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说明

合集下载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引言地基承载力是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因此,地基承载力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规范旨在规范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流程、技术要求、数据处理以及报告编写等方面,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报告规范完整。

检测对象本规范适用于土壤、岩石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检测流程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流程主要包括测试方案制订、触探试验、静载试验、动力观测和数据处理等阶段。

测试方案制订测试方案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及结构形式•基础的类型、形式和规模•地质岩土条件、地下水情况和周边环境特征•地基承载力要求和标准测试方案中应当明确测试任务、测试方法、试验位置和深度、试验日期、监测要求、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相关工作。

触探试验触探试验是地基承载力检测过程中最简单、最普遍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推进机将钻杆向土壤或岩石中推进,观测不同部位的杆长、材质、相对密度以及钻进的冲击数等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重要的是,需要使用标准化的设备和程序来进行触探。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精确可靠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地基上施压,观测相应的沉降量,推算出地基的承载力。

在该试验中应当注意测试要求、施工操作、应力稳定性、采样位置、静载传感器的校准和使用等要素。

动力观测动力观测是一种间接的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地面上激发与地基间的振动反应来确定地基的特性。

对于需要进行大型试验或较为紧迫的工程,可以采取此方法。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触探试验数据的处理、静载试验数据的处理、动力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分析等方面。

对于每一组数据,必须进行记录、校验和转换,确保不出现误差和重复计算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校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报告编写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是检测过程中输出的最终产品,也是与建筑工程实现安全稳定相关联的重要文档。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应当采用标准化模板,并包括以下内容:•建筑物及基础情况•测试方案制订和实施•检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及评定•总结和建议结论本规范对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流程、技术要求、数据处理以及报告编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说明,旨在提高地基承载力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

地基承载力试验规定

地基承载力试验规定

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一、总则1、为规范我省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不适宜地基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过湿土等)的清除行为,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别定本暂行规定。

2、本暂行规定适用于不适宜土埋深在3m以内拟作清除处理措施的判定依据和设计基础。

3、本暂行规定采用标准贯入仪作为设计勘察过程中的地基承载力参数采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荷兰式轻型动力触探仪与标准轻型动力触探仪作为基本的试验工具。

荷兰式轻型动力触探仪一般作为不适宜土清除后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4、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湖南省境内所有等级公路的新、改建工程。

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均应遵照执行。

二、基本规定1、路堤施工期荷载只考虑路堤自重;营运期荷载包括路堤、路面自重及行车荷载,其中行车荷载只考虑静荷载,并按等效静止土柱作用考虑。

2、行车荷载:一级公路、高速公路按公路I级标准;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按公路Ⅱ级标准。

路面结构:一级公路、高速公路按总厚度78cm 考虑;二级公路按总厚度55cm考虑;三级及以下等级公路按总厚度40cm 考虑。

3、填筑路堤地基承载力要求f0分析:当路堤高≤2.0m时,按公路路床稳定性压实度强度要求考虑。

计算荷载:路堤高≤2.0m时,按营运期荷载计算;当路堤高〉2.0m时,按施工期荷载计算。

路堤基底自重应力按最大应力考虑。

4、地基承载力测试采用下列三种常用的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其相关参数如下表:三、技术标准及应用说明1、填筑路堤地基承载力要求见表一、表二、表三: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填筑路堤地基承载力要求表表一二级公路填筑路堤地基承载力要求表表二三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填筑路堤地基承载力要求表表三击数要求,当有2根导杆时最小锤击数应在上表的锤击数基础上再加上1击数,当有3根导杆时最小锤击数应在上表的锤击数基础上再加上2数。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是用于确定公路地基承载能力的准则,旨在确保公路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以下是关于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的一些详细介绍。

一、规范的目的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公路地基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规范主要适用于公路的填土地基、岩石地基和软弱地基等各种类型地基的承载能力计算。

二、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各种类型地基(如填土地基、岩石地基、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各种类型地基的承载能力计算的要求和方法,以及评价地基承载能力的标准和指标。

三、规范的内容1.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规范详细介绍了填土地基、岩石地基和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单位地基面积荷载的计算、地基参数的确定、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推导等。

2.地基承载力评价标准:规范明确了地基承载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包括地基容许荷载、地基沉降及变形控制、地基稳定性等。

3.地基处理方法:规范介绍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厚度加大、加缓坡度、加固强化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专项规定:规范对特殊情况下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处理进行了专门规定,如软弱地基的处理、陡坡地基、高填方边坡等。

四、规范的应用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的应用是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可以根据规范的要求和方法,计算地基的承载能力,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合理的地基处理和设计。

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规范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地基处理和加固,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是确保公路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评价,可以保证公路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同时,规范的应用也是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代号

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代号

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代号【原创版】目录1.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的概述2.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方法3.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应用4.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规范与标准5.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意义和展望正文一、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的概述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是指对公路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规定。

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持久性,以保障公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在我国,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主要遵循 2009 年 4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 1.0.2 规定,进行动力触探试验。

二、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方法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法和规范表格法。

1.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

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原位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公式综合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三、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应用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用于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为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持久性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1.公路工程设计阶段:通过承载力检测,确定公路基础的类型、尺寸和埋深等设计参数。

2.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监测公路地基的承载力,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公路工程维护阶段:对已有公路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评估其使用性能和剩余寿命,为公路维护和改建提供依据。

四、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规范与标准在我国,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规范与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值和特征值:用作抗力指标的代表值有标准值和特征值。

当确定岩土抗剪强度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时用标准值;由荷载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取特征值。

《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

《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她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就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与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与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与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与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与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与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与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与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说明一、测试前准备1.测试前需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层的分布、性质和厚度等。

2.选择合适的测试点位,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确定测试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

二、测试方法选择根据地基的类型和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1.钻孔取样法:通过钻孔的方式获取地基样品,通过对样品的实验室测试获得地基的力学性质。

2.力臂试验法:利用外力作用在桩身上,测定桩身的弯矩和位移,进而计算出地基的承载力。

3.静载试验法:通过施加静载,观察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情况,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4.动力触探法:利用动力触探仪器,通过测定驱动钻杆下落的阻力来判断地基的承载力。

三、测试操作规范1.测试前需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进行测试时,要确保测试点位的周围环境清理整洁,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测试过程中,应根据测试方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数据记录和测量,包括外力、位移、变形等。

4.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地基的承载力参数,并撰写测试报告。

四、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1.根据测试结果,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评价,包括抗剪强度、稳定性等指标。

2.结合工程要求和标准规范,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评估。

3.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进行进一步的地基处理和加固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结: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是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规范的操作,可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是指在公路设计和施工中,针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的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其目的是保证公路地基的稳定和安全,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

公路地基的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根据地基土壤的性质和荷载情况,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基土壤的分类和性质。

按照地质条件,将地基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进行详细描述。

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地基土壤的性质和工程荷载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计算方法可以包括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不同途径。

3. 地基承载力的安全系数。

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和安全,规范要求在计算地基承载力时,要引入安全系数,以考虑不确定因素和荷载变化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 地基处理技术。

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规范中介绍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加土和排水等。

5. 地基监测和验收。

为了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规范要求对地基进行监测和验收。

监测可以包括现场观测、测量和实验室试验等方法。

6. 地基的使用限制。

根据地基土壤的性质和承载力,规范要求对地基的使用限制进行规定。

例如,承载力较低的地基应限制荷载的大小,避免对地基造成过大的影响。

公路地基承载力规范是公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确保公路的稳定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遵循规范的要求和建议,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

同时,规范的持续更新和完善也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工程需求的要求,为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圆锥动力触探检测公路工程小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的使用规范、测试方法、计算公式及试验记录

圆锥动力触探检测公路工程小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的使用规范、测试方法、计算公式及试验记录

圆锥动力触探检测公路工程小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的使用规范、测试方法、计算公式及试验记录圆锥动力触探检测公路工程小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的使用规范、测试方法、计算公式及试验记录一、概述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20 ),动力触探试验是用一定质量的击锤,以一定的自由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击入土层,根据探头沉入土层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数来判断土层性状和评价其承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具有勘察与测试的双重性能。

动力触探试验可分为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两大类。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圆锥动力触探DPT,简称动探,根据穿心锤质量和提升高度的不同,动力触探试验一般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目前施工现场地基承载力测试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二、标准采用现行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20 )第12.6条“地基检验”第12.6.2款“按桥涵大小、地基土质复杂程度及结构对地基有无特殊要求,可采用以下检验方法:1 小桥涵的地基检验可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验。

2 大、中桥和地基土质复杂、结构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地基检验,宜采用触探和钻探﹙钻深至少4m﹚取样做土工试验,或按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荷载试验。

3 特大桥或特殊结构桥梁的地基检验应符合设计规定”。

2020 年版《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规范》第404.03-1- (4)条“地基检验可采用如下方法:对于小型构造物,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的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验;对于大、中桥和地基土质复杂、结构物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一般采用触探和钻探取样做土工试验,或按图纸的特殊要求进行荷载试验”。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20 )3.7 原位测试3.7.1 原位测试方法可根据勘察目的、岩土条件及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等按表3.7.1 选用。

表中所列动力触探试验(DPT)对碎石土、砂土很适用,对粉土、黏性土适用,对软土较适用,对承载力测试适用;静力触探试验(CPT)对砂土适用,对粉土、黏性土、软土很适用,对承载力测试适用。

湖南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规定

湖南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规定

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关于印发《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湘交基建[2007]223号各市、州交通局,厅直有关单位:为规范我省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不适宜地基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过湿土等)的清除行为,我厅制定了《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我厅,以便修订时参考。

附件:《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二OO七年五月十六日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关于印发《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湘交基建[2007]223号各市、州交通局,厅直有关单位:为规范我省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不适宜地基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过湿土等)的清除行为,我厅制定了《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我厅,以便修订时参考。

附件:《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二OO七年五月十六日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试行)一、总则1、为规范我省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不适宜地基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过湿土等)的清除行为,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2、本暂行规定适用于不适宜土埋深在3m以内拟作清除处理措施的判定依据和设计基础。

3、本暂行规定采用标准贯入仪作为设计勘察过程中的地基承载力参数采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荷兰式轻型动力触探仪与标准轻型动力触探仪作为基本的试验工具。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 年 4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 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 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 3 孔位。

7.2试验设备7.1.2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 图D.0.2、表D.0.2 的规定。

7.2.2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 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 25Kg。

7.2.5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 0.5%。

7.2.6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 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所能够承受的压力大小。

地基承载力检测是指对地基土壤进行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和性质。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是为了确保地基的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标准规定。

下面将介绍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要求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前,必须对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确定地基所处的地层结构、土壤类型和各层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这是为了建立正确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型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其次,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包括静力触探法、静载试验法和动力触探法等。

不同的地基类型和承载力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地基的影响。

第三,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要求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

在进行检测时,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荷载大小和施加载荷的方式。

同时,还要根据地基的变形性质和变形特点,选择适当的变形检测方法和设备。

通过测量和分析,得到地基的承载力参数,如地基承载力系数、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等,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还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

根据地基承载力检测的结果,可以进行地基的设计和施工调整。

同时,还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和报告,明确地基的承载力状况和安全性评价。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是保证地基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

通过对地基的调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以及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可以得到地基的承载力参数,从而为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地基承载力检测规范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地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地基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标准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480-2021?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标准?总如此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标准执行。

目前该标准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如此,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标准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标准?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图、表的规定。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外表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一样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7.3 试验方法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如下规定: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3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30cm的锤击数N10。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小议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8篇

小议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8篇

小议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8篇第1篇示例: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是公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层对于交通荷载的承受能力,是公路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参数。

正确的承载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两种,下面将就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探讨。

首先是现场试验方法。

现场试验是指直接在地基层进行实地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现场试验方法主要有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和动力触发试验等。

静载试验是指在地基上施加静载荷进行测试,通过测量变形和沉降数据来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动载试验则是在地基上施加动态荷载,观察地基的响应情况,从而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动力触发试验是指利用地基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承载力检测,通过采集地基振动数据来评估承载能力。

这些现场试验方法都能够为工程师提供直观的数据,帮助他们了解地基的实际承载情况。

公路地基承载力检测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和提高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各有优劣势,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还需要结合地质勘察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地基承载力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交通环境。

【2000字】第2篇示例:公路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

检测公路地基承载力对于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这两种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不断涌现,为公路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静载试验是通过在地基上施加一定的荷载,然后测量变形和应力来确定地基承载力。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一、引言地基承载力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准确测定地基承载力是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的规范,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的选择1.静载试验法:适用于测定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征和稳定性。

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和动应力回桩法。

静载试验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荷载形式和加载方式,可直接测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而动应力回桩法则通过回桩击打和观测反弹速度来估算地基承载力。

2.动力触探法:适用于测定较浅的地层承载力和土质的颗粒结构。

通过触探钻杆向下压入地层,根据钻杆的击入阻力和击入速度来判断地层的承载力。

3.动力负荷试验法:适用于测定岩石地基的承载力。

通过在钻孔中加载荷重,在荷载和变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承载力。

三、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的使用规范1.测试前准备: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前,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测和试验。

应选取代表性试验点并确定试验荷载和试验位置。

同时,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并确保其操作正常。

2.测试操作: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时,应按照测试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控制测试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地基承载力数据。

应注意去除异常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整理和统计。

4.结果评定与报告编制:根据测试结果,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评定,并编制测试报告。

评定结果应标明地基的承载能力等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四、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为确保地基承载力测试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1.仪器设备管理:定期对测试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操作正常和准确。

2.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严格按照测试方法和操作规范进行测试。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1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关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讲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形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样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判一样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判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平均程度确定,同一场地要紧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纳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纳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办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办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精心整理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7.3试验方法4遇地层松软无法按标准贯入量记录试验锤击数时,可记录每阵击数N(一般为1~5击)的贯入量△s,然后再换算为标准贯入量锤击数。

5重型动力触探实测锤击数连续3次大于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当需继续试验时,应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当超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小于2时,应改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试验。

6在钻孔中分段进行触探时,应先钻探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1.0m处,然后再开始贯入试验。

7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15cm、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20m时,应注意触探杆的侧摩阴力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7.4资料整理7.4.1动力触探记录应在现场初步整理,校核实测击数和试验贯入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的说明
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GB/T 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总则1.0.2规定:本规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执行。

目前该规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
7 动力触探试验
7.1 一般规定
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
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7.3 试验方法
7.3.1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3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30cm的锤击数N10。

2 试验应先用钻探设备钻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0.3m 处,然后进行连续贯入试验。

3 当贯入30cm的击数超过100击或贯入15cm的击数超过50击时,可终止试验。

7.3.2 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标准贯入量均为1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标准贯入量锤击数N63.5、N120。

2 试验时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试验应保持连续贯入。

3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落锤偏心和探杆的侧向晃动,并保持探头的垂直贯入。

4 遇地层松软无法按标准贯入量记录试验锤击数时,可记录每阵击数N(一般为1~5击)的贯入量△s,然后再换算为标准贯入量锤击数。

5 重型动力触探实测锤击数连续3次大于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当需继续试验时,应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当超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小于2时,应改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试验。

6 在钻孔中分段进行触探时,应先钻探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1.0m处,然后再开始贯入试验。

7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15cm、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深度超过20m时,应注意触探杆的侧摩阴力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7.4 资料整理
7.4.1 动力触探记录应在现场初步整理,校核实测击数和试验贯入深度。

7.4.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实测击数N63.5需要进行触探杆长度修正时,应按式(7.4.2)进行动力触探锤击数的杆长修正计算。

7.4.3 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应先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后,再按式(7.4.2)进行杆长修正:
N63.5=3N120-0.5.
7.4.4 修正后的动力触探击数,应按规定的图例标示在工程地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

7.4.5 进行地基土力学分层时,应兼顾相应的超前和滞后影响,确切地划分岩土层的分层界线。

7.4.6 当试验岩土层的有效厚度小于0.3m时,上、下土层击数均较小,宜取该层土动力触探击数的最大值;当上、下土层击数均较大,宜取小于或等于该层土动力触探击数的最小值。

7.4.7 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各试验岩土层有效厚度围,应剔除少数因试验土层不匀凸显的试验高值和其他异常试验数据,以确定参与统计分析的有效试验数据。

剔除数量不宜超过有效厚度试验数据的10%。

2 统计分析秘层有效厚度以的有效试验数据,应以算术平均值N63.5作为单孔试验分层的动力触探试验代表值,同时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判别试验数据的离散变异性。

3 当试验数据偏差或离散性较大时,应同时采用多孔试验资料及其他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单孔分层试验代表值。

4 同一场地取得的有效数据,应按相应的置信标准统计分析各岩土单元的试验结果,以确定试验岩土层的工程特性。

二、各类土的锤击数N63.5与ƒ0的关系,可参照《动力触探技术规定》(TB10018-2003)提供的表进行推定:
三、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参数表
四、轻便触探:f0=N10×8-20(KPa)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