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课件
合集下载
中职机械基础课件-凸轮机构
![中职机械基础课件-凸轮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221d0fe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8.png)
凸轮轮廓的加工方法 用于低速、轻载场合的凸轮,可以应用反转法原理在未淬火凸轮轮坯上通过作图法绘制轮廓曲线,采用铣床或用手工锉削办法加工而成。必要时可进行淬火处理,但用这种方法则凸轮的变形难以得到修正
1、铣、锉削加工
采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对淬火凸轮进行加工,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凸轮加工方法。加工时应用解析法,求出凸轮轮廓曲线的极坐标值(ρ,θ),应用专用编程软件,切割而成。此方法加工出的凸轮精度高,适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移动凸轮
圆柱凸轮 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的构件。(可看作是将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而形成的。它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
按从动件型式分类
1、尖顶从动件
与凸轮是点接触,只用于受力小的低速机构;尖顶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传动精确
2、滚子从动件
与凸轮形成滚动磨擦,可传递较大载荷,应用极广;但凸轮上凹陷的轮廓未必能很好地与滚子接触,会影响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
3、平底从动件
受力较好,效率高,接触面油膜易形成,利于润滑,可用于高速
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可使从动件获得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 缺点:凸轮与从动件(杆或滚子)之间以点或线接触,不便于润滑,易磨损。 应用:多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如自动机械、仪表、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中。
从动件
机架
凸轮
1 凸轮机构概述
内燃机配气机构
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靠模车削机构
靠模车削机构
1-凸轮
2-从动件
3-机架 凸轮机构——依靠凸轮轮廓直接与从动件接触,迫使从动件作有规律的直线往复运动(直动)或摆动。
2 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凸轮机构完整课件
![凸轮机构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6785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4.png)
与回程相应的凸轮转角δ0 ' 。
10、近停程角:
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止不动所 对应的凸轮转角δs'。
δs' =∠AOD 精品
O
B'
h
A
δs' D δt
δh δs
w
B
C
23
11.从动件位移线图:
以纵坐标代表从动件位移s2 , 横坐标代表凸轮转角δ1 或时间t, 所画出的图形为位移曲线图。
O
B'
h
A
δs' D δ0
凸轮 推杆
机架
精品
3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凸轮机构的应用
当圆柱凸轮1匀速转动时, 通过凹槽中的滚子驱使从动件2往 复移动。凸轮每回转一周, 从动件即从储料器中推出一个毛坯, 送到加工位置。
精品
4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凸轮机构的应用
精品
5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凸轮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构件少, 运动链短, 结构简单紧凑, 易于
δ0 ' δs
w
B
C
s2
BC
h
A
δ0 δs
D Aδ1
δ0 ' δs' t
2p
升—停—降—停
从动件位移线图决定于 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
精品
24
(二)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3.简谐运动规律
精品
25
s
1.等速运动规律
h
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的运动 速度为常数的运动规律。
7、远停程角: 从动件在最远位置停止 不动所对应的凸轮转角 δs。
10、近停程角:
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止不动所 对应的凸轮转角δs'。
δs' =∠AOD 精品
O
B'
h
A
δs' D δt
δh δs
w
B
C
23
11.从动件位移线图:
以纵坐标代表从动件位移s2 , 横坐标代表凸轮转角δ1 或时间t, 所画出的图形为位移曲线图。
O
B'
h
A
δs' D δ0
凸轮 推杆
机架
精品
3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凸轮机构的应用
当圆柱凸轮1匀速转动时, 通过凹槽中的滚子驱使从动件2往 复移动。凸轮每回转一周, 从动件即从储料器中推出一个毛坯, 送到加工位置。
精品
4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凸轮机构的应用
精品
5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凸轮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构件少, 运动链短, 结构简单紧凑, 易于
δ0 ' δs
w
B
C
s2
BC
h
A
δ0 δs
D Aδ1
δ0 ' δs' t
2p
升—停—降—停
从动件位移线图决定于 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
精品
24
(二)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3.简谐运动规律
精品
25
s
1.等速运动规律
h
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的运动 速度为常数的运动规律。
7、远停程角: 从动件在最远位置停止 不动所对应的凸轮转角 δs。
第4章凸轮机构课件
![第4章凸轮机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da064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a.png)
s=R-R cosθ
在此图中R=h/2, 当凸轮转角φ=Φ时,θ=π,则θ/π=φ/Φ。 将R, θ代入上式并对φ求一阶和二阶导数,可得从动件在推程中 作简谐运动时的运动方程为
s
h 2
1
c
os
v
h
2
sin
(4-4)
a
2h
22
2
cos
当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如图4-11所示,其加速 度曲线为余弦曲线,故又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由加速度 线图可知,这种运动规律在开始和终止两点处加速度有突变, 也会产生柔性冲击,只适用于中速场合。只有当加速度曲线保 持连续(如图4-11中的虚线所示)时, 才能避免柔性冲击。
可以作出从动件的速度线图(v—φ线图)和从动件的加速度线图
(a—φ线图), 它们统称为从动件的运动线图。
图4-7 尖顶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4.2.1
1.
从动件在推程作等速运动时,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运 动线图如图4-8所示。在此阶段,经过时间t0(相应的凸轮转角为
Φ),从动件完成升程h,所以从动件的速度v0=h/t0为常数, 速
(2) 对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特殊要求,而凸轮转速又不高 时,应首先从满足工作需要出发来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其 次考虑其动力特性和是否便于加工。例如,对于图4-3所示的自 动机床上控制刀架进给的凸轮机构,为了使被加工的零件具有 较好的表面质量,同时使机床载荷稳定,一般要求刀具进刀时 作等速运动。在设计这一凸轮机构时,对应于进刀过程的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应选取等速运动规律。但考虑到全推程等速运动 规律在运动起始和终止位置时有刚性冲击,动力学特性较差, 可在这两处作适当改进,以保证在满足刀具等速进刀的前提下, 又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
在此图中R=h/2, 当凸轮转角φ=Φ时,θ=π,则θ/π=φ/Φ。 将R, θ代入上式并对φ求一阶和二阶导数,可得从动件在推程中 作简谐运动时的运动方程为
s
h 2
1
c
os
v
h
2
sin
(4-4)
a
2h
22
2
cos
当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如图4-11所示,其加速 度曲线为余弦曲线,故又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由加速度 线图可知,这种运动规律在开始和终止两点处加速度有突变, 也会产生柔性冲击,只适用于中速场合。只有当加速度曲线保 持连续(如图4-11中的虚线所示)时, 才能避免柔性冲击。
可以作出从动件的速度线图(v—φ线图)和从动件的加速度线图
(a—φ线图), 它们统称为从动件的运动线图。
图4-7 尖顶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4.2.1
1.
从动件在推程作等速运动时,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运 动线图如图4-8所示。在此阶段,经过时间t0(相应的凸轮转角为
Φ),从动件完成升程h,所以从动件的速度v0=h/t0为常数, 速
(2) 对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特殊要求,而凸轮转速又不高 时,应首先从满足工作需要出发来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其 次考虑其动力特性和是否便于加工。例如,对于图4-3所示的自 动机床上控制刀架进给的凸轮机构,为了使被加工的零件具有 较好的表面质量,同时使机床载荷稳定,一般要求刀具进刀时 作等速运动。在设计这一凸轮机构时,对应于进刀过程的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应选取等速运动规律。但考虑到全推程等速运动 规律在运动起始和终止位置时有刚性冲击,动力学特性较差, 可在这两处作适当改进,以保证在满足刀具等速进刀的前提下, 又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PPT课件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3d8b6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1.png)
间的函数关系。 刚性冲击——由于加速度发生突变,其值在理论上达到无穷大,导致从动件
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 柔性冲击——由于加速度发生有限值的突变,导致从动件产生有限值的惯性
力突变而产生有限的冲击。
压力角、许用压力角 ——从动件在高副接触点所受的法向力与从动件该 点的速度方向所夹锐角α 。压力角过大时,会使机 构的传力性能恶化。工程上规定其临界值为许用压 力角[α]。不同的机器的许用压力角要求不同,凸轮 机构设计时要求 α ≤ [α]。
2) 摆动从动件的压力角
如下图所示, ω1和ω2同向,P点是瞬心点,过 P作垂直于AB延长线得D。由ΔBDP得
tanα =BD/PD
(2)
由ΔADP得
BD =AD-AB= APcos(ψ0 +ψ)-l
P
PD= APsin(ψ0 +ψ)
n
由瞬心性质有 AP ω2 =OP ω1 = (AP-a) ω1
解得
s=h[1-φ/Φ’ +sin(2πφ/Φ’)/2π] v=hω[cos(2πφ/Φ’)-1]/Φ’ a=-2πhω2 sin(2πφ/Φ’)/Φ’2
特点:无冲击,适于高速凸轮。
s
Φ v a
.
h φ
Φ’
φ
φ
21
改进型运动规律
单一基本运动规律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
分别取一、二、五次项,就得到相应幂次的运动规律。
基本边界条件
凸轮转过推程运动角Φ ——从动件上升h 凸轮转过回程运动角Φ’——从动件下降h
将不同的边界条件代入以上方程组,可.求得待定系数Cபைடு நூலகம் 。
16
1) 一次多项式(等速运动)运动规律 边界条件
在推程起始点: φ =0, s=0 在推程终止点: φ =δ0 ,s=h 代入得:C0=0, C1=h/Φ
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 柔性冲击——由于加速度发生有限值的突变,导致从动件产生有限值的惯性
力突变而产生有限的冲击。
压力角、许用压力角 ——从动件在高副接触点所受的法向力与从动件该 点的速度方向所夹锐角α 。压力角过大时,会使机 构的传力性能恶化。工程上规定其临界值为许用压 力角[α]。不同的机器的许用压力角要求不同,凸轮 机构设计时要求 α ≤ [α]。
2) 摆动从动件的压力角
如下图所示, ω1和ω2同向,P点是瞬心点,过 P作垂直于AB延长线得D。由ΔBDP得
tanα =BD/PD
(2)
由ΔADP得
BD =AD-AB= APcos(ψ0 +ψ)-l
P
PD= APsin(ψ0 +ψ)
n
由瞬心性质有 AP ω2 =OP ω1 = (AP-a) ω1
解得
s=h[1-φ/Φ’ +sin(2πφ/Φ’)/2π] v=hω[cos(2πφ/Φ’)-1]/Φ’ a=-2πhω2 sin(2πφ/Φ’)/Φ’2
特点:无冲击,适于高速凸轮。
s
Φ v a
.
h φ
Φ’
φ
φ
21
改进型运动规律
单一基本运动规律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
分别取一、二、五次项,就得到相应幂次的运动规律。
基本边界条件
凸轮转过推程运动角Φ ——从动件上升h 凸轮转过回程运动角Φ’——从动件下降h
将不同的边界条件代入以上方程组,可.求得待定系数Cபைடு நூலகம் 。
16
1) 一次多项式(等速运动)运动规律 边界条件
在推程起始点: φ =0, s=0 在推程终止点: φ =δ0 ,s=h 代入得:C0=0, C1=h/Φ
《凸轮机构》课件
![《凸轮机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c6e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a.png)
凸轮机构的检测与测量技术
常用检测方法
• 摄像测量 • 激光测量 • 经验法
测量技术的应用
• 凸轮运动参数测量 • 凸轮副尺寸测量 • 凸轮轴和轨迹测量
实验室检测和在 线监测
探索常见的凸轮机构检测 方法,以及在线监测在工 业生产中的应用。
凸轮机构的损坏和未来发展
凸轮机构的损坏模式分析 凸轮机构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凸轮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3
热处理和凸轮机构
介绍凸轮机构热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凸轮机构的分析和优化
1 凸轮机构的转动力学分析
通过转动力学分析,研究凸轮机构的转动行为和相关参数。
2 凸轮机构的运动优化
了解如何通过设计和优化凸轮机构来提高其性能和工作效率。
3 凸轮机构的失效分析
探讨凸轮机构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和如何进行失效分析。
解析工程师是如何优化凸轮机构以满足特定需 求和性能要求的。
凸轮机构的未来发展
展望凸轮机构在自动化生产和科技进步推动下 的前景和趋势。
凸轮机构的设计和分析
凸轮机构设计原则
探索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 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的最佳表现。
凸轮运动曲线及特点
研究常见凸轮运动曲线的特点,如简谐曲 线、抛物线曲线和椭圆曲线。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通过运动学分析,了解凸轮机构的运动特 性和关键参数。
举例:汽车凸轮轴设计
以汽车领域为例,深入分析和解释凸轮轴 在发动机中的设计和优化。
凸轮机构的制造和材料选择
1
凸轮机构的制造方法
介绍凸轮机构常见的制造方法,如车削、磨削和电火花加工。
2
凸轮机构中的材料选择
探讨在设计凸轮机构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材料以满足强度和耐磨性要求。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精品ppt课件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0e2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4.png)
38
二、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
1.机器的工作过程只要求凸轮转过一角度时,推杆完成 一行程h或φ,对运动规律并无严格要求。
则应选择直线或圆弧等易加工曲线作为凸轮的轮廓曲 线。如夹紧凸轮。
φ ω
工件
39
2. 机器的工作过程对推杆运动有要求,则应严格按工作 要求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凸轮廓线。如刀架进给凸轮。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ω
r0
o
44
μs=( )mm/mm
8’ 9’
7’
11’
5’ 3’
1’
12’
13’ 14’
12 345 67 8 9 11 13 15
μφ=( )°/mm
取适当的比例尺μl=μs
-ω ω
15
o
45
设计步骤:
① 按给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绘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② 确定从动件尖底的初始位置。 ③ 确定导路在反转过程中的一系列位置。 ④ 确定尖底在反转过程中的一系列位置。 ⑤ 绘制凸轮廓线。
偏置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
凸轮机构
20
9.从动件的运动线图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动件 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 或凸轮转角间的关系。
位移方程 s = f(φ)
速度方程
v
ds dt
ds d
d dt
ds d
加速度方程
a
d
2 s
dt 2
dv dt
dv d
d dt
2
d
2 s
d 2
21
M s1 M1
M’ s1
第一节 凸轮机构的类型
一、凸轮机构的组成
内 燃 机 的 配 气 凸 轮 机 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