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3. 时间特征:近百多年来增长迅速。
4. 空间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5.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自然增长特点增长快慢的原因今后变化趋势
经济发达人口数量比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社会福利保障完善较稳定,一
教育文化水平高些国家还会
生育观念淡薄逐渐减少。
政治上独立采取控制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民族经济的发展的措施,人口增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长将趋于缓慢。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2.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我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③世界仍处于传统型像现代型过渡。
注:人口增长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判断依据: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持续性(约一年以上),超越一定行政界限。
3.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4.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5.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 计划经济,有计划无
世纪80年代中期严格的户籍管理有组织
20世纪80年改革开放自发,从农村向城市
代中期以来数量大从内地向沿海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3.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
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注:人口迁移图
一. 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
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⑴影响因素:
①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②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其它:社会分配制度。
⑵估计值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
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形成原因:集聚效应。
2.主要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
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工业区:运输量大→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经济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
②交通便捷程度
⑵社会因素
⑶历史因素
⑷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2.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4.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注:风玫瑰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等级划分标准:
①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②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大城市:人口50~100万
④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⑥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2.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3.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二.城市等级体系
1.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2.原因: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注:枣强镇图、上海市图、德国图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①推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②拉力: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3.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城市化水平←表―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城市化发展特点:
①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发达国家起步早
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3.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