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合集下载

维护国家主权 确保海洋权益

维护国家主权 确保海洋权益

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海洋权益摘要:2010年9月7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在钓鱼岛海域久场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海域,一艘中国拖网渔船船头与日本海上保安巡逻船船尾相撞。

巡逻船部分受损,但没有人员伤亡。

日本海上保安厅7日晚,6名巡逻船上的海上保安官以涉嫌违反《渔业法》为由进入了渔船进行检查,并以公务执行干扰嫌疑罪逮捕中国渔船的41岁男性船长。

关键词:钓鱼岛;主权;国际海洋法钓鱼岛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日本竟敢在我们自家门口叫嚣,欺负我们的渔民,这可不是件小事,是日本针对钓鱼岛问题对中国的挑衅,中国自是不甘屈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们要求日本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执法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

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那么在对钓鱼岛主权问题做出正确论断之前,先来谈一下钓鱼岛的价值所在吧。

钓鱼岛的战略价值是重大的,这不仅在于岛屿本身7平方公里的主权标志,而且在于其潜在的军事价值,除此之外,钓鱼岛海底还蕴藏了大量的石油,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保卫钓鱼岛的主权所有,绝不能容许日本的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乃是国家利益的要求。

海权是历史上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发展海权是中国应对现实威胁的需要,尤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的海军问题;经济全球化不能不包含着自卫手段的全球化,保卫海外能源、自由贸易权利的能力取决于海外军事投送能力的远近;发展海权可以增强中国与大国特别是美国分享海权利益的能力。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使用是防御性、自卫性的,是以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国家权益为目的,是地区性的、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

中国海权现状及捍卫海权的策略

中国海权现状及捍卫海权的策略

中国海权现状及捍卫海权的策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梦想建成强大的海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海权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在海权发展战略研究中,很多人把发展海权等同于发展海军。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海军仍然广受重视的同时,海上行政执法力量日益兴起,逐步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

“海权”( sea power) ,又可译作“海上力量”,是海洋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

“影响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主要因素可列举如下:地理位置;形态结构,其中包括与此相连的天然生产力与气候;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众特征;政府特征, 其中包括国家机构。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我国海洋概况。

我国的海洋由四个边缘海组成,从北到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到山东半岛蓬莱角,黄海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北岸到济州岛,东海南海的分界线广东汕头南澳岛到台湾岛南端,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我国的领海基线由山东高角到海南省陵壁角,领海宽度12海里,琼州海峡、渤海、台湾海峡为我国内海,并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我国的海疆面积达到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我国的海疆线为著名的“九段线”,此线于1946年由中华民国当局勘测,并出版在以后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最开始为“十一段线”,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九段。

在我国海域周边依次分布着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等国。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海权意识。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思想是传统的农业思想,在近代以前基本上没有海权的概念,随着近代大部分的外国入侵来自海上,我国民众的海权意识才开始逐步萌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及至改革开放后,海洋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大,我们的海权意识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海洋安全环境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马汉海权论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马汉海权论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马汉海权论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作者:夏苇航来源:《出版广角》2015年第08期【摘要】马汉最早提出的海权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海洋作为还未被人类深入研究和开发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在21世纪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各海洋大国纷纷提出有关海洋发展的战略和构想。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几个国家之一,维护和发展海洋权益对民族崛起和国家富强意义重大。

本文将借助马汉的海权论对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马汉;海权;海洋权益;《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作者单位】夏苇航,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纵观世界历史,许多称霸一时的国家,无不是以海立国、以海兴国。

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实力击败荷兰,掠夺了世界上大片的领土和海域,鼎盛之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而后,摆脱英国统治的美国,利用其背靠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地理优势,一举崛起,终成世界一霸。

近几年,中国的海洋权益遭受严重侵犯,如南海海疆权益遭到侵犯,钓鱼岛问题不断升温。

因此,思考马汉的海权论,规划海洋战略,加强海洋意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经刻不容缓。

一、海权论的提出和主要内容美国著名历史军事学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年出生于海军世家,他曾在海军任职,一生致力于海军理论研究和著述。

1890年,马汉撰写《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并在书中正式提出影响后世的“海权论”。

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1月版)这本书中,马汉首次提出“海权”概念,认为海权就是凭借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具体来讲,马汉认为海权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理解,狭义上的海权是指一个国家主要运用海军力量来实现对海洋的控制;广义上的海权则是指除了海上军事实力,国家还可以运用其他海洋要素实现海权维护的目的,如海洋运输、海洋经济产业等要素。

马汉重点强调,一个国家海权的强弱取决于强大的海军实力和海上贸易的结合。

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海洋权益

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海洋权益

2010年以来,中国周边地区多个海域形势趋于复杂,多个国家或单独或联合举行海上军演,一时间各种海上演习“扎堆”,周边海军竞赛浮出水面。

中国周边黄海、东海、南海同时“波动”,近海三大海域“维权”与“维稳”形势趋于严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国际法基础上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主权。

然而,从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长度来看,中国只占世界第94位。

如果按照可管辖的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世界沿海国家平均为0.94,中国仅为0.3。

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中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得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

海权是历史上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发展海权是中国应对现实威胁的需要,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使用是防御性、自卫性的,是以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国家权益为目的,是地区性的、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

中国海权功能主要有:能粉碎任何危害中国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能有效地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能遏止来自海洋方向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保持有效的海上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在《中国海洋发展报告二00九》报告中指出,中国大陆周边海洋形势相对平稳,黄海形势稳中有忧,东海形势突破与挑战并存,南海形势复杂多变。

在南海,目前南沙群岛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表面上看是岛礁之争,实质是资源之争。

在东南亚地区,南沙群岛争端解决没有实质性进展,中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状况没有改观。

中国维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处于相对和平的态势,但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各国之间力量的角逐日趋激烈。

中国海权维护问题

中国海权维护问题

中国海洋权益维护问题(东海和南海问题面面观)摘要:高速发展的21世纪,海洋发展也越来越本文主要是关于如何认识海权,如何维护海洋权益,未来中国在海洋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观点。

着重描述对海权维护的必要性和对中国海军的战略规划。

关键字:中国海权海洋战略海军一、对于中国目前海权问题的认识(一)对海权的理解海权,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它涉及了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海权对濒海国家的生存发展有决定性意义。

在19世纪末的美国,当欧洲列强进行造船竞赛和舰队决战的时候,美国海军的马汉将军提出了“海权论”。

他把海军建设上升到国家命运的高度,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大战略角度认识海上力量,提出了“炮舰外交”、“海军威慑作用”等观点,认为海军在战时和平时具有“共同价值”的观点。

逐渐地,各个国家开始逐渐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二)中国海权问题:东海南海问题直击近来,一系列有关中国周边岛屿及海洋权益争端的消息不断传出。

在东海,日本极力强化对中国“钓鱼岛”的“事实实施”,借“撞船事件”图谋“法理控制”,对中国海军穿越琉球群岛公海海域的正常之举一再反应“过敏”,不时大肆炒作中国军舰“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不断炮制“中国海军威胁论”。

在南海,中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双边岛礁争议日趋复杂化,“第三者插足”愈发明显。

一边是越南、菲律宾等国挖空心思要“傍大款”,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对华施压,并将中越、中菲双边争议“多边化”;一边则是美国想方设法“插手”南海问题,企图以此增加对华制衡“筹码”。

中国的海权当然包括了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南海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

而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

一、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历史上,我们一直把海洋视为天然屏障,更谈不上主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进入21世纪以来,“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上通道及海权的需求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选择。

中国人第一次产生“海上生命线”意识,进而提出建设强大海权的要求。

二、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海洋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海洋资源空间、海洋生产空间、人类活动空间)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按照资源的属性,海洋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从广义上讲,海洋空间资源也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m2,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

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

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

岛屿问题是核心。

国际海权竞争下的中国安全利益一、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在南海,越南向联合国提交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大陆架划界案。

论中国海权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中国海权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中国海权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由于中国复杂的历史渊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慎重处理的问题:中国海权。

海域,同样是中华民族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海洋从未有过如此紧密的联系。

发展海权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阐释了中国海权的问题,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对发展海权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海权南海东海解决方法海权,就是海域主权及国家海洋权益。

维护蓝色国土安权等权利的简称。

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利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海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从古至今,由于中国文明是大河文明,重农耕经济。

长期的政治制度也促使中国更加重视陆上的权利。

而由于近年海洋问题的不断凸显,海权纷争的不断兴起,这必定注定中国从陆权向海权的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逐渐成为了社会和专业人士关注的热点。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海洋不仅本身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来源,而且承载了中国绝大多数的进出口贸易,无论是矿产资源的进口,还是商品的出口,大都依靠海运。

纵观历史,当海上贸易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提升到这样的地位时,自然便会促使其认真思索海权问题。

另一方面,来自外界的因素也成为海权问题思考的重要动因。

近30年来中国周边海域发生了一些列的事件,都使海洋和海权问题在中国官方和社会上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

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东南海的一些权益早已遭到他国的掠夺(我国的海洋权益范围总的是473万平方公里,可是我国实际控制范围只有80万平方公里)这些国家(如日本,菲律宾,越南等)明目张胆地掠夺我国的海洋资源。

在中国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将近一半存在着争议:岛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海洋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

我国的8个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海洋权益提出了无理要求,这涉及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增强海洋意识 维护海洋权益[形势与政策论文]

增强海洋意识 维护海洋权益[形势与政策论文]

增强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商学院金融121班庞诗婉1223110122什么是海洋意识?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的认识的总和。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重要体现。

但是,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传承的是5000年的农耕文化,这是我国全民海洋意识薄弱的重要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陆轻海、陆海分离发展的思想,使人民群众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缺乏。

然而海洋意识是任何一个民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的精神和思想基础。

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曾经表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近代中国的敌人都是从海上打进来的,建设强大的海上长城,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的心声。

海洋既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源头,又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

不说早期中国制造了指南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等对中国及世界的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单单从近代而言,正是因为海防和海军力量的不足,中国才逐渐被淘汰出世界一流大国的行列。

而与此同时,近代世界任何一个大国崛起,无论是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是依靠海洋,即使像德国这样非常像内陆的国家,也一直在为加强海军力量而努力。

相比之下,正是因为中国一直以来海洋意识的薄弱,才导致中国当前的复兴之路艰难。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多重要?用100多年前美国学者马汉的话说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通过海权,它才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如果算上海洋领土,我国的领土面积将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

然而,大多数国人所熟悉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而海防线的计算仍不甚精确,可见全民海洋意识的淡薄。

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说:"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这一观点对现代中国仍然至关重要。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中 国 早 在 2 世 纪 7 代 ,就 在 东 海 开 始 从 事 海 洋 勘 探 0 0年
共有 约 30万千 米 蓝 色 国土 ,差 不 多是 我 囝 囝士 面 积 的 0
13 /。中 国 陆 海 领 土 加 在 一 起 大 概 是 1 0 0多 万 千 米 2 。中 国 的 海 洋 权 益 包 括 岛 礁 主权 、 洋 划 界 、 洋 资源 以及 海 洋 生 态 。 海 海 还 面 临 一 系 列 新 的挑 战 , 2 0海 里 外 大 陆 架 划 界 , 上 安 全 如 0 海 通 道 , 国私 自闯 入 我 海 区军 事 测 量 和 海 上 恐 怖 主 义 等 问 题 , 外 以及 大 国 介 入 我 海 域 『题 。 口 J
科考工作 。 0世纪 8 2 0年代初 , 中国海 洋地 质工作 团 队在完全
属 于 中 国 管 辖 的 浙 江 宁 波 东 南 18海 里 ( 5 千 米 ) 专 属 8 3( ) 的 经 济 区 与 大 陆 架 范 围 , 东 海 盆 地 的 浙 东 坳 陷 的西 湖 凹 陷约 即 2 千米 的 区域 , 行 大 量 的海 洋 地 质调 查 、 星 遥 感测 量 和 O万 进 卫 海 底 油气 资 源钻 探 工 作 。在 西 湖 凹 陷 区域 发 现 了平 湖 、 晓 、 春 断

新 的海洋 地缘 政治 理念
18 9 2年 联 合 同海 洋 会 议 上 通 过 《 合 国 海 洋 公 约 》 于 联 并 19 94年 生 效 。世 界 海 洋 分 为 国 际 管 辖 海 域 、 家 管 辖 海 域 两 圄
大部分 。
( ) 家 管辖 的 海 域 。 沿海 国家 和 岛 屿 国 家 , 濒 临 的 海 1国 把 域 包括 领海 、 毗连 区 、 专属经 济 区和大陆架 、 岛屿等 属于 国家 管 辖 的海 域 作 为 本 困海 洋 国 土 的 组 成 部 分 他 们 提 出 的维 护 国 家海 洋 权 益 ,即 维 护 与 保 卫 属 于 同 家 领 土 主 权 及 其 权 利 向 海 洋 国土 延 伸 的 权 利 与 利 益 ,以及 开 发 利 用 海 洋 圈 土 的 国 家 海 洋 经 济发 展 和 保 卫 海 洋 安 全等 问 题 。 ( ) 洋 岛屿 的 战略 价 值 。一 个 小 岛 可 有 领 海 1 里 为 2海 2海 半 径 画一 圆 周 的 面 积 , 获 得 4 0海 里 2 1 0 可 5 即 0千 米 2 域 5 海

亟待唤醒海权意识 切实维护中国海权

亟待唤醒海权意识    切实维护中国海权

亟待唤醒海权意识切实维护中国海权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耿庆明一、中国海权面临的严重挑战胡锦涛主席指出:“海洋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海洋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

无论是推进发展还是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在海洋空间都拥有巨大的战略利益。

”由此可见,国家安全利益已经走向海洋。

然而,2009年以来中国海洋周边局势骤然紧张。

先是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所谓“领海基线法”,擅自界定菲律宾自认的“专属经济海域”,宣称对位于其西部海域的中国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菲称“斯普拉特利群岛”)拥有“主权”。

3月5日,即将离任的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陆“视察”中国南沙群岛的弹丸礁(马称“拉央拉央岛”),首次以总理身份宣称“弹丸礁主权归马来西亚”。

3月8日,在中国领海南中国海海域,发生美国海军监测船“无瑕”号与五艘中国船艇对峙事件。

等等等等。

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万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享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主权和管辖权,是一个海洋大国。

然而,目前中国周边海洋的严峻局势却表明,中国与海洋大国的身份严重不相称:在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中,中国实际控制的海域不到一半,中国的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民被扣留,中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早已名存实亡。

几乎全部海洋邻国都不同程度地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了无理要求,涉及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目前,中国东海之滨的钓鱼岛已经被日本实际军事控制,韩国也时不时跳出来对中国苏岩礁指手划脚,而南沙群岛中主要岛礁基本上为周边东南亚国家实际掌控。

中国领海主权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二、唤醒海权意识维护中国海权1.唤醒国人的海权意识! 坚持“南中国海”全称!在北京世纪坛,中间主坛的面积匠心独具地用了960块花岗岩拼对而成,用以象征我们的国家版图,整个坛面也恰好是960平方米,很艺术地代表了960万平方公里。

由海权的重要性来浅谈我国的海权问题

由海权的重要性来浅谈我国的海权问题

浅谈维护海权的重要性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脱离海洋而存在.海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海权成为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它的重要性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多方面。

自改革开放后,有关中国的海权受到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就海权问题发生很多的矛盾和摩擦,然而海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解决海权问题迫在眉睫,我国现在需要一个符合国情的海权发展策略。

在《海权论》中马汉首次明确的提出:“自有史以来,海权都是统治世界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国家要称霸世界,并在国内达到最大限度的繁荣与安全,控制海权为首要之务。

陆权国家,如果没有出海口,无论其国土如何广袤,最后终难免于衰亡的命运。

一个国家如果能用海军力量控制了海上平原,并保持强大的商船队,则全世界的财富资源,便都可以供他役使。

”由此可见海权对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一下便是我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安全方面来谈谈海权的重要性:1.政治方面.在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是隔海相望,国与国的政治实力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一些重要的海峡,港口,海湾,海上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必争之地.哪个国家掌握了这些海洋的控制权,就等于在国际上掌握了发言权,因此海权的掌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强弱的代表.为了稳定增强国家的政治,近年来有关海权问题的争夺越来越严重.2.经济方面:在当今国际环境下,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渐加深.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能源的输送,都要通过海运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资源的运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并且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要推动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各国都明白要想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要确保海权的掌握。

3.文化方面: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2011年第1~2期本刊专稿7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沈伟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室教授(100091)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从政治上看,海洋是国家领土主权和权益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岛屿。

从经济上看,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从军事上看,海洋是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是沿海国家与岛国的安全屏障,又是外敌入侵的通道。

一、新的海洋地缘政治理念1982年联合国海洋会议上通过《联合国海洋公约》并于1994年生效。

世界海洋分为国际管辖海域、国家管辖海域两大部分。

(1)国家管辖的海域。

沿海国家和岛屿国家,把濒临的海域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岛屿等属于国家管辖的海域作为本国海洋国土的组成部分。

他们提出的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即维护与保卫属于国家领土主权及其权利向海洋国土延伸的权利与利益,以及开发利用海洋国土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保卫海洋安全等问题。

(2)海洋岛屿的战略价值。

一个小岛可有领海12海里为半径画一圆周的面积,可获得450海里2即1500千米2海域的领海国土。

以200海里为半径画一圆周的面积,可获得12.5万海里2即43万千米2海域为专属经济区的海洋国土,以及以200海里或350海里为界的大陆架海域。

中国的海洋国土包括港口、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域,共有约300万千米2蓝色国土,差不多是我国国土面积的1/3。

中国陆海领土加在一起大概是1200多万千米2。

中国的海洋权益包括岛礁主权、海洋划界、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生态。

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如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海上安全通道,外国私自闯入我海区军事测量和海上恐怖主义等问题,以及大国介入我海域问题。

二、周边海上邻国与我国之间海洋争端中国东部有黄海、东海与南海三大海域,周边有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越南等海上邻国。

论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重要性及措施

论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重要性及措施

论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重要性及措施英语1103班201122010308 黎法滔摘要:海洋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和天然通道,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其对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关键词:周边形势海洋国土维护一、中国海洋国土概括与形势据统计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

海岸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终年不冻港,是条件极其优良的港口的军用基地选址,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但我国的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

广阔的海域面积也就意味着维护主权的难度性加大,尤其在当前中国海军还没足够强大的时候,,或者这可以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根本无法阻止其违法行为。

南海诸岛位于热带,生活条件艰苦,无法长期驻守,于是大多数国家混水摸鱼,其中有超过三分一的岛屿早已被周边国家瓜分,导致了中国主权的一步步被侵食。

钓鱼岛屿一直是中国毋庸置疑的领土,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今日本正在谋求大国的地位和与美国共建亚太势力圈,日本企图把钓鱼岛据为己有,甚至出现”东京都筹款买钓鱼岛”一闹剧。

钓鱼岛屿附近海域有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日本人早虎视眈眈,撇开资源不说,钓鱼岛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向西部署的第一岛链的最前沿,也是最为严密的一线,因此中国必须捍卫钓鱼岛的主权,突破其包围圈。

二、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1)政治利益。

海洋权利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而形成的一些权利。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由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12 海里范围的海域为该国领海,领海的主权地位与领土同等并且“此项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增强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

增强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

增强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财政111班戴丽彬 1123180106号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从政治上看,海洋是国家领土主权和权益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岛屿。

从经济上看,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从军事上看,海洋是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是沿海国家与岛国的安全屏障,又是外敌入侵的通道。

在当今海洋竞争的时代,如果不能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我们的国家利益就会受到重大损失,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制约。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广袤的“海洋国土”,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9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并对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国家经济利益正在向海洋拓展和延伸。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始于1840年英国海军叩关,其直接原因正是当时的中国有海无防,海洋力量和海洋意识十分薄弱。

今天,海洋意识的薄弱以及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和维护相对不足,又成为中国复兴道路上的“软肋”。

海洋意识其实就是从国家到个人对海洋价值与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一国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投入力度的大小。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海洋意识还意味着开放、自信和包容,一个拥有良好海洋意识的民族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大门,这也是世界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

可以说,加强海洋教育是一个国家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起点,也是其提高海洋实力的基石,一个缺乏海洋意识的国家很难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获得大的发展与进步。

要加强海洋意识应该:①重视海洋教育。

依托公民教育,在孩子的知识体系中增添丰富的海洋知识,是普及、提高公民海洋意识的重中之重。

对孩子惊喜海洋意识灌输应讲究阶段性、层次性、连贯性,循序渐进的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层次中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育。

②加大海洋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海洋知识、海洋信息。

还要繁荣海洋文学和还要影视,通过大量的海洋文学作品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海洋意识。

增强公民海洋意识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增强公民海洋意识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四、开发海洋旅游
当代旅游已成为人们健身益智的一种方式。在旅游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学习文化,已成为游客的主要目的。这就使海洋旅游成为提升海洋意识的一种途径。海洋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已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海南完全有条件在推广海洋旅游方面做出世界一流水平。
应当积极论证,加快推进西沙旅游等海岛旅游,加大南海海洋科学考察和南海水下考古的力度,建设专门的南海博物馆,除了展示南海的自然风光和水产等项目外,还可增加1974年和1988年中越南海之战的内容,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来增加公民的海洋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二、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五大需要
第一,强化海洋意识是国家振兴的战略需要。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树立海洋意识开始。
第二,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是国家海洋科学决策的需要。受传统海洋意识影响,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陆轻海、陆海分离发展的思想,民众缺乏海洋意识,导致国家战略决策上受主观臆想影响的多、遵循客观规律的少,海洋发展粗放式经营的多、精细型经营的少。
海洋经济意识。自古以来,海洋就是一种经济载体。当今世界海洋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既是世界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还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因此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海洋资源意识。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在陆地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人类已经把未来的资源寄希望于海洋。因此,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海洋环境是比陆地环境更为重要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海洋环境的特点、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重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结合南海问题,谈谈我们如何树立海权意识

结合南海问题,谈谈我们如何树立海权意识

结合南海问题,谈谈我们如何树立海权意识所谓的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其中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

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中国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

我国政府在领海声明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我国对南海的主张分为两部分:主权在我,合作开发。

关于主权在我,我国是按照历史依据,并结合当代国际法的准则,来主张我国对南海地区的主权。

确切地说,我国在南海地区的陆上国土,有海南岛和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以及黄岩岛等。

我国在南海地区的海上国土,有包括上述岛屿面向海洋方向以及在南海边缘的大陆从海洋基线朝着海洋方向的各自12海里领海。

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南海的海权主张和有效管辖问题,是不断困扰中国的重要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我们就称不上真正的强大;如果这些问题,我们处理不当、信心不足,即使比现在强大,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外交和政治问题。

中国海权问题,解决的性质可分军事解决和政治、外交解决;解决的策略又可分为被动解决和主动解决等。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海权问题上,我国一直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方法,如果我们怕别人说我们的威胁,怕影响我们和平的难得的经济建设环境,我们就一味地忍气吞声,那样无论我们多么强大,当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付出代价和成本都是肯定的,都会给怯懦者找出不要行动的理由。

如何维护海权

如何维护海权

如何维护海权“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地球财富和地球本身。

”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中国是个陆地大国,也是个海洋大国。

毗连海域自然延伸面积约有470万平方公里。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海上8个邻国均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问题之争。

在那些存在争议的海洋收益中,如何保证安全甚至主权完整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难题。

海权如此重要,许多国家都纷纷维护,国际上出台多部法律法规。

许多国家更是空前的重视,纷纷出台各国的海洋策略,面对挑战更是机遇我国也应积极应对。

那么,中国在当今局势下要如何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呢?首先,要制定长远的海权战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更好地防止周边国家侵害我海洋权益,保护我海洋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战略高度作好我国海洋、海军发展的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海洋事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使各项目有序进行。

其次,在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作好武力自卫的准备,慎战而不惧战。

没有强大的海军,不可能有巩固的海防,更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对于中国而言,要做到完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也必须拥有一支决定性的海军力量。

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无法搞开发、旅游、管理和执法,就谈不上有效维护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

再次,要建立高效协调机构。

目前中国涉及管理东海、南海有争议岛屿的部门不少,但缺乏一个协调组织机构。

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管理或是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力量太薄弱。

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协调有关海洋权益维护的工作,使我国各方面力量有机地协调起来,互为补充,平时作好预案,一旦有事便能快速反应。

最后,要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

从海洋争端解决的实践来看,先实际控制争议地区是最常见的宣示主权的方式,然后才是其他手段的跟进。

从国际惯例来看,实际控制的时间越长,解决争议时就越有优势。

论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权”

论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权”

论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权”侯婉纯摘要:中国“海权“具有特定含义。

面对现实挑战,中国应当采取立体式的”海权“维护策略,文章简略分析了中国“海权”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提出维护中国“海权”必须采取立体式战略思维,实行立体式的“海权”能力发展。

关键词:“海权”定义;马汉“海权论”;中国海权:立体维护1 “海权”概述海权的定义最早来源于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他在1890-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

直至今天,《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仍被认为是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军事名著之一。

马汉的海权论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4点。

1.1 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马汉在书中提出“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

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1.2 影响海权的6个要素一是地理位置。

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
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

而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

一、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历史上,我们一直把海洋视为天然屏障,更谈不上主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进入21世纪以来,“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上通道及海权的需求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选择。

中国人第一次产生“海上生命线”意识,进而提出建设强大海权的要求。

二、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海洋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海洋资源空间、海洋生产空间、人类活动空间)
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按照资源的属性,海洋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从广义上讲,海洋空间资源也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m2,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

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

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

岛屿问题是核心。

国际海权竞争下的中国安全利益
一、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
在南海,越南向联合国提交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大陆架划界案。

菲律宾通过《群岛基线法》,将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与部分西沙岛礁划入领海。

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登上南
沙弹丸礁宣示主权。

在东海,日本以所谓“日中中间线”为由,争夺我东海油气资源。

中日在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

中国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法”和“海岸线长度比例法”;日本则主张“中间线法”,强调共架邻国应平分东海专属经济区。

二、域外大国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
美国作为头号海洋强国加紧推进海军力量东移,以维护、强化其在区域及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

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在我周边扩充影响力。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积极通过“五国联防组织(FPDA)”,加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南海的区域安全合作,暗示介入南海争端的可能性。

其二,通过跨国公司与我周边国家合作开采海洋油气资源。

三、海上通道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80%以上的外贸需经海上运输,逾90%的进口石油需走海路。

其中,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得海峡和龙目海峡,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

中国对维护海洋通道安全的政策准备、能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中国军队现有海空装备水平来看,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远程投送的能力,难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当前中国海外运输线大多经过海上冲突、危机频发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60%的进口能源需经过全球公认的海盗频发地区,如东南亚、红海和亚丁湾等重要海域。

远洋航运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需求。

大规模远洋运输往往不得不雇佣外籍船员,甚至外籍船队,保障远洋运输安全的能力尚显不足。

四、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
从地缘位置上看,台湾岛不仅是中国大陆进出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战略“门户”,也是扼守西太平洋南北航线的要冲,守住台湾海峡即可切断从菲律宾到日本、朝鲜半岛的航线,也可使中国海军冲破美日“第一岛链”的封锁。

由于台湾临近钓鱼岛,台海局势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看中日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的走向。

此外,台湾当局至今控制着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礁太平岛,该岛作为南沙群岛中唯一有淡水资源的岛屿,在军事上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两岸长期分立的现状却对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带来了不利影响。

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海洋大战略以保护中国主权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重要性,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
其一,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尽快制定出台21世纪的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洋建设指明大方向,将海洋建设真正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尽快完善国家海洋政策法规体系,为国家海洋战略的具体实施、细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
目前,中国的涉海职能管理被分散在军队、武警、海关、国土资源、农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构成了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执法体系。

首先,考虑设立全面协调、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的最高机构及行政机制。

其次,重点强化海监、海事、渔政、海警等执法队伍的协调联动,建立警、军、政协作的综合维权执法体制,强化海上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第三,进一步充实、提升海上执法队伍在器械装备、人员素质、船只吨位、执法经验等方面的实力。

三、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交流
首先,积极开展海洋外交,推进国际海洋合作。

其次,积极推进地区海洋事务协调合作。

第三,要加大对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院、国际海事等国际组织的工作。

四、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保障发展安全
首先,应全面推进全民海洋教育体系、网络建设,深化海洋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涉海高新技术类与应用类学科,深化海洋科研工作,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专业人才储备。

其次,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将海洋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第三,特别要加强海域、海岛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

五、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海权就是国家安全。

海权的物质基础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核心是海军。

在坚持和平、合作利用海洋的前提下,继续完善边海防危机管理,加快海空武器装备研制与更新换代,适度发展现代化“蓝水海军”,打造中等规模的航母编队,确保战略威慑,有效维护中国海外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