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中国古代文论》离线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汉2、《典论·论文》3、《文赋》4、《诗品》5、《文心雕龙》6、曹丕、《典论·论文》7、性格8、《结构第一》、9、《词论》10、王昌龄11、王骥德12、立德、立功、立言13、类比推理、整体观照、直觉感悟14、周代的礼乐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15、《易传》16、《诗》《书》《礼》《易》《春秋》17、《诗经》《楚辞》和汉赋。

18、《乐记》19、阳刚阴柔20、感物、因事、浩叹人生。

21、想象心理、灵感心理、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

23、儒、道、释24、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二、名词解释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2、诗无达诂:是董仲舒论《诗》时提出的关于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达即通达、晓畅,此命题是指说诗没有通达完备的解说,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解释。

3、象外之象:这是司空图关于诗歌形象特点、意境创造和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所提出的重要命题。

“象外之象”中的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的所描述的物象,后一个“象”则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通过想象、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意境和形象。

4、兴趣说:严羽提出的有关诗歌特质的一个重要范畴。

所谓“兴趣“就是指诗歌具有即景生情、情景妙合、情趣无穷的诗美特质,往往景真情切,不露人工痕迹,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貌。

5、滋味说:钟嵘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鉴赏;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它是钟嵘评价诗歌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

2015春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1.第6题所谓“先秦文学”是指()。

A.从上古至秦统一前的文学B. 从上古到秦朝灭亡前的文学C.先于秦国建国时期的文学D.指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第7题开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A.王粲的《登楼赋》B.张衡的《归田赋》C.赵壹的《刺世疾邪赋》D.蔡邕的《述行赋》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第8题《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C.上古至春秋中叶D.西周初至战国时期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第9题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是指()。

A.谢灵运B.谢眺C.谢庄D.谢惠连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5.第10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诗____________。

A.《短歌行》B.《篱里行》C.《龟虽寿》D.《观沧海》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6.第11题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文论作品是___________。

A.《与杨德祖书》B.《典论?论文》C.《诗品》D.《文心雕龙》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7.第12题骚体赋向散体大赋转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

A.枚乘《七发》B.贾谊《吊屈原赋》C.班固《西都赋》D.司马相如《子虚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8.第13题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

A.10类B.16类C.12类D.14类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9.第14题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____________.。

A.战国末年B.秦王朝已建立C.秦王朝将亡之时D.春秋未期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0.第15题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精神的作家是()。

华师19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论》作业考核试题

华师19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论》作业考核试题
A.刘熙载
B.谭嗣同
C.王国维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人之为人,本于天”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____
A.《顺命》
B.《为人者天》
C.《玉杯》
D.《身之养重于义》
正确答案:B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A.《乐记》
B.《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正确答案:A
汉代重要文艺论著《论衡》的作者是____
正确答案:AC
以下属于孔子及儒家文论的观点是()。
A.兴观群怨
B.文质彬彬
C.与民同乐
D.思无邪
正确答案:ABD
以下属于皎然的文论思想的是()。
A.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
B.取境——诗境创造论。
C.文外之旨——诗境特征论。
D.辩体有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
正确答案:ABCD
王夫之是如何解释“兴观群怨”的?()
B.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
C.“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
D.“发愤著书”说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不谋而合。
正确答案:ABC
钟嵘的直寻说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艺术思维的哪几个特征()。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契合性
正确答案:D
近代《文学总略》的作者是____
A.刘熙载
B.谭献
C.陈寅恪
D.章炳麟
正确答案:D
下列不属于陆机文论思想“缘情”范畴的是____
A.“文气”
B.“感物”
C.“因事”
D.“浩叹人生”
正确答案:A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文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文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文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意为主”的著名论断。

()T.对F.错2.刘熙载文艺批评的最重要特点就是()A.体系性B.概括的方法C.知人论世D.辩证法精神3.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4.《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T.对F.错5.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T.对F.错6.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A.“不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7.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与民同乐”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T.对F.错8.清代的李渔在《闲庭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T.对F.错9.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10.中国文论在儒道互补中发展,一般来说,儒家文论较多讨论()问题。

A.文学的社会作用B.自然平淡的风格C.艺术思维的规律D.文与质的关系E.作家的道德修养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F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T5.参考答案:T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F8.参考答案:T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E。

19秋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 辅导资料

19秋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 辅导资料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我国古代第一篇女性文学家的理论批评文章是____
A. 《词论》
B. 《词鉴》
C. 《词采》
D. 《词探》
答:A
2. 下列不属于《乐记》所述音乐三要素范畴的是____
A. “乐感”
B. “乐本”
C. “乐象”
D. “乐饰”
答:A
3. “古文运动”发起于____
A. 初唐
B. 盛唐
C. 中唐
D. 晚唐
答:C
4. 下列不属于老子哲学范畴的是____
A. 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B.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C. 有无相生,致虚守静
D. 朴素为美,法天贵真
答:C
5. ()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批评方法,刘勰在《序志》篇提出。

A. 应感之会
B. 心游万仞
C. 惟务折衷
D. 文本同而末异
答:C
6. 曹丕的()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作家论专篇。

A. 《典论?论文》。

华中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11、《曲律》的作者是。

12、儒家有三不朽:、、。

1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分为、、。

14、先秦的思想文化主要指和。

15、《》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16、儒家将经籍《》《》《》《》《》尊为五经。

17、汉人的文学评论对象主要有三方面即《》《》和汉赋。

18、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19、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20、作为创作时作家的心理特征,缘情又有三种情况即、、。

21、陆机论的主体心理包括:、、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钟嵘的文论思想分为:吟咏情性说、、、。

23、三教是指:、、三种文化思想。

24、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25、金圣叹评点《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

26、墨子的学说与儒家并称“”。

墨子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篇中。

27、萧统的《文选序》揭示“”了是选文的标准。

28、《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29、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

19春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9春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部“创作心理”专论。
A.《典论》
B.《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正确答案:B
近代《文学总略》的作者是____
A.刘熙载
B.谭献
C.陈寅恪
D.章炳麟
正确答案:D
《姜斋诗话》的作者是____
A.王夫之
B.叶燮
C.王士祯
D.黄遵宪
正确答案:A
中国古代文论最常见的批评文体是()。
A.诗话
B.书信
C.序跋
D.赠序
正确答案:A
《乐记》论述了哪些重要文艺理论问题()。
A.音乐艺术的创作发生。
B.音乐的作用。
C.论艺术本质。
D.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正确答案:ABCD
以下属于孔子及儒家文论的观点是()。
A.兴观群怨
B.文质彬彬
C.与民同乐
D.思无邪
正确答案:ABD
以下属于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观点的是()。
A.“小说界革命”
B.“诗界革命”
C.“文界革命”
D.“词界革命”
正确答案:D
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的是____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正确答案:D
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部创作论专篇”指的是____
A.《典论》
B.《文赋》
C.《诗品》
D.《文心雕龙》
正确答案:B
A.物我同一的整体性思维。
B.物我分离的发散性思维。
C.直寻妙悟的直觉式思维。
D.直寻妙悟的理性式思维。
正确答案:AC
以下属于庄子的文学思想的是()。
A.“知言养气”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000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0002

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0002
《曲律》的作者是()。

A:金圣叹
B:李渔
C:王骥德
D:王夫之
参考选项:C
“人之为人,本于天”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____ A:《顺命》
B:《为人者天》
C:《玉杯》
D:《身之养重于义》
参考选项:B
()是中国古代儒家美学关于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见解。

A:诗言志
B:兴观群怨
C:文质彬彬
D:以意逆志
参考选项:C
《诗式》的作者是____
A:司空图
B:皎然
C:钟嵘
D:严羽
参考选项:B
“言不尽意”出自《庄子》中的____
A:《渔父》
B:《天道》
C:《齐物论》
D:《秋水》
参考选项:B
下列不属于魏晋玄学文论理论范畴的是____
A:言意论
B:形神论
C:才性论
D:鉴赏论
参考选项:D
1。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汉2、《典论·论文》3、《文赋》4、《诗品》5、《文心雕龙》6、曹丕、《典论·论文》7、性格8、《结构第一》、9、《词论》10、王昌龄11、王骥德12、立德、立功、立言13、类比推理、整体观照、直觉感悟14、周代的礼乐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15、《易传》16、《诗》《书》《礼》《易》《春秋》17、《诗经》《楚辞》和汉赋。

18、《乐记》19、阳刚阴柔20、感物、因事、浩叹人生。

21、想象心理、灵感心理、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

23、儒、道、释24、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二、名词解释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2、诗无达诂:是董仲舒论《诗》时提出的关于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达即通达、晓畅,此命题是指说诗没有通达完备的解说,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解释。

3、象外之象:这是司空图关于诗歌形象特点、意境创造和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所提出的重要命题。

“象外之象”中的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的所描述的物象,后一个“象”则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通过想象、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意境和形象。

4、兴趣说:严羽提出的有关诗歌特质的一个重要范畴。

所谓“兴趣“就是指诗歌具有即景生情、情景妙合、情趣无穷的诗美特质,往往景真情切,不露人工痕迹,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貌。

5、滋味说:钟嵘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鉴赏;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它是钟嵘评价诗歌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满分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

满分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
满分华师《中国古代文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 )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批评方法,刘勰在《序志》篇提出。
A. 应感之会
B. 心游万仞
C. 惟务折衷
D. 文本同而末异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B
8. 在诸子百家中,明确提出“民贵君轻”政治思想的是____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B
9. 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 ( )之气,浊为( )之气。
A. 阳刚、阴柔
B. 美、丑
C. 生理、心理
D. 个性、共性
2. 《姜斋诗话》的作者是____
A. 王夫之
B. 叶燮
C. 王士祯
D. 黄遵宪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3. “言不尽意”出自《庄子》中的____
A. 《渔父》
B. 《天道》
C. 《齐物论》
D. 《秋水》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B
6. 以下属于庄子的文学思想的是( )。
A. “知言养气”
B.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C.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D. “虚而待物,唯道集虚”。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BCD
7. 以下属于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观点的是( )。
A. 文本同而末异。
B. 文以气为主。
D. “发愤著书”说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不谋而合。

华师《中国古代文论》离线作业

华师《中国古代文论》离线作业

华师《中国古代文论》离线作业华师《中国古代文论》离线作业1.答:先秦儒家和道家在文学理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创作实践,奠定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品性。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第一,主张文学表现真情,反对虚情假意;第二,重视艺术修养和语言表现技巧;第三,在内容和形式上,孔子提出了“文”“质”互依的理论;第四,、注重“言意”关系;第五,庄周提出的“天籁说” ,不仅规定了我国抒情文学和音乐的最高境界,也反映出对诗歌形式的最关键因素——节奏的深刻认识。

另外,道家的“齐(斋)以静心”“乃凝于神”“以天合天”“指与物化”等思想,对后人研究酝酿、构思、形成最佳的、、、文学创作状态等有很大的影响。

2.答: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2)、“发愤著书”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其一,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

作家“愤”而著书,创作动力在于内心的“愤” 情。

这种动力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因为“愤”常常是由于作家强烈的愿望受压抑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十分强烈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

因为精神意志脆弱者,信念理想卑微者,道德人格低下者,只会逆来顺受,在逆境中消沉,精神世界永远迸发不出任何灿烂的思想火花,永远不会产生“愤”情。

其三,“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

作家“发愤著书”,包含着对进步社会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对反动势力的极度愤恨,“发愤”之作与“温柔敦厚”、“谲谏” “中和”之作格格不入,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鼓舞力量。

华师中国古代文学在线作业

华师中国古代文学在线作业

1.()用诗纪录使元营被拘逃脱到就义的遭遇和心路历程,如《过零丁洋》、《正气歌》。

A.谢翱B.谢杭得C.林景熙D.文天祥【参考答案】:D2.()以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A.《梧桐雨》B.《墙头马上》C.《汉宫秋》D. «岳阳楼》【参考答案】:C3.()以“义法”为基础,发展成具严密体系的古文理论;姚门之后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

A.桐城派B.阳湖派C.性灵派D.唐宋派【参考答案】:A4.元代()的《赵氏孤儿》具浓郁悲剧色彩的历史剧,主要据《史记赵世家》敷演成。

A.关汉卿B.马致远C.王实甫D.纪启祥【参考答案】:D5.《风筝误》是()的代表作。

A.李玉B.李渔C.阮大钺D.吴炳【参考答案】:B6.()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

A.黄庭坚B.张耒C.晁错之D.秦观7.以下不属于“临川四梦”的是()。

A.《牡丹亭》B.《南柯记》C.《邯郸记》D. «西厢记》【参考答案】:D8.曲状兀”是指()。

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白朴【参考答案】:C9.元代南方戏剧圈杂剧作家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郑光祖【参考答案】:D10.代表南戏最局艺术成就的是局明的()。

A.《琵琶记》B.《白兔记》C.《拜月亭记》D. «杀狗记》【参考答案】:A11.()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和市民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

A.欧阳修B.柳永C.晏殊D.张先【参考答案】:B12.()提出经世致用的文学观,认为“诗本性情”,但强调应“为时”、“为事”而作。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吴嘉纪13.以下不是“中兴四大诗人”的是()。

A.陆游B.杨万里C.范成大D.辛弃疾【参考答案】:D14.()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走向成熟,标志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

A.王实甫B.关汉卿C.汤显祖D.董解元【参考答案】:B15.吴中四杰”中,()成就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中国古代文论》离线作业1、先秦文论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答:先秦儒家和道家在文学理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创作实践,奠定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品性。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第一,主张文学表现真情,反对虚情假意;第二,重视艺术修养和语言表现技巧;第三,在内容和形式上,孔子提出了“文”、“质”互依的理论;第四,注重“言意”关系;第五,庄周提出的“天籁说”,不仅规定了我国抒情文学和音乐的最高境界,也反映出对诗歌形式的最关键因素——节奏的深刻认识。

另外,道家的“齐(斋)以静心”、“乃凝于神”、“以天合天”、“指与物化”等思想,对后人研究酝酿、构思、形成最佳的文学创作状态等有很大的影响。

2、请谈谈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答: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2)、“发愤著书”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其一,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

作家“愤”而著书,创作动力在于内心的“愤”情。

这种动力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因为“愤”常常是由于作家强烈的愿望受压抑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十分强烈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

因为精神意志脆弱者,信念理想卑微者,道德人格低下者,只会逆来顺受,在逆境中消沉,精神世界永远迸发不出任何灿烂的思想火花,永远不会产生“愤”情。

其三,“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

作家“发愤著书”,包含着对进步社会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对反动势力的极度愤恨,“发愤”之作与“温柔敦厚”、“谲谏”“中和”之作格格不入,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鼓舞力量。

3、请谈谈《诗大序》的诗歌理论。

答:《诗大序》是毛诗首篇《关雎》前的序,毛诗每篇都有小序,此大序应是整个《诗经》的序。

其作者历来众说纷纭,近人多认为是东汉卫宏作,但亦多有异议。

序中引录了《乐记》的文字,其思想源于《乐记》。

《诗大序》是儒家诗论的经典性总结,《诗大序》是先秦到两汉儒家诗论的总结。

《大序》进一步阐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点和诗、乐、舞的相互联系;《大序》突出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大序》肯定了时代和政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诗大序》提出的文论观点:"诗有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

本来,风、雅、颂是《诗》之异体(体式、样式),赋、比、兴是《诗》之异辞(修辞,即语言表现方法)。

但《诗大序》的解释,重点在于强调"六义"的政教功能:"诗有六义",故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诗大序》关于诗歌本质的观点,认为诗歌既是"志之所之",又是"吟咏情性"的,诗歌本质是人的情和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以情志论诗,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歌本质论,这不但大大发展了"诗言志"的思想,丰富了儒家诗学,而且也更准确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二、《大序》的主要内容1.关于诗歌本质的认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里不仅继承了前人“诗言志”和诗、乐、舞三者密切结合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指出这三者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

应该说,诗的“言志”与“抒情”,都是集于中而发于外,是诗人内在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

但“情”与“志”又不能完全等同。

因为“志”大多经过规范的理性思考,而“情”则是感性的,大多是未经规范的自然本质。

对诗歌来说,只谈理性是不够的,是不符合形象思维的特征的,必须“志”与“情”同时萌发,形之于言,才是全面的、符合创作实际的,因而也是说出了诗歌的本质特征的。

《毛诗序》将“情”与“志”并重提出,这种对文学艺术情感待性的重视,说明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待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同时,也为以后人们进一步正确认识、揭示诗歌创作的本质特点奠定了基础。

《毛诗序》虽然肯定了“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肯定是有限度的。

那就是,“情”与“志”相比,“情”是第二位的,“志”才是至关紧要的。

在“情”与“志”发生冲突时,没有经过封建道德规范之“情”必须用经过封建道德规范之“志”来约束,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义”,把感情也纳入封建政治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的性情不超出“礼义”的标准。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欲,非礼勿言”。

《毛诗序》的作者,在封建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将“言志”和“抒情”统一起来,明显烙有封建时代统治思想的印记。

2.关于诗歌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毛诗序》的作者继承了孔子的观点而又有所发展,它进一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在这两方面中,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邦国焉。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统治者可以而且应该利用文艺的作用来达到宣传、教化的目的。

可见,作者将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但另一方面,作者也不得不承认,下层百姓在穷苦无告时,也可以利用诗歌来“刺上”。

臣民对政治或社会现实有所不满,可以把诗歌作为讽刺的工具,对统治者进行劝谏,促使统治者改良政治或改正过失。

不过,这种“刺上”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主文而谲谏”,即是用隐约的言辞劝谏而不直言其过失,必须委婉曲折,注意方式方法。

和诗歌的社会作用密切相联系,作者认为,从一个时代的诗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也就是诗歌的认识作用的问题。

换句话说,诗歌是社会政治的一种反映。

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这个观点,无疑是作者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比较正确的结论。

3.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就是著名的“六义”说。

“六义”,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只不过不叫“六义”而称“六诗”。

后来孔颖达《毛诗正义》疏解:“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用彼三事,成其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也就是说,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而赋、比、兴则是《诗》的表现手法。

在《毛诗序》中,作者着重谈的是风、雅、颂。

它认为“风”是通过个人抒情言志反映一个地区的政教和风俗,“雅”说的是王政兴废所由,反映国家的治乱兴衰:“大雅”说的是朝政大事,“小雅”说的是个人生活中的事;而“颂”,是歌颂先王功德和祈祷神明的祭歌。

《大序》从题材和政治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风雅颂的含义,前者大体是符合《诗》的实际的,而后者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嫌,正反映了《大序》的局限。

而赋、比、兴作为三种表现手法,虽然提到,但没有具体展开论述。

不过提出赋、比、兴,说明了作者对形象思维已经有初步认识。

三、几个概念的释解1.“主文而谲谏”主文,指诗歌创作;谲谏,用委婉的言词劝谏而不直言过失。

从思想上看,取消和削弱了文学的抗争精神,具有局限性;但从艺术上讲,强调了诗歌的含蓄和谐和,具有可取之处。

《礼》称五谏,直谏为下。

唐杜牧《与人论谏书》曾举例说:汉成帝欲御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

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如庙矣。

”上不悦。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

乘车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之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舆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幸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穆宗)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耶?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者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2.变风变雅《诗大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

“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的作品,“变风”、“变雅”则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所谓“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郑玄《诗谱》将十五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十三国风均为“变风”(其中《豳风》情况较特殊,被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避流言时期的作品,其他各国“变风”则都是西周中衰以后及东局时期的作品);将《小雅》中《鹿鸣》至《菁菁者莪》十六篇、《大雅》中《文王》至《卷阿》十八篇列为“正雅”,认为它们都是武王、周公、成王时期的作品,其余则部属“变雅”,认为是西周中衰之后厉、宣、幽王朝的作品。

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

《毛诗》各篇的小序逐篇指出其诗与政治的关系,郑玄的《笺》和《诗谱》更加详密。

它们以史证诗,而牵强附会、生硬穿凿之处甚多。

4、请谈谈儒道释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

答: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三大理论中。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和西方哲人分门别类、比较重视个别事物分析、比较重视微观研究的思维方式不同,我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开始整体合观天人关系,把自然社会、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把实现“天人合一”当作整合天人关系的最高理想境界。

②哲学始终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变成神学的婢女。

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原始宗教、多神教一直在民间存在;道教自东汉创立,佛教、基督教自西汉、明末先后传入中国,都成为了中国宗教的主导力量。

但是,神学与反神学、宗教与反宗教、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斗争与融合,一日也未停止过。

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与主干,儒家哲学虽经秦火灾难性打击,以及魏晋隋唐道教、佛教两次高潮的冲击,但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底以及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最终创立宋明理学,实现援道入儒,援佛入儒,儒道佛三教合流。

宗教神学,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始终都没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③以伦理为本位的人道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