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八个主题)资料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0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0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03、自然辩证法内容体系: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⑵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⑶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科学技术活动方法;⑷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⑸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与特征、创新型国家建设。

0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观点、特征: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近代自然哲学家们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自然科学基础:哥白尼革命、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伽里略自由落体实验、哈维血液循环理论、波义尔元素说等,这一时期力学成为主导学科,分析方法成为主要方法。

前提与基础:⑴人与自然两分;⑵自然的数学设计;⑶物理世界的还原论说明;⑷自然与机器的类比。

主要观点:⑴物质观: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论);⑵时空观: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⑶运动观: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⑷因果观: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⑸相互作用观:粒子间或由其构成的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⑹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

自然辨证法期末复习资料——满分攻略

自然辨证法期末复习资料——满分攻略

自然辨证法期末复习资料——满分攻略自然辨证法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其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2.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科学观察属于实践活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既是接受外部信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又是检验理论认识的基本手段。

其基本原则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3.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借助于构造对象的形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最常见的两种思维形态之一。

它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中,主要是以图像、音调、动作等形象的符号再现某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共性。

因为这些符号容易被人们直接感知,故又称“直感思维”。

形象思维的“细胞”是意象,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的内容、进行形象的判断和推理。

4.技术价值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

对技术价值的认识是通过从价值的角度考察和评价而得到的。

我们认为,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技术,才能获得对技术价值的正确认识。

5.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技术或技术群。

自然辩证法复习材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材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一、名词《绪论》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开创和奠基的,以恩格斯的代表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2、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3、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它从整体上来描绘自然界的发展图景,黑格尔自然哲学集其大成。

4、 STS研究STS研究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STS主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的同步发展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深刻认识已经到来的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态势。

STS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对自己生存条件进行深刻反思。

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其宗旨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效应,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

《自然观》5、自然是与人无关的物质存在,自然物的集合。

6、人工自然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

人工自然包括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生态环境和人工自然物。

7、拯救现象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

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如果不把它们纳入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8、泛神论泛神论认为不能把上帝和大自然区分开来,它反对上帝或神超越自然界之上而存在,它认为自然不是别的,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存在物,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由于这种把神的观念泛化,故称其为泛神论。

9、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并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10、系统的涨落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

系统的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的平均状态的偏离,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的差异;是系统的一种不平衡性。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研究自然界万物的发展规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它借鉴了辩证法的概念,将其应用于自然界的研究中。

自然辩证法涵盖了物质的起源、演化、运动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理解自然界规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自然辩证法的复习资料,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等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以及物质世界相互依存关系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通过分析和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和演化过程,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和内在的发展动力。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矛盾普遍存在原理:自然界无处不充满着矛盾,它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2)矛盾的斗争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物质力量。

(3)矛盾的统一原理: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我们要全面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4)否定之否定原理:事物的发展是由于矛盾的不断解决和发展,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既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又是一种差异性的发展。

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概念
1.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的。

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等。

只有充分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矛盾和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是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之中,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自然辩证法 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 复习资料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3、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8、天体运动论:哥白尼认为地球既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是在宇宙中心,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自转的周日运动,又有和其他行星一样的周年运动,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天体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复合运动的结果。

9、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专题1:(1)宇宙本源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认识大自然的历史,贯穿着对宇宙本源的未休止的争论,这也是目前为止哲学家一直思考的主题。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不仅让我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寓言故事。

传说,有人从王宫里牵出一头大象,许多人前来围观。

几个盲人也争先恐后地去摸。

第一个盲人摸到象牙,就大喊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大象的样子了!它像根棍子。

”“不对!”另一个扯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它像一把大蒲扇。

”第三个盲人摸到象腿,也嚷起来:“错了!错了!它像根柱子。

”“不!不!”第四个盲人摸着象身子说:“明明是一堵墙嘛!”最后一个抓到象尾巴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根绳子。

”盲人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通常,人们都是用盲人摸象来比喻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很少有人会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盲人来看待。

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盲人之争,比如,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物理学上的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牛顿的绝对时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要比盲人摸象更为复杂。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的过程中,我们“摸”到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等概念。

像盲人们一样,我们也在为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而争论不休。

所不同的是,盲人们摸象时,有人在旁边告诉他们是在摸大象,而现在却没有人告诉我们是在摸什么,更不会有人告诉我们摸到的是什么。

远在上古时代希腊的泰勒斯和我国春秋时期的《管子》就主张宇宙间的万物的本原是水;希腊阿那克萨哥拉曾经根据陨石的性质猜测太阳是块又红又热的大石头,月亮也同样是由大地上这种泥土构成的;我国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墨经》认为太阳是火,并指出其光色同温度有本质联系,阐明了月魄及其上灰光的成因。

《墨经》和德谟克利特更普遍地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我国战国时期由慎到和惠施创始的浑天说,把天地比拟为蛋状结构,也就是力图把宇宙万物作为满足一定规律的物质体系来对待。

布鲁诺(有神论者)在形成元始的“一”的思想过程中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 这其中主要包括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和巴门尼德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文精神:以价值为基础,创造一个善和美的世界休谟规则:单凭事实判断推导不出价值判断根据休谟规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讨论:事实(真理)与价值问题一般观点:真理是价值的前提,而价值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发现真理。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但是,这里的统一,是外在性的统一,不是内在性的统一。

1.外在性的统一:理想目标与手段活动只是机械地外在地链接,而不是内在地融合。

决定论:在必然的世界中,每个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其他事物决定的,同时,它也决定着其他事物的发生与发展。

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中。

每个事物都是这个因果联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自由意志:有时,人的思想和行动似乎不被世界因果链条所决定。

人似乎能够独立地发起一个因果事件,成为一个因果联系链条的始发者。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受社会条件束缚的社会,不自由的社会。

在必然王国中,人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都是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人自如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价值理想目标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发挥。

2.马克思科学异化理论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又作为异己来压迫人。

1)从应然上说,即从理想目标上看,人的本质力量应当地点自由全面的发展;2)但是,从实然上说,即从现实上看,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帮手。

3)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越发达,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剥削程度越深。

也就是说,科学精神越发扬,人文精神越受到抑制。

4)如果消除科学技术异化?实现共产主义,每个人的本质力量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附:预备知识:生活的意义是什么?1.生活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但要自由地选择生活,而且活的精彩,表现得优秀卓越,即人的潜能得到实现,应,但是,价值种类概念在自然中没有与它相对应的事实,所以,价值是主观虚幻的。

不存在价值真理。

2.反对价值怀疑主义:1)价值是主观虚幻的,不存在价值真理。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2013-2014学年《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1、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挑战和冲击十八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P37(1)这种挑战首先来自于光学。

偏振现象的发现曾经迫使托马斯一杨和菲涅耳做出了光是横波的嘉定,横波假说仍然是从机械论框架中提出来的,然而一旦引入这一假定,机械论框架就失去了内部的和谐,由此产生了它无法摆脱的“以太悖论”困境。

这个“以太悖论”终于在这个僵硬的机械论框架(机械论自然观)内部爆发出来,并打开了它的第一个巨大的缺口。

(2)星云假说和地质“渐变论”。

星云假说是由康德和拉普维斯共同创立的。

他认为天梯是由原始星云通过吸引和排斥的矛盾作用生成出来的;太阳系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历史。

它攻击太阳系的永恒性的观点,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假说。

地质渐变论是由赖尔创立的,它强调地球及其表面“都有时间上的历史”且能够导致物种的变异性;它以地球的缓慢变化所产生的渐进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一时兴动而引起的突然变革,把知性带进了地质学。

(3)人工合成尿素和元素周期律。

人工合成尿素是由维勒完成的。

他以氯化铵等无机物制造出了有机物尿素,不仅证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遵循同样的化学定律,而且还把康德的无机界与有机界间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平了。

(4)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细胞学说是由施旺和施莱共同创立的。

他认为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有机体在本质上都是从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中产生和生长起来的。

生物进化论是有达尔文等创立的。

他主张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物种是可变的,动植物物种之间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他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玮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的基础”。

(5)机械论自然观面临危机的真正标志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然图景与之抗衡,这就是以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为代表的科学家所提出的“场”的观念和由焦耳发现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虽然在这个“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论自然观曾经起过重大的,甚至是非常杰出的作用,但“场”的观念的形成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机械论自身的衰落。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及答案1.白箱:既可以明确观察到内部结构和状态,又能以此推导和描述输入-输出网络关系的系统2.悖论:从逻辑上可以推导出相互矛盾之结论,但从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3.不可证伪性:命题不能被观察或经验反驳,即不具有证明其错误的证据,不能被检验。

4.侧向思维法:沿着正向思维旁侧开拓出新思路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方法。

5.抽象法:把复杂的现象转化为简单的模型的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6.垂直思维法:即逻辑思维,直接思维;沿着一定方向和路线,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一问题进行纵深挖掘的思维方法。

7.发散性思维: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路线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考方法。

8.反馈: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9.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10.分类法:根据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区分为不同种类,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系统逻辑方法。

11.分析法: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对其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认识对象内部结构和本质的目的的思维方法。

12.负反馈:系统受到外部或内部干扰,系统可以控制住干扰、消除干扰,或者把干扰控制在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简述1.简述收敛性思维的涵义及其应用。

主体从已有知识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

A.创立新理论的时候,运用已有理论去研究,通过长期几种收敛思维找到问题的症结。

B.对于已设计出的方案,运用收敛思维对其进行审查比较,以确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2.简述数学模型方法的内容与作用。

数学模型方法是通过建立和研究客观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内容: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公式,数学算法。

作用:预见,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抽象思维能力3.简述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复习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复习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复习《自然辩证法》复习知识点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价值三、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基本特征四、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异同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基本特征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特征七、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八、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重要意义九、系统的含义、特征十、加和性关系和非加和性关系十一、自组织形成的条件十二、自然界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十三、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重要作用十四、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十五、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十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十七、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应秉持的观念十八、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生态思想十九、科学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二十、科学与人文冲突的原因二十一、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必要性和可能性二十二、实现科学与人文交融的途径二十三、伪科学的危害、治理措施二十四、科学主义二十五、“李约瑟难题”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以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技术发生发展的规律、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3)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科学技术活动的一般性方法的性质与规律。

(4)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科学技术社会论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价值(一)增长智慧,提高哲学素养。

(二) 求真务实,树立科学精神。

(三)化成天下,涵养人文精神。

三、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基本特征1、主要观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生成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人动物,生物是进化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哲学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等。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整体看法和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结构、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观:是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作用、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的概括和总结,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二、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构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普及。

4、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道德伦理相结合,遵守科学道德和社会伦理,防止科技滥用和伦理冲突。

三、主要内容1、自然观:包括自然界的本质、演化、结构、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自然界的分类、演化、运动等的研究,以及自然界的可分性、系统性、整体性等方面的理论,是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2、科学技术观: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作用、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科学技术的本质、方法、价值等方面的理论,是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3、科学技术方法论: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研究,以及科学思维和科学认识的理论,是科学技术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4、科学技术社会论: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理论,是科学技术社会论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探讨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

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复习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斗争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又统一于一个整体。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特殊性则指的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矛盾斗争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则强调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连续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运动、质量变化、能量转化等。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时,我们需要关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例如生物的生长和衰亡、地球的气候变化、物质的相变等。

三、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抽象和具体、分析和综合、历史和现实等。

抽象和具体是指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具体分析的过程,从整体和个别的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分析和综合则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和现实则是指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过去和现在中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四、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在自然科学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工程技术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问题,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价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科性质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学科性质: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2 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桥梁和纽带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3 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自然史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技术论科学技术社会学创造学思维科学科学美学技术美学3、学习的意义与方法介绍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提供认识论和法论指导;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认真读书,掌握基本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互相交流科技史1、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哲学流派: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的对象加以整体的看待;把自然界看作有规律且可以认识的对象:创造了一套哲学的或数学的语言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1)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万物源于水”这里的意义不在于这句话是否正确,而在于其说话的方式,科学于哲学思维的原则:从粉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在从原理说明更多的现象。

(2)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

用客观的精神实体来解释世界的起源问题,一为点,二为线,三为面,四为立方体,由此而生成万物,宇宙和谐,宇宙是一种几何结构。

毕达哥拉斯主义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可理解性就是作为其基础的数学的可理解性。

(3)赫拉克利特辨证思想的奠基人世界是一堆永恒的活火,火代表了万物流动变化的本质。

万物皆流,万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汇总(详细)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汇总(详细)

1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首先:科学性与哲学性。

自然辩证法以交叉学科的性质发展起来。

向科学技术靠近,它具有科技性;向哲学靠近,它具有哲学性。

从目前已有的成果来看,它更偏重于哲学,偏重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分析,所以,自然辩证法归属于哲学学科。

但是,自然辩证法还确实具有科技性,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逻辑与理性特征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其次:哲学性与非哲学性。

自然辩证法哲学性的表现在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等问题讨论的成果。

非哲学性成果突出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发展的社会学方向上,如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等。

再次:非哲学性与人文性。

承认自然科学的非哲学性,就承认了其人文性。

自然辩证法对人文的研究,使它起到了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或纽带作用。

加强科学技术的人文精神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世界性与民族性。

自然辨证法是有恩格斯创立的,是外来的哲学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世界性,是世界的哲学和文化。

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后,便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融入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其民族性。

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自然辩证法,可以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科学技术政策提供理论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的最高层次往往是哲学问题的研究,因此,在研究科学技术问题上,自然辨证法具指导性作用。

3)自然辩证法,可以为我们确定科一研项目和建设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引进新技术等。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性质是什么?研究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内容: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其体系和主要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意义?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都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技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此推动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中,处于不断地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重大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自然辩证法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简答)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对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简答)1、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史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芝士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解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一、概念题:(二十分)1、大数据: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指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2、2、灰箱:指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的系统,又称部分可观测的黑箱3、3、集思广益法: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4、4、技术: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开发而成的科学工具、物资设备以及各种工艺过程、作业程序、操作方法和实用技能。

属于技术资源里的人造资源。

5、5、交叉学科: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

交叉学科可以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还可以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

6、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对现象及其关系的合理的。

可以接受的解释。

7、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就是人们在探索错综复杂的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为根据,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8、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和系统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科学。

其支柱为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

二、简答题:(三十分)1、简述抽象法的内容和意义:抽象法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称为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法就是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必须运用抽象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一、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答:⑴人与自然的二重化趋势:积极性一一消极性。

自然界存在着再生能力,能及时地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有限影响。

⑵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问题。

A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掠夺强度增大,资源严重短缺,包括再生和非再生资源。

B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

C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

人与自然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和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总需求量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还得依赖于人工自然的不断拓展。

人工自然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既是造成人和自然矛盾的之间根源,又是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矛盾的直接手段。

⑶协调措施:A建立人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观念(泛爱万物天地一体),B利用现代科技对自然界进行修复、重建,C建立社会规范,实行行为控制,如法律条纹、法律制度;道德伦理、生态伦理。

2、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3、如何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答:(1)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维持着生存,求得发展。

人是迄今为至生命运动发展的最高形式。

人体是一典型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为生存,人类充分发挥了劳动的才能,不仅生产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且不断地促进劳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以便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物质产品。

同时,人的精神生产也离不了自然界。

人对自然的依赖,并非本能地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改造自然。

人类一经产生,自然界就被人纳入了劳动过程,成为劳动本身的要素”和劳动的自然要素”作为劳动的创造物,现实的自然界已打上了人类改造过的烙印。

自然界面对的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的人;而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劳动来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

(2)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

首先,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同时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劳动是其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劳动具有社会性,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

这样人就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所谓对象性存在物即是指它在自身之夕卜有对象,所以,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对象性关系。

4、“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其意义是什么?答:产生背景: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再次变革,开始是唯经济发展观,追求单纯经济增长。

这对西方经济崛起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经济危机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经济发展只是社会的一个方面,是其发展的前提。

70年代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观取代了唯经济发展观,将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纳入了发展体系。

然而这两种发展观都未涉及自然界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呈粗放型、资源型的增长模式。

使经济赖以发展的自然界根基遭到严重践踏。

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到了80年代,人们在遭到一系列自然界报复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发展的内涵由社会、经济拓展到自然界,要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

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与经济、社会、自然三方面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观点片面性,既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包含着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必要性。

它虽在目前还未触及社会制度中最根本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动员全球共同协作的战略方针,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正如《21世纪议程》中所希望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会使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态系统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5、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70)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

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6、人与自然和谐答: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

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三个层面:a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合真”的增益作用;“向善”的消费功能;“达美”的直观效应;b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和谐:形式协调;作用互利;意蕴融洽;c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要素比例协调性;物能循环的低耗性;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7、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维护任何自然系统的平衡。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人的生存发展受到自身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自然观,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调整社会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系统及系统方法1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特点:1)开放性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3)整体性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个组成要素的简单的机械加和。

4)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有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2、结合实例阐述如何遵循系统方法的原则?答: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I.整体性原则;2.动态性原则;3.优化性原则;4.模型化原则要如实地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中把握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性质。

在研究系统时应坚持从时间上把过去、现在、未来作为一个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来认识。

优化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目的。

它要求人们在研究、解决问题时要统筹兼顾、多种协同,采用时间、空间、程序、主客体等多方面的峰值佳点,进行综合优化和系统筛选,最终使系统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模型化原则是实施系统方法必经步骤,又是实现系统优化的必要手段。

3、结合自身专业试分析信息控制方法对于自己的科学认识和研究有何启示?答:信息控制方法:一、黑箱方法。

所谓黑箱方法就是一种通过考察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动态过程,而不通过直接探测对象的内部结构来研究对象的行为、功能乃至其内部构造和机制的科学方法。

二、功能模拟方法。

功能模拟方法是一种不论对象系统的内部结构,仅以模型和原型之间的功能或行为相似为基础,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一种方法。

三、反馈控制方法。

反馈方法就是根据反馈原理,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整和控制系统活动的方法。

四、信息流程与网络方法。

信息流程与网络方法就是利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具体运动变化过程抽象为信息的提取、存贮和加工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处理,求得对该系统运动规律性的认识。

三、生命的诞生与演化1怎样理解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四、科研选题及应用1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1)重要意义:a科研选题在科研工作中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是决定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和首要环节。

b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工作。

正确的选题既是科研工作的起点,又是科研的结果。

能否选好课题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也反映出他的科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c有创见的研究课题对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有巨大推动作用。

往往成为科学发展和取得成就的生长点或路标,甚至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研究方向。

2)基本原则:a需要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或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b创造性原则:所选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应是前人和他人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并预期能出成果的科技问题。

c科学性原则: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d可行性原则:选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定科研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