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摘要: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然而许多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传统制作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礼仪节庆等文化形式却由于资金、管理等诸多原因,濒临消失。
山西“非遗”产业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有助于“非遗”本身的保护与传承、山西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山西“非遗”产业化的发展已取得许多成绩,但依然存在产业分散、产品简陋、宣传不到位、缺乏外援、过度产业化等问题。
因而,应从政府、企业、学校、民间艺人等多角度出发,全面推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19)04-0027-05第36卷第4期2019年8月晋中学院学报Vol.36No.4Aug.2019[收稿日期]2019-03-02[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科技创新促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研究”(2018041049-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前林(1984-),女,山西离石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思想。
山西省历史悠远,底蕴深厚,各项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资源灿若明珠、浩如烟波,散布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
它们体现着千百年来三晋人民的辛勤付出与卓绝智慧,是历代生活的记忆、思维方式的呈现与审美品位的表达。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非物质、活态传承等特点独树一帜,其中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传统制作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礼仪节庆等文化形式皆属此列。
然而许多项目却由于资金短缺、传承方式局限、管理保护不善抑或自身不宜传播等原因濒临消亡。
非遗产业化的发展,全然不同于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而是将非遗置身于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市场之中,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来运行,形成规模、整合资源、产生利润,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龙源期刊网
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作者:张彩红
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19年第09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力量。
学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需要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上一層楼。
一是传统文化必须融入时代内容。
时代在发展,很多的新文化层出不穷,因此要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时代内容,比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让学生知道,这不但是时代的精髓,更是传统文化的继续和延伸,让传统文化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满血复活。
二是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要更加多样化。
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是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教育方式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不能盲目跟风,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放在时代背景中,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合拍。
三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借助新技术。
互联网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有必要借助现代网络,让全民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
让经典上网,让经史子集走入寻常百姓家,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
山西传统文化考察报告
山西考察报告姓名:刘严杰学号: 201114016 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教师姓名:李春郁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4年2 月山西考察报告一、考察主题走入山西古建筑,了解山西古建筑,了解古城中的传统文化。
开拓视野,增加阅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学结合起来二、概述(一)考察目的了解山西当地古城及古建筑,归纳古建筑中蕴含的文化与艺术。
(二)考察时间、地点、内容2014年2月13日——16日我们分别参观了山西榆次老城、常家庄园、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对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传统石雕和传统文化习俗进行了考察,深入了解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古典美学。
(三)考察研究的方法沿路线实地考察、知行合一的研究方法为期3天的艺术考察中,我们深入了解到山西当地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山西榆次老城、常家庄园、平遥古城和晋中大院中的传统建筑和传统石雕等所包含的古典美学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我们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一、榆次老城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太原的南大门,素有并南重镇之称。
早在战国时期,史书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记载。
现在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的老城一直较完整地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
老城可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建筑宏伟、功能齐全。
榆次老城的建筑以清代、民国时期建造的居多,而一些建筑修建的年代更为久远,如文庙中的棂屋门修筑于明代。
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沧桑,向世人展示了历史积淀的厚重美。
从榆次老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中,可以大致领略到中国古建筑由粗简到繁细,由保守到开放两条线索交织发展的脉络。
榆次老城宋、元历史时期的建筑格调是粗犷而质朴的,明代的建筑风格则相当成熟,朴实中洋溢着高雅的美。
清虚阁和玄鉴楼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作。
玄鉴楼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100处建筑之一。
山西非遗现状分析报告
山西非遗现状分析报告山西非遗指的是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舞蹈、传统节日及习俗等。
山西非遗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是山西文化的瑰宝。
目前,山西非遗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困难。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和技术逐渐被机械化取代,手工艺人的数量减少,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其次,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机制不完善。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非遗保护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再次,非遗的传播面临困难。
虽然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使得非遗的传播更加便利,但是由于非遗的传统性和独特性,宣传和推广的难度较大。
然而,山西非遗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先,一些非遗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例如,山西木版年画、古城平遥的古建筑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非遗产品的创新和推广,使得非遗在市场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利用现代化的设计和生产方式,创造出了一些具有现代风格的非遗产品,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再次,一些非遗项目在旅游业中得到了发展。
山西非遗项目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展山西非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场地等支持,为传统技艺传承人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其次,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机制。
政府可以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保护机构,加强非遗项目的整理和研究。
再次,加强非遗的宣传和推广。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发挥旅游业的作用。
政府可以将非遗项目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非遗旅游品牌,提升非遗的价值和知名度。
总之,山西非遗的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各方的努力,相信山西非遗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实践报告之山西传统民俗文化
社会实践报告之山西传统民俗文化篇一:风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姓名:郭曙光单位:政管学院联系方式:1103班风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扎根在农村丰富的风俗文化。
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有时为了庆祝丰收或是庆祝节日,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悦的心情,有时以唱歌、唱戏或是扭秧歌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在劳作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开心,也可以增加节日的浓厚气氛。
从大的方面说,它能够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也可以展现出我们丰富的民族特色,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开展这种多样的风俗文化活动既展现了各民族的特色,又使文化源远流长;既让人们得到了欢乐,又让人们活动了身体,具有很深的意义。
现在面临着各国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开发风俗文化,汲取其中的内涵,具有举足轻重意义。
所以在现代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风俗文化绝不是搞思潮,而是深入群众,挖掘其中的内涵,结合现实,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中国的风俗多种多样,我参加的社会实践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农村的几个乡村中,有的扭秧歌,有的跑旱船,总之有多种方式。
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在准备过年的同时,也在准备着这种风俗文化活动。
有的村在腊月十五就开始训练,练上十来天,然后在年后的初八开始在村里练习一下,接着就出村去表演,这里我一打花棍为例来说明一下。
通常举行这种活动,会选择一个地方宽敞且人们容易观看的地方,而且在开始要准备好东西,比如花棍、鼓、锣等东西,而且参与的人要上妆,带上眼镜,穿上统一定制的衣服,披上各自漂亮的绸子,然后挑选出一个领队,一男一女皆可,还有两个队长,分别带领男队或女队,而且队长要会带领队伍跑“花”。
所谓的“花”,是指跑出一定的队形,比如“十”字形、“井”字形等而且要学会如何进场如何退场。
每个参加的人都要踩在鼓点上,就像音乐一样,要在调上,才能跳出整齐好看的秧歌。
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非遗之乡"。
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既有可喜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发展成绩山西非遗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包括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节庆等多个方面。
这些非遗项目代表了山西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
山西非遗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例如,山西的剪纸艺术、木版年画、晋剧等非遗项目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山西文化的重要名片。
二、存在问题尽管山西非遗文化有着较好的发展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口老龄化严重,新一代的传承人较少,传承面临断代的风险。
其次,非遗项目的传承环境不够理想,传统工艺品市场受到娱乐消费和工业化替代的冲击,传承人的经济收入较低,影响了非遗传承的积极性。
此外,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管理和政策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三、发展对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山西非遗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养和传承机构建设,鼓励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提升非遗项目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和市场推广,使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四、展望未来在加强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山西非遗文化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非遗项目的市场需求将会增加。
同时,山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将更加广泛,吸引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参与非遗项目。
未来,山西非遗文化有望成为山西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既有成绩,也有问题,但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制定更好的政策和措施,山西非遗文化有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西民俗文化教学设计
山西民俗文化教学设计山西地方民俗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对于加深大学生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一、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事关国家文化自信、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当前,山西工商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山西籍生源占绝大多数,整体上来看,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对地方民俗文化知之甚少。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内容:爱国主义精神信仰、乡规民约、礼仪规范、和睦友善的价值原则、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自立自强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等,可以说,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补充和重要途径。
二、山西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山西有5000年的历史积淀,其中包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近年来在国家倡导非遗保护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民俗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者余翰卿认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要保住自己的传统文化,除了宣传这一手段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民族文化具有概括包罗性的民俗走进课堂,让广大的青年接受相关的普及教育,认识并了解民俗,使其装进脑子、扎根心田。
为此,他结合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现实,主张除了高中外,各级学校的课堂(含幼儿园)都应该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笔者课程设置的总体构想是:让学生通过民俗课程的学习,感知和接受我省优秀民俗文化传统,认识自己在民俗传承中的责任和义务,热爱和保护民俗资源。
课堂内容涵盖了山西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活动等。
1.民俗节日中的道德情怀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传统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山西洪洞古大槐树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是中华儿女“家”、“祖”、“根”的象征,当地每年清明节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祖活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讲授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故事,观看寻根祭祖的盛况,培养学生“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美德。
山西文化研学实践报告范文
山西文化研学实践报告范文一、引言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山西的历史文化,我参加了山西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从实践活动的背景、参观的景点和所获得的收获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总结。
二、实践活动背景山西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一次以学习山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观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山西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活动期间,我们将参观山西各大景点,了解山西的历史、艺术、建筑和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三、参观的景点1. 大同云冈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参观了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欣赏了精美的佛像和壁画。
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2. 大同古城墙大同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高的古城墙之一。
我们沿着城墙漫步,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古城的风貌。
站在城墙上,远眺大同的美景,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古代。
3.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参观了古城内的古建筑群和街巷,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古城内,我们还观看了传统表演和民俗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的传统文化。
四、所获得的收获通过参加山西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
首先,我对山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其次,我对中国传统建筑和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领略到了山西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最后,通过参观古城和观看民俗表演,我更加亲近了山西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五、总结通过山西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我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增长了见识。
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继续学习和探索山西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山西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前言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山西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本报告旨在对山西省的文化传承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山西文化传承及相关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指把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传统实践、社会习俗、规范价值、历史文献、艺术作品等通过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弘扬。
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得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共同的认同感,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时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山西省作为中国古文化发源地,文化传承更是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文化传承的现状1、传统文化遗产存量丰富山西省地处中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应县木塔、云冈石窟、老军机部、五台山、晋祠、平遥古城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对于推动山西省的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2、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有待改进山西省的传统文化教育界专业人才短缺,导致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也在不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传承的推动和发展。
3、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多样山西省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多种多样,有青铜器、陶瓷器、织锦、木雕、雕刻、漆器、书法绘画等,但这些传承载体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导致传承工作进展缓慢。
四、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1、调研目的(1)了解山西省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所在,为进一步推动山西省文化传承提供依据和建议。
(2)发掘并宣传山西省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3)推动山西省文化传承工作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
走访山西省的各个古文化遗产地,与当地相关行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
(2)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向直接参与山西省文化传承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认知程度及见解。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省,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被誉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我进行了一次山西文化调研。
一、山西的历史文化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古城占地约2.25平方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了解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和布局的特点,还可以欣赏到当地独特的戏曲演出。
此外,山西还有悬空寺、云冈石窟等众多的历史遗迹。
这些古迹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不同文化元素,展现了山西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山西的传统艺术山西具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山西梆子。
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一种木偶戏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在山西的农村地区,梆子戏是人们娱乐、传统和宗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梆子戏以其独特的音调和生动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此外,山西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如山西皮影、黄河大鼓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递了山西人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和审美追求。
三、山西的文化产业山西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名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
在山西的大中城市,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比如,晋祠文化商街是一个集旅游、购物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项目,通过将传统文化和商业活动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另外,山西还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通过引进外部投资、培育本土文化企业等方式,推动山西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
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山西正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山西孝义皮影艺术的开发现状及策略
山西孝义皮影艺术的开发现状及策略山西孝义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孝义皮影艺术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传承人才不足等问题,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为了推动孝义皮影艺术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一、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疲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多样化,传统文化艺术受到了冲击,孝义皮影艺术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
观众群体年龄偏大,缺乏年轻化的观众群体,传统演出市场难以扩大。
2. 传承人才稀缺孝义皮影艺术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磨练的技艺,但由于缺乏传承人才,目前传承人数稀少,导致孝义皮影艺术的传承面临危机。
3. 缺乏现代化推广手段孝义皮影艺术的宣传推广模式仍停留在传统形式,缺乏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无法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和游客。
二、发展策略1. 建立市场营销体系针对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可以通过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开发潜在观众,拓展演出市场。
可以通过开展巡回演出、走进学校、社区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孝义皮影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平台,引导更多的观众参与到孝义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2. 引入现代元素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孝义皮影艺术可以引入现代元素,结合当下的时尚潮流和流行元素,创新表演形式和内容,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可以结合舞台效果、灯光、音乐等现代元素,使孝义皮影艺术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3. 加强人才培养为了解决传承人才稀缺的问题,可以加强孝义皮影艺术人才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成立专业团队等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孝义皮影艺术,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4. 提倡政府支持政府在孝义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扶持孝义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举办专项活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到孝义皮影艺术的推广和传承中来。
山西传统文化教育在太原理工大学中区幼儿园的探索与实践
全体教师在领导 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 习 , 零距离接触 山西 美的享受 , 陶冶幼儿情操 , 让幼儿获得 美感 。 文化、 感受文化气息 , 参观了山西省最大 的文 物收藏 、 保护 、 研究和
展 示 中 心— — 省 博 物 院 以 及 世 界 文 化遗 产平 遥 古 城 、 商 会 馆 ; 晋 我 三、 合兴趣 。 结 针对 差异 。 供 多 层 次 趣 味 性 的 材 料 提
,
历史悠久 , 文荟 萃 , 人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t t西历史文化 的条 件 , I 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 、 变化 。 因此 , 我园不但对
的完整性 、 先进性 和艺术性 , 中华 民族 的形成发挥 了重要作用 , 儿童环境予 以足够 的关注与重视 ,而且具有创设 发展支持性环境 对
建 筑等各个 领域 。要想 给人一滴水 ,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 为丰富 敬最 为出名 的《 二十四孝图》 图文并茂 , , 用寓 言故事让孩子们 了解 教 师的知识 内涵 , 开阔老师 的视野 , 我们太原理工 大学中区幼儿园 到孝 的重要性 , 以图育 人 , 改变 了教学 的形式 , 给幼儿视 听方面 以
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资源。
以下是关于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的一些信息:
1、保护与传承:山西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相关机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2、传统技艺:山西的非遗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剪纸、窑洞彩绘、老窑瓷器制作、木版年画、阳城皮影等。
这些传统技艺在山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市场需求不足的挑战。
3、文化活动:山西举办了一系列非遗文化展览、演出和比赛活动,提升了非遗文化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例如,每年都会举办的“山西非遗周”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创新与融合:为了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山西积极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科技等领域的结合,推动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发展。
例如,通过将非遗元素运用于设计、旅游等领域,提升了非遗文化的时尚与吸引力。
尽管山西非遗文化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才传承、市场推广和资金支持等问题。
因此,继续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山西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相关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传统民俗剪纸为例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族文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相关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传统民俗剪纸为例谢然然(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819)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新时期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发展的分析表明,当前传承与保护的难点主要是社会、教育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措施的不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文章中以剪纸为例,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8-0126-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8.062一、前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绝妙的艺术作品。
这些民间技艺和作品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和外部发展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下逐渐衰落和消失。
随着政府和社会开始从各个层面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人们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传承保护体系。
中国民俗剪纸是中国国家无形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它显示了人们勤劳质朴的品质,这是对中国国家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见证。
①二、山西剪纸在艺术传承发展中的现状文化遗产的终极价值体现着国家的精神文化。
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生日、丧礼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剪纸艺术。
它起源于古代工人对土地和火的崇拜,具有几千年的社会文明和艺术价值。
此外,还有江威彩绘、刺绣、布匹雕刻等。
可以说,山西的民俗无形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历史,留下了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人文科学、艺术发展的痕迹。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5篇)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篇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通过视频学习,在老师的讲授中我认识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优秀传统文化高扬生命意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
如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通透死亡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人生冷漠症”,又能高扬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山西民俗调查报告
山西民俗调查报告篇一: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文化在海内外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历朝古都设立地的陕西,也因古老的传统文化而受到国际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
为此,我们为了了解陕西关中之地——宝鸡特立对宝鸡风情民俗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陕西省宝鸡市调查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市的风情民俗调查方式:电话问答、查阅书籍、上网查询调查地点:XX图书馆、上网查询、打电话咨询当地人调查人:XX中文系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XX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现辖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和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9县。
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
文化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远古时期宝允地区就是中华先民定居地之一,被确定为人类史前文化遗址的有700多处。
大量遗址距今已有7100年,比闻名遐迩的西安半坡村遗址还早。
《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为姜”。
《水经?渭水柱》云:”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
明《一统志》记:”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即此”。
今宝鸡市区渭水南有姜水,又有姜氏城、蒙峪沟和九龙泉。
无率市区说还是岐山说,都表明炎帝是发祥于渭水中游、姜水流域一支较大的氏族部落。
姜姓部落在宝鸡地区繁衍壮大以后,沿渭水向黄河流域下游发展,与轩辕黄帝部落联盟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
今岐山、扶风和漆水可下流一带,曾是周先祖有邰部落的活动地区。
姜女原遗址犹存,后稷在这里诞生,公刘由此迁豳。
到了古公擅父,为避戎狄侵扰,率部族翻过梁山,循着漆水,到达周原,构筑宫室,建都岐邑。
历三世经营,部落壮大强盛。
文王姬昌灭崇,统一关中,迁都于丰。
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都镐京。
周室王业八百余年,宝鸡地区是西周王畿之地。
今市区为散、弓鱼封地;宝鸡县是虢仲封地,称为西虢;周公旦采邑属今岐山;召公封国在今凤翔境内;扶风一带为毛国;微国在今眉县;今陇县、千阳有矢国。
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山西非遗文化发展现状山西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是指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代表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工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
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保护力度加大山西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山西的各个城市,都设立了非遗文化保护中心,负责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
二、传承人培养有成效山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传承人。
这些传承人积极投身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将其传统技艺传承给后人,为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创新与融合推动发展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不仅注重传统的传承,还注重创新与融合。
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现代元素,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山西特色的非遗产品。
例如,将传统的木雕技艺与现代的家居用品相结合,设计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木雕家居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山西非遗文化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山西以非遗文化为核心,开发了一批非遗文化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同时,山西还组织了一些非遗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了非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五、社会参与度提高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
在山西,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通过学习、参观等方式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
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山西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保护力度加大、传承人培养有成效、创新与融合推动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社会参与度提高等特点。
这些特点的出现,为山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山西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山西文化(从山西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入手)写一份500字的实践收获
实践收获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作为一名山西人,我对于自己的家乡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实践中,我通过深入了解山西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首先,我通过参观博物馆、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了解了山西的传统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山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还深刻感受到了山西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例如,在参观晋商博物馆时,我了解到了晋商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文化内涵等,深刻感受到了晋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此外,在参观古建筑时,我还了解到了山西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点,以及山西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次,我还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了解了山西的红色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山西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还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例如,在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我了解到了八路军在太行山地区的抗日斗争历史、革命精神等,深刻感受到了八路军革命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此外,在参观烈士陵园时,我还了解到了为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风貌,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忠诚。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还深刻认识到了山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还
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传承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以《粉末春秋》为例
1.研究目的
山西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大省,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喜耕田的故事》《走西口》,电影《白银帝国》《赵氏孤儿》,说唱剧《解放》,舞剧《一把酸枣》的成功,很好的弘扬了山西文化,山西文化品牌逐步确立起来,研究山西传统文化是实行山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助于提升山西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更加有利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文化就要从具体的艺术形式入手,《粉末春秋》无疑是典范作品,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与市场紧密结合,富有艺术性,思想性,创造性,而这部舞剧又是高校实行艺术实践的典范,研究它可以更好的将教学实践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当中,对于教育也是一大重要的成果。
2.研究内容
1)《粉墨春秋》中,如何将戏剧与舞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2)《粉墨春秋》中蕴含的山西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
例如民间失传已久,山西地方戏蒲剧特有的“跷功”和《挂画》中的椅子功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细节。
3)《粉墨春秋》对于弘扬山西文化起到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与价值,应当从中得出一些先进的经验与结果,文化的发展不单是靠一两部剧目的走红,而是一中特有的文化宣传策略,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把握观众才是至关重要的。
4)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仅有一所学校是远远不能推动的,研究陕西职业艺术学院的教学风格,才能更好的推广到其他学校当中去,恰逢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如何推动校园建设,以校园发展反哺文化产业,是十分值得研究学习的。
5)任何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都是极具教化意义的,无论是《粉墨春秋》本身,还是舞蹈家黄豆豆本人都非常具有榜样意识,是值得学习思考的典范,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研究价值
1)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山西作为中国的戏曲大省,剧种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戏曲作为山西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它的深入
挖掘和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粉墨春秋》秉承了弘
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用作品传递山西丰厚的人文资源的精
髓,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创新变革的民族精神。
2)用现代艺术元素演绎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故事,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更有利于了解山西戏曲,中国戏曲,传播传统文
化。
3)舞剧是没有语言和国际限制的舞台艺术。
以戏剧为艺术依托,以梨园故事为原型创作,既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的特色,又可以
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困难,对于山西传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
出去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4)剧目创作,排演的过程,同时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学习,提高进步的过程,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次实践,对于
山西其他高校教育的发展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特色与创新
就以《粉墨春秋》为例,舞剧通过将中国古典舞蹈与中国传统戏曲及山西地方戏曲元素的有机结合,运用现代思维和视觉视角创意创作,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望,引发人们对历史的追忆,人性的思考。
结合现在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在调查过程中应当充分的挖掘山西文化的特殊性,并以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推广。
同时值得研究的还有整个舞剧中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表演艺术家身上具备的励志奋斗精神。
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秉承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恰当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5.研究思路
1)首先研究《粉墨春秋》这部作品当中所蕴含的山西文化,找到山西传统戏剧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典范,展开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了解山西传统文化。
2)通过《粉墨春秋》中的艺术元素来结构当前文化发展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如何才能在文化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山西文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省,而是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繁荣。
3)深入到山西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调查研究关于《粉墨春秋》从创作到编排的过程,不仅可以更好地寻求着眼点,也能得到教学上的经验,学习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实验的发展,也能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4)《粉墨春秋》当中有很多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大的贡献
4)《粉墨春秋》虽然起源与山西本土,但是绝不仅仅是山西文化的再现,其中还有好多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可以进行研究(成果待定)6.可行性
7.预期目标
通过对《粉墨春秋》成功个例的调查研究,探索他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寻找出一条适合山西本土文化发展的新型道路,为其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与方法,最终将山西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对山西省艺术职业学校的调查,可以探索出一条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不仅仅适用于艺术类院校,良好的实践环境可以培养更多应用性的高素质人才,为山西其他高校的发展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