逆行车辆检测算法的研究(软件B)周幸妮对称密码算法设计与性能分析(软件B)刘景伟802.11标准最新进展和性能仿真(软件A)姚明旿1000M以太网实时数据插入与卸载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硬件A)姚明旿高非线性度布尔函数的构造和搜索(其他A)张卫国JPEG-2000码块零比特平面信息TaqTree编码器设计(硬件A)雷杰星载视频压缩系统中处理器程序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软硬A)宋锐Android移动终端远程控制工具的研究与实现(软件A)朱辉无缓存片上网络的研究(软件A)顾华玺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软件A)顾华玺可重配置片上网络路由器的设计(软硬A)顾华玺基于公钥的RFID认证及密钥管理技术研究(文献A)董庆宽分布式修复传感网络分割的算法研究(软件A)沈中间歇连通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软件A)沈中基于WLAN硬件平台的多跳分布式组网设计和实现(软件A)史琰高动态AdHoc网络的TDMA多址协议同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软硬A)史琰切换认证技术研究(其他A)陈晓峰基于压缩感知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软件A)肖嵩多跳网络中低时延传输协议栈实现(软件B)肖嵩新环境下Web脚本执行漏洞的挖掘与利用研究(软件B)张玉清多用户MIMO系统中考虑公平性的用户调度算法(软件A)李钊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纠错技术研究(软硬A)尚韬单音正弦信号频率估计(软件B)王平欠定混合信号盲源分离技术研究(软件B)付卫红。
西电课程设计课题报告
西电课程设计课题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西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 了解“西电”历史背景及发展;2. 理解并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原理;3. 学会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技能:1. 能够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基本电子仪器;2. 能够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结合实际操作和趣味性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我国电子科技领域培养后备力量。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元件及其特性: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
2. 基本电路原理:讲解并分析基本的电路类型,如串联、并联、混联电路,以及常见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3.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习并掌握电子测量方法,熟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使用,对应教材第四章。
4. 搭建与调试电子电路:结合实际操作,指导学生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学会调试与优化电路,对应教材第五章。
5.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六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第二周:基本电路原理第三周:电子测量与仪器第四周:搭建与调试电子电路第五周: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西电国微EDA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教师及企业知名专家简介【模板】
附件:西电国微EDA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教师及企业知名专家简介一、核心团队教师(一)项目负责人:游海龙博士,西安**大学副教授个人简历:1998年-2002年西安**大学学士2002年-2006年西安**大学博士2011年-2012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后西安**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聘西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电路制造过程控制与评价技术、微电路可靠性评价与失效机理等领域。
2005年至今,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
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二十余篇;出版两部教材,专利10余项;主讲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包括《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Spice电路模拟与仿真》。
(二)技术负责人:史江一博士,西安**大学副教授个人简历:1991年-1995年西安**大学学士2002年-2007年西安**大学博士2006年欧洲IMEC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学习有多年企业工程研发经历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长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集成电路安全可靠性、雷达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过多项863/973科研项目、国家部委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
荣获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获授权发明专利三十余项,其中美国专利两项,发表SCI、EI等检索论文40余篇。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部委科研项目,XXX处理器设计,主持中兴通讯合作项目网络处理器关键架构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部委预研项目,XXX信号处理关键IP技术研究;主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项目MEMC及V-By-O架构技术研究;主持航天五院合作项目宇航级数字元器件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参与国家长大研发计划973可信集成电路设计项目;RISC-V架构研究。
(三)主要成员:刘伟峰博士,西安**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单芯片集成设计技术和测试技术研究,对于硅基CMOS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具有长期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设pp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能量检测算法 门限值
s(t)
x(t)
数模转换 A/D
x[nTs] nTs]
FFT
在时间范围 T内求积分
判决
n(t)
在一定时间内采样输入信号N个采样值,然后对N个采样值做N点的 FFT得到频域信号,计算信号能量,最后将所求能量与预先设定的门 限比较,大于门限则判为信号存在,小于门限则判为信号不存在。能 量检测法从原理上来说十分简单,而且容易硬件实现,但对于衰落情 况下的微弱信号检测,以及噪声方差不确定的情况下,检测性能不是 很理想。 BACK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后期工作安排
匹配滤 波检测 后期工 作计划 安排 循环平 稳检测 干扰温 度检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匹配滤波检测算法分析
匹配滤波器法是信号检测中一种传统方法,是由诺斯 (D.D.Nonh)在1943年提出的匹配滤波器理论发展起来 的。所谓匹配滤波器,就是与发送信号相匹配的最佳线形 滤波器。理论分析和实践都表明,如果滤波器的输出端能 够后的最大信噪比,我们就能够最佳地判断信号的出现, 从而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在后期的工作中,主要是提出 匹配滤波的算法及其性能的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循环平稳检测
循环平稳检测是一种提取调制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用于检测 信号是否存在的算法。循环平稳检测原理是先使用带通滤波器 提取出接收频率段上的接收信号,而由于一般的循环平稳检测 算法的统计特征量都由信号的循环谱(循环谱自相关函数)得到, 所以下一步通过相关积分器计算循环谱,并得到统计特征量。 在后期的工作中,需要自己抓紧时间设计出循环平稳检测的算 法,然后分析其性能如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 论文撰写
基于flex的BBS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基于Flex的BBS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国信安中心指导老师:王娟\葸珺职称:工程师\助教学生姓名:姜蔼铃学号:V08492641315专业:软件工程2012年05月8日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基于Flex的BBS的设计与实现任务与要求:收集和整理了BBS的功能需求,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进行了项目的设计,论文中详细阐述了使用Flex技术完成的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完整过程。
时间:2012年 1月14 日至2012年 5月 10 日共18周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国信安中心学生姓名:姜蔼铃学号:V0849261315专业:软件工程指导单位或教研室:国信安中心JAVA教研室指导教师:王娟\葸珺职称:工程师\助教2012年05月8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表摘要当今社会正处在网络时代,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普及开来。
网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为了方便信息的交流,在结合Flex和Hibernate 技术之下开发了这个快捷、界面友好的交流系统,实现了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论坛系统,网友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以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者交流经验。
论坛使用当今新兴的网站前端开发技术Flex语言进行开发。
论坛将采用B/S体系结构,人们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BBS网站的主页,保证服务器的安全。
数据库采用免费,小巧,易用的MySQL数据库.该论坛功能较齐全,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论坛的主题发表意见,我们还可以对网友的问题及时地解决,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本网站严格按照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进行开发,对于网站开发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都有详细的论述和实现过程。
本套论坛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非常适合网民创建自己的中小型BBS论坛!关键词:BBS , Hibernate, Flex , MySQLAbstractSociety nowadays just be placed in the network for ages ,the information—based big tide rolls up the word , the network is making widely available to open in the our country with the unprecedented speed .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formation the exchange, in unified Flex and Hibernate under the server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this quick truncation,the contact surface friendl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ternating-current system.realized a function relatively complete forum system, the net friend has been possible freely to propose the question as well as helped other peop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r exchange experience。
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资助项目清单
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资助项目清单
查询日期:2012-8-17 金额:万元
法与应用研究
111 71203174 王燕妮R&D资本化与费用化政策选择的中
间效应研究
G0307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8
112 71271164 杜荣信息技术服务全球采购中服务提供
者与客户的知识共享
G0117 面上项目56
113 71271165 冯海林基于故障自诊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可靠性保障研究
G0111 面上项目56
114 81201137 张象涵新型靶向GEBP11/GX1花菁荧光分
子探针的构建及其胃癌在体成像研
究
H1808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4
115 81271549 张毅手术减肥对大脑奖赏回路调节的功
能影像研究
H1802 面上项目65
116 81271644 秦伟基于连接度组学的功能性胃肠病与
情感脑网络关系研究
H1809 面上项目70
117 已公示郭立新目标和地海环境复合电磁散射理论
建模与特征分析研究F01060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
200
合计5782。
西电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模型的SAR图像桥梁目标识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裴得利指导教师权义宁[摘要] 本文根据桥梁的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实现对SAR图像中桥梁目标的检测和识别。
首先利用自适应阈值的分割方法和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较完整的河流区域,在此基础上,根据桥梁模型在河流区域搜索疑似桥梁。
将符合桥梁特征的疑似桥梁提取纹理特征,送入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进行最终辨识并将标记出最终结果和给出相应的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准确的检测出SAR图像中的桥梁并给出相应信息,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率。
[关键词] SAR图像图像分割目标检测支持向量机桥梁识别[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bridge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this paper proposes a bridg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in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 After that, river contour is obtained using self adapting segment threshold and mathematics morphology method, within which may-be-bridge targets will be searched for. Finally, based on the bridge model, the target that matches the bridge feature will be extracted for texture feature, and this feature will be sent into the trained SVM to make a final decision, obtaining the final result and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such as position, angle and size.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can detect and recognize bridges in SAR image and giv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with high accuracy rate and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Key Words] SAR image segment detection SVM bridge recognition一、引言合成针孔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分辨率高,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与可见光、红外传感器比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无法替代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研和军事等领域。
西电通院导师信息
六、荣誉称号
2002年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
2002年获“校十佳青年教师”
2003年获“校十大杰出青年”
2006年获“研究生教育奖教金”
七、论文科研
发表论文24篇。
科研项目:主持和参加了国家863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电子预研项目3项。
姜光
姜光(博士副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电话: (86) 133 6397 6876
(86) 29 8820 0187
E-mail: gjiang@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103信箱.邮政编码710071
寇卫东
1957年7月出生,1978年3月至1982年12月,北京邮电大学,就读学士及硕士学位;1983年3月至1985年12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博士学位;1986年2月至9月,清华大学博士后;1987年4月至1989年2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后。
白宝明
一、简历
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
1987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设备结构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3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3月至9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作访问学者。曾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Turbo编码调制、LDPC码、空时编码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的结果,在包括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在内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杂志与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微波多频段微带滤波器设计(1GHz.3GHz和8GHz)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微波多频段微带滤波器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所学专业通信工程指导教师指导单位通信工程系2007 年 6 月摘要微带滤波器具有尺寸小,成本低,易于集成等优点。
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微波元器件在近年得到大力的发展,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微波系统的好坏,因此,对微波滤波器的理论、设计方法以及各种结构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微波工程师的极大兴趣。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带线及滤波器基础,并从理论上详细介绍了微波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
然后利用先进的微波电路设计软件ADS对滤波器建模,分别设计中心频率在1G、3G和8G的带通滤波器,并对其几何参数的初值进行仿真和优化,以得到滤波器的终值,使其在理论上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三种滤波器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微带结构。
关键字:滤波器,微带线,平行耦合线,梳状,发夹型,ADS仿真IABSTRACTMicrostrip filters have advantages o f co mpact structure, low cost and easy integratio n. As one o f the important o f microwave co mponents,the microstrip filters also developed rap id ly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e microwave filters d irectly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s o f the microwave systems. Therefore, the ho me and foreign engineers o f microwave compo nents are very interested in the research o 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design for the microwave filters.At first, this paper introd uces the foundatio n of microstrip line and filters. In this part it d iscusses the fo undational theory and method of design the microstrip filter. Using the advanced microwave circuit simulatio n software(ADS),we separately design the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s with center freq uency 1GHz, 3GHz and 8GHz, and then model the filters and simulate optimize the initial the dimensio n values, so as to gain the final demensio n values and simulated graphs o f these microstrip filters. Three kinds of filters are of three d ifferent microstrip struc ture s.Keywords:filter,microstrip line,parallel-coupled line,comb,hairpin-line,ADS simulation.II目录第1章引言 (1)1.1课题的背景 (1)1.2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1)1.3课题的任务要求 (2)1.4当前的研究现状 (2)第2章微带线及滤波器基础 (4)2.1微带线理论 (4)2.1.1微带线的构成 (4)2.1.2微带线的发展及其应用 (5)2.1.3微带线的特征阻抗和相速 (6)2.1.4微带线的损耗和色散 (6)2.2滤波器基础 (7)2.2.1滤波器的分类 (7)2.2.2滤波器的主要参数 (9)2.2.3滤波器的发展与趋势 (10)第3章微波滤波器的基本理论 (12)3.1归一化低通滤波器的一般概念 (12)3.2最平坦低通原型滤波器 (14)3.3切比雪夫低通原型滤波器 (15)3.4椭圆函数低通原型滤波器 (16)3.5由低通到带通的频率变换 (17)第4章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19)4.1低通原型滤波器的确定 (19)4.2平行耦合线带通滤波器 (21)4.3发夹型带通滤波器 (23)4.4梳状线带通滤波器 (25)第5章微带带通滤波器的仿真和优化 (30)5.1ADS简介 (30)5.2平行耦合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32)III5.2.1尺寸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 (32)5.2.2仿真的最初结果 (34)5.2.3仿真优化后的结果 (35)5.3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37)5.3.1尺寸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 (37)5.3.2仿真的最初结果 (38)5.3.3仿真优化后的结果 (39)5.4梳状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41)5.4.1尺寸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 (41)5.4.2仿真的最初结果 (45)5.4.3仿真优化后的结果 (46)第6章结论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0)外文资料原文 (51)外文资料译文 (58)IV第1章引言1.1 课题的背景对于无线通信电路来说,滤波器是一种关键的射频器件。
2012年本科毕设题目-李翠然-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
2016届通信工程毕业设计题目与简介一、李翠然(10人)1.Ad hoc家庭无线组网设计与实现Ad hoc网络具有拓扑结构的高度动态变化、组网的快速、抗毁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灾难救助以及办公会议等多种场合。
本课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Ad hoc网络的特点,同时结合家庭无线组网应用需求,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Ad hoc技术的家庭网络设计思路和整体网络框架;(2)节点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分层模型中各层通信协议的选择;(3)利用OPNET或Matlab 仿真工具分析家庭网络性能,探讨成本代价。
2.校图书馆无线自组织网络组网设计与实现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拓扑结构的高度动态变化、组网的快速、抗毁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灾难救助以及办公会议等多种场合。
本课题要求学生在了解图书馆各楼层功能分布的基础上,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基于自组织的图书馆无线网络设计思路和整体网络框架;(2)节点类型的选择、分簇网络结构设计、分层模型中各层通信协议的选择;(3)利用OPNET或Matlab仿真工具分析图书馆无线自组网的性能,探讨组网代价。
3.某宿舍楼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设计与实现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拓扑结构的高度动态变化、组网的快速、抗毁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灾难救助以及办公会议等多种场合。
本课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无线自组网的特点,同时结合宿舍楼内组网应用需求,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基于自组织的某宿舍楼无线网络设计思路和整体网络框架;(2)节点类型的选择、分簇网络结构设计、分层模型中各层通信协议的选择;(3)利用OPNET或Matlab仿真工具分析某宿舍楼内无线自组网的性能,探讨组网代价。
4.某教学楼移动自组织网络组网设计与实现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拓扑结构的高度动态变化、组网的快速、抗毁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灾难救助以及办公会议等多种场合。
本课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无线自组网的特点,同时结合某教学楼内组网应用需求,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基于自组织的某教学楼无线网络设计思路和整体网络框架;(2)节点类型的选择、分簇网络结构设计、分层模型中各层通信协议的选择;(3)利用OPNET或Matlab仿真工具分析某教学楼内无线自组网的性能,探讨组网代价。
西工大8院通信导师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黄登山 职称:教授 学科:通信与信号系统 电话:15029001678
Email:huangds@
学历
1985年12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获“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师 从中科院院士保铮教授。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 师从日本高速通 信委员会委员长藤井阳一教授。1985年12月至今任教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 学科,主要从事通信﹑信号处理、光电信息、光纤通信等科研与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 1.通信、导航、遥测遥控系统的信息传输与处理 2.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与计算机网络 3.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 4.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和组网技术 5.无线通信与软件无线电
学历
西电机电学院 自动控制专业 工学学士, 1983.07 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 自动控制专业 工学硕士, 1995.04 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 2010.08
张会生
2012-04-24 13:41
基本信息 姓 名:张会生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导师 学 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邮 编:710072 联系电话:029-88493388 传 真:029-85603002 E-mail:zhanghuisheng@
通信与导航抗干扰技术 宽带数据链技术 卫星通信与导航
教育背景:
学士学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 硕士学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 博士学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工作履历:
2004.12-2007.5,西门子研究院无线通信部 2007.5-2007.12,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研究中心 2007.12-至今,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西电研究生导师
西电研究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是一所位于中国西安市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包括了众多优秀的导师,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并且他们还积极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西电,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学术指导者和导师,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选择和设计,教授研究方法和技能,提供学术指导,组织学术活动等。
有了一个好的导师,学生不仅能够得到专业知识的指导,还能够开发自己的科研潜力,拓宽研究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在西电的研究生导师群体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导师是XXX (姓名),他是XXXX学院(或者某个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赞扬。
他在过去的工作中一直致力于XXXX领域的研究,为科学研究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XXX导师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培养,非常注重学科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还经常组织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交流,拓宽研究视野。
除了学术指导外,XXX导师还非常关心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生活。
他总是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和生活习惯,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中的问题和困惑。
他总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在与XXX导师合作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和关心。
他总是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耐心听取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敢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关注,让我受益匪浅。
总之,XXX导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所具备的丰富的学术经验、科研能力和良好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2012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合格
20
201210701010
通信工程学院
绿色云网络架构设计研究
顾华玺(副教授)
王思浓
01109022
王鹏
01095052
吴刚
01081345
合格
21
201210701011
通信工程学院
老有所依智能监护系统
田红心(副教授)
赵静
01101378
张超
01091403
李启刚
01091339
舒智君(副教授)
钱鑫
01101133
熊烨明
06101016
付云飞
14102155
杨帆
13101044
优秀
罗夏君
03101012
14
201210701148
人文学院
DIY导航地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王林雪(教授)
孙佳强
08106023
张戈弋
03081179
张曼玉
04101019
张建
08103024
优秀
15
张扬
05099004
优秀
赖贵雄
03081188
优秀
12
201210701112
软件学院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第六媒体阅读系统
鲍亮(副教授)
李寒
13101249
温江涛
13101330
武临风
13101089
优秀
13
201210701129
通信工程学院
CY(c-cocktail,y- youth)牌全自动智能调酒机
余柏生(高工)
张驰
02091019
刘艳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载视频压缩系统中处理器程序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软硬A) 宋锐
Android移动终端远程控制工具的研究与实现(软件A) 朱辉
无缓存片上网络的研究(软件A) 顾华玺
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软件A) 顾华玺
可重配置片上网络路由器的设计(软硬A) 顾华玺
基于公钥的RFID认证及密钥管理技术研究(文献A) 董庆宽
Turbo码盲识别研究(软件B) 阔永红
视频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软件B) 阔永红
图像高光的消除算法研究(软硬A) 姜光
基于MATLAB的串行中继协作MIMO架构研究(软件B) 刘雪芳
空时格型码研究(软件A) 刘龙伟
突发直扩系统低信噪比下载波恢复方法研究(软件B) 孙锦华
基于OPNET的WLAN仿真(软件A) 党岚君
无线通信网络绿色效率的研究(软件B) 赵力强
IEEE802.11n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 赵力强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心道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 刘毅
基于网络图的二元BCH码译码(软件A) 童胜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资源优化配置(软件A) 杨清海
无交织的BICM性能分析与比较(软件A) 白宝明
多元LDPC码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软硬A) 白宝明
16QAM的研究与仿真(软件B) 黄启萍
双四相扩频调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软件B) 黄启萍
实时Fourier_Mellin算法研究及DSP实现(软硬A) 何迪
几种通信调制信号的FPGA实现(软硬A) 郭万里
高速流分类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软硬A) 邱智亮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研究(软件A) 马文平
电话音频信令信号检测算法研究(软件B) 马鸿飞
寄生调制对AM信号的影响及其对抗措施研究(其他A) 刘彦明
资源受限LDPC编译码设计与实现(软硬A) 田斌
LDPC编译码抗辐射加固设计研究(软硬A) 田斌
分布式修复传感网络分割的
算法研究(软件A) 沈中
间歇连通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软件A) 沈中
基于WLAN硬件平台的多跳分布式组网设计和实现(软件A) 史琰
高动态AdHoc网络的TDMA多址协议同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软硬A) 史琰
切换认证技术研究(其他A) 陈晓峰
基于压缩感知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软件A) 肖嵩
多跳网络中低时延传输协议栈实现(软件B) 肖嵩
新环境下Web脚本执行漏洞的挖掘与利用研究(软件B) 张玉清
多用户MIMO系统中考虑公平性的用户调度算法(软件A) 李钊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纠错技术研究(软硬A) 尚韬
异构网络资源管理方案研究(软件B) 李红艳
基于移动IP的多路径切换方案研究(软件B) 李红艳
VANET间歇性连接场景的路由协议设计(软件A) 李长乐
802.16E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与仿真(软件B) 李兵兵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研究(软件B) 阔永红
心音信号包络提取算法研究(软件B) 阔永红
突发OFDM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与仿真(软件A) 田红心
基于DSSS系统多个窄带强干扰消除算法仿真(软件A) 田红心
编织Turbo码性能研究(软件B) 孙岳
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软件A) 庞辽军
基于NS的HINOC协议仿真平台设计(软硬B) 张奭
HINOC MAC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 张冰
MAC协议一致性测试程序设计(软硬B) 张冰
视频速率控制中的码率分配机制(软件A) 杨付正
视频速率控制中的速率模型(软件A) 杨付正
监控视频中的车辆检测(软件A) 杨付正
无线视频业务的QoE测量(软件A) 杨付正
CABAC的快速比特预测(软件A) 杨付正
CAVLC的快速比特预测(软件A) 杨付正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目标跟踪算法中模版尺寸更新策略的研究(软件A) 王军宁
LDPC码的基于可靠性译码算法实现技术(软硬A) 白宝明
Rataless FEC码在自
适应传输中的应用(软件A) 白宝明
波束成形信道特性研究(软件B) 任光亮
域间路由协议设计(软件A) 任光亮
共时双频高效功率放大器研究(硬件A) 任光亮
HIMAC协处理器的分组调度与发送(软硬A) 邱智亮
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及驱动程序设计(软硬A) 邱智亮
基于定长存储单元的分组队列管理技术(软硬A) 邱智亮
单音正弦信号频率估计(软件B) 王平
欠定混合信号盲源分离技术研究(软件B) 付卫红
对称密码算法设计与性能分析(软件B) 刘景伟
802.11标准最新进展和性能仿真(软件A) 姚明旿
1000M以太网实时数据插入与卸载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硬件A) 姚明旿
高非线性度布尔函数的构造和搜索(其他A) 张卫国
JPEG-2000码块零比特平面信息TaqTree编码器设计(硬件A) 雷杰
图像特效设计(软件B) 马彦卓
控件服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软件A) 陈睿
无线局域网负载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 马英红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研究(软件B) 李文刚
基于STM32的示波器设计(软硬B) 何先灯
数字预失真器的FPGA实现(软硬A) 杨栋
基于FPGA的数据记录和传输系统软硬件设计(软硬A) 相征
自适应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软件B) 王平
基于股价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算法(软件B) 王俊平
基于OpenCV的瞳孔定位算法研究(软件B) 王军宁
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的比较研究(软件B) 王军宁
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SDMA技术研究(软件B) 李勇朝
嵌入式D2D簇的感知与形成技术(软件B) 李勇朝
面向嵌入式D2D实现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软件B) 李勇朝
基于电光调制器的倍频毫米波生成与RoF全双工链路传输研究(软硬B) 文爱军
基于RoF系统的新型数字OFDM传输系统研究(软硬B) 文爱军
图像压缩芯片自动化仿真平台设计(软硬A) 李云松
遥感图像压缩前后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软件A) 李云松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技术研究(软件A) 李靖
MIMO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 刘祖军
CME干扰抑制技术研究(软件A) 田斌
变换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 田斌
16QAM系统级其抗噪性能的SystemView仿真研究(软件A) 宫锦文
基于位置信息的IEEE802.11P(软件A) 宫锦文
新型铒镱硅酸盐放大器的仿真和制备(硬件A) 宫锦文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技术研究(软件A) 葛建华
高速率的Turbo码译码技术研究(软硬A) 葛建华
基于FPGA的高速宽带数字上变频设计与实现(软硬A) 司江渤
基于微环和多模干涉仪结构的新型调制器关键技术研究(软件A) 岳鹏
平衡函数的非线性度分析(软件B) 李卓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嵌入式ZigBee传输开发与性能分析(软硬A) 李赞
无参考遥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软件A) 李云松
Smart AGC抗干扰技术研究(软件A) 田斌
基于跨层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软件A) 赵林靖
构建基于认知无线网络的信任管理系统(软件A) 裴庆祺
L2TP型VPN技术研究(软硬B) 王勇
短波信道设备遥控功能的软件仿真(软件B) 朱晓明
交通场景中逆行车辆检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的研究(软件B) 周幸妮
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中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软件A) 葛建华
CPM信号的实用解调算法研究(软件A) 葛建华
联合波束赋形与人工加噪的增强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研究(软件B) 葛建华
Android操作系统应用(软件A) 樊凯
基于AIC10及DSP6713的AGC软件实现技术(软硬A) 杜栓义
基于DSP的Turbo码编译码实现(软件B) 李颖
网络LDPC码的设计(软件B) 李颖
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文献B) 李颖
MIMO双向中继信道性能研究(软件B) 李颖
移动IP技术研究及实现(软件A) 李晓辉
移动终端监控软件设计(软硬A) 李晖
虚拟机监控器安全性分析(软件A) 李晖
异构网络环境下多流并传策略的设计及实现(软件A) 盛敏
基于概率模型的词类标注技术的研究(软件B) 荣政
基于统计的汉语分词模型的研究及实现(软件B) 荣
政
一个基于规则的知识系统事实库的设计及建立(软件B) 荣政
DSP在电台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软硬B) 陈南
一种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的研究(软件B) 陈健
认知网络中频谱管理技术(软件B) 陈健
卷积码盲识别技术(软件B) 陈健
基于FPGA的DDR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软硬A) 鲍民权
面向多数据源的无线传感网应用框架研究与开发(软件A) 鲍民权
基于多业务的中继协作蜂窝网络资源分配(软件A) 杨清海
Femtocell网络中的干扰管理(软件A) 杨清海
压缩感知原理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软件B) 孙永军
宽带问题的研究与仿真(文献综述A) 曹丽娜
课程网站的网页制作和程序开发(软件A) 曹丽娜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天线选择技术研究(软件B) 李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