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江苏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方案》(苏中医政〔2012〕20号)

江苏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方案根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第52号令)、《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国中医药发〔2007〕47号)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考核工作方案如下:一、考核性质考核是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评价和认定,分为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以下简称出师考核)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以下简称确有专长考核)。
二、考核组织省中医药局成立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考试工作,并命制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试题库。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中医药局医政科教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另发),负责全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的日常工作。
出师考核由省中医药局统一组织实施,确有专长考核由设区的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出师考核(一)考核对象符合卫生部第52号令规定的基本要求,学习期满三年,指导老师必须是在江苏省辖区内合法执业的执业医师。
(二)考核程序1.申报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人员,填写《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并经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局审核同意后,向指导老师所在地省辖市卫生局申请报名,省辖市卫生局初审合格后统一报省中医药局复核。
在跟师学习期间,指导老师变更执业地点的,由最后核准其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填写审核意见。
申请出师考核人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2)本人有效身份证明;(3)二寸免冠正面白色背景半身照片4张;(4)高中学历或高中同等学力证明;(5)指导老师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者经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证明;(6)经公证机构公证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7)跟师学习记录等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苏卫规(中医医政)〔2018〕5号

苏卫规(中医医政)〔2018〕5号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各设区市及昆山、泰兴和沭阳县(市)卫生计生委:《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9月29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和执业注册管理。
第三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相关配套文件的制定与修订;负责组织全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负责在本省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组织申报及审核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日常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人员的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在本机构内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考核申请第五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第六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半天,一年不少于50周),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二)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第七条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二)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三)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江苏医术专长推荐信(3篇)

第1篇尊敬的招生委员会:您好!我谨以此信向贵校推荐一位在中医领域具有卓越医术和丰富经验的医生——张某某。
张医生现任职于江苏省XX中医医院,担任主治医师一职。
在此,我衷心希望贵校能够给予张医生充分的关注,并给予其相应的认可和培养。
一、张医生的专业素养张医生自199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
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秉持着“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宗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张医生在中医理论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对中医经典著作有着深入研究。
他熟练掌握中医诊断、治疗、康复等技能,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均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此外,他还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诊疗方案。
二、张医生的医术水平张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1. 擅长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治疗各种疼痛、瘫痪、内科杂病等。
2. 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3. 对肿瘤患者的中医治疗具有深入研究,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4.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分析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
三、张医生的学术成果张医生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参与撰写了《中医临床诊疗手册》、《针灸治疗学》等著作,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此外,他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四、张医生的品德修养张医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他关爱患者,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临床工作中,他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用温暖的语言安慰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张某某医生是一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精湛医术和良好品德修养的中医专家。
我相信,在贵校的培养下,他必将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法规类别】中医管理【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5号【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11.10【实施日期】2017.12.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5号)《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7年7月31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2月20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7年11月10日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和执业注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及执业工作的管理。
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管理。
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
设区的市和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组织申报、初审及复审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日常管理。
第二章考核申请第四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第五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二)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
第六条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的;(二)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三)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江苏省中医药条例

江苏省中医药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07.31•【字号】•【施行日期】2020.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江苏省中医药条例(2020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中医药服务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第四章中医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第六章保障与监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及产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中医药服务、教育、科研和管理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中医药管理职责,采取措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应当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
取得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能否多点执业

取得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后,能不能多点执业,或者在外省执业?2017年4月1日施行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第十条: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对于拟执业的其他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案,注明所在执业机构的名称。
而2017年12月20日开始实施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者,应当向其拟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经注册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且在其考核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执业。
若需要跨省执业的,须经拟执业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两者对比看,国家出台的确有专长《暂行办法》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可以多点执业,而对于是否能在外省执业,还是需要经过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同意。
但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各个省份的资讯来看,暂时只有重庆明确规定批准中医专长医师和执业医师一样,都能享有多点执业的权利。
但对于跨省执业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哪个省份有明确政策出台表示可以执行,仍需重新考取当地的执业资格。
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措施有哪些一正常产妇住院,顺利娩出一女婴,新生儿正常,医院应采取哪些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制定了10点措施,具体如下:①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保健人员;②对全体卫生保健人员实施规定的技术培训;③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孕妇;④帮助母亲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⑤指导母亲母乳喂养,以及当与孩子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⑥不给新生儿母乳以外的任何饮料和食品,除非有医疗适应证;⑦实施24小时母婴同室;⑧鼓励按需哺乳;⑨不给母乳喂养的孩子使用人工乳头或安慰物;⑩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将出院的母亲转到这些组织。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做好2015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做好2015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中医管理【发文字号】苏中医医政[2015]8号【发布部门】江苏省中医药局【发布日期】2015.03.11【实施日期】2015.03.1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做好2015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工作的通知(苏中医医政〔2015〕8号)各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根据《江苏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方案》(苏中医政〔2012〕20号),经研究,定于2015年5月下旬组织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名条件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参加报名:1、按照原卫生部第52号令要求,已签订《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并经县级以上公证机关公证;2、自公证之日起至2015年4月30日前学习期满三年;3、已完成师承学习任务;4、符合《江苏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方案》其他有关要求。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报名时间:2015年3月16日- 4月15日,报名地点:师承指导老师所在地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三、考核时间及地点考核包括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综合笔试两部分。
考核时间:5月下旬,考核地址:南京市(具体时间和地址见准考证)。
四、报名程序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向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各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对申请出师考核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上报省中医药局。
各省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须将出师考核初审合格人员汇总表和相关材料于4月22日前报省中医药局,逾期不予受理。
省中医药局对材料进行复核,符合考核条件的,发放准考证。
五、申请考核需提交的材料1、《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2、本人有效身份证明;3、一寸免冠正面白色背景证件照片4张;4、高中学历或高中同等学力证明;。
江苏省中医药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及产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中医药服务、教育、科研和管理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中医药管理职责,采取措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应当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
每年10月为全省中医药宣传月。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服务能力等,制定中医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和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医疗机构的用地、业务用房、医疗设备等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中医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不作布局、数量限制。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细则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细则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细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诊断:中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结合病史、舌诊、脉诊等常规检查,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通过分析病情中的病机、病因、病位,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中医医师对中医四诊方法和辨证施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临床经验。
2. 中药治疗:中医医师对中草药的药性、功效和配伍有着深入的了解。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核心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以多味、多品种、多功效为特点,可以通过中草药的配伍和煎煮方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独特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医师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经络,以平衡人体阴阳,调整气血流通,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医医师研究和掌握了针灸的穴位、刺激方法和疗效等方面的专门知识。
4. 推拿按摩:中医医师熟悉推拿按摩的技法,能通过按摩、揉捏、推拉等手法,调理人体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5. 食疗养生:中医医师对食物的性味、功效有着深入的了解。
中医注重食疗养生,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适宜的食物和食疗方,调养身体健康,防治疾病。
以上是中医医师专长的一些方面,这些专长是他们在长期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积累的。
中医医术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保健养生,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对于许多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症状不明等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
举个例子,中医针灸治疗在疼痛管理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比如,对于颈肩腰腿疼痛、头痛、面瘫、失眠等症状,中医针灸可以通过调理经络、祛除病邪,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在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痛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总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通过中医诊断、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和食疗养生等方法,中医医师能够全面辨证施治,缓解疾病症状,恢复健康平衡。
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医术在治疗和保健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解读

《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解读近日,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将重点问题解读如下:一、为什么要制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出台背景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二和第三款规定“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管理。
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
”为做好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细化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内容、监督管理等,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组织起草了《实施细则》,并经委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
二、申请参加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根据《实施细则》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人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半天,一年不少于50周),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三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根据《实施细则》规定,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人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三是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四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江苏省中医药局、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中医药局、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日期】2008.06.06•【字号】苏中医政[2008]25号•【施行日期】2008.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中医药局、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苏中医政〔2008〕25号)各市卫生局、省直中医医疗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6〕69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6〕36号)等文件的精神,加快培养一支适应社区卫生工作特点、掌握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经研究,省中医药局、省卫生厅拟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申报、评选,请你们根据《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要求,认真组织辖区内有关机构积极申报,并于2008年7月15日前将《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申报书》(一式四份,附电子版)统一上报省中医药局医政科教处,单独上报不予受理。
附件:1、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2、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申报书江苏省中医药局江苏省卫生厅二〇〇八年六月六日附件1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实施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6〕69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6〕36号)等文件的精神,加快培养一支适应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掌握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医药队伍,省中医药局将设立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开展内容系统、中医药优势特色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较强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及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执业(助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变更类别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苏卫人[2008]30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08.07.23
【实施日期】2008.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变
更类别的通知
(苏卫人〔2008〕30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有关单位、省有关单位: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关于下发〈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的通知》(卫医发〔1999〕第319号)精神,经对各地上报的申请认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资格类别变更材料进行审核、公示,柏廷礼等 64位同志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李名海等32位同志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同意吴俊荣等34位同志变更执业资格类别(名单附后)。
特此通知。
附件: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变更资格类别人员名单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附件1:
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名单。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资格无学历中医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资格无学历中医从业人员执业医师资格认定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
【发文字号】苏卫人[2003]37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
【发布日期】2003.10.20
【实施日期】2003.10.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资格无学历中医从业人员执业医师
资格认定问题的通知
(苏卫人〔2003〕37号)
各市卫生局:
根据《卫生部关于对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前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无学历中医(民族医)从业人员中有关人员进行医师资格认定问题的批复》(卫人发〔2001〕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具体实际,现就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资格无学
1 / 1。
苏州市卫生局关于组织开展江苏省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核的通知-苏卫医[2008]72号
![苏州市卫生局关于组织开展江苏省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核的通知-苏卫医[2008]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a38b99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7.png)
苏州市卫生局关于组织开展江苏省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
核的通知
正文:
---------------------------------------------------------------------------------------------------------------------------------------------------- 苏州市卫生局关于组织开展江苏省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核的通知
(苏卫医〔2008〕72号)
张家港市、常熟市卫生局:
根据《省中医药局、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参加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考试实践技能考核人员名单的通知》(苏中医政〔2008〕62号)精神,我局定于2008年11月17日进行中医(民族医)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苏州市中医(民族医)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核的各项考务工作由苏州市卫生局组织,委托苏州市医学人才服务部具体承办。
二、实践技能考核时间:2008年11月17日(星期一)下午13:00开始。
三、苏州市考试地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书院校区(苏州市书院巷20号)。
四、请张家港市、常熟市卫生局对照附件内容,填写基本情况调查,加盖公章,于11月17日前报我局医政处并组织辖区内考生,准时参加考试。
五、每位考生按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标准缴纳考务费160元。
考生考试时请带好身份证原件和10份中医首诊病案。
附件: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实践技能考核表(略)
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和执业注册管理。
第三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相关配套文件的制定与修订;负责组织全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负责在本省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组织申报及审核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日常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人员的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在本机构内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考核申请第五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第六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半天,一年不少于50周),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二)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第七条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二)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三)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第八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其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主要执业机构在本省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在指导中无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四)仍在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能够完成带教任务;(五)同时带徒不超过4名。
第九条推荐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主要执业机构在本省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从事相应专业中医临床诊疗工作,知悉被推荐人医术专长和诊疗水平;(三)不得同时为被推荐人的指导老师;(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在推荐中无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
第十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江苏省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并经当地公证机构公证,在公证后1个月内向长期临床学习医疗机构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
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
师承人员师承学习期间应当主动接受所在医疗机构及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管理。
第十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后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的,应当在医疗机构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并与指导老师及临床实践医疗机构签订《江苏省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协议书》,临床实践期间主动接受所在医疗机构及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管理。
第十二条符合本细则第六条或者第七条规定的人员,可以根据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发布的考核通知,向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提出考核申请。
第十三条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二)本人有效身份证明;(三)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症或者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等,以及能够证明医术专长确有疗效的相关资料;(四)至少两名推荐医师的推荐材料。
第十四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除应当提交第十三条材料,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经当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江苏省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二)自公证之日起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的证明材料(学习笔记、临床实践记录等);(三)指导老师出具的跟师学习情况书面评价意见、出师结论。
第十五条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除应当提交第十三条材料,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具有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中医医疗服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脉络、家族行医记载记录、医籍文献等;(二)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证明,或者至少10名患者的推荐证明(患者与被推荐人有近亲属或者利害关系的应当予以回避)。
第十六条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必要时可以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审核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对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医疗纠纷且造成严重后果的、申请材料不实不全的、不符合中医医术专长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对符合考核条件的人员、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信息予以5个工作日的公示,对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报送设区的市中医药主管部门。
设区的市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复审,复审合格的报送省中医药主管部门。
省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对符合考核条件的人员、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信息予以公示。
第三章考核发证第十七条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行专家综合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
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
第十八条考核专家应当对参加考核者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点考核其安全风险意识、防范措施及相关知识。
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
涉及安全性及疗效无法判定时,考核专家有权要求参加考核者提供使用方药组成;参加考核者要求对其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及方药组成保密的,考核专家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九条内服方药类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诊法技能操作、现场辨识相关中药等。
(一)医术专长陈述。
参加考核者重点陈述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基本内容、方法、特点,适应症及适用范围,有效性及独特性,安全性及风险防范措施,以往典型案例回顾等。
(二)现场问答。
围绕参加考核者医术专长,考核有关中医基础知识、诊断技能、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方法独特性等内容。
(三)诊法技能操作。
围绕参加考核者开展的医术专长,结合中医四诊理论,考核有关中医诊法技能操作。
(四)现场辨识相关中药。
围绕参加考核者常用中药品种考核中药种类、药性、药量、功能主治、性味归经等知识点以及用药禁忌、药品毒性等风险点。
第二十条外治技术类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外治技术操作、现场辨识相关中药等。
外治技术中不涉及中药的不考核现场辨识中药。
(一)医术专长陈述。
参加考核者重点陈述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基本内容、方法、特点,适应症及适用范围,有效性及独特性,安全性风险认知及有效防范措施,以往典型案例回顾等。
(二)现场问答。
围绕参加考核者医术专长,考核有关中医基础知识、诊断技能、技术方法、技术规范、治疗效果以及方法独特性等内容。
(三)外治技术操作。
围绕参加考核者开展的医术专长,结合中医理论,考核有关中医外治技术操作。
(四)现场辨识相关中药。
围绕参加考核者常用中药品种考核中药种类、药性、药量、功能主治、性味归经等知识点以及用药禁忌、药品毒性等风险点。
第二十一条治疗方法以内服方药为主、配合使用外治技术的,主要以内服方药类考核为主,增加外治技术考核;以外治技术为主、配合使用中药的,主要以外治技术考核为主,增加内服方药类考核。
第二十二条考核专家根据参加考核者的考核情况,结合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等,对其医术专长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独特性进行现场评定。
必要时可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采用票决制。
第二十三条考核合格者,考核专家对其在执业活动中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进行认定,由省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第四章考核组织第二十四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专家库,强化考核工作人员和专家培训,严格考核管理,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
省中医药主管部门每年组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核时间提前3个月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五条根据参加考核人员申报的医术专长,由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专家库内抽取考核专家。
考核专家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者中药师;(二)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中药学)经验和技术专长,具备副主任中医(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从事中医临床(中药学)工作15年以上具有师承或者医术确有专长渊源背景人员;(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
第二十六条考核专家是参加考核人员的近亲属或者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予以回避。
考核专家应当未参与对传统医学师承、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等有关培训的活动。
第五章执业注册第二十七条中医(专长)医师实行医师区域注册管理。
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者,应当向其拟执业机构发证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注册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
中医(专长)医师执业注册管理按照《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中医(专长)医师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执业范围包括其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
第二十九条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者,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外省中医(专长)医师拟在本省执业的,需经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三十条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其执业范围、诊疗行为以及广告宣传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专长)医师有关卫生和中医药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基本急救技能、临床转诊能力、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指南、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报告制度、中医病历书写等知识的培训,并为中医(专长)医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提高其执业技能,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十二条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参加定期考核及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
中医(专长)医师定期考核要求参照《江苏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执行。
第三十三条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的,或者执业时间满5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