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

合集下载

201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

该发明是浸湿原料蒸煮打浆晒干A.造纸术 B.灌钢法 C.棉纺技术 D.印刷术3.扬州市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4.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

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应发生在A.西汉 B.北宋 C.元朝 D.明朝5.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

它属于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8.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9.右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新人教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新人教版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

(2)国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基本方针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巩固和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苏联援助,打破美国经济封锁。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③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④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成熟。

(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知识点二外交僵局的突破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在美国阻挠下,联合国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非法占据。

②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经过: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十年真题2023年1.(2023年全国甲卷)【历史—选修3:20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

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

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

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

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

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

2022年1.(2022年湖北卷)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

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

”“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粑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

”“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

”由此可见()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2022年全国甲卷)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

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这说明,边区政府()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3.(2022年浙江卷6月)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历史练习题

历史练习题

1练习题(一)01.(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0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作用(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03.(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04.(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05.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

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06.(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六)文综历史试题)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

这表明秦代( )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07.(2017年北京卷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八单元 第21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八单元 第21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第21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纲清单](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2)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国初期——短暂春天1.原因(1)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1)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2)厂矿企业增多。

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二、国民政府前十年——较快发展1.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概况: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三、全面抗战时期——沉重打击1.原因(1)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

(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2.概况: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四、抗战胜利——陷入绝境1.原因(1)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在华特权。

(2)官僚资本的挤压。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归纳小结1.近代中国社会中经济成分的变化图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E 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其中洋务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1.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只是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三年高考(2017_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7_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含解析)

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8,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项排除。

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项排除。

2.(2019年北京卷,16,4分)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答案】A【解析】材料中1878年开滦唐山煤矿、1880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

1902年和1908年北洋银元局、京师自来水公司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述企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天津、北京地区,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只有京师自来水公司分布在北京,故B错误;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破产,和1902年和1908年北洋银元局、京师自来水公司不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878—1908年间的几个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近代民族企业的状况,D以偏概全。

3.(2019年海南卷,8,2分)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

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C【解析】从题干时间看,当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将当时最大的军事工厂从上海迁往内地,很显然是为了避开列强,是加强国防安全的行为。

2017历史真题(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版)

2017历史真题(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商榷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商榷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商榷作者:范从华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第4期‘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要点”中却没有列出,但作为孔子的主要观点,课堂教学无法回避,高考亦会有所关注。

2017年高考扛苈罐菇眭驶珩了考查:4.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已”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参考答案:D)根据朱熹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可排除A、B选项,任堤如身我生意到自清代以来围缚§朱注‘克己(复礼)”所发生的争论,那么,很难在C、D两项间做出取舍。

一、朱熹的解释‘克己礼”语出《论语·颜渊》,扬难称:‘胜己之私之谓克。

”Ⅱ吼安国释“克,’为‘能”,释‘巳”为‘身”。

[21马融的解释为‘约身”,南朝范宁云:‘克,责也。

”隋人刘炫训‘克”为‘牲”,北宋邢呙、程颐均赞同此说,程颐说:‘非礼处便是私意。

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

”曙1概括言之,朱熹之前,‘克”的解释有‘约”‘能”‘责”‘胜”,‘已”的解释有‘身”‘私欲”。

朱熹将‘克己”解释为“毪身之私欲”,实由划炫的解释而来。

朱熹的解释由于《四书章句集注》在朱熹死后被定为官书,朱注‘克己复礼”从此广泛流传,—般人将他解释的孔子当做了真孔子。

[二、清朝学者对朱熹解释的批评时至清代,学者对朱注多有批评,其中毛奇龄 ( 1623-1716)的批评最为激烈,著有《四书改错》22 卷。

他说:‘马融以约身为克己,从来说加此。

惟刘炫日:‘克者,胜也。

’此本扬子云‘胜己之私谓克语,然己不是私,必从‘己’字下添‘之秘二字,原是不安。

至程氏直以己为私,称日‘己私,致朱注谓‘身之私欲,别以‘己’上添‘身’字,而专以‘己’字属私欲。

2017年高考历史-高中历史选修5-6-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高中历史选修5-6-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高中历史选修5-6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清史稿》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史著作,有着较重要的史学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弃。

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修清史。

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

经过考虑之后,纂修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

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史馆近乎瘫痪。

1921年,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

1927年,年已八旬的赵尔巽自知去日无多,下决心将“清史”出版,是为《清史稿》。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摘编自李隆国《史学概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史稿》得以编成的原因。

(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史稿》在史学编撰上的得失。

(5分)2.(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吉萨金字塔群中的三大金字塔俯瞰示意图材料二:1798年,拿破仑率领庞大的舰队进军埃及,除士兵外,随行的还有来自法兰西学院的天文学家、矿物学家、画家等200余人。

进入埃及后,这些科学家、艺术家近乎贪婪地搜集任何可以看到的东西,不断观察、测量、研究。

虽然拿破仑远征埃及在军事上以失败告终,但却打开了人类研究埃及文明的豁口。

自此以后,国际上各个学科考察埃及、揭秘埃及的研究就没有停息。

——摘编自《失落的文明:远古文明发现之旅》(1)写出材料一中数字2对应的金字塔的名称,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三大金字塔的布局特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的背景。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 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习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习含解析

专题十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30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5颗星 27题考点31 新航路的开辟及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2颗星 27题考点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2颗星 26题考点37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 2颗星26题考点4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颗星1到4题考点48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颗星 5到12题考点49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3颗星 12题到2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考点47 难1955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记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

1956年8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 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B. 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C. 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D. 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2.【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点47 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

l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

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材料表明A. 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B. 全球化是“寄生虫”出现的根源C.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D. 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3.【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二次(4月)模拟考点47 易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两次鸦片战争》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两次鸦片战争》十年真题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两次鸦片战争》十年真题2023年1.(2023年全国乙卷)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

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2.(2023年北京卷)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

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3年湖北卷)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

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

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

上述材料说明()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4.(2023年浙江卷6月)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

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

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

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

据此可知()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2022年1.(2022年北京卷)《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2.(2022年全国甲卷)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考点一:近现代科技(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1.(2019年江苏卷,17,3分)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

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D.量子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B选项符合题意。

经典力学的体现是三大定律,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进化论强调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选项排除。

量子论属于微观物理学,D选项排除。

1.(2018年江苏卷,17,3分)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

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A.经典力学的诞生B.进化论的传播C.电气革命的出现D.量子论的提出【答案】D【解析】电子的运动轨迹属于微观世界。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D项正确;经典力学就是牛顿力学,故A项错误;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化的理论,故B项错误;电气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20,2分)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

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A.自由落体定律B.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C.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D.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牛顿经典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C项正确;A项是伽利略发现的;B项是相对论反映的规律;D项是量子力学反映的内容,故排除ABD三项。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15-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15-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015-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2019年1.(2019年海南卷)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结合所学可知,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科举应试者都需要进行同等严格的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与应试者的身份地位无关,不是实现了王公子弟与百姓的完全平等;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2019年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 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

排除B。

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2018年1.(2018年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10 苏俄 苏联全球趋势(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10 苏俄 苏联全球趋势(含解析)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0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

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十月革命•《四月提纲》【名师点睛】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02.(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

”该讲话时的俄国:A.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B. 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C. 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D. 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答案】A【解析】据材料“1917年……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A选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该主张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七月流血也属于十月革命的背景,故C选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故D选项错误。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016-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016-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016-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1.(2019年江苏卷)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2.(2019年天津卷)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青铜器代表的是三星堆文化,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在地图中表示序号为③,故选C。

①为山东省,排除A;②为河南二里头文化,排除B;④为湖南省,排除D。

3.(2019年全国Ⅲ卷)“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4.(2019年全国Ⅲ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解放战争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解放战争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解放战争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江苏单科·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 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

由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考点】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侵略。

【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航海条约》,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材料中“美国……占总量44.10%”表明此时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英国的国际地位当时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投资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中“完全掌控”说法绝对。

【答案】D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考点】解放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

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

【答案】B2016年题组1.(2016·天津文综·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1.(2019年江苏卷,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项符合题意。

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

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2.(2019年海南卷,17,2分)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

”这反映出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材料中决议的基本含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阶级斗争观点。

由此,可推出本题选B项。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不可能成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C项的目标是在此以前早就有的,工人阶级在19世纪上半期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C、D两项。

3.(2019年天津卷,14,4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历史试卷 第 3 页(共 12 页)
13.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
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1.据统计,1948 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 31.97 亿美元,其中美国 14.10 亿美元,占总量
44.10%,英国 11.15 亿美元,占总量 34.88%,其他国家 6.72 亿美元,占总量 21.02%。
无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
“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效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2 页)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

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历史试卷 第 6 页(共 12 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 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 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 分)
22.(12 分) 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 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 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 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 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 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 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 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 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 历史试卷 第 7 页(共 12 页)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
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 世纪一位科
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
章,如下表:
主题
时间
1880-1889 年 1890-1899 年 1900-1907 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历史试卷 第 4 页(共 12 页)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其中包括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14.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
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
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 1:3。这一选举
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
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
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17.1917 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
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 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
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18.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 1990 年和 2003 年不同类型
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量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时间
国家

地区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此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6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8.1922 年 9 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 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
21.(14 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 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 桑叶可获利 5 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 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 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 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 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 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 年),明朝政府开放海 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 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 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 分)
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题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
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
(3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19 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 “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9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23.(14 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 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