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性能试验参数
钢材机械性能取样方法

钢材机械性能取样方法一、引用标准GB1499—1998《热轧带肋钢筋》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701—1997 《低热钢热轧圆盘条》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GB13788-2000《冷扎带肋钢筋》二、原材料(一)钢筋1、取样规则(1)钢筋应按每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
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2)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重量不大于20吨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
(3)冷扎带肋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火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吨。
2 、取样数量钢筋的试样数量根据其供货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1)直条钢筋:每批直条钢筋应做2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2)盘条钢筋:每批盘条钢筋应做1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3)冷拉钢筋:每批冷拉钢筋应做2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4)冷扎带肋钢筋:每批冷扎带肋钢筋应做1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
3 、取样方法拉伸和弯曲试验的试样可在每批材料中任选两根钢筋,切取样品应在钢筋端头50mm外切取,每根上取2个试样做拉、弯试验。
4、取样长度直条钢筋、盘条钢筋、冷拉钢筋为40-45mm(二)型钢1、样胚的切取根据(GB2975—98)《钢材力学及工程性能试验取样规定》的要求:(1)样胚应在外观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
(2)切取样胚时,应防止因受热、加工应化及变形,而影响其力学及工艺性能。
(3)用烧割法切取样胚时,从样胚切割缝至试样边缘必须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应不小于钢材的厚度或直径,但最小不得少于20mm。
对于厚度或直径大于60mm的钢材,其加工余量可根据双方协议适当减小(4)冷剪样胚所留的加工余量可按表1选取表12、样胚切取位置及方向(1)对截面尺寸小于或等于60mm的圆钢、方钢和角钢,应在中心切取拉力试验样胚,截面尺寸大于60mm,则在直径或对角线距外端四分之一处切取。
钢筋试验参数(图文并茂)

二、冲击韧性
定义及指标
➢ 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其大小用 冲击韧性值αk表示。αk 越大,则冲击韧性越好。
➢ αk是以试件冲击破坏时缺口处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 (J/cm2)。
影响因素
➢ 硫、磷含量高,存在化学偏析,含非金属夹杂物, 焊接形成裂纹,温度降低等,均会降低冲击韧性。
➢ 对于承受冲击荷载和振动荷载部位的钢材,必须考 虑冲击韧性。
2.牌号
➢ 共有Q295、Q345、Q390、Q420、Q460五个牌号。
3.技术要求
➢ 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应符合GB/T1591 的规定
2021/3/11
30
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4.应用
➢ Q295,钢中只含有极少量合金元素,强度不高,但 有良好的塑性、冷弯、焊接及耐蚀性能。主要用于 建筑工程中对强度要求不高的一般工程结构。
3.技术要求
➢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应符合GB700规定。
2021/3/11
28
一、碳素结构钢(非合金钢)
4.应用
➢ Q195、Q215,含碳量低,强度低,塑性、韧性、加 工性能和可焊性好,主要用于轧制薄板和盘条、制 造铆钉、地脚螺栓等。
➢ Q235,含碳适中,综合性能好,强度、塑性和焊接 等性能得到很好配合,用途最广泛。常轧制成盘条 或钢筋,以及圆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字钢、 槽钢等型钢,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2021/3/11
22
三、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2021/3/11
冷弯试验的指标:弯心直径d与试件厚度(直径)a的比 值d/a;弯曲角度(90°或180°);试样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 见裂纹则冷弯合格。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工艺检测参数有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工艺检测参数有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连接钢筋,保证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工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工艺检测参数。
1. 强度参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强度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指标。
一般来说,强度参数包括接头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抗拉强度是指接头在承受拉力时的抵抗能力,抗剪强度是指接头在承受剪力时的抵抗能力。
这些参数需要通过专业的试验设备进行测试。
2. 塑性参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能够承受一定的变形和位移。
因此,塑性参数是评价接头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塑性参数包括接头的延伸性、旋转能力和位移能力等。
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通过应变传感器和数字化测量仪器来完成。
3. 疲劳参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长期使用中会受到循环加载的影响,因此疲劳参数的测试是必需的。
疲劳参数包括接头的循环载荷寿命和疲劳极限等。
这些参数的测试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处理。
4. 剪切参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抵抗能力。
剪切参数包括接头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刚度等。
这些参数的测试可以通过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来进行。
5. 可靠性参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可靠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可靠性参数包括接头的失效强度、失效位移和失效概率等。
这些参数的测试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可靠性分析和试验。
6. 规定承载力参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需要满足一定的规定承载力要求,以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
规定承载力参数包括接头的规定承载力和规定承载力系数等。
这些参数的测试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综上所述,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工艺检测参数涵盖了强度、塑性、疲劳、剪切、可靠性和规定承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准确的检测和评估,才能确保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以确保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全面监测和评估。
钢筋力学性能分析

钢筋力学性能分析2010-12-09 16:41第二节钢筋的机械性能一、钢筋的拉伸试验钢筋主要机械性能的各项指标是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来获得的。
由静力拉伸试验得出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是描述钢筋在单向均匀受拉下工作特性的重要方式,静力拉伸试验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见图1-3)1、弹性阶段(O-A)从图1-3中可以看出,在OA范围内,拉力增加,变形也增加;卸去拉力,试件能恢复原状。
材料在卸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因此,这一阶段叫做弹性阶段。
弹性阶段的最高点(图中的A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因弹性阶段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所以也称比例极限,用f0表示2、屈服阶段(A-B)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比例增加,开始时图形还接近直线,而后形成接近于水平的锯齿形线,这时,应力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而应变急剧地增长,这种现象好象钢筋对于外力屈服了一样,所以,这一阶段叫做屈服阶段(A-B)。
在屈服阶段,钢筋的性质由弹性转化为塑性,如将外力卸去,试件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
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残余变形或称塑性变形。
与锯齿线最高点B上相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上限。
对应于最低点B下的应力称为屈服下限。
工程上取屈服下限作为计算强度指标,叫屈服强度(或称屈服点、流限),用fy表示。
3、强化阶段(B-C)钢筋拉试验过了第二阶段即屈服阶段以后,钢筋内部组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重新建立了平衡,钢筋抵抗外力的能力又有了很大的增加。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表现为上升的曲线,这个阶段称为强化阶段。
与强化阶段最高点C相对应的应力就是钢筋的极限强度,称为抗拉强度,用fu表示。
4、颈缩阶段(C-D)当应力达到拉伸曲线的最高点C后,试件的薄弱截面开始显著缩小,产生颈缩现象(见图1-4),即进入颈缩阶段。
由于试件颈缩处截面急剧缩小,能承受的拉力随着下降,塑性变形迅速增加,最后该处发生断裂。
图1-3是软钢(I-Ⅳ级钢筋属于软钢)的拉伸曲线图。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仪器设备4 操作规程4.1 一般规定4.2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4.3 钢筋焊接力学性能检测4.4 钢筋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测1 总则1.1 为贯彻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全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含机械连接)的检测项目和试验操作程序,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原材(如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等)、钢筋焊接(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电弧焊、气压焊等)以及钢筋机械连接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规程。
1.3 本规程涉及的钢筋(含机械连接)取样需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认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封样措施或同委托单位共同送至检测机构。
1.4 本规程规定的抽样数量应不小于该种产品应检测数量总和的30%,并至少不小于1组。
1.5 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必须是取得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的独立机构;B.检测机构应与所检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无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C. 必须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D.必须有足够并且满足标准要求的仪器设备;E.必须有足够的并且持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员上岗证书的人员。
1.6 钢筋(含机械连接)检测操作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标距: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
2.1.2 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2.1.3 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2.1.4 平行长度(Lc):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部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2.1.5 伸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0)的增量。
2.1.6 伸长率: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
钢筋试验性能(1)

HRB400 HRBF400
HRB500 HRBF500
试验结果处理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外 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认作为最小值。 规定的弯曲半径认作最大值。
3.3.1冷轧带肋钢筋的拉伸试验
冷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试样长度:
CRB550试样的原始标距L0(10d)
钢筋试样的总长度Lt≥17d
其它牌号L0=100mm
钢筋试样的总长度Lt≥100+7d
牌号为CRB550的钢筋应进行弯曲试验,试样长度 确定方法同热轧钢筋。
牌号为CRB650、CRB800、CRB970的钢筋应进行反复 弯曲试验,试样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60倍。
L—试样长度 a—钢筋公称直径 d—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
试验结果处理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外 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认作为最小值。 规定的弯曲半径认作最大值。
组批验收规则: (GB1499.1-2008)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 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部分, 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 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 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 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 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钢 筋 拉 伸 性 能 试 验 演 示
钢 筋 拉 伸 性 能 试 验 演 示
钢筋力学性能测试及数据解读

钢筋力学性能测试及数据解读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拉能力。
为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解读。
一、钢筋力学性能测试的原理与方法1.拉力测试拉力测试是衡量钢筋的抗拉能力和断裂强度的重要指标。
该测试依靠拉伸试验机施加的拉力,对钢筋进行强度评估。
测试过程中,选取适当长度的钢筋样品并将其两端夹紧,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拉力,直至样品断裂。
通过测定样品的变形和断裂强度,可以得出钢筋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2.弯曲测试弯曲测试用于评估钢筋的抗弯性能。
测试时,将钢筋样品固定在适当的支撑装置上,然后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力矩,直至样品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通过记录样品的弯曲变形、断裂强度等数据,可以判断钢筋的抗弯刚度和强度。
3.冲击测试冲击测试用于评估钢筋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时,将钢筋样品置于低温槽中,使其达到所需的测试温度,然后通过冲击试验机施加冲击力,记录冲击引起的位移和变形。
通过分析冲击试验曲线和能量吸收能力,可以评估钢筋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冲击性能。
二、钢筋力学性能数据的解读1.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衡量钢筋强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标称强度和屈服强度来评估钢筋的抗拉性能。
标称强度是指钢筋的理论极限强度,通过拉力测试可以得到。
屈服强度是在拉伸过程中,钢筋开始发生可观的非弹性变形时的拉力值,通过测定拉伸试验曲线上的屈服点或0.2%偏移点来确定。
2.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在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钢筋的延展性。
一般情况下,断裂伸长率越高,表示钢筋具有更好的延性。
通常通过拉伸试验时样品断裂处的延长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来计算。
3.抗弯刚度和强度抗弯刚度和强度是钢筋在受弯曲力矩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弯曲试验可以得出钢筋的抗弯能力,并通过测定试验曲线上的抗弯刚度和弯曲断裂点来评估。
1.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实验目的了解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熟悉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3、实验要求实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Φ14(牌号HRB335)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工艺性能:弯曲性能。
每一组进行钢筋的2拉2弯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评定钢筋的质量。
4、主要仪器设备4.1万能材料试验机准确度为1级或优于1级(示值误差不大于1%)为保证设备安全和实验准确,其吨位选择应是使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位于试验机量程的20%~80%范围内。
4.2支辊式弯曲装置(钢筋弯曲机)4.3连续式打点机4.4量具(游标卡尺) 精度为0.1mm5、实验环境的温、湿度温度18℃,湿度60%。
6、实验方法及步骤6.1拉伸实验6.1.1实验方法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
6.1.2实验步骤6.1.2.1钢筋力学性能A、原始标距(L0)的标记钢筋的原始标记用连续式打点机打点,每一点距离为10mm。
注:原始标距(L0)的标记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黑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6.5mm、8mm的钢筋原始标记L0=10d;10~50mm 的钢筋原始标记L0=5d(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B、试验机指示系统调零(输入相关数据)。
C、夹固试件,确保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D、开机,以1~2kN/s的速率加载,直至钢筋被拉断。
注:实验的应力速率为6MPa/s~60 MPa /s。
E、关闭送油阀,取下试件,再打开回油阀。
6.2弯曲实验6.2.1实验方法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
6.2.2实验步骤A、调整两支辊间距离l=(3d+3d)±0.5a=84±7mm,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参数
序
号直径截面积(mm2)刻痕长(mm)弯心直径(冲头)、弯曲角度1Φ32840.2160一、原材
2Φ28615.8140Ⅰ1d 180°
3
Φ25490.9125Ⅱ≤25 3d 180°>25 4d 180°
4Φ22380.1110
5Φ20314.2100二、对接焊
6Φ18254.590Ⅰ≤25 2d 90°
7Φ16201.180>25 3d 90°
8Φ14153.970Ⅱ≤25 4d 90°
9Φ12113.160>25 5d 90°
10Φ1078.5450三、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1Φ850.2780HRB335 6-25 3d、28-40 4d 12Φ6.533.270HRB400 6-25 4d 、28-40 5d 13Φ628.2760HRB500 6-25 6d 28-40 7d
钢筋修约
性能范围修约修约方法
屈服点抗拉强度(Mpa)
≤200N/m㎡1N/m㎡四舍六入五单双200-1000N/m㎡5N/m㎡二五进位
>1000N/m㎡10N/m㎡四舍六入五单双
伸长率(%) 0.5﹪二五进位
断面收缩率(%) 0.5﹪二五进位
注:1、热轧光圆(Ⅰ级纲)2根拉2根弯。
2、热轧带肋(Ⅱ级纲)2根拉,2根弯。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1根拉,2根弯
3、对接焊3根拉3根弯。
4、原材和焊接取样长度:拉伸取50㎝长,弯曲取30㎝长。
5、两支辊间的距离应等于弯心直径加2.5倍钢筋直径(支距=d+2.5a)
6、(1)热轧光圆钢屈服点235、抗拉强度≥370、伸长率≥25%;(2)热轧带肋钢屈服点335、抗拉强度≥455、伸长率≥17%;(3)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抗拉强度≤410、伸长率≥30%、
7、钢筋砼用钢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砼用钢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替代《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中建筑用盘条部分;
8、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9、《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9、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光圆钢筋HPB235的是370MPa;HPB300的是400MPa;
带肋钢筋HRB335的是455MPa;HRB400的是540MPa;
1、HPB235级:就是俗称的一级钢,为235mpa.
2、HRB335级,就是俗称的二级钢,为335mpa
3、HRB400级,就是三级钢,为40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