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2.30•【字号】晋政办发[2008]101号•【施行日期】2008.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10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省新闻出版局制订的《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省新闻出版局2008年12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落实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新出联〔2007〕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制订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农村文化体系建设步伐,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二、目标任务(一)建设目标“农家书屋”建设总的目标是根据《实施意见》,结合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5-10年的建设,在全省农村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扶持、社会募集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网点遍布全省”的“农家书屋”体系,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新格局。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赵瑞政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1期摘要:山西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不高。
山西要正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自己的发展环境,审时度势地实施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本文分析了山西发展文化产业主要存在的观念问题、文化体制和相关配套政策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C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03-03山西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速度不够快,水平不够高。
山西要正视自己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审时度势地实施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以来,山西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即使总量还比较低,但是增长速度已经达到20%以上,大大高于其他传统行业。
但是,人们对这种增长还没有清醒的认识,眼光还只是集中在煤炭给山西财政税收带来的增长。
同时,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比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问题如下:(一)观念障碍观念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做事方式和行为规则。
虽然观念意识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因素,但是可以从深层面影响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观念滞后是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山西文化产业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完全依赖资源的经济发展意识。
山西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建国以来,煤炭资源成为山西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
山西逐步形成了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产业格局,这就导致了山西现在经济的发展理念较为封闭。
根据煤炭产业的发展模式,很多人认为,山西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不亚于煤炭资源。
依靠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山西的文化产业自然能蓬勃发展壮大,不需要我们对此进行过多的战略与规划。
事实上,这种发展观念的危害性很大,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7•【字号】晋政发〔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晋政发〔202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年2月7日目录第一章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第二节开发保护成效与问题第三节风险与挑战第二章目标与战略第一节总体要求第二节定位与目标第三节空间战略第三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第一节巩固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第二节深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三节构建保护与开发总体格局第四章营造特优富美的农业空间第一节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第二节优化现代农业布局第三节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第四节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第五节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第五章筑牢安全永续的生态空间第一节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和管控第二节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第三节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第四节建立面向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第五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矿系统修复第六节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第六章建设集聚高效的城镇空间第一节推动“一群两区三圈”高质量发展第二节促进各级各类城镇协调有序发展第三节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空间布局第四节支撑营造高品质城镇空间第五节增强城镇空间安全韧性第六节促进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第七章提高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第一节筑牢水资源安全保障线第二节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第三节巩固提升国家综合性能源基地第四节划定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区第八章统筹国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第一节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第二节建设绿色低碳能源网络第三节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第四节系统布局智能化基础设施第五节构建安全韧性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第六节协调优化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第九章塑造晋风晋韵的魅力空间第一节构建魅力三晋空间格局第二节整体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第三节系统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第十章促进开放融合与区域协调第一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第二节加强省际区域合作第三节推进省内重点地区协调发展第十一章统筹规划实施和管理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第二节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保障体系第三节强化规划传导和用途管制第四节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第五节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第六节近期安排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依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要求,编制《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13•【字号】晋政办发[2007]74号•【施行日期】2007.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7〕7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七年六月十三日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全省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推动全省的转型跨越崛起,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8•【字号】晋政发〔2021〕46号•【施行日期】202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21〕4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8日山西省“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目录前言一、新阶段民生社会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二)“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二、“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实施基本民生补网行动,筑牢品质生活安全屏障(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二)筑实重点人群保障网底(三)营造安全和谐社会环境四、实施技能富民战略行动,夯实品质生活财富储备(一)全面推动技能山西建设(二)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三)拓宽居民要素收入渠道(四)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五、实施公共服务升级行动,满足品质生活多样需求(一)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落地(二)打造区域性品质民生高地(三)优化跨地域民生资源配置(四)培育品质生活消费新模式六、实施精神文化点亮行动,提升品质生活时代内涵(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三)打造文旅休闲体验七、实施生态宜居创优行动,打造品质生活美丽家园(一)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二)营造美丽宜居环境(三)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四)打造智慧生活样板八、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厚植品质生活幸福根基(一)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二)扩大全民健身参与(三)实施积极生活计划九、汇聚建设合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鼓励社会广泛参与(三)持续创优发展环境(四)加强规划监测考核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关键期。
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屈学书(5—),男,山西长治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SWO T 分析是组织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是对组织的strengths (优势)、w eaknesses (劣势)、opportunities (机会、机遇)和thre ats (威胁、挑战)的分析。
它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的现实情况。
SWO T 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组织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识别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有利于开拓思路,正确地制定组织战略。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S WOT 分析已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目前,在其它方面也开始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笔者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的S WOT 分析。
一、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s tre ngths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山西一直以“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等美誉为世人所熟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其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灿烂辉煌的旅游文化,璀璨夺目的现代文化为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是中国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石器时代的芮城西侯度遗址、襄汾丁村遗址,古代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夏邑都在山西,荀旷、关羽、王维、司马光等一大批文化历史名人均出自山西。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保留着宋代以前70%的木结构建筑,精美绝伦的石窟、石雕、木塔、庙宇、彩塑、壁画等艺术珍品遍布全省。
山西有“民歌的海洋”和“民间舞蹈之乡”之称,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
200多种民间舞蹈中,主要有“鼓舞、秧歌舞、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抬阁、吹弹歌舞”以及各式各样的“灯舞”等等。
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解读76页PPT
第三层依照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分为50个中 类
(十二)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支持小微文 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产发[2019]27号)
(十三)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 意见》
2019年至2019年山西省文化产业经济总量
类别
年度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0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增加值(亿元)
86.36 106.02 127.79 168.16 207.75 229.2 287.4
375 411.3
占GDP比重
2.33% 2.51% 2.62% 2.79% 2.84% 3.11% 3.12% 3.4% 3.4%
第四层是具体的活动类别,共计120个小类
第五层是对于含有部分文化生产活动的小类设置 延伸层,共计29个
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 2 .1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 3 .77 %
(三)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1、宏观布局 2、产业总量 3、法人单位数 4、存在问题
1、宏观布局
2019年,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文化产业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定位和作用。 同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 类(2012)》,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 进一步完善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 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将我国文 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10个大类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第一章文化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估 (3)1.1 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3)1.1.1 自然景观类 (3)1.1.2 历史文化类 (4)1.1.3 民俗风情类 (4)1.1.4 现代创意类 (4)1.2 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4)1.2.1 文献资料收集 (4)1.2.2 实地调查 (4)1.2.3 数据整合 (4)1.3 文化旅游资源评估 (4)1.3.1 价值评估 (4)1.3.2 开发条件评估 (4)1.3.3 保护状况评估 (4)1.3.4 开发潜力评估 (5)第二章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5)2.1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政策 (5)2.1.1 制定旅游资源保护法规 (5)2.1.2 建立旅游资源保护机制 (5)2.1.3 实施旅游资源保护项目 (5)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5)2.2.1 明确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5)2.2.2 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5)2.2.3 创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2.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6)2.3.1 文化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 (6)2.3.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6)2.3.3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序 (6)2.3.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障措施 (6)第三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6)3.1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6)3.1.1 产业发展定位 (6)3.1.2 产业发展特点 (6)3.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7)3.2.1 近期目标(20232025年) (7)3.2.2 中长期目标(20262030年) (7)3.3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7)3.3.1 优化产业布局 (7)3.3.2 提升产业质量 (7)3.3.3 促进产业融合 (8)第四章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 (8)4.2 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8)4.3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 (8)第五章文化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9)5.1 文化旅游市场现状 (9)5.1.1 市场规模 (9)5.1.2 市场结构 (9)5.1.3 市场竞争 (9)5.2 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9)5.2.1 市场需求分析 (9)5.2.2 市场供给分析 (10)5.2.3 市场发展趋势 (10)5.3 文化旅游市场预测 (10)5.3.1 市场规模预测 (10)5.3.2 市场结构预测 (10)5.3.3 市场竞争预测 (10)第六章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与法规 (10)6.1 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10)6.1.1 政策目标 (10)6.1.2 政策原则 (10)6.1.3 政策内容 (11)6.2 文化旅游产业法规建设 (11)6.2.1 法规体系 (11)6.2.2 法规制定 (11)6.2.3 法规实施 (11)6.3 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实施 (11)6.3.1 政策实施主体 (11)6.3.2 政策实施步骤 (11)6.3.3 政策实施保障 (12)第七章文化旅游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2)7.1 文化旅游产业链构成 (12)7.1.1 产业链概述 (12)7.1.2 产业链主要环节 (12)7.2 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策略 (12)7.2.1 加强产业链上游资源整合 (12)7.2.2 优化产业链中游产品设计与推广 (12)7.2.3 提升产业链下游旅游服务水平 (13)7.2.4 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 (13)7.3 文化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13)7.3.1 政策协同 (13)7.3.2 产业协同 (13)7.3.3 区域协同 (13)7.3.4 产学研协同 (13)第八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与推广 (13)8.1.1 品牌战略定位 (13)8.1.2 品牌战略目标 (13)8.1.3 品牌战略措施 (14)8.2 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塑造 (14)8.2.1 品牌核心价值 (14)8.2.2 品牌形象设计 (14)8.2.3 品牌宣传推广 (14)8.3 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推广 (14)8.3.1 内部推广 (14)8.3.2 外部推广 (14)8.3.3 品牌营销策略 (14)第九章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5)9.1 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 (15)9.2 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引进 (15)9.3 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15)第十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15)10.1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16)10.1.1 初步发展阶段 (16)10.1.2 加速发展阶段 (16)10.1.3 成熟发展阶段 (16)10.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16)10.2.1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6)10.2.2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工程 (16)10.2.3 文化旅游品牌推广工程 (16)10.2.4 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工程 (16)10.3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16)10.3.1 政策支持 (16)10.3.2 资金投入 (17)10.3.3 优化环境 (17)10.3.4 社会参与 (17)第一章文化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估1.1 文化旅游资源分类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是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前提。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10•【字号】晋政发〔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晋政发〔2023〕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3月10日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部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在美丽山西建设上拿出更大力度”的部署要求,制定本《纲要》。
《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丽山西建设的行动指南。
规划近期为2023-2025年,规划中远期为2026-2035年。
一、忠诚践行领袖嘱托,成就“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发展愿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满足三晋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蹚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表里共建、美美与共,呈现“空间布局美、绿色发展美、环境质量美、生态和谐美、锦绣家园美、三晋文化美、多元共治美、人人共享美”的大美山西,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山西篇章。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5年)的通知
无
【期刊名称】《山西政报》
【年(卷),期】2009(000)016
【摘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总页数】9页(P31-39)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
【相关文献】
1.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 [J], ;
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的通知 [J], 无
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资本市场2009—2015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J], 无
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山西省民族委员会)主要职
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20号) [J], 无
5.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八大文化品牌”
山西“八大文化品牌”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2015年)》,决定在“华夏文明看山西”的主题下,
根据山西是人类文明、中华文明、古三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围绕血脉相承的根祖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华夏之根”文化品牌;
根据山西有黄河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最具民族魂魄的人文精神、最具独特魅力的民风民俗,围绕撼天动地的黄河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黄河之魂”文化品牌;
根据五台山是文化宝库、朝觐圣地、清凉世界,围绕影响广泛的佛教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佛教圣地”文化品牌;
根据山西是晋商故里,围绕汇通天下的晋商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晋商家园”文化品牌;
根据山西是东方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围绕叹为观止的古建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古建瑰宝”文化品牌;
根据山西曾是沟通欧亚的门户、经贸文化交流的通道、民族融合的舞台、古代战争的前沿,围绕金戈铁马的边塞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边塞风情”文化品牌
根据关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武圣人,围绕忠义仁勇的关公文化,精心培育和打造“关公故里”文化品牌;
根据山西是红色文化的沃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团结抗战的重要战场、“二战”时期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围绕血火浇铸的抗战史诗,精心培育和打造“抗战文化”品牌。
这“八大文化品牌”,举起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指出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必将写下辉煌的一页。
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兼谈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影视制作 、 出版发 行 、 印刷复制 、 演艺娱乐 和动漫等
产 业 示 范基 地 ,支 持 和加 快 发 展具 有 地 域特 色 的 文
化产业群。正如袁纯清书记所指出 , 要尽快形成产业 化 的载体 、 企业化 的团队, 找到发展 的着力点和突破 口; 要分层研究文化景点 , 重点抓几个具有国家级意 义 的文 化符 号 。
( ) 一 统筹 规 划 、 重特 色 , 进 文化 资源 的合 理 注 促
配 置 和 利 用
目前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必须加快 投融资体制改革 , 拓宽投融资渠道 , 为文化产业注入 强大动力。当前主要应作好以下方面工作 : 一是降低 市 场 准入 门槛 。放 宽 民 间资本 和 外 资进 人文 化 产业 的限制 。 要鼓励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 通过直接上
化资源活起来, 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文 化资源 ; 同时, 也必须加大保护力度 , 避免对文化资源 的盲 目开发 ,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 发挥文化 资源的整体和长远效益。要加强对文化产业 园区和 基地 布局 的统筹规划 , 坚持标准 、 出特色 、 突 提高水
平 , 进各 种 资源合 理 配置 和产业 分工 。要 建设 辐 射 促 全 国的 区域 文 化产 品物流 中心 , 建设 一批 文化 创 意 、
参 考文献 : [ 中共 中央关于深化 文化体 制改革 推动社会 主 1 】 义文 化 大发 展 大繁 荣 若 干 重大 问题 的 决 定
f . 京 : 民 出版 社 ,0 1 M】 北 人 20.
中共 山西 省 直 机 关 党 校 学 报 2 1 0 2年 第 2期
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供 良
树立改革典范发展文化产业
一线P04-P07树立改革典范发展文化产业山西涤纶厂已经没有了“厂”的景象,原来的西厂区正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占领,而东厂区曾经破烂不堪的大门,也被新建成的“天蚕化蝶”门楼和两侧含有“晋商文化元素和现代气息”的景观墙而取代。
整个厂区内,更像一处即将竣工的欧式风格和浓厚山西味道有机结合的建筑群。
原先破败废弃的厂房、仓库、锅炉房等建筑经过加工改造,而今已变成了艺术影楼、动漫工厂、陶艺作坊等文化公司———一家老牌国有企业正“蝶变”成为太原瓦窑文化创意产业园。
从利税大户到资不抵债说起山西涤纶厂,曾是山西省的利税大户,“那个时代,好多人走后门、托关系都想进厂里。
”一位老职工说,那种自豪感简直无法言语。
事实确实如此,始建于1984年的山西涤纶厂,系国有大型二类企业,主要生产、开发和销售涤纶长丝和涤纶仿真丝绸织物,是山西省“六五”期间“拨改贷”第一批试点企业。
由于技术先进、产品走俏,山西涤纶厂经营效益激增,曾历经近10年的辉煌。
由于企业效益良好,获得过许多殊荣,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
为了延续后续产能,在山西省第一次“两会一节”期间,确定了以“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方式扩建丝织车间项目,同时还引进仿毛型涤纶长丝技改项目。
然而由于扩建和技改项目均由企业贷款实施,除了未能实现效益续增,反而使企业债台高筑、流动资金短缺。
加之当时涤纶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造成企业严重亏损。
背负沉重债务负担的山西涤纶厂,于1999年开始实施停产整顿生产自救,但终因无法改变企业资产和债务结构,自救以失败告终。
2002年5月全面停产,职工全员下岗。
2006年12月被列入国家计划内破产项目,至此,山西涤纶厂已资不抵债,职工流离,无法得到安置,它成为山西国有特困企业。
2008年5月,范强上任山西涤纶厂厂长后,听到最多的呼声是:“企业坚决不能走破产的路,要通过团结奋斗寻找企业改革解困的新路子。
”“一旦破产,山西涤纶厂的职工怎么办,何去何从?就连个‘娘家’也没了。
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解读课件.ppt
41
1、出台《意见》的意义
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竞争压力 经济转型升级要求
42
2、《意见》对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 融合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
43
3、《意见》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协调,重点突破。 二是市场主导,创新驱动。
荣的指导意见》 (三)《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5
年)》(晋政办发〔2009〕81号) (四)《山西省文化产业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晋政办发〔2009〕94号)
23
(五)《关于推动全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 政办发〔2011〕75号)
(六) 《山西省文化厅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晋 文发〔2010〕81号)
32
2、申报范围
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 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 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
33
3、申报条件
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符合国家、省文 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 统一;在提升我省传统文化产业品质、培育新型文化产业 支柱、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全省文化 产业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效应;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市场开 拓能力,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够面向市场、 服务群众,拥有一定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 税收、就业等方面贡献显著;具有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 健全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明显提高,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无违法违规行为。
《意见》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增强创新动力的有关内容和强化 人才培养的有关内容摆在了政策措施最靠前位置。 1、在增强创新动力上 2、在强化人才培养上 3、在财税政策上 4、在金融政策方面 建立完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项目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建立社会资本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和再 担保服务 探索设立专业文化产业保险组织机构 推动设立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
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三 、山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厚 。“ 领商 界 、 统 五 百年 , 横欧 亚 九 .里 ” 的被誉 为 中 吲 t 纵 丁 ’ 大商帮之首的晋商 , 展现中国古建筑之关的 乔 家 夫 院 、王 家大 院 , 文化 犬 戏 一 大 型 民 ~ 族 舞 剧 寸巴 枣》荧 屏上 的 《 酸 , 白银 谷》到 《 乔家 大 院 … 山两 耀 眼的 “ 化名 片”源 文 于山 两省 极 富有地 方特 色 的文 化精 品 。 2 、扶持 政策 出 台 , 度环境 良好 。 了 制 为 推 动 文化 体制 改革 , 两省 实施 了 “ 山 四轮驱 动 ”战 略 . 即领导 决 策驱 动 、舆论造 势驱 动 、 政策保障驱动和督导检查驱动。出台的 一 系 列鼓励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 的制 度环 境 。 3 对外 开放 力度 加 大 , 文化 创意 产业 、 为 融 资提供 较好 的环 境 。 西加大 投 入并 引导 山 社 会 资 金流 向 文化 产业 , 造 了 良好 的对 外 营 开放 环境 , 这将 为 山 西文化 创 意 产业 解决 资 本瓶 颈提 供 条 件 。
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
发 展现状 及未来 展望
吴 超 然 北 京 交通 大 学 1 0 4 04 0
用 , 而具 有 创 造 财 富和 就 业 潜 力 的行 业 。 从 文 化创意 产业 是在知 识经 济时代 背景 下发展 起 来 的 , 代 表 _国 际产 业 发 展 的新 趋 势 。 它 r 其广 泛 的产业 关联 肚所产生 的集 群效应 能带 动 相 关产 业迅 速 发展 , 而且 其 发展 以创 新 为 依 托 , 依赖 自然 资源的 消耗 , 不 能提升 产业 竞 争 力 , 现利润最 人 化 , 文化产 业 发展到 新 实 是 阶段 的形 态 , 有高 附加值 , 长 }和 高 风 具 高成 生 险性 的产业 特 征 。 2 、国 内外 文 化创 意 产业 的 发展概 况 与 新趋 势 。 随着 国 民收 入 的提 高 , 化产 品 怍 文 为一 种 非必需 品迅速 走进 消 费者 的生 活 。 美 国 、 固和 日本等 经济 发达 国 家作 为文 化创 英 意产 业 的全 球 领先 者 , 化创 意 产业 在 其 国 文 民经 济 中 的地 位不 断攀 升 , 增 加就 业 和提 在 高 国 民素质 方 面具 有 重要 作用 , 为国 民经 成 济重 要支 柱 。 国文化 创意 产 业 尚处住 起步 我 阶段 , 但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山西作为中西 部内 陆省份 , 文化 创意产 业 发展 刚刚起 步 ; 总 量 水平 比较低 。20 年 出台的 《 西省建 设 03 山 文化 强省规 划 纲要 》以及 2 0 年 制定 的 《 06 山 西省文 化 建设 “ 十一五 ”规 划》 确 定了怎 样 , 合理 有效 配置 资源 , 什么 发展模 式 , 循 选择 遵 什 么 发展 路线 , 文 化创 意 产业 在 山西 的 发 为 展 奠定 了基 础 。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全文) 2009年09月26日17:30 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浅谈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创力
质 性 发 展 阶 段 , 不 仅 整 合 文 化 资 源 的 重 头 戏 成 就 卓
文 化 产 业 的 原 创 与 文 学 艺 术 的 原 创 二 者 既 有 区
别 又 密 切 相 联 , 文 学 艺 术 的 原 创 毫 无 疑 问 关 系 到 文
基 础上积 极致力 于文化创 新 。
[ 收稿 日期 ]2 1 — 5 0 00 0 — 6 [ 作者简介]杨 艳(9 3 , , 16 一)女 中共 太原市委党校教务处副教授 。
・
化 产业 发 展 的 质量 与 速 度 。 中共 太 原 市委 书 记 申维 辰 同 志 曾在 《 力 繁 荣 文 艺创 作 ,积极 建 设 文 化强 大
省》 一文 中指 出 “ 化 资 源转 化 为 文 化产 品 ,主要 文 是 通过 文 艺 创 作 的途 径 得 以实 现 的。 …… 文艺 创 作
2 0・
《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O O 2 1 年第 3 期
处 于 上 游 和 源 头 的 位 置 ,具 有 启 动 、 注 入 的 作 用 ” 。 这 段话 准 确地 讲 明 了文 学 艺 术 原 创 的 地 位 以及 文学 艺 术 原 创 和 文 化 资 源 的 关 系 。 文 学 艺 术 的 原 创 与 文
法谈
省 支亿 产 笈展钓 原 剀
杨 艳
( 中共太原 市委 党校 , 山西 太原 0 o 1) 3 0 2
摘
要 :随 着 山西省 文化 产业 的深入 发展 ,原创 问题 作 为 文化 创新 力 的 集 中体 现 已经越 来越
为人 们 所 重视 。 山西省在 发展 文化 产 业过程 中既着 力 于文化 资 源整合 又注 重文化 原 创 ,两者 齐头 并进 ,在挖 掘 三晋 文化 的深厚底 蕴 的基 础上积 极致 力于 文化创 新 。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作者:夏骕鹔来源:《前进》 2019年第1期□ 夏骕鹔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一个从传统的资源观到新的资源观,从单一的事业属性向新的产业经济的蜕变过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文化产业从萌芽到成长壮大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产业萌芽与探索期(1978年—2000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普遍实行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基本不存在文化产业。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开始推行“以文养文”的收费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也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初形态。
其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文化单位在保持计划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开始依托自身资源开展市场化经营,从而形成了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并存的双轨期。
这一时期,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以文养文”。
文化事业单位不改变原单位属性,但开展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收费,作为文化经营单位拨款不足的有效补充;一种是“多业助文”。
由社会资本承包文化单位的经营场所,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开展市场化经营,帮助文化事业单位提升经济收益。
双轨制阶段是我省文化产业的探索期,主要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一些文化产品开始了规模化生产,报刊、杂志、书籍、音乐带、录像带等大众文化消费品开始出现;二是文化市场不断发育,从书摊、报摊、民间卖艺、文玩的简单市场,向美术、演艺、电影、音像、书刊、艺术品等专业市场过渡;三是文化行业条块分割、行业壁垒较高、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单一化,制约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体制机制改革期(2001年—2011年)2001年—2003年是山西文化体制改革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确定了山西文化产业的改革走向,并规划了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实现我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经济危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为此,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晋发〔2009〕2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11号)和《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晋政办发〔2007〕74号)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文化产业强劲增长据统计,2004到2007年,我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5%,明显高于同期GDP 增长幅度。
2007年我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0.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0%,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4%,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8%,超过房地产业(6.7%)和金融保险业(7.9%),已经成为我省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场主体迅速崛起统计显示,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81271个,文化个体户69238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7.64万人。
涌现出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英语周报社、太原文广集团和山西宇达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三)文化精品生产成果丰硕电视剧《乔家大院》、《喜耕田的故事》、《走西口》,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京剧《晋德裕》等文化精品,华夏文明看山西系列活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大同云冈恒山国际旅游节、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艺术节、关公文化节等一批重大品牌文化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树立了山西的良好文化形象,增强了山西文化的软实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在全国各地演出均已达500场以上,票房均突破1000余万元。
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的平均收视率达6.62%,电视剧《走西口》的平均收视率更达到了9.6%。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节庆品牌之一。
二、发展潜力(一)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山西文化资源蕴藏丰厚,特色鲜明,品质卓越,色彩斑斓,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现存不可移动文物3018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8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历史文化名镇4个,历史文化名村8个。
四大梆子、民间歌舞、锣鼓艺术等9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1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尧、虞舜、荀况、韩非、晋文公、关羽、王唯、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关汉卿、傅山、赵树理等历史文化名人,彪炳史册,影响深远。
根祖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古建文化、红色文化、边塞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等文化资源,底蕴深厚,类型丰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待拓展的发展空间从2007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基本构成来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层”,实现产业增加值38.70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10%,比全国同期比重低13个百分点左右;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和其他文化服务等“外围层”,实现产业增加值79.50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9.50%,比全国同期比重高27个百分点左右;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相关层”,实现产业增加值42.50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6.40%,比全国同期比重低14个百分点左右。
可以看出,我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层”、“相关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播影视、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制造、印刷包装等行业发展潜力还很大。
同时,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协同以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信息产业的关联结合还有极大的延伸空间。
(三)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07年,山西人均GDP达到2213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
据抽样调查,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1054元,其中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472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371元,其中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76元。
全省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消费达到84.9亿元。
按照国际经验进行测算,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家庭文化娱乐消费将占总支出的18%。
据此,2007年,山西居民文化消费总额应该在309.6亿元,而实际的消费额仅为84.9亿元,二者相比存在224.7亿元的差距。
这说明山西文化需求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进一步开发与挖掘。
与此同时,我省网络等新型文化消费持续上扬,目前已有网民819万;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省文化资源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强,能够蕴育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
(四)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山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全国经济和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处于黄河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环渤海经济圈,市场潜力巨大。
晋豫陕、晋冀豫、晋冀蒙三个“三角地带”是我省与周邻诸省(区)加强文化产业协作的桥梁,这些地带都可以同质文明为纽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互补共赢格局。
随着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石太快速客运专线、大运快速客运线、太中银铁路、中南部铁路大通道等的开通,长治、运城、大同、吕梁、五台山、临汾机场全面通航,太原武宿机场升格为4E级国际机场,将大大缩短山西与外界特别是京津地区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加强文化产业的区位协作,提高市场配置各类文化资源的效率,拓宽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五)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目前,世界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具有逆势而上的特点。
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心理抚慰、精神激励功能,会进一步刺激出版物、影视剧、动漫游戏等大众文化消费,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契机。
同时,文化产业具有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易于与新技术对接、产品技术含量高和吸收就业能力强等优势,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省委、省人民政府把文化产业列为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明确提出要以服务业为突破口,发展新兴产业。
特别强调要重点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要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比重。
这些战略部署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7年,省人民政府决定建设山西大剧院、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山西科技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体育中心和山西地质博物馆等重点工程。
2008年起,山西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纳入省委、省人民政府对各市考核的44项指标体系中,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改善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拓宽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为手段,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坚持工程化布局、项目化操作,努力把我省的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基本原则1。
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
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的良性互动。
着眼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健全文化产业法规,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与措施,确保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时考虑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引导各类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社会责任,努力生产和提供既有良好社会效益又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3。
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和开放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发展环境。
4。
坚持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原则。
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休闲、体育特别是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以旅游激发文化活力,靠文化增添旅游魅力。
加强文化创意与工业设计、会展经济、城市建设、家居服饰等的融合,推动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
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相交融的原则。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四、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总体目标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预期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到2015年达到5%以上。
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一批特色文化企业在本行业中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文化及其产业对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精品不断涌现,市场繁荣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到2020年,基本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文化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二)主要任务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个格局,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十五大项目,振兴九大行业。
1。
形成一个格局形成“一个中心、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的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省会太原在区位、交通、人才、技术、信息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把太原建成我省的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影视剧与动漫产品制作中心、新闻出版与版权贸易中心、演艺与娱乐中心、艺术品创作生产与贸易中心、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文化创意与会展中心、文化产品与文化物资流通中心,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以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园区和基地建设为重点,构建基本覆盖全省的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孵化和培育一批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企业。
——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
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通过市场化运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形成富有佛教文化特征和边塞风情的文化产业链。
——晋商文化产业区。
以中部太原、晋中一带的晋商文化、古都名城文化、民居古建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文化业态,提升产业层次,构建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