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马坞金矿区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研究
甘肃省岷县寨上大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甘肃省岷县寨上大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作者:李春生来源:《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05期摘要:寨上金矿床位于礼县-岷县金矿带上,受区内次级隆起构造转折端或背斜构造倾伏端、不整合面断裂构造控制。
矿区内F 5 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为本区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金矿化具分段富集规律,应在各富集段中寻找平行矿脉和深部找矿。
关键词:地质学;寨上金矿;控矿构造类型;成矿规律;构造控矿模式;成矿预测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床位于西秦岭印支期造山构造带中,与李坝金矿床和鹿尔坝金矿床一起构成了著名的西秦岭岷礼金矿带。
1 地质背景寨上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秦岭海西褶皱带北亚带西段。
区域上存在一个 NW 向古生代隆起区。
围绕隆起区断裂及其边缘断裂、以及东部花岗岩体群,分布有一系列的金矿床(点)。
寨上金矿产在卓洛-扎麻树背斜西端,该背斜为区内次级隆起构造。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泥盆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及第三系。
目前矿区已发现矿脉 23 条,矿体则分段富集于矿脉之中,已圈定的矿体达 17 个。
据矿脉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南、北 2 个矿带。
北矿带分布在背斜北翼,倾角相对较缓,一般在 40~50°。
南带主要分布在核部区,倾角相对较陡,一般40~80°。
2 矿区构造2.1 背斜构造卓洛-扎麻树背斜是一个区域性的背斜构构造,长约 30 km,宽 3~6 km。
是一个不对称的NWW向倒转背斜。
背斜北翼的地层比较缓,北倾,40~50°。
核部地层陡,总体上北倾,但倾角陡,70~80°。
枢纽产状 290°∠5°,轴向产状 290°∠70°。
2.2 断裂矿区内规模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有 6 条,总体展布方向为 NWW-NW 向(图 1),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局部地段发现有近直立 SN 向的断裂构造。
按走向分为 NWW 和 NW 向 2 组。
岷县三角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

87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岷县三角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王兴龙,柴玉虎,孙振兴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岷县三角地金矿主要矿体产出于二叠系崖下组地层石英脉中,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属含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围岩多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通过地质勘查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对其成因分析,岷县三角地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认为该区域找矿地质条件优越,具较好找矿前景。
关键词:三角地;金矿床;地质背景;围岩蚀变;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087-3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nesis analysis of the Sanjiaodi gold deposit in Minxian CountyWANG Xing-long, CHAI Yu-hu, SUN Zhen-xingThe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nd Engineering Geology,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Development,Zhangye 734000,ChinaAbstract: The main ore bodies of the Triangle Gold Mine in Minxian County are located in the quartz veins of the Permian Yaxia Formation. The ore bodies are controlled by northwest 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and the ore type belongs to the pyrite mineralization quartz vein type. The surrounding rocks are mostly dark gray argillaceous siltstone. Through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previous geological data,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Minxian Triangle Gold Mine deposit is classified as a medium to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type deposi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re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are superior and have good prospecting prospects.Keywords: Sanjiaodi;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background; Wall rock alterati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王兴龙,男,生于1984年,甘肃会宁人,化探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勘查。
26921893_甘肃岷县寨上金矿成矿年代及矿床成因探讨

1000 0569/2022/038(04) 1237 5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4 16甘肃岷县寨上金矿成矿年代及矿床成因探讨王宇昊1,2 杜志伟1 焦学尧1 马锦龙1WANGYuHao1,2,DUZhiWei1,JIAOXueYao1andMAJinLong11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 7300002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 7300001 SchoolofEarthSciences,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2 GeologicalSurveyofGansuProvince,Lanzhou730000,China2021 09 06收稿,2021 11 20改回WangYH,DuZW,JiaoXYandMaJL 2022 MetallogenicageandgenesisoftheZhaishanggolddepositinMinxian,GansuProvince ActaPetrologicaSinica,38(4):1237-1252,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4 16Abstract Zhaisha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concentratedareaoflarge scalecarlin likegolddepositsinWestQinlingMountains,anditisthesecondsuper largegolddepositdiscoveredinthepast20years Rb,Sr,Re,Osisotopesofthepyrite,thegold bearingmineralofZhaishanggolddeposit,insixoresamplesweretestedinthispapertodeterminetheirmetallogenicagesandore formingmaterials ThemeasuredRb SrandRe Osisochronagesofthepyriteare273±10Maand273Ma±22Ma,whichareolderthantheagesoftwometallogenicstagesoftheZhaishangdepositobtainedbythepredecessors,i e ,aearliermetallogenicstage(thefirststageof273Ma)mightbeexistinthisarea ThisnewchronologicaldatamaybroadenthetimeaxisforsearchinggolddepositsinthisareasincenosamemetallogenicageshaveeverbeenreportedintheexploredgolddepositsinWestQinling Furthermore,analysesresultsofSr,Os,Sisotopes,REEandtraceelementscompositionsindicatethattheore formingmaterialoftheZhaishanggolddepositisthemixtureofdeepsourceandcrustsourcematerials Tectonically,theWujiashanRisewhichislocatedintheMinlifore arcbasinexperiencedastronggeothermalupliftandextensionintheLateHercynianPeriod,whichresultedinthehydrothermalfluidsrisingalongthefaultchannelstothefoldedbeltsofthebasinwithahighAubackground,andtheactivatedAuenrichedintheformationandunloadedinsuitablestructuralspacestoformthefirststageZhaishanggolddeposit ThelatertwostagesofWandAumineralizationsuperimposedontheearlygolddeposit Comparedwithregionalgeologicalevolutionaryevents,theageofgoldmineralizationinthefirststageofZhaishanggolddepositisconsistentwiththetimeoftheclosureoftheA nyemaqenoceanbasinintheWestQinling,thesubductioncollisionofGongheaulacogen,andtheintrusionofJiangligouandZhongchuanHimalayan typeplutons,whichobeystherule“crustalthickeningisconducivetotheformationofgolddepositsandHimalayangranitesarecloselyrelatedtogolddeposits” ItisofindicativesignificanceforsearchingcontemporarygolddepositsinthisareaKeywords Zhaishanggolddeposit;Metallogenicage;Metallogenicstages;Genesisofthedeposit;Ore formingmaterials摘 要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大规模卡林 类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地之中,是近二十年来探获的又一超大型金矿。
甘肃省岷县马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摘 要 : 马坞 金 矿分 布 于 岷一 礼 成矿 带 的东部 ,矿 体 产 于 中泥盆 统 浅 变 质 碎 屑 岩
中,受断裂破碎蚀变带的控制。围岩蚀变以中一低 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
矿 化强度 呈正 相关 ;矿 区共 圈定 6条矿脉 ,沿走 向及倾 向具有 尖灭再 现 、局 部膨 大 缩 小 的特 点 ,沿裂 隙发育 的矿脉金 品位较 高 。 关 键 词 :控 矿 因素 ;找矿 方 向 ;马坞 金矿 ;甘肃岷县
斜 。
该区岩浆岩活动强烈 ,中川岩体群大面积出露,岩性主要为酸性一 中酸性。其 中中川复 式岩体为 3 5 期 次侵入,其主体为印支期一燕山早期的花岗岩,与地层呈侵入接触 。
收稿 日期 :2 0 一l— 1 09 1 9 作者简 介:崔龙 ,男 ,4 岁 ,工程师 ,陕西西安人 ,从事金矿地 质研究与勘查工作 。 1
1 区域 地 质 概 况
马坞金矿床处于秦岭褶皱系之礼县一柞水华力西褶皱带西端 ,石家河坝复式 向斜北翼的 次 级 马坞 一酒 店复 式背斜 北翼 ,岷礼成 矿带 的东部 ( 1 。 图 )
区内出露 地层 主要为 泥盆系 ,以及少 量 中石 炭统 、二叠 系 。中泥 盆统地 层 以礼县一 洮坪 断裂 为界 ,北侧 为舒 家坝群 , 深水浊 流沉积形 成 的以细碎 屑岩为 主 的类 复 理石 建造 ;南 侧 为
g a i nW e tQil g Mo n an r nt i s n i u t i e n
1 祁连褶皱系 ;2 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3 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 ;4 南秦 岭印支褶皱带 5 印支一燕 山期花 . . . . . 岗岩 ;6 深断裂 ;7 隐伏断裂 ;8 金矿床 ;①. . . . 李坝 ;②. 马泉 ; ③. 金山 ; ④.马坞 ;⑤寨上
甘肃马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工作 多 集 中于 北矿 带 , 因此结 合 工作 实 际 对 马坞 矿
区北 矿 带 的找矿 前景 进行 了分 析 。 3 . 1 地 质条 件
马 坞 矿 区北 矿 带 夹 持 于 礼 县一 罗 坝 一 锁 龙 口
断 裂 的分 支断 裂 F 与 F 之 问 ,处 于 朱 家 山一 明珠 山 向斜 的 核 部 ,主要 出露 地 层 为 舒 家 坝 群 何 家 店 组, N WW 、 N W 向断 裂发 育 ,黑 云母 角 闪花 岗岩 、 煌 斑岩 及 细 晶岩等 岩脉 也有 不 同程度 的生 晕 R性 聚 类 分 析 图
从 何 家 店 组 第 二 岩 性段 千枚 岩及 第 一 岩 性 段 灰岩中 A u 、 A s 和s b 元 素 分析 结果 可见 ,千枚 岩 中
3 找矿前景
马坞矿 区已累计探获金 资源量 9 3 1 4 k g , 以F
群何 家店 组平 均 含量 ( 1 6 . 7 x 1 0 ) 富集 近 1 0 倍和5 0
倍, 金 矿化 受 断裂控 制 明显 。
表 5 马坞矿 区含 矿 断裂带及 其 围岩 微量 元素 分析 结果
S b
A g C u P h
B i
Z n
Mo
0 0 . 1 0 . 2 0 . 3 0 . 4 0 5 0 . 6 0 . 7 0 . 8 0 , 9 l
A s
对 矿 区断裂 带及 其两 侧 围岩化 探 样 品 A u 、 A A s 和s b等元 素 进行分 析 , 结 果 见表 5 。 从 表 5可 以 看 出 ,含 矿断 裂带 内及 其 两侧 围岩 A u元 素 含量均
较高 , 碎裂 岩 、 赋矿 碎 裂岩 中 A u元素 含量 比舒 家 坝
金矿外围找矿技术分析

金矿外围找矿技术分析作者:宋廖源孙发明郑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6期摘要:大型金矿山,经过多年规模开采,资源已经面临枯竭。
为此,近几年来,在矿区及外围,一直在开展接替资源找矿工作。
文章主要对马脑壳金矿进行分析,由于马脑壳金矿地处川西北高原,属于高寒地带,野外可工作时间短,加上矿区地形陡峭,植被覆盖广泛,缺少直接找矿标志,找矿难度大。
所以新的找矿技术应用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关键词:马脑壳金矿;现场X荧光测量;X荧光异常特征中图分类号:TD982 文献标识码:A利用现场X射线荧光技术能够在野外现场对岩石的多种元素实现快速定性、定量的测定工作,在地质学研究、矿产资源评价等分析方面,已有大量成功的应用实例。
20世纪80~90年代,现场X射线荧光技术在我国金矿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找矿效果。
以X射线荧光找金矿为例,由于金元素的克拉克值丰度远远小于X射线荧光仪自身探测线,它不能激发金元素的K系特征X射线,只能根据伴生元素作为勘查金矿的指示,而达到寻找金矿床的目的。
常规的取样分析获取样品中元素含量数据流程:野外采样一样品运输一样品加工一化学分析。
显然,由于获取元素含量的时间过长,从而不能及时的指导野外的地质工作。
在很多情况下,传统的方法只针对目标元素进行分析,导致一些重要的伴生元素不易被及时发现。
利用现场X荧光技术,能够在野外现场对岩石的多种元素实现快速定性、定量的分析,能够勘查矿的远景去和寻找隐伏矿体,迅速发现异常。
1 工程实例马脑壳金矿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与秦岭褶皱系结合部位的川、甘、陕金三角金成矿带内。
矿区位于北西走向的洋布梁推覆断裂带南侧。
本文工作区位于矿区外围某地。
区内主要构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由一系列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图1)。
主要的断裂有北西(F1、F2、F3)与北北东向(F7、F8)两组。
北西向断裂:F1断层,出露在矿区北部,属洋布梁推覆断裂的前锋断裂,为高角度逆冲断层。
甘肃东南部金成矿亚带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Zheng Weijun Liu Xinhui Yue Lianxong Gong Yuanji
(No.5 The Gold Geological Party of CAPF, Xi’an, 710100)
于构造带的西翼。出露地层以岷县—凤凰梁—新城子断裂为界,分为东北部地层和西南部地层两个分区,两
地层分区中,同一时代的地层,在沉积相和厚度方面均有显著的不同;各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也不甚相同,
主要有中、上泥盆统,中、下石炭统,二叠系和侏罗系地层。中、上泥盆统为浅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和泥质
岩夹碳酸盐岩建造,滨—亚浅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建造;下石炭统为浅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夹碳酸盐岩建造;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层及其含金性 研究区位于南、北大陆边缘凹陷沉积区,区内地层系统发育齐全,震旦系、古生界及中、新生界地层均
有不同程度的出露。震旦系白依沟群地层主要为构造岩片状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降扎一带,岩性以含砾长石石 英杂砂岩和砾岩为主,为一套遭受绿片岩相区域变质的河流相陆缘碎屑沉积建造。
古生界地层(∈,O,S,D,C,P)呈东西—北西西向展布于白龙江流域、松潘—文县及康县—略阳 一带,为一套经历了低绿片岩相浅变质作用的海相复理石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沉积建造。
Key words gold metallogenic belts, fuyther prospecting deposits, east-south area of Gansu province
甘肃东南部指渭河以南,卓尼、舟曲、迭部以东,陕甘交界以西地区。总面积约 38400km2,包含陇南 全区,天水、定西两区的部分地区。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金资源富集区,区内已发现大型金矿床 3 处、中型金 矿找床矿效8 处果、。小研型究金区矿内床金矿3 处带、地金质矿特(征化及)点找9矿2 处方[向1]。有近利年于来该我区部金在矿该的区勘内查进工行作了。战略地质调查,取得了较好的
金矿外围找矿技术分析

金矿外围找矿技术分析【摘要】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于能源的不断开采,一些能源已经几近枯竭。
原有的矿源开采殆尽,而社会对于矿产的需求量却不会减少,因此,人们必须提高对于外围找矿技术的钻研,希望在原有矿源的外围找到可以替代的资源,以解决能源问题。
这是近年来能源开采面临的共性问题。
而金矿,作为重要的矿产能源,也面临这样严峻的考验,因此,加大对金矿外围找矿技术的钻研,是未来金矿技术钻研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马脑壳金矿;现场X荧光测量;X荧光异常特征0.前言金矿历来是国家重视的能源之一,金矿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于金矿的开采尤为重视。
为了进一步来阐述本文核心理念,我们选取了著名的马脑壳金矿作为研究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利用现场X射线荧光技术能够在野外现场对岩石的多种元素实现快速定性、定量的测定工作,在地质学研究、矿产资源评价等分析方面,已有大量成功的应用实例。
20世纪80~90年代,现场X射线荧光技术在我国金矿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找矿效果。
以X射线荧光找金矿为例,由于金元素的克拉克值丰度远远小于X射线荧光仪自身探测线,它不能激发金元素的K系特征X射线,只能根据伴生元素作为勘查金矿的指示,而达到寻找金矿床的目的。
传统的样品分析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首先将勘探的样本运输到实验室,在实验室内对样品进行处理加工,最终利用分析仪器进行科学判定。
这个流程是比较复杂的,同时也是耗时的,通常实验结果出来后,已经不能够指导实践工作了。
而X荧光技术的问世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对野外的勘探样品进行随时随地的检验,耗时短,测量精准。
能够有效的指导野外实际勘探工作。
1.工程案例的基本情况分析马脑壳金矿是我国一个比较著名的金矿,该金矿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四川、甘肃和陕西的交界之处,该金矿富含丰富的金属矿源,主要的地形条件是断裂带。
由于本文重点分析金矿外围的找矿技术,因此我们对于它的研究都集中在外围区域。
甘肃马鬃山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118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马鬃山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吴宇杰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甘肃马鬃山金矿区位于西北地区金矿带内,其成矿地质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独特性。
通过对该矿区地层岩性、区域构造、矿体地质特征、成矿热液活动,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关键地质信息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揭示了马鬃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机制。
研究表明,该矿区金矿化主要受控于区域深大断裂系统,矿体呈脉状分布,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其成矿过程与区域构造活动及古老岩浆事件密切相关。
通过对成矿模式和成矿过程的探讨,为该类金矿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关键词:马鬃山;成矿地质特征;热液活动;金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4-0118-3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zongshan Gold Mine in Gansu ProvinceWU Yu-jieGansu Nonferrous Engineering Exploration&Research Institute, Tianshui 741020, ChinaAbstract: The Mazongshan gold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is located within the northwest gold deposit belt, and its ore-form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obvious regional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key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stratigraphic lithology, regional structu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hydrothermal activity of mineralization, and sources of mineralization materials in the mining area,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echanism of mineralization in the Mazongshan gold deposit have been reveale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mining area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regional deep fault system, and the ore bodies are distributed in a vein like manner, closely related to hydrothermal activity.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mainly come from deep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their mineralization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ancient magmatic events. The exploration of mineralization models and processes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type of gold deposit.Keywords: mazong mountai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hydrothermal activity; gold mine收稿日期:2024-01作者简介:吴宇杰,男,生于1988年,甘肃天水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初探

北矿带以19—1号矿体为例,矿体呈似板状,产
状15。L450,主要产于下二叠统c组中段,主要岩性 为灰黑色含炭板岩夹薄层一中层石英砂岩。矿石以 微细浸染状黄铁矿金矿石为主。矿体一般长400m, 厚度7.32m,∞(Au)一般为5.91×10一。矿化蚀变 岩分布于金矿体两侧,宽10—35m,矿体与围岩没有 截然的界线。地表一般品位为2.0×10一一6.0× lO~,单样最高品位为22.1×10~,深部一般品位 为1.0×10一一5.0×10一,单样最高品位为17.6
金矿体,各矿体的主要地质特征见表l。现以19—1 号、3l一2号矿体为例,对南北矿带中各矿体特征进
行分析。
带上,多构成几组断裂的交汇,使韧脆性断裂进而破 碎或角砾化,同时发育矿化热液蚀变产物,含Au黄
铁矿、毒砂、辉锑矿、石英、铁白云石浸染交代容矿围 岩呈细脉状沿显微裂隙充填,形成工业矿体。 矿区内发育有卓洛一扎麻树背斜,背斜西起酸 茨坡村西,东至岷县牛场以西,长约30km,宽约3~ 6km,为一倒转背斜。背斜核部由中泥盆统e组细 碎屑岩一碳酸盐岩构成。两翼地层为晚泥盆统大草 滩群细碎屑岩夹薄层灰岩及下二叠统含炭泥质、钙
带(Ⅲ),新寺一大草滩复背斜(Ⅳ)西部∞],岷一礼 成矿带四端【6 J,成矿带走向总体呈北西向,东部向 南凸呈弧形,长400余km,宽50~90km。该成矿带 上分布有较多的金矿床(点),如鹿儿坝金矿、李坝
金矿、马家河金矿等(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下二叠统浅 一次深水相碎属岩夹碳酸盐岩岩系。中泥盆统细碎 屑岩一碳酸盐岩和下二叠统含炭泥质、钙质板岩为
因及不同矿化阶段黄铁矿及毒砂进行化学成分分
析,扶表2中不难看出,黄铁矿、毒砂外环比内核含 砷量高。沉积阶段形成的革莓状黄铁矿中不含金; 早期阶段形成的微细粒黄铁矿内核不含金,而其外
甘肃省岷县闾井-马坞一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类型讨论

6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省岷县闾井-马坞一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类型讨论庞军军(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研究区构造位于西秦岭复合造山带东昆仑-中南秦岭裂陷海盆系东段,宗务隆山-南中秦岭裂陷盆地中轴部位。
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种为Pb、Zn、Au等。
矿床的分布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带分布一致,主要受断裂控制,并相对集中于侵入岩周围。
本次研究工作针对该区成矿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作用类型;闾井-马坞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3-0061-3Discussion 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mineralizationin the Lujing Mawu area of Min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PANG Jun-jun(The first geological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geology and mineral bureau,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area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East Kunlun Middle South Qinling Rift Basin in the West Qinling Composite Orogenic Belt, and in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Zongwu Longshan South Middle Qinling Rift Basin. The region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with advantageous minerals such as Pb, Zn, Au, etc.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structures, and magmatic rock zones, mainly controlled by faults and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round intrusive rocks. This research work has conducted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on the types of mineralization in the area.Keywords: geochemistry; Type of mineralization; Lujing Mawu收稿日期:2023-10作者简介:庞军军,男,生于1976年,汉族,甘肃秦安人,本科,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甘肃礼县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甘肃地质学报2000 2000第9卷 第2期 ACT A GE O LOGIC A G ANS U V ol.9 N o12 文章编号:100424116(2000)022*******甘肃礼县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Ξ孙 明(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一九大队,甘肃天水 741025) 摘 要:马泉金矿床是80年代末在西秦岭岷县—礼县东部地区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该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枝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吴茶坝复式花岗岩体南外接触带中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和叠加于该剪切带上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
成矿物质来源于晚古生代裂陷海槽环境下形成的石炭系浊流沉积岩,成矿热液受岩浆热动力驱使运移到低温低压的有利地质环境中,矿质多次叠加富集形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马泉 中图分类号:P618151 文献标识码:A 马泉金矿床位于甘肃省礼县西25km马泉村北杀蟒河两侧,系西秦岭岷县—礼县东部金矿集中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之一。
该矿床于1989年4月在金异常查证中发现,经多年普查、勘探,在近312km2范围内落实6条矿带,探明工业储量达中型以上。
目前矿床勘查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秦岭造山带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北临华北古陆板块,南接扬子古陆板块和滇青藏古海洋板块。
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可能为华北与扬子两古陆板块的缝合线(或对称消减带)[1],马泉金矿床定位于该断裂西段膨大、分枝的入字形夹持区(图1)。
在该入字型夹持区内还赋存李坝、崖湾、金山金矿床和10余处金矿点。
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经过长期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复杂构造带,经历了多次裂解—闭合过程。
元古代和早古生代为华北板块的陆源活动带,在裂谷和岛弧的有利环境中,形成一条沿秦岭晚古生代海槽北侧分布的NWW2SEE向巨大火山岩带,其中发育与火山岩有关的金含量较高的层位和岩性建造,早古生代末隆起成陆,为晚古生代沉积提供金源[2]。
甘肃寨上一马坞地区矿产预测及找矿效果

1 地质 背 景
寨 上一 马 坞 地 区位 于 西 秦 岭 地 区南 秦 岭 北 亚 带, 北 侧 以漳 县一 武 山 断裂 为 界与 北 秦 岭造 山带 相
连接 , 南侧 以岷 县一宕 昌 断裂 为界 与 南 秦岭 南 亚 带
相 连接 【 1 6 - 2 0 1 。
较多但 规模较 小 , 1 : 2 0万 区域 地质工作 已覆 盖全 区 , 1 : 5万地 质填 图等 大 比例 尺基 础地质工作 已覆盖 1 / 2 区域I 。 近年 来 , 新 一轮 国土 资源 大调查 和 矿调项 目
引文格式 : Z H E N G We i j u n , L I U Xi n h u i , XI AO L i , e t a 1 . Mi n e r a l P r e d i c t i o n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E f e e t o f Z h a i s h a n g — Ma w u Ar e a i n
第2 3卷 第 2期 2 0 1 5年 4月
营酬 ,
Go l d Sc i e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J _ 2 3 NO. 2
甘肃 寨上一 马坞 地 区矿 产预 测及 找矿效 果
郑卫军 , 刘新会 , 肖力 , 鹿青 , 姚薇z , 党若
甘肃省岷( 县) 一礼 ( 县) 地 区 是 西秦 岭 重 要 的
教 厂 坝 岩体 周 边 的金矿 找 矿工 作 取 得 了较 大 进 展 ,
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带整体呈 N W— N ww 向展布 ,
出露 地 层 以泥盆 系 、 二 叠 系和 三 叠 系 为 主 , 是西 秦 岭地 区重 要 的赋 矿 层 位 。岩浆 岩 以成 矿 带 东部 的 “ 五朵 金 花 ” 中酸 性岩 体群 为 主 , 围绕 岩体 分布 有 金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3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周宝青(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寨上金矿床是甘肃岷县发现的一重要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岷-礼前渊盆地西侧南部,发育在不同岩性和不同粒度组成海底斜坡扇环境下的浊积岩系中。
主要的含矿建造为晚泥盆系a 组的一套沉积岩系。
岩石属于高频叠置的碳-钙-泥质沉积岩组合。
韧性-脆性递进剪切变形构造是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构造呈现NWW 向展布,向南侧倾斜,倾角为30°~50°,活动特点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是本区控矿和成矿的主要决定因素。
围岩蚀变主要为毒砂化、含砷黄铁矿化、硅化、铁白云石化,均与金矿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综合研究该矿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属于经典卡林型矿床类型。
关键词:寨上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甘肃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2-0037-2收稿日期:2020-06作者简介:周宝青,生于1993年,回族,宁夏吴忠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调查。
卡林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主要在碳酸盐建造地层产出,属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这种矿床不仅规模大、品位低,同时矿体和围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金矿物主要产出特点为显微-次显微特征,矿物组合主要为中低温热液矿物,元素组合主要为Au-Ag-As-Hg-Sb-Ti 等,矿床和岩浆岩不存在直接关系。
这类矿床在我国首次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在陕-甘-川西北金三角以及滇-黔-桂西南金三角等地发现一大批卡林型金矿。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实在在陕-甘-川西北金三角范围上勘探时被发现,通过多年研究取得较大的找矿成果,目前已有12条工业矿体被圈出,矿床规模为大型。
为了进一步对该矿床进行研究,寻求更大的找矿突破,文中对该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甘肃某金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探析

甘肃某金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探析摘要: 根据某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矿控矿条件及其找矿标志, 分析金矿床的控矿因素, 对进一步开展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质找矿;特征;控矿因素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a gold, gold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s,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further prospecting.Key words: geological 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1区域地质背景工作区位于某县多金属成矿带,金矿床(点)及各种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大致呈近NWW向,构成近百公里长的某县成矿带,东西长400km左右,南北宽约50~90km,区域上已发现的金矿有某大型金矿,以及一批金矿(化)点和1:20万化探金异常。
2成矿地质环境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东部,且具有多旋迴、多期次特征。
出露面积约700km2。
形成时间以印支-燕山期为主;岩性以中-酸性花岗岩为主,次为基性岩,中酸性岩呈巨大岩基产出,基性岩以岩株为主。
其中中川岩体和某岩体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中川岩体北东侧外接触带产有金矿田,南侧外接触带产有金矿田。
测区为一整体北倾的单斜构造,受断裂影响层间褶曲发育。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见到的断裂构造有大致有四组,即近EW断裂、NE断裂、NW断裂、近SN 向断裂,以较早期的近EW、NE向断裂和较晚期NW、近SN向断裂组成的断裂构造格局,将区内地层切割成“菱形状”。
各组断裂发育期次从早到晚的排列可能应为NE组断裂、EW组断裂、NW组断裂、近SN组断裂。
甘肃岷县曙光(寨上)金矿

甘肃岷县曙光(寨上)金矿的构造控矿与找矿摘要本文是曙光金矿区应用同成矿构造控矿,找矿的一个成功实例。
在分析区内控矿构造,总结控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矿化蚀变强度,进行矿产预测及找矿。
关键词曙光金矿构造控矿矿产预测及找矿1 矿区地质概况曙光金矿是近十年内发现,地方开发利用的新兴矿山。
曙光金矿位于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缘弧的西翼,构造线由北西转向为北西西的部位。
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还分布着著名的李坝金矿、拉尔玛金矿、鹿儿坝金矿。
矿区地层以NW向的泥周山—马营口背斜的形式产出,有二叠系下统、石炭系—上泥盆统、中泥盆统。
岩性为砂岩、板岩、夹灰岩。
金矿体赋存在中泥盆统炭质板岩,砂岩,灰绿、紫红色砂岩,粉砂岩中。
但岩层不控矿,和矿体无明显的成生联系。
金矿以矿脉体的形式沿断裂带产出,并严格受断裂控制。
(图1)图1 曙光金矿田构造钢要图1—第三系红、紫红色砂岩、砾岩;2—下二叠统炭质板岩、砂岩;3—石炭系—上泥盆统板岩、砂岩,紫红色砂岩;4—中泥盆统灰色板岩、砂岩,夹灰岩;5—矿体及编号;6—背斜轴;7—压扭性断裂带及编号。
区内主要受单一的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应力场的长期作用,其它构造活动表现不明显,山字型构造活动老幼店—砖塔寨—郭家沟弧形断裂在印支、燕山早期成岩,于燕山晚期成矿。
2 控矿构造本文所指的曙光金矿是包括大雪梁、东路湾、东路口等数个金矿床(点)的金矿田。
大雪梁、东路湾典型矿点剖析,表明在祁吕贺山字型应力场中,区内长期受到NNE和SSW挤压与顺扭应力场联合作用,形成NW向的泥—马背斜(W段)和NWW向断裂两类规模较大的构造,但褶皱构造不控矿,断裂构造明显控矿。
2.1 控矿构造特征区内矿体主体严格受一组NWW向的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并产于断裂构造带内。
断裂呈舒缓波状,断裂面大部分北倾、倾角很徒,有些近直立。
断裂带内岩石普遍破碎,片理化发育,破碎带宽约数十米至数百米。
矿脉体沿走向尖灭再现、交会分枝明显。
甘肃马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甘肃马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辛晓军;冯永学;吴亚谋;刘霞;姬省军【期刊名称】《黄金科学技术》【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马坞金矿分布于岷(县)—礼(县)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7 k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通过对地质勘查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了马坞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何家店组灰岩、千枚岩内,呈 NWW 向展布,NWW 向次级断裂是矿区主要的控矿因素,热液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
矿(化)体产出受岩性、构造及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其较围岩具低阻高极化的特征,Au 元素组合特征以 Au、As 和 Sb 为主。
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北部1号、7号和8号脉体在延长或延深仍有较大找矿潜力,且在已知脉体上、下盘有平行脉体(盲矿体)存在,矿区北部找矿前景良好。
【总页数】6页(P40-45)【作者】辛晓军;冯永学;吴亚谋;刘霞;姬省军【作者单位】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陕西西安 710100;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陕西西安 710100;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陕西西安 710100;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陕西西安710100;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陕西西安 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J], 隋风春2.甘肃马坞金矿床8号矿体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坤;刘家军;吴杰;刘冲昊;杨尚松;辛晓军;李渊3.甘肃省敦煌市红柳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J], 吕和鹏;李学文4.甘肃省临泽县富海金泽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马媛媛5.甘肃大口子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探讨 [J], 孙新春;李通国;魏志军;刘养雄;蒋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岷县锁龙金矿找矿模型及找矿方向探讨

甘肃省岷县锁龙金矿找矿模型及找矿方向探讨王博思;杨怀玉;彭杨宏;漆育栋【摘要】采用“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对岷县锁龙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行研究,在构建找矿模型的基础上探讨锁龙金矿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21【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金矿找矿;找矿方向【作者】王博思;杨怀玉;彭杨宏;漆育栋【作者单位】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张掖734000;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张掖7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岷县锁龙金矿床位于位于西秦岭中带,属岷(县)~礼(县)金成矿带,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的矿床,经多年工作,提交一处中型矿床。
目前浅部矿开采殆尽,深部找矿困难重重,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收集研究了该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该区深部有很好的找矿潜力,笔者通过研究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并在构建找矿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找矿方向,为该矿区的找矿突破提供一些有意的借鉴。
1 区域地质背景图1 西秦岭大地构造纲要及花岗岩分布略图1-祁连褶皱系;2-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3-礼县柞水华里西褶皱带;4-南秦岭印支褶皱带;5-印支燕山期花岗岩;6-深断裂;7-隐伏断裂;8-金矿床;9-锁龙金矿位置;①-李坝;②-马泉;③-金山;④-马坞;⑤-寨上岷县锁龙金矿位于西秦岭中带华力西褶皱带中部。
区域上出露主要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为一套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为金的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被誉为“五朵金花”的教场坝、吴茶坝、柏家庄、闾井、碌础坝岩体外接触带都有金矿产出,尤其是吴茶坝岩体周围以“金镶边”著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口 。区域 地层 中金 的背 景值较 高 , 造 活动 强烈 , ] 构 岩 浆岩 发育 , 矿条 件优 越_ 。 成 3 ]
2 矿 区地 质 特 征
2 1 地 层 .
马坞 背斜 位 于 矿 区 中南 部 ( 2 , 图 ) 其北 部 为朱
何 家 店组第 四岩性 段 ( : D h ) 主要 分布 于 F 断
裂 以北 , 岩性 主要 为斑 点 状板 岩 、 薄层 灰岩 、 灰 色 浅 变石英 砂 岩 、 粉砂岩 等 。 变 2 2 构 造 . 区 内褶皱 、 断裂 构造较 为发 育 , 皱构 造主要 为 褶 马坞 背斜 及朱 家 山一 明珠 山 向斜 , 裂 构 造 主 统舒 家坝群 何家 店
家 山一 明珠 山向 斜 , 马 坞一酒 店 复 背 斜 的组 成部 为
矿 组, 总体 呈 NWW 向带 状 展 布 , 自上 而 下分 为 4个 分 , 区成矿 与 马坞 背 斜 的关 系 密切 。背 斜 由泥 盆 从北 东至南 西 , 层 由厚层 灰岩一 地 岩性 段 , 分布最 广 且 与成 矿 关 系最 为密 切 的 是何 家 系何家 店组构 成 ,
S p 2 1 2 22 6 e . 0 1: 7 — 7
甘 肃 岷 县 马 坞 金 矿 区 成 矿 机 制 及 找 矿 方 向 研 究
穆 新 华 , 文 川 赵
( 警 黄金 部 队 第二 总 队 , 北 廊 坊 0 5 O ) 武 河 6 O O
摘 要 : 马坞 金 矿 产 于 岷 礼 成 矿 带 西 段 中 川 岩 体 的 西 北 外 接 触 带 , 矿 的 成 矿 主 要 受 马 坞 背 斜 金
店组第 一 岩性段 ( 和第二 岩性 段( z 。 Dh) D h ) 何 家 店组第 一 岩 性段 ( : D h ) 主要 分 布 于矿 区 中部 和 中北 部 , 朱 家 山一 明珠 山 向斜 的 主要 组 成 为 层位 , 性 以 中 一薄 层灰 岩 、 岩 夹细 砂 岩 为主 , 岩 灰 岩
之 马坞一 酒店 复式 背斜 ( 。该 区属于岷 礼金 一多 Ⅳ) 金 属成 矿带 的西 段 , 围绕 中川 岩 体 群先 后 发 现 了李 I
坝、 罗坝 、 泉 、 山、 湾 等 金 矿 床 ( 1 l , 为 马 金 崖 图 )1 成 L ] 区内重要 的金 成 矿集 中 区 , 些 金 矿大 多分 布在 岩 这 体 的 内外接触 带 上 , 或分 布 于岩 体 外 围岩 脉 发 育地
的控 制 。矿 区共 发 现 金 矿 脉 7 , 中北 矿 带 的 1 、 号 、 脉 的 工作 程 度 较 高 , 定 了金 的 资 条 其 号 7 8号 圈
源量 。南 矿 带 的 2 、 号 3号 、 号 脉 的 厚 度 较 大 , 品 位 相 对 较 低 。 通 过 该 区 成 矿 地 质 事 件 序 列 及 4 但 成 矿 机 制 的 研 究 认 为 , 于 马坞 背 斜 南 翼 的 南 矿 带 从 成 矿 物 质 来 源 、 矿 构 造 等 方 面 都 没 有 马 坞 位 成 背 斜 北 翼 的 北 矿 带 有 利 , 以仍 应 把 找 矿 重 点 地 段 放 在 北 矿 带 所
基 金 项 目 : 武 警 黄 金 指 挥 部 黄 金 专 项项 目资 助 。
作 者 简 介 : 穆 新 华 (9 5)男 , 6年 毕 业 于 沈 阳 黄金 学 院 , 主 要 从 事 地 质 矿 产勘 查 及 技 术 管 理 工 作 通 信 地 址 : 北 省 廊 坊 市 广 阳 1 6 一, 18 9 现 河
薄层灰 岩一 千 枚 岩 一 薄 层 灰 岩 一 厚 层 灰岩 依 次 过
渡 , 由于后期 断 裂 的破 坏 , 背斜 的形 态 残 缺 不全 , 总体为 一直 立倾 伏褶 皱 , 纽 走 向 NW—E 向 , 翼 枢 S 西
总体倾 向 S , W 东翼 总体 倾 向 NE。
收 稿 日期 : 2 1 - 71 0 10 — 5
第 2 6卷 第 3期 2 1 年 9月 : 7 — 7 01 2 22 6
Co rb i s t e og n i r lRe our e s a c nti uton o G ol y a d M ne a s c s Re e r h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o . 6 No 3 12 .
关 键 词 : 马坞 金矿 床 ; 矿 机 制 ; 矿 方 向 ; 肃 省 成 找 甘
中图 分 类 号 : P 1 ; 6 8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6 1P 1 . 1
文章 编号 : 10 —4 2 2 1 ) 30 7—5 0 11 1 (0 1 0—2 20
层倾 向 3 。 0 ( 部反倾 ) 倾 角 4 。 5 。 0~5 。局 , 5~8 。
1 区域 成 矿地 质 背景
马坞 金矿 床位 于甘肃 省岷县 、 县 、 山三 县交 礼 武 界处 , 政 区划 属岷 县 马 坞 乡 管辖 。大 地 构 造位 置 行 处 于秦岭 褶皱 系 (I 礼县 一镇安 华力 西褶 皱带 (1) 1) 1 1
何 家店 组第 二 岩 性段 ( 。 。 : 要 分 布 于矿 区 D h) 主 中部 和南 部 , 性 主 要 为 ( 泥 石 ) 云母 千枚 岩 、 岩 绿 绢 ( 斑点 状 ) 千枚岩 、 板岩 等 , 区南 部岩层倾 向 2 0~ 矿 1。 20, 3 。倾角 4 。 2。为 矿 区最 主 要 的赋 矿岩 性段 , 0 ~7 。 已知 的金矿 脉主 要赋存 于该 岩性 段 中。 何 家店 组第 三 岩 性段 ( 。 。 : 在 矿 区西 侧 零 D h) 仅 星 出露 , 性 主要 为 粉砂 质 板 岩 、 岩 千枚 岩 , 底部 为 厚 层块状 变 中粒石 英砂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