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实施发展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
实施发展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作者:赵奎义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2012年第06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水平直接决定生产力水平。
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发展教育看作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我们国家把优先发展教育当作一个重大的战略来实施,使教育出现了蓬勃的生机,为经济建设培育了大批的合格人才。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继续发展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前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用发展性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发展性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一个新教育概念,它十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多年来素质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做了精辟概括,既有鲜明的理论性,又有十分实用的操作性。
发展性教育涵盖的第一基本要素是学生主体发展,贯彻这一要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更聪明好动,对任何事物接受的都很快,但存在着由兴趣和爱好决定取舍的现象,一是向单一方向发展,二是容易是非不清。
二、用发展性教育理念建设先进教师文化人们都说社会发展靠教育,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
培养学生主体发展靠教师,那么教师专业发展就显得突出重要。
新时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为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表现,所以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理想,二是专业素质,三是专业能力,四是专业人格。
在这里专业理想和专业人格是第一位的,社会给予教师很高的地位和评价,说教育是圣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既然如此,教师必须要有奉献、敬业、创新、爱生、求真的高尚精神品质。
人们常说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种比喻现在看已经过时了,或说不正确了,教不是给,这个概念要确立,教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有知识,就是个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的统一。
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青春期发展
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青春期发展
1.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之一,也是性教育的重要时期。
2. 大学生作为青春期阶段的代表,需要接受全面的性教育。
3. 性教育不仅涉及到安全、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关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4. 大学生的性教育应该包括身体解剖、生殖健康、生理周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 另外,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性取向,避免性别歧视和偏见。
6. 在性行为方面,大学生需要了解安全措施,包括避孕、保护自己和他人等方面的知识。
7. 性教育还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培养健康的性态度和价值观。
8. 大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拒绝性骚扰和性侵犯等不良行为。
9. 性教育也应该关注性健康的心理层面,帮助大学生减轻性焦虑、性压力等负面情绪。
10. 总之,大学生的性教育应该是全面、科学和开放的,帮助他们在青春期得到健康的发展。
以发展性理念统领课堂促进学生主体性提升
以发展性理念统领课堂促进学生主体性提升作者:施雪娇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2期一、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发展性教育倡导的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刻内涵。
就学生个体而言,既包括一般发展,也包括特殊发展;就学生群体而言,既包括共同发展,又包括差异发展;就阶段性而言,既包括目前发展,又包括持续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基本素质、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仅要发展智力因素,而且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创造的基本素质,充分落实主体性和发展性。
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也是发展性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我们现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的发展。
”这一论述揭示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自己发展。
发展性教育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其宗旨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彰显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主体能力。
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很显然,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确认,仍然被动接受知识,就不可能实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中我已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和课堂效益,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命状态。
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学才会面向学生;教师把学生当主人,才会积极促进学生发展。
由此可见,发展性教育既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是学校和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浦东新区观澜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报告
浦东新区观澜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报告为促进学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提高办学整体水平,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据《浦东新区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方案》,结合观澜小学(2007—2010年)发展规划,于2011年11月22日至11月23日,对观澜小学进行了综合督导。
督导评估组由专、兼职督学、挂职锻炼青年干部共8人组成。
督导期间,督导人员听取了徐安鸿校长的自评汇报;进行了97名教师、120名学生、103名家长问卷调查;分别召开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部分班主任、教师(共24人)、家长代表(6人)、部分学生(12人)参与的5个座谈会;与干部(21人次)、教师(16人次)、学生(30人次)、社区代表(1人)进行个别访谈;随堂听课45节,巡课16节;巡视校园环境,设施设备;观察升旗仪式;浏览校园网,查阅有关资料等。
督导组在对所收集的有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与学校领导进行口头反馈、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评估报告。
督导组认为:观澜小学坚持依法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强。
学校围绕发展规划,建立规划运行的自我调控机制,规划实施有力,目标达成度高。
学校对上轮督导提出的建议,整改措施落实,效果明显。
督导自评符合民主程序,结论符合学校实际。
学校秉承、发展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坚持“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定宽厚基础”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文化立校”的管理策略;加强课程领导,规范执行课程计划,合理编制课程方案,积极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细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创新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立足校本,关注研究,倡导团队合作力,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努力营造育人环境,有效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得到教工、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肯定,满意度分别达100%、98.06%和99.02%;学校近年来被评为中国创造协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浦东新区文明单位;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以发展性理念统领课堂 促进学生主体性提升
以发展性理念统领课堂促进学生主体性提升一、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发展性教育倡导的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刻内涵。
就学生个体而言,既包括一般发展,也包括特殊发展;就学生群体而言,既包括共同发展,又包括差异发展;就阶段性而言,既包括目前发展,又包括持续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基本素质、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仅要发展智力因素,而且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创造的基本素质,充分落实主体性和发展性。
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也是发展性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我们现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的发展。
”这一论述揭示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自己发展。
发展性教育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其宗旨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彰显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主体能力。
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很显然,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确认,仍然被动接受知识,就不可能实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中我已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和课堂效益,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命状态。
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学才会面向学生;教师把学生当主人,才会积极促进学生发展。
由此可见,发展性教育既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是学校和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为学科教师,要自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发展性教育,就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用发展的思想统领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构建适应面向全体学生、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方式,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化”,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化”,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发展性教育理论
研究背景
时代背景 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 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受到挑战——重视儿 童的一般发展 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的 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 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 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 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背景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背景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教 育改革实验的影响
在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教学观 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超前教学,努力使教学走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超前教学,努力使教学走 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前,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2.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发展性教学,把“发展”列为 2.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发展性教学,把“发展” 教学的首要任务。 3.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立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 3.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立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 位。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以班级教学为主,辅之以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以班级教学为主,辅之以 小组和个别教学,并开辟第二课堂。 5.坚持全面评价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5.坚持全面评价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评价
赞科夫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概念和原理,敏锐地 把握住了教学理论现代化的中心课题; 二是主张把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 积极吸取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是冲破了实验室研究的框框,领导了长时间 的教学实验研究,把理论上的新探索和实验验 证密切结合起来,为以后的教育改革实验指明 了方向。
教学方式
一、应使学生过一种积极而丰富的精神生活。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需要,形成学生 的内部诱因。 三、应使学生深入地从各方面理解和体会课 文。 四、有效地使用间接法 五、发展学生的言语 六、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
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创新实践(大学生性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创新实践1. 在当今社会,性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性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性教育创新实践。
2. 首先,性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普及。
传统的性教育往往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而缺乏对性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和解答。
因此,创新实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性知识和性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性方面的问题。
3. 其次,性教育创新实践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性欲旺盛的阶段,他们对性的认知和情感都具有强烈的需求。
因此,创新实践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态度,从而避免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4. 此外,性教育创新实践还应该注重性别平等和尊重。
性别平等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也是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性教育创新实践,可以向学生传递性别平等的理念,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5. 性教育创新实践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性责任感和性安全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探索性的阶段,他们可能会面临很多性冲动和诱惑,因此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性欲。
创新实践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行为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性责任感和性安全意识。
6. 总之,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创新实践是当今社会的紧迫需求。
通过知识传递、心理健康关怀、性别平等和性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态度,从而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实践,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性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在性方面健康、安全地成长。
发展学生潜能突出个性化教育
发展学生潜能突出个性化教育潜能,简言之,是人类潜在的能力。
安东尼·罗宾的《潜能成功学》用整页大号字书写着:“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因此,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承认并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的潜能开发的可能性就更大。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奠基时期,这一时期他脑中的潜能能被开发多少,至关重要。
启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开恳“两耳之间的空间”,使学生在其自身的基础上,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一、脑科学对潜能的开发开发潜能要注意全脑的开发,不能只是开发逻辑思考和记忆。
对语言智力、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等都应很好的开发,每一种智力都在脑中有相应的位置。
另外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还要调动学生意志的力量,使他们学习上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从而进一步挖掘学习的潜能。
这种意志的力量,实际上就是潜能的表现。
教师需要树立起全体学生都具有巨大潜能的信念,认真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热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潜心探索适当的措施,激发、引导学生开发自我潜能。
二、启发激疑是学生潜能开发的“航标灯”一切发明创造都从怀疑开始的。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因此,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从启发学生质疑人手。
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启发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目前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多,而学生问、教师答的少.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测教学效果,这无疑是对的,但我们更应该主张让学生多问。
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问。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留有给学生发问的时间,诱导学生产生发问的机遇,向学生说明多问的好处。
论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与策略
论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与策略作者:冷晴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7期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学教育也应为适应发展而改革,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应逐步得到重视。
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个性化教育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本文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发展意义策略一、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日益复杂,更加精细,每个层次、每个领域、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不同个性和勇于创新的人去承担不同的工作。
正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着这些变化而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发展也不仅仅满足对文化知识的继承,发展自身的个性,也成为人们所追求、社会和人类意识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此作为对人影响最深的大学教育,在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之前,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个性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需要。
个性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个性既有先天遗传的影响,又有后天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遗传对人个性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环境对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在大学生群体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实例,比如各个时期的青少年个性、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都会有一些明显的区别,所以我们称之为“90后”现象、“80后”现象等,再比如娇宠的教育环境,会导致学生性格飞扬跋扈、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薄弱等;长期高压、自身得不到认可的环境,会导致个体人格扭曲、心理变态乃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等等。
因此,从大学生个性受后天环境影响的特点来看,大学教育就应重视校园环境、学习气氛的营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活动和生活的气氛。
个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1]个性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特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由于长期性的影响或者是很大的打击而发生变化。
所以这为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提示我们:要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正确的导向,来保护这种可变性,而且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应该具有长期性、计划性、目的性。
用“三品”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用“三品”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作者:于凤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三品”理念的涵义,“三品”理念引领学生主体发展,“三品”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三品”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以“三品”理念办“三品”学校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三品”理念;引领;主体发展;专业发展;特色发展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5-0071-04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发展性教育的实践中。
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确立特色办学理念。
百姓都希望把孩子送到高品牌学校,找高品格的教师,享受高品位的教育。
因此,我们在总结一些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品格、品位、品牌”的教育理念,以此引领学校走出一条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
一、“三品”理念的涵义“三品”理念包括:(1)“三品”办学目标:以创建具有“高尚品格、高雅品位、知名品牌”的学校为办学目标。
(2)“三品”办学理念:以“塑造品格,提升品位,打造品牌”为“三品”办学理念。
(3)“三品”办学策略:以育“三品”学生,强化主体发展;塑“三品”教师,引领专业发展;办“三品”学校,追求特色发展为办学策略。
(4)“三品”办学思想:以“三品”理念办“三品”学校;以“三品学校”塑“三品教师”;以“三品教师”育“三品学生”为办学思想。
(5)“三品”育人理念:以品格塑造品格,以品位提升品格,以品牌打造品牌为育人理念。
(6)“三品”师培理念:以“塑造专业品格、提升专业品位、提高专业能力、升华专业理想、打造专业品牌、引领专业发展”为师培理念。
二、“三品”理念引领学生主体发展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为了培养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的发展。
因此,我们依据“发展性教育”理论,提出以“三品”理念育“三品”学生,强化主体发展的育人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创新发展、个性发展。
班集体建设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
(4)、教育学的个性形成理论:
1.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主体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否良好,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本阶段负责人:郑元彬朱艳红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第六阶段(2015年1月--7月):结题与验收阶段:
在继续进行实验的同时,总结实验成果,以论文汇编、总结、个案分析、实验报告或论著等形式公布实验成果,上报历城区教育科学领导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请专家鉴定。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郑元彬朱艳红苏传来黄笃民陈燕
7、成果的呈现形式
第一阶段:(2011、6——2011、12):准备与反思阶段
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起草“课题立项书”及实施计划。
本阶段阶段负责人:黄笃民
第二阶段(2012、1——2012、3)调查研究阶段
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班级文化进行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观察调查法。本课题通过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了解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现状以及我校个性教育的现状,在计划实施的再调查,又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材料,便于评估研究成果。
3、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摸索新课程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并恰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6、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课题研究初步设定为五年完成,共分为六个阶段:
(1)概念界定:
1、班集体:在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协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1.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2.20世纪后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现规律(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5)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政治功能(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1)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如需要的人才(2)决定受教育权(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3)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制度(4)决定教育体制(3)促进民自主化进程,但对经济制度不起(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作用5.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和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7.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8.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3)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10.简述影响人的发展因素(1)遗传物质——为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环境因素——提供多种可能性(3)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动力11.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物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因素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因素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1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比较深刻(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全面性(5)却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1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交有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4.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15.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16.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道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18.我国发展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1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1. 人的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状况。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对性的好奇和需求,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态度,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2. 首先,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提供科学合理的性教育。
性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并贯穿整个学生阶段。
教育者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针对性别、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等方面进行教育。
通过科学的性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有关性的基本知识,了解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态度。
3. 其次,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将学生按照传统的性别角色划分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性教育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4. 此外,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建立良好的性伦理价值观。
学生在性方面的行为和决策都应该基于道德和伦理的原则。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性行为和决策,以及如何避免性侵犯和性骚扰等问题。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性别平等和尊重的教育,防止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
5. 最后,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性心理健康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开放、坦诚的性沟通,给予他们正确的性教育。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提供支持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性教育环境和服务。
6.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科学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性伦理价值观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及重要性
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及重要性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由此看来,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性教育是指关于两性关系以及性生活方式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性生理、性心理保持健康,性行为符合社会伦理要求,最终在社会上求得两性间完美生活的教育。
性教育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
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人格的完善。
性的问题将发展为人生问题、人的生活方式问题,它必然也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的性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事关校园和谐建设。
也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性健康即是指:“生殖器官解剖结构正常并无疾病,性生理功能、性心理功能正常,并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
”大学生的性健康标准包括:“有正常的性需要和性欲望;有科学的性知识;有良好的性道德;有正当的性行为。
”正常的性需要和性欲望是性健康的物质基础。
性需要和性欲望是人正常的生理心理过程。
人类的社会需要可分不同的层次,主要有生存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
性需要和性欲望既是繁衍后代的生存需要,又是人们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的性知识是性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机制。
科学的性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
它包括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美学等。
性生理学从生理解剖和遗传学上揭示两性在生理构造上的区别、性器官的功能及性本能的产生,揭示了性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规律。
学习性生理学可以使人们去掉性禁忌,减少性的神秘感,降低性压抑。
性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性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性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性教育不仅仅是父母或学校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性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在理解性和性行为方面获得健康、积极和积极的态度,从而保护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首先,性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
通过性教育,儿童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和身体发育过程。
他们会了解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功能,理解男性和女性的不同之处,并且明白这些变化是正常的。
这种知识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其次,性教育还能教会儿童保护自己。
面对日益增多的性侵犯和性骚扰事件,儿童应该学会辨别不良的性行为,并学会拒绝与他人的不正当接触。
性教育可以向儿童传递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教会他们树立正确的边界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这对预防性侵犯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性教育还能促进儿童与他人的健康亲密关系。
性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求,更是人类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
儿童通过性教育了解到性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和个人边界。
这种意识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关系,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性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性别平等意识。
对于男女平等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性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通过性教育,儿童可以了解到性别不应该成为歧视和偏见的根源,男女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这有助于培养儿童对性别平等的意识,减少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的发生。
总之,性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性教育,儿童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表现得更加健康和尊重,同时也能够培养对性别平等的认知。
因此,我们应该将性教育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和平等的成长环境。
整体性教育思想原则名词解释
整体性教育思想原则名词解释
1.发展性教育:指以发展学生个性及其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终身发展
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
2.综合性教育:指对学生多重因素的教育,倡导全面发展,以获得思
想上的完善,身心上的全面发展。
3.多样性教育:指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覆盖到学生的不同群体,以期让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及多元化文化视野。
4.关系性教育:强调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建立健全师生情
感互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5.应用性教育: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以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注重实
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应用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性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辽源市发展性教育的提出,是新时期教育思维、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它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和激活,从根本上确立人在自身发展的主体地位,解决了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
可见人的发展要靠内力,只有内部动力调动起来,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那么学校如何立足课堂,建立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特色,营造理解、宽容、赏识、平等和谐的高品位的发展性文化,把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服务师生发展,这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教育的艺术。
几年来我们东丰镇中心小学始终以“发展性教育”为指导,运用激励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个性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满怀希望地升入初中,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下面我就以抓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为切入点,谈谈我校是如何运用发展性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
一、“三、四、五”策略,让学困生尽享爱的阳光。
我们东丰镇中心小学在2004——2005年前受布局调整因素的影响,本学区的学生多数折校到其它学校读书了。
在校的学生大多是菜农、下岗职工、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我校的学困生特别多。
面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使他们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我们本着求实、求细、求活的原则,开展了“学习困难学生与成功经验研究”的实验课题。
历经5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了“转化学困生策论三四五”。
“三”是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帮助学困生建立和恢复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但它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老师耐心和诚心予以配合,需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这“三个相信”是我们转化学困生始终坚持的信念。
“四”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学困生要做到“四优先”即“提问优先”,“作业布置批改优先”;“座位优先”、“家访优先”我们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困生,凡事优先想到学困生。
针对学困生学习知识慢,对学习容易失望,要求教师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作业要分层次,分梯度、分难度确保作业收到实效。
要随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久而久之,他们自信心也就建立起来了,也就变得爱学习了;对于他们的座次,我们要求教师尽量将其安排在前面或过道两侧,这样可以随时关注他们,随时指导他们,我们要求教师要优生家访学困生,和家长沟通情况,共同教育,使其不断进步;“五”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让学困生享受“五心级”的服务:即“爱心、热心、细心、耐心、恒心”。
老师那真诚的“五心级的服务”,会让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学困生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满怀信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通过学习发展性教育,教师最大的转变就是观念的转变。
教师牢固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同等光荣的思想,更加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谐的。
大家都在倾注一颗真诚的爱心,唤醒沉醒的心灵,点燃他们心中自信的火花,使他们扬起驶向成功的风帆。
二、“低、小、多、快”的教学原则,让学困生徜徉知识海洋发展性教育让我们明白了:转化学困生,不仅是个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发展的愿望,都可以在原有水平上取得发展。
针对学困生学习基础差,接受新知识慢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低、小、多、快的教学原则,让学困生有成就动机,有竞争意识,主动参与教学,学得省时高效,“低,小,多,快”,具体来说:(1)低起点——就是从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要求过高,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教师从教学目的、任务到教学内容、方法等具体的实验操作、管理都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
“万丈高楼平地起”,简单说就是以学困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2)小步子——即教学步子要小: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的分层渐近,使学困生层层有进步,处处有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简单说就是不能“一口吃个馒头”;(3)多活动——即在教学中让学困生全方位参与到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活动中去,让他们学轻松愉快,减轻负担,提高学习兴趣。
简单说就是要时刻关注学困生,真正面向全休学生。
(4)快反馈——即在每个层面都要设计学生的练、说、评及教师的启、导、查等环节,这种快速反馈,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快速矫正,免得知识欠债,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久而久之,学困生也变得爱学习了,学习兴趣也就会自觉形成,轻松步入学习殿堂。
“低、小、多、快”这一教学法原则是对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的客观反映,它是发展性教育规律的,也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要求、进度,实行分层次教学。
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
实践证明,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一旦形成,我们的学生就可以获得一种主动内在的要求,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并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
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困生个性得到张扬。
学生的发展层次参差不齐,评价的时候就要多一把尺子,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学生。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赏识的眼光欣赏学生。
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出了“偏爱学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口号,要求教师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未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动力机制,因材施教,让他们学得积极主动。
使用激励性评价,多看努力,少看能力。
看自身发展进步的幅度和速度,给学生发展的动力,使其迎头赶上。
虽然学困生学习困难,但并不是什么都困难,什么都落后,他们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老师们都能用赏识教育评价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如有的学困生劳动积极,就评他为劳动积极分子;有的体育成绩好,就评他为体育标兵;只要进步,就评进步之星;对人有礼貌,就评他文明之星等,激发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学困生转化工作进入良性轨道,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我们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注重生活细节,注重实效。
如针对学困生娇气、任性、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我们就开展了“感恩教育从孝敬父母做起”的专题教育活动。
为了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对各年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家长很是感动,普遍反映孩子懂事了。
如六年二班的于朋同学,父母离异,他与继母的关系不和谐。
当他第一次为继母洗脚时,继母觉得很不自然。
“三、八”节,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为继母买了一束花和一块手表,并祝她节日快乐。
继母感动的说:“好孩子,我以后一定好好疼你”。
家长会上他的父亲流着泪说“这是我多年的一块心病,自己想了好多办法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老师帮我解决了。
这个学校真好,不光教孩子,还教大人;不仅教孩子学知识;还教孩子学做人”。
四年二班的刘闯同学,花钱大手大脚,他母亲在外摆水果滩。
在汇报时他说;“看到妈妈的手冻得又红又肿,才知道父母挣钱真难,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再乱花钱了,长大让父母上好日子”。
针对我校贫困生多的特点,学校还开展了“团结互助从创建和谐校园做起”的专题教育活动。
几年来,学校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已经成为一项自觉的活动。
比如四年一班的齐小宇同学,父母吵架,母亲一气之下,喝农药去世了。
本来就沉没寡言的孩子受到打击,一度有辍学的苗头。
班主任赖旭光老师和同学们主动和他交朋友,与他谈心,并为他捐款300多元,这让失去母亲的孩子脸上又露出了笑容,也能安心学习了。
学校每年都为部分贫困生免费做校服,仅去年的“六、一”学校老师和同学就积极捐款2200多元为80多为贫困学生每人购置了一套崭新的休闲服装,看着同在一个校园的孩子享受着同样的快乐,我们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
通过学习发展性教育,老师们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学生的动力系统被开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才是成功的教育。
我们对学困生的成因、类型、转化措施,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理性化,系统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确实起到了“减负”“增效”的作用,学困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学质量幅度提高: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得到了上级领导及学生家长的认可。
近两年本学区生员外流现象明显好转。
外学区学生也慕名而来,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更增加老师们转化学困生的信心。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发展性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正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满足不同发展需求为前提,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虽不敢说尽善尽美,但绝对是尽心尽力。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探索,持之以恒,晓之以理,教学得法,一定会为学困生拨开云雾,让他们尽享成功的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