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上清丸方解及用药交待

合集下载

开窍方之牛黄清心丸

开窍方之牛黄清心丸

牛黄清心丸【方源】:《痘疹世医心法》【组成】:牛黄0.75克,朱砂4.5克,黄莲15克,黄芩9克,山栀9克,郁金6克。

【用法】:共为细末,练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2丸,日服3次,温开水化服。

小儿酌减。

【功效】: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温热内陷,热入心包,神昏谵语,身热,烦躁不安;小儿惊厥,痰涎壅盛,手足搐搦;痧疹火郁,烦躁不安;中风,痰火闭结,昏眩瘈疭,神昏窍闭,舌謇语涩等症。

【方解】:本方中牛黄甘寒,入心肝经,能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开窍祛痰,为凉开之主药,郁金行气开郁,凉血散瘀,可助牛黄以开窍醒神;黄芩、黄莲、栀子苦寒之品,可辅助牛黄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宁心,泻火解毒,可助牛黄以安神。

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之功。

【按语】: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热传心包等症。

方用黄芩、黄莲、栀子等清热祛毒,配合郁金、牛黄、朱砂等化痰真心,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发热烦躁、神昏发搐、舌红脉数,为其辩证要点。

临床如见热毒重,用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山栀、连翘等或黄莲解毒汤煎汤同服;心火盛,用莲子心、淡竹叶、朱灯芯、黄莲等或泻心汤煎汤并服。

痰热盛,用鲜竹沥1~2支(另冲)、贝母、全瓜蒌、制半夏、天竺黄、胆南星等贝母瓜蒌散煎汤并服。

本品属苦寒之剂,如患者热退神清,邪去正衰时,应中病即止,以免伤正败胃。

孕妇不宜服用。

本品在各地现也有用竹沥泛为药丸的,可增加清热化痰之功效。

【同名方】:1、《疡医大全》牛黄清心丸,由防风,胆南星、黄莲、雄黄、五味子、元参、天竺黄、茯苓、桔梗、茯神、当归、犀角、荆芥、珍珠、冰片、麝香、牛黄、轻粉、甘草构成。

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散结。

主治肿塞疼痛,锁喉毒,有碍饮食者。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丸,本方由麦门冬、白芍药、黄芩、当归、防风、柴胡、白术、川芎、桔梗、茯苓、杏仁、神曲、炒蒲黄、人参、羚羊角、麝香、冰片、肉桂、炒大豆卷、炒阿胶、白蔹、炮姜、牛黄、犀角、雄黄、山药、金箔、甘草、大枣构成。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牛黄上清胶囊商品名称:牛黄上清胶囊【主要成份】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深棕色粉末;气芳香,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规格型号】0.3g*12s*2板【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7. 不宜与活菌制剂,如乳酶生、整肠生胶囊同服。

不宜与胃蛋白酶同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铝塑,12粒/板x2板/盒。

【有效期】24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60013黄连上清片的制法以上十七味,大黄、白芷、黄连、石膏粉碎成细粉;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其余旋覆花等十味用7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

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合并三种清膏,浓缩至适量,与大黄等粉末混匀;或清膏喷雾干燥后,与大黄等粉末混匀;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喷入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牛黄上清片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牛黄上清片具体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而且牛黄上清片适宜在饭前服用,但是大家要注意,因为牛黄上清片属于中成药,因此不能喝酒,忌食辛辣、生冷食物,雄鸡、鲤鱼、猪血。

中医解读牛黄清心丸的功效作用

中医解读牛黄清心丸的功效作用

中医解读牛黄清心丸的功效作用“牛黄清心丸”为清心解毒、祛风化痰之品,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清心解热,配伍精妙、温凉协调、不寒不热、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无论虚实之人,体质强弱者,皆可服用。

从养生的角度讲,夏日最需要养心。

现在懂一点中医的人,家里都会常备着牛黄清心丸,觉得心里烦时就吃一丸。

那么。

牛黄清心丸是不是这种吃法,它究竟都有哪些疗效,用法用量有没有什么禁忌呢?作为家庭常备药,读懂它才能对症治疗,药到病除。

牛黄清心丸有三种目前市面上可见的牛黄清心丸有三种之多,其一为“同仁牛黄清心丸”,其二为“牛黄清心丸”。

其三为“万氏牛黄清心丸”,三者处方各异,功效也有所不同。

要说这牛黄清心丸的处方,可谓源远流长。

据中医学家考据,其前身最早为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之薯预圆方,后经宋代名医调整加味,改名为牛黄清心圆。

进奉太医局试验有效,依方制药出售。

其处方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圆方传至清代,又经太医院调整加减为大内使用的宫廷秘方,同仁堂清代御药房制时处方传入同仁堂,沿用至今。

“同仁牛黄清心丸”即为宫廷秘方的制法,目前依然属于国家保密处方。

没有“同仁”二字的牛黄清心丸则完全照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称为“局方牛黄清心丸”,处方已经公开,它集息风、降火、涤痰、化瘀、补虚于一体。

主次分明,攻补兼施,标本兼治。

而“万氏牛黄清心丸”的处方见于明代《痘疹世医心法》一书,由牛黄、朱砂、黄芩、山栀、郁金等组成,功用在于清热祛痰,镇静安神,以祛邪为主,没有补虚的成分。

可见,二者都叫“牛黄清心丸”,但是从组成到作用大相径庭。

因此“万氏牛黄清心丸”不推荐作为日常保健药品服用。

那么“同仁牛黄清心丸”与“牛黄清心丸”又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先来看看处方,“同仁牛黄清心丸”的处方由牛黄、当归、川芎、甘草、山药、黄芩、白芍、麦冬、白术(麸炒、蒲黄(炒)、阿胶、六神曲(麸炒)、茯苓、乌枣(去核)、人参、防风、干姜、柴胡、肉桂、白蔹、桔梗、大豆黄卷、苦杏仁(炒)、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冰片等27味药组成,亦有加金衣的,治疗重症。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简介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简介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简介
牛黄上清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牛黄上清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

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牛黄上清丸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牛黄上清丸[ 最后修订于2018/10/29 11:04:10 共350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如下:
下一页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是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是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
功能
1.清热解毒
2.安神养心
3.补肾壮阳
4.健脾消食
主治
1.热淋涩痛:牛黄上清丸可以清热利尿,对于热淋涩痛症状具有显著的
缓解作用。

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这些症状常常伴随着尿道感染或者尿路结石。

牛黄上清丸能够清热解毒,促进尿液排出,有效舒缓这些症状。

2.红肿疮疡: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红肿疮疡
等皮肤症状。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皮肤发炎的症状,并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牛黄上清丸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3.失眠多梦:牛黄上清丸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
解失眠多梦的症状。

它含有多种植物提取物,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并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4.肾虚阳痿:牛黄上清丸可以补肾壮阳,对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等
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能够补充肾脏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提高肾脏功能,增强性功能,提高性欲和性能力。

5.脾胃虚弱:牛黄上清丸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
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它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欲,增加营养摄入,改善身体机能。

总结: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养心、补肾壮阳和健脾消食的功能主治。

它适用于热淋涩痛、红肿疮疡、失眠多梦、肾虚阳痿和脾胃虚弱等症状。

使用牛黄上清丸时,请务必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功能1.清热解毒:牛黄上清丸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症状,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2.改善消化:牛黄上清丸对于胃肠道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缓解胃肠道炎症,减轻胃痛、腹痛等不适,促进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3.止血散瘀:牛黄上清丸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

它可以减少出血,促进血管收缩,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血循环,减轻局部淤血。

4.抗菌抗病毒:牛黄上清丸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病情恢复。

5.抗炎消肿:牛黄上清丸可以有效减轻炎症症状,降低组织肿胀,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疼痛。

6.调整免疫功能:牛黄上清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主治1.各种感染性疾病:牛黄上清丸对于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

它可以抑制感染源并缓解症状,加速病情的好转。

2.热病烦渴:牛黄上清丸对于热病、烦渴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调节体温,缓解烦渴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肝胆疾病:牛黄上清丸对于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减轻炎症症状,改善肝胆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结石症:牛黄上清丸对于结石症的辅助治疗效果较好。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减少结石的形成和增长,缓解结石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5.外伤疾病:牛黄上清丸还可以用于外伤疾病的治疗,如淤血、瘀伤、跌打损伤等。

它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促进瘀血的吸收和代谢,加速伤口的愈合。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3-5粒,每日2-3次。

•儿童用量:根据年龄和体重酌情调整剂量。

•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用药期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4.请勿超量服用,遵医嘱使用。

牛黄类清热药你会用吗

牛黄类清热药你会用吗

牛黄类清热药你会用吗?生活实例小王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两天前感冒了,头痛、流浓鼻涕、咽喉肿痛,医生给他开了牛黄上清丸,说是要降降火。

两天后感冒好了。

趁着双休日,小王邀了几个朋友去吃火锅,热辣辣的,特别痛快。

可痛快之后,小王却患了口腔溃疡,牙龈也肿痛得厉害,大便干燥。

小王怀疑自己又上火了,就自行吃了牛黄上清丸,希望再降降火。

可吃了两天药,症状并没有缓解,小王有些纳闷,上次吃了牛黄上清丸,症状很快缓解了,可这次为什么效果不好呢?专家解读降火药有好多种,像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清火丸,这些药物虽然在组成及功效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也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细微之处仍有一定差别。

降火药分别具有散风止痛和清热解毒两种功效,因此,治疗时需仔细辨证,结合降火药的特点,区别使用。

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比较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都含有解表中药,专于散风,治疗风火、风热引起的症状效果较好。

★牛黄上清丸功效和适应证: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宜于风热郁于上焦者,对风火赤眼、头晕目眩较为合适。

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注意事项: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忌用。

牛黄上清丸含有牛黄,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故孕妇忌服。

★黄连上清丸功效和适应证: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上焦风热、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

急性口腔炎、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肠炎、痢疾等,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

★两者区别: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都具有散风止痛的作用,都偏于治疗上焦风热,但牛黄上清丸中的牛黄为寒凉极品,且本品所含冰片可开窍醒神,故而牛黄上清丸清热力较强、风热郁于上焦重症及伴有头昏等上火患者更为适用。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关于《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黄上清丸自古以来被称作看病的灵丹妙药。

它针对许多病症均成效显著。

下边我们就看来一看牛黄上清丸的实际的作用。

牙龈药方特异牛黄丸2g 香薄荷30g 黄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芍16g 羌活16g 山栀子50g 黄芩16g 黄柏10g 柴胡50g 黄连80g 莲翘50g 白芍16g 川芎50g 生地黄64g 橘梗16g 甘草10g 熟石膏80g 樟脑10g牙龈特性特异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的大蜜丸;气芬芳,味道微苦。

牙龈中药炮制特异以上十九味,除牛黄丸、樟脑外,其他香薄荷等十七味破碎成细粉;将牛黄丸、樟脑研细,与所述粉末状配研,筛粉,搅拌。

每100g粉末状加炼蜜120~130g做成大蜜丸,即得。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清热利湿,散寒止疼。

用以头痛眩晕,眼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疼,排便燥结。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内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牙龈留意特异孕妇谨慎使用。

牙龈规格型号特异每丸重6g牙龈储藏特异密封性。

牙龈摘抄特异《中国药典》牙龈药方特异黄芩24克生石膏120克柴胡75克香薄荷45克莲子心60克白芍24克橘梗24克黄菊花60克羌活24克白芍24克川芎75克黄柏15克荆芥穗24克山栀子75克黄连120克甘草15克莲翘75克硃砂18克明雄黄18克牛黄丸3克樟脑15克牙龈制作方法特异涂药中硃砂、雄黄、牛黄丸、樟脑各自研细,黄芩等十七种药轧为超微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昏暗干躁处储存。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降火祛毒,快速消肿。

治三焦火盛,头痛眼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不通畅。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水送下。

牙龈留意特异孕妇禁服。

牙龈备注名称特异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黄菊花、香薄荷、莲翘、荆芥穗、白芍、羌活、橘梗、甘草轻清上调,散风清热解毒为臣;佐以柴胡、黄芩、黄柏、山栀子微寒化湿,清热去火;加熟石膏清泻气分实热,樟脑辛凉散火,清眩利咽;又以黄连微寒泄下,清洗瘀热;白芍、川芎、生地黄清热凉血散瘀。

老年人便秘慎服牛黄上清丸

老年人便秘慎服牛黄上清丸

老年人便秘慎服牛黄上清丸
老年人便秘比较常见。

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一出现便秘,便自己服用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来治疗,有的干脆每天泡一杯番泻叶喝,觉得通便效果好。

其实,这些不科学的方法常会使便秘反复甚至加重。

这些中成药由大黄和清热类药物组成,多属寒凉类药物,对于祛火虽有帮助,在短期内能起到通便的作用,但是吃多了会损伤肠胃。

老年人便秘多是肠胃功能薄弱、摄入食物消化缓慢、肠胃蠕动减弱引起的,寒凉类药物会使胃寒而抑制食欲,使得身体更加虚弱,反而加重便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还有不少老人泡番泻叶喝,或直接服用大黄,这也是不对的。

因为这些泻药含有蒽昆的成分,该成分对肠道有很强的刺激性,会使肠自身蠕动越来越慢,就像一个人行动不方便,于是别人用轿子抬着他走,看似他在动,但抬了一年后,他就彻底走不动了。

泻药对肠道所起的作用就是如此。

老年人要想使肠胃健康、远离便秘,就要设法让肠子动起来:1.多吃粗粮。

2.加强运动,每天运动一个小时,时间长了对治疗便秘一定有效。

3.不让儿女过多过细地照顾自己的生活。

只要能干,家务活应尽量自理。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牛黄上清丸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

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牛黄上清丸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
牛黄上清丸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

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牛黄上清丸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50g 大黄80g 连翘50g 赤芍16g 当归50g 地黄64g 桔梗16g 甘草10g 石膏80g 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黄连24克生石膏120克黄芩75克薄荷45克莲子心60克白芷24克桔梗24克菊花60克川芎24克赤芍24克当归75克黄柏15克荆芥穗24克栀子75克大黄120克甘草15克连翘75克朱砂18克明雄黄18克牛黄3克冰片15克
【制法】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十七味生活常识分享。

中成药配方详解:牛黄上清胶囊

中成药配方详解:牛黄上清胶囊

药典中药材:大黄
用法: 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 研末敷于患处。
药典中药材:大黄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大黄
注意: 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药典中药材:赤芍详解>>>
赤芍
药典中药材:赤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控,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 晒干。
药典中药材:地黄详解>>>
地黄
药典中药材:地黄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 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 “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药典中药材:地黄
性状: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 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 弯曲的纵皱紋、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 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潢黄 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 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投圆形, 中间膨大,两端稍细,
药典中药材:地黄
性状:
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 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 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 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 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药典中药材:地黄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 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 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 性。气微,味微甜。
药典中药材:大黄
性状: 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 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 粘牙,有沙粒感。

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牛黄上清丸
【成份】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辅料为蜂蜜。

【性状】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规格】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局方牛黄清心丸治验3则

局方牛黄清心丸治验3则

局方牛黄清心丸治验3则韦凡(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38)年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创立了以附子为首的许多方剂,为人们开辟了新的途经。

此后,在附子的应用中有了较为安全的目标。

明代张景岳则将附子列为“中药四维”,与人参、熟地、大黄并列;还有的医家将其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有速达回阳之效,救人神速与顷刻之间的圣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总结了明代以前医学大家在使用附子时的经验及配伍。

吴绶曰附子乃阴证良药……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刘完素曰俗方治麻痹多用乌附,其气暴能冲开道路,及药之尽而正气行,则麻病愈也。

张元素用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

虞抟曰附子禀雄气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气,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驱除在里之冷湿。

这些丰富的配伍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为后人使用附子树立了典范,也是中医药的瑰宝。

李时珍特别指出乌附毒药,非危病是不可随意使用[1],不该用的一钱也不能用,否则可出现燥热烦乱的症状。

还有根据地域不同和体质禀赋的强弱,有的人服后能添康增寿,不能一概而论地不能使用,或者随意大量应用。

2要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告诫我们,坚持中医辨证论治是最根本的原则,要根据附子的性味功能来选择病证,或疾病富有阴证、寒证、痹证、风证、痰证或郁瘀之证,即可选择使用,这就是“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这些年来,我们以经方为依托,运用四逆汤、真武汤、附子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冠心病、心律失常和脉管炎、寒性痤疮等均获良效。

3运用附子的基本点是祛毒增效保平安经现代药学研究证实,附子含的毒素是乌头碱,毒性强烈,口服0.2mg 即为中毒剂量,结晶2~4mg 即可致死,所以稍有不慎,就可出现中毒。

中医方济.

中医方济.

中医方济1.解表剂1.辛温解表▪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加术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新加汤▪栝楼桂枝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华盖散▪三拗汤▪大青龙汤▪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九味羌活汤▪大羌活汤▪止嗽散▪金沸草散▪香苏散▪加味香苏散▪香苏葱豉汤▪通宣理肺丸▪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柴胡桂枝汤▪紫正散2.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汤▪桑菊饮▪麻杏甘石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宣毒发表汤▪葱豉桔梗汤3.扶正解表▪败毒散▪仓廪散▪荆防败毒散▪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再造散▪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减葳蕤汤▪千金葳蕤汤▪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小续命汤▪续命汤1.泻下剂1.寒下▪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阑尾清化汤▪阑尾清解汤▪大陷胸丸▪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清肠饮▪阑尾化瘀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2.温下▪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三物白散▪温脾汤3.润下▪五仁丸▪麻子仁丸▪赭遂攻结汤▪济川煎▪五仁润肠丸4.逐水▪控涎丹▪十枣汤▪舟车丸▪疏凿饮子▪己椒苈黄丸▪越婢汤▪樟柳散▪珍珀活命丹▪越婢加半夏汤▪泽漆汤▪一物瓜蒂汤5.攻补兼施▪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黄龙汤▪承气养营汤2.和解剂1.和解少阳▪小柴胡汤▪柴胡枳桔汤▪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清脾饮▪柴胡达原饮2.调和肝脾▪四逆散▪柴胡疏肝散▪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增损逍遥散▪黑逍遥散▪加味逍遥散▪逍遥散▪当归芍药散▪痛泻要方▪开郁种玉汤▪白芍甘草汤▪七白散3.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附子泻心汤3.清热剂1.清气分热▪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竹叶石膏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2.清营凉血▪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化斑汤▪神犀丹▪清经散▪清血养阴汤▪防己地黄汤▪脏头丸3.清热解毒▪照水丹▪黄连解毒汤▪珍宝散▪针头丸▪泻心汤▪甘草汤▪栀子金花汤▪清瘟败毒饮▪增液解毒汤▪皂角散▪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五福化毒丸▪温清饮▪猪肤汤▪驻车丸▪六神丸▪冰硼散▪内消瘰疬丸▪牛黄上清丸▪清咽丸▪上清丸▪四黄膏▪赤小豆当归散▪紫雪散▪自然铜散4.清脏腑热▪导赤散▪增味导赤散▪皂刺大黄汤▪清心莲子饮▪清心莲子饮▪泽泻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左金丸▪香连丸▪戊己丸▪桔梗汤▪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玉女煎▪白头翁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清胃散▪泻黄散▪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防风通圣散▪苇茎汤▪泻白散▪柴胡桂枝干姜汤▪五积散▪石膏汤▪栀子大黄汤5.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洗方▪滑石代赭汤4.祛暑剂o清络饮o香薷散o六一散o益元散o碧玉散o鸡苏散o桂苓甘露散o清暑益气汤5.温里剂0.温中祛寒▪理中丸▪增损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桂枝人参汤▪黄芪建中汤▪吴茱萸汤▪当归建中汤▪大建中汤▪小建中汤▪理中化痰丸▪当归生姜羊肉汤1.回阳救逆▪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急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参附汤▪黑锡丹▪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乌头赤石脂丸2.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楂橘丸▪阳和汤▪中和汤▪小金丹▪芍药甘草附子汤▪乌头汤▪附子粳米汤▪赤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6.补益剂0.补气▪四君子汤▪掌胃膏▪增损肾沥汤▪三才汤▪枣参丸▪乌鸡白凤丸▪枣肉豆蔻丸▪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泽兰膏▪异功散▪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保元汤▪七味白术散▪升阳益胃汤▪举元煎▪生脉散▪升陷汤▪人参胡桃汤▪完带汤▪人参蛤蚧散▪玉屏风散▪清带汤▪易黄汤▪人参健脾丸▪苍附六君汤▪柴术六君汤▪理冲汤▪补肾固冲丸▪足精丸▪交泰丸1.补血▪四物汤▪养精种玉汤▪桃红四物汤▪贞元饮▪增损当归丸▪圣愈汤▪泽兰汤▪胶艾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当归饮子▪胎元饮▪清肝止淋汤▪上下相资汤▪大营煎▪调经种玉汤2.气血双补▪人参养荣汤▪足卫和荣汤▪增损乐令汤▪增损泽兰丸▪增损四物汤▪八珍汤▪枣仁汤▪增损柴胡汤▪赞化血余丹▪十全大补汤▪炙甘草汤▪加减复脉汤▪泰山磐石散▪八珍益母丸▪固本止崩汤▪毓麟珠▪大补元煎▪玉灵膏▪通乳丹▪救坤丹3.补阴▪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补肾固齿丸▪左归丸▪左归饮▪一贯煎▪大补阴丸▪虎潜丸▪二至丸▪桑麻丸▪月华丸▪补肺阿胶汤▪石斛夜光丸▪蛤蚧定喘丸▪保阴煎▪引火汤▪黄连阿胶汤4.补阳▪肾气丸▪二仙汤▪济生肾气丸▪增益八味丸▪增益八味丸▪十补丸▪右归饮▪右归丸▪温胞饮▪秃鸡散▪补天大造丸▪青蛾丸5.阴阳双补▪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七宝美髯丹▪抗骨增生丸▪赞育丹▪翟平薯蓣丸7.固涩剂0.固表止汗▪牡蛎散▪玉屏风散1.敛肺止咳▪九仙散2.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燥肠丸▪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四神丸3.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水陆二仙丹▪缩泉丸▪桑螵蛸散▪五子衍宗丸▪封髓丹▪寿胎丸4.固崩止带▪固冲汤▪固经丸▪震灵丹▪易黄汤▪完带汤8.安神剂0.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生铁落饮▪珍珠母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牛黄抱龙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风引汤1.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枕中丹▪酸枣仁汤▪定志丸▪甘麦大枣汤▪安神补心丸9.开窍剂0.凉开▪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紫雪丹▪十香返生丸▪小儿回春丹▪行军散▪至宝丹▪人丹▪麝香保心丸1.温开▪苏合香丸▪紫金锭▪玉枢丹▪冠心苏合丸10.理气剂0.行气▪越鞠丸▪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增味四物汤▪金铃子散▪珍宝饮▪延胡索汤▪良附丸▪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橘核丸▪四磨汤▪定喘汤▪导气汤▪三层茴香丸▪五磨饮子▪香砂养胃丸▪茴香橘核丸▪越鞠保和丸▪木香顺气丸▪香棱丸▪乌药汤▪橘皮丸▪枣肉平胃散1.降气▪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汤▪干姜人参半夏丸▪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新制橘皮竹茹汤▪厚朴麻黄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桂枝生姜枳实汤▪大桂汤11.理血剂0.活血祛瘀▪桃核承气汤▪增损启膈散▪下瘀血汤▪大黄蛰虫丸▪杖疮珍珠散▪蟅虫散▪泽兰散▪大成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展筋丹▪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七厘散▪复原活血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生化汤▪失笑散▪活络效灵丹▪手拈散▪丹参饮▪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阿魏化痞膏▪速效救心丸▪活血止痛散▪麝香追风膏▪跌打丸▪坎离砂▪正骨紫金丹▪生血补髓汤▪黎洞丸▪定痛和血汤▪双柏散▪银花蕺菜饮▪清热调血汤▪四味汤▪舒筋活血汤▪抵当汤▪自生饮1.止血▪四生丸▪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障脐汤▪珍珠八宝丹▪槐角丸▪黄土汤▪胶艾汤▪槐花散▪地榆槐角丸▪脏连丸▪三七止血汤▪养阴止血汤▪清经止血汤▪清胃止血汤▪棕灰散12.治风剂0.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苍耳子散▪菊花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大活络丹▪牵正散▪止痉散▪消风散▪五虎追风散▪醉仙汤▪玉真散▪木瓜丸▪明目上清丸▪拨云退翳丸▪消风汤1.平熄内风▪羚角钩藤汤▪钩藤饮▪蚱蝉散▪蚱蝉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小定风珠▪地黄饮子13.治燥剂0.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翘荷汤▪沙参麦冬汤1.滋阴润燥▪增液汤▪泽肤膏▪增液承气汤▪增液润燥汤▪麦门冬汤▪增液麻仁汤▪五汁饮▪玉液汤▪益胃汤▪养阴清肺汤▪琼玉膏▪百合固金汤▪补肺阿胶汤▪铁笛丸▪两地汤▪百合鸡子汤▪栝楼牡蛎散14.祛湿剂0.燥湿和胃▪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藿香正气散▪柴平汤▪六和汤▪香砂胃苓汤▪厚姜半甘参汤▪燥湿丹▪燥阴散1.清热祛湿▪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四逆汤▪斩梦丹▪八正散▪五淋散▪三仁汤▪藿朴夏苓汤▪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当归拈痛汤▪宣痹汤▪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蚕矢汤▪白带汤▪止带方▪除湿胃苓汤▪三黄洗剂2.利水渗湿▪五苓散▪四苓散▪胃苓汤▪泽漆丸▪茵陈五苓散▪泽泻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五皮散▪五皮饮▪茯苓甘草汤▪百合滑石散3.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败酱散▪真武汤▪实脾散▪萆薢分清饮4.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珍宝三生丹▪增补省风汤▪蠲痹汤▪独活寄生汤▪八风续命汤▪三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铁骨丹▪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紫葳汤▪足踏丸15.祛痰剂0.燥湿化痰▪二陈汤▪导痰汤▪涤痰汤▪金水六君煎▪温胆汤▪赭决九味汤▪枣子绿矾丸▪十味温胆汤▪茯苓丸▪苍附导痰丸▪启宫丸▪皂角化痰丸▪散聚汤▪三棱煎▪芎归二陈汤▪苦酒汤1.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清金降火汤▪小陷胸汤▪柴胡陷胸汤▪滚痰丸▪清肺汤▪浙贝蛋▪消瘰丸2.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3.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冷哮丸▪三子养亲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皂荚丸▪半夏散16.消食剂0.消食化滞▪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鳖甲煎丸▪木香槟榔丸▪开胸顺气丸▪大山楂丸1.健脾消食▪健脾丸▪枳术丸▪资生丸▪曲蘗枳术丸▪橘半枳术丸▪香砂枳术丸▪枳实消痞丸▪胵黄散▪葛花解酒汤▪十六味地黄丸▪健脾养胃丸17.驱虫剂o乌梅丸o理中安蛔汤o连梅安蛔汤o肥儿丸o布袋丸o化虫丸o伐木丸18.涌吐剂o瓜蒂散o三圣散o救急稀涎散o盐汤探吐方19.痈疡剂o仙方活命饮o牛蒡解肌汤o海藻玉壶汤o蟾酥丸o连翘败毒散o五味消毒饮o银花解毒汤o四妙勇安汤o犀黄丸o醒消丸o神效托里散o五神汤o托里透脓汤o阳和汤o透脓散o小金丹o中和汤o清肠饮o薏苡附子败酱散o大黄牡丹汤o苇茎汤o薏苡仁汤o内补黄耆汤o如意金黄散o拔毒生肌散o四生散o牡丹散o生肌玉红膏o保心丹o内消连翘丸o紫阳丹o长肉生肌散o藻药散o皂刺散o皂角苦参丸o燥湿丹o泽及汤o樟脑丹o针头散正文1.解表剂1.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

牛黄清心丸(局方)

牛黄清心丸(局方)

牛黄清心丸(局方)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牛黄清心丸(局方)
【成份】
牛黄、麝香、黄芩、苦杏仁(炒)、茯苓、桔梗、朱砂、雄黄、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冰片、人参等味
【功能主治】
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用于神志混乱,言语不清,痰涎壅盛,头晕目眩,癫痫惊风,痰迷心窍,痰火痰厥。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丸,一日1次。

【注意事项】
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本品不可整丸吞服;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使用前请咨询职业医师或药师。

【贮藏】
密封。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3021346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景忠山国药(唐山)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唐山市丰润区公园道136号。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的认识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的认识

火热内盛者:牛黄上 清丸(胶囊、片)具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火热内盛者。
风热上攻者:牛黄上 清丸(胶囊、片)具 有清热解毒、疏散风 热的作用,适用于风 热上攻者。
THANK YOU
牛黄上清丸(胶囊、 片)的认识
目录
01
片牛 )黄 的上 成清 分丸
( 胶 囊 、
02
片牛 )黄 的上 功清 效丸
( 胶 囊 、
03
片牛 )黄 的上 适清 用丸 人( 群胶
囊 、
01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 的成分
主要成分
冰片:清热解毒,止痛 醒脑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
栀子:清热解毒,凉血 止血
薄荷:疏风散热,清头 目
芒硝:泻下通便,清热 解毒
牛黄:清热解毒,化痰 开窍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
大黄:清热解毒,泻下 通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 止渴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 散结
辅助成分
牛黄: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冰片:清热解毒,止痛醒脑 薄荷:疏风散热,清头目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甘草:调和诸药,润肺止咳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泻火通便
牛黄上清丸(胶 囊、片)具有泻 火通便的功效, 可以有效缓解便 秘症状。
泻火通便的原理: 牛黄上清丸(胶 囊、片)中的主 要成分具有清热 解毒、泻火通便 的作用,可以促 进肠道蠕动,帮 助排便。
适用人群:泻火 通便功效适用于 便秘患者,尤其 是热秘型便秘患 者。
注意事项:服用 牛黄上清丸(胶 囊、片)时,应 注意饮食清淡, 多喝水,避免辛 辣刺激性食物。
用于头晕目眩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口干口苦、咽喉肿痛等症 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病症 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牛黄上清丸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功效与作用牛黄上清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其主要成分包括牛黄、水蛭、苦参、蒌蒿、忍冬藤等。

牛黄上清丸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病症。

下面将详细介绍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牛黄和水蛭是其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它们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外伤出血。

例如,牛黄上清丸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疮疡肿毒、疮疖疡痔等疾病。

2. 散结消症:牛黄上清丸具有散结消症的作用。

其中的苦参具有散结消症、解毒杀螺虫的作用。

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牛黄上清丸常被用来治疗肿块、结石等病症,如肾结石、胆结石等。

3. 消肿止痛:牛黄上清丸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散结消症的作用来消除炎症、消肿止痛。

牛黄上清丸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和疼痛,如扁桃体炎、喉咙痛、齿痛等。

4. 解热退黄:牛黄上清丸具有解热退黄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润燥解毒的作用来解除体内的热毒、湿热,并改善黄疸症状。

它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黄疸,如黄疸型肝炎。

5. 抗菌消炎:牛黄上清丸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其中的牛黄和苦参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牛黄上清丸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6. 增强免疫力:牛黄上清丸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牛黄上清丸常被用于治疗免疫力低下或易感染的患者。

7. 舒肝理气:牛黄上清丸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清热解毒、调理肝气的作用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如胸闷、胁痛、情绪不稳等。

牛黄上清丸常被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病症,如肝胃不适、胸腹胀等。

总之,牛黄上清丸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中药制剂。

它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症、消肿止痛、解热退黄、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舒肝理气等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黄上清丸方解及用药交待
1.处方
2.方解
现代研究:白芷有镇痛作用,对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的效果;黄芩有抗炎作用;黄连、黄柏有抗菌作用;大黄有泻下作用。

3.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
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4.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5.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所致的头痛、眩晕、牙痛、咽痛慎用。

2)老人、儿童、脾胃虚弱者慎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6.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有药疹、贫血及过敏性休克。

7.用药交待牛黄上清丸中含有石膏,石膏中硫酸钙(CaSO4•2H2O)含量≥95.0%,钙离子可影响诸多药物的吸收。

若与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联用时,服用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

8.中医术语三焦:中医将人体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