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
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

而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

一、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历史上,我们一直把海洋视为天然屏障,更谈不上主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进入21世纪以来,“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上通道及海权的需求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选择。

中国人第一次产生“海上生命线”意识,进而提出建设强大海权的要求。

二、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海洋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海洋资源空间、海洋生产空间、人类活动空间)
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按照资源的属性,海洋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从广义上讲,海洋空间资源也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m2,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

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

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

岛屿问题是核心。

国际海权竞争下的中国安全利益
一、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
在南海,越南向联合国提交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大陆架划界案。

菲律宾通过《群岛基线法》,将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与部分西沙岛礁划入领海。

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登上南
沙弹丸礁宣示主权。

在东海,日本以所谓“日中中间线”为由,争夺我东海油气资源。

中日在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

中国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法”和“海岸线长度比例法”;日本则主张“中间线法”,强调共架邻国应平分东海专属经济区。

二、域外大国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
美国作为头号海洋强国加紧推进海军力量东移,以维护、强化其在区域及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

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在我周边扩充影响力。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积极通过“五国联防组织(FPDA)”,加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南海的区域安全合作,暗示介入南海争端的可能性。

其二,通过跨国公司与我周边国家合作开采海洋油气资源。

三、海上通道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80%以上的外贸需经海上运输,逾90%的进口石油需走海路。

其中,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得海峡和龙目海峡,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

中国对维护海洋通道安全的政策准备、能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中国军队现有海空装备水平来看,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远程投送的能力,难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当前中国海外运输线大多经过海上冲突、危机频发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60%的进口能源需经过全球公认的海盗频发地区,如东南亚、红海和亚丁湾等重要海域。

远洋航运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需求。

大规模远洋运输往往不得不雇佣外籍船员,甚至外籍船队,保障远洋运输安全的能力尚显不足。

四、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
从地缘位置上看,台湾岛不仅是中国大陆进出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战略“门户”,也是扼守西太平洋南北航线的要冲,守住台湾海峡即可切断从菲律宾到日本、朝鲜半岛的航线,也可使中国海军冲破美日“第一岛链”的封锁。

由于台湾临近钓鱼岛,台海局势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看中日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的走向。

此外,台湾当局至今控制着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礁太平岛,该岛作为南沙群岛中唯一有淡水资源的岛屿,在军事上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两岸长期分立的现状却对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带来了不利影响。

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海洋大战略以保护中国主权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重要性,加快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
其一,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尽快制定出台21世纪的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洋建设指明大方向,将海洋建设真正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尽快完善国家海洋政策法规体系,为国家海洋战略的具体实施、细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现代海洋管理机制
目前,中国的涉海职能管理被分散在军队、武警、海关、国土资源、农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构成了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执法体系。

首先,考虑设立全面协调、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的最高机构及行政机制。

其次,重点强化海监、海事、渔政、海警等执法队伍的协调联动,建立警、军、政协作的综合维权执法体制,强化海上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第三,进一步充实、提升海上执法队伍在器械装备、人员素质、船只吨位、执法经验等方面的实力。

三、推进海上国际合作,加大与国际海洋组织交流
首先,积极开展海洋外交,推进国际海洋合作。

其次,积极推进地区海洋事务协调合作。

第三,要加大对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院、国际海事等国际组织的工作。

四、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资源利用,保障发展安全
首先,应全面推进全民海洋教育体系、网络建设,深化海洋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涉海高新技术类与应用类学科,深化海洋科研工作,为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专业人才储备。

其次,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将海洋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第三,特别要加强海域、海岛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

五、充实海上力量,打造综合防护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海权就是国家安全。

海权的物质基础是海上力量,海上力量的核心是海军。

在坚持和平、合作利用海洋的前提下,继续完善边海防危机管理,加快海空武器装备研制与更新换代,适度发展现代化“蓝水海军”,打造中等规模的航母编队,确保战略威慑,有效维护中国海外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