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立夏节气的经典诗词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鉴赏
立夏时节处于谷雨时节之后,立夏与人们来说,代表着春去夏来,农作物也进入蓬勃的生长期。
且看宋代作者陆游是怎样来描写自己眼中的立夏时节,“晨起披衣出草堂”初读此诗的第一句就被鲜活的生活场景扣住了心神。
“轩窗已自喜微凉”作者并没有道出立夏时节的气候的变化,此句却间接的说出了夏日清晨气温还是清爽喜人的。
“回念春光无限好,只怨千杯难消愁”作者的愁是身在“旅途”的怀念之情。“残红一片无处寻,分付年华与蜜房”百花的艳丽已无处可寻,分别给了绚丽的光阴还有辛勤的耕耘,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如水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希冀。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鉴赏
这是抗金英雄辛弃疾难得的充满温情的作品之一,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山水人家其乐融融的画卷,溪水潺潺,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仿佛可以体会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闻到每一缕香。
通过这寥寥数语,把我们带回到父母在堂,兄弟戏耍的童年时光。不妨在这个夏天,去到乡野,再次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溪头卧剥莲蓬”时听取蛙声一片,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抚平城市动物的伤。
夏天,乡野,一家人。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感怀》
陆游(宋)
松阴系马启朱扉,粔籹青红正此时。
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诗成谩写天涯感,泪尽何由地下知。
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
鉴赏
生活在时迁事移中变化,但诗在“通变”中说着不变的真理。
在陆游这首标题冗长的“感怀诗”中,最打动我的是:“富贵贱贫俱有恨”和“泪尽何由地下知”。
通俗易懂的诗句,自人生洞察中道出最简明的事实,不论谁都有出世,也都要谢世。富贵者的入骨之恨不外是富贵为何永享不成,而贫贱者的不平之恨也无非是贫贱为何摆脱不能。
由恨而哀,但泪水流尽,也不会有一个地下人得知。此诗题作“凄然”,却全然表达了“模写事情俱透脱”的通达诗境,表明作者对普世真理的揭
示。
而以一首《歌》说了同样真理的莎士比亚,要晚陆游数百年才高呼出:“帝王蝼蚁同化尘埃”。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鉴赏
全诗由夏夜纳凉的感受和怀念友人的心情两部分组成。
开篇就是遇景寄咏,细品却不止是单纯写景,同时引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巧妙运用了“忽”、“渐”一快一慢二字,传达了夕阳西下与清月东升给人的直观感受,表现出作者内心活动的一种快感。
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源自身心两方面的惬意。接着又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延展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的侧耳倾听之共鸣。写荷写竹恰是夏夜给人的最真切的现实感受。
继而作者又想到此处该有音乐,“欲取鸣琴弹”以即景却因慵懒“欲取”而未取,由“鸣琴”牵惹起了挥之不去的波心起微澜的怅惘。不由得令人忆起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绝响,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纳凉过度到怀人上来了。
此时此情此景,作者是多希望有老友在侧畅谈品奏、共度良宵。可枉然期待友不来,难免就生出些惆怅,乃至把“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进了梦乡,居然就在梦中与故友相见了。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余味萦绕不绝。
看似写一种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和无知音的小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涵,然而写各种感觉虽刻画无痕却细腻入微,诗味盎然且回味无穷。具有素朴的形式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