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生态自然观926

合集下载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1 生态自然观概述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它直接影响人们的自然伦理观和价值观。

生态自然观注重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机性、可持续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1] 生态自然观是自然观不断发展的产物,从自然观的现实基础来看,生态自然观是在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趋向恶化、发展的片面性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现代科技发展,特别是生态学的迅速发展,而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2]2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界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得自然生态观的确立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膨胀、物种变化、土地荒漠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能源及矿物资源减少等。

面对这些生态问题,生态自然观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对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在于其正确的反映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本质,为缓解生态危机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促进人类社会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人类的健康发展可以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自身的健康两个方面来理解:2.1 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方面人类社会的运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基础,受自然界的制约,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更深的层次,更多的资源得以为人所用,这加剧了地球上的能源危机。

一方面,人类生产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支撑,虽然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但这往往跟不上人们的需求,各种现有能源被迅速消耗,而另一方面,人类所利用大部分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过度消耗将会影响到将来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x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生态自然观是指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认识自然的本质:人们认识到自然的本质,即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由一系列元素、部件和过程组成,这种有机系统的运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

2、认识自然的复杂性: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复杂的运行机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以及适应性等特征。

3、认识自然的对抗性: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仅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的机制,也存在着一种相互对抗的机制,因此,人们必须在满足自然的要求和实现自身发展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4、认识自然的不可替代性:人们认识到自然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自然界具有一定的自身调节机制,因此,在实现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的秩序,尊重自然的规律,以保护和强化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

5、认识自然的重要性:人们认识到自然有着与人类重要的关联性,任何损害自然界的行为,都会反过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因此,必须重视自然的保护,以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1 -。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自然观随着现代科技的多样化、综合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

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技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

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面对现代科技和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树立一个正确的自然观,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对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什么是自然观呢?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

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

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一、生态自然观的概念和意义生态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观察方式,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观念,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原则1.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

因此,保持生态平衡是维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服务。

3. 循环利用:生态自然观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倡导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原则,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损失。

4. 生态公正:生态自然观认为每个生物种群都有权利生存和发展,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保护和维护生物的权益,实现生态公正。

三、生态自然观的实践和应用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自然观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倡导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 生态农业:生态自然观提倡可持续农业发展,借鉴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对土壤、水资源的破坏。

3. 生态城市建设:生态自然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倡导建设生态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生态旅游:生态自然观倡导可持续旅游发展,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5. 生态教育:生态自然观提倡开展生态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增强保护环境的能力和意愿。

四、生态自然观的挑战和未来发展1.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自然观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采取全球合作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

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第三章生态自然观-2022年学习资料

第三章生态自然观-2022年学习资料

2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万物是上帝制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人类是宇宙中万事 物的目的。
3康德: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人是理性存在物,而且是唯一的。-只有人才有能力获得道德关怀,-动 不存存在理性,只是工具。-洛克:-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人类进化序列-3000-2000万年-森林古猿-直立姿势-2000~1200万年-腊玛古猿-直立行走(猿早期代表-1000万年-南方古猿-直立奔跑(猿-人晚期代表-400~300万年-一人类-用天然工具
2.人与自然走向对立-1原始文明:向自然顶礼膜拜-这一时期,人化自然的代表性成就-是人工取火及骨器、石器、 箭等-恩格斯: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 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
1自在自然-从时间上看,包括人类产生以前的,和人类产生以后-的无限广阔的自然界;-■从空间上看,包括人类目 尚未观测到的总星系以外-的宇观世界,以及基本粒子以下的未知的微观世界;-也包括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世界中 未被人了解-的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及其未探明的规律和特性。
2人化自然-■包括从总星系到基本粒子这个范围内所-有人类已经认识或已开始认识到的自然-物、自然现象和自然过 -▣从大小来看,大体处在2×108一1016cm-■从质量来看,总星系的总质量为1058千克
四生态自然观的确立及其基本思想-1.现代自然观流派简介-1自然中心主义-2生态中心主义-3宇宙中心主义
1自然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或动物权利流派-皮特辛格:《动物解放》-人类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动物,应该把 德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动物,这是自由、平等、博爱原则的伟大应用。-汤姆雷根:-人和动物都是生命的体验主体,人 能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动物也能感觉到。动物不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它也具有天赋价值,具有动物权利-不遭受不 遭受的痛苦的权利和享受应该享受的-快乐的权利。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在世界的大自然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中,个人对于这些天然环境的认识和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探讨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观念。

我们觉得,这一
观念可以激发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关心、尊重和珍惜,帮助我们发展出一种全面、负责任的
维护自然环境、保护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积极的关系的理念。

生态自然观告诉我们,自然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它们以及其中的每个元素都彼此相
互关联,影响着彼此的功能,而非各自为战;我们也要注意到,自然系统是恒定变化的,
每个部分不息地变更,且改变是基于特定的规律。

生态自然观还激发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思考,我们要理解自然系统所具有的遗产价值
和存在价值,认识到自然的脆弱性和珍贵性;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
进程中,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和行为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这些理念,我们可以努力探讨一些有效的改变,并将自己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紧密
结合起来,使其达到良性循环,保护和维护各种形式的生命,让每个人都可以更加关注大
自然,同时也可以切实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来。

我们也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朝着社会和生态双赢的目标迈进。

论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

论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

论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关于自然界的观念和理念,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论述:
1. 综合性特征,生态自然观是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它包括了生物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态度。

2. 系统性特征,生态自然观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

3. 平衡性特征,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而人类的活动可能会破坏这种平衡。

4. 可持续性特征,生态自然观主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应当是可持续的,即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以便使未来世代也能享有良好的生态环
境。

5. 敬畏性特征,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应当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
然界,尊重自然规律,不滥用自然资源,不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以
免引发无法挽回的灾难。

6. 社会性特征,生态自然观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之上,同时也需要通过社会制度和政策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总的来说,生态自然观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尊
重自然、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种促进人类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重要观念。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与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

它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与特征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等特征;它就是多样性与整体性、平衡与非平衡的统一, 天然自然界与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与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与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就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与批判人类的理念与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就是与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与谐性。

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与其她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与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1、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与具她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与《吕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与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就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与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摘要:我们目前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即生态危机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自然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社会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字:生态人类自然科技和谐共处共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

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的态度变为“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

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这样做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却破坏了森林、草原、湖面,不仅导致了水土流失、土质下降、沙漠化、盐碱化,而且进一步使生态失去平衡。

工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完全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再也无须像中世纪那样借助于上帝的权威来维持自己对自然的统治。

但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核武器的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并未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

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已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口号,它是我们基于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自从布伦特兰女士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来,强调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建立起一个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生态圈”成为新世纪人们的共同愿望。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对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知方式,它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生态自然观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和相互关联性,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形成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和稳定性:生态自然观强调生态平衡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它认为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对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然循环和循环利用:生态自然观关注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循环利用。

它认为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应该倡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自然观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认识到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

它倡导保护物种、保护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破坏。

可持续发展: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它认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应该相互协调,不能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来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生态伦理:生态自然观倡导人们以一种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态度对待环境和生物。

它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倡导人们具有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尊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它在现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生态自然观

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生态自然观

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的当代价值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1、前言1.1当代生态环境状况工业革命的开始,打破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近三百年来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维系着几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工业文明在迅速扩张自己势力范围和人工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灾难性后果。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1.2生态自然观的诞生及其定义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的诞生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

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以上所述的八大环境问题。

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灾难,人类呼唤新文明,呼唤一种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工业文明,它将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

因而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指人类与其他生命种群以及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它强调人类不单纯是自然界的主宰,而应当与其他生物一起共同生存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指的是将自然界看作一个复杂互联的生态系统,强调保护和尊重自然的原则和价值观。

生态自然观认为人类不应当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而应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依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生态自然观在理念上是相通的,都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和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它们都试图消除人类对自然的剥削和破坏,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体性,而生态自然观则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自然价值的尊重。

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土木工程学院研1402 王万敏 142081400046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的当代价值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1、前言1.1当代生态环境状况工业革命的开始,打破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近三百年来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维系着几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工业文明在迅速扩张自己势力范围和人工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灾难性后果。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1.2生态自然观的诞生及其定义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的诞生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

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以上所述的八大环境问题。

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灾难,人类呼唤新文明,呼唤一种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工业文明,它将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

因而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4 生态自然观

4 生态自然观

•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人类社会还处于动物式 的形态时,通过损害自然来获得竞争优势就成为一种有利 于竞争的手段,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有待于人类的第二次 提升,即人从社会关系上与动物区别开来。
• 人与人关系协调的三个层面
• 伦理道德的协调:生态文明首先从每一个人做 起,所以,道德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 生态观念应当融入社会的道德系统中去,内化 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 法律制度的协调:通过法律制度以及严格的司 法,强制性地协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法律体系不是某一统治集团权力的固化, 而是生态系统公平正义的显现。 • 政治制度的协调:在自由与民主的政治理念下 建立起和谐的政治关系以及对强权的约束机制, 使得破坏生态的力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浅层生态学认为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只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不够充分的结果它主张在不改变现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条件下依靠技术的进步来改变环境而且就根本而言改变环境是因为目前的环境危机对人类已经构成了威胁
生态自然观
1 突破自然与人文的二分格局
• 自然与人文的分裂是工业化的特色之一。
• (2)生态问题的分类:
– 对生存条件的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 为的机械、物理和化学等变革活动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 生物与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不和谐。 – 对生物物种的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 为改变物种内部的运行机制,导致生物物种之间的不和谐,特别 是人工生命与天然生命之间的冲突。
2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 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 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 之中;
– 二是坚持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价值原则,价值规 律在生态系统范围内具有对称性或无中心化。

自然生态观

自然生态观

自然生态观自然生态观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它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然生态观的核心思想是: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长期幸福。

首先,自然生态观强调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自然界的生物、植物、土壤、水体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每个环节的变化和干扰都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自然生态观呼吁人们意识到这种复杂性,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自然生态观提倡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它认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之上,不应剥夺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以确保资源的继续供应,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自然生态观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和协调,既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又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健康。

此外,自然生态观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自然生态观认为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生态角色和功能,缺失任何一个物种都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观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类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自然生态观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其中之一是人类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

过度的资源开采、环境污染和生物破坏等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了气候变化、生物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这需要人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转变消费观念,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此外,自然生态观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困难。

由于经济利益、政治考虑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实现自然生态观的理念并不容易。

需要政府、企业、学界和公众共同努力,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并提供教育和宣传,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科学审美视域下生态自然观

科学审美视域下生态自然观

科学审美视域下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在科学审美视域下,定义为一种以整体优先原则为基础,把自然系统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组合的保护、发展模型的指导原则。

它优先考虑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完整性和功能,促进空间复杂性、生
态连接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地运作等各种功能。

它强调了环境完整性、系统动态性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性,同时也
强调治理自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智能化。

这种生态自然观不仅关注
保护和发展自然环境,同时也满足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它落实了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均衡发展原则,充分地利用和综合经营自然资源,以实现良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汇总报告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
(3)和谐性。

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

(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

(1) 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类“持续技术’的总称,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服的,刚用和对发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

(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

(3)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
(四)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
3.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
(3)“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自然观将随着系统科学尤其是生态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并逐步完普和发展起来。

它作为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最先进的一种自然观形态,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1) 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
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3)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的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3.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4.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