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欣赏(图)

合集下载

医学名人名言

医学名人名言

一、孙思邈(541年—682年)(祖籍)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学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后汉医学家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李时珍(1518—1593)明朝医药学家(祖籍)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药圣”。

饮食者,人之命脉。

少饮则和气行血;痛饮则伤神耗血。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换图)古代神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

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

中医顶尖名句-医术要言

中医顶尖名句-医术要言

中医顶尖名句-医术要言1.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素问·至真要大论》)2.综观医学大纲,不外理法方药四字。

(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3.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5.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汉·张机《金匮要略》)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7.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除疾》)8.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10.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11.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当思人命至重,冥报难逃,一旦差讹,永劫莫忏。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12.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13.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

(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14.有医术,有医道。

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明·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15.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明·周之幹《慎斋遗书·辨证施治》)16.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17.夫不知《易》者,不可以医。

(清·屈大均《翁山文外·卷二》)18.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古代医德医风名言警句

古代医德医风名言警句

古代医德医风名言警句1.(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

(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2.红包就是(犹如)肿瘤,手术之前不切除就会癌变。

3.医生本事菩萨心,一吃回扣变妖精。

4.两袖清风,悬壶济世,平易近人,医人医心,仁心仁术。

5.(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6.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7.临床临床,就要亲临病床,亲手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周华康8.合理地用好病人的每一分钱,尽早地帮助他恢复健康。

9.清正廉明,扬医者风范;妙手回春,治百姓疾苦。

10.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11.诚实是为人的行为支撑,守信是立业的道德基石,正直是行事的品质核心,廉洁是从医的行为准绳。

12.为人民服务应视名利淡如水,与健康同行须知事业重于山。

13.医治您(患者)的身体疾病,抚平您(患者)的心灵创伤。

14.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15.自己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

——林巧稚16.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唐]孙思邈17.人身疾苦,与我无异。

凡来请召,急去无迟。

(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18.横眉冷对红包诱,俯首甘为患者牛。

19.兢兢业业,廉洁行医,清清白白,热诚做人,争当德高医精之良医。

20.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

(清•怀抱奇《医彻•品行》)2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收人红包,神灵不饶。

22.医,仁术也。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23.贪污就像网络病毒,腐败就像流氓软件,保护医院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24.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行廉廉洁洁医。

25.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

(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26.一个医生必须有音乐家的耳朵,戏剧家的嘴巴。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世代医家的钻研与实践,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智慧,也对我们理解和学习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100句中医名人的名言,带我们一起感受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1. "药石之学,以立观念,学其他则不为深矣。

"——医学家扁鹊2. "上工之医,必善于调气。

"——医学家扁鹊3. "夫精诚者,天之弘医。

"——医学家扁鹊4. "病人惧医生,病人不归。

"——医学家扁鹊5. "大医不治病,治未病。

"——医学家扁鹊6. "不洁之气,未发为病;发为病,已病者急。

"——医学家扁鹊7. "上工之医,谓之善言。

"——医学家扁鹊8. "善言者示贤,能复魂魄,致腠理。

"——医学家扁鹊9. "知人生之所生,治之所生。

"——医学家扁鹊10. "用医不足以治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医之义也。

"——医学家张仲景11.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3.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4.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5.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6.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

1.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 -黄帝内经
2. "医者,必先防其身,乃能救人。

" -《伤寒杂病论》
3. "医者父母心,医者无私心。

" -医学经典《千金方》
4. "医者不仁,不可为医。

" -《黄帝内经》
5. "治未病,病已成。

" -《黄帝内经》
6. "寿者,天地之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草木所生,皆为之用也。

" -《黄帝内经》
7. "医者以其道治病,不以病治病。

" -《黄帝内经》
8. "医者,治未病者也,非治已病者也。

" -《黄帝内经》
9.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黄帝内经》
10. "病从口入,药从口出。

" -《黄帝内经》
这些名言体现了古代名医们对医学道德、治疗原则和预防保健的重要观点。

它们强调了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提倡治未病和防病的理念,强调医者的仁心和无私奉献。

这些名言对于现代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

50条精辟古代名医语录!(含解释)1,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思邈)此语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应置于望,闻,切诊之先,清陈修园在张景岳的基础上总结出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病人也应积极配合医生,让医生掌握尽可能详细的资料做出准确判断,以免误诊错治。

就如张景岳所说:诊病不问起始,忧急饮食之失节……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2,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程杏轩)此语是根据小便的涩,通与否推测病情轻重。

主要在于肾的气化功能是否正常。

也间接说明了肾功能的重要性。

3,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

(张景岳)此语强调胃气的重要性。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赖胃气生,药赖胃气行。

4,肺虚易咳,心虚易惊,脾虚易泻,肾虚易遗,肝虚不宁。

(张秉成)此语概括了五脏虚衰所易出现的主证。

5,胃强脾弱,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而纳少。

(林佩琴)此语指出脾胃功能之异,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强脾弱时,胃能消谷而脾失健运,则便稀,脾强胃弱时,脾能运化而知道饿,却胃纳艰难吃的少。

临证时当细心分辨。

6,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李东垣)此语指出脾胃的重要性。

脾胃为元气之本,后天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百病生。

此为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主要论点。

7,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内经素问)张景岳亦指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

……医道虽繁,一言蔽之,阴阳而已。

8,外感头痛,常痛不休,内伤头痛,时作时止。

(顾松园)揭示了头痛的发作特点,鉴别。

9,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陈修园)揭示了虚实两种眩晕的病因病机。

10,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王旭高)此语分述了肝风与痰浊两证的病因病机。

11,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叶天士)阐明斑疹的病机重点。

古代医师名言

古代医师名言

古代医师名言1. 和医学有关的新年祝福语1、怀一颗仁心,带满脸微笑,病人满意是天职,患者称心最为高。

春节到了,祝你:服务周到令病人称道!工作顺利让容颜不老!2、选择了医生职业,便选择了奉献,也选择了爱,看到失去健康的人们,重新找回自我,是医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感谢有你,节日快乐,可爱的医生们。

3、春节到了,祝福我的朋友:前途平坦,兜里有款,甜长苦短;薪水翻番,好吃好穿,常有新欢,追求的路程越走越宽!4、白衣天使送来各种各样的祝福,希望你平安的登上旅行的快车道,愿你与快乐紧紧拥抱,困难见你羞愧绕道,烦恼见你低头走掉,健康对你格外关照,吉祥将你层层围绕,幸福对你倾情微笑!祝你节日快乐!5、有一种关怀是无私的,有一种奉献是平凡的,有一种爱是伟大的,有一种人是可爱的。

她们是人世间的天使,愿天下所有的医生永远年轻快乐!6、救死扶伤,是你不变的信念;无私奉献,是你执着的誓言;任劳任怨,是你美丽的标签;体贴周到,是你温柔的展现。

春节到了,祝你快乐,是我心中祝愿! 7、爱心是自己的责任,体贴是待人的美德。

付出是关爱职责,温情是工作的需要。

不求回报只愿奉献,不图赞誉只盼康复。

8、删除烦恼,确定快乐,设置幸福,存储健康,注销疾苦,增添爱心,粘贴美丽,复制微笑,医师节到了,祝天下所有医师春节快乐。

9、实践着救死扶伤的箴言,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实践着可爱可亲的执言,实践着战胜病魔的信念,在春节这天,为你献上我的祝言,祝你幸福康健!。

2. 麻醉针什么时候发明的麻醉不是麻醉针。

说到麻醉,很多人会马上想到开刀时打一针麻醉药后睡过去的场景。

其实,麻醉不仅是在开刀时很重要,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离不开麻醉科医生的帮助。

美国国家医生节美国有一个国家医生节(National Doctor'sDay),就是每年的3月30日。

纪念谁呢?纪念第一位施行乙醚麻醉的医师Long(郎)。

他在1842年3月30日为一位手术患者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

古代名医名言

古代名医名言

古代名医名言
古代名医名言
作者:民间医兆霖
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院区的文化长廊里,可以看到秦瑞精心挑选的名医名言,转载下来,常读常新。

1、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孙思邈
2、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徐灵
3、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

改恶崇善,是药饵也。

——龚廷贤
4、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

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
——叶天士
5、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孙思邈
6、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刘昉
7、医,仁术也。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喻昌
8、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

——陈清淳
9、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刘仁廉
心不如佛者
不能为医生
技不如神者
不能为医生
为人民币者
不能为医生
救死扶伤者
方能为医生
无私奉献者方能为医生情系病患者方能为医生精益求精者方能为医生。

古代医德名言警句

古代医德名言警句

古代医德名言警句1.中国古代关于医疗的名人名言1、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

——清朝费伯雄《医方论》释义:想要救助别人,则可学习医术;若想牟利,则不可学习医术。

2、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明朝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释义:治病并非难事,难就难在如何辨别疑难病症。

为医者,不可以随声附和,没有坚定的立场,否则会贻误病人。

3、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梁国杨泉《物理论》释义:医生,就要有仁爱之心,否则不可以相信。

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原序》释义: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广泛采取别人的方法。

5、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清朝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释义:学医难的不在于如何用药,而是如何区分病情。

2.中国古代道德名言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重订增广》)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明.薛瑄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唐.骆宾王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尊重中医的国家,而中医名人也是不胜枚举。

在这些名人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名言警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100句中医名人名言,以供大家参考。

一、黄帝内经篇名言1. 听善言,扬善行,此医道之要义也。

2. 夫医者,能工巧匠也;尽其技,不自失也。

3. 胜者之策,治人为治己,治己为治人。

4. 安忍为身主,真防为心本,心本安忍,而病安从。

5. 心不惊,神不惧。

神不惧,即无事。

6.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7. 不念居何世,不问志何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扁鹊天下名言8. 夫乐队之不偏,声调乃正。

9.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0. 由于养生,以待病之不来;及病之至,则已防范。

三、华佗名言11. 把握全局,循序渐进。

12. 以病论病,以人论人,方能制治有方。

13.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4. 尽可能地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尽可能地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15. 非我之人,其心不我;不我之人,虽举案如山,不亦轻乎?四、张仲景名言16. 不畏病之来,但畏病之久留。

17. 惟形劳之所生病,皆可以形劳之所除。

18. 上工者有治未病者,中工者有治已病者,下工者有治已死者。

1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0.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五、葛洪名言21. 良医所以治病者,以其道自在也。

22. 虚虚实实,道之所藏;深深浅浅,道之所成。

23.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万虑,必有一失。

24. 行道者不行过,言道者不出口。

25. 逆境之所以为神仙,顺境之所以为凡人。

六、雷公炮名言26.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7. 独卧寝息之时,为姓名实无分别。

28. 治病先静心,用药须谨慎。

29. 病在千头万绪中,治病只求一个确实。

30. 不求全责备,但求有建设性的批评。

七、朱震亨名言31.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2. 未病先防,已病先治。

33. 中国有养生之道,老有养老之路。

著名医学者的名言警句

著名医学者的名言警句

著名医学者的名言警句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

以下是著名医学者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

NO1、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褚澄《褚氏遗书》NO2、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NO3、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

――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NO4、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NO5、尝思用药如用兵。

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NO6、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NO7、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

——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NO8、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

——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NO9、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

乃博采群经。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NO10、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NO11、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

——郭霭春NO12、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清·喻昌《尚论篇》NO13、医家之有仲景,犹儒家之有孔子也。

医书之有《伤寒论》,犹儒书之有《四书》也。

——陆新源NO14、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

——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NO15、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NO16、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事,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NO17、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NO18、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大神医:谁是第一?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大神医:谁是第一?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大神医:谁是第一?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

此可谓医者仁心。

古代的医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历史上,许多人以神医著称,有的天资聪颖,有的敦厚仁爱。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史上的十大神医吧!中华“医祖”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

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实践首创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

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

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扁鹊传记。

因此,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被写入正史的医生。

“神医”华佗华佗(约公元145年—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市)人,东汉末医学家。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

人们称他为“神医”。

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但未能流传下来。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他创制的“五禽戏”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令人十分钦佩。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

中医“方祖”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50—公元215),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经过数年总结,还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其中的“辩证论治”原则,为古代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被后人称为“医圣”。

他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

名医名言荟萃

名医名言荟萃

名医名⾔荟萃1. 名医名句1.⼈命⾄重,有贵千⾦,⼀⽅济之,德来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要⽅·序》。

⾃2.凡⼤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欲⽆求。

(唐·孙思邈《备急千⾦要⽅bai·⼤医精诚》)3.⼤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要⽅·⼤医精诚》)4.业医者,活⼈之⼼不可⽆,⽽⾃du私之⼼不可有。

(宋·刘昉《幼幼新书·⾃序zhi》).5.未医彼病,先医我⼼。

(宋·刘昉《幼幼新书·⾃序》)6.古⼈医在⼼,⼼正药⾃真。

(明·冯梦龙《警世通⾔》).7.医,仁术也。

仁⼈君⼦,必笃于情。

(清·喻昌《dao医门法律·问病论》)。

2. 急⽤⼀、天⼈合⼀ 1.夫⼈禀五常,因风⽓⽽⽣长,风⽓虽能⽣万物,亦能害万物,如⽔能浮⾈,亦能覆⾈。

(汉·张机《⾦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加、夜甚。

(《灵枢·顺⽓⼀⽇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调神⼤论》) 5.⼈以天地之⽓⽣,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养⽣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调神⼤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少欲,⼼安⽽不惧,形劳⽽不倦。

(《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

(《素问·四⽓调神⼤论》) 5.精、⽓、神,养⽣家谓之三宝。

(明·绮⽯《理虚元鉴·⼼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先渴⽽饮,⾷欲数⽽少,不欲顿⽽多。

(唐·孙思邈《备急千⾦要⽅·道林养性》)三、防病治未病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集结号:历代中医高人的名言录!(一句大全)

集结号:历代中医高人的名言录!(一句大全)

集结号:历代中医高人的名言录!(一句大全)一、天人合一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二、养生保健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4.养心莫善于寡欲。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造就了经久不衰的中国文化,中医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二者荣辱与共。

中国古代的名医们,他们是指黄帝、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葛洪、李时珍、钱乙、宋慈、吴谦十位著名的医学家。

1、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

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

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

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黄帝,《史记》中的五帝之首。

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又居姬水,后改为姬姓。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清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从中国远古传说的三皇与五帝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

2、脉学倡导者——扁鹊姓泰,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

《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

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扁鹊“是切脉治病的创始人”。

张仲景赞赏不绝地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扁鹊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

他自说:“越人之为方,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可以说,扁鹊奠定了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

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因此,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欣赏(图)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欣赏(图)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欣赏(图)一、扁鹊生平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贡献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世人敬他为神医。

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名言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二、华佗生平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

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医院文化网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如何构建人性化医院文化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角度出发,为医院量身制作一系列的宣传挂图,通过通过不断重复的视觉和思维冲击,使得专家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医护人员和患者内心,把医院内部的管理文化建设和针对患者的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目标, 通过人本教育和人本管理以及一系列优质服务工程, 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贡献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

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

名言运动使人健康长寿: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三、张仲景生平张仲景,字玑,东汉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

医学名言警句解析

医学名言警句解析

医学名言警句解析1. 名医名句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来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自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bai·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du私之心不可有。

(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zhi》).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7.医,仁术也。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清·喻昌《dao医门法律·问病论》)。

2. 赞美“医生”的名言有哪些1、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孙思邈2、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

--柯棣华3、健康的开始在于知道自己的疾病,在于愿意服医生开给他的处方。

--塞万提斯4、医生只不过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

--佩特罗尼乌斯5、酒越陈越好,医生越老越好。

--托.富勒6、医生三世,不服其药。

--戴圣7、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8、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孙思邈9、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难也。

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

--徐大春10、一个医生必须有音乐家的耳朵,戏剧家的嘴巴。

在病人痛楚时,能用精确的听觉去辨别病情,用明快的语言消除疑虑,安抚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罗生特11、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

--罗.路.史蒂文森12、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

--伦.赖特13、一个医生,不是为自己的名誉工作,他的价值,远比那五花八门的名誉更神圣更金贵枣驱除瘟疫,用欢乐代替痛苦。

古代关于医生的名言

古代关于医生的名言

古代关于医生的名言1. 赞美医生的名言警句"大医精诚"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杏林春暖""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

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

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

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

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

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

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

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2. 赞美医生的名言有哪些你好!1. 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

(苏格兰小说家、诗人与旅游作家罗·路·史蒂文森)2. 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名言欣赏(图)
一、扁鹊
生平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贡献
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世人敬他为神医。

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名言
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二、华佗
生平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

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医院文化网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如何构建人性化医院文化以及和谐的医患关系角度出发,为医院量身制作一系列的宣传挂图,通过通过不断重复的视觉和思维冲击,使得专家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医护人员和患者内心,把医院内部的管理文化建设和针对患者的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目标, 通过人本教育和人本管理以及一系列优质服务工程, 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贡献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

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

名言
运动使人健康长寿: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三、张仲景
生平
张仲景,字玑,东汉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

贡献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人将《伤寒杂病论》改编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

前者论伤寒诸症,后者论杂病。

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即根据病变的表、里、阴、阳、虚、实、寒、热八纲,决定治病原则的一些理论,世称八纲辨证。

《伤
寒论》与《金匮要略》记载了三百多方,方中列举了汤剂、丸剂、散剂等十余种做法,开后世方剂学的先河。

名言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四、皇甫谧
生平
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东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拜乡人席坦为师。

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

贡献
皇甫谧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的穴位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

名言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五、葛洪
生平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贡献
葛洪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他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

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

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药物的效用,在医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名言
治学: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

六、孙思邈
生平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大约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0岁左右, 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

贡献
孙思邈积一生医学经验,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珍断、治疗、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均有精辟的论述。

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

名言
养性十大要:一日啬神,二日爱气,三日养形,四曰导引,五日言论,六日饮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医药,十曰禁忌。

七、钱乙
生平
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字仲阳。

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

贡献
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

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名言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八、李时珍
生平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贡献
李时珍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

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怪八脉考》、《脉决考证》等流传于世。

名言
饮食者, 人之命脉。

少饮则和气行血;痛饮则伤神耗血。

九、朱丹溪
生平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贡献
朱丹溪所著《格致馀论》,认为多种疾病的病机,均由“阳有馀、阴不足”所致,其治法主张“滋阴降火”。

对于当时《和剂局方》中用药偏于温燥现象,著《局方发挥》加以批评。

另著《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等。

名言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十、叶天士
生平
叶天士(约1666~1745),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迁居苏州,世居上津桥畔。

贡献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他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

名言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从鼻吸而入,必先犯肺,乃上焦病,治法以辛凉微苦,气分上焦廓清则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