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介绍
广西名胜古迹
![广西名胜古迹](https://img.taocdn.com/s3/m/b75a6c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1.png)
广西名胜古迹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广西名胜古迹,欢迎大家阅读。
最著名的侗族民族建筑程阳风雨桥又称“永济桥”,是广西最著名的侗族建筑,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以北20公里的林溪乡程阳村,建于1920年。
风雨桥为侗族人民来往憩息、避风雨之佳境,也是侗家青年聚会、恋爱之雅处。
它和鼓楼一样,同是侗乡的特有标志。
大圩古镇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
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
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大圩古镇在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
史载,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
大圩古镇曾名长安市、芦田市,通称大圩。
汉代已形成小居民点,北宋时已是商业繁华集镇,明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其商业初兴于宋,曾设税官;中兴于明,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水陆码头”,抗日时期有“小桂林”之称,赶圩人数高达1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地方商业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
扬美古镇扬美古镇,位于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仅36公里,公路、水路、铁路俱通过这里。
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自建镇到民国年间,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的商品集散地,繁荣一时,素有“小南宁”之称。
扬美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二百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因此今天又得名“扬美古镇”。
以古镇、老街、碧水、金滩、奇石、怪树著称,也是辛亥革命党人黄兴、梁烈亚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
现有700余栋明清建筑。
保留较为完整的景点有: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古埠码头等,扬美江滩以及周围的左江亦风景如画,其青坡怀古、剑插清泉、滩松相呼、雷峰积翠、亭对江流、金沙月夜、龙潭夕影、阁望云霞等八景尤负盛名。
程阳风雨桥_550字
![程阳风雨桥_5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128b433ff00bed5b8f31d19.png)
程阳风雨桥_550字
我的家乡十分的美丽,拥有着许多的古建筑,那就是三江县的古宜镇。
在那里有一座侗族文化桥――程阳风雨桥。
这座风雨桥吸引了中外许多的游客,之所以它能这样的闻名,不仅仅是因为这里风景宜人,而且它浓浓的古朴味道更为吸引人。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位于柳州三江县古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
程阳风雨桥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
桥长64。
4米,宽3。
4米,高10。
6米。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楷相接,你不得不佩服侗族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桥上有栏杆和尖顶房屋。
每个亭子都有5个亭角,具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味,从桥底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光滑的石板路一直沿伸到那充满古典韵味的古房子中,两旁的房子中间都有一个小石墩,好象是供走累的人休息吧。
下雨的时候,从远处看程阳风雨桥就像笼罩着一件纱衣。
稻田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水车,它就搭在程阳桥下,它与风雨桥相互媲美。
在桥上许多侗族人民在卖一些小饰品,也有
一些服饰,比如说侗族人民自己动手蜡染的衣服,和自己织绣的小箱包,既好看又实用;还有的就是侗族人民自己制作的银饰,虽然不像商店里的那些闪闪发光,但是这些东西都与程阳风雨桥有着共同的特点:桥的本身不豪华,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历史悠久却
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
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劳动结晶。
是一座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气息,它的美是在于它的内涵,它的美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40f7c20f76a20029bc642d56.png)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发表时间:2020-09-15T08:47:53.18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5期作者:王旭[导读] 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桥梁建筑史,有许多世界著名桥梁,其中程阳风雨桥作为侗族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建筑技艺高超,建筑艺术内涵深刻。
广西旅发中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500摘要: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桥梁建筑史,有许多世界著名桥梁,其中程阳风雨桥作为侗族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建筑技艺高超,建筑艺术内涵深刻。
将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能够满足交通修,休息娱乐等多种要求,还能够提供宗教祭祀等公共活动,程阳风雨桥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对程阳风雨桥进行详细介绍,深入探究侗族文化的重要内涵与风俗。
关键词:程阳风雨桥;侗族建筑艺术;技术结晶引言侗族鼓楼、风雨桥、凉亭景亭等木结构建筑艺术,是侗族整体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体现,尤其是臻于建筑艺术具有比较高层次的风雨桥获得海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赏,认为程阳风雨桥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内的程阳八寨景区中,是其标志性景点之一,更是广西众多风雨桥中很有名的一座,于 1982 年 2 月 23 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建筑史的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所以在分析程阳风雨桥建筑技巧时,同样需要对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挖掘其隐含的审美品格。
程阳风雨桥的建筑技巧程阳风雨桥在 1912 年至 1924 年修建完成,横跨在河面,由桥墩、桥跨、桥面和屋顶四个部分组成,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整个桥梁全长 64.4m,宽 3.4m,桥亭高 10.6m,2 台 3 墩 4 孔,墩台上建有 5 座塔式桥亭,墩、台之间为桥廊,亭廊相连。
桥亭飞檐高翘,屋顶采用青瓦白栈的设计风格,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
利用黑白相间的横线进行分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整个桥身的装饰不多,非常淡雅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合,体现出侗族人民的民风淳朴。
侗族建筑艺术大成─程阳风雨桥
![侗族建筑艺术大成─程阳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f40a324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68.png)
侗族建筑艺术大成─程阳风雨桥程阳风雨桥闻名中外、规模宏大、保存最好、形式独特而富于变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省相接的三江县是以侗寨族为主体(占全县人口54%)。
侗族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古朴灿烂。
侗族村寨多建于山麓、溪流河畔,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桥。
此地区建筑桥梁的特色是,桥上有廊和亭,能挡风遮雨、供人畜通行,故称为“风雨桥”。
桥梁对于侗族人沟通村寨之间的联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目前三江县境内10米以上的“风雨桥”有176座之多。
而其中闻名中外、规模宏大、保存最好、形式独特而富于变化的,首推位于广西省三江县林溪乡平岩村林溪河的“程阳风雨桥”。
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风雨桥通常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上,既作交通之用,又有象征飞龙绕寨,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的宗教意含。
故“程阳风雨桥”又称为“回龙桥”、“永济桥”、“普济桥”、“赐福桥”、“盘龙桥”等。
在建筑史上“风雨桥”称之为“廊桥”、“楼桥”或“花桥”。
它是下为桥墩,上为长廊为基础结构的木桥,是侗族建筑的特色,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风雨桥”建筑起源于西元3世纪初。
散处于中国西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其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趣。
桥的造型是侗族村寨模式的再现,桥亭和鼓楼造型相似,而桥廊则与民居的线条相吻合,整体构成完整的侗族村寨艺术的风貌。
程阳风雨桥是由程阳、马安等村镇50位侗族老人于1916年始建,用了12年时间才完成。
此桥桥面长77.76米,宽3.4米,高10.6米,桥台距离64.70米,河面至桥亭高20.25米。
5个六角形的石砌大桥墩,分为四孔,每孔净距离14·8 米。
风雨桥的结构组成分成三部分:下部为青石垒砌的桥墩,墩底用松木铺垫为底层,以油灰沾合青石砌成菱形的墩座,上面再铺置杉木。
桥墩之间跨度很大,能工巧匠们就在这桥墩之上铺了两层架四五尺直径、下短上长的六根连排大杉木做为“挑梁”(又叫挑枕),而把两层正梁架在挑梁之上,再铺设木板作为桥面。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和鼓楼资料讲解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和鼓楼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f349a00740be1e640e9a91.png)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
和鼓楼
广西三江侗族风雨桥和鼓楼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侗族有三大国宝——鼓楼、花桥和大歌,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
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
由桥、塔、亭组成。
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其中三江风雨桥为世界上最长风雨桥,该桥不论高度、长度,还是外形设计,都堪称世界之最。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
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
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 来自摄影师“左眼睛”的的作品。
探秘侗乡最不可思议桥梁,不用一钉一铆,两三百年不倒
![探秘侗乡最不可思议桥梁,不用一钉一铆,两三百年不倒](https://img.taocdn.com/s3/m/c9ce96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1.png)
探秘侗乡最不可思议桥梁,不用一钉一铆,两三百年不倒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
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
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
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据有关资料记载,程阳风雨桥与中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这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也是传统交通建筑。
此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
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桥壁上或雕或画有雄狮、蝙蝠、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形象诙谐洒脱,古香古色,栩栩如生。
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
图为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桥宽16米,桥长368米,桥上建有284间桥廊,7个亭塔各有特色。
堪称为当今世界廊桥之最。
这种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
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
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为木质结构。
桥梁跨度一般不超过10米,以适应有限的木材长度。
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
图为赶超广西三江风雨桥而成为当今世界最长最宽的贵州凯里风雨桥。
大桥全长377米,宽44米,主拱净跨度150米,总投资2亿多元。
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
桥架就放在桥墩上面,而桥墩与桥台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只凭桥台和桥墩起着架空的承台作用。
它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学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图为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境内的一座乡间风雨桥。
风雨桥优美坚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还能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
风雨桥遍布侗乡,尤以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贵州从江、黎平等地为最多,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地区共有风雨桥330余座,仅黎平肇兴附近的河溪上就有5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
风雨桥是哪个民族的
![风雨桥是哪个民族的](https://img.taocdn.com/s3/m/04c21d9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7b.png)
风雨桥属于哪个民族的风雨桥是侗族的。
风雨桥,又叫花桥、福桥,壮语叫“厅哒”,是侗族建筑的三宝之一,也是侗族的一种交通风俗之一,是侗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建筑。
侗族风雨桥整座建筑不使用一钉一铆和其他铁器件,都是用质地有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
因为行人过往可以躲避风雨,所以叫风雨桥。
走道是长廊式。
风雨桥既优美又坚固,不但可以供行人行走,还可以挡风避雨,也可以供人休息或者用来接待宾客。
程阳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的艺术珍品。
程阳桥采用的是中国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不但有侗族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艺术。
桥的东西台亭是斜山式,东西东亭和中央亭是钻尖式、亭倚式,集中了侗族传统建筑三种基本造型于一身。
在亭面上下都是飞角半拱,背面的瓦顶还有古朴的装饰物,使得整座程阳桥既有飞龙腾空之势,又寓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是侗语。
侗语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等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而且种植历史悠久,农业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侗族地区的万山丛岭中夹杂着许多当地称为“坝子”的盆地。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侗族的人口数为3495993人。
程阳风雨桥的说明顺序
![程阳风雨桥的说明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132649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4.png)
程阳风雨桥的说明顺序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是以空间顺序对程阳风雨桥进行的说明:
1. 位置和历史: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始建于1912 年,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
2. 建筑结构:程阳风雨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墩台上建有 5 座塔式桥亭和19 间桥廊,亭廊相连。
桥的两旁还设有栏杆和长凳,可供行人休息。
3. 建筑特色:程阳风雨桥的建筑极富民族特色,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4. 文化意义: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重要交通要道和文化象征,它展示了侗族人民的建筑工艺和文化传承。
侗乡风雨桥之广西三江程阳桥
![侗乡风雨桥之广西三江程阳桥](https://img.taocdn.com/s3/m/6d5cc58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4.png)
侗乡风雨桥之广西三江程阳桥前文“地坪桥”通篇未著一字,整个都是图说,一些相熟的博友可能感到诧异,因为这不是我的风格。
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什么,只是那天不愿说话而已,那怕三言两语。
地坪桥确是一座好桥,大家从照片上也能够看得出来,“国5”可谓实至名归。
前面说过,结束巴蜀行程后,取道黔东南踏上返程的游历,基本上都是随机而为,未及做功课,欲到之处大都仅凭过去的印象,而这座地坪桥,则连印象也没有,纯是撞上的。
正因此前未有印象,所以乍看到那座同心碑时,按照思维惯性想当然地以为不过是一篇应景的添足之作而已。
但当我准备抽身而去的一瞬,眼角不经意瞥见“百年不遇的洪水……投身急流”等字眼,便停住脚步,定睛看了起来,于是知道了:“2004年7月20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垮了侗家人心目中神圣的风雨桥,所有构件随波而去。
危急中,侗乡儿女或投身急流,或沿河而下,辗转百里从急流中抢救、搜寻回约百分之七十的风雨桥构件。
侗家人舍身抢救的不仅是一座让人们风雨穿行的便桥,更是一座承载和见证自身欢乐与忧愁的精神之桥,是一个民族对文化记忆的执着挽留,谱写了一曲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动人壮歌……被授予中国首个“文物保护特别奖。
”读罢这段文字,回头再看这座巍然耸立的木桥,你会因为它的复建,而对它的文物价值大加置疑大打折扣吗?再一次体会到,人世间,具有一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地坪乡是我们驻足贵州的最后一个村落,几公里后,我们再一次触摸到了美丽的都柳江。
不同的是,这时的江水,已经流淌在桂西北的土地上。
三江是隶属柳州的一个侗族自治县,没考究过它的地名由来,估计应与“三江汇流”之类的意思有关,因为它在地图上标有的河流就有都柳江、苗江、寻江、斗江等等,其中数水在一个叫老堡的地方汇流之后转下南下,名字也就唤作了融江。
在头天策划的行程中,三江仅属过境,我们准备去的地方是龙胜,想去那里看龙脊梯田,然后回头再折向湘西。
但这个计划很快便泡了汤。
穿越三江县城东行不远,天气突尔变得阴沉异常,云层很低,公路两侧的山峦在飘忽的纱帐中时隐时现,原本翠绿明快的色调转化为大片大片混沌模糊令人压抑的青灰。
侗族建筑 三江风雨桥
![侗族建筑 三江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fed32f4d5a8102d277a22f31.png)
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身,全杉木质结构 气势恢宏独特。侗族人民为表达心中美好的 愿望修建风雨桥,从此就在她的庇佑下生息 劳作,风雨桥成为侗族文化象征的同时也是 侗族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结构美 • 形式美 • 装饰美 • 整体美
•风雨桥桥梁由巨大的石墩、 木结构的桥身、集廊、亭、 桥的特点于一身设计精巧 不用一钉一铆浑然天成, 充分考虑到力学原理采用 中国古代倒塔式全杉木结 构,桥身坚固踏实。
桥亭的设计独具特色, 既体现了少数名族风情又 带有中国传统园林气质, 四面八角,屋檐向上微翘, 造型稳重不失轻盈。回廊 似的桥身将周边景色收入 眼底,通风透气。
•桥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 呈丹凤朝阳,鲤鱼跳滩、坐狮 含宝形状。正梁顶上塑有双龙 抢宝,还配以彩画,点缀其上。 楼阁观赏厅、亭、廊、柱枋、 店面门牌等对联、条幅系全国 名家书法精品,由名匠雕刻制 成。 •桥盖黑瓦白墙,形成黑白相间 的横线分割,将桥身装点得秀 丽典雅。
侗族建筑
• 程阳桥始建于1912年长 77.76米宽3.75米高 11.5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 风雨桥,全木质结构端 庄秀丽与赵州桥、 泸定 桥 、罗马尼亚诺娃沃钢 桥、一起被并为世界四 大名桥。
程阳桥始建于1912年长77.76米宽 3.75米高11.5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风雨桥, 全木质结构端庄秀丽与赵州桥、 泸定 桥 、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桥、一起被并为 世界四大名桥。
清新秀丽的风雨桥与大自然形成完美的协调与统一, 精湛的民族工艺让风雨桥气质灵动,结合美丽的三江风景, 形成一幅令人震撼的美景。
风雨桥是热心于公益事业侗族人民智慧 的结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难得的 艺
三江程阳桥
![三江程阳桥](https://img.taocdn.com/s3/m/27cf8e15c281e53a5802ffa2.png)
三江程阳桥:侗乡与鼓楼齐名最为人称道的建筑还有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亭桥,就是在木悬臂梁式平桥上建造长廊,在石砌桥墩和桥台上建造桥楼。
桥楼很象鼓楼,但平面只是方形或矩形,没有多角形。
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经之路。
风雨桥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村民游息聚谈之所。
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栏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风雨桥的选址十分注意成景和得景,使之既能妆点大好河山,又能在桥内观赏到周围的美好景色。
侗族风雨桥
最大也最著名的风雨桥是广西三江马安寨程阳桥,跨在林溪河上,全长达78米,有二台三墩五楼。
中楼最高,顶部冠以六角攒尖亭,下为方形三檐;左右两座都是方形,四檐,也是攒尖顶;最外两座为矩形,四檐,歇山顶。
在桥栏下有通长披檐,覆盖桥下四层悬臂木梁。
贵州黎平地坪风雨桥为二台一墩三楼,中楼连附檐为方形五重檐,上面再加四角攒尖顶方亭;其它二楼矩形,四檐,歇山顶。
风雨桥
![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4cde4e12fc4ffe473368abc6.png)
风雨桥的传说
• • • • 程阳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 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每一座桥,都在讲述它的过去与未来;每一阵流水或蝉鸣声都能让你深切地 沉浸于凄离绝美之中。 程阳,山清水秀的侗乡,流传着花龙急救年轻夫妇的传说:一天 , 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女的 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 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 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封印,救出了女子。 恩爱夫妻终于重聚。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 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 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看 着天空,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桥、盘龙桥,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古宜镇的 北面20公里处,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 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广西不能不看民 族风情,看民族风情不能不到柳州,苗族 的节日、壮族的对歌、瑶族的舞蹈和侗族 的建筑被誉为柳州民族风情“四绝”。这 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2 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 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
•
•
风雨桥的画
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
![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b59df46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8.png)
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后来我们才知道,程阳风景区的门票60元/一人,经过讨价还价还可以优惠到30元/一人。
我们是从程阳大寨进去的,过大寨风雨桥时,一人捐了五元,省下了门票钱。
也就是说门票主要是针对外地游人的,程阳八寨是侗民族的缩影,每个寨子都有鼓楼。
这里的民居全是木头搭建的吊脚楼,或背山而建,或临水而居。
这些木结构的吊脚楼,一般均为四层,下层置放农具、牲畜、柴火等;二层设火堂、檐廊;三、四层则为卧室或作为仓库使用。
吊脚木楼,一幢连着一幢,高高低低、层层叠叠,连成极有规模的一片村村寨寨。
进入任何一个寨子都必须先穿过一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这是往来经过的人们遮风避雨休息之所,也是侗家的姑娘小伙子们月下幽会之处。
浅浅的林溪河穿过桥底,带动一架架古老的水车缓缓转动着,多少年未曾停息。
这里背靠青山,三面环水。
侗民族把最好的雕檐画栋用在了“风雨桥”上,风雨桥重檐翘角,悬柱挑梁上有绘画,顶部和翘角檐上饰有飞鸟,葫芦,仙鹤等图案,整座桥宏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它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它的建筑惊人之处还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板木,圆柱,凿木相吻,以榫衔接。
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分毫不差。
桥屋和桥廊上的雕刻,彩绘装饰内容丰富,绚丽灿烂。
桥面为木板铺成,桥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行人憩息,乘凉,或避风雨。
坐在凳上向远处望去,绿树满坡,一片翠绿。
坡与坡之间是一片片略带金黄色的稻田。
溪边水车缓缓转动,灌溉着农田。
在三江可欣赏风雨桥的地方很多,除程阳风景区外,还有独峒,八江,沿河都有风雨桥。
但是最有名还是程阳永济风雨桥。
它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侗民族风雨桥中的典型代表作。
无愧为珍品。
是欣赏侗民族风雨桥的必游之地。
在程阳风景区平寨,我们曾经经过一座独具匠心的风雨桥,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供行人往来和憩息,下层让牲畜通过,做到人畜分行。
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
广西的风雨桥
![广西的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8acb2dc83186bceb19e8bb28.png)
广西的风雨桥1、程阳桥又名永济桥,位于三江县林溪乡马安村林溪河上,距县城30公里.建于19I6年,1983年重建,为四跨石木桥,是三江县境内风雨桥中规模最大、造型最美的风雨桥。
该桥由本地工匠陈栋梁设计,莫土群掌墨施工,方圆百里侗民捐资修建。
2、三江巴团风雨桥位于三江县巴团寨苗江上,距县城38公里,建于1910年。
桥分两跨,总长50.2米,为两廊三亭式。
桥面分设人行道和畜行道,人行道宽3.9米,净高2.4米;畜行道宽1.4米,净高1.9米。
畜行道桥面比人行道低1.52米。
桥的下部结构与程阳桥基本相同。
3、潘寨风雨桥位于龙胜县伟江乡潘寨,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因曾有红军经过,又称红军桥。
桥宽3.15米,全长38.68米,中间跨度为20米,为全木结构;采用逐层挑木承重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在广西为数不多。
设单檐长廊桥盖是本桥特色之一。
4、接龙风雨桥位于龙胜县平等乡蒙洞村,1919年建,全木结构;每桥墩用两根断面为380×750毫米、长为4米的条石,呈八字形支撑;桥身一廊穿五亭,造型轻盈。
]5、和安风雨桥位于三江县良口乡和安寨,全长22.8米,桥面宽4米,为两跨石墩风雨桥。
三座桥亭皆为歇山顶,亭间用短廊过渡,造型紧凑完整,玲珑剔透。
6、龙潭风雨桥系仿古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基本设计、建造而成。
接龙风雨桥和安风雨桥龙潭风雨桥7、龙胜平等乡孟滩风雨桥,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三江小寨风雨桥三江单跨岩风雨桥三江人和风雨桥一座仿古廊桥采用一孔钢筋混凝土等截面板拱,拱轴线为圆弧线,计算跨径33.60米,计算矢高5.6米,矢跨比1:6.0;桥梁总长41.028米。
拱圈厚80厘米。
跨越河边人行通道位置设置高2.7米,宽2.4米的副拱,使河边人行通道连通。
桥梁立面图桥梁平面图。
三江程阳风雨桥
![三江程阳风雨桥](https://img.taocdn.com/s3/m/5909b5f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3.png)
三江程阳风雨桥
从丹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60公里——程阳桥20公里。
程阳风雨桥是世界“四大名桥”,门票60元。
到了景区门口外100米处当地农民会拦你的车子半票带你过去。
但如果你说是过路的,沿着公路把车子开到后面的寨子,随便都可以从路边进寨子,就可以逃票了,寨子里面是没有人查票的,只有景点门口附近的一段会有人问一下。
我们是良民,所以老老实实买票进去了。
这座木制结构的桥梁,竟然不用一颗铁钉,就完全承受住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
香港学者陈茂祥老先生参观桥后留下了感慨:“不到三江恨不消,避秦早应学侗瑶。
蓬莱未必真仙境,人间奇迹程阳桥。
”
寨子里的建筑大部分还是保留着原来的木板结构风格
步入寨中,那充满侗族风情的鼓楼建筑,是侗族人捐钱修建,做为寨中议事的地方。
原来热情好客的景区侗族人现在铜臭味很浓了。
当地侗族老人拿他们亲手制成的手工艺品追着你来买,又是另一种风景。
十点半有一场侗族的歌舞表演。
侗族小伙子芦笙吹起来,唱着敬酒歌,姑娘们热情的给远来的客人敬酒,传承着侗族千年文化的歌舞让人回味。
姑娘们的头饰还是不错的。
县中学的学生周末也来这里走走。
三江风雨桥简介
![三江风雨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a5e90edaeaad1f346933f94.png)
三江风雨桥简介
三江风雨桥,融现代建筑工艺与传统工艺于一体。
桥长398米,宽18米,中间为车行道,两旁为人行道,各宽4米。
桥的下半部分为钢筋水泥结构的拱桥,一孔跨越浔江两岸,拱顶距水面高35米,跨长300米,犹如彩虹,桥的上半部分为木质结构的廊桥,七座塔亭,二百九十二间桥廊,穿斗排列,浑然一体,犹如长龙腾空。
七座亭塔,融汇了侗族鼓楼的各种造型及技艺。
最高一亭为八角十一层重檐,双叠攒尖顶,高18.18米;另外六亭,其中三亭为六角九层重檐,攒尖顶,高均为16.18米;两亭为四角九层重檐,歇山顶,高均为15.18米;另一亭为四角九层重檐,攒尖顶,高17.18米。
每两亭中间布列桥廊,各为34间,互相对称。
亭与廊,高低错落,起伏有序,构成侗族木建筑之大观。
桥上装饰有双龙抢宝24对,熬鱼12对,宝葫芦17串,飞檐翘角666个,飞鸟666只,福寿雕刻木格3568块。
全桥落地柱888根,悬柱588根,穿枋4288根。
这些装饰物及其数字,展现了侗族的图腾及宗教信仰,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幸福安康,万代吉昌。
该桥由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企业及各界人士共同集资建造,共计资费四仟六百万元。
钢筋水泥结构部分由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建造,木结构部分由三江县林溪、独峒、八江等乡侗族木匠建造。
戊子动工,庚寅告竣,三载而成。
就木结构部分而言,其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可称侗乡之最,也可称世界之最。
三江鼓楼、三江风雨桥、月亮街、鸟巢,为三江县城四大标志性侗族建筑,共同构成了“大侗乡”的独特景观。
看侗乡,游侗乡,三江新城,风光独秀。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浅析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6b56ccb9f3f90f76c61b81.png)
浅析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的保护与利用作者:曹芳妮刘蒋山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10期摘要: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以下简称程阳风雨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因独特的建造技术和艺术观赏性在国内外享有高知名度。
随着当地旅游开发的深入,程阳风雨桥的保护和利用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围绕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原因,总结对策,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三江;程阳风雨桥;保护;利用一、程阳风雨桥概况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盘龙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马鞍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阳风雨桥始建于1912年,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
全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横跨于林溪河上。
程阳风雨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它建造技艺独特,全桥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丝毫不差,却不费一钉一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程阳风雨桥保护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截止目前,未针对程阳风雨桥本身编制科学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及利用缺乏科学依据程阳风雨桥是国内外闻明的旅游景点,慕名参观者甚多,每逢节假日,桥上游人如织的场面蔚为壮观。
然程阳风雨桥文物本身是接纳游客的实体,其本身的承重能力和容量是有限的。
伴随着旅游的利好发展,破坏也随之而来。
由于风雨桥本身造型独特,能遮阳、避雨,且所处位置风景优美,游客会选择驻足赏景、休憩纳凉、摄影留念等,如此一来,桥体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加上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程阳风雨桥受破坏的程度在逐年递增。
通过观察了解到,现状程阳风雨桥接纳游客的实际情况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景区、旅游或文物管理部门到目前为止并未对其进行过科学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未对游客容量进行科学测算,以至于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无法掌握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介绍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位于柳州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
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
程阳风雨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
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你不得不佩服侗族人巧夺天工的技艺。
桥上有栏杆和屋顶,还有5个多角亭,具有独特的侗族韵味。
景点信息
地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马安寨
门票:40元。
交通:
公路:从桂林乘直达班车到龙胜,中午开车,4小时左右到龙胜,票价10余元。
在龙胜乘到三江的班车,约3小时路程,票价10元左右。
三江有去程阳的班车,票价3元;搭摩托去程阳风雨桥10元钱。
1、桂林—三江(普通车):时间:7:10,11:10。
票价:17元。
车程:4个小时左右。
注意:汽车站的表上的8:40的那趟车以取消。
2、桂林—龙胜(快巴):时间:7:00—18:00每一小时一班。
票价:15元。
车程:2个小时20分。
龙胜—三江(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8元。
车程:2个小时20分。
3、柳州—三江(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20多元。
车程:5个小时左右。
4、融水—三江(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10元左右。
车程:2个多小时。
5、从江—三江(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8元左右。
车程:2—3个小时。
6、三江—程阳(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3元。
车程:40分钟—一个小时。
注意:是乘往林溪方向的车。
7、三江—马胖(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4—5元。
车程:40分钟—1个小时45分。
注意:是乘往八江方向的车。
8、三江—独峒(中巴):时间:每40分钟一班。
票价:6—7元。
车程:2个小时
铁路:T5次车柳州下车,换5536次车,19元到三江县。
然后转车去程阳风雨桥。
由三江还可乘火车,沿黔桂边境往湘西的凤凰(沈从文故乡),德夯风景区、猛洞河、张家界。
美食:(1)县城内:米粉:1元5角/2两,2元/3两。
快餐:3—10元/份(2)家庭旅馆内:面条:2元/碗。
土鸡:30元/只。
炒青菜:5元/牒。
青菜炒腊肉:8元/牒。
青菜汤:2元/盘。
咖啡:4元/杯。
牛奶:3元/杯。
陷饼:2—3元/个
(3)酸鱼、酸肉,每年8月至9月,侗族人会把吃不完的鲜肉鲜鱼腌起来,时间为3-5年,酸草鱼可腌制几十年,有贵宾来时拿出招待,味道十分特别。
坨坨饭,侗族人把糯米饭团成坨,用手抓饭吃。
切记不能吃得太饱,糯米饭胀肚。
打油茶,以糯米、茶油、茶叶制成。
旅游提示:
程阳风雨桥景区:风景区由程阳风雨桥和程阳八寨(马安,平寨,岩寨,程阳大寨,平铺,平坦,吉昌)组成。
推荐路线:马安—平寨,岩寨—程阳大寨—平铺—冠峒
马安是离风雨桥最近的一个寨子,在马安鼓楼前有时会有侗族表演(80元/场),如有旅游团来时,你可趁机在旁观看一下,但最好不要随便拍照,要收费。
马安后面的平寨,岩寨,程阳大寨几乎是连在一起的,要慢慢逛的话要一个多小时。
大寨每3天有一次集,虽然集市不大(大的是林溪乡的集市,每隔5天一次)但买卖的东西还不少,而且很便宜。
有公路通过大寨,可从这儿拦车去平埔(票价:1元/人,车程:10分钟)
平埔有两个鼓楼都是新建的,古楼和风雨桥和戏台是侗族的传统建筑,如没有零钱,建议不要随便进新建的鼓楼,因为要捐款的。
游玩平埔后,再拦车去冠峒(票价:1元/人,车程:10分钟),冠峒是属于林溪乡的,去的人较少,那儿是很值得去。
这条路线大约要4个小时,不用花费太多体力,建议可以睡个懶觉再出发。
友情提示
(1)在风雨桥售票处和马安古楼前面都有IC电话亭。
(2)风雨桥有很多侗族老人在卖工艺品,手锈的土布围裙很值得购买(5元/条,新旧一个价),侗族衣服(15元/件)和芦笙(15元/支)。
程阳桥地图
景点相关资料
侗族历史悠久,文化古朴灿烂,民族风情浓郁。
侗族的寨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大多数的侗寨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凡侗族人聚居中地区,有河必有桥,桥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
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相接的三江,是以侗寨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
侗族占全县人口54%以上。
三江县城,本身非常普通,无甚特殊之处,绝妙的景致是在县城附近的侗寨;而最负盛名,使得三江县闻名中外的,是坐落在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20公里砟林溪马安寨林溪河上的程阳桥。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
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
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
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
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
1965年诗人郭沫若到些一游,兴奋之余,不但为程阳桥题名,而且还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
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
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诗和桥名均刻成碑立于桥头。
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映着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
程阳不仅以风雨桥而闻名中外,程阳八寨的风景是浓缩了侗族文化的精华。
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难怪懂得人文旅游真谛的老外来到程阳,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几天,甚至十天个把月,慢慢观察体会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探究侗族民间文化的存在。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