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能够用口算解决简单表内除法问题。
2.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表内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各类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出表内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
1.复习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探讨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
1.小组合作练习:老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小组讨论,用表
内除法计算并解答问题。
2.课堂个别练习: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拓展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表内除法在更复杂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灵
活地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各类问题。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理解,强化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朅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练习课,旨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表内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则、简便运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则的掌握,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则的熟练运用。
2. 学生对简便运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 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相关内容。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表内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并示范解题过程。
3. 练习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5.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 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则2. 简便运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个与表内除法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练习课的形式,巩固了学生对表内除法的认识和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笔记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96例13,完成教科书P98~99第6~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
300+800=700+900=1200-700=1300-500=3000-800=500-200=900-700=500-300=2.填空。
(1)妈妈买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元。
(2)望江小学有608人,约是()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棵。
师:看来大家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把握得很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用加减法的计算来解决问题。
今日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呢?(板书课题: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回顾求近似数的方法,巩固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为学习估算做预备。
二、探究新知,体会估算优点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13。
1.审题,思考一般思路。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学生有条理、完整地叙述。
师:要解决“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答?先独立思考,想一想,写一写。
【学情预设】要把两件商品的总价格与500元作比较后才知道够不够。
师:怎样求两件商品的总价格呢?学生列式。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学提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会有许多学生能找到一种解题思路,却没办法计算,此时就能凸显估算的好处。
同时留意培育学生遇到难题联想其他相关学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提示】检验的基本方法要由学生去表达,让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若学生不会,可引导或示范。
检验不能仅仅停留在检验算式的准确性上。
难度。
特别是该怎么估,到底估大还是估小,学生很难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步培育学生的估◎教学笔记算意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乘加、乘减应用题
《解决问题》乘加、乘减应用题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科书第8页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
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1.教学例3。
(1)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
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2)全班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不能)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在玩)怎样列式?[4X3=12(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2+7=19(人)]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X3+7=19]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列式:4X3=12(人) 或4X3+712+7=19(人) =12+7=19(人)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单元(共11课时)第10课时 解决问题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3,以及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和准备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摆在桌子的左面。
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
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4=2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摆在桌子的右面。
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8÷2=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
)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
)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
)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教学例3。
教师出示15只蚕宝宝。
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师: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15÷3=5)你是怎样想的?(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师:还有其他的写法吗?(15÷5=3)你是怎样想用?(15只蚕宝宝,每5只分成一份,分成了3份。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精品课件】
思考
估算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我可以把358 看成400,218看成300,这样可以解决问题吗?
我可以把一个数估小,一个数估大吗?
都不可以,必须同时估大或者同时估小,且 不能估过大也不能估过小,才能解决问题。
700元够吗?
炒锅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 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
归纳小结
请你们总结下估算的步骤,说说估算时 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 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 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选自教材P96 练习十九 第6题】
1.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 小学各有800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 学生同时来礼堂参加活动,礼堂的座位够吗?
(2)望江小学有608人,约是(600)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 1300)棵。
买左边的两件商品, 500元够吗?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炒锅和吹 风机的价格。
要解决的问题是 500元够不够买 这两件商品?
怎样解答?
估算
358>300 218>200 300+200=500 带500元不够!
把八百多看作900 900+900+900=2700<3000
礼堂的座位够
【选自教材P97 练习十九 第7题】
2.有一条500厘米长的彩带,包扎三盒礼物 已经用掉了300厘米,还需要240厘米做蝴 蝶结。剩下的彩带够吗?
500-300=200(厘米)<240厘米 剩下的彩带不够
【选自教材P97 练习十九 第8题】
3.银杏树和桂花树大约一共有几千棵? 2000+4000=6000(棵)
二年级下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开始接触到用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也是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步。
估算,简单来说,就是大致地推算。
它不是精确计算,但能帮助我们在不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时候,快速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比如,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想大概知道买几件商品需要多少钱,就可以用估算。
在二年级下册的第 10 课时中,孩子们会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学习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小明要去买糖果,每颗糖果的价格是 3 元,他想买 8 颗,带 25 元够吗?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解决。
因为 3×8=24 元,我们可以把3 元近似地看成 3 元,8 看成 10,那么 3×10=30 元。
因为我们把价格和数量都往大了估,结果是 30 元,而实际上需要的钱数肯定比 30 元少,所以小明带 25 元是够的。
再比如,小红有 28 个苹果,小丽有 32 个苹果,他们大约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 28 近似地看成 30,32 也近似地看成 30,那么 30 + 30 = 60 个,所以他们大约一共有 60 个苹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通过一些直观的方式,比如使用实物、图片等,帮助孩子们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还会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估算的技巧。
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习估算呢?第一,估算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计算速度。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的计算结果,只需要一个大概的范围,这时候估算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帮助孩子们快速地做出判断。
第二,估算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数感。
通过估算,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字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从而提高对数学的敏感度。
第三,估算可以增强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需要精确计算,而是需要通过估算来做出合理的决策。
新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作业练习课件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聪聪家到学校比贝贝家到学校大约近多少米?
900-400=500(米) 答:聪聪家到学校比贝贝家到学校大约近500米。
辨析:没抓住关键词“大约”,而用准确数解决问题。
提升点
正确理解几百多的含义,并会采取估 算策略解决问题
3.造一个“彩虹桥”需要1300个气球。准备的气球
够吗?
800+500=1300(个) 答:准备的气球够。
4.妈妈要买下面的物品,带1700元够吗?带2000元够吗?
600+200+900=1700(元) 700+300+1000=2000(元) 答:带1700元不够,带2000元够。
知识点 培养估算的能力,并会根据数据合理估
算解决问题 1.买一个电饭煲和一个高压锅,带500元够吗?
500 够 答:买一个电饭煲和一个高压锅,带500元( 够 )。
易错辨析
2.
(1)聪聪家和贝贝家大约相距多少米? 把405估成400,把896估成900。 400+900=1300(米) 答:聪聪家和贝贝家大约相距1300米。
人教版
1 数据收集整理 2 表内除法(一) 3 图形的运动(一) 4 表内除法(二) 5 混合运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余数的除法 小设计师 7 万以内数的认识 8 克和千克 9 数学广角──推理 10 总复习
7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RJ 二年级下册
教材习题
1.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 是哪一种角。 (选题源于教材P46第12题) 画角略。10°、45°、60°的角是锐角,90°的角是直角, 105°、120°的角是钝角,180°的角是平角。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问题描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的关键思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道有关加法的问题:小明有3本故事书,小红有5本故事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2.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操场上有12个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其中有3个小朋友去买冰淇淋了,问还剩几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在黑板上记录各组的不同解决思路。
4. 总结解决方法学生讲解各组的解决方法,教师将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快速解决途径。
5.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似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6. 拓展教师出示扩展问题:如果操场上原本有18个小朋友,其中有5个小朋友去上厕所了,问还有几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让学生尝试解决此类拓展问题。
四、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通过展示每组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总结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进行有关解决问题的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七单元 人教版
123、246或369 解析:可以从百位开始尝试,当百位是1时,这个数是123……当百位 是4时,个位是12,所以百位不可能大于或等于4。
第4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 填一填。
个位上是( 5 ),表示( 5 )个一; 十位上是( 3 ),表示( 3 )个十; 百位上是( 4 ),表示( 4 )个百; 千位上是( 1 ),表示( 1 )个千。 这个数是( 1435 )。
(1) 千位上是5的数。
5400 5040 5004
(2) 只读一个“零”的数。
5040 5004 4050 4005
(3) 一个“零”都不读的数。
5400 4500
第6课时 练 习 课
1. 填一填。
(1) 6328里面有( 6 )个千、( 3 )个百、( 2 )个十和( 8 )个一。 (2) 3005里面有( 3 )个千和( 5 )个一。 (3) 7800里面有( 78 )个百。90个百是( 9000 ),它里面有( 9 )个千。 (4) 如果一个数是最大的四位数,那么它是( 9999 ),最少加上( 1 )就是一个
7. 用3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写一写。
6个 分别是102 111 120 201 210 300
第3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1. 填一填。
(1) 百位上是2,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 246 )。 (2) 5个百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 580 )。 (3) 9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903 )。 (4) 由46个十组成的数是( 460 ),270里面有( 27 )个十。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0课时《解决问题》示范教学设计
10《万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例1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口算。
30+90=400+600=500+4000=700-400=150-30=700+900=8000-4000=1500-700=教师指名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师: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预设:这些都是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很容易计算。
师:看来大家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的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3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课件出示: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预设:一部炒锅358元,一个吹风机218元,问题是“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2.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师:要解决“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答?预设:把这两件商品的价格合起来,看是不是超过了500元。
师:怎样列式?预设:358+218。
师:你会算吗?(不会)是的,我们还不会计算。
那该怎么办呢?出示【学习任务一】。
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解决方案?方法一:炒锅358元,超过了300元,吹风机218元,超过了200元,把358看成300,把218看成200,300+200=500,所以,358+218的结果一定比500大。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0课时《退位减 解决问题》示范教学设计
1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例5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数学思维中的连贯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1.你们有11张卡片,老师的卡片比你们多5张,老师有多少张卡片?2.老师有16张卡片,你们的卡片比老师少5张,你们有多少张卡片?3.老师有16张卡片,你们有11张卡片,老师和你们一共有多少张卡片?组织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
课件依次出示正确答案,供学生抢答后订正。
二、探究新知1.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2页例5。
组织学生看图并读题。
师:观察图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美术兴趣小组有女生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男生有多少人?预设2: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师:观察这道题,它和我们刚刚解决的这三道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预设:我们刚刚解决的只有一个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
2.怎样解答?师:那像这样有两问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第一步我们要先理解题意。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学生进行分享。
预设:先画一个直条表示女生人数,女生有14人;再画一个直条表示男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5人,所以表示男生人数的直条要比表示女生人数的直条短,用虚线框来表示短的这一部分,是5人,要求的是男生的人数,也就是左边实线画的这一段直条。
师:如果要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么表示?预设:要求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就是把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合起来,可以在右边加一个大括号,来表示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郏县二小二年级数学下册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0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教案新人教版
第10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1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中通过创设“买电器”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是在学过“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的基础上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学生已经掌握了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利用旧知识顺利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估算,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2.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近似数进行口算、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学会用口算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运用近似数进行口算、估算。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打算下班后去超市买个电话和电吹风(出示例13中电话和电吹风图片和价格),可是老师只有500元,同学们帮老师计算下,看老师带的钱够吗?学生讨论思考,可能有学生会提出还没学过358+218的计算方法。
师:上节课中我们学过了近似数,我们知道近似数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大家想想能不能先用近似数估计一下呢?(板书课题)【探究新知】教学例13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同学们从图中能了解到什么信息?与同桌说说。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把358和218加起来,看等于多少,再与500进行比较,可是358加218还不会算。
生: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教参)-小学数学二年级第10课时 练习八(2)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0课时练习八(2)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什么继续来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八二、基础知识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 6 题。
(1)完成口算。
对比首位能整除和不能整除口算的不同。
论文发表详细问题了解下!(2)完成口算对比乘法和除法的计算,知道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完成练习八第 7 题学生口算,选两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八第 8 题学生完成方框里的填空,注意第二题要倒着想。
4、完成练习八第 9 题。
说说商是几位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说说笔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八第 10 题雪又要来了?它就为了嫉妒花儿的鲜艳色彩吗?它这样子凄凌花儿真的好吗?这样想着,我突然间觉得身边的气温冷了起来。
望着远方,天色灰蒙蒙的,这时候,我仿佛看到你也坐在窗前,凝望着远方。
这时候,我突然忘了你的容貌。
我拼命地想着你,想记起来你那张如花般的容颜,可我的记忆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夜晚。
那个夜晚,月光轻薄了我的身子,山在远处沉默着,风漫不经心地摇曳着月华,我的思想开满了星星,膨胀着,那一刻,我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爱人。
那一刻,我们的吻也染上了银色。
月色笼罩着岁月的影子。
月色笼罩着一份爱。
如今,我苍茫的心头,一份孤独漫无目的地徘徊着。
我知道自己想用一朵鲜花的花蕊贴近明天,而后等待一场春暖花开,等待我离开这座熟悉的城市,走向你。
冬天过去了,整个冬天都很安静。
春天来了,我支起一只耳朵,听着窗外站在枝头的寒风会不会歇斯底里地吼叫,忽然,我听到一只鸟儿翅膀的骚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10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3,以及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摆在桌子的左面。
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
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摆在桌子的右面。
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
)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
)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
)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
教学例3。
教师出示15只蚕宝宝。
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师: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15÷3=5)你是怎样想的?(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
师:还有其他的写法吗?(15÷5=3)你是怎样想用?(15只蚕宝宝,每5只分成一份,分成了3份。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
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
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
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
(1)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2)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
(1)学生读题,各自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
(2)全班共同校对,并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红和小明分蚕宝宝的问题中学会了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问题,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个整体,几个一份,求平均分成几份都是求平均有多少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第4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红: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3=5(只)
小明: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