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5 黄河颂(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课时练《第5课 黄河颂》(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课时练《第5课 黄河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fdc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b.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时练一、给下列加横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澎湃()滋长()屏障()宛转()哺育()狂lán()山diān()气pò()摇lán()二、课文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
三、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巅.(diān)劈.开(pī)澎湃.(bài)B.发源.(yuán)浊.流(zhú)扮.演(bàn)C.屏.障(pínɡ)哺.育(pǔ)构筑.(zhù)D.臂膀.(bǎnɡ)体魄.(pò)狂澜.(lá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掀起万丈狂澜..。
第05课 黄河颂-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
![第05课 黄河颂-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78d51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b.png)
第05课黄河颂课下注释小练1.给加线字注音:山巅澎湃狂澜宛转哺育屏障滋长答案自查【答案】diān;péng pài;lán;wǎn;bǔ;píng zhàng;zī【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字的字音识记。
尤其是”哺“”屏障“这些容易读错的字音,一定要多记、多积累。
故答案为:diān;péng pài;lán;wǎn;bǔ;píng zhàng;zī【点评】对于此类注音的题型,要求学生一定要注重积累,尤其是语文课后出现的字词包括字音、字形必须强化记忆,在强化记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
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2.《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作词谱曲,该歌词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
【答案】延安;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和歌词的主旨理解。
学生要识记作家作品。
更要理解歌词的象征意义。
故答案为:延安;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点评】做此类题没有什么好的技巧,主要还是要求学生进行强化记忆。
同时对于歌词主旨的理解要记牢。
3.诗歌《黄河颂》以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由“我”的“望”,写到“我”对,再写到。
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
【答案】“我”;黄河的精神;黄河的赞颂;“我们”的决心【解析】【分析】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结构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诗的理解感悟能力。
4.你平时了解历史典故吗?请写出与下列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卧薪尝胆②三顾茅庐③负荆请罪④破釜沉舟【答案】勾践;刘备;廉颇;项羽【解析】【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史知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史知识等考点的掌握。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赞歌昆仑掀起韵律B.倾泄浩荡谱曲发源C.坚强惊涛响彻中原D.滋长劈开榜样豪迈【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 黄河颂(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 黄河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21d4f9a26925c52dc5bf27.png)
5黄河颂基础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澎湃.( pài) 气魄.(pò) 山巅.(diān)B.浊.流( zhuó) 狂澜.(lán) 宛.转(wǎn)C.扮.演( bàn) 屏.障(bíng) 哺.育(bǔ)D.豪迈.(mài)滋.长(zī) 一泻.万丈(xiè)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坚强原野赞歌浩浩荡荡B.发源劈成体魄伸出臂膀C.朗诵奔腾摇篮学习榜样D.发扬民族掀起九屈连环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4.文学常识填空。
(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____作词,______谱曲。
(2)光未然,本名______,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______、____家。
提升练习1.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拟人)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C.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排比)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夸张、拟人)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3.下列对《黄河颂》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的主体部分分为了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5课 黄河颂》 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5课 黄河颂》 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9bd3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d.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默契(qiè) 戎机(róng) 景致(jǐng) 喧闹(xuān)B.滋长(zī) 朔气(shuò)险峻(jùn) 祈祷(qǐ)C.狂澜(1án) 炽痛(chì)燕山(yān) 逼狭(xiá)D.字帖(tiè) 可汗(hán)曲折(qǔ) 污秽(hu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黄河颂》的写作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表达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意志。
B.《老山界》写作的背景是普法战争时期,通过主人公韩麦尔先生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的悲愤、沉痛的心情。
C.李大钊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作品《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体现了他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作家,全文表达了一种对沦陷的家乡土地的沉痛思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4f36d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f.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山diān()狂lán()哺.育()澎湃..()2、下列各项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又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该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宠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3、“它体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一句中的“民族精神”指。
4、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⑵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⑶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⑷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啊!黄河!”反复出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口语交际:一个顾客在酒馆里喝啤酒。
当他喝完第二杯后,问酒馆的老板:“你们这里一星期能卖出多少桶啤酒?”“40桶。
”老板得意地回答。
“那么,”这个顾客说,“我刚想出来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80桶啤酒的办法。
”老板一听,急忙问:“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很简单!您只要将每个啤酒杯里的啤酒都装满就行了。
”顾客的言外之意是:第二部分:(一)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5 黄河颂(含答案)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5 黄河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79d498650e52ea551898ba.png)
第二单元5黄河颂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气魄.(pò)山巅.(diān)澎湃..(péng)(pài) 浩荡.(dàng)浊.流(zhuó) 哺.育(bǔ) 扮.演(bàn) 屏障.(zhàng)2.找出并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起我们民族的屏嶂。
嶂改为障(2)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泄改为泻(3)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原。
原改为源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B)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解析:B项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梧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由于上游来水减小,西江梧州站水位于18日8时回落到大约11.39米左右。
B.按照市政府要求,梧州市将加快健全和建立生态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C.学生自主选学选考将成为2015年开始实施的高考改革的突破口。
D.梧州市承办第十三届区运会的各个体育场馆都在加快改善建设及改造进度。
(解析:A项成分累赘,“大约”与“左右”重复,删除其一;B项语序不当,应为“建立和健全”;D项语义混乱,应删去“改善”。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解析:B项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6.对诗《黄河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解析版)课后练(部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解析版)课后练(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35fde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1.png)
第05课黄河颂本课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本课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默契(qiè)戎机(róng)景致(jǐng)喧闹(xuān)B.滋长(zī)朔气(shuò)险峻(jùn)祈祷(qǐ)C.狂澜(1án)炽痛(chì)燕山(yān)逼狭(xiá)D.字帖(tiè)可汗(hán)曲折(qǔ)污秽(huì)【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A项,“契”应读qì;B项,“祈”应读qí;C正确D项,“曲”为多音字,在“曲折”中应读qū。
故答案为C【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
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
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正确B.婉→宛。
C.憾→撼。
D.示→事。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D正确的朗读节奏的划分应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解析)
![黄河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6896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1.png)
黄河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解析)5.黄河颂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____________)A.汽车在老山界风景区的路上快速行驶,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B.为弘扬红军的奉献精神,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她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老山界风景区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答案】B【详解】A.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符合语境。
B.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
C.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千就有惊人的成绩。
符合语境。
D.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符合语境。
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澎湃(pài)山巅(diān)九曲连环(qǔ)B.哺育(bǔ)气魄(pò)发扬滋长(zī)C.浊流(zhuó)宛转(wǎn)一泄万丈(xiè)D.屏嶂(zhàng)豪迈(mài)万丈狂谰(lán)【答案】B【详解】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本题中A项中“九曲连环”的“曲”应读“q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5课 黄河颂》(1) 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5课 黄河颂》(1) 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de18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f.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时练一、选择题1.“啊!黄河!”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诗人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3.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澎湃(pài) 山巅(diān) 九曲连环(qǔ)B.哺育(bǔ) 气魄(pò) 发扬滋长(zī)C.浊流(zhuó) 宛转(wǎn) 一泄万丈(xiè)D.屏嶂(zhàng) 豪迈(mài) 万丈狂谰(lán)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喂养;比喻培养)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D.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D.叙利亚的孩子在废墟中唱着:“在战火和摧毁中,我们的伤口很深”。
二、语言表达6.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黄河大合唱》由______作词,_____谱曲,全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_____》《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______》和《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组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 《黄河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 《黄河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a9e56ec3a87c24028c4fe.png)
5《黄河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静下心来想想,体会一下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生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
参考答案: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及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二、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参考答案:本诗属于直接抒情。
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举例:闻一多的《太阳吟》属于直接抒情,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则属于间接抒情。
积累拓展三、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
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2.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
参考答案:1.批注的对象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可以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
批注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批注的语言要力求精简。
2.提示:要注意抓住“最能体现黄河特点”这几个字,主要从“望黄河”和“颂黄河”片段选择两三句诗句加以体会并批注。
(可参考课文详解)四、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比赛。
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里展示。
点拨:举办小组诗歌朗诵比赛,重在巩固和拓展知识。
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认真练习,加强交流展示。
五、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点拨:课外阅读《黄河之水天上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阅读,力求有所收获。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97262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0.png)
5.《黄河颂》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她由昆仑雪山奔流而下,zhuó liú①_滚滚,奔向东南,她掀起万丈kuáng lán②_,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她是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③_。
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浆,bǔ yù④_着这片丰土吉壤。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强劲的中国女排展现了英雄的气魄,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B.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永垂不朽的名字属于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
C.山顶上的一段道路是宛转的盘道,绕着夹金山的主峰,蜿蜒而过,十分难走。
D.无数英雄模范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我站在,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
(3)_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谱曲,冼星海作词。
B.《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D.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河”一般指黄河,“江”一般指长江。
二、阅读能力(一)名著阅读请阅读下面节选语段,回答相关问题。
语段: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
--《骆驼祥子》(1)【读·人物】从语段画线句可以看出此时的祥子是一个_ (用四字词语概括)的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 黄河颂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 黄河颂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c055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4.png)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基础存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黄河以它英雄的qì pò(),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惊涛péng pài(),掀起万丈狂澜。
(3)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校园文化节上,李小琴在小品《读书》中扮演..的学生形象很逼真。
B.早晨,阳光明媚,小鸟在树上唱着宛转..的曲子,迎接着新一天的到来。
C.新春伊始,祁阳县浯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D.阻挠马路的那棵树今天总算被砍掉了,过路的人都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删去“通过”或“使”)B.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把“将来”移至“自己”后面)C.《校长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删去“交通安全”)D.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定位及时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面加上“的特点”)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
”近年来,以此为题的网文广泛传播,不少家长深表认同。
然而许多家长无奈地承认,手机几乎已成一个人体器官,大人依靠手机办公、学习、娱乐,又凭什么约束孩子远离手机?对此,有专家提出,自然教育是疗愈孩子“手机病”的最好办法,将孩子送到泥巴地里、鸡鸭栅栏边、森林里、草地上,送到阳光照耀雨水浇灌的自然界,不仅能治疗孩子的“自然缺失症”,还能促进孩子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的发展,使之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心灵,为未来发展蓄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堂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c2d6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7f.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堂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澎湃..()( ) 宛.转()哺.育()屏zhàng()狂lán()山diān()气pò()2.填空。
⑴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⑵题目“黄河颂”中,“”字是关键字。
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
⑶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动词。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南北两面。
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⑵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⑶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⑷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三、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四、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五、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黄河颂一、1.péngpài wǎn bǔ障澜巅魄 2.(1) 光未然,张光年,冼星海,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2)颂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热爱和赞美(3)望掀起宛转结成奔向劈成 3.⑴拟人⑵对偶⑶拟人反复⑷比喻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三个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四、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五、望……(统领后文,形成气势)啊,黄河(反复呼告,文章结构,感情线索)摇篮(暗喻,发祥地)、屏障(暗喻,指黄河天险)、臂膀(臂膀,暗喻,指众多支流;铁,突出力量)、劈成南北两面(拟人,刚健有力);分别从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保卫着中华民族、激励着中华儿女三个方面进行歌颂。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4f83a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7.png)
5.《黄河颂》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黄河以她英勇的qìpò( )阻挡着外来的侵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p íng zhàng( ),是她保护着我们,给予了我们安全感。
她bǔyù( )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给予我们共同的语言。
我们是黄河的英雄儿女,应该学习她那顽强不屈的毅力,以她为bǎng yàng( )。
2.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为治理黄河,国家环保局已经采取了在黄河两岸植树种草的措施。
B.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C.贵阳市11个区县和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已实现5G 网络全覆盖。
D.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3.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C.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D.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二、课内精读5.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答: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表达效果。
运答:三、课外拓展黄河一掬余光中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
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河景。
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
部编版初中教学初中教学七年级教案的下册语文课课练5黄河颂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教学初中教学七年级教案的下册语文课课练5黄河颂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90096168884868662d695.png)
第二单元黄河颂知能操练活用夯基达标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培育(pǔ)汹涌(pài)气概(pò)...B.山颠(diān)狂澜(lán)屏障(píng)...C.浩大(shāng)浊流(zhuó)滋生(zì)...D.赞歌(zàn)起源(yuán)委宛(wán)...2.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能否同样 ?请说明原因。
(1)A.用你那英豪的体魄。
..B.多少英豪的故事,/在你的身旁饰演!..(2)A.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B.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3.《黄河颂》的押韵富裕特点,形成了自然和睦的韵律。
下边这段文字的韵脚是,押的韵是。
我站在高峰之巅,/望黄河滔滔,/奔向东南。
/惊涛汹涌,/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委宛,/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4.以下对《黄河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是一首赞叹中华母亲河的颂歌,诗人借黄河颂扬了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伟大精神。
B.“望黄河滔滔”的“望”字,向来统率到“用你那英豪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号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加直接、真实、浓郁。
D.歌词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黄河风景,后一部分抒发了豪放的思想感情。
课内品读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第5~8题。
我站在高峰之巅,望黄河滔滔,奔向东南。
惊涛汹涌,掀起万丈狂澜;1浊流委宛,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起源;多少英豪的故事,在你的身旁饰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毅,像一个巨人出此刻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豪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大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第5课 黄河颂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课 黄河颂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67bf7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f.png)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第5课黄河颂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临行时,母亲倚门翘(qiáo)首的殷殷期盼,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绊和不竭的动力。
B.黄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fǔ)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C.名著中住着有趣的灵魂,读之能使狭隘(ài)的心胸变得开阔,干枯的心灵变得丰泽。
D.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懦(nuò)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站在高山之①diān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②péng______湃,掀起万丈狂③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diān______ ②péng______③lán_______(2)文中“结成九曲连环”的“曲”读作()A.qǔB.qū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吧!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指弯弯曲曲地延伸)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这里比喻精神的城防)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形容文笔奔放、流畅)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B.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C.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D.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e2f7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3.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黄河以它英雄的qì pò(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 glán( )。
(3)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 )。
(4)我站在高山之巅.( ),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膀样。
(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拟人)5.阅读下面的歌词,回答问题。
保卫黄河(朗诵)……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1)“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角度对歌词进行赏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第05课 黄河颂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第05课 黄河颂](https://img.taocdn.com/s3/m/7835ec42581b6bd97e19ea2f.png)
知识1.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歌词《》、组诗《》、长篇叙事诗《》等。
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
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
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
2.背景探寻。
1938年,光未然(张光年)在前往延安的途中,经过黄河,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这些激发了诗人为黄河高歌的诗情,写出了长诗《黄河吟》。
后经谱曲,这部极具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成功首演。
从此,《黄河大合唱》激荡的歌声传遍了全国,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3.主旨归纳。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参考答案1重点1.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的英雄气魄。
2.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由实到虚,逐步深入。
3.本文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诗歌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对黄河的歌颂,赞美中华民族。
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气势、源远流长的历史、英雄般的体魄和铁一般的力量的歌颂,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战胜敌人的信念。
4.本文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5黄河颂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pǔ)澎湃.(pài)气魄.(pò)
B.山巅.(diān) 狂澜.(lán) 屏.障(píng)
C.浩荡.(shāng) 浊.流(zhuó) 滋.长(zì)
D.赞.歌(zàn) 发源.(yuán) 宛.转(wán)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1)A.用你那英雄
..的体魄。
B.多少英雄
..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2)A.筑成我们民族
..的屏障。
B.我们民族
..的伟大精神。
3.《黄河颂》的押韵富有特色,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下面这段文字的韵脚
是,押的韵是。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4.下列对《黄河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赞美中华母亲河的颂歌,诗人借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歌词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黄河景色,后一部分抒发了豪迈的思想感情。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5.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
..南北两面。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6.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7.诗人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如果把“摇篮”改为“灯塔”,可以吗?请简述理由。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2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9.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10.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1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表达交流
1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战士们说道:“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体验中考
14.(2019四川成都中考)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①②
③④
答案:
夯基达标
1.B解析A项,“哺”应读“bǔ”;C项,“荡”应读“dàng”,“滋”应读“zī”;D项,“宛”应读
“wǎn”。
2.(1)不一样。
A句中的“英雄”是形容词,意思是“具有英雄品质的”;B句中的“英雄”是名词,意思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2)一样。
都是名词,意思是“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3.巅、南、澜、转、环、边、面an
4.B解析B项,“望”字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课内品读
5.(1)“劈成”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2)“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强调黄河给人雄奇的印象,更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叹。
(2)运用反复修辞手法表达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的深情依恋。
7.不可以。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所以诗人把黄河喻为“摇篮”。
“灯塔”具有指路的作用,不符合黄河的特点。
8.坚毅执着的流向,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百折不回的韧性,横断南北的气概。
他借此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为自己是黄河哺育的中华儿女而自豪。
课外拓展
9.“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10.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它滋润养育了两岸的动物、植物;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哺育了各族儿女,在这里作者把长江看作母亲,长江无私地奉献了那“甘甜的乳汁”“纯洁的清流”,这宽广的襟怀就是母亲的情怀!
11.解析通过抒情句“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
12.解析注意从写法、立意等方面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两首诗歌都是以物喻人,《长江之歌》热情赞美长江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两首诗歌风格相近,都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13.示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创、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14.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读图,明确图表围绕“童谣”展开。
第一空抓住“《诗经》”这个关键词,根据提示和文学常识可以概括为“历史悠久”;第二空主要说童谣分布的范围,可概括为“分布广泛”;第三空说童谣连幼儿都能理解,可概括为“内容浅显”;第四空列举童谣的表现形式,并以省略号结束,可概括为“形式多样”。
参考答案①历史悠久②分布广泛③内容浅显④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