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第三至第八章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综合(初级)各章知识点(个人汇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精简重点及难点为了大家更好地复习,顺利通过考试,我们对近几年的考试进行了梳理,归纳三方面的知识:一、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1-3章)(每年考试30分左右)1、社会工作综述:涉及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概念、特点、目标、功能、要素、领域;2、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涉及价值观、伦理责任、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伦理守则等;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包括需要理论、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生发展七个阶段阶段的特征(生理、心理、社会)、各阶段的问题等。
二、社会工作的六大方法(4-8章)(每年考试60分左右)1、(4-6章)个案、小组、社区方法的模式、工作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任务)、工作技巧;2、(7章)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及功能(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策划,服务机构的类型、运作、筹资方式及志愿者管理);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功能及方式,3、(8章)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区别,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两种方法的应用)。
三、(9章)相关的政策法规(每年考试10分左右)主要包括四大人群(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和四大领域(婚姻家庭、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医疗保障)的具体内容。
以及新增的加强社区治理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领域(一般单选8,多选1)一、对普通社会工作(志愿者)、行政社会工作(单位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的理解二、社会工作目标1、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救急)、缓解困难(恢复)、激发潜能(能力)、促进发展(提升)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三、社会工作的功能:正功能与负功能1、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不适应社会的功能)、恢复弱化的功能(增能)、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与换届的相互适应2、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构建社会资本(搭建支持网络)、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五、社会工作的要素:1、服务对象(基本前提,理解服务对象在扩大)2、社会工作者(助人的主体,角色)3、专业价值观(灵魂)4、专业的助人方法(基本功)5、助人活动(最核心部分)六、社会工作角色:掌握什么是直接角色及间接接角色1、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支持者、关系协调者、倡导者2、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联结者)、政策影响者(政策倡导者)七、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八、社会工作主要领域:(通读一遍书)重点掌握学校社会工作(治疗性、变迁性、社区-学校)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8-9分)一、社会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公平、自决、能力);(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相互协作、保密、咨询、转介、利益冲突与争议);(3)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遵守机构规定、落实机构服务宗旨和负责管理个案、培训、转介、行政、档案);(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适当的工作认知、专业能力的表现,提供专业服务,维持服务品质,公正与服务,专业知识的拓展);(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整体社会福利、鼓励公民参与和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提供介入与救助)。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旨在帮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等改善社会功能,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正的专业服务活动。
它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
2. 特征(1)专业性:社会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伦理素养。
(2)利他性:社会工作以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为宗旨,强调无私奉献。
(3)多样性: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
(4)综合性: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服务、政策倡导、社区发展等。
(5)持续性:社会工作不仅关注眼前的危机干预,也关注长期的个人和社区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1. 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1)慈善事业阶段(16世纪末至19世纪末):宗教组织和慈善家开始提供食物、住所和教育给贫困群体。
(2)科学慈善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改革者如简·亚当斯提出社会服务应基于科学研究和专业方法。
(3)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20世纪初至今):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协会和法规的建立,标志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2.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传统慈善阶段:古代中国的慈善活动以官府救济和民间互助为主,如义仓、粥厂等。
(2)近现代社会工作阶段: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社会工作理念开始在中国萌芽。
(3)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2006年,我国颁布《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加快。
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1.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公平正义:社会工作追求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旨在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00272社会工作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全
第一编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1.识记:(1)社会工作。
是政府与社会团体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难,协调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业工作。
(2)助人专业说。
这是从社会工作的目标、性质的角度下定义。
强调社会工作在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和摆脱个人困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3)潜能资源说。
这是从社会工作的活动与功能的角度下定义。
强调社会工作是调动个人潜能与运用社会资源去帮助个人、团体及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一种活动和功能。
(4)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主体,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构成部分,也是社会工作的推动者。
2.领会:(1)社会工作定义的要点。
①主体是政府与社会团体;②是一门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增强信心的专业工作;③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少数贫困、残弱者;④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与技术,他不同于个别人发善心做好事;⑤功能是调适社会管理,缓和与解决社会矛盾;⑥目的是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2)社会工作四个要素。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助人活动。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二、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条件1.识记:(1)社会工作产生的经济条件。
①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变化,打破了就有社会保障形式;②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社会问题不断增多;③物产阶级斗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社会工作产生的政治条件。
①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②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是人民的权利得到一定的尊重;③工人阶级政党逐步发挥作用。
(3)社会工作产生的文化思想条件。
①人道主义是早起社会工作的思想源泉;②宗教慈善思想是早起社会工作的动机;③剥削阶级统治理论的转变。
三、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状况1.识记:(1)德国汉堡制。
1788年德国汉堡制,由布希起草,规定该市设立一中央办事处,处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分若干区,每区设检察员1名,救济员若干人。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需要、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其中,专业的社会服务就是社会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分类:一种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即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另一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本质: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
是一种助人过程,助人过程和专业性的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①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②社会工作与众多社会学科有密切联系(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弱势群体:①初级(绝对)弱势群体:由于成员基本生活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形成的社会生活有困难者。
包括无依无靠鳏寡孤独者、残疾人和其他因丧失、缺乏劳动能力而无生活来源者;遭受自然灾害难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无固定职业或失业造成的生活低于基本标准个人和家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②次级(相对)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病障或社会失调的影响,造成其心理上的受挫感和剥夺感,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甚至形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员的集合。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标志: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①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理念,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②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僚③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④获得专业认可;⑤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供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1.助人活动;2.助人过程;3. 助人方法;4.专业;5.制度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原;2.配置资源;3.预防;4.发展;5.稳定社会(P29)(1)服务对象: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2)社会层面: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三、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解救危险、缓解困难、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四、社会工作的领域1.社会保障;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思想政治工作;5.社会服务(P10)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一、慈善组织会社(含义)(P39)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
基本理论主张是,个人应对其平穷负责。
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
因此,该会主张贫民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
二、睦邻组织运动(含义)(P40)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均与贫民共同生活。
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
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三、专业社工的发展(三个方面)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P49)1、个案工作方法;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一、国际社工界认同的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P71)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含义、内容)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换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八章 社区工作)【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区工作1.什么是社区工作?其目标是什么?答:(1)社区工作的定义社区工作的一般性定义可以叙述为: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2)社区工作的目标①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a.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b.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c.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d.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e.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f.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g.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②罗斯曼(Rothman)的分类罗斯曼将其概括归纳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大类。
a.任务目标。
社区工作要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些具体任务,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目标,满足某项社区需要,这就是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
b.社区工作的过程目标是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养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对事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
③托马斯(D.N.Thomas)的分类英国学者托马斯认为社区工作有下列两大目标:a.分配资源。
社区工作是组织居民,就他们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令他们的权益得到保证。
b.发动居民。
社区工作可以促进公民权的发展,这包括培养基层居民的政治责任感,即令他们对政治感兴趣,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和技巧去参与政治事务。
同时还包括令居民拥有信心及能力,以影响政党和政府,监督政党或政府的运作。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1.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技巧和方法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是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
⏹社会工作的科学性表现在:A 工作态度的客观性 B 工作方法的科学性C 工作程序的合理法与严密性⏹社会工作的实用性⏹社会工作的综合性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对象: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或群体。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那些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讲最应该帮助的人。
“最需要帮助的人”一方面是由社会所认同的基本道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所制约的。
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是指社会工作实施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范围。
从国际上的一般情况看,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4.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的目标分为服务对象和社会层面两个部分:在服务对象中实现: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在社会层面中实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5.社会工作的功能功能的涵义:功能指的是在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的贡献。
功能的分类:①谁的功能和对谁的功能②正功能和反功能③显功能与潜功能6.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①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②促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①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②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③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工作?试比较世界各国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技巧和方法的助人服务活动。
②A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B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C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D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E 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用自己的话比较概括。
【华中师范大学】社工概论总复习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第三章、社会工作理论第四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制度第五章、社会个案工作第六章、社会小组工作第七章、社区工作第八章、社会行政第九章、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社会工作第十章、家庭、医务、学校和矫正社会工作第十一章、反贫困、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第十二章、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社会工作过程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历史学科归属: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实践:专业性的助人自助活动社会工作的功能对社会的功能:1)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2)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3)增加社会资本与社会协调发展对工作对象的功能:1)提供物质帮助2)给予心理支持(心理辅导、社会支持)3)促进能力发展4)维护合法权益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是助人,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问题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关系专业关系社会工作的历史西方的社会工作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917年,Mary Richmond发表《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称为一套独立的知识。
1922年发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What is Social Case Work?)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接受。
20世纪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20世纪60年代,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社会工作的学院化:1919年,美国有17所社会工作学院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的前身成立1933年,全美社会行政学院协会1952,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The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SWE)]1955年,美国成立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NASW) ]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1987年,民政部邀请社会学者、社会工作学者和教育部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确立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
社会工作概论大纲重点复习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2.社会工作的职能:恢复、预防、发展、稳定3.社会工作的特征:(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2)职业的非盈利性(3)社会工作督导(4)个人与环境(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6)团队协同工作(7)自助与民主参与4.如何理解自助与民主参与的特征?答:社会工作确实可能为案主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
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
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
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
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案主的民主参与十分重要。
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切忌为案主下判断,应该协助案主自己去做决定。
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5.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6.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和长期助人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7.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慈善组织会社(1869)、睦邻组织运动(1884)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
8.我国古代救济措施和社会工作有:(1)仓储(2)赈谷与赈银(3)施粥(4)疏遗(5)居养(6)养老(7)慈幼9.我国解放前的社会工作:(1)大学开展社会工作课程,注重走向社会(2)晏阳初、陶行知等教育家开展平民教育10.我国建国后的社会工作:(1)改造游民工作(2)救助残疾人工作(3)改造贫困工作11.我国社会工作的结构特征:(1)不同模式并存(2)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3)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依重12.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P8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P12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P14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考研笔记整理
精心整理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社会工作的领域:(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生理:儿童、少年、青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社会工作;(二)按困难类型分类:日常生活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社会工作的结构:的理解。
社会个案工弱势群体争取合法地位和权力。
(二)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二者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财富更多地应用于福利事业是社会财富效用的最大化。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特征(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认同社会工作价值、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一)助人过程的特征:帮助他人获利、合作过程、不对称互动(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助人活动的发动者、推进合作、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服务提供者、工作对象的支持者、合理行为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过程的管理者、福利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功能功能的涵义与类型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目录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2)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3)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5)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6)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6)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8)第八章社区工作 (10)第九章社会行政 (11)第十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12)《社会工作概论》总结与复习 (13)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专业的助人方法开展的专业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也成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实际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
4.慈善组织会社a)1869年建立于英国,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推动民间志愿救助活动。
b)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首先,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的产生;●其次,它们在促使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相互合作时,促进了社区工作的产生。
5.睦邻组织运动a)1884年兴起。
b)兴起的原因:英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力图对社会问题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
另外,发起人认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让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活,既可以使贫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又可以使知识分子加深对贫民的了解,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在这种背景下,巴尼特牧师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贫民区首创汤恩比馆。
d)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社会工作应配合社区的实际需要;●安排,并同时发动、组织社会力量;●社区工作方法应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问题1.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过程。
2.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社工概论期末重点第八、九章.
(1社区工作是一种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利他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2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2、社区组织的定义(1工作方法(2工作过程(3方法、过程结合3、社区发展的定义联合国,1955《经由社区发展达至社会发展》:社区发展是一种经由社区人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创造力,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
联合国,1960《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民自己参加、自己创造。
以努力改进其生活水准,二是政府以技术协助或其它服务,帮助其更有效地自觉、自发与自治。
4、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的共同点5、社区工作的模式地区发展模式:鼓励地域内居民自助或互助解决社区问题,工作重点: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培养当地人才社会计划模式:依靠专家意见,通过调研、论证、计划、落实,推动和解决社区问题社会行动模式:工作者动员、组织居民,采取集体行动,自下而上施压,以求社区问题得到公正解决6社区工作者的角色西方(1促进能力的角色(2协调团体的角色(3社会设计的参与角色(4提倡人的角色(5辅导行动的角色内地(1组织促进者(2牵线搭桥者(3咨询服务者(4调查设计者(5权益保护者(6宣传鼓动者7、社区行动的具体方法会议、教育与宣传、人事、财务、协调、成效评估8、中国的社区建设五个组成部分: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原则: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管理有序、居民自治、循序渐进依照行政程序,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供社会服务2、社会行政的功能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总结和反馈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促进社会政策有效、合理发展3、社会行政的过程计划、组织、人事部署、领导、协调、报告、预算、评鉴4、社会服务的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5、社会工作督导由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知识、技巧、修为、经验的工作人员训练资质较浅或新进的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志愿服务人员等的过程方式:指示型督导指导式督导支持性督导授权6评估的类型方案评估、投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效率评估7、评估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
社会工作导论各章重点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核心理念(本质)—助人自助二、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1、社会工作者 2、受助者3、社会工作的价值观4、助人活动四、社会工作面对的两类社会问题 1.结构性或制度性的问题 2.社会性的问题 五、社会工作的功能 1、对工作对象的功能 ● 提供物质帮助 ● 给予心理支持 ● 促进能力发展 ●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人道主义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最直接的思想渊源。
二、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1、影响:(意义):教材30页【重点内容】⑴ 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
《济贫法》的实施,要求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帮助对象,这需要专人和专门的工作方法进行,由此,现代社会工作的雏形形成。
而且济贫法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⑵ 政府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对全国的贫民实施生活救济制度,首次以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
⑶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她确定由专人从事济贫救助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救助人员的专门化视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⑷ 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⑸ 《济贫法》的特点是实施分类救助,分别对有工作能力、无工作能力、无依儿童给予不同安排,社会工作的类型化方式由此提出。
(补充教材)总之济贫法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2、缺陷:【重点内容】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3、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三、德国的救济制度——汉堡制 爱尔伯福制1、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影响及评价 ● 消极救助→积极预防● 注重案主个别需求,给予个别化服务2、对社会的功能 ● 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 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 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区域责任→社区工作雏形●有效率的行政组织问题:贫困人口增多、贫民到处迁移、管理不易。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的概念(p12)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p14)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3、社会工作的特点(笔记)服务性、客观性、补救性和发展性、批判性和建设性4、社会工作的本质(p12)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5、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的区别(p12)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立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
2)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服务于盈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性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6、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p15)普通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7、社会工作对个人及社会的主要功能(笔记)对工作对象的功能:解决困难与问题、促进案主个人发展对社会的功能: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稳定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1、瑞奇蒙德的贡献1917年玛丽·瑞奇蒙德出版《社会诊断》一书。
该书的出版通产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
瑞奇蒙德因此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
《社会诊断》: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她在该书中创立了一个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来界定个案工作以及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1922年瑞奇蒙德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文,从从操作意义上把个案工作看成一个特殊的过程,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试来发展人格,并通过系统的收集资料来理解人的有组织的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需要、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其中,专业的社会服务就是社会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分类:一种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即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另一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本质: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
是一种助人过程,助人过程和专业性的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①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②社会工作与众多社会学科有密切联系(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弱势群体:①初级(绝对)弱势群体:由于成员基本生活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形成的社会生活有困难者。
包括无依无靠鳏寡孤独者、残疾人和其他因丧失、缺乏劳动能力而无生活来源者;遭受自然灾害难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无固定职业或失业造成的生活低于基本标准个人和家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②次级(相对)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病障或社会失调的影响,造成其心理上的受挫感和剥夺感,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甚至形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员的集合。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标志: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①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理念,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②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僚③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④获得专业认可;⑤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供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资料
: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描述、解释、预测、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
外借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
指的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由若干相关的理论模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的理论假设,使得研究者在心理上形成的共同信念。
(最基本、最主流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上,证据为本。
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经验至上;证据为本;客观现实;价值中立。
(既是基本亦是边缘)全人的观点,尊重个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
人本主义的理论观:以人为本;意义和阐释;尊重价值观;高度的个别化。
从结构的层面推进社会变迁。
激进主义的理论观:对实证主义的全面宣战;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实证主义本身是一种政治,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顺从、维持现状;不同的话语体现不同的政治利益。
强调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变化的动力来自发现,讲述新的故事或探索优势。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理论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也是非连续的,充满了偶然。
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又无从觉察的心理过程。
口欲期( 0-1 岁 )、肛门期( 1-3 岁 )、生殖器崇拜期( 3-6 岁 )、潜伏期( 6-12 岁)、生殖期(青春发动期)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
12 个自我功能:现实检验、判断、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现实感、规范和控制、客体关系、思维过程、适应性退行、防卫机制、刺激障碍、自主功能、自我掌控感、综合 /整合功能。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二)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价值和反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二)社会福利理念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比较接近。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价值答: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社会工作所奉行的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一般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2.伦理守则(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伦理守则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关系方面的行为标准。
伦理守则包含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及工作规范四个方面的内容。
它共涉及六大方面的内容,包括:①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责任;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③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⑥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3.操纵(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研)答:操纵是指同社会工作的自由和自我决定价值的相反的,是一种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事实,不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撒谎的行为。
布雷格和施培特提出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操纵行为包括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的事实,不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撒谎。
避免操纵,不仅关系到专业的纯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正义性和道德责任。
华里提出了关于操纵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①如果A不干预B的生活方式,他的选择或他对这种选择的坚持力量将会完全不一样;②A限制B,可以使B做出特定的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的可能性增加;③B没有感觉到或不理解A的影响;④A是B的道德代理人,他对B的结构性取舍结果负有道德性的责任。
在这个定义上,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咨询关系是被排除在“操纵”之外的。
在公开的政治场合,操纵在道德上依然是不被接受的,虽然它在政治上受到辩护。
4.家长作风答:家长作风是与法律实践相关联的,但是社会工作干预亦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在社会工作历史的特定的时期,家长作风一直是受到倡导的,并认为对于某些案主,社会工作者应对他们扮演积极的家长角色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40~41页)1.早期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成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辱及不平等意识。
2.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上抛弃了早期的尊卑意识,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帮助。
3.专业社会工作:以知识和科学为基础,强调责任,案主被放在中心位置。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41~42页)1.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高登斯坦—基础、源泉、解释战略地位列维—理想主义的理念价值不仅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2.价值和社会工作者高登斯坦—价值注满的个人林德曼—道德上的责任普奈尔—重视与分享3.价值和知识A.价值和知识相区别,价值具有情感性B.价值和知识不容区别以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统一起来4.价值和技术技术产生价值,价值和方法是互动的,价值就是动态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价值和反价值(43~44页)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就,又有消极的意义。
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反价值:1.操纵:与自由和自我决定相反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2.家长作风:可能因为对标准的程度掌握,导致社会工作者的放纵和对当事人的侵犯。
评价家长作风的三个标准:(1)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生活计划的干预不应该严厉(2)干预包含着对那个计划中某些成分的偏爱与支持(3)计划中明显存在着由于当事人没能力决定其自己的目标因而必然导致某种失败的原因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44~46页)1.新教伦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人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旗帜3.社会福利观念—福利服务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思想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46至48页)1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社会,肯定,知识)2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个人与社会关系,肯定,详细,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广阔和深厚)3 泰彻的价值体系(个人,虚拟,价值)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48至50页)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
西方社会把一切与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社会工作都标定为“激进的社会工作”。
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
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4.价值在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中的矛盾,例如自我决定的原则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57~58页)美国社会学家乔.特纳曾根据理论陈述的不同组织格式区分了当代社会理论的四种主要形式:(1)思辨形式;(2)分析形式;(3)命题形式;(4)模型形式。
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
个人经验是社会工作者个人工作经历的总结。
它的优点是保留、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有关案例的个别或特殊信息。
缺点则一是由于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经验这类信息在数量与种类上也就有限;二是经验记忆多是一种表象知识,缺乏深入的探究和说明,因此往往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理论知识则是对许许多多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
它的优点是揭示了许多个人经验中所包含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内容,并且对之加以深入系统的探究和合乎逻辑的说明,使人能把握住对象的本质与内在趋势。
它的缺点则是由于其具有概括性特征而丧失了个人经验中本来包含的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有关对象个性特征的信息。
可见,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并且,以个人经验之优点正好可以弥补理论知识之缺陷,而以理论知识之长处也正好可以弥补个人经验之不足。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都是有用的知识,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他成为一个行动不便、工作不力的“跛足善人”。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58~59页)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帮助人们(个人、家庭、社区和群体)解决他们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帮助人们去解决的问题到底属于何种性质,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
在这方面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这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60至61页)从理论角度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七个阶段:⑴“调查”阶段(18-19世纪)⑵“精神分析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⑶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二战前后,1920s、1930s-1950s)⑷“获得”阶段(1960s)⑸“盘点”阶段(1970s)⑹“理论统一”阶段(70年代末)⑺“理论归类”阶段(1980s-)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62至64页)(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涵义,二者之不同与联系。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社会工作的理论”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
区别:1内容互不相同。
2功能:前者是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后者如何改变社会,3地位:前者:前提和基础,后者:结论,4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程度:后比前者高。
联系:相互依存;在逻辑上相互蕴含的。
(二)皮拉利思的社会工作理论三层次划分模型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实践理论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说明,实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中观理论:1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2介入模型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的一般说明,危机介入理论、任务中心理论。
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自由联想法。
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64至67页)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1.心理分析学派:的行为是由本能驱使的,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对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
意义—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回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2认知理论:以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的错误或理性思维的缺乏—帮助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3行为主义理论:行为心理学位基础,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是一种不智之举,我们真正能观察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认为行为是对当前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4社会系统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为基础,把人与生活环境看做是由功能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和维持的基本条件,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条件的不到满足,系统内子元素得不到配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帮助恢复各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能够有效的配合协调。
5标签理论:多人之所以成为由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通过重新定义或标定过程来是那些原来被认为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6沟通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现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的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的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个体的生存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帮助人们消除沟通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7人文主义理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中,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的过程发生了困难,问题便出现了—去努力理解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8.激进人文主义理论:认为人们在“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的许多问题。
9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决定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变迁为指导而形成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阶级斗争或其他集体行动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社会问题。
10.“增权”或“倡导”理论: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
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11.女权主义理论: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抑的结果,关注女性本身所遇到的不公—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的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第一节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分类与功能一、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75至76页)社会福利广义: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狭义: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高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是满足社会中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福,而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福利的内容与特征不仅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社会福利制度是为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设置的专门制度,它必须通过社会服务体系来实现。
社会福利制度本身代表一系列有组织的专业服务机构和内容,彼此联系与依赖。
二、社会福利的分类(77至78页)1.社会福利的二分法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的社会福利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2.社会福利的三分法剩余性社会福利(主要是指社会服务),财政福利(通过税收渠道安排的相关福利津贴和待遇)以及职业福利(以就业为基础的福利津贴和服务)三、社会福利的功能(79页)(1)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