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语文试卷新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中考语文测试卷

沪教版中考语文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和(tiáo hé)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惊愕(jīng è)B. 责任(zé rèn)毫厘不爽(háo lí bù shuǎng)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yàn)C. 慷慨(kāng kǎi)畸形(jī xíng)青蛙(qīng wā)D.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日益强烈,但也不应忽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B.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C. 通过这次旅行,我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代表。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领略(lǐng lüè)慷慨(kāng kǎi)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B.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责任(zé rèn)C. 毫厘不爽(háo lí bù shuǎng)慷慨激昂(kāng kǎi jī áng)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D.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责任(zérèn)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看看,这花多美啊!”他兴奋地说,“这是我亲手种的。

2024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24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24 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 默写。

(10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4 分)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这里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展示着上海的蓬勃发展。

上海的美食也令人回味无穷,小笼包汤汁鲜美,生煎包外酥里嫩,本帮菜浓油赤酱,别具风味。

(1)请用正楷字将“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抄写在田字格中。

(2 分)(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2 分)3. 名著阅读。

(6 分)(1)《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性格各异。

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3 分)鲁智深武松林冲(2)《简·爱》中,简·爱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和平等的女性。

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她的这一性格特点。

(3 分)二、阅读(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12 分)【甲】《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新版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新版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24分)1. (4分)(2014·十堰) 古诗词默写填空(1)大漠孤烟直,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2)____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3)生活中,遇到困境怎么办?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

(4)在《望岳》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高峰。

2. (2分)(2013·河北)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

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 .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 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 . 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3. (2分)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A . 道.经.师B . 道.法.师C . 佛.经.师D . 道.经.僧4. (2分)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录音新闻》是一篇录音广播稿,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观景象。

B . 一则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

C . 《三个太阳》是一篇以第三人称写的通讯,记叙了“她”考察南极前后的经历,目的只是为了赞扬女画家。

D .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是通讯,属于广义的新闻。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写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希望大家中考加油,旗开得胜!更希望同样中考的你能够取得成功哦!一、古诗文(34分)1. 默写与运用(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示。

【答案】①. 梦回吹角连营②. 小桥流水人家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④. 乱花渐欲迷人眼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

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默写时,要注意“营、醉翁、渐、欲、蹄”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一、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

B.《水浒传》讲述了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C.《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

D.《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

(答案)D二、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三、下列成语与古代文学作品对应错误的是:A. 画蛇添足——《战国策》B. 滥竽充数——《韩非子》C. 刻舟求剑——《庄子》D. 亡羊补牢——《史记》(答案)C(注:刻舟求剑实际出自《吕氏春秋》)四、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B五、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B. 古代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称为“春节”。

C.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

D.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答案)D六、下列诗句中,描绘的是春天景色的是: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案)D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佼佼者。

沪教材_中考语文试卷

沪教材_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狼藉(jiè)咄咄逼人(duō)遮天蔽日(zhē)B. 悲怆(chuàng)惟妙惟肖(wéi)惊心动魄(pò)C. 琳琅满目(lín)畸形怪状(jī)恣意妄为(zì)D. 漠然置之(mò)遥不可及(ji)震耳欲聋(zh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C.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位勇敢的战士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D.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让在场的观众无不动容。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这座大桥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C.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扉。

D. 他的歌声如黄莺出谷,悦耳动听。

4. 下列成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漠然置之(mò rán zhì zhī)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琳琅满目(lín lánɡ mǎn mù)B. 狼藉(láng jí)C.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D.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沪教版中考语文试题

沪教版中考语文试题

沪教版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名寺古刹,随处可见大腹便便“皆大欢喜”的大肚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之所以受人尊敬和欢迎,奥秘正在于他大肚雍雍,常怀宽shù()之心,不为烦事所扰,让人开心。

他也让那些出言不xùn()者无地自容,不断jié()责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完成小题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苑广阔①智能手机和电脑让用户可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字。

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

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甚至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便以《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为题,对此给予了报道。

②国外媒体对中国汉字书写的报道,关注的只是现象本身,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手机和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

这一问题其实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类似《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一经推出马上掀起了收视高潮。

③这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传承汉字书写和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电视节目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生活,在奖金和大赛名次的刺激之下,电视节目上的激烈角逐与精彩表现,并不能掩盖汉字书写在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尴尬现实。

④汉字既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

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来说,汉字每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都包含着文化、文明与历史。

所以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

而要想完成这种传承,则主要通过书写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画勾勒汉字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深切体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与文明。

2024上海中考语文卷

2024上海中考语文卷

202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 (1)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4)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画面配字幕。

【答案】(1). 初日照高林(2). 白水绕东城。

(3). 东风无力百花残。

(4). 先天下之忧而忧(5). 青山绿水,(6). 白草红叶黄花【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主要靠平时的背诵和积累。

做题过程中注意:一、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默写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初、绕、残、忧、黄花”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甲】橘逾淮为枳(节选)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沪教中考语文试卷

沪教中考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D.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尤其是结尾的情节,让人感慨万分。

B.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新颖,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C. 老师告诉我们,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D. 他热爱运动,尤其擅长打篮球,每天都要锻炼身体。

3.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C. 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D. 这本书值得一看。

4.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下列对联中,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红梅傲雪迎春到,翠竹凌霜送暖来。

B. 落日余晖映碧波,青山绿水映长空。

C. 绿水青山任我行,繁花似锦映晴空。

D. 风吹柳絮飞,雨打桃花落。

二、填空题6.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

7. 《出师表》中,诸葛亮说:“_______,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8.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为官者要关心国家大事。

9. 《醉翁亭记》中,醉翁说:“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句话表达了醉翁对山水之美的喜爱。

10. 《背影》中,作者回忆起父亲送他上学的情景,说:“_______,便是我父亲。

”三、阅读题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运用(21分) (共4题;共21分)1. (8分) (2019九下·长春开学考)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夕日欲颓,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________,________。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4) 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5)《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传神之笔,描绘登楼远眺之美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表现了边塞将士因功业未建,虽思乡而不能归的复杂心情。

(7)《使至塞上》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绘,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整个画面雄奇瑰丽,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体现了我们作为生命个体为事业,为民众,为国家完全和彻底的献身精神。

我们今天常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对这种精神进行诠释和褒扬。

2. (4分)(2019·南浔模拟)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①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底yùn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美在深情”,浓mǒ也罢,淡妆也罢,总归逃不过一个真字。

真zhì的感情弥足珍贵,它不仅能令生命饱满,更可触及灵魂,从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与赞颂的永恒主题。

②阅读优秀古诗文,穿越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作者的苦乐悲欢,领略生命之美丽。

作品中有“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的美好爱情,有“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吕氏春秋·伯牙绝弦》)的不朽友情,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的拳拳亲情;我们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的潇洒,感受“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惺惺相惜,感受“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的苍凉,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豁然,感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的超脱,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派《送东阳马生序》)的苦中有乐之论。

【答案】(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

yùn mǒzhì底________浓________真________(2)根据提示,默写第②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①窈窕淑女,________。

(《诗经·关雎》)②________,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③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④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

(苏轼《定风波》)⑥________,________。

(宋派《送东阳马生序》)(3)解释第②段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绝:________②市:________③微:________(4)中国文化里,朋友关系有不少特定称谓,下列最契合钟子期与伯牙的一项是()A . 刎颈之交B . 忘年之交C . 知音之交D . 竹马之交3. (3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B .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倾斜,歪斜)C .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执拗)D .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来到,来临)4. (6分) (2019七下·柳州期末) 班级举行“孝亲敬老”系列活动,共有以下四个活动项目:(1)请根据活动主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取相应的活动内容,把序号填写到上面括号内。

()A . 给父母做一份爱心早餐B . 写回忆父母养育之恩的征文C . 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送温暖(2)在第④项活动中,同学们对《木兰诗》的活动主题有了争议,到底是表现对国家的忠,还是表现对父母的孝?下面是两种意见的交锋记录表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写出支持第二种意见的理由。

(60字左右)(3)通过探讨你认识到忠与孝国与家其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借用孟子的话来表达就是“天下之本在国,________,家之本在身”。

二、阅读理解(49分) (共6题;共49分)5. (6分)(2019·余姚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凝①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义同“反”。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

标题中“________”一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6. (14.0分) (2015七上·南山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乙】王冕者,诸暨人也。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②教学相长也________③窃入学舍________ ④执策映长明灯读之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②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甲】【乙】两文均与“学”有关,但两文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主题明显不同,试结合原文具体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乙】文对你的启发。

7. (8.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烽火台的诉说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

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静享;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竞争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

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

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

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蒋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zhōng)。

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

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

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

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

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

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

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

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

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

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

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

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

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

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

无动于zhōng________释义:________。

(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

(3)第⑤段和第⑦段中两个划线的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①悄悄告诉:________。

②据《汉书》记载:________。

(4)第⑥段和第⑦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

(5)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请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其作用。

8. (3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甲】“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充实!……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说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乙】“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