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就业招聘岗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就业招聘岗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的就业招聘岗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汽车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汽车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包括汽车底
盘、车身、动力系统等的设计和优化。
2.汽车制造工程师:主要负责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包括生产工艺
的制定、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等。
3.汽车质量控制工程师:主要负责汽车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制定
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等。
4.汽车售后服务工程师:主要负责汽车的售后服务工作,包括汽车
维修、保养、技术支持等。
5.汽车市场营销人员:主要负责汽车的市场营销工作,包括市场调
研、产品推广、销售策略制定等。
此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还可以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育、管理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招聘岗位和就业方向可能会因地区、行业、企业规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背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__概述及解释说明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载运工具运用和管理技术的学科,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载运工具的原理、设计、操作和维护,并能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安全且高效的运输方案。
这门专业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汽车工程、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等,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概述和解释说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该专业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随后,将详细探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的工作范围、就业前景以及培养要求。
然后,阐述该专业意义和作用,包括提供安全和高效的运输方案、支持经济和城市发展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等方面。
接下来,将列举所需技能要求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求职者参考。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重点观点和核心信息,并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做出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该专业的概述和解释说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就业机会、工作范围以及培养要求。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该专业意义和作用,并提供技能要求和求职建议,以帮助有意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士提升自身能力并成功就业。
最后,本文将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做出展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综合而又清晰的认识。
2.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2.1 工作范围: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就业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以下的职业或行业:- 运输企业:毕业生可以成为大型货车、列车或飞机等载运工具的操作员,负责货物或乘客的安全和高效运输。
- 物流公司:毕业生可以担任物流规划师、调度员或物流经理等职位,协调和管理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 城市交通规划部门:毕业生可以参与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设计和优化交通网络以提供更好的城市交通服务。
- 货运代理公司:毕业生可以担任货运代理人员,负责安排货物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工作。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载运工具是指用于运输货物和人员的各类设备和工具,包括交通工具和搬运设备等。
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的人才,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载运工具的运用与工程专业息息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运输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从企业角度来看,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需要不断引进和创新各种载运工具。
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设计和制造适用于各类物流运输的载运工具,满足企业的运输需求。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涌现,为载运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无人驾驶载运工具的运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新技术,设计和制造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载运工具,推动物流运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再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和物流运输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物流配送难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在城市交通和物流运输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们能够设计和规划适用于城市环境的载运工具和交通路网,提高城市物流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最后,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节能、环保的载运工具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设计和制造满足环保要求的载运工具,推动物流运输的绿色发展。
例如,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等环保型载运工具正在逐渐成为主流,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中。
综上所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物流运输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载运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载运工具的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基础知识概述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基础知识概述》一、基本概念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包括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
它涵盖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提高载运工具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的研究内容包括载运工具的结构与性能、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运行控制与优化、维修与保养、节能环保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提高载运工具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障运行安全。
二、发展历程1. 早期发展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载运工具主要是人力和畜力驱动的车辆和船只。
随着科技的进步,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装置的出现,使得载运工具的速度和运载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9 世纪末,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标志着现代载运工具的诞生。
2. 20 世纪的发展20 世纪是载运工具发展的黄金时期。
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载运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载运工具的结构和性能不断改进,运行控制技术也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载运工具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3. 21 世纪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环保成为载运工具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载运工具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实现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运行。
三、核心理论1. 载运工具结构与性能理论载运工具的结构与性能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的基础。
这一理论主要研究载运工具的结构设计、力学性能、动力性能、制动性能、操纵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载运工具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可以提高载运工具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
2. 载运工具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载运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液压故障等。
为了保障载运工具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载运工具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及时诊断出故障。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4;学位授权类别:工学博士一、学科概况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
其中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机车车辆结构、特性与运行品质的研究及其模拟;机车车辆运行自动化与控制;轮轨系统动力学;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技术和标准等理论与技术。
载运工具的合理运用与管理是交通运输安全、经济、高效的重要条件,本学科的研究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多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
本学科的发展充分依托这些学科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与相邻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协调并进。
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领域内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
在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具备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轮轨关系与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轮轨接触理论、轮轨几何型面匹配、轮轨硬度匹配、轮对与轨道的参数匹配关系等,同时在轮轨关系基础上开展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振动响应、曲线通过性能等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以及纵向动力学性能研究、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等。
考研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
考研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解析1、学科简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
交通运输的载运工具包括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汽车、船舶和航空器。
2、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研究方向01.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02.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技术03.载运工具可靠性、失效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04.材料表面工程05.材料损伤与控制06.船机CAD07.高分子/有机材料开发与应用4、考试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101)2、英语(一)(201)3、数学(一)(301)4、材料科学基础(81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本文阐述了该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1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1.1 办学思想落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以铁路为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铁路人才。
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铁路企业带来了效益下降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也给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挑战。
并且很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对从事铁路行业缺乏兴趣或者很快转行,导致本专业的人才流失和知识断层。
1.2 教材相对落后目前,许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是八、九十年代编写的,已经与当今的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1]。
这些教材中的实例陈旧或不具代表性,无法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而本科生毕业后,很多人需要从事科研或设计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果他们只学习书本知识,就会缺乏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掌握,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1.3 教师队伍建设落后机车车辆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近年来面临着多重困境,行业发展乏力。
这不仅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压力,也对机车车辆专业教育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专业教师的收入和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缺乏,导致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比例失衡。
而老教师由于技术落后,不能教授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学科动态,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机车车辆专业教育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1.4 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它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文化传承、思维方式等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开设了很多人文课程,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拓宽视野,增强批判性思维[2]。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课程的时间被挤占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题库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题库
载运工具是指用来运输货物或者人员的各种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
在工程领域,载运工具的运用涉及到设计、选择、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会从多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载运工具在工程中的运用涉及到设计和选择。
在工程项目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载运工具。
这涉及到载重量、运输距离、运输环境等多个因素的考虑。
比如在道路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卡车或者挖掘机来运输和处理材料;在建筑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吊车或者起重机来运输和安装建筑材料。
其次,载运工具的运用还涉及到维护和保养。
在工程项目中,载运工具是承担重要运输任务的关键设备,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运输。
这包括对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检查和维护,以及对车辆外观和内部设施的保养。
此外,载运工具的运用还涉及到管理和监控。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通常会有专门的运输管理团队负责对载运工具的调度、监控和
管理。
他们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和运输需求,合理安排载运工具的使用,确保物资和人员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同时还要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确保运输安全和效率。
总的来说,载运工具在工程中的运用涉及到设计选择、维护保养、管理监控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工程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英语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英语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s a specialized field that focuses o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cluding roads, railways, airways, and waterways. Th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inthis field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mong engineers, planners, and stakeholders from differentcountries and backgrounds.In the context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professionals must be adept in using technical terminology to describe various aspects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For instance, the term "infrastructure" refers to the basic physical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needed for theoperation of a society, with specific relevance to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uch as highways, bridges, and tunnels.Engineers in this field often use specialized softwareand tools to analyze traffic flow, desig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d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ew projects. Terms like "traffic simulation,"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re frequently used to describe these processes.Moreover,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s continuously evolving with the advent of new technologiessuch as autonomous vehicles, electric vehicles, and smar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rofessionals must stay abreast ofthese developments and be able to discuss them using the appropriate English terminology. For example, "connected vehicle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are terms tha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In addition to technical language,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must also be proficient in the language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afety regulations. Phrases such as "risk assessment," "project timeline," and "safety protocols" are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at projects are carried out efficiently and safely.Finally,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is not only important within the professional sphere but also for academic purposes. Many research papers and technical report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re written in English, making it a vital language for sharing knowledge and advancing the field globally.In conclusion,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successful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orldwide. It enables professionals to collaborate across borders, share innovative ideas, and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industry.。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大学专业解析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
交通运输的载运工具包括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汽车、船舶和航空器。
2、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研究方向01.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02.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技术03.载运工具可靠性、失效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04.材料表面工程05.材料损伤与控制06.船机CAD07.高分子/有机材料开发与应用4、考试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101)2、英语(一)(201)3、数学(一)(301)4、材料科学基础(819)或机械设计基础(818)(注:以上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二、就业方向就业方向有交通运输管理和科研单位,交通运输企业,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汽车检测和维修企业,汽车制造厂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开发和销售,汽车试验场,交通运输科研院所及相关大专院校。
三、就业前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毕业生多数被分配到国家交通运输和管理系统的部、局、高等院校、著名研究院所、出版社及大中型国有企业,还有一些选择到沿海地区、涉外企业、知名的大型集团(公司)发挥才干。
由于他们基础扎实,素质较高,因此大都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技术核心或骨干力量。
国家许多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及技术骨干均为此专业的毕业生。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苏建 1954 06 04车辆智能检测与诊断;专用车辆与轨道交通主要从事汽车智能检测与诊断与诊断理论及关键技术,汽车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机动车检测诊断设备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专用车辆、机械制造,全自动安全检测线,全自动综合性能检测线的开发和研制工作,同时从事专用车辆工程与轨道交通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王荣本 1946 09 05车辆自主导航,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特种智能车辆设计,自动化物流装备施树明 1965 10 17车辆运行仿真(主要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和汽车运行工况的仿真问题)刘玉梅 1966 04 04车辆智能化检测与诊断;车辆运行状态监测及虚拟测试技术车辆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车辆安全预警与监控技术;轨道车辆工程;特种车辆设计李显生1965.06.02车辆行驶安全性与可靠性,交通运输系统资源优化储江伟1962汽车运行品质控制理论与方法,智能车辆衍生技术,汽车再制造理论与技术,汽车服务理论与技术。
许洪国 1955 09 21汽车交通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主要包括汽车安全技术、汽车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事故再现理论(图解理论、多参数约束、乘员约束逆问题、不确定性解方法)和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张立斌 1971.01.25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运行状态测试与控制技术、汽车检测维修信息系统隗海林 1969 04人车路系统综合节能交通环境与节能技术金立生 1975 10 07汽车安全与智能车辆导航技术以及汽车人机工程等智能车辆、汽车驾驶主动安全技术、机器人机电控制等领域。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18人)学硕无专硕01车辆智能化检测与诊断02汽车安全与智能车辆导航技术03专用车辆与轨道交通04车辆运行仿真05汽车服务理论与技术06车辆运行状态监测与虚拟测试技术07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服务技术及理论08车辆可靠性与安全技术09综合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10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与技术11交通环境与监测预警技术12汽车服务网络优化技术13交通运输系统资源优化技术14交通运输系统工效理论与技术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64理论力学(需携带计算器)或865材料力学(需携带计算器)或878汽车理论(汽运)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汽车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介绍20091009
二、研究方向与特色
02推进系统性能优化与仿真
开展了船舶推进系统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试验机研制,其中
水润滑轴承、艉轴机械密封、齿轮传动、推进轴系动态设计 、仿真、校中理论以及试验研究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并在民用船舶与军用舰只上成功应用。 承担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船舶推进轴系与尾轴承艉密封间耦合特性及实验研究 特殊工况下水下航行器水润滑尾轴承鸣音机理及试验研究
320
严新平教授
四、1. 科研项目(已完成项目)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纳米结构WC-Co金属陶瓷涂 层抗汽蚀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项 目 来 源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目 企业委 托 军工 友联船 厂(蛇 口)有 限公司
项 目 起讫时间
2005.12007.12
三、学术队伍的组成(学术带头人)
刘正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 、武汉理工大学学
报编委会委员 。
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13项,获省、部级奖1项。
三、学术队伍的组成(学术带头人)
范世东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港口协 会油港分会副理事长,湖北内燃机学会理事,中国航海学会 机电委员会委员,《船海工程》杂志编委。主持和参加国家 及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4.5
严新平教授
2003.05 2005.12
2005.92006.12 2004.10 2006.10
7.3
刘正林教授
200512WT06 高等级公路设施数据采集与 管理系统开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代码:082304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轨道车辆、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器以及管道等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全寿命周期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的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目的是适应交通运输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现代化发展需要。
学科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和传热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门学科,其发展将充分依托这些学科取得的最新成就,并与相邻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以及交通运输管理等学科协调并进。
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以“轨道交通”为特色,以“载运工具安全与环保”为主线,其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是以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为重点,将轨道车辆的设计、运用和安全保障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从主动安全控制、被动安全防护、监测维护等多层面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包括对轨道机车、车辆结构的动态载荷进行识别并对其疲劳可靠性进行评估;新型车体结构及主要部件的设计优化与试验评估;研究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噪声振动测试及控制技术措施,促进我国低噪声轨道车辆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进行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载运工具运用安全研究载运工具结构中的强度与可靠性,载运工具运用安全性、乘坐舒适性,以及载运工具振动与噪声环境等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用、结构动态测试计术、结构安全分析及可靠性设计,以及系统动力学、结构振动与仿真、载运工具安全运用和管理等;以轨道交通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交通事故生成机理和管道运输事故机理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研究安全模拟与仿真、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基于网络的复杂系统控制、铁路机车车辆安全维护技术、交通安全设备工程、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等。
2.汽车节能与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汽车驱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载网络与通讯技术、载运工具内、外部热环境问题研究、汽车排放与控制研究、清洁汽车动力与控制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N k / 荷 载50 沉 浮
40 1 100 10000
60
镟轮前 镟轮后
15:47:37
-500 累积次数/万公里
累积频次/万公里
1000000
8
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研究铁路车辆和城市轻轨车辆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 研究铁路车辆和城市轻轨车辆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如运 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等。 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等。利用控制原理, 利用控制原理,研究现代车辆设计 中的主动悬挂技术、 中的主动悬挂技术、运动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运动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15:47:37 2
主要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用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
特点 轨道机车车辆、汽车、 船舶、航空航天器以及 管道等各类交通运输工 具全寿命周期运行品质、 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的 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
人 才 培 养
15:47:37
• • • • • • •
学习环境良好 科研经费充足 实验手段先进 分析软件齐备 与企业合作广泛, 与企业合作广泛,深入 导师在相关领域知名度高 学科发展势头良好
在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先后主持、参加完成了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军工预研项目、装备基金预研项目等多项。 发表论文20余篇。
15:47:37
17
欢迎大家报考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15:47:37
18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学位点介绍
15:47:37 1
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机电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电子信息学院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学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 土建学院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以“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为特色, 为特色, 以“载运工具安全环保” 载运工具安全环保”为主线, 为主线,将轨道车辆的设 计、运用和安全保障有机地融为一体, 运用和安全保障有机地融为一体,从主动安全 控制、 控制、被动安全防防护、 被动安全防防护、交通系统安全监测、 交通系统安全监测、运用 维护等多层面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
•
基于显式动力学的轨道车辆碰撞仿真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北京地铁
•
高速列车零部件损伤与延寿方法
(c) Analysis of flow field- Crossing
– 科技部重大专项、青岛四方、长客股份
15:47:37
12
兰惠清 研究方向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油气管道安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2)表面工程及其在摩擦学的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用安全 图像处理与识别
目前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航空、 目前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领域
靶标图像识别、 靶标图像识别、雷达图像压缩、 雷达图像压缩、图像亚像素分割; 图像亚像素分割; 火箭系统健康监测; 火箭系统健康监测;
15:47:37
航天监控与测试仪系统软件开发
16
吴斌, 吴斌,博士, 博士,副教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5:47:37 6
1.车辆强度理论与系统可靠性
研究铁路车辆和城市轻轨车辆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 研究铁路车辆和城市轻轨车辆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包括结 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 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试验和有限元技术等。 试验和有限元技术等。形成了以结构 疲劳设计、 疲劳设计、评估为代表的特色研究方向, 评估为代表的特色研究方向,在我国轨道车辆行业 具领先地位。 具领先地位。 对我国近百种高速动车组、 对我国近百种高速动车组、机、客、货及城市轻轨车转向 架结构进行了疲劳可靠性评估, 架结构进行了疲劳可靠性评估,占近几年自主开发产品的90% 占近几年自主开发产品的90% 以上。 以上。近5年以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 年以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 30余项, 余项,发表论文 二百多篇, 二百多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多部。 出版著作和教材多部。
15:47:37
10
车载状态、 车载状态、轴温、 轴温、火灾安全检测系统
测控执行部分
显示终端 微机主机
GPS, GPRS 车载网络通信
15:47:37
车载状态监控网络系统
11
张乐乐 研究方向
•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值仿真理论与技术 机械结构设计与理论 结构承载安全评估
基于流固耦合的车体可靠性分析与优化方法 – 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总基金
15:47:37 4
师资队伍 教授6人,副教授6人, 高工2人,讲师4人。 研究生导师12人,其 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 士生导师12人。
教授: 教授: 孙守光、 孙守光、李 强、王文静、 王文静、 谭南林、 谭南林、张乐乐、 张乐乐、兰惠 清 副教授: 副教授: 金新灿、 金新灿、王斌杰、 王斌杰、李志 刚、吴 斌、张冬泉、 张冬泉、赵 建东
T −Tr m 1+ D4 ln . 1+ D5 ε f = D1 + D2 exp D3 σ T e m −T r ε0
力学行为表征及数值模 拟 σ ε
.
薄壁结构耐撞性分析
碰撞中的乘员防护和人员损伤评价
车辆碰撞仿真及防护装置开发 车辆碰撞仿真及防护装置开发
车辆碰撞仿真优化
列车排障器和防爬器的开 发
15:47:37
15
张冬泉, 张冬泉,博士, 博士,副教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博士;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博士;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微软嵌入式技术全球认证高级讲师 微软 嵌入式技术全球认证高级讲师, 嵌入式技术全球认证高级讲师,Microsoft MSDN Webcast特邀讲师。 特邀讲师。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 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兼任北京 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 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 。 嵌入式技术与系统
3
就业情况
各大城市地铁、轻轨集团公司 国家交通管理主管部门(交通 及公共交通公司 部、建设部等) 各大城市交通管理主管部门 各铁路局 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维护基地 (如北京交通管理委员会等) 著名企业及公司(如四方,长客,交通领域相关科研机构(如铁 科院等) BST、西门子等) 高等院校 本行业最好的发展时期 轨道车辆是传统行业 我国发展潜力巨大 提速﹑ 提速﹑重载﹑ 重载﹑高速﹑ 高速﹑城铁关键技术问题接踵而来 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国际合作对高级人才需求迅速增长 国际合作对高级人才需求迅速增长
15:47:37
5
载运工具的结构疲劳、断裂及可靠性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车辆强度理论与系统可靠性 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3.结构优化设计 教授: 教授: 孙守光、 孙守光、李 强、王文静 副教授: 副教授: 主要依托于: 主要依托于: 金新灿、王斌杰 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检测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检测实验室, 金新灿、 该实验室具有CNAS 该实验室具有CNAS( 国家实验室认可) 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 和CMA( CMA(国家计量认证) 国家计量认证)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际联合 研究中心 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 技术工程中心
N , 和 之 力 向 横
3.结构优化设计
本研究方向包括结构优化设计的建模与算法分析、 本研究方向包括结构优化设计的建模与算法分析、结构 优化设计的智能化计算。 优化设计的智能化计算。
15:47:37
9
谭南林 研究方向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交通安全控制工程 研究先进车载状态监控技术; 研究先进车载状态监控技术; 研究载运工具故障诊断、 研究载运工具故障诊断、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运用维护; 运用维护; 研究载运工具事故机理分析、 研究载运工具事故机理分析、事故仿真。 事故仿真。
15:47:37
7
*载荷谱及设计规范研究
研究轨道车辆转向架和车体的载荷谱, 研究轨道车辆转向架和车体的载荷谱,为提升现有设计规范 服务。 服务。
动车构架载荷力系图 浮沉载荷谱
300 200 1万吨 4万吨 2万吨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 t 0 ( 0.1 -100 力 钩 -200 车
油气管道内腐蚀和泄漏安全研究
埋地管道泄漏实验平台
天然气泄漏数值模拟
悬索管桥光纤健康监测系统
纳米摩擦和润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5:47:37
DLC膜的纳米润滑仿真
纳米压痕仿真
润滑对纳米摩擦的影响
13
赵建东
研究方向
副教授、 副教授、工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学生培养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人、国奖2人 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 推荐就业: 推荐就业:交通行业单位、 交通行业单位、华为 学术成果 发表70篇、4篇SCI、17篇EI 5项软著 4部地标、 部地标、1部专著 1项发明专利申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 美国普渡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美国普渡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 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高速列车运维系统研究
车辆状态( 车辆状态(视频) 视频)识别 交通运行状态预测( 交通运行状态预测(大数据) 大数据) 应急车辆调度
科研项目 主持42项 国家级3项、省部级5项 经费500万 获奖6项
李志刚 副教授 研究 结构耐撞性及轻质材料力学行为表征 工学博士 方向 人体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损伤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