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第二个100天学习看板9.20-1.10(带分享安排)

合集下载

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分享

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分享

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分享阳明心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支重要学派,它强调人的内心是可以被主动改变的,通过修炼心性可以实现心灵的升华。

在我的学习和思考中,我对阳明心学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现在分享给大家。

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

这是我最深刻的感悟之一。

在阳明心学的理念中,知识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智慧。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与意义。

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阳明心学强调“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心的觉察来实现道德修养。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往往忙于追求物质财富和外在的成功,而忽视了内在的精神追求。

阳明心学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有益之人。

阳明心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智慧。

阳明心学认为,人应该通过实践和亲身经验去认识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

这与当今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我的实际学习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亲身经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阳明心学强调“诚实守信”,即坦诚待人,言行一致。

诚实守信是一种品德修养,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和考验,但只有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只有坚持诚实守信,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深深体会到它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阳明心学的理念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阳明心学10句话,寻找内心深处的光明,受用一生

阳明心学10句话,寻找内心深处的光明,受用一生

阳明心学10句话,寻找内心深处的光明,受用一生我们常说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完人,一个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第二个就是明朝的王阳明,还剩下半个是晚清名臣曾国藩。

那么何谓完人,就是德行完美的人,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古代知识分子们追求的目标。

通过这个介绍咱们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成就之高,评价之高。

精选阳明心学十句话,希望我们都能了解王阳明,让阳明心学指引我们破心中贼,寻找内心深处的光明,收获美好人生。

知行合一“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知,亦遂终身不行。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重要的理论,是阳明先生顿悟心即理、心外无物后的进一步精进。

阳明先生在贵阳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即人的认知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我们应该在事上炼,不是凭空去探求知,也不是盲目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用行丰富知,达到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事上炼,工作即修行“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有一个地方官员经常来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眉飞色舞,后来他却非常遗憾的说:“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却不能每天都来听,好多政事缠身,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修行。

”王阳明说到:“我什么时候让你放下工作来修行了。

”官员疑惑的问到“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王阳明肯定的答到:“工作即修行”。

阳明心学是一门入世的哲学,他不是凭空的讲述理论,然后再去实践,他是要求我们入世做事,工作中即是最好的修炼时机。

入世做事才是最好的修行法门,要磨砺心性,动静而心定。

静的时候磨练出来的心智,就好比纸上谈兵,一遇到事就会慌乱。

阳明心学课程展示ppt课件

阳明心学课程展示ppt课件
三、致良知归于知行合一:良性循环的方法论
知→行↑ ↓一←合
知→行:理论联系实际行→合: 沉浸式体验(事上炼)合→一:在知行中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致良知)一→知:带上新领悟,再出发。
四、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王阳明)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时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传习录》第一八六则---圣人只是一个符号,最重要的是人心中的良知,找到自己的良知,让它成为人生价值的统帅。
四、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心学的超越之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庄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庄子“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下》“百战百胜者,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四、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心学的超越之处
其他学派哲学学派对圣人的认知:①圣人被视为一种绝对的标准。②圣人境界往往不可能达到。③圣人境界的定义含糊,常道可意会不可言传。④圣人的说法都是被独家垄断的。⑤没有一套成圣的方法论(很显然,因为没有一个学说的掌门人成为他们口中的圣人)
阳明心学对圣人的认知:①圣人是只一种标志,最重要的是心中的良知。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③可以通过知行合一找到良知,良知可以回归知行合一。④良知是人的价值统帅。

阳明心学100天心得

阳明心学100天心得

阳明心学100天心得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以明心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主张。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往往会对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决定用100天的时间来实践阳明心学的理念,并记录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内心修养。

阳明心学强调“诚实”和“善良”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因此我努力做到真诚待人,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在交往中,我学会了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不言而信。

其次,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品行修养。

阳明心学提倡“君子修身,以立天下”,这就要求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断自我反省和修正自己的不足。

我学会了谦虚谨慎,不自大,不傲慢,与人为善,并且努力追求道德的高尚。

此外,我还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智慧修养。

阳明心学认为,智慧是人与天地万物相连的纽带,只有具备了智慧,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因此,我开始阅读各种经典著作,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我也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并将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100天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阳明心学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阳明心学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浮躁的社会现象,培养内心的宁静和稳定。

我将继续
坚持阳明心学的实践,并将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1.心即理1.1|立志:志向要远大光明-阳明心学第一课1.立志要趁早。

志向立得越早,就越有精力和时间来塑造你的志向。

2.志向要远大光明。

远大志向就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而不是个人角度。

3.志向一旦树立必须要全力以赴,绝不能半途而废。

4.对于普通人而言,立志即为善,最低程度不要作恶。

1.2|独立意识:做人不需要依赖任何精神权威独立意识定义:1.人不能依赖于任何外在精神权威与政治权威。

2.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能力,拥有强大的理性能力,能在任何时刻都做出轻重厚薄基本判断。

3.人如果没有独立意志,不懂得独立思考,则无自由,因此独立意志和自由是相辅相成。

4.人不可能有绝对自由,原因就在于任何人的独立意志都应该建立在大多数人福祉上。

5.阳明心学最看重人的独立意志,怀疑是独立意志的第一个台阶,对权威保持怀疑态度。

1.3|阳明格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1.成功钻研一套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论,从而大功告成。

2.探索后发现所钻研的理论和方法论是错误的,从而产生怀疑,再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和人生。

1.4|龙场悟道:你活在谁的知识理论体系里龙场悟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格”=正,“物”=事情;“格物”=在事情上正念头,“致知”=致良知,即实现良知。

格物致知即在每件事上存正念头,去除恶念头,必能实现良知。

若实现了良知,良知就会给你指引。

“格物致知”同“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构成闭环1.5|心即理:七情六欲比人性更重要“心即理”即阳明心学基石(知行合一、致良知均以此为基础)。

“心即理”即龙场悟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归纳版“心=性+情性:仁义礼智信,正能量,行动方向情:七情六欲(必须适度),行动催化剂,驱动作用承认适度七情六欲、情感和情绪均符合天理,意味着承认每个人都有欲望,这欲望恰好是人能创造伟大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

1.6|心外无物:心即理衍生概念11.心外无事2.心外无价值3.万物一体1.7|心外无理:心即理衍生概念21.人人都是天理大师、人人平等,当遇到压迫和欺侮时,必勇于反抗。

王阳明心学20句知识讲解

王阳明心学20句知识讲解

王阳明⼼学20句知识讲解王阳明⼼学20句王阳明⼼学20句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点:⼀切的问题,都是⼼的问题,都要从⼼上找原因。

⽽这原因,往往都是⼼不够定,⼼性不够沉。

王阳明说,⼈为了⽣存,难免要追求⼀些能使⾃⼰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钱、名利、地位。

不过,有的⼈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却只是⼀门⼼思地追求外物。

如果我们的内⼼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学的最⼤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因此,王阳明⼼学不仅是我们⾝⼼修⾏的法宝,还是我们⼈⽣问题的灵丹妙药。

尤其,是下⾯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活的真切智慧。

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须在事上磨,⽅⽴得住,⽅能“静亦定,动亦定”。

⼤意:⼈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才能⽴⾜沉稳,才能达到“⽆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中沉定”的境界。

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世做事才是⼈⽣修⾏的最好法门。

因为如果⼼不静⽽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的⼼、耐住⾃⼰的性。

⽽这,正是对⼼性的最好磨砺。

2、与朋友相处,懂得谦让很重要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只能受损。

感悟:是⼈都有私⼼,都会注重⾃⼰的利益,每个⼈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之常情。

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的利益不会受损,双⽅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的利益。

两⼈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3、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看⽇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

觉懒看书,则且看书。

是亦因病⽽药。

⼤意:如果⽩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

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

这是对症下药,也是⼀种⽅法。

感悟:肤浅浮躁的⼼,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

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还会更加肤浅浮躁。

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的性⼦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去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1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

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

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

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

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

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

阳明心学讲座内容

阳明心学讲座内容

阳明心学讲座内容1. 嘿,大家知道吗,阳明心学里说要致良知!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摔倒了,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扶一把,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呀。

良知是我们内心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该干啥不该干啥。

你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听从自己的良知做事,那这世界得有多美好呀!2. 哇塞,阳明心学还强调知行合一呢!可不是光知道道理就行了,还得去做才行。

就像你知道要多锻炼身体好,可你不去运动,那有啥用呀!只有把知道的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你不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知道得多,做得少吗?3. 来看看阳明心学中的这个观点,心即理呀!就好像你心里觉得这件事是对的,那它就是对的,别管别人咋说。

你肯定也有过那种坚信自己是对的时候吧!这就是你的心在告诉你真理呢。

要是我们都能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那该多棒呀!4. 哎呀呀,还有立志!阳明心学说要立大志,就像你说你将来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这志向就像是你前进的动力呀,推着你不断往前走。

你要是没个志向,那可不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啦!想想自己的志向,是不是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呢?5. 嘿,在阳明心学里,诚意也很重要哦!对人对事都要有诚意,别虚情假意的。

比如你答应朋友的事,就得实实在在地做到。

这多简单的道理呀,可为啥有时候我们就是做不到呢?6. 大家注意咯,阳明心学提到的格物也很有意思呢!就好比你去研究一个东西,非得把它弄个明白。

你有没有对什么特别好奇,然后使劲去探究它的时候呀?那就是在格物呀!通过格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呢。

7. 最后说说阳明心学的静处体悟。

就是让你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想想自己,想想人生。

你不觉得有时候我们忙忙碌碌,都没时间静下心来吗?这时候就需要静处体悟啦,看看自己到底想要啥,该干啥。

这是不是特别重要呀!总之,阳明心学真的很有意思,很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实践呀!。

王阳明的心学PPT学习教案

王阳明的心学PPT学习教案
A“自家体贴出来的”是说整个 学问的根本在天理,对天理进 行本体论的思第22页考/共42。页
B“理”是宇宙本体的“太极”, 23
“理者,实也,本也。
“天下无实于理者。”
C“理”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 是终极意义上的一般。
“理一本而万殊”
“天下只有一个理,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D天理与心性是贯通的。理与性 一,但必须以第23心页/共4觉2页 之,以性涵 养,才能照见廓然大公的天理。
24
②朱熹的“理”为一般,为普 遍意义的绝对存在者,是抽象 出来的全部或某类事物的共同 本质、规律、法则、原理。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 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 也,生物之具也。”
“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 体。”“理一分殊”“月印万 川”
③王阳明的“理第24页”/共42,页有两层意思:
王阳明读朱熹上宋光宗疏里面 的一段话:“读书之法,莫贵 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 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于是, 调整自己的读书之法,但是结 果却是“物理吾心,终若判而 为二,不能融第1合6页/共为42页 一。”旧疾 复发
17
3、出入佛老,归本孔孟。
(1)信仰动摇,沉郁、纠结, 空虚,“偶闻道士谈养生,遂 有遗世如山之意。”转求于佛 老之学。
第19页/共42页
20
1、龙场悟道,知行合一 明武宗,昏庸荒唐透顶,宦官
刘瑾专权,朝臣刘建请求罢免 刘瑾,王阳明援疏,获罪。严 冬下狱,出狱后,被贬为贵州 龙场驿驿丞。 2、专注“致良知”,公然崇陆 学 3、居越讲学第,20页/共天42页泉证道
21
四、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阳明之学,凡有三大纲领:一 则心即理,
(4)1488年7月,王阳明奉父之 命,去江西与表妹结婚。婚后

阳明心学100天感悟及心得

阳明心学100天感悟及心得

阳明心学100天感悟及心得
作为一门文化遗产,阳明心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阳明心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我也开始关注和学习阳明心学,通过100天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阳明心学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与行为一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有知识但无行动力的人,或者有行动力但缺乏正确的知识指导。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帮助我们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其次,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强调个体内在的道德感和良知。

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平不断下降,人们追求物质和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内在的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们可以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再者,阳明心学重视实践和体验,强调通过实践来体会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的理念。

最后,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理即心”,认为人的心境和行为都受
到思想和信念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注重自身思想的清明和信仰的坚定,以此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让自己更加积极向上。

总之,学习阳明心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100天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阳明心学的价值,并在自身的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启发。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学习阳明心学,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阳明心学PPT课件

阳明心学PPT课件

什么是心学
• 心学,是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 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 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子,下文王阳 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 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 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因此心学 又被称为阳明心学
王守仁简介
• 良知构成“致良知”命题的本体。在阳明学中,良知的含义是很丰富 的,它包括了人的所有道德观念,包括了道德和道德情感原则(良知 即是天理),是非判断(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以及感性的情感诉求 (乐是良知的本体)等,在这个本体构造中,理性和感性相互交叉使 用,理智与情感相互融合,从而使“良知”成为了一个包含多层含义 的有机体。而“致”字有两种意思,一个对内的明觉良知,这里的“ 致”更可以理解为“及”,或穷尽的意思。另一种意思则是对外的“ 发用流行”,而且是“无有物欲牵蔽”的良知应用,这里的“致”则 可以理解成“行”。这两种注释我将它归纳起来便是,“致”字即是 对“良知”的自然明觉,自然发用,不为“物欲”,不为“私念”所 累,自然地“循此良知”,这便是“致”。
阳明传奇
• 能武:王阳明练过武术,《明史》记载他 好言兵,且善射。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 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 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 ,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 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 驿栈驿丞。路上被刘谨派人追杀,他独身 一人就摆脱了多名杀手的追杀
王守仁(1472年 —1529年),字 伯安,别号阳明 子。浙江宁波余 姚人,明代著名 的思想家、文学 家、哲学家和军 事家。主要著作 有《传习录》、 《大学问》
王阳明--儒家人物的典范
• 能文能武,治国安邦
• 能文:二十八岁中进士,《古文观止》中 收录有王阳明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 示龙场诸生》、《象祠记》。其中《教条 示龙场诸生》又入选香港中小学课本。此 外,王阳明在书法上亦可称为明代大家。 作品以行草为主。王阳明将心学融入书法 ,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学习阳明心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感悟

学习阳明心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感悟

学习阳明心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感悟有关于学习阳明心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感悟如下:近一个多月来我开始学习阳明心学,感受特别明显,尤其是对于治愈我的拖拉的行为非常有效果。

我曾经会因为心里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就不愿意给客户电话沟通,不愿意督促自己尽快去解决注册用户的事情。

最近,学习了阳明心学之后,明白任何时候我如果是回避的态度,什么时候准备的都不是充分的,而是去准备一些我当下尽可能做到的就好。

准备好了立刻与客户电话交流,千万不要等待,尤其是我处的资讯行业。

信息讯息万变,合理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出手。

每当我回想我当初错过良机的时候,我都深刻的感受到阳明心学中阳明先生,告知我要想猫扑捉老鼠一样把我的坏毛病抓住,然后去深刻思考我为什么会这样。

所谓的完美主义的假象,让我不愿意随便丢面子,但是如果你不去做,不能抓紧时机,去完成与客户的链接,在我们这个咨询行业就会丧失先机。

所以,我需要随时准备好相应的经常用的资料,给我的客户们提供最快、最及时且有效的信息。

阳明心学第二课知行合一读后感

阳明心学第二课知行合一读后感

阳明心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智慧和道德观念。

而“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重要核心理念,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对我们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的一次深刻洗礼。

在現代社會,知行合一的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知行合一的内涵阳明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即要求把知识与行为统一起来,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与实践相结合的。

只有学到的知识能够付诸于行动,才能真正产生意义。

这一理念体现了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统一性的思考,是一种科学理论和实践相互补充的观念。

在个人实践中,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后,应该善于尝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模式,真正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二、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1.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知行合一的理念传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运用于实践中,才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更好地激发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进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 培养扎实的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知行合一的理念也提醒我们要善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困难。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动手尝试,才能够真正培养出一种扎实的实践能力,使自己不仅擅长于理论分析,更能够在实践中脱颖而出。

3. 教导正确的处世态度知行合一的理念还对我们的处世态度具有一定的启发,它告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更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实践“知行合一”的理念,塑造出一种积极阳光的处世态度。

三、怎样做到知行合一1. 善于思辨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首先要善于思辨,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通联,加以思考和分析。

通过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式,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勇于实践只有将所学知识真正进行实践,不断地动手尝试,才能培养出扎实的实践能力。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民国“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曾这样评价过王阳明心学:他认为王阳明是宋儒的“克家肖子”,不仅继承了宋儒“变化气质”的学统,更在讨论心、物关系时折中了心、物两派,超越了朱熹与陆九渊两位前辈,提出了独有的“感应”一说;王阳明重视实践,境界高远,其知行合一更是旷古绝今。

我上学期间就听说过王阳明心学,但脑子里对心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行合一”一个概念点上,很幼稚的以为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应该去做”,或者“知道和做到都实践了才是圣贤”,来到致良知诚意班,虽学习了几个章节,却完全颠覆我的认知,我以为的知行合一和阳明心学所讲的知行合一,差了好几个层次,天地之别。

真如钱穆所言,王阳明心学思想,旨在呼唤人的本性意识,着重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

强调内心的力量,良知人人都有;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阳明心学讲道德,讲德才兼备,讲内圣外王,那么该如何把这些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呢?阳明心学认为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需要将道德升华为道德生命力,也就是内驱力。

自我内驱力的第一便是立志,我理解就是从小就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这个从小志向容易受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说从小让孩子多读书多旅行多见见世面,不断扩充家长和孩子的边界有多么的重要)第二是要有定力,立志之后不能三心二意,猛志长存,不能轻易的更换赛道,认准一个行业或领域,不断积累,不断发力。

第三是扩充力,要内圣外王,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同时也要试着去影响别人,要把内心的仁爱之心扩充到你周围的整个世界,帮助大家,团结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第四是学术的扩充力,第三点主要讲道德境界的扩充力,第四讲学术方面的,说实在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这点我也没听懂,希望下次再请假老师或其他同学。

阳明心学的生命力和自驱力,除了上述四点,其实还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纠错,随着学习和阅历的积累和吸收,我们也要不断对自己的认知更新和升级,保持新鲜的,旺盛的生命力。

阳明心学读后感励志勤学改过泽善

阳明心学读后感励志勤学改过泽善

阳明心学读后感励志勤学改过泽善篇一:《读<阳明心学>有感》嘿,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阳明心学吗?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阳明心学的书,哎呀呀,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王阳明这个人可了不起啦!他的思想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心里那些迷茫的角落。

他说要励志勤学,改过泽善,这几个字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呢!就说励志这事儿吧。

我以前总是想,长大以后要当大明星,要赚好多好多钱。

可这算是真正的志向吗?读了阳明心学我才明白,真正的志向不是随口一说,而是要深深地扎根在心里,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放弃。

这就好比我们爬山,山顶就是我们的志向,如果半路上看到花儿好看,就停下来采花,看到石头好玩,就去摆弄石头,那啥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呢?再说勤学。

学习这事儿可太重要啦!王阳明那么厉害的人都不停地学习,我们有啥理由偷懒呢?我以前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想着赶紧写完出去玩,字写得歪歪扭扭,题也做错不少。

现在我懂了,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是为了自己呀!就像盖房子,每一块砖都要认认真真地砌好,房子才能牢固。

我们学习的每一个知识,都是盖房子的砖,少一块都不行。

还有改过。

哎呀,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呢?以前我和小伙伴吵架,总觉得是对方的错,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现在想想,我自己难道就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就像脸上有了污点,自己不擦掉,还等着别人来帮忙吗?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不改掉错误。

最后是泽善。

我们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

这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不仅能照亮自己,还能照亮别人的路。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给一位老奶奶让座,她笑着对我说谢谢,那一刻,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把这些想法跟爸爸妈妈说了,爸爸说:“孩子,你能有这样的感悟,很棒!”妈妈也点头说:“是啊,希望你能真正做到。

”同学们,阳明心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

我们要励志,要有坚定的目标;要勤学,不断充实自己;要改过,让自己变得更好;要泽善,给世界带来温暖。

2020年整理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pdf

2020年整理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pdf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韩冬梅胶东阳明心学研究会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

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

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

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

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

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

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

阳明心学的精髓100句(3篇)

阳明心学的精髓100句(3篇)

第1篇1. 心即理,理即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不可分也。

3.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4. 心中无物,则天下无物;心中有事,则天下有事。

5. 心即天心,天心即人心,人心即道心,道心即良知。

6. 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良知即是本心。

7. 心体清净,即心体光明;心体光明,即心体清净。

8. 心中无私欲,即是圣贤;心中无恐惧,即是勇者。

9. 心即理,故心外无理;心即物,故心外无物。

10.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物的合一。

11. 知行合一,即是知与行的合一。

12.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性的合一。

13.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天的合一。

14.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道的合一。

15.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德的合一。

16.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仁的合一。

17.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善的合一。

18.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智的合一。

19.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勇的合一。

20.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义的合一。

21.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诚的合一。

22.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信的合一。

24.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孝的合一。

25.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爱的合一。

26.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敬的合一。

27.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谦的合一。

28.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和的合一。

29.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美的合一。

30.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真的合一。

31.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善的合一。

32.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勇的合一。

33.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义的合一。

34.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诚的合一。

35.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信的合一。

36.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忠的合一。

37.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孝的合一。

38.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爱的合一。

39.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敬的合一。

40.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谦的合一。

41.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和的合一。

42.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美的合一。

43. 知行合一,即是心与真的合一。

王阳明40种心学精华,耗时7天整理出来的(建议珍藏)

王阳明40种心学精华,耗时7天整理出来的(建议珍藏)

王阳明40种心学精华,耗时7天整理出来的(建议珍藏)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临终遗言以下摘录,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

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

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阳明心学课堂第二课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课堂第二课知行合一

阳明⼼学课堂第⼆课知⾏合⼀答顾东桥书(32.1-32.4)知⾏合⼀原⽂【32.1】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寡要。

故先⽣特倡'诚意’⼀义,针砭膏肓,诚⼤惠也!”吾⼦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之⼼,吾⼦固已⼀句道尽,复何⾔哉?复何⾔哉!若“诚意”之说,⾃是圣门教⼈⽤功第⼀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鄙⼈所能特倡也。

【32.2】来书云:“但恐⽴说太⾼,⽤功太捷,后⽣师传,影响谬误,未免坠于佛⽒'明⼼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怪闻者见疑。

”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闻者本⽆求为圣⼈之志,⼜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怪。

若吾⼦之⾼明,⾃当⼀语之下便了然矣。

乃亦谓“⽴说太⾼,⽤功太捷”,何邪?【32.3】来书云:“所喻知⾏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 '尊德性⽽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以贯之’之道。

然功夫次第,不能⽆先后之差,如知⾷乃⾷,知汤乃饮,知⾐乃服,知路乃⾏。

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

此亦毫厘倏忽之间,⾮谓截然有等,今⽇知之⽽明⽇乃⾏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以贯之”,则知⾏并进之说⽆复可疑矣。

⼜云“功夫次第,不能⽆先后之差”,⽆乃⾃相⽭盾已乎?“知⾷乃⾷”等说,此尤明⽩易见。

但吾⼦为近闻障蔽,⾃不察⽿。

夫⼈必有欲⾷之⼼,然后知⾷。

欲⾷之⼼即是意,即是⾏之始矣。

⾷味之美恶,必待⼊⼝⽽后知。

岂有不待⼊⼝,⽽已先知⾷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之⼼,然后知路,欲⾏之⼼即是意,即是⾏之始矣。

路岐之险夷,必待⾝亲履历⽽后知。

岂有不待⾝亲履历,⽽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乃服”,以此例之,皆⽆可疑。

若如吾⼦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先有是事”者矣。

吾⼦⼜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谓截然有等,今⽇知之⽽明⽇乃⾏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18日 星期三 10月19日 星期四 10月20日 星期五 10月21日 星期六
徐爱录1 徐爱录2 徐爱录3
徐爱早逝,试着理解阳明先生 痛说:“天丧我、天丧我!” 《大学》中为什么是亲民而不 是新民? 如何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休息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10月22日 星期日 10月23日 星期一 10月24日 星期二 10月25日 星期三 10月26日 星期四 10月27日 星期五 10月28日 星期六 休息 10月29日 星期日 10月30日 星期一 10月31日 星期二 11月1日 星期三 11月2日 星期四 11月3日 星期五 11月4日 星期六 休息 11月5日 星期日 11月6日 星期一 11月7日 星期二 11月8日 星期三 11月9日 星期四 11月10日 星期五 11月11日 星期六 休息 11月12日 星期日 11月13日 星期一 11月14日 星期二 11月15日 星期三 11月16日 星期四 答顾东桥书9(32.12) 圣人何以谓“生而知之”? 答顾东桥书10(32.13-结 谈“拔本塞源之论”的学习感 束) 受 陆澄录(44.1-44.4) 陆澄录(44.5-44.9) 何为“主一”?3段学习心得 重点说一下,好名之病不去, 雨露之滋反而适得其反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答顾东桥书4(32.7) 答顾东桥书5(32.8) 答顾东桥书6(32.9) 分享读后感 何谓良知? 阳明先生为何将“诚意、致知 、格物”的顺序方向调整过 来?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徐爱录9 徐爱录10 答顾东桥书1(32.132.2) 答顾东桥书2(32.332.4) 答顾东桥书3(32.532.6) 如何认识“事即道,道即事 ”? 为何说良知之说为孔门嫡传? 诚意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论知行并进,内外本末一以贯 之 阳明先生与朱熹先生所论“致 知”有何不同?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徐爱录4 徐爱录5 徐爱录6 徐爱录7 徐爱录8 举例说明“知行合一” 何为“格物”和“格物致知 ”? 孔子为何删述《六经》? 圣人作经之意在何为?我对传 播负面消息如何看? 为什么“文、武之法”即“尧 舜之道”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答顾东桥书7(32.10)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与不同处? 答顾东桥书8(32.11) 何谓“好古敏求”?
11月17日 星期五 11月18日 星期六
陆澄录(44.10-44.15)
1.浅论“静一”之功 2.为什么学习圣贤应阅读原 休息

分享+辅导回应
11月19日 星期日 11月20日 星期一 11月21日 星期二 11月22日 星期三 11月23日 星期四 11月24日 星期五 11月25日 星期六 休息 11月26日 星期日 11月27日 星期一 11月28日 星期二 陆澄录(44.54-44.66) 陆澄录(44.67-44.80) 试谈“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 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 告子所言“不动心”与孟子“ 集义”之不动心有何不同?并 试提一个问题,自己作答。 1、怕认欲作理,私意认不真 如何? 2、说光景,说效验,为什么 说不是为学功夫? 为什么人人可以是圣人? “侃去花间草”此段学习心得 休息 12月3日 星期日 12月4日 星期一 薛侃录(45.8-45.14) 谈谈“不知自己是桀、纣心 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 何做得” 什么是“一贯”?为什么说“ 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 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 如何理解?试论“独知” 结合“贵目贱心”写出45.28 的学习心得 为什么说“知昼夜即知生死 ”? 休息 12月10日 星期日 12月11日 星期一 12月12日 星期二 薛侃录(45.33-45.34) 薛侃录(45.35) 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我们 能否率性而行? 为什么说诚意在格致之前?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陆澄录(44.16-44.20) 陆澄录(44.21-44.26) 陆澄录(44.27-44.33) 陆澄录(44.34-44.45) 陆澄录(44.46-44.53) 知识不长进,如何? 论为学功夫 “澄在鸿胪寺”此段学习心得 何为“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谈“哭则不歌”的感受。 论“道之精粗“并谈一下学习 提不出问题是如何?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12月27日 星期三
分享+辅导回应
12月28日 星期四
分享+辅导回应
12月29日 星期五
分享+辅导回应
12月30日 星期六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1.解读原文 2.何为“是非之心” 1.解读原文 1月4日 星期四 钱德洪录(50.32-50.35) 2.用“舜的不孝与瞽叟的大慈 ”感悟反求诸己 1.解读原文 1月5日 星期五 钱德洪录(50.36-50.45) 2.“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 和”的感悟 1月3日 星期三 钱德洪录(50.26-50.31) 1月6日 星期六 休息 1月7日 星期日 1.解读原文 1月8日 星期一 钱德洪录(50.46-50.50) 2.试用案例说明“乡愿”和“ 狂者” 1.解读原文 1月9日 星期二 钱德洪录(50.51-50.53) 2.用实例说明“天泉论道” 阳明先生的一生给自己的启示 1月10日 星期三 年谱 及分享自己的龙场悟道
诚5-经营3+4 组
第二个100天学习看板
日期 星期 学习内容 具体内容 学习方式 分享+辅导回应
9月20日 星期三 教条示龙场诸生(全文) 全文分享 9月21日 星期四 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学习“立志”段,写出自己的 分享+落地+辅导回应 志向 学习“勤学”段,列出自己学 9月22日 星期五 教条示龙场诸生(勤学) 分享+落地+辅导回应 习的方法和内容 9月23日 星期六 休息 9月24日 星期日 学习“改过”段,列出自己一 分享+落地+辅导回应 个要改的过 学习“责善”段,写出今后如 9月26日 星期二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 分享+落地+辅导回应 何责善,如何面对别人对自己 9月25日 星期一 教条示龙场诸生(改过) 9月27日 星期三 9月28日 星期四 9月29日 星期五 9月30日 星期六 休息 10月1日 星期日 10月2日 星期一 10月3日 星期二 10月4日 星期三 10月5日 星期四 10月6日 星期五 10月7日 星期六 休息 10月8日 星期日 10月9日 星期一 10月10日 星期二 10月11日 星期三 10月12日 星期四 10月13日 星期五 10月14日 星期六 休息 10月15日 星期日 10月16日 星期一 10月17日 星期二 答欧阳崇一书4 答欧阳崇一书5 第三段何谓“必有事焉”,你 是如何理解? “不逆不臆而先觉”在自己生 活中的实例分享,同时说明“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告谕浰头巢贼4 告谕浰头巢贼5 答欧阳崇一书1 答欧阳崇一书2 答欧阳崇一书3 给巢贼未来的希望在那些 巢贼最大的心里弱点在哪里 分享全文 第一段为什么说“致良知”是 圣人教人第一义? 第二段良知与思的关系?何谓 人心之思和良知之思?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与王纯甫书7.2 与王纯甫书7.3 告谕浰头巢贼(全文) 告谕浰头巢贼2 告谕浰头巢贼3 “素其位而学”如何理解 “变化气质是为学之要?如何 变化 值班组同修讲原文 巢贼之苦在哪里 给巢贼的机会在哪里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与王纯甫书(原文) 与王纯甫书7.1 与王纯甫书7.2 全文分享 “金之在冶”对自己的启发 贵州三年,始有所见”是指什 么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分享+辅导回应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2.“格”字与“物”字如何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46.1 12月13日 星期三 解? 、51.3) 3.如何说“与身、心、意、知 、物是一件?”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12月14日 星期四 2.如何是事上磨练?好静会如 (46.2-46.6) 何?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12月15日 星期五 2.“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 (46.7-46.13) ”是说什么? 12月16日 星期六 休息 12月17日 星期日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2.46.15学习心得,什么是“ 功夫断了”?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12月19日 星期二 (46.18-46.20) 2.“博览群书”如何看?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51.1 12月20日 星期三 2.问题解读“行有余力,则以 、51.2、51.4、51.5) 学文”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2.用“知行合一”解读:证严 12月21日 星期四 (51.6-51.11) 上人讲“行动了,心中的爱才 会升起”。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12月22日 星期五 2.如何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 (51.12-51.18) 工”? 12月18日 星期一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46.14-46.17) 12月23日 星期六 休息 12月24日 星期日 12月25日 星期一 12月26日 星期二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2.试论何为“天地之心” 1.对原文的简要解读 2.为什么说良知即是《易》? 1.解读原文 2.学问不长进只是未立志,请 钱德洪录(50.1-50.6) 分享自己是否立下必为圣人之 志 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有何 钱德洪录(50.7-50.11) 不同? 1.解读原文 2.为什么说“人的良知就是草 钱德洪录(50.12-50.16) 木瓦石的良知”?“岩中花树 ”段论心外无物 休息 12月31日 星期日 1.解读原文 1月1日 星期一 钱德洪录(50.17-50.20) 2.“作坏我的方子”和“提麈 尾”这段有何感悟? 1.解读原文 1月2日 星期二 钱德洪录(50.21-50.25) 2.圣贤之学是为己之学,体会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51.19-51.24) 陈九川录+黄以方录 (51.25-5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