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彩色摄影基础.
3. 滤光镜的因数:
使用滤光镜后,实际曝光量在原曝 光量基础上需调整的倍数。
4. 影响滤光镜因数的因素:
滤光镜的色别 胶片的感色性 滤光镜的密度 光源的性质
二. 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
• 1. 压暗蓝天影调:常用黄色滤镜吸收天空的
蓝、紫色光。
• 2. 调节空气透视:常用黄、绿滤色镜吸收部
分被空气介质扩散的蓝、紫光。
• 3. 突出主体: • 4. 渲染气氛: • 5. 表现质感: • 6. 消除颜色:
三. 在彩色摄影中的应用:
改变到达胶片的光线的色温 1. 色温:
当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标准黑体 (如铁、钨等)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的颜 色相同时,则黑体的这个温度就被称之为 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 3. 互补色:混合后产生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的色
• 4. 三原色:红、绿、蓝,与之对应的三补色: 青、品红、黄
• 5. 两种非互补色光相加,可以得到光谱位置在 两者之间的色,即它们的中间色
• 6. 三原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产生白色
第二节 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减色效应
一. 物体对光的吸收特性:
1. 非选择性吸收:
某些物体对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 光产生等比例吸收,与入射光相比, 反射或透射光只有亮度的变化,而无 颜色的变化 • 消色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非选择 性吸收的物体
2. 选择性吸收:
某些物体对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 光产生不同比例的吸收,与入射光相 比,反射或透射光不仅有亮度的变化, 而且还有颜色的变化
• 彩色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选择性 吸收的物体
第二十章彩色摄影基本知识
四、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摄影摄像中的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调整(又叫白平衡调节,简称调白)是 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射下,调整摄录设备三色 电信号混合比例,使之与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协调一致,使景物色彩正常再现或根据创作意 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的工作。
四、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摄影中如何改变画面的色调 在数字摄影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 数字相机镜头前加有色滤色镜(先进行正常调 白再加滤色镜)。另一种是进行偏调白。
形成画面的色彩基调 如果有某种色彩占据了画面的支配地位,形成 了整体画面的色彩趋势,那么就可以说画面是 以这种色彩为基调的。
四、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色温的意义
色温,又称“色温度”或“光源色温”, 是说明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的。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绝对黑体(也 称完全辐射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 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 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这就是色 温的意义。
四、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 当光源色温与感光材料或摄像机标定的平衡色 温一致(或接近)时,画面中景物色彩正常还 原;当光源色温高于感光材料或摄像机标定的 平衡色温时,画面的色调会出现偏蓝、青现象; 反之,当光源色温低于感光材料或摄像机标定 的平衡色温时,画面的色调偏橙红。
第二十章 彩色摄影基本知识
一,彩色摄影的原理 二,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 三,色彩的再现与表现 四,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一、彩色摄影的原理
色彩的三要素
1、色别 色别又称色相,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别。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3、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同一色别的纯净度和鲜明度的变 化。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在摄影艺术中,色彩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影响观众的情绪、引导注意力,甚至传达故事的情感。
色彩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感受,更是一种传达信息和情感的媒介。
因此,熟练地应用色彩理论成为了每位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色彩的意义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色彩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通常代表激情与力量,蓝色则常与冷静与安宁联系在一起。
通过熟练运用色彩,摄影师可以在作品中引导观众的情绪反应,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理论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之一。
最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三原色理论、互补色搭配、冷暖色调对比等。
了解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选择色彩搭配,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
三原色理论三原色理论指的是红、绿、蓝三种颜色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
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在摄影中,合理地运用三原色可以打造出生动丰富的作品。
互补色搭配互补色是位于色彩六角形对角线上的颜色,如红绿、蓝橙、黄紫等。
将互补色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冷暖色调对比冷色调(如蓝色)和暖色调(如橙色)的对比在摄影中常常被用来营造氛围。
冷色调让画面显得冷静清新,而暖色调则给人温暖舒适的感受。
巧妙地在作品中运用冷暖色调对比,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觉吸引力。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在拍摄风景照时,利用蓝色天空和绿色植被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在人像摄影中,选择适合的服装和背景色彩可以突出人物特质和情感表达。
色彩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掌握色彩理论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摄影师应该不断学习色彩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愿每位摄影师都能通过色彩的魅力,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色彩,是摄影创作的灵魂所在。
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
摄影滤光镜 一、滤光镜的原理 1、滤光镜的因数 滤光镜的因数:滤光镜上标有加用滤 光镜后所需增加感光的倍数。 滤光镜的因数取决于滤光镜本身的颜 色和色度深浅
摄影滤光镜
一、滤光镜的原理 1、滤光镜的因数 滤光镜的因数只是一个参考值,须根据具 体拍摄条件进行必要调整 影响滤光镜的因数 • 感光片感色性能 • 光源的性质 • 被摄景物的颜色
摄影滤光镜
三、滤光镜与彩色摄影 1、胶片换型滤光镜 光源色温与感光片色温不符,用滤镜校正。 彩色摄影用的换型滤光镜有两种:一 种是琥珀色,供灯光片在日光下使用; 另一类是淡兰色,供日光片在灯光下 拍摄使用。
摄影滤光镜 三、滤光镜与彩色摄影 1、胶片换型滤光镜
摄影滤光镜 三、滤光镜与彩色摄影 2、光线平衡滤光镜 使光线色温和感光片色温一致 3、颜色补偿滤光镜 改变彩色片总的色彩效果 印放照片时的校色 4、特殊效果滤光镜
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 一、彩色摄影原理 1、原色和补色
• 我们所说的“品红”,在美术上叫 “洋红”或“紫红”,简称:“红”; 我们所说的“青”,在美术上叫“湖 蓝”;而我们所说的“黄”,在美术 上仍然叫“黄”。于是就出来了“红、 黄、蓝”的说法。
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
一、彩色摄影原理 1、原色和补色 • 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白光 • 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 • 红色光+蓝色光=品红色光 • 蓝色光+绿色光=青色色
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 一、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2、横竖画面的确定 横竖画面的选择,应根据被摄对象的 特点来确定。
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 一、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1、拍摄点的选择 1)拍摄距离 特写:描述景物的局部和细节,揭示 事物特征。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 使读者产生强烈印象。
第六课程--彩色摄影
第五章彩色摄影第一节色彩与彩色摄影的原理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与光线“有光才有色”,自然界中的景物是在光的作用下才显示出其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
按光谱成分来分,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色光。
(1)、光源色: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太阳。
光源产生的色光,即为光源色。
不同的发光源有不同的颜色,。
由于光源的颜色不同,所以对同一被摄体的拍摄会形成不同色彩效果。
正常照明时间的太阳光呈现出白色的混合光,利用这种光线照明能使物体的固有色得到充分的表现,获得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早晚的太阳光色温偏低,呈现不同程度的橙红色,在这种光线下拍摄能获得暖调的效果。
(2)、物体的固有色物体本身具有不同的颜色,但只有在白光的照明下,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离开了这个基本条件,固有色就会发生变化。
如黄色光照射到品红色的物体上,变为了红色,青色光照射到品红色物体上,变成了绿色。
人工光源因色温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偏色现象。
闪光灯:其色温与正常照明的太阳光基本相同,能使色彩还原。
荧光灯:偏青色。
白炽灯、烛光:偏红橙色。
霓虹灯:因其本身的色光变化而影响物体颜色的变化。
2、三原色光与三补色光三原色光: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三种。
三补色光:三补色光是指光谱中的青色光、品红色光、黄色光。
将两种色光相加,能够得到白光,这两种色光则互为补色光。
红色光+青色光 =白光绿色光+品红色光 =白光蓝色光+黄色光 =白光三原色、三补色、在彩色负片的反应,黑白摄影中的作用 ps的色彩平衡调整二、光源色温的影响1、光源色温(1)、色温的概念光源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用绝对温标K来表示。
色温的高低表示光源光谱成分中所含的不同色光的成分。
如光源光谱成分含红色光成分多,其色温低;光源光谱成分含蓝色光成分多,其色温就高。
(2)、常见光源的色温光源色温值(K)晴天阴影7500K左右阴天6500K左右直射阳光中午日光5500左右日出后、日落前一小时3500左右日出后、日落前半小时2400左右电子闪光灯5500左右普通灯泡2900左右(3)、对光源色温的调控在彩色摄影中,光源色温的变化常常影响到被摄体表面色彩的准确再现,这种现象称为偏色。
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彩色摄影基础理论三原色原理-色温与光源色温-校色温滤镜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由不同的波长组成。
通常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来400-700纳米不同波长的连续光波混合而成的,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可见光。
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波,使人产生不同的色感。
在光谱中,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转变是逐渐过渡的,在光谱上看到的颜色叫光谱色,不能分解的光谱色称为单光,由两种以上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叫复色。
物体的色就是人的视觉器官受光后在大脑的一种充分反映。
物体的色取决于物体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视能力。
物体分消色物体和有色物体。
1、消色物体的色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
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色物体的色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入射光中被吸收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不等到量的,有的被多吸收,有的被少吸收。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存有色光照射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圆形减色法效应。
例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反射下呈现出红色,在青色光反射下呈现出绿色,在蓝色光反射下呈现出灰色或黑色。
三、原色光与补色光等量的红光、绿光、蓝光相乘即为产生白光,而不等量的红绿、蓝光相乘,便可以产生其他色光。
在摄影中,把红光、绿光、蓝光称作三原色光。
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就互称为补色光。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丰富照片的表现力,还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传达情感和意义。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1.色彩的基本概念在摄影中,色彩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等;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接近黑色则为低明度;而饱和度则代表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2.色彩搭配原则在摄影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补色搭配等。
对比色搭配可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色系搭配则会带来和谐舒适的感觉,而补色搭配则能让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色彩心理学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它还具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不同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比如红色代表激情和力量,蓝色则给人平静和安宁的感觉。
合理运用色彩心理学可以让照片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4.色彩在构图中的应用在摄影构图中,色彩的运用也至关重要。
通过色彩的对比、平衡和重复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合理处理色彩的分布和比例可以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让观众在瞬间被吸引。
5.摄影后期处理中的色彩调整除了拍摄时的色彩控制,后期处理也是影响照片色彩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后期软件对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进行调整,可以让照片更贴近个人审美,表达拍摄者的独特视角。
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照片的基本构成元素,更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合理运用色彩理论,可以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引导观众进入我们的世界,感受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摄影中的色彩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在拍摄中更加灵活运用色彩,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色彩盛宴吧!。
彩色摄影
色
的
观
察
鉴
别
印放照片首先要确定照片偏什么色以 及偏色的程度。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观察 偏色情况: 从整体上观察
从局部中观察
从比较中观察分析
从 整 体 上 观 察 偏 色 情 况
必须相信第 一眼的感觉,第 一眼看到照片所 产生的偏色印象 一般来说总是比 较正确的。由于 人眼的适应性较 强,看得时间一 长就往往对照片的偏色难以准确定论。
成橙黄色,有利于消除杂色,提高彩色片的色彩还原质量 。
成 色
原 理
彩色感光片是根据减色法原理设计和制作的。 彩色负片的三层乳剂自上而下分别为色盲、分色和全色 性感光乳剂,分别感受蓝光、绿光和红光。 蓝、紫色物体在感蓝层生成影像;绿色系统物体在感绿 层生成影像;红色系统物体在感红层生成影像。 感光层只能产生黑白影像,因此三层感光层分别渗有黄、 品、青成色剂,当成色剂和彩色显影液发生反应后生成补色 染料,由此形成了黄、品、青三色影像。三种单色以不同等 量的混合就形成了丰富的色彩。
3、眼与色
色
人眼感受不同波长的光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人的眼球视网膜里有三组神经细胞,它们 分别对波长不同的各色光有着不同的灵敏感觉。
彩 的
形 成
当人眼受到波长为400-500毫微米光波刺激后产
生蓝色的感觉,受到500-600毫微米的波长刺激
后产生绿色的感觉,受到600-700毫微米的波长
刺激后就产生红色的感觉。
调的感觉。
同类色 互补色
类似色
冷暖色
对比色
彩 色 感 光 片 的 冲 洗
彩色负片的冲洗程及控制要领:
1、彩色显影: 呈现潜影、生成染料,形成彩色影像; 2、漂 3、水 4、定 5、水 6、稳 7、干 白: 漂除银影,留存染料影像; 洗: 洗净残液,防止污染; 影: 溶解未感光的银盐,保存影像; 洗: 彻底清洁画面,便于长期保存; 定: 稳定色彩,坚膜胶片。 燥: 常温下自然晾干。 严格控制药液及水洗温度,一般温差不能超过0.2°C; 严格控制各步骤的操作时间及严格控制搅动方法。
彩色图像的成像原理
彩色图像的成像原理
彩色图像的成像原理是基于三原色理论,即红色、绿色和蓝色。
通过不同程度的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形成数百万种不同的颜色。
在彩色图像中,每个像素包含三个值,即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亮度值。
这些值被称为RGB(红色、绿色、蓝色)色彩模式。
当数字图像被显示在屏幕上时,电子装置使得相应的像素亮度值在屏幕上发光,生成所需颜色的图像。
在彩色摄影中,相机中的传感器上有RGB滤镜,捕捉到每个像素的RGB亮度值。
这些值存储在数字图像文件中,然后可以通过软件处理、编辑和打印。
总之,彩色图像的成像原理是基于RGB模式,通过混合红、绿、蓝三色作为基础颜色,生成数百万种不同的颜色,呈现出图像。
彩色摄影彩色摄影基础
(五).饱和度
指颜色的纯度(色的鲜艳程度) 取决于该色中所含色的成分与消色成分的比例。 新含色中彩色成分越大,色彩愈饱和;消色成 分越多,饱和度就越小。 物体表面结构和物体的饱和度有关,表面越光 滑,物体颜色越饱和。丝织品比棉织品的色彩 鲜艳,树叶和花的颜色在雨后比较鲜艳。
物体色的饱和度与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关(透视 能见度大,则饱和度大;能见度小,则饱和度 小。)
摄影中,颜色受到强光的照射,明度提高,但 色彩饱和度降低。若颜色受光不足,或处在阴 影中,则明度降低,饱和度也降低。
曝光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影响,纯正的色彩正 确曝光时,再现出的色彩饱和度最高,曝光过 度或不足,饱和度均降低。
三.原色光与补色光
1、原色光 根据人眼视觉三原色理论,等量的红色光、绿色 光、蓝色光相加便产生白光。当红、绿、蓝不是 等量相加,便会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按不 同比例混合,几乎能产生所有的色光。换言之, 所有的色光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光的不同比例混合 而成。因此在摄影中把红色光、绿色光、蓝色 光称为三原色光。(在绘画上,三原色染料红、 黄、蓝等量混合成黑色)
非银盐材料正处在发展中,它可以节省大量的 银,操作更简单,不需要在暗室里操作,也不 需湿法显影、定影。但由于影像的解像力还有 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现代彩色摄影中,应用 的还是银盐感光材料。
一、多层彩色片的结构
多层彩色片基本上分别由 感蓝 感绿 感红 三个主要乳剂层和其它的辅助涂层组成
1、保护层:胶片最上一层的涂层(保护膜)
三、色彩的轻重与进退
浅色往往看上去重量较轻,而深色往往 看上去重量较重,这种感觉便是色彩的 轻重感。
在彩色摄影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轻 重表现被摄体的力度和变化中的均衡, 用轻重色的对比去突出主要的被摄体。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1. 引言色彩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不仅能够丰富照片的表现力,还可以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摄影师通过运用色彩理论,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介绍摄影中常见的色彩理论基础,包括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对比和色彩情感传递等。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文,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色彩理论,提高自己的摄影技巧。
2. 色彩搭配原则2.1. 对比在摄影中,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它能够吸引观者的目光并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对比可以分为颜色对比和明暗对比两种。
颜色对比颜色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
常见的颜色对比有:互补对比、类似对比和冷暖对比。
互补对比:选择位于色轮上互为补色的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和绿、蓝和橙等。
这种对比能够产生鲜明明确的效果,吸引观者的目光。
类似对比:选择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和橙、蓝和紫等。
这种对比能够产生柔和渐变的效果,给人以一种平静和谐的感觉。
冷暖对比: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进行搭配,例如蓝和黄、绿和红等。
这种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给人以一种鲜明的感觉。
明暗对比明暗对比是指高亮度与低亮度之间形成的对比。
通过运用明暗对比,摄影师可以突出主题或者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在明暗对比中,常用的手法有:高光与阴影、明亮与暗淡等。
2.2. 色调色调是指图像整体呈现出来的主导颜色。
通过调整图像的饱和度、亮度等参数,摄影师可以改变图像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
在摄影中常见的几种基本色调有:高饱和度:图像中颜色饱满鲜艳,给人以明快、活泼、充满活力的感受。
这种色调常用于表达欢乐、生动、热情等主题。
低饱和度:图像中颜色柔和平淡,给人以安静、沉稳、内敛的感受。
这种色调常用于表达温柔、寂静、祥和等主题。
冷色调:图像中偏向于蓝紫绿等冷色系,给人以清凉、冷静、深沉等感受。
这种色调常用于表达孤寂、忧伤、静谧等主题。
暖色调:图像中偏向于红黄橙等暖色系,给人以温暖、轻松、愉悦等感受。
这种色调常用于表达热情、活力、喜悦等主题。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与运用技巧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与运用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而色彩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直接影响照片的表现力和情绪传达。
在摄影中,色彩理论和运用技巧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色彩理论和技巧。
一、色彩基础理论1. 色轮理论色轮是一种表现彩色光的圆盘,通常被分为12个色相,然后根据色相的相关性将其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蓝、绿等通常给人以冷静、沉稳的感觉;而暖色调红、黄等则让人产生热情和活力的感觉。
摄影师可以根据照片表达的情感选择相应的冷暖色调,增强照片的情绪。
2.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照片中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强度以及互补色之间的配合。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对比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处于色轮两端的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等,它们之间的对比强烈,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互补色对比则是指色轮上距离相等的两个颜色,如红与青、黄与紫等,它们能够产生相互补充、平衡的感觉。
3. 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程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
高饱和度的色彩会给人一种强烈、鲜艳的视觉效果,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会带来一种柔和、温暖的感觉。
摄影师可以通过自己对照片表达的要求来调整色彩的饱和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色彩运用技巧1. 主色调的选择照片的主色调是指整个照片中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它可以传达出照片的主题和情感。
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想要传达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主色调。
例如,选择暖色调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选择冷色调可以表达冷静、沉稳的感觉。
2. 色彩的分离色彩的分离是指在照片中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技巧可以突出主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当拍摄一件红色的物品时,可以选择一个相对中性的背景色,使红色更加醒目。
3. 色彩搭配的思考色彩的搭配是指在照片中不同颜色的组合。
搭配合理的颜色能够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审美感。
常见的搭配有类似颜色的搭配、互补色的搭配和对比色的搭配等。
摄影师可以根据照片的主题和情感来选择合适的搭配方式,以达到照片表达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摄影基础理论三原色原理-色温与光源色温-校色温滤镜一、光与色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由不同的波长组成。
通常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来400-700纳米不同波长的连续光波混合而成的,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可见光。
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波,使人产生不同的色感。
在光谱中,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转变是逐渐过渡的,在光谱上看到的颜色叫光谱色,不能分解的光谱色称为单光,由两种以上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叫复色。
二、物体的色物体的色是人的视觉器官受光后在大脑的一种反映。
物体的色取决于物体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视能力。
物体分消色物体和有色物体。
1、消色物体的色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
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色物体的色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入射光中被吸收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不等到量的,有的被多吸收,有的被少吸收。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减色法效应。
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现绿色,在蓝色光照射下呈现灰色或黑色。
三、原色光与补色光1、原色光等量的红光、绿光、蓝光相加即产生白光,而不等量的红绿、蓝光相加,便会产生其他色光。
在摄影中,把红光、绿光、蓝光称为三原色光。
2、补色光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就互称为补色光。
红、绿、蓝三原色光的补色光分别为青、品、黄色光。
红光与青光、绿光与品红光、蓝光与黄光互为补色光。
3、六星图红品黄蓝绿青每一种色光都是同它相邻的两种色光组成,如红光由黄光和品红光组成,黄光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绿光由黄光和青光组成,青光由绿光和蓝光组成,蓝光由青光品红光组成,品红光由蓝光和红光组成。
由此可见,每种原色光是由两种补色光组成,每种补色光则由两种原色光组成。
此外,该图还表明了每一种原色光所对应的补色光,即红与青、蓝与黄、绿与品红互为补色光。
四、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现代彩色摄影是采用减色法原理来获取彩色影像的,所谓减色法原理就是运用青、品、黄三种颜色的单色影像来叠合成各种色彩。
等量的红光与绿光混合产生黄光,等量的红光与蓝光混合产生品光,等量的绿光与蓝光混合产生青光;等量的黄光与品光相叠产生红光,等量的青光与吕光相叠产生蓝光,同样,等量的青光与黄光相垒产生绿光。
而当等量的黄、品、青三色相垒则产生灰色或黑色。
如果黄、品、青三色的密度不等,那么,它们相垒后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颜色。
五、色彩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它们是评价色彩的主要依据。
1、色相色相也称色别,是指色与色的区别,色别是颜色最基本的特征,它是由光的光谱成分决定的,由于不同波长的色光给人以不同的色觉,因此,可以用单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光的色别。
2、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深浅,通常用反光率表示明度大小。
同一色别会因受光强弱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明度,一同的色别之间也存在明的度的异同。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视觉灵敏度不同,不同色别在反光率相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明度感受。
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的纯度,也称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取决于某种颜色中含色成分与消色成分的比例。
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就越大;含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就越小。
物体的表面结构和照明光线性质也影响饱和度,相对来说,光滑面的饱和度大于粗糙面的饱和度;直射光照明的饱和度大于散射光照明的饱误度。
色的明度改变,饱和度也随之变化。
明度适中时饱和度最大;明度增大时,颜色中的白光增加,色纯度减小,饱和度也就降低;明度减小时,颜色很暗,说明颜色中的灰色增加,色纯度也减小,饱和度也就降低。
当明度太大或太小时,颜色会接近白色或黑色,饱和度也就极小了。
六、色温与光源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一种概念,它所表示的是光线的颜色,而不是光的冷暖温度。
光线越红,色温越低;光线越蓝,色温越高。
白光的色温约为5500K,若光源含红光成分多,其色温就低于5500K,而光源含蓝光成分多,其色温就高于5500K。
关于色温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
色温究竞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光线的颜色成分的。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厦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
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
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
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
1t日光型、3400。
1t强灯光型和3200。
K钨丝灯型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
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
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
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
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
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
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
1t的色温条件。
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
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
1t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
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
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
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
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准的代号和设计。
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
为了把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该新方法主要引进七、色彩的表现力1、色彩的基调色彩的基调是指画面色彩的基本色调,通常把彩色画面的基调分为三种,即冷调、暖调、中间调,更详细一些,可把彩色画面的基调分为:冷调、暖调、对比、和谐、浓彩、淡彩、亮彩和灰彩色调。
2、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色别的对比、明度的对比、饱和度的对比及并存的对比等。
◆色别的对比:即不同颜色的对比,主要包括类似色对比、三原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是指按照光谱排列顺序,用相今邻的色别作对比。
这种对比色彩过渡自然,没有跳跃感,有助于强化平衡、和谐、悦目、统一的感觉。
◇三原色对比----即红、绿、蓝三原色对比,这种对比色彩鲜艳、醒目,色跳感强。
◇互补色对比----"红与青"、"蓝与黄"、"绿与品"等,都属于互补色对比。
这种对比在视觉效果上能产生很大的冲击力。
一种颜色在与它的互补色对比时,其颜色会更艳丽、更鲜明、更强烈、更醒目。
◆明度的对比不同的色别有不同的明度,同一色别受光强弱也会产生不同的明度。
明度对比大,给人以强烈的感觉;明度对比小,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饱和度的对比色的明度直接影响色的饱和度。
对同一色别来说,明度适中时,饱和度最大,明度或大或小都会相应减小饱和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比饱和度低的色彩更容易吸引人的视觉注意力,因此,背景色彩的饱和度要低一些,这样有利于突出主体。
◆并存的对比明亮的色彩在黑色衬托下最引人注目;深暗色的色彩在白色衬托下最引人注目。
深暗的色彩,衬托在明亮的色彩上比衬托在深暗的色彩上,看上去显得更暗。
明亮的色彩,衬托大深暗的色彩上比衬托在明亮的色彩上,看上去显得更亮。
每一种颜色都会给它的邻近色增添一些自己的补色。
两种互补色并列在一起,每种颜色都将比它本身更强烈。
衬托在非互补色的深暗色比衬托在互补色上的深暗色,看上去显得更弱。
衬托在非互补色上的明亮色比衬托在互补色上的明亮色,看上去显得更弱。
2、色彩的和谐:批整幅画面上色彩配合的统一、协调、悦目。
A-对比色的和谐:即互补色的和谐B-邻近色的和谐:指按光谱顺序的相邻色C-同种色和谐:即同一色调不同亮度的配合。
D-消色、光泽色与其他色的和谐。
3、色彩的感觉:色彩除了给人以色调、亮度、饱和度感觉之外,还能给人某种心理上的情绪性、象征性和功能性等感觉。
A-远近的感觉:暧色、亮度高的感觉近,反之远。
B-大小的感觉:黄色最大,紫色最小;同一色别中,亮度大的显大;C-近退感觉:同一平面上,暧色有逼近感D-胀缩感觉:暧色、亮度高的感觉膨胀E-轻重感觉: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红-橙-蓝-绿-黄-白F-动静感觉:红橙--使人的生物钟加快;蓝青--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