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历史】探源中华文明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的混合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融合,终于熔铸
为一个人数众多
——许倬云《说中国》
何尊铭文
问题:3、《何尊铭文》中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意思吗?在 当时指的是哪里?“中国”之地与中华文明有什么联系?
“中国”:地域上:在洛阳盆地一带,后扩大为中原、九州之地。在文化民族上,“中国” 与“四夷”相对,即华夏族与蛮夷族相对
问题:你能用“二重证据法”或者“多重证据法”去解答“夏朝存在与否” 这个问题吗?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部分发掘成果展示:
辽宁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祭坛 牛梁河遗址女神像
问题:1.从以上文化遗址的考 古发掘结果看,新石器时代末 期,出现了哪些文明曙光?
祭坛、女神———神权崇拜 墓葬差异————贫富分化 城墙——————大型城市的出现 玉———————艺术美感、权力象征、
《朗曼当代英语词典》“civilization”词条下有四种解释,其中第一条的意思是: 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它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宗教、科学、政府及文字等。
文明曙光?
文明出现
物质———农耕文明、城市出现 政治———阶级、制度、国家出现 精神———文字、艺术的出现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二:文明曙光的故事
商周势力到达了今天河北、河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湖南、 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
商:内外服制度。西周:分封制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四: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
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
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カ不
众说纷纭说“文 明 ”
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
时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认为不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了下列三项因素中的两项, 就是一个古代文明。这三项标准是:1.有高墙围绕的城市,城市居民不少于5000 人;2.文字;3.复杂的礼仪中心。
材料四 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
关系和亲缘关系。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
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找官更的基本方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
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
——《礼记·礼运》
思考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礼记》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变 化?
生产力提高(根本)→剩余产品→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国家
权力传承:传贤——传子 政权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水稻谷粒、猪纹黑陶、骨耜
问题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什么进步性?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从事农耕、驯化动物 用火烹饪食物——————用陶器盛装食物 逐水草而居———————定居生活,原始村落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二:关于文明曙光的故事
文明发展动力
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制 度的创新、文字艺术的发展……
学习任务三: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情况
1、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
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 D )
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 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 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 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学习任务三: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情况
学习任务四:课后阅读,扩展深度知识
学习任务一:制作图谱,理清课文线索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猿与早期人类的故事 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 和猿区别了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 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
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
其中包合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
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
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
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
经过如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
旧-分布特点
新-分布特点
遍布南北,分布广Biblioteka Baidu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 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四: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
问题:2、根据所学,观察商周形势图,商周政治与文化势力到达了哪些地 方?思考在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商周时期实行哪些制度管理地方的?这些 制度设置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四:课后阅读,扩展深度知识
“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近代以前,传统史家十分注重传世文献,常常只是运用文献记载作为唯一的研究历史的材料,19世纪 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以及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汉晋木简的发现,使得历史研究的 材料变得异常丰富。王国维利用最新材料,将甲骨文同中国历史古籍对比来进行研究,用ト辞补正了 书本记载的错误,而且进一步对股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讨,先后撰写了《股ト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股ト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股周制度论M股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等著作。 1925年,王国维进一步提出了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 之新材料”相互结合,彼此印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创新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内涵丰富。陈寅 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指出,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可以从三方面概括:一是取地 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二是取异族故书与我国旧籍互相补正,三是取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互相 参证。 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推进,由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的演变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骊在《反思二重证据法的局限一兼论多重证据法的演变之必然》一文中指出,考察二重证据法到四 重证据法的学术演変,在证据方面呈现出从文字文本→ロ传文本→文化文本的突破,在证明方法上体 现了考据学闻释→金石学实证→人类学阐释→考古学、图像学实证与阐释渐次融合的超越路径。从史 学角度看,多重证据法把史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融为一体,利用证据间性进行立体释古,用人类学方 法解读历史的多重叙事,努力突破史学与文学研究之间的界限。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三:关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材料一 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 每日必占卜,每事必占卜。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 材料二 宗法制示意图
材料三 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夏桀为有仍之 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
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华夏族与戎狄蛮夷相融合,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四: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
问题4、横向比较世界文明之源、 纵观分析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历 程,你能总结出中华文明的特征 吗?文明发展的动力又有哪些?
中华文明特征
从分布地点上: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从历史延续上:自成体系,延绵不绝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欧阳遇中学 李彩霞
课标要求: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 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 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 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习任务一:制作图谱,理清课文线索
文明曙光
玉琮
玉璧 玉钺 2.你认为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
有什么意义?考古资料与文献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城墙分布及墓葬图 良渚城遗址发掘玉器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周礼·春官》
资料在历史研究中作用有什么 不同?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三:关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 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存在怎样的特点?
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族权与政权结合;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带有原始血缘部落色彩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四: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
问题1、观察史前文明遗址分布图,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有何特点?与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相比,《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分布图》有何变化?
2、《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 C )
A.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B.神权色彩异常浓厚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C.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
D.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 《尚书泰誓》 民听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问题1、模拟猿到人直立行走的历程,思考原始人通过“劳动”相继制造或使 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在从猿至人的转变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打制石器
使用火
磨制石器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猿与早期人类的故事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代表——姜寨聚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