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

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
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

我的行医之路

宁波明州医院中医科张殿龙1949年2月,我出生在吉林省通化市站前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听母亲讲,我儿时出麻疹,西医大夫说没救了,是一位中医大夫把我治好的。所以从小我就想,长大后当一名中医大夫。

1964年,我在大栗子铁中初中毕业,当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大部分同学都报考高中,而我的志愿全是卫校。那一年不招医士专业,我被长春卫校药剂专业录取。在中专学习期间,每天下午下课后,我就跑到省图书馆看中医书。当时馆内的中医秘方、验方极大的吸引了我,我抄了满满一本。1964年冬天,我得了关节炎,连行走、上楼都非常困难。那年寒假,我就是运用中医偏方:内服生地水,外用花椒水熏,用辣椒皮外敷关节处,把关节炎治好了。

1968年9月,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位于浑江市深山沟里的麻风病医院。在那个年代,关于分配是不能讲条件的,一切服从党的安排。我去麻风病院的时候,当时只有12个人,开始时对麻风病恐惧,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后来对麻风病真正的了解后,也就不担心了。我在麻风病院开始时做药品调剂,后来又做药品制剂,还兼做药品采购,打字员,六中校外辅导员,同时自学了针灸,和几个同志一起为医院周围的群众免费治疗,坚持了2年多。由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70年6月,72年3月,73年3月5月8月,我获得了浑江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浑江市优秀团干部等称号,并经推荐参加了考试。73年9月被吉林医大中医专业录取,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由于有了实践经验,会制药会针灸,所以在学校每次开门办学中都能用得上。

1974年12月,我在大安县两家公社三家大队课间实习,帮助当地建立了制剂室,自制当归注射液,用穴位注射为当地群众治病,最多时一天接诊60余名病人,由于过度劳累,我病倒在了病人家中。当我离开大安农村时,收到了六面锦旗,和很多感谢信,当时吉林日报也做了报道。

在大学期间,我一直是班长,团支书,党支委,三好学生。毕业时打算留校,就在这时,浑江市卫生局专门派人到学校,嘱咐说浑江市对我另有安排,不能留校。就这样,1977年2月,大学毕业后,我又回了麻风病医院。1977年7月,麻风病院不归浑江市管了,划归通化地区管理,这样浑江市对我的“另有安排”也就无声无息了。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医大夫,虽然医院条件不好,但院领导支持我,努力创造条件,很快把工作开展起来了。

因麻风病属皮肤病,我首先在皮肤病的治疗上琢磨,在实践中,我总结了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皮肤病,有关论文曾两次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并被选入国家正式出版的《牛皮癣的中医疗法》、《银屑病中西医治疗学》、《50种皮肤病的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吉林医案医话选评》等书中,由于疗效较好,虽然医院偏僻,但求医的病人却很多,最多时,一天接待来自各地的病人50余名。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男性不育、女性不孕是许多医务人员钻研探索的课题,但效果好的方药却很少。

1982年9月的一天,一对年轻的夫妇叩开了我的家门,他们结婚5年了仍没有孩子,一张确诊为“子宫发育不良”的诊断书放在了我的面前,望着患者痛苦的表情,和家属期盼的目光,医生的强烈责任感,促使我这个从未治疗过女性不孕的医生,答应了患者的请求。从此,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我就翻阅古今中医名著、记录和研究各种不孕病例,最后我选择了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给患者进行治疗。这位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竟奇迹的怀孕了。从那以后,登门求医的女性不孕患者越来越多,有些婚后三年、五年,甚至八年不孕的妇女,经我治疗后相继怀孕了,他们高兴,我更高兴,我高兴自己又能用学到的知识治疗新的疾病了。

在治疗女性不孕的同时,我发现男性不育者也很多,在那个时代,男性不育的研究在我国一直是冷门,古今中外几乎没有特效疗法。许多男性不育患者,受传统的传宗接代意识影响觉得自己愧对妻子,愧对祖先,深感自卑,无形的压力,心中的苦恼和辛酸的泪水只能往肚里流。江湖医生,街头广告,曾使许多不育患者倾家荡产,为了这些男子汉的欢乐和幸福,我又开始研究男性不育的治疗。83

年至86年治疗了41例,有21例喜得贵子。有一名姓张的工人结婚5年没有孩子,一直以为妻子有病,妻子喝了4年苦水,后经医院检查是男方有病,面对检查结果他绝望了,恩爱的夫妻谁不想得到爱情的结晶,但他们却不能得到。多少个夜晚,他们抱头痛哭,多少个黎明,他们相对无言……他觉得对不起妻子,流着泪对妻子说:“咱们离婚吧!”当我知道了他们经历后,下决心治好他的病,只坚持了2个多月,他的妻子怀孕了,并生了个男孩。当这对夫妇含泪在我面前向我致谢的时候,我的泪水也止不住了。

为了进一步掌握男性不育的治疗,我四处访医求经,两次去深圳向被海内外患者誉为“送子观音”的陈玉梅教授学习,吸取她的治疗经验。

湖南沅陵中医男性病医院,牵动着千万男性不育患者的心,也牵动着我的心。1988年7月,我专程到湖南沅陵。为了学到人家的经验,我以一个病人的身份住进了医院。当护士带我到病房的时候,周围的病人纷纷议论说:“看!又来个住院的,像是从东北来的。”我想说我哪是什么住院的啊,可几句话又怎能说清楚,我用微笑向他们致意。在病房,我很快就和病人熟悉了,当他们知道了我去的目的后非常敬佩,纷纷向我诉说心中的痛苦,介绍医院的治疗方法、应用的药物等等,在病房里,我有了特殊的收获,当我离开沅陵的时候,十几名患者为我送行,并合影留念。

学习了深圳、湖南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我采用了先清肝经湿热,后补肝阴肾阴,辅以微量元素锌、硒的治疗方法,经8860余例临床观察,有效率90%,怀孕率40%,经我治疗的患者,已有3000余个正常婴儿降生。我已发表28篇关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论文,多次在国际、全国、省男科学术会上大会发言,并被选为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第三届委员,吉林省中医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第三届男科学会委员。

2006年3月26号,全国男科疾病诊治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研究生导师郭军教授在主讲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疾病时首先讲到,在我国长白山脚下有个男性病专家张殿龙,他用先清后补的方法治疗男性疾病的思路非常好。当他发现我也在场时,立即高兴地把话筒交给我,让我讲讲自己的经验,使我非常感动。

有个姓寇的患者,结婚六年,因自己有病,不能生育,妻子和他闹离婚,他跑遍大小医院,寻过不少名医高手,也未能见效,他很悲观,我一次次开导他启发他,为他心理治疗,并专门为他配制了中药。一年以后,他的家有了个女孩,他在感谢信中写道:“没有张大夫的及时治疗,我这个家庭很可能现在已经解体了。”

不久前,大连有个子宫小、输卵管不通的病人找我治疗,她对生育已不抱希望了,只希望月经正常就行了。没有想到,经过半年的治疗,月经正常了,并怀孕了,她母亲专程到医院致谢。

1988年秋,浑江(现在叫白山)有个患阳痿的患者来找我,他说妻子已经起诉,治不好就得离婚,患者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人是有感情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哪一方面失调都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宁和家庭的幸福。如今,妇女病医院有妇科调治,而男子的性功能障碍却没有专科治疗,甚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古今中外,对此病多以补肾壮阳为主,但因病因复杂,有些病人几乎无效,多少恩爱的夫妻因此而感情破裂,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不幸解体,又有多少年青的患者因此而绝望轻生……我认真地为这个患者辩证,选用以治肝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治肾的方法,半个月后,他高兴地告诉我说他的妻子已把起诉撤回了,就这样,我在治疗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不射精等)方法又有了独到之处。我的论文《亢萎振阳汤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100例临床报告》被《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年第3期发表。2005年1月3日《中国中医药报》在名医名方中也做了介绍,2007年9月,世界中医男科学术会让我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受到了好评。

1984年,我参加了长春晨光制药厂肝炎系列药的科研工作,我参加了药品研制的全过程,1985年6月8日,肝炎系列药通过了国家鉴定,现已是国药准字。1988年8月我和药厂厂长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百病克星大赛,肝炎系列药获金奖,这是吉林省唯一得到的一枚金牌,全国著名老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亲自为我题词并合影。20多年来,经我治疗的肝炎病人已有一万余例,大部分病人对治疗感到满意,为此,我应邀到成都、西安、珠海等40几个城市讲学会诊,与肝病专家合写的

《肝病论治学》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5篇关于肝炎的论文在全国会上交流,其中,《肝炎系列药与老年肝病的治疗》在第十四届国际自然医学会国际研讨会上交流。1999年10月,应宁波导医中心邀请,我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为数百名肝病患者会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余姚有个姓李的患者,肝硬化腹水,久治不愈,在我的精心治疗下,基本康复。十几年来一直健康地生活着工作着,有的病人肝功能正常但病毒指标高,根据病变药变,对症下药,用中药治疗使病毒指标正常了。经过20余年用中药治疗肝病,在对改善肝功能,对脂肪肝、肝硬化的治疗上均有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由于我为吉林省武警总队药厂的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正赶上武警部队要从地方招医疗骨干,部队整整考核了我两年,才于86年8月得到北京武警总部批准,地方转现役,副团级待遇。到吉林省武警总队医院工作消息传来,我兴奋地一夜没有合眼,许多老师,同学,朋友都来向我祝贺。武警医院的领导专程来白山调我。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市里主要领导同意我走,而卫生局局长坚决不同意我走,说我是人才,如果放我走,他就不当局长了。我又陷入了痛苦失望之中,为了我的调转,当年的武警领导给市领导张凤山市长,时广仁市委书记,王志甫人事局长等人写信求援,请求放行。但由于卫生局长态度坚决,谁也没有办法,我失去了参军的机会。我被留在浑江之后,局长对我非常重视,让我在浑江市卫生系统任选单位,到任何单位都可以。如果想当院长也可以。我选择了中医药学校,为的能够教学、科研、临床,发挥自己的特长。局里把我的爱人安排到了市药品检验所,并给了住房,当时白山最好的房子,在晋级方面也给予了关照。就这样,我于87年10月调到了中医药学校,和我一起分配到麻风病院的22名大中专毕业生,我是最后一个离开麻风病院的。

我到学校之后,学校领导全力支持我,专门为我开办了诊所,每天下课后接待病人,由于治疗效果好,病人越来越多,在白山知名度越来越高,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989年11月,省卫生厅让每个市推荐两名先进人物到省里试讲,浑江市让我和泉阳的张殿英去的。在省里试讲后,我的经历一下子引起了轰动,有关领导讲没有想到省里能有这样的人才,并让我参加省卫生系统先进人物报告团,到各地巡讲。每到一地演讲,我还没有走下讲台,后台已有许多人等待我看病。

我在学校主讲《中医内科学》《皮肤病学》,每年300学时左右,为了讲好课,我每天晚上备课写教案,整理了几十万字的资料。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介绍给学生。学生说听我的课是一种享受。我迎来了中医药学校第一届中医班,我又送走了中医药学校最后一届中医班。在中医药学校20年里,我经常整天处于紧张忙碌状态,有时一天讲6个小时的课,还要用课余时间看十几名病人。在我参加工作的40余年中,从来没有一天没有病人找我,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人们说我是超负荷工作,然而就是在我的忙忙碌碌中,我感到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充实。

1989年7月,省中医专家团在浑江开会。他们听说了我的经历后,到学校诊所看我,当他们看完我的病人登记本后,都很惊讶,说没想到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我能做出如此惊人的成绩,并推荐我的论文《谈前列腺炎与男性不育》在省学术会上进行大会交流。

1994年3月,白山市召开首届科技大会,安排了两个个人代表发言,当我讲完之后,一片掌声,市委书记当时说“没有想到白山有这样的人才”,称我是白山一绝,疑难病克星。

1997年,白山市晋级正高只有一个名额,市卫生局给了我,使我于98年1月破格晋升为主任中医师。

从1988年到2007年,我连续20年为中医药学校新生做报告,讲“我的成长之路”,讲我的经历。有的学生没有听过我讲课,但我的经历却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至今还保持联系。

2001年,我经历了第二次调转,长春高新集团想调我去长春,给住房,建研究所,给孩子安排工作,市里又留下了我,给我的女儿安排了工作,破例给了编制。也准备建研究所,后来领导变化了,未能实现。

2009年3月吉林卫视《牛群冒号》、浙江卫视《寻找王》介绍了我治愈的顽固性呃逆病人,节目一播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其中主持人牛群讲我的一段话说:“这是一位老中医,行医40多年了,在他的手里治好的疑难杂症不少”,因此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难病的患者专程到白山找我治疗,

在那段时间,医院的电话一直是热线。

1997年2月,局领导和校领导找我谈话,要我课余时间到中医院坐诊。当时,我感到太累了,每天完成教学及学校门诊工作已经精疲力竭了,心里非常矛盾。当时中医院处于低谷,医院每天收入只有三四千元,职工已经四个月没有开工资,面对这个现状,我的心很受震动,为了振兴白山中医事业,我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从我踏进中医院第一天起,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把中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每天从学校讲完课,急忙赶到医院给患者看病,千方百计为医院着想,星期天、节假日照常上班,从未休息过,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医院,有时候中午病人多,也一直看完为止。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13年来,我在中医院接诊病人无数(有挂号记录的近八万人),为中医院创收一千多万元,仅2009年一年就创收154万元。在白山我的挂号费是50元,而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病人,我就不让他们挂号了,有一天看了50多个病人,只挂了3张50元的号。(吉林省名中医挂号费50元)2007年,由于学校改革,我提前退休了。从此,我再也不用讲课了。2009年,我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我退休后,我的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因为我的两个女儿读完研究生后,就在宁波应聘工作了,在宁波安了家,有了孩子。我的爱人自2007年去宁波为女儿照看孩子整整三年了,我二女婿在香港驻港部队做航医,二女儿在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当老师,她一个人带孩子,不能独立生活,所以我的爱人不能回白山了。当孩子们听说我从学校提前退休了,想让我立即去宁波,我说虽然学校不需要我了,但中医院还需要我,我暂时不能走,我要把接班人培养好了再走。三年来,我自己一个人在白山,除了忙碌,就是孤独。我在白山42年了,我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白山,与这里的山山水水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失去了两次调转的机会,及国内外一些人的重金邀请。当我真要离开白山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是很难受的。我在这培养了成百上千的学生,我在这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我在这里已经为一家四代人看过病,我在这里留下了八千余份不孕不育的病历,我在这里发表了80余篇论文,我在这里获得了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枚奖章……2010年1月,我突然病倒住院了,这是我第一次住院,全家人为之震惊,二女儿特地请假坐飞机回来护理我。由于这次生病,全家人再也不放心我一个人在白山了。女儿在短信中说:这次得病给咱们家都发了预警,今后再也不能大意了,咱们家这几年分得那么远,平时电话也是匆匆的问候一下,很少一家人在一起开心的聊天沟通,这一次您一定要来宁波……

由于身体的原因,我决定离开工作了42年的白山,有的病人听说我要离开白山,痛哭失声,有的学生听说我要离开白山,特地从外地赶来送行,周围的同志也是依依不舍。白山市中医院专门开了欢送会,卫生局局长、副局长亲临现场。2010年5月10日上午我还在白山中医院坐诊,下午就登上了去宁波的火车,临行前的5月9日下午还为学校学生做了一次我的成长我的路报告……

我在白山从医从教42年,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支持我都记在了心中,正由于此,我始终如一的对待学习和工作,从来没有计较过个人得失,高高兴兴地度过每一天,特别是获得了省名中医称号后,感到责任更加重大,这次评选,从2003年到2008年,历时5年,考核、考试、论文答辩非常不容易,我希望白山市多出名医,为了表达我的心愿,我把省里奖励的一万元捐给了医院,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中医。

现在国家对中医越来越重视了,我真诚地希望青年中医大有作为,希望中医薪火代代相传,希望中医事业更加辉煌。

我离开白山之后,《长白山日报》2010年5月20日发表了通讯《张殿龙“退”而不“休”的情怀》,讲述了我从医从教42年的经历,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来到宁波之后,我选择了明州医院中医科。在白山时,每天都有几十名病人,到宁波后,每天只有十几名病人,感到有些不适应。院领导及有关人员安慰我不要着急,他们也在努力做宣传工作。我想用真诚、认真地接待每一个病人,病人康复了,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我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了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努力工作,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人民的好中医。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自2012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众等方式,对挂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谭镇卫生院近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要求,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向,落实国家防病为主的政策。卫生院由国家、省市财拨款重建,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的办公楼,配备X光机、B超、心电、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妇科、产科、中医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等科室,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基本药物507种。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由销售公司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使当地居民得到实惠。由于药品比药房、诊所便宜很多,居民更愿意到卫生院就诊。日门诊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达到日均100人次左右。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卫生院由以往的盈利性医疗机构转变为公益性非盈利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由既往诊疗转变为医疗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当地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免费体检、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对重点人群如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遍实施使当地居民诊疗花费大幅下降,新

农合门诊按40%,住院按80%报销医疗费,极大的减轻居民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满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 二、存在问题 1、医院人才短缺,医疗专业人员严重断层。大谭医院编制50人,实际在编48人,其中医生13人,实际上班只有7人,年龄大都40岁以上。一方面,没有年轻的医生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医院无法提供事业编制,相应的福利较低。相对城镇,乡镇卫生院低出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医院周边房价极高,交通不变等等因素,无法吸引年轻医生来院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业务能力较强的医生大多会选择到更大更好的市级或私营医院工作。留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大多住在当地,业务能力相对较差,各种条件制约无法离开的人员。人才的短缺限制了医院的发展,限制了医疗服务水平,亦造成了患者的流失。 2、医院经费不足、运行捉襟见肘。目前卫生院由财政拨付工资款项,占工资总额的60%。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虽然改变以往医药养医的情况,但目前就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和开展的诊疗项目来看,基本上没有创收能力。而财政拨款又不及时,医院随时可能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目前勉强维持是因为在编的48人中,仅有30人实际上班开支,有些卫生院因为上级拨款不及时甚至采取拖欠药款的方式来维持卫生院的运行。这样一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多干工作也不能增加收入,个别医务人员中出现向外院转患者来收取回扣,让患者到自己家治疗赚钱的情况,这在私营医院的不正当竞争中愈演愈烈。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祖桓,祖冲之的儿子,字景烁,生卒年代无可考。 祖冲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他研究过《九章算

【--镇中心卫生院关于印发《--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生院签约服务方案

【**镇中心卫生院关于印发《**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生院签约服务方 案 **公卫字[2017]11号**镇中心卫生院关于印发《**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科室、各村卫生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县卫计委制定的《**县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沁卫计发〔2017〕57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镇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范围项目的实施,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围绕“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保障、延长健康寿命”的工作目标,在全镇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通过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更加充分地体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延伸和深化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引导更多的居民就近就诊,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二、领导机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村卫生所负责人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兼任,成员:**、***,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计划制定、工作总结、督导检查、评估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 三、原则(一)充分告知。通过广泛宣传,使全体辖区居民了解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地点、服务团队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家庭医生式服务概念。 (二)全面覆盖。到2020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普及。 (三)突出重点。根据实际服务能力,首先以辖区的贫困户、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及留守老人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四)自愿签约。尊重居民个人意愿,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县**镇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五)规范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服务的要求,结合自身服务能力,明确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 (六)强化考核。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情况、签约情况、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列入对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及乡村医生的考核内容。 四、工作目标总签约率(一般人群+重点人群)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含流动人口)签约率达到60%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达到90%以上,居民续约率达到85%以上。签约协议一般只签一次,不解约即视为续约。 五、签约任务1、组织一次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低、签约意愿不强等问题,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发挥签约服务团队“工作队、服务队、宣传队”的作用,做到宣传与服务同步推进,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

中国古代的十大科学家

关于古代科学家的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 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 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

十大名医简介

1.扁鹊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因他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 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2.华佗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 国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 科鼻祖”。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 第一人。又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 3.张仲景东汉南阳郡人。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医圣, 南阳五圣之一。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 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确立了中医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界的推崇。 4.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提起皇 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5.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 号抱朴子,著有《肘后方》。“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

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 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 6.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是唐代医药学家,他用自己的一生见证灵芝的长 寿之道,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他博览众 家医书,研究古人方剂。被后人称为"一代药王"。 7.钱乙字仲阳,山东郓城县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 科专家。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 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 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9.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人,明 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自1565年起,“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 纲目》。 10.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清代康熙五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晚年

宜宾县蕨溪镇中心卫生院简介

宜宾县蕨溪镇中心卫生院简介 我院是一家集医疗、保健、预防、教学为一体的“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处宜宾县蕨溪镇渡船口街41#。医院开展病床100张,专业科室11个,编制70人,现有职工96人(其中编制38人、招聘5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58人,固定资产556万元,年业务总收入800余万元,医院占地面积63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540平方米。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科室设备齐全,拥有美国GE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祥生及松下黑白B超仪,万东200mAX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半自动电解质分析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胃镜、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GE麻醉机、呼吸机、膀胱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 我院组建于1952年,随着四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由当初的木结构瓦房变成钢筋水泥筑建的门诊大楼及住院大楼,由当初的简单诊断治疗变成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这些点点滴滴都伴随着医院发展、变革,2006年由宜宾县政府批准升级为“宜宾县第四人民医院”,我院以“以人为本、珍爱生命”为宗旨,以科技创新和标杆管理为手段,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倡导感动服务理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运用新设备开展新项目、新技术10余项,普通及泌尿外科方面如肾切除术、肾输尿管膀胱切开取石术、输尿管移植术、前列腺摘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胆囊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肠切除术等,妇科方面如子宫次

全切除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等,五官科方面如鼻内窥镜上、下颌窦及筛窦的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等新技术的运用。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2007年、2008年宜宾县卫生局年终工作考核获“二等奖”; 2008年被宜宾县县委政府授予“县文明单位称号”、同年被宜宾市爱国卫生委员会授予“市级卫生先进单位”;200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宜宾市政府授予“宜宾市园林式单位”、“宜宾市文明单位”及宜宾县总工会授予“县级工人先锋号”、宜宾市总工会授予“市级工人先锋号”;2010年宜宾县卫生局年终工作考核获“特等奖”。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 自20xx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众 等方式,对挂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谭镇卫生院近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要求,全面实行基本药 物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向,落实国家防病为主的政策。 卫生院由国家、省市财拨款重建,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的办公楼,配备X光机、B超、心电、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妇科、产科、中医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等科室,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 要。 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基本药物507种。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由销售公司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使当地居民得到实惠。由于药品比药房、诊所便宜很多,居民更愿意到卫生院就诊。日门诊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达到日 均100人次左右。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卫生院由以往的盈 利性医疗机构转变为公益性非盈利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由既往诊疗转变为医疗 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当地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免费体检、用 药指导、健康咨询,对重点人群如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重 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遍实施使当地居民诊疗花费大幅下降,新农合门诊 按40%,住院按80%报销医疗费,极大的减轻居民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满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 二、存在问题 1、医院人才短缺,医疗专业人员严重断层。大谭医院编制50人,实际在编48人,其中医生13人,实际上班只有7人,年龄大都40岁以上。一方面,没有

中国医学之中国古代医学常识

2019云南玉溪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中国医学之中国古代 医学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中医、中国画、京剧三颗璀璨的明珠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考试中涉及到的中医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帮助考生在事业单位的复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及其著作 1.医祖——扁鹊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其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2.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发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广播体操——五禽戏(虎鹿熊猿鸟),精于手术,发明麻沸散。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主要著作《青囊经》已佚。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4.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并被誉为“针灸鼻祖”。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5. 道家医生——葛洪 葛洪: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

乡镇卫生院发展建议

乡镇卫生院发展建议 篇一: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叶 建 国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枢纽,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 重,它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当前统筹发展城乡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最近,本人牵头,通 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 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促进乡镇卫生院良性发展。 一、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现状 近年来,玉环县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 一定的进步。全县 11 个乡镇都设置了乡镇卫生院,其中坎门、陈屿两家中心卫生院为全民性 质,其余 9 所乡镇卫生院为集体性质的一般卫生院。两家中心卫生院运行状况良好,能为辖区 内群众提供较好的服务,规模和设施已经超过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但其余 9 所乡镇卫生院却 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建设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 医疗的需要,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1、业务用房不足且破旧。全县 11 所乡镇卫生院共有业务用房面积 2.34 万平方米,其中 两家中心卫生院, 占 1.63 万平方米, 而 9 所一般乡镇卫生院, 现有业务用房仅 7042 平方米 (参 见表一),尤其是城关、楚门、清港、芦浦、龙溪等卫生院,用房极其紧张,遇预防接种、妇 幼保健及农民健康体检时,以现有的狭小空间,根 其他业务用房:指防保、行政办公等用房及辅助用房。 本无法容纳众多的服务人群。而且这些业务用房大多为 80 年代后 90 年代初建造的砖瓦 房或是用预制件建的临时房,建筑质量较差,经多年使用而又缺乏维护,房屋破旧。 2、卫生人才匮乏且素质不高。全县乡镇卫生院共有卫技人员 336 名,其中疾病预防人员 36 人,妇幼保健人员 32 人,但与其服务全县 63 万余人口相比,医务人员数严重不足。尤其 是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防保人员紧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只有 2—3 名;防保人员按 户籍人口 2.4—3.5 名/万人口配备标准计算,需 96—140 人,至少还缺 28 名。卫技人员中,具 有本科学历的仅占 9.23%, 大专学历占 32.73% (大多是通过在职函授取得) , 中专学历占 50 %, 初中以下及无专业学历占 8.04 %。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 0.89 %,中级职称的占 11.61%,初级 职称的占 74.11%,无职称的占 13.39%(参见表二)。可见,低学历低职称和非专业技术人员 所占比重相当大。此外,业务骨干极度缺乏,而且年龄基本达 40 岁以上,进修培训少,知识 老化,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表二: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构成情况 3、医疗设备短缺且简陋。目前全县 11 所乡镇卫生院,X 光机、心电图机、B 超机、尿分 1 / 9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扁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公元一五O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著有中医学宝库中最有价值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医学家。 张仲景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医师,他不仅精通医药,还擅长针灸等。他在很早的时候就使用了灌肠法通大便,人工呼吸法急救昏厥,比之西医学早了数百年不止。张仲景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石,并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扁鹊,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

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张景岳,(公元1563~1640年),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称他为“张熟地”,明末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著作《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乡镇卫生院生存状况分析

设备简陋、人才难留制约基层卫生院发展,基层医改将缓解这一困境 基层卫生院生存困境分析 由于地处偏远,广东省惠州市一些山区医疗卫生机构仍然面临设备简陋、经营困难、医务人员待遇偏低等难题,满足不了群众的看病需求,还导致这些基层医院留不住人才,后继乏人。 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下降,但相关的补偿办法却没有出台,使本来经营困难的一些卫生院雪上加霜。 现状1: X光机每隔两三天就要修一次 在惠州博罗罗阳镇卫生院,拥有20多年“工龄”的200毫安X光机仍在工作中。 “X光机一般用10多年就会被淘汰。现在已经出现很多毛病,每隔两三天就要维修一次。原本还有一台500毫安的(X光机),但早前就不能用了。没办法,又没有资金换新的。”罗阳镇卫生院院长李雪开的语气中透着无奈。 李雪开介绍,现在一般医院早就用上数字X光机,但购买一台数字X光机得要100多万元,原本就收不抵支的罗阳卫生院根本没办法拿出钱来购买。 “之前旧院被鉴定为危房要求搬迁,建新院大楼给医院带来很大负担,欠下了一大笔债务。现在虽是搬进了新院大楼,但医疗设备还只能沿用旧的。”虽为无奈,但近期李雪开收到一个欣慰的消息,此前通过跟县里商量,县里答应对该院购买新设备予以支持,“现在已经制定招标方案,应该很快就能购买新X光机。 地处博罗东部偏远山区的横河镇卫生院同样面临医疗设备简陋的难题。 横河镇是博罗唯一一个没有引进工业的镇,没有外来人口,卫生院的业务量一直较小,每月总收入只有20万元。 “B超设备是黑白的,X光机是200毫安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这些设备的功能都逐渐退化了,透视已经不能做,拍出来的片都已经很模糊。”提及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情况,横河镇卫生院院长邹文佑感叹该院设备不是“比较落后”,而是“非常落后”。 邹文佑说,由于横河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有限,院里接收到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只能转至县里医院治疗,但由于横河镇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病人护送很是不便。 “这次港澳基金会捐赠的救护车来得很及时,它将改善卫生院护送病人的条件,提高救助效率。”邹文佑说。 现状2:两个在职员工养一个退休职工 博罗杨侨镇卫生院此前在市县财政及社会各界的援助下,一些医疗设备得以更新。但处于自负盈亏模式的卫生院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我们院目前在职员工有90人,但退休员工有47人。一直以来卫生院都是自负盈亏,这就相当于我们两个在职员工就要养一个退休职工。卫生院的负担很重,压力非常大。”博罗杨侨镇卫生院院长曾新福告诉记者,该院每年需要发放的退休金达40万元。 曾新福介绍,杨侨镇卫生院原本就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债状态,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及一般诊疗费三费合一后,卫生院接待的病人增加,但卫生院的收入却在下降,压力继续加大。 “卫生院里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资历较深的医生每个月工资也就3000多元。”曾新福说。 龙门县龙田镇卫生院也面临退休职工多的现状,目前不足50名在职医务人员的该院有退休人员33名。

中国十大养生名家

中国养生名家 近期养生保健方面的书籍出的特别多,看来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真的重视起来了。以下是近年较为知名的养生专家,在此罗列下来供大家参考,相信一定还会有很多的实力深厚的养生保健专家。每位专家的方法不尽相同,重要的是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彼时,也许自己才是自己的专家。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中里巴人师承父亲练习道家导引养生功法,更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后又研读了中医各家经典和现代医学典籍,尽得医武同源之意趣。根据自己对人体经络的切身理解和体会,中里巴人认为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结合亲身感悟,写成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告诉大家在疾病未发之时如何预防,在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下如何调理。 2.林海峰:国际著名营养大师,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细胞学,师从美国营养学博士谢立启先生。从此开始了对营养学的研究与探索,更从印度的瑜伽、中国的中医和禅修中研究并发展出自己的完整的疾病治疗思想和体系。运用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生活规律加上现代的科技进步,运用呼吸、随机运动及天然食物,解决顽固疾病,创建了整体自然医学疗法。亲自调理治愈的病人超过5万人。著有《断食排毒养生法》。 3.朱鹤亭:道号玄鹤子,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玄学家、武学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读四书五经,习医、武、堪舆,学道家养生学术。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研修中西医理论,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为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后人,朱老总结前人经验,将自己有关养生、中医行医心德先后著书: 余本,广泛流传于社会,有《中国秘传宝典》(四册)、《养生之道锦囊》、《养生益寿秘法》(英文版)、《糖尿病防治》(日文版)、《新生命》(日文版)、《道家养气生气功》(日文版)、《健康是福》、《性爱情缘》、《经络与运动医疗》、《运程与养生》、《生肖与养生》、《玄鹤子养生书法集》、《玄鹤子养生语论书法集》《玄鹤子益寿箴言丛书》。 4.杨力:著名中医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杨力教授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并融会贯通儒家、道家、佛家及诸子百家,把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养生做了升华提炼,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中华养生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杨力教授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近五年来,其百场公益讲座又

乡镇卫生院绩效分配考核细则

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效率优先原则:坚持工作数量与工作质量相结合,按劳取酬、优劳多酬; (二)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工作总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岗位风险与分配系数相统一,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责定分、以分取酬; (三)合理分配原则:坚持成本核算、保底封顶、总量控制、确保结余; (四)分级考核原则:卫生院接受卫生局的考核,同时负责对职工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及标准详见附表。 三、考核方式及发放标准 1、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责对职工采取不定期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2、实行基础工资制度:全院职工工资按当月档案工资的70%发放。 3、确定绩效工资分配总额:全院职工工资总额的30%做为卫生院绩效分配工资的总额。 4、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分为4个等次,分值在85分以上的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考核优秀的比例不得超过15%,按分数高低依次确定。 5、确定考核系数:不合格的为、合格的为、良好的为,优秀的为。 6、结合考核系数对绩效工资进行分配。

即:个人绩效工资=卫生院当月绩效工资分配总额×个人考核工作量/全院职工考核工作总量。 个人考核工作量=个人考核系数×本人百分制考核分值 (院长绩效工资取前三名的平均值) 7、设立管理岗位津贴 根据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及责、权、利相互一致的原则,特设管理岗位津贴,月标准如下: 院长300元,副院长150元,科主任60元。 8、夜班费发放标准:夜班费一个班次/人不能超过8-10元,附表如下:

伊七星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 一、公共考核项目 二、医、护、技、管理、后勤岗位考核项目

中国历史上“十大”知识大全

中国历史上“十大”知识资料大全 十大贤君 汉高祖刘帮、汉光武帝刘秀、魏孝文帝元宏、唐太宗李世民、周世宗柴荣、宋太宗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圣祖玄烨。 十大昏君 蜀后主刘禅、吴末帝孙皓、宋前废帝刘子业、北齐文宣帝高洋、陈后主陈元秀、隋炀帝杨广、宋徽宗赵佶、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熹宗朱由校 十大忠臣 诸葛亮、魏征、寇准、包拯、文天祥、于谦、海瑞、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 十大奸臣 吕不韦、董卓、司马昭、侯景、李林脯、安禄山、蔡京、秦会、严嵩、吴三贵 十大名将 孙武、吴起、孙膑、项羽、韩信、李广、郭子仪、岳飞、戚继光、袁崇焕 十大太监 姥暧、赵高、蔡伦、高力士、李辅国、童贯、郑和、刘瑾、魏忠贤、李连英 十大美人 妲己、褒姒、西施、卓文君、王昭君、赵飞燕、张丽华、杨贵妃、花蕊夫人、香妃 十大名妓 绿珠、关盼盼、薛涛、李师师、苏三(玉堂春)、李香君、陈圆圆、董小宛、傅彩云(赛金花)、小凤仙 十大侠客 专诸、豫让、聂政、鲁仲连、侯赢、荆轲、朱家、郭解、王著、王五 十大辩士 晏婴、邹忌、淳于髡、张仪、苏秦、郦食其、蒯通、陆贾、纪晓岚、曾纪泽 中国历史十大名医 1、扁鹊:战国时医学家,真名为秦越人,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 2、华佗: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炙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3、张仲景: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 4、皇甫谧:魏晋医学家。著有《甲乙经》,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纪》等。 5、葛洪:西晋思想家、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内篇论丹方药术。 6、孙思邈:唐初医学家,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7、钱乙:北宋医学家,始以儿科著名,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有《伤寒指徵》、《婴孩论》等。 8、朱震亨:元朝医学家,主张“因病以制方”,有《格致余论》、《伤寒辩疑》等。 9、李时珍:明朝医学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

中国十大名药

十大最经典的抗衰老中药 中医对抗衰老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就有抗衰老的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药是中医与疾病作斗争、保健强身的武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列为“上品”的有100多种。被列为上品的中药,为无毒、有强健身体作用的“补药”。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医又不断发现新的有抗衰老作用中药(本草书称为“轻身延年”)。这里,选取部分经中西医都证实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做简要介绍。 ◆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剌五加 《本草纲目》称之“久服轻身耐老”,“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现代研究发现,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其抗疲劳作用比人参皂甙还强)、强壮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近來,有一種中藥受到歐美日醫學先進國家的矚目,並被列為重要的健康食品,此味中藥就是刺五加;它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的化學成分,對於諸多成人病皆有顯著的療效,尤其最引人注意的,是對多種癌症細胞有抑制的功能,為一種可以久服,沒有副作用的上藥 ◆灵芝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调查报告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目前农村卫生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落实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能力进行一次专项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74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10个(包括驻户民办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470个,个体诊所74个。卫生机构共设床位1599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2.85张。全县共有卫生人员2107人,乡村医生682人。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年诊疗人次总数为79.18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98万人次。县及县以下卫生事业单位年收入4960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2004年以来,我们加强宣传动员,改革筹资管理机制,简化报销手续,完善实施方案,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08年我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417296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0%。截止目前,共为93686名参合患者报销医药费用1588余万元,为23194名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用1442万元,人均报销650余元,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得到有效缓解。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乡镇卫生院住

院病人明显增多。的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提高乡镇卫生院就医人数、业务收入至少有30%的贡献,新农合救活了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的增加利益于政策上的倾斜,首先是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后报销费用时不设起付线,而到县级医院就医起付线是200元;其次是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40%,因此,老百姓看小病或一般病都愿意到乡镇卫生院了,政府从政策上鼓励农民到卫生院看病,卫生院没有能力治疗的再到大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强化了医疗服务的规范管理,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利用得到改善,农民就医负担有所减轻。 (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草堂、秦镇、光明、大王、余下、涝店等乡镇卫生院先后新建了门诊、住院楼,县医院、中医院先后改造了门诊住院楼,投资260万元的县医院传染病区、投资710余万元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的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即将竣工。总投资达2510万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各医疗单位结合实际,装修病房,增添设施,改善环境,满足了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为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公共卫生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以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为基础,以县疾控中心为龙头,完善了全县疫情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卫生系统广大职工科学应

古代十大女名医分别是谁

古代十大女名医分别是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十大女名医分别是谁》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那么关于古代十大女名医又分别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义妁远在2...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那么关于古代十大女名医又分别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义妁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夏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 后来,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徵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二、鲍姑 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鲍姑也是-代女名医,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 由於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施惠於民,故岭南-带民众尊称她为「鲍於姑」。 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满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 鲍姑死后,岭南人民为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 三、张小娘子 宋代有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名叫张小娘子,她的医术既非祖传,也不是随夫行医所得,那么究竟从何而来呢? 据说,在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胡人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那位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慧、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於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痈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时名声大噪,病人应接不暇。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於是,夫妇俩都成了当地名医,由于张小娘子使用的是胡人在大漠秘传的医术,所以后人亦以【张小胡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