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风险管理
学校风险辨识分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在学校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2.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全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理工作。
3. 各部门、班级、宿舍、食堂等负责对本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理,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4. 全体师生、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四、风险辨识分级1. 风险辨识:各责任单位应定期对本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建筑物、设施设备安全隐患;(2)用电、用火、用气安全隐患;(3)食品安全隐患;(4)交通安全隐患;(5)消防安全隐患;(6)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安全隐患。
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将风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
(2)较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轻伤、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
(3)一般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
(4)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但风险程度较低。
五、风险管控措施1. 重大风险:采取立即整改、停工停业等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较大风险:采取限期整改、加强监控等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一般风险:采取日常监控、定期检查等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低风险:采取日常监控、定期检查等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全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各部门、班级、宿舍、食堂等定期对本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学校风险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摘要:学校风险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预防和控制学校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学校风险管理的定义、原则、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学校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一、学校风险管理的定义学校风险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过程。
二、学校风险管理的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学校风险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 层级管理,责任明确:学校风险管理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责任,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3. 实事求是,科学评估:学校风险管理应基于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4. 动态调整,持续改进:学校风险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管理措施,持续改进风险管理体系。
三、学校风险管理制度内容1. 风险识别:对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建立风险清单。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
3.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4. 风险监控:对已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确保其有效性。
5. 风险应对: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损失。
四、学校风险管理制度实施步骤1. 组织架构:成立学校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风险管理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 制度制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理职责。
3. 培训宣传:对教职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普及风险管理知识。
4. 实施执行:按照学校风险管理制度,开展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工作。
5. 检查考核:定期对学校风险管理进行自查、互查和考核,确保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
小学校园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我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学校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校园内所有活动场所。
三、组织机构1.成立校园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2.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四、职责1.校园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1)制定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组织、协调、监督各部门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2)定期对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3)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安全办公室:(1)负责校园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2)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3)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4)负责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3.各部门、各班级:(1)负责本部门、班级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管控;(2)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确保校园安全;(3)配合安全办公室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等工作。
五、风险管控措施1.风险识别:(1)对校园内设施、设备、环境、活动等进行全面排查,识别潜在风险;(2)针对师生、教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风险评估:(1)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2)对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进行分级管理。
3.风险管控:(1)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安全管控;(3)落实安全责任,明确责任人,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4.隐患排查治理:(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2)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5.应急处理:(1)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六、监督与考核1.学校将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应急处置的原则,构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条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消防安全:火灾预防、火源控制、火灾扑救、疏散逃生等;(二)食品安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三)交通安全:校园车辆管理、交通安全教育、交通事故处理等;(四)设施安全:校舍、场地、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维护;(五)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数据保护、网络防护等;(六)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七)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八)校园治安:治安防范、突发事件处置、扫黑除恶等;(九)其他安全风险:如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危险化学品等。
第四条学校应当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第五条学校应当加强与家庭、社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做好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第六条学校应当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事故,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消防安全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第九条学校应当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明火、电热器等易引发火灾的物品。
第十条学校应当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食品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定食品安全责任人,明确食品安全职责。
学校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安全风险预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风险预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学校各部门、各班级成立安全风险预警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安全风险预警工作。
三、安全风险预警内容1. 校舍安全风险:包括校舍结构、设施设备、消防设施等。
2. 食品安全风险: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环节。
3. 消防安全风险:包括消防设施、用火用电、疏散通道等。
4. 交通安全风险:包括校门口交通秩序、校车安全等。
5. 校园周边安全风险:包括校园周边环境、校外活动等。
6. 传染病防控风险:包括疫情监测、预防措施等。
7. 校园欺凌与暴力风险:包括学生欺凌、暴力事件等。
8. 其他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因素。
四、安全风险预警流程1. 风险识别:各部门、各班级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预警发布:根据风险等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 风险控制:对已发布预警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降低风险等级。
5. 风险化解:对无法控制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化解风险。
6. 风险总结:对已化解的风险进行总结,完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五、安全风险预警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安全责任。
2.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5. 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风险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各班级定期对本部门、本班级的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进行自查。
3. 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风险预警工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学校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学校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各部门、各班级、各岗位责任人明确,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
3. 依法管理,科学防范。
学校安全工作要依法依规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安全风险分类及防范措施1. 校园安全风险:(1)火灾风险: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2)食品安全风险: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材新鲜、卫生,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3)交通安全风险: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园内交通秩序,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2. 学生安全风险:(1)人身安全风险: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2)心理健康风险: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 教学安全风险:(1)实验室安全风险: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安全。
(2)体育活动安全风险:加强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确保体育活动设施安全,防止运动伤害。
四、安全责任追究1. 学校安全工作实行逐级负责制,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风险管理方案学校安全风险点责任管理细则
学校风险管理方案学校安全风险点责任管理细则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厚厚的文件堆上,我的思路随着咖啡的香气飘散开来。
风险管理,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校园这个充满活力又充满变数的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案目标我们得明确目标,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游戏,而是关乎每一个师生生命安全的严肃课题。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学校安全无虞,风险可控,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二、风险识别1.人为风险:包括校园暴力、欺凌、心理健康问题等。
2.环境风险:如自然灾害、火灾、食物中毒等。
3.设施风险:校舍老化、设施损坏、教学设备不安全等。
4.卫生风险:疫情防控、流行性疾病传播等。
三、风险评估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评估,划分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比如,对于自然灾害,我们要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责任划分1.学校层面: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实。
2.部门层面: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领域的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3.班级层面:班主任是班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风险防控工作。
4.教师层面:每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积极参与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五、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应急预案和演练等。
2.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定期检查校舍、设施设备,确保安全无隐患。
3.强化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好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等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预防校园暴力、欺凌等事件的发生。
六、应急处理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处置。
学校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及学校各类设施、设备、场所等。
三、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 实施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3.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4. 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四、职责分工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学校安全工作,制定学校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1)组织制定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案;(2)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3)组织实施隐患排查治理;(4)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 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本单位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隐患得到及时治理。
4. 全体师生员工应积极参与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安全风险辨识:各部门、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明确风险等级。
2. 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重大风险(红色):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2)较大风险(橙色):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3)一般风险(黄色):可能导致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4)低风险(蓝色):可能导致轻微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风险。
4. 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六、隐患排查治理1. 隐患排查:各部门、各单位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
学校风险点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部门、教职工和学生。
三、风险点识别1. 风险点识别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进行全面的风险点排查。
2. 风险点排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校舍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电气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等。
3. 风险点排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全面排查学校各个部位、各个环节的风险点。
(2)重点性:重点关注学校安全隐患严重、易发事故的部位和环节。
(3)系统性: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风险点分级1. 根据风险点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发生概率,将风险点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风险点。
(2)二级风险: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风险点。
(3)三级风险: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风险点。
(4)四级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较小的风险点。
2. 风险点分级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风险点防控措施1. 一级、二级风险点:(1)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4)开展安全隐患整改,确保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
2. 三级、四级风险点:(1)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
(2)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六、风险点管理制度实施1.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教职工和学生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学校风险点管理工作。
3. 学校定期对风险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学校单位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为加强学校单位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部门、全体师生及校园内的各类活动。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校风险管理工作,对重大风险进行决策。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风险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监测、报告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措施,确保本部门风险可控。
4. 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风险管理工作,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四、风险管理制度内容1. 风险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开展风险辨识,全面排查各类风险因素。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各部门风险辨识结果进行审核,确保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风险评估(1)采用LEC评价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2)根据风险等级,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
3. 风险管控(1)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可控。
(2)对重大风险,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3)对较大风险,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4)对一般风险,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4. 隐患排查治理(1)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3)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5. 监测与报告(1)各部门定期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风险管控情况。
(2)安全管理部门对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学校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工作人员及校园内外活动。
三、职责1. 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实施学校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工作。
2.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具体落实本制度,制定本部门、班级的风险等级防范措施。
3.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风险等级评估、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工作。
四、风险等级划分1. 高风险:指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风险。
2. 中风险:指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风险。
3. 低风险:指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风险。
五、风险等级防范措施1. 高风险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风险防范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班级的责任人。
(2)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4)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5)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2. 中风险防范措施:(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3)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4)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3. 低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校园安全。
六、风险等级评估与隐患排查1. 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风险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各部门、各班级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 安全保卫部门对安全隐患进行跟踪整改,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七、应急管理与处置1. 学校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处置流程。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3. 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高校风险管理制度范文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等教育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教职工、学生以及与学校相关联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依法管理,规范操作;3. 综合治理,持续改进;4. 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高校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和指导学校风险管理工作。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制定学校风险管理制度;2. 审议重大风险事项;3. 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4. 指导各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5. 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第六条各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职责:1. 安全保卫处:负责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2. 教务处:负责教育教学风险防控,确保教学质量;3. 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教育管理风险防控,维护学生权益;4. 后勤保障处:负责后勤服务风险防控,保障师生生活;5. 财务处:负责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6. 科研处:负责科研管理风险防控,确保科研活动安全;7. 人力资源处:负责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控,保障教职工权益。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防控第七条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风险评估,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本部门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八条风险评估内容:1. 安全生产风险;2. 教育教学风险;3. 学生管理风险;4. 财务管理风险;5.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6. 科研管理风险;7. 其他风险。
第九条风险防控措施:1. 制定风险防控方案;2. 实施风险防控措施;3. 开展风险监测和预警;4. 及时处置风险事件。
第四章风险信息管理第十条学校建立健全风险信息管理制度,确保风险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一条风险信息包括:1. 风险评估报告;2. 风险防控方案;3. 风险事件记录;4. 风险处置措施;5. 其他相关资料。
学校教育风险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维护师生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教职工以及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其他人员。
三、风险分类1. 人员风险:包括学生、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合法权益等方面。
2. 物质风险:包括校舍、设备、财产等的安全保障。
3. 管理风险: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风险。
四、风险管理措施1. 风险辨识(1)学校设立风险辨识小组,定期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
(2)各科室、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部门、班级的风险进行辨识。
2. 风险评估(1)学校风险辨识小组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管控(1)针对重大风险,学校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对措施。
(2)针对一般风险,学校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4. 风险监控(1)学校设立风险监控小组,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发现的风险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五、责任与义务1. 学校领导班子对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2. 各科室、班级负责人对本部门、班级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3. 教职工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4.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学校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我校将全面加强学校教育风险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学校风险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学校各部门。
三、职责1. 校长负责全面领导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对学校安全负总责。
2.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对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负责。
4. 全体师生、教职工应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四、安全风险分级1. 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风险。
2. 较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轻伤、较大财产损失的风险。
3. 一般风险:可能导致人员轻微伤害、较小财产损失的风险。
4. 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财产损失的风险。
五、安全风险管控措施1. 风险辨识与评价(1)学校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工作。
(2)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全面辨识本部门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评价。
2. 风险控制(1)针对重大风险,制定专项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针对较大风险,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加强日常监管,降低风险等级。
(3)针对一般风险,制定日常管理措施,加强防范,防止风险升级。
(4)针对低风险,加强日常巡查,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3. 隐患排查与治理(1)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各部门应全面排查本部门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3)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学校应组织专项治理,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4. 应急预案(1)学校应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校园暴力等突发事件。
(2)各部门应熟悉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1. 学校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的教职工和新生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校区、部门、班级、教职工和学生。
三、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风险管理的全面工作。
2. 各部门、班级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班级的安全风险管理。
四、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1.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部门、班级进行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2. 各部门、班级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上报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3.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班级上报的安全风险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学校安全风险清单。
五、安全风险控制与预防1. 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各部门、班级应按照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 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安全风险报告与处理1. 各部门、班级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安全风险情况。
2.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上报的安全风险进行审核、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3. 对重大安全风险,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七、安全风险考核与奖惩1. 学校应将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各部门、班级年度考核内容。
2. 对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违反安全规定等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机构学校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风险管理制度内容1. 风险识别(1)学校应定期对校园内各类设施、设备、活动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 风险评估(1)学校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对高风险项目,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 风险控制(1)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各项安全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2)对校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3)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 应急处置(1)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应急职责。
(2)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5. 信息报告与沟通(1)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事件得到及时上报。
(2)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获取政策支持和指导。
6. 风险管理制度落实与监督(1)学校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2)加强对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责任与奖惩1. 学校领导对学校风险管理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 对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风险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四、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风险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
第三条学校风险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控和预警,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风险管理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第五条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第六条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学校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工作计划;2. 组织开展全校性风险评估、监控和预警;3. 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4. 负责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 组织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6. 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风险管理。
第七条风险管理办公室职责:1. 负责制定学校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2. 组织开展全校性风险评估、监控和预警;3. 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4. 负责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 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6. 负责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八条学校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部门、单位自行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2. 风险管理办公室对各部门、单位的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3. 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对全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4. 形成学校风险清单,明确风险等级、责任部门和应对措施。
第九条风险识别与评估内容:1. 人员安全风险;2. 校舍安全风险;3. 设备安全风险;4. 消防安全风险;5. 食品安全风险;6. 交通安全风险;7. 网络安全风险;8. 其他风险。
第四章风险控制与监控第十条学校风险控制与监控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部门、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措施;2. 风险管理办公室对各部门、单位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3. 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风险控制会议,对全校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议;4. 明确风险控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学校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2. 全面覆盖、分级管控的原则;3. 责任明确、协同共治的原则;4. 动态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风险问题。
2. 学校各部门、各班级成立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班级的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和治理工作。
3.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制度;(2)组织开展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和分级;(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4)监督、检查各部门、班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5)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安全风险管控内容1.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重点排查消防、用电、食品安全等安全隐患。
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包括教学设备、生活设施、体育设施等,重点排查设备老化、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
3. 校园环境安全管理:包括校园绿化、道路、建筑物等,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如破损、松动、高空坠物等。
4. 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震减灾等,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应急预案: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校园暴力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安全风险管控措施1.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对学校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级,明确管控措施。
2. 加强安全检查,定期对学校各类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实施隐患治理“五定”原则,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资金、定整改期限、定整改完成情况。
4.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校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2. 实现学校安全风险全面覆盖,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3.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依法管理,责任到人。
3.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4. 系统治理,持续改进。
四、工作内容1. 风险辨识与评估(1)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应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工作,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
2. 风险分级管控(1)根据风险等级,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2)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隐患排查治理(1)学校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全面排查学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
(2)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治理,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4. 安全教育培训(1)学校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5. 应急管理(1)建立健全学校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职责分工1.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3. 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履行安全责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 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配合学校开展安全工作。
六、考核与奖惩1. 学校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中小学校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中小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工作人员及校园内外相关单位。
三、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学校风险管控工作。
2.设立风险管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1.学校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校园内各类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
2.各部门要定期对本部门工作领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
3.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自然灾害风险:地震、洪水、台风等。
(2)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
(3)校园周边环境风险:交通安全、治安风险等。
(4)食品安全风险。
(5)学生意外伤害风险。
(6)校园设施设备风险。
五、风险管控措施1.自然灾害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2.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禁止违规操作。
3.校园周边环境风险:加强与公安机关、交通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4.食品安全风险:加强对食堂、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5.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演练。
6.校园设施设备风险:定期检查维护校园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
六、风险管控责任1.学校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学校风险管控工作。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负总责。
3.全体师生、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风险管控制度,积极参与风险管控工作。
七、监督检查1.学校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各部门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3.对违反风险管控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1.本制度由学校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风险管理方案引言: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定义、测量、评估和发展应对风险的策略。
目的是将可避免的风险、成本及损失极小化。
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事先已排定优先次序,可以优先处理引发最大损失及发生机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处理风险相对较低的事件。
实际状况中,因为风险与发生机率通常不一致,所以难以决定处理顺序。
故须衡量两者比重,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因为牵涉到机会成本,风险管理同时也要面对如何运用有效资源的难题。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校数量大幅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同时,高校也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体制结构复杂、竞争激烈等特点,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行风险。
因此,运用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和研究我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构建一套符合现代我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学校深化改革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方向。
一、风险因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成为自我承担风险的主体。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层次、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为了吸引优质生源的需要,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以市场为导向。
但是,市场不是完美的,有自身的许多缺陷。
市场虽然能够反映当前的就业状况,却不能充分地指明将来的就业需求。
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必然会妨碍人们对于人才需求的科学判断。
在高校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的问题上,不能仅仅把一时的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作为惟一的尺度,否则就会贻害整个教育发展乃至我国的科学发展。
还有就是市场竞争风险,它首先表现为招生的竞争。
由于近十年高校连续扩建扩招,高校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高校的招生效果越来越取决于高校的知名度、专业水平、学科设置以及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许多高校已经出现了招生难的现象。
再就是安全保障风险,分为食品卫生风险,校园环境安全和人身心理风险三个方面。
因为高校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食品安全尤为重要和敏感。
但由于后勤社会化,高校难于监督,高校发生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风险增加。
同时高校是开放式的公共场所,人员众多,流动量大,这将给高校的消防安全、治安保卫、事故防范等工作很大的压力。
再者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激情,自我意识强烈,但同时思想偏激易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弱,极易发生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学校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风险管理的阶段不同,风险识别的方法也不相同,当然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损失清单分析法、现场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流程图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
因此,我们在分析风险的时候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下面,我将对校园风险采用风险损失清单法进行简单分析。
校园风险损失清单表风险的类型一、直接损失风险(一)无法控制和无法预测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严重程度a级a级b级1、自然灾害:地震、火山、xx、泥石流、xxD级2、政治暴动、3、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二)可控制或可预测的风险1、玻璃或其他易碎物品破碎或坠落阳台xxxx坠落2、室友关系不和谐甚至打架斗殴3、漏电或触电、水管破裂4、寝室被盗包括电脑等贵重物品的丢失5、公寓楼因恐慌发生踩踏事件6、公寓或其他教学楼电路发生爆炸或破裂7、污染物污染空气甚至是有毒气体的排放8、火灾9、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或小吃店食物中毒10、运动时受伤11校园交通事故12、因各种原因自杀或者有其他暴力倾向(三)一般的财务风险1、外来人员欺诈行为:造假。
盗窃2、欺诈、伪造、小偷、抢劫行为3网上欺诈(主要是网购账户安全、网上虚假信息)二、间接的或者引致的损失暴露1、各教学区域公共设施的损坏或者发生坍塌事故E级E级C级C级A级E级D级C级D级D级D级D级B级C级D级B级B级B级E级c级b级c级a级b级a级B级c级b级D级C级A级2、教育系统的破坏3、档案受损造成权力丧失、被侵犯某些权利三、第三方责任(补偿性和惩罚性损失)1、运动场地及运动和娱乐设施造成伤害D级E级D级E级D级B级D级2、医疗事故:医生、护士的疏忽造成病情恶化或死亡D级3、歧视行为:如残疾人或者少数民族或者交换生收到E级不公平待遇或歧视注:以上表格中发生频率分为五个等级:A级——频繁发生B级——有时发生C级——偶然发生D级——很少发生E——极少发生(几乎不会发生)将损失严重程度也分为五个等级:a级——极其严重b级——有点严重c级——中度d级——轻度e级——极轻度由上面的清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校园学生面临许多的风险,学校及各个相关部门和学生自己都应做好防范工作,针对不同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发生频率高且损失严重的风险应严加防范将这类风险作为重点防范,对于发生频率低但损失程度大的风险应在平时注意防范,加强平时的检测工作;对于那些发生频率低损失也不严重的风险也不能忽视,要做到全面防范,并且在发生风险后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为此学校应该做好各种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化解风险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加强学校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案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是开展风险管理活动的首要步骤。
学校要根据面对的竞争压力,分析内外环境及管理现状,制定包括准确的目标定位(如承受风险目标、规避风险目标、控制风险目标等)、具体的应对实施计划(如风险形势估计、风险评估规范和风险规避计划等)、有力的组织机构(如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评估组、风险项目执行组等)、完善的制度保障(如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标准、风险因素标准等)、合理的经费预算、科学的技术手段(如抽样调查、数理统计、定性定量分析、决策树模型)确定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编制风险管理基本文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管理规划。
2、风险管理识别高校风险的识别是指学校管理者对高校所面临的或将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也就是要确定高校正在和将要面临哪些风险,这些风险有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且分析它们的根源以及它们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
因此高校风险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绘制流程图、制作风险档案、开展风险调查、财务报表分析等科学方法对高校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感知和统计,识别高校面临的风险源,判断预测的风险是否存在,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3、风险管理衡量风险衡量通过对所收集和识别的大量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数学方法,对风险成因、发生概率、危害程度、损失大小、预期时间等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等过程,是高校风险管理体系中最主要的环节。
通过对所有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规避或减小风险的可能性估值等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和评价,并与学校决策层能够承受的公认的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并决定是否发布风险预警。
4、选择对付风险的方法第一,风险回避。
高校风险回避是指高校在某一特定风险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都相当高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某些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
高校风险回避是处置风险最彻底的一种方法,能够在高校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但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即为了避免某一风险往往伴随着放弃某些对高校发展有益的方案,同时,避免了某一风险之后,又可能伴随产生另一种风险。
第二,风险转移。
高校风险转移是指高校将自己面临的风险转给其他人或单位的行为。
它可以分为保险方式转移和非保险方式转移两种。
(l)保险方式转移。
保险方式转移是指高校对重大项目、教职工和学生人身安全等进行投保,在发生意外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的风险转移方式。
(2)非保险方式转移。
非保险方式转移是指高校与有关各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利用法律规定将产生损失的责任或财务后果转由他人承担的风险转移方式第三,风险承担。
高校风险承担是指高校处置风险的成本高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或者因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技术而不得不依靠自身的财力。
第四,风险应急。
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还应当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当无预警信息的风险事件发生。
这个风险应急方案应该包括重大、突发风险事故发生后高校应做出的正确反映、补救方案和实施步骤等内容,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高校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影响。
5、效果评估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度,以此来评判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
对高校风险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效果评估是高校风险管理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效果的重要步骤,是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对风险的识别、数据采集、风险估测、风险应对、评价及管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修正等各个环节是否实用、先进、可靠等状况进行评估,以保证风险管理方法具有稳定性和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二、对高校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计划安排、目标设定、程序步骤进行评估,以促进该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对高校在风险管理中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规范程序等进行评估,以评价该体系的安全性和完善性。
四、对高校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资金预算、运行成本、降低损失或带来的收益进行评估,以评价该体系的经济性。
总之,高校开展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预防、规避、和控制风险。
虽然高校的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有待于继续发展,但开展风险管理的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公办高校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的情况下,强调高校的风险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并制定一套风险管理体系,给以校园一个安全保障。
小组成员:周虹李玲玲符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