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代码:082304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轨道车辆、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器以及管道等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全寿命周期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的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目的是适应交通运输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现代化发展需要。

学科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和传热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门学科,其发展将充分依托这些学科取得的最新成就,并与相邻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以及交通运输管理等学科协调并进。

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以“轨道交通”为特色,以“载运工具安全与环保”为主线,其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是以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为重点,将轨道车辆的设计、运用和安全保障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从主动安全控制、被动安全防护、监测维护等多层面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包括对轨道机车、车辆结构的动态载荷进行识别并对其疲劳可靠性进行评估;新型车体结构及主要部件的设计优化与试验评估;研究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噪声振动测试及控制技术措施,促进我国低噪声轨道车辆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进行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载运工具运用安全研究载运工具结构中的强度与可靠性,载运工具运用安全性、乘坐舒适性,以及载运工具振动与噪声环境等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用、结构动态测试计术、结构安全分析及可靠性设计,以及系统动力学、结构振动与仿真、载运工具安全运用和管理等;以轨道交通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交通事故生成机理和管道运输事故机理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研究安全模拟与仿真、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基于网络的复杂系统控制、铁路机车车辆安全维护技术、交通安全设备工程、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等。

2.汽车节能与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汽车驱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载网络与通讯技术、载运工具内、外部热环境问题研究、汽车排放与控制研究、清洁汽车动力与控制研究等。

交通运输专业博士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博士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博士培养方案一、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行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博士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交通运输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博士人才;2. 培养具备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博士人才;3.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交叉能力的博士人才;4. 培养具备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博士人才。

三、培养内容1. 交通运输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交通运输经济学、道路交通工程学、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等。

2.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包括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系统优化与控制、交通运输信息与智能化等。

3. 学术前沿课程:包括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4. 科研实践: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发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四、培养方法1. 导师制度:为每位博士生配备一名导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计划制定。

2. 学术沙龙:定期组织学术沙龙,邀请外部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3. 实践教学: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术评价:通过学术论文发表、学术报告、学术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

五、培养评价1. 学术成果评价:根据学生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等进行评价。

2. 学术报告评价:根据学生的学术报告内容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3. 学术竞赛评价:根据学生在学术竞赛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4. 导师评价:根据导师对学生培养情况的评价进行评价。

六、总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博士人才,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国家交通运输水平做出贡献。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领军能力,能够从事高层次技术领导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2. 具有宽广的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3. 具有较高的科研道德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4. 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

三、学习时间和学分要求1. 学习时间:全日制学习时间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2. 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需修满一定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至少达到总学分的50%。

另外,需要完成预定的学位论文工作,并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章。

四、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科技英语(2)科技信息检索(3)科技写作及学术发表(4)学术道德规范2. 选修课程(1)工程数学(2)工程力学(3)工程材料(4)工程设计(5)工程制造(6)工程管理五、学位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应根据所学专业的前沿科学问题,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

学位论文应突出学术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六、科研设施和实验室学校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以支持他们的学术研究工作。

实验室须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好的安全环保条件,能够满足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任务的需求。

七、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学术专家和业界代表组成,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通过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八、学位授予符合相关规定的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取得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学位授予的标准,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可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九、总结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附件4(模板)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级学科名称工程博士一级学科代码0852二级学科名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二级学科代码085271(085274)适用学位类别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适用年级2018级学院名称填表日期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分会主席签名: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立志献身于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事业。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进行国际交流。

3.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4.能够综合运用工程科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工程领域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了解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前瞻性战略眼光,掌握本领域发展趋势。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申请延长学习期限,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

1.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2.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紧密结合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培养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

3.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校企导师组的方式进行,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

四、领域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又能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

提倡在学科交叉和渗透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鼓励在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4;学位授权类别:工学博士一、学科概况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

其中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机车车辆结构、特性与运行品质的研究及其模拟;机车车辆运行自动化与控制;轮轨系统动力学;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技术和标准等理论与技术。

载运工具的合理运用与管理是交通运输安全、经济、高效的重要条件,本学科的研究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多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

本学科的发展充分依托这些学科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与相邻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协调并进。

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领域内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

在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具备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轮轨关系与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轮轨接触理论、轮轨几何型面匹配、轮轨硬度匹配、轮对与轨道的参数匹配关系等,同时在轮轨关系基础上开展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振动响应、曲线通过性能等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以及纵向动力学性能研究、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等。

工程类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类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类博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前言工程类博士学位培养方案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于培养高水平工程科学和技术研究人才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工程科学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南京大学XXX学院的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二、培养目标本学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和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工程科学和技术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深厚的工程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具备与国际最新工程科学和技术研究水平对齐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任务1.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基本理论知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拓展工程科学和技术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领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4. 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当代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5.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导师制度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自觉性。

四、培养方式1. 课程学习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应选修一定数量的专业课程,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术素养。

2. 学位论文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选择课题,进行一定范围的科学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3. 学术交流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五、培养环境1. 导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他们在国际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2. 学术资源学校注重学术资源的建设,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为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国际合作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2021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2021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2021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掌握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 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和学科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2. 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熟悉国内外工程领域最新研究动态;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工程科研项目;4.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项目管理能力;5. 具备辅助和支持工程技术咨询与高端工程技术应用能力;6. 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

二、培养内容1. 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包括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涵盖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学、工程设计原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化学等方面。

2. 专业课程学习:针对工程博士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实验技术等方面。

3. 科研训练:参与科研项目或课题研究,进行独立或协作的科研课题探索和实验研究,积累科研经验和能力。

4.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参与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展国际化视野。

5. 实习和实践:参与工程实践项目和工程实习,了解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和问题,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6. 学位论文:撰写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进行学术答辩。

三、培养模式1. 导师制培养:设置导师制,由导师负责博士生的学术指导和生活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进展。

2. 学术委员会制度: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进行审核和评定,确保博士生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3. 学术交流和合作: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学生与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的交流和合作。

4. 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培养方式1. 全日制培养:按照学校规定,实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培养,学制为3-5年。

博士培养方案 工程

博士培养方案 工程

博士培养方案工程一、培养目标本博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国内外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具备在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管理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1. 课程学习(1)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动力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工程设计原理、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优化设计方法、工程经济学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3)创新研究课程:包括研究方法论、科学计算方法、科技前沿动态、科技成果评价和应用等,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2. 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将有一名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工作。

学生与导师进行密切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开展科研讨论,确保学生在博士研究期间的科研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3. 科研项目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将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研究实力。

要求学生能够在项目中发挥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有机会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 创新能力培养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还需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发表学术论文、专利申请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机制1. 学术导师制度每名博士研究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学术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术问题,提供学术引导和学术支持。

2. 学科交叉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学校和国内外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跨学科、跨地域开展研究合作,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是为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设计的。

在这个方案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等方面介绍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攻读工程博士期间,除了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还要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程博士培养方案通常会设置一系列课程,包括学科前沿讲座、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论等,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还注重学生的科研训练。

学生在攻读工程博士期间,需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深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合作的能力。

通过科研训练,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学术和工程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论文。

学生在攻读工程博士期间,需要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工程博士学位的重要评价依据,要求学生在论文中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并对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思考和总结过程,也是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体现。

总的来说,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是为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设计的。

通过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环节,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术和工程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未来的工程博士们能够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5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

25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培养方案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4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学术作风。

2.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技术,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质。

应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应能运用该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本学科隶属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

2、专业简介:本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汽车、机车车辆、船舶和航空器)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交通运输中运输设备运用、检测、维修等基础理论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在载运工具中的应用。

3、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载运工具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现代分析方法,包括分岔、混沌、突变等;系统振动控制方法和策略,包括半主动控制和主动控制,智能控制技术等;研究系统的振动实验理论和技术、信号分析技术等;研究车辆系统的噪声源识别技术、减振降噪技术等。

2)装备损伤识别与故障诊断主要研究机车车辆及各种装备的损伤识别与故障诊断方法。

在振动理论、损伤理论、可靠性理论、模式识别、混沌理论、信息论的基础上,应用自动检测、信号处理、系统辨识、灰色系统、模糊逻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与诊断在运行工况下的各种装备损伤和故障,并确定损伤与故障的类型和部位,实行装备的状态维修,提高装备寿命与运行可靠性。

3)载运工具运行仿真主要研究高速列车、轻轨列车、地铁列车、有轨电车等轨道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车辆运行模拟方法、人机与环境对运行工况的影响、列车实时追踪、防灾减灾以及科学计算数据的可视化。

北交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交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交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交大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交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同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南大学。

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北京交通大学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

交通运输的载运工具包括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汽车、船舶和航空器。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交通运输管理和科研单位,交通运输企业,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汽车检测和维修企业,汽车制造厂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开发和销售,汽车试验场,交通运输科研院所及相关大专院校。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毕业生多数被分配到国家交通运输和管理系统的部、局、高等院校、著名研究院所、出版社及大中型国有企业,还有一些选择到沿海地区、涉外企业、知名的大型集团(公司)发挥才干。

由于他们基础扎实,素质较高,因此大都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技术核心或骨干力量。

国家许多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及技术骨干均为此专业的毕业生。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方向:01 载运工具运行安全理论与技术02 载运工具及基础设施检测与控制03 载运工具运行环境及先进动力技术04 载运工具新材料科学与技术二、综合考核及分数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五个阶段。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一)外国语水平考核符合申请基本条件二(二)1 中外国语水平要求的考生,可免试考生外国语水平考核,其成绩根据表 1 进行分数换算,成绩满分 100分。

交通运输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0823)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培养方案适用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各专业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如下:1. 载运工具系统动力学与控制主要研究高维载运工具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机理、载运工具与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探索载运工具的舒适性、操纵性、安全性规律。

2. 载运工具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针对载运工具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关键部件的振动特征信息并进行分析,从而对载运工具的运行状态给出准确判断;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和非线性动态系统理论分析受控载运工具的动力学和控制效果,为交通运输保驾护航。

3. 路基工程稳定性与变形控制主要研究路基动力学设计、路基变形控制理论、加筋土结构设计理论、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基工作状态评价与改造技术等。

4. 车辆动荷载作用下交通设施结构动力行为研究密切结合铁路发展和地方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需求,综合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结构的动力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理论研究成果对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设与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5. 交通应急保障研究内容包括应急工程结构理论与工程技术、交通基础设施的抢修抢建技术及装备、流体力学水动力学及浮渡技术。

6. 交通系统全过程信息一体化主要研究交通规划设计全过程信息化三维虚拟环境和三维规划设计理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化;道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信息化及信息服务。

03载运工具 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载运工具 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名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代码:082304 学位授权类别:工学一、学科简介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等现代工程技术和高新技术又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过程中,交通运输工程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主要涉及船舶运用工程和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

船舶运用工程主要研究船舶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与交通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船舶的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以适应重载、高速和高效船舶以及安全水上运输发展的需要。

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研究水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研究建设智能化、综合化的港口和水道交通信息控制系统,以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益和效率。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的主要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科学与技术等。

与这些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并派生出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与新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在船舶运用工程、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以及航海科学等方面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

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研究前沿,具备本学科领域内的独立分析和研究能力,能主持和组织实施科研和生产所需要的实验、检测、分析和研究,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外文科技文章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四、课程设置五、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的主要书目与主要期刊目录。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介绍20091009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介绍20091009

二、研究方向与特色
02推进系统性能优化与仿真
开展了船舶推进系统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试验机研制,其中
水润滑轴承、艉轴机械密封、齿轮传动、推进轴系动态设计 、仿真、校中理论以及试验研究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并在民用船舶与军用舰只上成功应用。 承担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船舶推进轴系与尾轴承艉密封间耦合特性及实验研究 特殊工况下水下航行器水润滑尾轴承鸣音机理及试验研究
320
严新平教授
四、1. 科研项目(已完成项目)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纳米结构WC-Co金属陶瓷涂 层抗汽蚀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项 目 来 源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目 企业委 托 军工 友联船 厂(蛇 口)有 限公司
项 目 起讫时间
2005.12007.12
三、学术队伍的组成(学术带头人)
刘正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 、武汉理工大学学
报编委会委员 。
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13项,获省、部级奖1项。
三、学术队伍的组成(学术带头人)
范世东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港口协 会油港分会副理事长,湖北内燃机学会理事,中国航海学会 机电委员会委员,《船海工程》杂志编委。主持和参加国家 及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4.5
严新平教授
2003.05 2005.12
2005.92006.12 2004.10 2006.10
7.3
刘正林教授
200512WT06 高等级公路设施数据采集与 管理系统开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做到: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勤奋好学,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技术;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实验技术和手段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本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质。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电子控制与检测2. 车辆动力学及仿真(含振动与噪声)3. 物流管理与工程4. 汽车运用技术与管理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研究生可延长1年,鼓励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提前毕业。

按照课程与论文并重的原则,在时间的安排上课程学习应累计1~1.5学年,论文的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120学时的工作量或20个工作日。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说明(一)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学科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坚持基础性、实际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既与本科生阶段的课程拉开档次,但又有连贯,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使研究生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世界最新科技成果;注意不同层次课程内容的衔接,适应学科发展。

硕士生的课程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选修课)组成。

硕士生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2学分)。

学分计算以课内讲授20学时为1学分,实验、实习比重大的课程30学时为1学分。

各类课程的设置及分配学分如下:1. 学位课(1)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学分(2)第一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6学分(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学分(4)矩阵分析与计算方法 3学分(5)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3学分2. 选修课(1)专利与情报检索 2学分(2)时间序列与动态数据建模 2学分(3)现代设计技术 2学分(4)现代控制原理 2学分(5)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2学分(6)机械CAD/CAM 2学分(7)机械CAE与仿真 2学分(8)机电一体化技术 2学分(9)试验技术与数据处理 2学分(10)液体力学 3学分(11)电液比例伺服控制 3学分(12)液压控制系统 3学分(13)过程控制技术 2学分(14)人机界面与通讯 2学分(15)新型传感器技术 2学分(16)噪声控制学 2学分(17)微控制器原理及开发应用 2学分(18)汽车动力学 3学分(19)现代汽车诊断学 2学分(20)汽车振动 2学分(21)现代汽车电子学 2学分(22)汽车节能技术 2学分(23)汽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 2学分(24)汽车环境学 2学分(25)表面工程 2学分(26)物流系统分析 2学分(27)系统工程 2学分(28)物流基础 2学分(29)物流规划 2学分(30)道路交通系统工程分析 2学分(31)现代物流管理 2学分(32)企业物流管理 2学分研究生可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也可以选修有关大学本科课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代码:082304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轨道车辆、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器以及管道等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全寿命周期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的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目的是适应交通运输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现代化发展需要。

学科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和传热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门学科,其发展将充分依托这些学科取得的最新成就,并与相邻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以及交通运输管理等学科协调并进。

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以“轨道交通”为特色,以“载运工具安全与环保”为主线,其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是以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为重点,将轨道车辆的设计、运用和安全保障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从主动安全控制、被动安全防护、监测维护等多层面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包括对轨道机车、车辆结构的动态载荷进行识别并对其疲劳可靠性进行评估;新型车体结构及主要部件的设计优化与试验评估;研究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噪声振动测试及控制技术措施,促进我国低噪声轨道车辆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进行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载运工具运用安全研究载运工具结构中的强度与可靠性,载运工具运用安全性、乘坐舒适性,以及载运工具振动与噪声环境等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用、结构动态测试计术、结构安全分析及可靠性设计,以及系统动力学、结构振动与仿真、载运工具安全运用和管理等;以轨道交通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交通事故生成机理和管道运输事故机理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研究安全模拟与仿真、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基于网络的复杂系统控制、铁路机车车辆安全维护技术、交通安全设备工程、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等。

2.汽车节能与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汽车驱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载网络与通讯技术、载运工具内、外部热环境问题研究、汽车排放与控制研究、清洁汽车动力与控制研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外国留学生、华侨、港、澳、台地区博士生要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能为所在地区社会发展、稳定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2.在本学科方面具有坚实和宽厚的基础理论,深入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门知识;在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和监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研究和解决较疑难、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做到能够顺利阅读外文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

4.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或生产部门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载运工具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2.载运工具可靠性、失效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
3.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
4.船舶运行安全与控制
三.学习年限
1.脱产博士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论文撰写阶段为2年。

2.在职博士主生学习年限为4年,特殊情况下不超过6年。

四.培养方法
1.公共课程的学习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

2.学位课程主要由本学科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和校内相应专业的教授开出,必要时也可请外校教授专家担任。

授课主要采取研讨式教学方法。

3.以指导教师负责为主,辅以指导小组或设立副导师,发挥研究所的群体作用,必要时聘请外单位教授和专家共同辅导,以保证培养质量。

4.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5.实行导师指导日制度,交流研讨本学科和个人研究的最新进展。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分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其它必修环节,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六、考试与考核
1.必修课考核以笔试为主,某些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辅以学术报告或读书报告的形式,成绩按百分制评定。

2.博士生入学后第三学期须参加由各学科专业统一组织的中期考核。

具体办法按《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

3.博连读生和提前攻博生,须通过资格考试以确定其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参加资格考试者仍须参加中期考核。

凡资格考试未通过者,中期考核即为不合格。

七、学位论文
1.文献综述报告
博士生应按培养计划或导师要求阅读有关著作和有关文献资料,论文答辩前,在有关学院或学科范围内做文献综述报告。

对本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热点、研究进展等进行综合评述。

文献综述报告须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价。

2.选题报告
博士生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般于第三学期初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

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和实施方案等做出论证,选题报告经导师和指导组审核,研究生部审批通过后,开始实施。

论文应选择学科前沿或对我国经济、社会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内容上应体现创新性和先进性。

3.论文工作计划
在选题报告的基础上,拟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就调研、科学研究、实验(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工作条件等按学期作出安排。

4.论文工作检查
在论文写作阶段,各学科每学期末组织一次检查,主要检查工作进度和计划完成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或提出解决的办法。

5.申请答辩资格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在全国范围内向同行专家征求意见,一般至少收回7份意见书,同时聘请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论文。

返回的意见为基本同意后方可申请答辩。

6.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和答辩程序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具体规定见《大连海事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和答辩组织有关规定》。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技发展或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立意正确,分析严谨,理论推导正确,逻辑性强,数据翔实可靠,达到国内或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发表的水平;或被使用部门采用,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八`论文的写作
1.论文开始前要进行文献阅读、研究综述和必要的调研。

泛读文献不少于80篇,其中精度不少于20篇,外文资料不少于50篇.在第3 学期末(在职博士生可在第四学期五周前)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及有关专家进行评议;博士生根据评议中所提意见对选题报告进行修改,报导师同意后即制订工作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2.论文工作中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能熟练操作各种常见仪器设备,培养独立的科学思维方法。

3.论文要求概念清楚,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理论推导正确严密,文字通顺,条理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

4.论文的内容一方面应能表明作者具有较强的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完成足够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应在有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创新、突破或有重要价值的发现。

达到学位条例规定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

5.博士生应将部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答辩前应发表3篇以上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在国家级杂志或国内一流刊物发表。

6.论文完成后,提交学位论文的同时,应同时提交社会评价材料(含已发表的论文,项目鉴定验收,专家评语,获奖情况等材料)。

九、其它
本方案自2004级博士生开始执行,在此之前的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