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说课稿第【1】篇〗《曹冲称象》名师教案说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说教学重点: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说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我准备了一节关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的说课稿,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详细介绍。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
在这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 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3. 能够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诗中的景象;4. 能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诗中的景象,并能够将这种描绘方式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诗文的展示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设计和讲解;3. 作业本:用于布置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PPT课件上的庐山瀑布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让学生猜测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朗读诗文:我会带领学生朗读诗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地停顿和语调,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3. 解释词语:我会对诗中的生僻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义。
4. 解析意象:我会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瀑布”、“云烟”等,让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
5. 描绘景象: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诗中的景象,如“瀑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像一幅壮丽的画卷。
”6. 应用写作: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自己曾经见过的美丽景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背诵诗文:我会让学生背诵诗文,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自己曾经见过的美丽景观,并写一篇短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运用读图、换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雾”“淘气”“岸”“躲”“消失”等词的意思。
2.借助课题,利用文中表示地点的词句有序表达雾的行踪,体会雾的活泼与淘气。
3.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细读语段,照样子说清事情,进一步感受雾神奇可爱的淘气形象。
【说教学重难点】借助课题,能利用文中表示地点的词句有序表达雾的行踪;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细读语段,照样子说话,进一步感受雾的淘气和神奇。
【设计理念】童话之美,在于语言和形象,由文本传出,驻足心间。
本课教学基于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以“淘气”为线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展开说学习过程,与小雾孩共同历经的心里路程,品语词之美,悟形象之趣。
【预设过程】(一)、板块一:识“淘气”,感知“雾”的样子1.看图识雾:(1)写“雾”。
(2)看图激趣:这是山里的云雾,这是城市里的大雾。
在我们眼里雾是白白的.,浓浓的,但是有一位作家他说雾是什么呢?2.初知形象。
引出故事: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指名读,这位作家说雾是什么?理解“淘气”:怎样的孩子是淘气的孩子?3.揭题。
(二)、板块二:知“淘气”,练说“雾”的行踪这个淘气的雾孩子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先来看看读书要求。
1.自由读文,提出要求:2.读一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3.想一想:雾在哪里?用“——”画出句子。
4.反馈导学:雾在哪里?(出示句子)(1)雾先来到哪里呢?(板画大海)(2)再来到哪里?识“岸”:看看图,找找岸边在哪里?跟着放大镜一起去看看,你找对了吗?岸,就是靠近水边的高地,所以上面有个山字头。
海边的高地是——(板画海岸)拓展:河边的高地——湖边的高地——(3)接着雾又来到哪里?(板画城市)这是海岸边的城市。
①识“躲”:你能给躲换个词吗?(藏)还可以换什么词?②比较:如果把他换成(飘)读读看,你觉得哪个字更可爱更淘气?指名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doc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葡萄沟》一、说教材《葡萄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1课,属于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二、说学情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能与能力:认识并会写本课份、坡、客等8个字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识。
五、说学法教法1、阅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最直接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示范读、学生领读、齐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领会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难忘的泼水节》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2.重、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地深厚感情。
3.课时安排:2课时二、说教学目标1.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阅读情趣。
由此,我确立了“情感和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确立“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三、说学生情况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
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
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b)朗读感悟《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封信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整本书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封信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整本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封信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讲的课文是《从现在开始》。
《从现在开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的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
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苦不堪言,而小猴子却让动物们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
课文蕴含着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本课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
小猴子则不同,让动物们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深受大家的拥戴。
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
3、教育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别人。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别人。
难点:通过细读课文,帮助学生弄清猴子当选“万兽之王”的原因。
第一课时,我主要进行识字教学,写字教学。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我主讲的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细读感悟,通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
在教学中,要极力使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个性特点,使本文的难点在讲读中得到突破。
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阅读全文的重点段,了解动物轮流当“万兽之王”的过程,并抓住动物的语言,让学生充分的读。
教给读书方法。
努力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灵的感受。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节课,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
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和语文课要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辨证统一的特点,在教师指导点拨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获取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场景歌》部编版

-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和理解词语。
-在诗歌朗读环节,教师强调韵律感,指导学生通过节奏变化体会诗歌的美感。
-通过观察图片或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场景描述,锻炼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生字词进行描述时,可能存在记忆模糊、用法混淆等问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场景歌》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场景歌》部编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如“场”、“景”、“歌”等;学习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如“金色的”、“丰收的”等;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体会课文描绘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场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与运用: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场”、“景”、“歌”等,以及四字词语,如“金色的”、“丰收的”等,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的场景。
-诗歌朗读与欣赏:通过朗读《场景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观察力与想象力培养:观察课文描绘的场景,通过图片、实际情境等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环境。
-诗歌韵律美的感知:二年级学生对于诗歌的韵律感可能还不够敏感,难以自主发现和体会。
-观察与描述的结合:学生可能观察到了场景,但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举例解释:
-教师在教授生字词时,可通过造句、词语接龙等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运用能力。
-针对诗歌韵律美的感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分组朗读,通过听觉体验,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偏旁记字、借助等方法,正确认读“雾、淘”等12个生字,理解“甚至、无论”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岸、屋、散”等8个生字。
2.在语言、情境中展开想象,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感受雾的淘气。
3.整合教材资源,能够仿照课文用“无论……还……都……”说话,交流雾给景物带来的神奇变化,了解雾的自然特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说教学过程:一、承旧知,建立情感,激发兴趣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诗人的文字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这使我们感受到想象像一个小精灵一样,为我们插上翅膀,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现在,我们就和这个小精灵朋友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板书:想象)(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篇课文,温习单元要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二、做游戏,积累词语,导入新课1.看偏旁,学生字。
同学们,你们看,精灵朋友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偏旁:我们来玩“偏旁交友”游戏吧。
看到你能想到哪些生字朋友?(雨、露、雪、雷、霧……)2.比字义,有发现。
看这些带雨字头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3.多拓展,多积累。
雨:你能用“雨”字说几个词语吗?(阵雨、下雨、雨水……)露:你在哪里见过露珠?雾: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说说这个词语:一()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一片雾有关系,我们一齐读读课文的题目。
(出示课题)这一片雾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入课伊始,抓住“雾”这个生字,由偏旁部首到字,由字到词,由词到词组推进性训练,并自然过渡到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的学习。
)三、初读文,借自学单,初识雾孩子1.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小声读读课文,标上自然段。
请你借助课文中的拼音把不认识的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比较长的句子请多读几遍,和同桌一起完成自学单。
(设计意图:把课堂整块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和学习伙伴交流,促进学习的主动性。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备考教招)《场景歌》说课稿

《场景歌》说课稿一、说教材《场景歌》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旨让同学们在认识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员活动这些场景中认识数量词并在生活中运用。
课文以简单词组组成的儿歌形式呈现,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背诵,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则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借助汉语拼音准确地认读汉字。
已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和学习经验,为本课时的认字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写字时还需在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上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已经能结合图片和上下文,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三、说教学目标明晰的学习目标能为学生的学及教师的教指明方向,所以,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我制定本课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1、借助图画,熟字记忆新字,形声字规律识字或给字组词说一句话的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基于目标确定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字。
会正确书本课会写字。
难点: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法上,我采用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学生读书,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既促成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在学法上: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读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预计用时3分钟)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我就借助师生互动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一下子引到课堂上,引到课文中来。
板书课题《场景歌》在旅游的吸引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接下来的内容感兴趣,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我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计用时4分钟)首先听老师读课文,听清字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课《葡萄沟》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书写12个生字。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说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具学具: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同学们,说起旅游,你们一定高兴。
有首农谚将给我们带路,带到我国遥远的西北部新疆,那里的水果可多了。
你听:“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lè)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现在我们先到吐鲁番附近的什么地方?(板书课题:葡萄沟)认识比较“沟”(勾画、结构、购买、够吃)书写“沟”。
你发现这个地名有什么有趣之处吗?2、是啊,课文会告诉你那里的风土人情呢!听录音范读,再让学生自读课文。
3、学习要求:(1)读准字词,读好难句、长句。
(2)边读边记,葡萄沟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完课文,同学们一定对葡萄沟有了一些印象)1、(读课文,找一找:)比如,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你找到这句话了吗?(指名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读后学生自由汇报:)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先看看下面的句子。
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的情况。
(1)葡萄沟在()。
认识“疆”、“吐鲁番”。
比较识字:边疆,冻僵。
咕噜,粗鲁。
翻身,吐鲁番等。
(2)葡萄种在山坡的()。
认识“梯田”的“梯”。
(字谜:弟弟站在木头边。
词语:如电梯、木梯、阶梯等。
)什么是梯田呢?一起来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3、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说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说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
1、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畅所欲言)2、揭示课题:一封信。
(板书、齐读)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再全班交流。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认识“等、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 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说教学重点1. 回顾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2. 通过观察字形、做动作、对照插图等方法辨析“漂”与“飘”,并能准确运用。
说教学准备田字格磁贴、纸船与风筝实物、松鼠和小熊、彩色粉笔。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会写“折、扎、抓”3个字。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 继续学习默读,提取信息,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过程一、实物激趣,尝试猜读1. 出示实物,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出示纸船和风筝实物,展示后贴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与纸船和风筝有关的故事。
2. 引导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全文没有标注拼音)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做上记号。
3. 回忆、汇报:没有拼音帮忙,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呢?你之前积累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预设:联系上下文、猜读、查字典、查识字表、问老师、问同学……4. 谈话:有这么多识字的好方法,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自己读故事了。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动脑筋想办法。
5. 交流方法,指导猜读。
出示:松鼠抓住祝你幸福愿意哭(1)要求:猜猜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预设:根据字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比如“抓”;第二种,利用插图猜字,比如“筝、鼠”;第三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字,比如“幸、愿”:第四种,根据字形猜字,比如“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45号参赛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夜宿山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想象”,编排了3篇讲读课文和语文园地二部分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夜宿山寺》是本课的教学内容。
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本课的编排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学情分析本诗短小易读,学生容易背诵,然而学生对其诗的意思不能完全理解,对其意境不能完全领会。
因此,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统编本教材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及其课后习题的提示,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置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板块,并通过这五个板块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板块一:简介作者,分析课题1.出示李白图像,简介李白,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从而引出今天学习内容:夜宿山寺。
2.分析课题,明确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和事件。
其中,“宿”字学生可能不理解,出示甲骨文“宿”字作讲解。
【意图】分析标题,为下面理解诗意奠定了基础。
板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在山寺上夜宿的感受:高2.这是一首很有意境的小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学段的孩子要求他们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并初步培养他们写话的兴趣。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童话故事,爱读《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一夜一个好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课文中那可爱又傻气的风娃娃多么像平时生活中的孩子们呀!低年级学生能读懂课文意思并对风娃娃产生喜爱之情。
但其中的哲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他们的知识面宽,对自然现象也很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老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想象,培养扩散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故事,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教学中应抓住故事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细微之处,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获得情感体验。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就我执教的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中的《登鹳雀楼》进行说课,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谈一些我的想法。
一、研读文本说教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而《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这首古诗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我结合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我设计了这一课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来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二、学情分析刚上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在学前已经有了朗读古诗的基础,但学生只是凭借着记忆来读好古诗,古诗中的一些生字并不是真正的认识,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理解,从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来看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识字教学。
然后是虽然学生会读会背古诗,但头脑中缺失画面感,也就是说学生是在无意识的背诵古诗,诗句的意思他们并不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会充分的关注对学生诵读和背诵的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结合上下文体会诗的大意,感受诗的韵律,从而使学生爱上古诗。
三、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学写“依、尽”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写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写的画面。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葡萄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1课,属于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但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二、说学情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水平和思维水平,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
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能与水平:理解并会写本课份、坡、客等8个字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团结的准确理解。
五、说学法教法1、阅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最直接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示范读、学生领读、齐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领会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以培养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冲称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做具体说明。
一、教材《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
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爱动脑筋想出了秤大象的办法的故事。
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大胆表达的品质。
二、学情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
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遵循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才”等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
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交流、看动画、结合课后题等多种手段,根据步骤,用上表示顺序地词语,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同时,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1.图文结合法。
借助多媒体,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此外,在学习重点段时,通过演示图,让学生能根据提示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自读提示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自学提示,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读书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说课稿第【1】篇〗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子”.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说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说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下大雪,孩子常常喜欢干什么?—堆雪人.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雪孩子给你们认识.二、看图自读文,检查自读情况。
1、看图小声的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一拼.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这篇课文有多少段?你哪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三、学习生字1、师出示生字卡片: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师随机学新偏旁“子”2、强调多音字“着觉”.3、指名小老师**领读4、师抽查,开火车读.四、理解课文内容1、观察挂图1、2,图上画了什么?兔妈妈和小兔在做什么?﹙1﹚雪孩子是怎么样?﹙2﹚齐读一、二段.﹙3﹚指名读,师评议,再读.2、看图说话﹙挂图3﹚,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1﹚小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的可开心了!谁来读?﹙指导读出开心的语气﹚.﹙2﹚练习“又———又————的”说法。
3、小兔玩累了,就回到屋里休息,接着发生了什么事?4、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变成了什么?﹙白云﹚5、思考:救小白兔时雪孩子知道自己会化掉吗?它为什么还要去救呢?﹙小组讨论﹚。
6、挂图8,雪孩子是怎么飞上天的?你知道吗?﹙雪化成水,水蒸气后形成云﹚。
7、请小朋友想想雪孩子会回来吗?什么时候?8、全班齐读。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真多!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雪孩子,和学到了一个新的偏旁“子”。
第二课时说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与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会写“瓜、衣、来”。
说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写生字。
说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课文插图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摘苹果的方式读生字。
2、观察挂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图?2、请你读一读写这幅图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说课稿【第1篇】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
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
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
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
最后用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
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
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
(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
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
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
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说课稿第【1】篇〗【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体会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说教学重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学难点】通过读懂课文内容,增强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感情和企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课前准备】1、请学生搜集有关中国台湾宝岛的风景或文字资料。
2、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中国台湾地图〉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中国台湾。
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有一个台湾省最大的湖。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文武庙等许多名胜古迹。
你们想到那里去看看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日月潭。
二、读中感悟,品味美景1、请孩子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你可以自己大声地读,可以和同桌的伙伴一起读,也可以下位和好朋友一起读,还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吧。
2、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日月潭在不同时候的景色?3、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回答。
4、引读第3、4自然段,大家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师进行提问式引读———师:清晨,日月潭的景色是怎样的?生:……师:中午,太阳高照,日月潭会是怎样的景色?生……师: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又是怎样的景色?生……5、在这些不同的景色中,想想什么时候的景色是你特别喜欢的,就用“~~”把这些句子勾画下来,然后努力地把它读好,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6、指名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学生先读哪一部分,就先学习哪一部分的课文。
)例 1. 日月潭清晨时的景色。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1)多美的语句呀!我也特别喜欢,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请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一、说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说教材: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
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
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三、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三、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
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
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
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
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1)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1)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2)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1)()有(),大象()()(2)()()()()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曹冲称象》说课稿一、说教材《曹冲称象》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
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
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说教学目标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
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分别是:(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了解秤是不能称大象的。
所以称大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复习生字词。
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使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
使同学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辅助动画,理解内容1.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2.播放动画,整体感受曹冲如何称象。
3.分步演示,深入理解课文。
4.按照课件的提示,复述称象过程。
5.独立叙述称象过程。
(四)总结全文,拓展积累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事要想曹冲那样多动脑。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切入点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的整合。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故事任何的一个历史故事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本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遥远,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所以在开课我以大家都很熟悉的秤来导入主题,进而出示大象的图片,大象是否能用秤来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化静为动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把教材比较抽象的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直接导入课题,便于学生接受知识。
由于学生对于曹冲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出示一幅关于曹操和曹冲的图片,并且简单给孩子们介绍他们。
他们生活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曹冲只有七岁。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二)多媒体游戏,复习旧知二年级的识字是一个重点的内容,但是孩子们往往只是机械的记忆,达不到理想效果。
我深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设计了游戏来复习生字,以多媒体游戏为载体,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了孩子兴趣。
(三)理解复述,突破难点二年级的教学仍以朗读作为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这个环节我借助信息教育技术,让孩子们由浅入深的进行朗读学习理解。
二年级的同学具有初步理解词语的能力,但是要让他们对整个故事进行复述就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称象的过程,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动画来帮助大家理解课文。
这样能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通过学生自读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对曹冲称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抽象的理解。
然后通过看动画片的方式,产生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
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享受,同学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聪明绝顶的曹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过程。
为帮助他们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做好铺垫。
最后通过再次分步看图提示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乏味化为有声有色的一个过程。
这些动画能够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乐于表达。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重点,练习从低年级开始就能有序的说一段话。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四、说教学反思在本课,我运用了静态图片和动态动画结合的方式,针对重难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能突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坐井观天》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是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已学生字。
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二、说教学重难点: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