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大赏及相关知识
玉器鉴赏基本知识
玉器鉴赏基本知识一、玉器鉴赏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自然就是真玉。
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
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二、古玉器鉴赏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玉器,加工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故加工过程大体有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压、刻款等若干工序。
仿古玉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工序。
在中国南方,良渚文化的大型玉璧和高矮不同的多节玉琮,标志着治玉工艺已与石器工艺开始分离。
玉器造型较为复杂,已能碾琢阴线、阳线、平凸、隐起的几何形及动物形图案装饰,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
60秒。
周时代的玉器以形象单纯、神态突出,多用双勾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为其特征,并出现了俏色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工艺有了广泛的发展,各诸侯国竞相碾治,精益求精。
秦汉玉器与精雕细刻的春秋战国玉雕相比,在艺术风格上趋向雄浑豪放。
汉玉隐起处常用细如毫发的阴线雕饰,有如古画上的游丝描一般刚劲有力,以弥补其立体感不强的弱点。
这是汉玉技法上的一个特点,对后世玉器有着深刻影响。
唐、宋玉器色如羊脂,光泽莹晶,质地精良,技术精湛,禽兽花卉的题材和玲珑剔透之器增多,写实能力大为提高,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在形神兼备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这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元明清时期南北两地玉器普遍发展,是中国玉器史上极其光辉的时代。
现存北海团城内的元代渎山大玉海,明汪兴祖墓出土的玉带板,朱翊钧墓出土的玉圭、玉带钩、玉盂、玉碗、玉壶、玉爵、玉佩等可以代表这时期玉器的特点。
在继承宋代玉器特点的同时,出现加工粗放或碾琢繁琐的两种互相排斥的倾向。
元明玉器还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发展了碾琢文人诗词和写意山水画的玉器,也往往镌刻名家款识,追求文人高雅的情趣。
玉器文化之鉴赏
玉器文化之鉴赏玉器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寓意深远,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研究。
玉器由于其工艺复杂,囊括了中国古代雕刻、雕塑、工艺等艺术形式,是文物和艺术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类。
玉器文化的鉴赏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玉器文化的鉴赏方法。
一、从质地和颜色入手首先,我们应该对玉器的质地和颜色有所了解。
优质玉器质地细腻,透光度高,呈现出独特的亮度和光泽。
玉器的颜色也是鉴赏的重点之一,根据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青色、白色、黄色、红色、紫色等不同种类。
其中,青色玉器属于最为珍贵的,因为这种玉器的色泽沉稳、清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十分契合。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玉器颜色的均匀性和纯度,颜色要饱和、浓郁而不单调。
二、从造型和纹饰入手除了质地和颜色,玉器的造型和纹饰也是鉴赏的重点。
玉器的造型往往是通过雕刻、琢磨等方式完成的,具备优美的线条和比例,让人感受到和谐的美感。
不同种类的玉器具备不同的造型特征,比如玉璧、玉佩等都是具备自己独特的造型风格和文化内涵。
同时,玉器纹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鉴赏价值,因为不同的纹饰往往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玉器纹饰可以分为神话传说、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等不同类别,通过细细观察、品评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玉器的价值。
三、从历史和文化层面入手除了外在的物质特征,玉器文化的鉴赏还需要从历史和文化层面进行深入了解。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种珍贵遗产,玉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玉器就成为了人们文化信仰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表现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并且经过了融合和创新,使得玉器文化的价值得到了更加充分发挥。
通过深入了解玉器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玉器的价值。
在鉴赏玉器文化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在欣赏玉器的时候,要注重细节和细节之间的关系。
石头玉器知识点总结图
石头玉器知识点总结图石头玉器是古代文明中一种重要的工艺品,它承载着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在中国历史上,石头玉器曾经是贵族阶层的象征和礼赞物品,被广泛应用于礼仪、宗教、艺术及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材料、工艺、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对石头玉器进行系统的知识点总结。
一、石头玉器的材料1. 玉石种类玉石是指一类硬度高、莹润而多彩的矿物,它们通常由结晶石英、硅酸盐或其他矿物组成。
根据颜色和纹理的不同,玉石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和田玉、青玉、白玉、峨眉玉等。
每种玉石都具有独特的色泽和纹理,因此在制作玉器时,选用不同种类的玉石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2. 玉石开采古代中国人对玉石的开采源追溯至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丰富的资源积累。
其中以和田地区的玉石最为著名,它因产自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并被尊称为“玉中之王”。
和田玉夏天好像蓝天中的白云,纹理清晰,色泽温润,表面常有细细的雪花点缀,比例匀称,简直可以啄人,而和田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刚玉,具有坚硬、纹理美丽等特点。
同时,青海、陕西、甘肃、河南、辽宁等地也都有不同的玉石资源分布。
3. 玉石质地玉石的质地指的是其内在结构和性质,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和晶体结构。
优质的玉石应该具有均匀的质地、高度的透明度和坚硬的物理性能。
石头玉器的制作需要选用具有较好质地的玉石,才能确保成品的质量和观赏价值。
二、石头玉器的工艺1. 制作工艺石头玉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即雕刻和打磨。
制作过程中相辅相成,既需要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术,也需要对玉石材质的深入了解。
首先是对原始玉石进行粗加工,将其切割成合适的块状,以便后续的雕刻加工。
然后,工匠们利用齿轮磨盘和砂轮等工具,对玉石进行精细雕刻,并根据设计要求塑造出各种图案和形态。
最后是对成品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表面光洁细腻、色泽明亮。
2. 雕刻技术古代的石头玉器多使用手工雕刻技术,工匠们通过细致的刀法和熟练的技艺,使原始的玉石变成形态各异的精美玉器。
科普玉器的知识点总结
科普玉器的知识点总结一、历史玉器在中国历史上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年前。
最早的玉器除了作为装饰品外,还用于宗教祭祀和权力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玉器被视为吉祥物和保护符,在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作为贵族阶层的象征,成为重要的礼品和交往方式。
随着历史的演变,玉器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宠物,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秦汉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贵族阶层和文人士大夫喜爱的收藏品。
到了唐宋时期,玉器在宫廷和士大夫社会中更加盛行,成为了时尚的象征。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达到了巅峰,制作工艺更加精湛,题材更加丰富,深受贵族和文人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玉器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
二、制作工艺玉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开料、琢磨、镶嵌等多个环节,制作过程非常精细和繁琐。
1. 开料开料是指将玉石原始的矿石料进行截石、磨砂、镜磨,使其平整光亮。
开料的工艺要求极高,需要工匠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艺,同时还需要根据玉石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确保玉石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2. 琢磨琢磨是指利用磨料和磨具对已经开料的玉石进行雕琢,成为所需的器形。
在琢磨的过程中,工匠要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雕琢,保证器形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同时还要考虑玉石的特性,避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开裂或破损。
3. 镶嵌镶嵌是指将不同颜色、纹理或材质的玉石进行组合,形成一件完整的器物。
在镶嵌的过程中,工匠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匹配和组合,保证镶嵌部分的平整和美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材质的玉石在加工中的不同特性,保证镶嵌的质量和稳固度。
以上是玉器制作的主要工艺,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操作,同时对玉石的材质、颜色、纹理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制作出高质量的玉器需要工匠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实践,才能掌握这门精湛的工艺。
三、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器形,玉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佩玉、器玉、玺玉、宗玉和俑玉。
古代玉器的鉴赏与收藏
古代玉器的鉴赏与收藏
古代玉器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珍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古代,玉器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贵重饰品。
因此,古代玉器的鉴赏与收藏备受人们关注。
首先,要学会鉴赏古代玉器,需要了解玉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
古代玉器主要
包括玉佩、玉璧、玉琮、玉磬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纹饰和雕刻风格。
制作工艺方面,古代玉器通常采用雕琢、浮雕、镂空等技法,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雕刻使得玉器呈现出高贵典雅的气质。
其次,要注意古代玉器的真伪鉴别。
因为古代玉器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市场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赝品。
鉴别古代玉器的真伪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材质、纹饰、雕刻细节、历史渊源等。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保收藏的古代玉器的真实性和价值。
古代玉器的收藏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要了解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古代玉器收藏品种。
其次,要注意保存古代玉器的环境和条件,避免受潮、受热、受潮等情况,以保持玉器的完好和原有价值。
最后,要注意购买渠道,选择信誉良好的古玩市场或专业藏家进行购买,以避免购买到伪劣产品。
总的来说,鉴赏与收藏古代玉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只要有兴趣和
热爱,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逐渐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和收藏品味。
希望每一位热爱古代玉器的朋友都能在收藏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时也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玉器鉴赏
中国玉器鉴赏一、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玉人头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乳白色,局部有褐色浸蚀。
体扁平,头像作侧视,以阴线刻一橄榄形目,头顶有一椭圆形发髻,鹰钩形鼻,嘴微张,脑后有外凸的耳形脊。
头下有颈,嘴角处有一个穿圆孔,可供佩系。
陕西神木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高4.5厘米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淡黄色。
体扁平,顶部微呈弧形,两边斜直,刃部较宽,两面刃,较锋利。
顶端一圆形穿孔,两面钻透。
四边较薄,中间较厚,通体磨光。
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长17.8厘米厚0.9厘米刃宽7.2厘米孔径1.2厘米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青色。
长方形,顶端平整,两侧斜直,刃部较宽,两面磨刃,略呈弧形,四边较薄,中间较厚。
通体磨光,靠近顶端有一圆孔,两面钻透。
此件制作精致,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
1960年山东曲阜出土。
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玉璇玑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玉质泛白色。
体扁平,中央有圆孔,形似变形的环。
外缘有三个形状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转的锯齿状凸脊,凸脊之间各有每三齿为一组的锯齿四组。
全器计有相似大凸齿三个、小凸齿十二组三十六个,等距分布。
是观测天象之器,或是织机上某一部件,有待研究。
1978年山东滕县出土。
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径8厘米人面纹玉佩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墨色。
体扁平,呈四边略外凸的方形,背部中央有一垂直的凸脊,脊上有一横穿,可供穿系。
正面刻人面纹,面部正视,以阴线刻橄榄形眼眶,眶内饰一横线作目,双目相连,等腰三角形纹作鼻,横道弦纹作口。
虽五官比例不甚协调,但轮廊俱现,为大汶口文化较早的人面形玉饰。
山水滕县出土。
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高3.2厘米宽3.9厘米兽面纹玉(石奔)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青中泛黄色,通体抛光。
原断为两截,受土浸,表面形成不同颜色。
体扁平,呈长方形,背部平直,刃部稍宽,一面刃的坡面较宽,另一面较窄。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1.历史悠久:中国的玉器生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址中,经常可以发现玉器的遗址,如北方的玉质半成品及工具遗址、南方的玉石器遗址,“鸟踪”、“虎纹”、“貔貅纹”等都是古代玉器上常见的纹饰。
2.制作工艺: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开凿、挫剪、填充、雕刻、抛光等步骤。
在玉石上雕琢图案、雕花,经过多次打磨加工,最终呈现出光洁的表面。
3.象征意义:古代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祝福的象征。
例如,玉佩代表着高贵、尊贵和权力;玉璧代表和谐、平衡和美好的愿望;玉镯代表关爱和保护;玉戒指代表永久、忠诚的承诺等。
4.不同玉石种类:古代玉器使用的主要玉石种类有和田玉、羊脂玉、白玉、缅甸玉、新疆玉等。
其中和田玉被认为是最优质的玉石,因其质地细腻、颜色温润而被广泛使用。
5.玉器种类:古代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钺、玉璧、玉琮、玉佩、玉杯、玉盘、玉腰坠、玉镯、玉戒指等。
这些玉器多用于祭祀、礼仪、装饰等方面,是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重要身份象征。
6.玉器的纹饰:古代玉器上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虎纹、鸟纹、云纹等。
这些纹饰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既传递了神秘而又美丽的意象,同时也展示出古代玉器艺术的高超工艺。
7.考古发现: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玉器考古发现。
例如,湖北江陵竹帛凿玉、内蒙古赤峰石井玉璧、江苏龙山雕玉牛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玉器的了解,也为研究古代社会和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8.玉器的保养:古代玉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养。
可以用柔软的布擦拭清洁,并避免与硬物接触或撞击,以免划伤或破损玉器的表面。
9.玉器的市场价值: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古玉热的推动下,古代玉器市场日益火热。
由于玉器的供应量有限,加上其历史悠久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导致古代玉器的市场价值持续攀升。
10.玉器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已成为中国玉器文化的一部分。
玉器知识点总结
玉器知识点总结玉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器的制作及应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中国玉器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而且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在古代被视为珍品,崇高的地位。
一、玉的种类及特点:1. 玉的种类玉是一种硬度很高、耐腐蚀的矿物质,不同种类的玉石在它的构造特点、化学成分、纹理颜色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按颜色可分为翡翠、和田玉、青玉、冰种玉、紫罗兰玉、碧玉等。
2. 翡翠翡翠是玉石中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有缅甸翡翠,鉴别翡翠的方法:颜色,翡翠颜色纯艳如脂,绿得掩面,通光看,无色苍浊不跳;刚润,光洁翡翠因冰种(透明)、玻种(半透明)或种(半透明)而分为冰种翡翠、玻璃种翡翠和种翡翠三种,它们在价值上不尽相同,冰种为最高等级,种次之,玻璃种为较次等级。
3. 和田玉和田玉良好的物理特性及美丽的外观使它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和田玉的颜色丰富多样,既有白色、灰色、青色、黑色的单色,又有各种色调及花纹瓜子皮等异型纹。
二、玉器的制作工艺:1. 开料在制作玉器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玉石,将原石进行开料,将玉石从原石中切割出来,形成制作玉器的原料。
2. 绘图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在玉石表面进行绘制花纹或者图案,以便后续的刻制。
3. 雕刻雕刻是玉器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需要使用专业的雕刻工具和技术,根据绘图的图案进行精细的雕刻工艺。
4. 打磨在雕刻完成后,需要对玉器进行打磨处理,以使表面光滑细腻,增强玉器的观赏性。
5. 细面细面是雕刻的最终步骤,对雕刻好的玉器进行细致的抛光处理,使其光泽更加明亮。
三、玉器的分类及鉴赏:1. 玉佩玉佩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用品之一,也是一种除旧时代赋予它的功能外,兼具工艺美的器物。
玉佩多半的造型及图案都寓意着吉祥、祈福、保平安、招财等各种美好意愿。
2. 玉璧玉璧的外形多呈圆形或八角形,取规矩、圆满之意。
中国玉器知识点总结重点
中国玉器知识点总结重点
一、玉石的来源
玉石是一种矿物质,主要由硅酸盐、氧化物等成分组成。
在中国,玉石的主要产地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云南等地,这些地区的玉石资源非常丰富。
二、玉器的分类
中国玉器可以根据其用途和形态进行分类。
按用途分可分为器皿、首饰、工艺品等;按形
态分可分为玉琮、玉璧、玉斧、玉玺等。
三、玉器的制作工艺
制作玉器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选取、设计图样、切割、磨光、雕刻等。
不同
类型的玉器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如玉璧的制作需要进行琢磨、打磨,而玉玺则需要进行刻字、镶嵌等工序。
四、玉器的文化内涵
玉器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祥瑞的象征,因此常被用于祭祀、礼赠等场合。
同时,玉器
在儒家文化中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五、玉器的收藏与保养
由于中国玉器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稀缺性,因此深受收藏家的青睐。
对于玉器的收藏与保养,需要注意避免震撼、受潮、高温等情况,确保玉器的保存和保值。
总的来说,中国玉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
国玉器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玉器的起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和收藏
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中国玉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得
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各类玉器的寓意大全,长知识了,你了解多少
各类玉器的寓意大全,长知识了,你了解多少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中国是“玉石之国”,玉石不但是一种珍宝,更是一种文化,从远古时的“巫玉”发展到“官玉”乃至到今天的“民玉”,无不蕴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中国玉雕图案中,可以深刻体会到玉石传承的文化内涵。
人们通过以动物、植物,山水、人物、神话、传说以及组合图案,通过谐音,嫁接,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
这些吉祥图案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
那么这些玉器图案寓意你了解多少呢?复古,有点韵味第一类人物观音: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
分多种,如观音手抱小孩为送子观音;观音手抱净瓶为送福观音;观音边站一个手拿荷叶的善财童子,寓为求财者得偿所愿,连年有余。
诸佛菩萨:上带有如来,达摩和观音的图案,寓意有福(佛)相伴,保佑平安。
独家:玉器之美和田玉白玉籽料观音摆件笑佛:笑佛的宽容、大度、可促使自己平心静气,豁达心胸,静观世事起伏,笑看风起云涌,是解脱烦恼的化身。
佛亦保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
财神:财神是传说中给人带来财运的一位神仙,佩带翡翠财神,财源滚滚来。
玉挂件。
和田玉白玉籽料《黄财神》玉牌罗汉:罗汉乃金刚不破之身,能逢凶化吉。
和田玉价格“两极分化”中低端玉器价格走低寿星:寿星公即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之一。
寓意长寿。
渔翁:是传说中一位捕鱼的仙翁,每下一网,皆大丰收。
佩带翡翠渔翁,生意兴旺,连连得利。
渔翁得利:寓意福祥吉利。
童子:童子天真活拔,逗人喜爱;有送财童子,欢喜童子,如意童子,麒麟送童子。
刘海:与铜钱或蟾一起寓意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或叫仙童献宝。
黑色背景石英晶体和田玉白玉籽料把件《刘海戏金蟾》钟馗:扬善驱邪,降除一切妖魔鬼怪,常有钟馗捉鬼的造型。
关公:关羽是最重义气和信用,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
和田玉白玉籽料关公挂件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玉器篇
妇好墓玉熊
第三章 春秋、战国工艺美 术
• 一.春秋玉器 此期的玉器继西周后又出现一个高峰,玉器的 总体风格:细腻精美。和田玉质的玉器增多, 祭祀礼器性质的玉器减少,注重装饰审美的世 俗化。 玉文化的宗教色彩与神话色彩到此时期发扬大, 人们通过玉崇拜,希望获得吉祥安康,以求得 生活的富裕安定和精神的欢愉
良渚文化
• 良渚文化的玉器 形制
良渚文化虎面纹玉琮
• 凶悍雄奇神秘
良渚玉钺
• 仪仗器,象征权势
良渚文化
• 神人面纹玉器
良渚文化
• 玉铲佩
良渚文化典型纹饰
• 神人面纹
良渚文化
• 山形玉
大汶口文化玉器
• 山东省滕县大汶口遗址出土.器体扁平,呈长方形。面部正视,五官均 以粗阴线刻饰,虽然夸张,但神态毕肖。器背有一凸脊,脊上有一横 穿,可供穿系.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玉人面形象,也是大汶口文化出土 的唯一一件,其价值自不待言。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史上最全60种玉器精美图谱
史上最全60种玉器精美图谱玉玺玉玺: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
始于秦。
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
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玉印玉印:玉制的印章。
玉斗玉斗:玉制的斗形酒器。
玉船玉船:早期玉船如小舟,也是玉制的酒器,后逐渐演变成装饰品。
玉插牌玉插牌:清代乾隆御题金山图玉插牌,该插牌以青白玉为材,两面雕刻,配以两层红木屏座,屏座上饰卷草纹和云纹图案。
插牌正面以深浅浮雕及阴线刻纹手法雕刻金山胜影,整个画面以宇寺为中心,山麓江水环绕,涛声拍岸,山上苍松郁翠,一塔巍然,构成一幅“江山辉映、山寺一体”的独特景貌。
玉卮玉卮( zhī):古代一种器皿,常用来盛酒。
白玉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玉鼻烟壶的最大特色是选料上乘、制作精良、造型丰富。
能够制作鼻烟壶的玉有白玉、青玉,碧玉,尤以新疆产的'仔玉'最为著名。
玉勒玉勒:玉饰的马衔,古代驾驭马匹的用具,用以横勒马口,称勒,俗称马嚼子。
玉管玉管:古代吹奏乐器,形状有点奇怪,到底从哪里下口呢?玉梳玉梳:汉代,中医表示:经常梳头有利益身体健康!有鱼玉坠鱼玉坠:代表年年有余!玉磬玉磐:古代打击乐器。
玉轸玉轸:玉制的琴柱,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玉敦玉敦:古代歃血盟誓时的器皿。
玉筯玉筯:玉制的筷子,可以插进食物验其是否有毒!玉碗玉碗:除吃饭外,还可以可以检验水是否有毒?玉盘玉盘:可以检验水是否有毒?玉导玉导:用以引发入冠帻之内。
《晋书·桓玄传》:“ 益州督护冯迁抽刀而前,玄拔头上玉导与之。
”《旧唐书·舆服志》:“﹝天子﹞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寳饰。
”《辽史·仪卫志二》:“﹝皇帝﹞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寳饰。
” 元张雨《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词:“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
”参阅明杨慎《丹铅续录·簪导》。
玉刀玉刀:玉刀作为礼仪用器,盛行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它既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收割。
明清玉器知识点总结高中
明清玉器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明清玉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明清时期,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了极富特色和独具魅力的工艺品。
在明清时期,玉器制作的风格逐渐趋向精细和精致,同时在创意和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而推动了玉器的发展。
明代的玉器以青玉为主,玉器的款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器物、佩饰、雕像等几种。
器物有瓶罐、杯盏、碟碗等;佩饰有佩玉、佩环、佩剑等;雕像有神像、人像、兽像等。
其中佩玉最为典型。
清代的玉器制作在技术上更加完备,制作工艺更加精湛,风格上呈现出典雅、精致的特点。
清代玉器还处处透露着一种朴素、厚重、典雅的气质。
二、明清玉器的工艺技术1. 开凿技术:明清时期,玉器开凿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开凿技术是制作玉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玉器的整体质量。
通过精妙细腻的开凿技术,玉石能够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表现出了玉石的魅力和韵味。
2. 雕刻技术:明清时期的玉器雕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玉石因为其细腻的纹理和坚硬的质地,所以对雕刻技术要求非常高。
在明清时期,工匠们靠着精湛的技艺,能够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雕刻得非常逼真,从而展现了玉石的美丽和神秘。
3. 拼镶技术:拼镶技术是指将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种类的玉石拼接在一起,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造型。
在明清时期,拼镶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工匠们可以将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玉石拼接在一起,以形成非常美丽的图案和造型。
4. 手工制作技术:明清时期,玉器的制作多是通过手工制作完成的,工匠们靠着精湛的技艺,能够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制作得非常精致,展现了玉石的神秘和魅力。
5. 雕刻上色技术:在明清时期,工匠们还发明了雕刻上色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他们可以将各种颜色的颜料涂抹在玉器上,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造型。
三、明清玉器的种类和特点1. 佩玉:佩玉是明清玉器中的一种非常典型的器物,它呈现出了玉器的美丽和神秘。
在明清时期,佩玉的种类多种多样,有鼻烟壶、翡翠烟袋、玉玺、玉佩等,每一种佩玉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元代玉器最全整理!
元代玉器最全整理!玉质青白色,温润光洁。
玉璧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各有弦纹一周。
镂雕一展翅飞舞的丹凤,旁边为缠枝牡丹,花团似锦,有富贵之意。
凤为细长眼,口衔一长飘带,系一钱形结。
凤穿牡丹纹玉璧元代直径9.7、厚0.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螭龙纹玉环元代长7.6、宽5.8、厚1.4厘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玉质白色,有黑斑。
椭圆形,中有椭圆形孔,环上浮雕螭龙,口含灵芝。
玉册元代长14.12、宽8.97、厚0.7厘米现藏于旅顺博物馆质青色。
扁平长方形,顶端微弧,两侧对称分布八个圆孔,顶端中央处有一圆孔。
正面近右侧竖行楷书“皇后升”。
人物纹玉帽顶元代高3.6、宽3.8厘米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玉质白色。
圆雕。
炉顶主题纹饰为寿星、荷莲、鹭鸶,寓意长寿。
寿星直立,手持一拐杖,衣纹流畅,五官刻画细致;一只鹭鸶在其旁边回首瞭望,身上羽毛采用阴刻线有序地雕刻出来。
底面微凹,有三组穿孔。
此器雕刻手法独特,集圆雕、透雕、平雕为一体,并留有明显的管钻痕迹,为元代所特有。
莲鹭纹玉帽顶元代长3.9、宽3、厚3.1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玉质青色,局部有褐色斑。
圆体馒头状,底为平面,上端弧凸,通体采用多重镂空技法,雕琢茂盛的荷花丛,鹭鸶漫步其中,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承袭金代的春水玉。
这类玉器本是元代官服中的帽顶,至明代,服饰体制改变,于是用作炉顶。
——国博鉴宝收藏莲鹭纹玉帽顶元代高6.4、宽6.2厘米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玉质洁白莹润。
圆雕。
主题纹为鹭鸶与荷莲。
利用淡黄玉皮色巧作叶面、叶茎,鹭鸶回首刻画生动,羽毛简洁精美,卷曲长叶相互衔接,整体的工艺手法粗中有细,为元代风格的作品。
底部有两组穿孔。
鹤鹿人物纹玉帽顶元代长4.6、宽3.9、高4.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青色。
整器呈半圆纽形,镂雕。
一面三人,中间有一个三腿圆形案几,旁一人抚琴,两人站立。
另一面则镂雕鹤鹿灵芝,松枝仙草。
整器生机盎然,似人间仙境。
元代这种玉帽顶多呈馒头状,下部为或圆或椭圆的底盘,底中间是成对的直穿孔或象鼻穿。
和田玉知识及美图欣赏大全
和田玉知识及美图欣赏大全
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
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和田玉更有“玉中之王”的美誉,以下,小编精选了上佳的和田玉作品,供大家鉴赏!
本文转自公众微信号;左氏文玩时代。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1---玉器鉴赏手册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1(图文版)------玉器鉴赏手册玉器入门第一天,一天积累一小点一、关于历代的玉文化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
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软玉,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
欣赏玉器须领会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博大。
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先要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
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
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史前文化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今嘉兴市城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洪自然村发现而得名。
其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至4000年。
马家浜文化具有独特的形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
马家浜文化时代,人类已经定居,生产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在栽种稻谷、纺织、制陶、制造手工艺品方面已有很多创造,其时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
马家浜文化按其时期间的早、中、晚,可分为罗家角类型——马家浜类型——崧泽类型。
马家浜文化经历了晚期的崧泽文化阶段,约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
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
古代玉器文化的鉴赏与收藏
古代玉器文化的鉴赏与收藏古代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铜器并列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玉器就已经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并且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随着历史的推移,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仅成为古代君主的象征,也被广泛应用于宗教、礼仪、文化艺术等方面。
如今,古代玉器已经成为了收藏品中备受推崇的物品之一,而其鉴赏与收藏也成为了学者与收藏家们的一项热门活动。
一、古代玉器的品种古代玉器的品种繁多,包括器皿、玉坠、玉佩、玉璧等多种,其中玉坠和玉佩最为常见。
玉坠通常是用来佩戴在项链上或挂在腰带上的,而玉佩则是用来佩戴在衣襟上的。
在品种中,还有象征权力的玉璧、象征美玉的玉簪、象征孝顺的梳子等。
无论何种古代玉器,鉴赏和收藏都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古代玉器的鉴赏古代玉器鉴赏的要点在于品名、出土时期、质地、纹路和谷纹。
品名指的是古玉器的名称,通常以自然物为主,如翡翠、龙头、凤钮、莲花等。
出土时期指的是古玉器的产生时间,而且不同时期的玉器风格也不同。
质地是鉴别玉器真假的一个关键,在玉器内部观察玉质、透过光线找寻石纹、石纹的连续性等方法可以判断其材料真伪。
纹路指的是玉器上的花纹,有意境和图案等,是一件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谷纹就是玉器上的沟线,有横切谷纹和纵切谷纹之分。
横切谷纹是指玉器切口上的线纹,而纵切谷纹指的是玉块本身自带的线纹。
在鉴定谷纹时,需要注意它们的方向、深浅、间距等,谷纹的因素决定了一件玉器的独特性和美观性。
三、古代玉器的收藏古代玉器的受欢迎程度逐步提高,使得它成为了收藏爱好者们热衷的对象之一。
但是,在收藏之前,收藏者应该有8点注意事项。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玉器;第二,遵循保养原则,保证古代玉器的质量与美观性;第三,了解相关法规,避免购买到非法藏品;第四,选择有知名度的商家或博物馆购买;第五,循规蹈矩,不接受私下交易;第六,定期进行维护;第七,不把玉器当作投资品;第八,遵循个人喜好,不跟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石器时代玉器大赏玉兽面纹圭玉兽面纹圭,长21.8cm,宽5.5cm,厚0.9cm。
玉料表面经染色呈漆黑色,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有一孔。
圭两面皆有纹饰,一面中部为阴线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另一面的主体纹饰同前一面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组凸线构成的变形兽面纹。
目前为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有推测,一些学者认为,玉圭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玉鹰攫人首佩玉鹰攫人首佩,长9.1cm,宽5.2cm,厚2.9cm。
佩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斑,片状,边缘略薄,两面图案相同。
作品上部为一只展翅之鹰,鹰头侧转,双爪下垂各抓一人首。
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
同样题材的镂雕玉器在上海博物馆及天津艺术博物馆都有收藏,带有类似的鹰鸟纹图案的玉圭在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
此佩图案较复杂,鹰翅上端与人首间装饰的含义尚不明确,作品表现的可能是远古时期的氏族图腾,鹰是氏族的徽号,而鹰爪抓的应是战败的敌人之首级。
玉花斑弧刃斧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
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
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
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
此件玉斧是随葬玉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
其玉材虽因埋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丽的本色。
斧的表面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
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img]/attachments/day_050304/0G7qLDfu6HI0LirIA==_0CR qtCnbbi.jpg[/img]玉刻图长方形板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1.4cm,宽8.3cm,厚0.7cm。
玉板片状,中部微隆起,边缘呈阶状凹下。
玉板表面饰有阴线琢出的环形图案及放射形的箭头状图案。
此玉板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时夹于玉制的龟背甲及腹甲之间,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
对于图案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上古之时的河图、洛书,或认为是文字产生前的八卦图像,或认为另有含义。
总之,其文化内涵极其深刻,尚需作深入的探讨。
玉立人玉立人,高9.6cm,肩宽2.3cm,厚0.8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
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
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
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
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
有人称此时期为含山文化时期。
含山文化,1987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玉双虎首璜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
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环玉环,外径9cm,孔径6.2cm,厚1.3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含山文化出土环形器多件,唯此器最精美。
玉环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曾有多处出土,数量较多,但剖面呈三角形的非常罕见,它对后世特别是战国时期玉环的影响颇大。
此玉环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勺玉勺,长16.5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勺玉料呈灰白色,局部颜色因久埋而产生变化。
此勺出土时断为数段。
勺形窄而长,头部似舟,池部为下凹的弧形曲面,勺柄细长,近似片状,表面下凹,端部略宽,有一孔。
此玉勺工艺精致,边沿光滑平整,两侧对称性良好,勺头及柄部的凹面应为砣具砣出。
其工艺水平与近代琢玉的差别不是很悬殊。
勺柄较长,可以远伸,但薄而易折,使用时必须谨慎,因而不是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餐具。
其用途尚需进一步研究。
此玉勺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马蹄形器玉马蹄形器,高9.5cm,上口9-7.1cm。
下口6.9-5.5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器以青色玉料制成,筒状,表面有蚀斑,下口处呈褐色,略有伤缺,壁较薄,表面光滑。
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
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
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或认为是用来束发的,或认为是仿照骨耒制造的农器,还有其它推测。
玉兽形玦玉兽形玦,高15.4cm,宽10.5cm,厚4.5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
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
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有二小孔。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
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于是又钻了第二孔。
这件作品为清代宫廷遗玉,说明清代宫廷曾收藏红山文化玉器。
玉鹰玉鹰,高2.5cm,宽4.6cm,厚0.4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
鹰背部有对穿的孔,可穿系绳。
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
常见的玉鹰有二类,一类近似方形,翅的边缘平直;另一类鹰的翅膀大且展开,似飞翔状。
这件玉鹰属后一类,辽宁省阜新市胡头沟遗址出土有同样的作品。
此玉鹰的造型较接近于现实,鹰的腹面加工精致而背部简练,系因人们仰望飞鹰所得的观察结果。
大玉龙大玉龙,曲长60cm,直径2.2-2.4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
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
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
这是早期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属红山文化。
其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
玉兽面纹嵌饰玉兽面纹嵌饰,高3.2cm,宽4.8cm,厚0.7cm。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此器为传世古玉,表面纹饰较模糊,有较大面积的赭色斑。
器近似梯形,凸面,顶端上凸,中线两侧向后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
嵌饰正面为浅浮雕兽面纹,重点表现兽的环形双眼及阔嘴。
兽面两侧饰前肢,短小,带爪足。
兽面及兽肢上饰细密的阴线回纹。
饰件背面有4组通孔,每组孔由两个斜孔对接而成,孔中可穿绳。
据分析,作品原系嵌于柱形器的角部,3件或4件为一组,这样的柱形器可能是玉琮之类的器物。
玉神人纹多节琮玉神人纹多节琮,高32.1cm,孔径6.3-7.2cm。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琮呈外方内圆的柱形,上宽下窄,中心有圆孔,上下相通。
玉料深褐黄色,局部有黄白沁斑。
玉琮图案以横线截成十一节,每节均以四琮角为人面部的中心线,以四面凹槽为隔界,雕刻出四个简化的神人面纹。
神人的冠、鼻清晰可见,圆眼及嘴则模糊不清,只是象征性地刻出。
在玉琮上端相对的两侧面中部,隐约可见各有一阴刻的带双翼纹的符号。
《周礼·春官·大伯宗》载:“以黄琮礼地”,说明玉琮是古时人们礼地的祭器。
从目前良渚文化墓葬出土情况看,玉琮多置于尸体周围。
三孔玉刀三孔玉刀,长49.1cm,宽5.9cm,厚约0.1cm。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刀玉料呈墨绿色,长方形薄片状,背平直,刃部内凹,一端为方形,另一端略窄。
玉刀的一面光滑细亮,另一面较粗糙。
此类玉刀在陕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的这类玉刀所用玉材及加工方式同这件作品非常相似,玉刀具有开片薄、刃部锋利、钻孔标准等特点。
这件玉刀的平均厚度约0.1cm,表现出非常好的开片技术,刀背部三孔非常规范,无明显的孔径变化,刃部的锋利达到了可以割切的程度,具备了实用的可能性。
玉三孔铲玉三孔铲,长27cm,宽16cm,厚0.8cm。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铲为梯形,青黄色玉料,有较重的赭色斑。
片状,宽端有刃,刃自两面磨出,窄端中部有一孔,旁有二孔。
铲的表面光滑,造型规整,边线平直,表现出较好的加工技术。
据山东大学刘敦愿教授介绍,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日照县两城镇的中医刘述祊先生得到了同埋一坑的5件玉器,三孔铲即其中的一件,于1957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此玉铲制造精致,无砍砸使用痕迹,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玉礼器。
玉人兽复合佩玉人兽复合佩,高8.2cm,宽4cm,厚0.6cm。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状,镂雕人兽复合图案。
佩上部为人首,较大,头部饰一周绳索纹并饰双鸟形冠,长发后披,于两耳侧外卷,耳下有佩环。
佩下部为兽首,短而宽,呈横向的条状,兽嘴略宽,眼为孔洞形。
佩中部为镂雕的人身与兽身,相互交错,不易分别。
此佩为传世文物,原出土地点已不清楚,学者们对其制造年代也有过多种推测。
从人物头部特点看,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佩下部兽头的形状、孔洞的镂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兽头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确定其为石家河文化玉器。
玉璜玉璜,高5.2cm,长10.6cm,厚0.3cm。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璜玉料材质较好,黄褐色,较薄。
近似半圆形,直弦,中部下凹,两侧各有一孔,底部两角略向外伸。
璜的一面有弧形凹槽,是对玉料开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这类切割痕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时有出现,从痕迹上可以看出,玉器加工中采用的是线切割的剖料方法。
玉片厚度约0.3cm,表明当时玉料开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作品呈不规则的半圆形,两角外伸,说明此璜并非由圆形玉器切割而成,可能是以长方形或三角形玉片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