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2)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2)《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2)《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文章来自:爱师网【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呢?昧:黑暗。
1.解释加点词。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及鲁肃过寻阳恐已暮矣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
04《孙权劝学》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共12组54题)(一)(2023下·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普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寡.学术(2)阖户.启箧(3)既.薨(4)卒.用其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概括【乙】文记叙了关于赵普的哪两件事。
4.【甲】【乙】两文都和读书学习有关,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在两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少门已经最后 2.(1)我难道想让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等到(他)做了宰相,太祖常常拿读书来劝(他)。
3.①赵普在太祖劝说下勤奋读书。
②赵普接连三天向太祖上书奏请任用人才,受到斥责仍坚持上奏。
4.两文中孙权和太祖都劝说自己的手下读书,甲文中吕蒙虚心读书,通过读书进步巨大,获得了鲁肃的惊叹,乙文中赵普勤奋读书,处理政事能够得心应手。
可见勤奋读书是使人进步的有效方式。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
七年级下专项-文言文对比阅读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 分)
姓名:
班级:
一、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 1-5 题。(18 分) 《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
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
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
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
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
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
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
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
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末:粉末。②愈:痊愈,愈合。③旋:不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 (2)其创.果不出血:___________ 2.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4 分)
尔。”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 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3.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黔之驴
(2 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孙权劝学》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6篇
《孙权劝学》课外⽂⾔⽂对⽐阅读26篇《孙权劝学》《北史·傅永列传》阅读【甲⽂】初,权谓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但当涉猎,见往事⽿。
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惊⽈:“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蒙⽈:“⼠别三⽇,即更刮⽬相待,⼤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孙权劝学》【⼄⽂】傅永字修期,清河⼈也。
幼随叔⽗洪仲⾃青州⼊魏,寻复南奔。
有⽓⼲,拳勇过⼈,能⼿执马鞍,倒⽴驰聘。
年⼆⼗余,有友⼈与之书①⽽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
帝每⽇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告。
12.解释加点词语。
(3分)(1)治经为博⼠邪()(2)见往事⽿()(3)及鲁肃过浔阳()(4)即更刮⽬相待()(5)肃遂拜蒙母()(6)唯傅修期⽿()13.翻译句⼦。
(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多务,孰若孤?14.写出出⾃甲⽂的两个成语 (2分)15.根据甲⼄两⽂内容,⽤⾃⼰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4分)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长进的原因是什么?(1分)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1分)③吕蒙、傅永这两个⼈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12.(3分,每题0.5分)①“邪”通“耶”,语⽓词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⑤于是,就⑥罢了13.(2分,每题1分)①吕蒙⽤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
②你说事务繁杂,谁⽐得上我(事务多)?(哪⾥⽐得上我)14.(1分)吴下阿蒙、刮⽬相待15.①(1分,意对即可)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②(1分,意对即可)傅永遭叔⽗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2分,⼀点⼀分,意对即可)他们⼆⼈⾝份相同,都是武将(武⼈,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长进。
中考语文 孙权劝学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10.1.2《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7-9 题。
(9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7.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4)有人从.学者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9. 【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及.鲁肃过寻阳()(2)未穷.青之技()13.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12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1、①再次、重新②等到、到③迟、晚④怎么2、(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3、年纪大;事务多。
4、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5、C【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炳烛夜读》《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炳烛夜读》《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赏析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参考答案:1.C2.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4.年纪大;事务多。
(意思正确即可)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炳烛夜读翻译: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1.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2)及鲁肃过寻阳
.
(3)恐已暮矣
.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题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
【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第一篇:《孙权劝学》比较阅读《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一)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12篇含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12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1、①再次、重新②等到、到③迟、晚④怎么2、(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3、年纪大;事务多。
4、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5、C【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12篇含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12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1、①再次、重新②等到、到③迟、晚④怎么2、(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3、年纪大;事务多。
4、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5、C【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12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1、①再次、重新②等到、到③迟、晚④怎么2、(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3、年纪大;事务多。
4、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5、C【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讲课讲稿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汇总比较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比较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乙文侧重比较三:【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孙权劝学与秉烛夜读比较阅读
孙权劝学与秉烛夜读比较阅读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化人。
在他的治理下,东吴繁荣昌盛,文化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而孙权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本人的学术成就,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就孙权的劝学思想和秉烛夜读作一比较,看看哪一种更有积极意义。
一、孙权劝学思想孙权强调“未学先立”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有了知识才能有所作为。
他还认为,学习不仅能使人修身养性,而且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成为一名有担当的人。
1.意义深远劝学不仅仅是孙权个人的见解,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而在当今社会中,这个价值观也同样适用。
我们始终要认识到,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也更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学习为本学习是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此,我们需要在学习上下功夫,不断地进行积累,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秉烛夜读的意义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的方式被称为“秉烛夜读”,这种方式可以让人深夜中保持清醒的思维,也可以让人在寂静中更专注地阅读。
1.提高阅读效率实践中也不乏有许多人用“秉烛夜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通过夜晚阅读,可以让人更加集中精力阅读,避免了白天的纷杂噪音,更容易领会文章的内涵。
2.习惯养成养成夜晚阅读的习惯,无疑可以让人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时间。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夜晚阅读也成为了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三、孙权劝学与秉烛夜读的比较1.关注重点不同孙权劝学主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秉烛夜读则更关注时间的有效利用。
两者关注的点不同,但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提高自己。
2.适用场景不同孙权的劝学思想是真正的全天候,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
而秉烛夜读则更适合用来提高夜晚阅读的效率。
3.唤醒学习意识孙权劝学可以帮助我们唤醒学习的意识,让我们明白学习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而秉烛夜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汇总比较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比较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乙文侧重:比较三:【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孙权劝学和炳烛夜读的启示
孙权劝学与炳烛夜读的深刻启示
哎呀,说起这孙权劝学和那炳烛夜读的典故,咱四川人听了也是心头一热,觉得里头道理深得很嘞!
想当年,孙权那小子,对吕蒙说:“你个大将军,光会耍刀弄枪哪够哦,得多读点书,长长见识。
”吕蒙一听,心里头还嘀咕呢:“我忙得很,哪有时间看书嘛。
”孙权就笑了:“你说你忙,我难道不忙?但我还不是抽空就读几页,大有裨益嘛!”这一劝,吕蒙还真就上了心,学问见长,连鲁肃都刮目相看了。
这告诉我们,学习嘛,啥时候开始都不晚,关键是要有心。
再摆摆那炳烛夜读的故事,说有个老汉,晚上点起蜡烛读书,人家笑他:“你这么大岁数了,还学啥子哦?”老汉不慌不忙:“我这叫‘炳烛之明’,读书不为求名求利,只为让自己心头亮堂,不白活一世。
”这话在理啊,学习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让自己活得更有滋味,更有底气。
所以说,孙权劝学和炳烛夜读,都是在告诉我们:莫管啥子年龄,啥子身份,学习都是一辈子的事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咱们四川人,讲究的就是个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成个乐子,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
别等到哪天机会来了,才后悔自己肚里没墨水儿,那可就晚了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3分)
(二)
《夸父逐日》对比阅读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未至,死于此。
1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B 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C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并在禺谷追上了它。
D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夸父将要到黄河饮水而又怕不够,所以将步行到大湖饮水。
2 下列语句在内容上不构成对应的一组是()
A 夸父与日逐走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
B 入日逮之于禺谷
C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D 弃其杖,化为邓林。
未至,死于此。
⑴、描写夸父的装饰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现代汉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夸父的父是谁?祖先是谁?你知道这一传说吗?
(3)“欲追日景”一句中的“日景”是太阳的光影,这其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4)“逮之于禺谷”,“逮”的意思是________,“之”指代什么?
3、.两文都是写夸父逐日的故事,但态度不同,试说说你的理解
智慧钥匙:
1、C(3分)
2、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3.、.(1)
.............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
........(2)
.....(.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年少而学,
成为博士吗
.....?(6
....3.分,大意相近即可
........).
...分,每处
4.、年纪大
........).
.....1.分,意思正确即可
....;.事务多。
....(2..分,每处各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