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3.3
设计说明
第 2 页,共 78 页
3.3
设计说明
9.建筑防火设计说明 1)项目建筑物消防特征一栏表中防火分类、耐火等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等是否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视项目情况进行说明); 3)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视项 目情况进行说明); 4)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消防车道和救援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 沟、水池、生化处理构筑物及地下车库顶板(包括设于架空绿地中消防车登高 操作场地的覆土层),应能承受消防车的压力,并明确荷载大小要求; 5)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停靠和操作障碍物,如 花池、树池、高大乔木、架空管线等; 6)建设用地与公安消防队(站)的最近距离; 7)疏散宽度计算公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特殊部位的防火构造(如玻璃幕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0.无障碍设计说明。 11.施工图对初步设计主要的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2.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3.根据工程需要采取的安全防范和防盗要求及具体措施,隔声武振武噪、防 污染、防射线等的要求和措施。 14.需要专业公司进行深化设计的部分,对分包单位明确设计要求,确定技术 接口的深度。 15.当项目按绿色建筑要求建设时,应有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6.当项目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应有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章 建筑专业
序号 3.1 3.2 项目 审 查 内 容
施工图设计文 1.设计图纸齐全; 件 2.图纸内容的表达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1.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 强制性条文 详见相关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设计说明是否列出依据性文件名称和文号,如批文、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 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及设计合同 等。 2.项目概况内容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 面积、项目设计规模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建筑防火分 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类别和防护等级、人防建筑面积、屋面防水等级、地 下室防水等级、主要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包括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 的客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数、车库的停车泊位数 等。 3.是否说明设计标高,工程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4.表达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 5.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做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 明。 6.列门窗表(见表4.3.3-2)及描述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 、隔热、气密性、水密性等)、窗框材质和颜色、玻璃品种和规格、五金件等 的设计要求。 7.表达幕墙工程(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屋面工程(金属、玻璃、膜结构 等)的特点,节能、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防水、防火、防护、隔声的设 计要求、饰面材质、涂层等主要的技术要求,并明确与专项设计的工作及责任 界面。 8.表达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选择及性能说明(功能、额定载重量、额定 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建筑工地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成建委[2014]62号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建筑工地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成建委[2014]62号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建筑工地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正文:----------------------------------------------------------------------------------------------------------------------------------------------------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建筑工地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成建委〔2014〕62号)各区(市)县、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委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质监站、市安监站,各有关单位:为贯彻《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14〕4号)精神,进一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达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要求,稳步推进绿色施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绿色施工的必要性绿色施工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其施工要点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5个方面,强调的是从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理念,其实质是要保证一切施工生产活动能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也在快速增长,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的噪声、扬尘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大功率用电设备、大量的施工用水也为城市增加了巨额负担,为此,推行绿色施工是治理施工环境污染,更是深化施工现场环境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开展绿色施工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绿色施工工作,续建工程要组织现场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结合工地施工特点、岗位特色,制定本项目、本岗位的绿色施工措施,由项目部统一实施。

新开工的工地要从施工组织设计入手,编制完整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过程中的实时检查,保证绿色施工不走过场。

现场也可通过提高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管理、使用新工艺等手段全面达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要求。

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

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

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零一九年七月前言本要点是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7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本要点在修订过程中,要点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7版)》的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参考了有关国家、省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容进行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要点共分3章,其主要技术容包括:总则、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本次修订的主要容包括:1. 将原有“居住建筑”章节和“公共建筑”章节合并为“民用建筑”章节,“室装修专业”小节合并至“建筑专业”小节。

2. 调整评价方法。

将原有项数通过法调整为评分法。

在满足所有控制项条文要求的前提下,各专业需达到评分项各星级对应的最低得分要求。

3. 修订、细化审查要点,并对所有评分项条文赋以评价分值。

4. 增设提高与创新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的提高和创新。

项目整体应达到各星级对应的提高与创新项项数要求。

本要点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监督实施,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市天府大道中段688号;邮政编码:610093;联系人:付韵潮;E-mail:yunchaofufoxmail.)。

本要点主编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要点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要点主要起草人员:贺刚王家良佩佩付韵潮盛民高庆龙宇窦枚龚小兵仕兴灿倪吉高波杜毅威夏一何昕黎力龚克娜幸运艳梅曾丽竹志娟于佳佳吴银萍邱壮白登辉本要点主要审查人员:东亚林升尤亚平王瑞振黄俊权玄丽目录1 总则 (1)2 民用建筑 (3)2.1 建筑专业 (3)2.1.1 控制项 (3)2.1.2 评分项 (8)2.1.3 提高与创新项 (16)2.2 结构专业 (17)2.2.1 控制项 (17)2.2.2 评分项 (17)2.2.3 提高与创新项 (19)2.3 给水排水专业 (20)2.3.1 控制项 (20)2.3.2 评分项 (22)2.3.3 提高与创新项 (27)2.4 暖通空调专业 (29)2.4.1 控制项 (29)2.4.2 评分项 (29)2.4.3 提高与创新项 (36)2.5 电气专业 (37)2.5.1 控制项 (37)2.5.3 提高与创新项 (40)2.6 景观专业 (41)2.6.1 控制项 (41)2.6.2 评分项 (41)3 工业建筑 (45)3.1 建筑专业 (45)3.1.1 控制项 (45)3.1.2 评分项 (47)3.1.3 提高与创新项 (49)3.2 结构专业 (50)3.2.1 控制项 (50)3.2.2 评分项 (50)3.2.3 提高与创新项 (51)3.3 给水排水专业 (52)3.3.1 控制项 (52)3.3.2 评分项 (55)3.3.3 提高与创新项 (61)3.4 暖通空调专业 (63)3.4.1 控制项 (63)3.4.2 评分项 (63)3.5 电气专业 (67)3.5.2 评分项 (68)3.5.3 提高与创新项 (69)3.6 景观专业 (70)3.6.1 控制项 (70)3.6.2 评分项 (70)附表1 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居住建筑) (72)附表2 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公共建筑) (73)附表3 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工业建筑) (74)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 (75)1 总则1.0.1 为规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工作,修订本审查要点。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版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版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2016版)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前言《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2016版)是根据成都市政府所颁布《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在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结合成都市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本导则共分12章,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文件要求、场地及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装修设计。

本导则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688号大源国际中心;邮政编码:610093;邮箱:)。

本导则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本导则参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涂舸郭艳贺刚刘民陈佩佩秦盛民章一萍隗萍王家良王瑞廖楷余斌邹秋生革非高波王曦付韵潮胡斌杜毅威程永前刘源付雅艺何兵陈益明祝书丰王继红高静王璟何昕白中奎严君黎力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储兆佛刘小舟于忠黄平李健方长健方汝清孙钢李波戎向阳罗于龙恩深徐斌斌熊泽祝刘秦生黄志强徐小伟罗志强田智华董靓张国强熊咏涛目次211 总则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落实成都市政府《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发展战略要求,促进建立完善绿色建筑区域性技术标准体系,规范成都市绿色建筑设计,修订本技术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域新建民用建筑绿色设计。

建筑绿色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功能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民用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倒班宿舍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范围,建筑占地面积:1470.56m2,总建筑面积:5936.92m2,此新建项目为一栋4层楼的建筑,主要功能为食堂(一层)和宿舍(二至四层)。

本项目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装配式建筑-四川成都现行装配式政策解读-LDY

装配式建筑-四川成都现行装配式政策解读-LDY

现行装配式建筑政策及评价标准解读目录CONTENTS装配式建筑概念现行政策要求市标、省标、国标三种标准的异同ho n g J i a n K eJ i装配式建筑概念1h o n g J i a nK eJ i装配式建造汽车生产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和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将墙、板、柱、楼梯、阳台、装饰、机电等部品部件,在工厂加工制作,再运往现场装配施工而成的高品质现代化建筑。

装配式建筑就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ho ngJ i anK eJ i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主体装饰机电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等。

ho ngJ i anK eJ i现行政策要求2h o n g J i a nK eJ ih o n g J i a nK eJ ih o n g J i a nK eJ ih o n g J i a nK eJ ih o n g J i a nK eJ ih o n g J i a nK eJ ih o n g J i a nK eJ i市标、省标、国标3h o n g J i a nK eJ i中心城区(11+2):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郫都区、高新区(南区、西区)、天府新区5个县级市: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4个县: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政策出台背景: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

但四川省、成都市的绝大多数设计院、施工单位未做过装配式项目,建成投产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仅3-4家,无集成产品供应厂家,设计、生产、施工条件不成熟。

此阶段对装配式只要求预制混凝土和轻质隔墙的占比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成都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审查技术要点

成都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审查技术要点

第二章建筑专业建筑专业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内容及其性质,重点审查建筑防火设计,包括建筑分类、防火分区、建筑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和防火构造等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以及符合环保、节能、抗震、卫生防疫、人防地下室等有关强制性条文标准、规范的规定和符合安全、公众利益的规定。

审查其有无违背规划条件及部颁设计深度的规定,具体审查要点如下:2.1设计深度要求2.1.1设计说明中的设计依据,包括主管部门对方案或初设审查批文及方案的批复、建筑道路及用地红线图、建筑规模及控制高度应在规划许可范围内、设计基础资料和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应列出,并注明有效版本,对建筑规模、建筑的使用年限、结构类型、建筑类别、建筑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等级、人防地下室设防等级、工业建筑的生产类别(包括仓库)以及特殊建筑的特别要求等应已明确确定并列出。

室内外装修做法说明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规定、对特殊构造要求的做法说明,如屏蔽、防火、防震、防腐、防爆、防辐射、防尘等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和安全要求。

2.1.2总平面应给出地形和地物、坐标及高程系统、建筑红线、建、构筑物定位的放线基点、施工坐标和定位尺寸,相互关系尺寸的标注要求准确齐全,室内设计标高及层数、道路和排水沟等的施工坐标和相互关系尺寸、路面宽度及平曲线要素以及场地的竖向布置、指北针或风玫瑰等标示齐全。

2.1.3建筑平面图尺寸的标注、轴线编号、墙身厚度、门窗和防火门窗的编号及定位尺寸、各层设计标高、卫生洁具、重要设备位置尺寸等标注齐全,选用图和节点构造详图索引号正确到位,并可满足施工的需要。

2.1.4立、剖面齐全,各层层高尺寸,窗口尺寸等标注完整,剖面图的剖切关系正确,表达清楚。

2.1.5详图构造交待清楚,对必要的楼梯、电梯、汽车坡道、墙身、门窗、厨、卫间等的详图、以及对应该表示的局部构造、建筑装饰作了大样,对低窗台的防护设计交待清楚安全可靠,其详图的构造尺寸和做法、材料应标注清楚,可指导施工。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工业厂区内的办公楼、宿舍等类似民用建筑工程可参照执行。

建筑面积小于300m2的配套附属建筑,可不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

本要点规定的审查内容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时设计单位应提交《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见附录A。

本要点正文按照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分类说明各条文的审查要点,附录B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条文顺序列表说明各条文的审查要点。

本要点中涉及两个及以上专业的条文,应在相关专业分别审查后确定该条得分或是否满足要求。

本要点5类指标的评分项的“得分Q i”按照该类指标的“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适用总分”为100分减去不参评分)再乘以100分计算,“得分Q i”乘以各类指标的“权重w i”即为该类指标的“加权得分”,“总得分∑Q”为各类指标的“加权得分w i Q i”和“加分项得分Q8”之总和。

即∑Q=w1Q1+ w2Q2+ w3Q3+ w4Q4+ w5Q5+ Q8。

评分计算表如下:表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备注:集体宿舍、养老院、幼儿园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宜参照公共建筑执行。

表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本要点中所有控制项要求应全部满足;每类指标的评分项目“得分Q i”不应小于40分;当“总得分∑Q”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本要点中的“建议最低分”为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目标的得分建议,项目可优先选择“建议最低分”的条文,如果不能满足一星级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宜的得分项。

对多功能的综合体单体建筑,应按照本审查要点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
第2.4.3.4条
□□
第3.1.4.1条
□□
第2.4.3.5条
□□
第3.1.4.2条
□□
第2.4.4.2条
□□
第3.1.4.3条
□□
第2.4.4.3条
□□
第3.1.4.4条
□□
第3.4.3.2条
□□
第3.1.5.2条
□□
第3.4.3.3条
□□
第3.1.5.3条
□□
第3.4.4.1条
□□
第3.1.5.4条
场地内资源
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
不砍伐、破坏场地内树龄大雨5年或树径大于10cm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树木,当确实不能避免时,应进行移栽。
3
植物种类
与配置
绿化施工图
苗木表
种植适应当地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
立体绿化
景观施工图
绿化施工图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措施。
5
计量与智能化
电气设计说明
施工图
1、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的分项计量。
2、新建、扩建或节能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安装耗能分项计量装置,并安装能耗监测系统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耗统计数据中心联网,建筑能耗实现准确的实时监测及统计。
6
电气设备节能控制
电气设计说明
照明系统图
4
外窗及幕墙
建筑设计说明
施工图
外窗/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说明
1、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6规定的6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GB/T 21086规定的3级。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word某某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2015-09-25发布 2015-09-25实施某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本技术要点是根据《某某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制定的,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某某负责,会同某某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某某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某某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在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某某省建设工程绿色设计审查需求的根底上编制完成。

本要点共分3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如此、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要点由某某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要点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某某本要点参编单位:某某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某某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年09月25日目录1 总如此22 居住建筑332.2 结构专业5568893公共建筑993.2 结构专业111112141415附表1 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16附表2 某某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17附表3 施工图审查意见汇总表18附表4 施工图审查意见表20附表5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中的绿色建筑专篇住宅建筑〔X例〕211 总如此1.0.1为加强《某某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的贯彻执行,规X绿色建筑设计的管理与控制,制定本要点。

1.0.2本审查要点适用某某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

1.0.3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某某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某某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2012。

1.0.4施工图设计中增加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1.0.5条文中黑体字为控制项,必须严格执行,非黑体局部为评分项,各专业评分项应达到相应的项数要求。

1.0.6绿色建筑设计审查除应符合本要点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X、标准的规定。

1.0.7但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点。

成都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公共建筑)-建筑(施工图阶段)

成都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公共建筑)-建筑(施工图阶段)
5.应说明建筑的主出入口、门厅附近的功能设计,强调便于日常使用的交通措施、与公共交通站点的联系。宜设置具有刮泥地垫、刮泥板等截尘功能的设施。
6.若设置有边界的自行车停车位和自行车服务设施,应进行说明。
7.若办公、学校等建筑配置有淋浴、更衣设施,应进行说明。
8.若存在坡屋顶及其他不宜使用的建筑空间,则应说明其利用措施。
关键绿色设计指标
建筑节能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
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
1.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
2.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的检测结果及避让措施,特别说明土地氡浓度。
3.应说明避免对周边居住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的措施,包括对居住区日照影响分析结果、幕墙的反射比控制以及避免夜间泛光照明的光污染措施。
14.应说明建筑的空调系统,并对空调室外机的设置方式及遮蔽措施进行说明
15.若酒店、学校等建筑的平面及竖向尺度、建筑构件采用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则应进行说明。
16.应说明装饰性构件和功能性构件的设置情况,对于装饰性构件,还应说明造价比例。
避免出现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绿化等作用的飘板、格栅和构架
对周边日照影响应满足相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条例
4.应说明选址和建筑出入口的设置充分考虑使用人员方便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出入口数量、出入口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
5.应说明场地内的交通系统规划,包括出入口设置数量及原则、机动车停车组织方式、非机动车停车组织方式及生态停车场技术措施。
自行车停车距建筑出入口距离不宜超过150m
8.应说明项目内场地、道路、城市灯光工程的规划设计,并重点阐述避免光污染的技术措施。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XX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2015-09-25发布 2015-09-25实施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本技术要点是根据《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制定的,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会同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在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四川省建设工程绿色设计审查需求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本要点共分3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要点由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要点主编单位XX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要点参编单位: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X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年09月25日目录1 总则 (3)2 居住建筑 (4)2.1建筑专业 (4)2.2 结构专业 (5)2.3给水排水专业 (6)2.4暖通专业 (7)2.5电气专业 (8)2.6景观绿化 (9)2.7建筑环境与建筑物理 (9)3公共建筑 (11)3.1建筑专业 (11)3.2 结构专业 (12)3.3给水排水专业 (12)3.4暖通空调 (13)3.5电气专业 (15)3.6景观绿化 (16)3.7建筑环境与建筑物理 (16)附表1 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 (18)附表2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19)附表3 施工图审查意见汇总表 (20)附表4 施工图审查意见表 (21)附表5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中的绿色建筑专篇住宅建筑(范例) (22)1 总则1.0.1为加强《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的贯彻执行,规范绿色建筑设计的管理与控制,制定本要点。

1.0.2本审查要点适用四川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

1.0.3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2012。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审查技术要点(2014版)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审查技术要点(2014版)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前言《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是根据成都市政府所颁布《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在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成都市建设工程绿色设计审查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完成。

本要点共分4章,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方案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

本要点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成都市大安中路65号;邮政编码:610017;邮箱:scsjy@),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要点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要点参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要点主要起草人员:涂舸郭艳贺刚刘民陈佩佩秦盛民章一萍隗萍王家良王瑞廖楷余斌邹秋生革非徐斌斌王曦付韵潮胡斌杜毅威程永前刘源付雅艺何兵陈益明祝书丰王继红高静王璟何昕白中奎严君黎力本要点主要审查人员:储兆佛刘小舟于忠黄平李健方长健方汝清孙钢李波戎向阳罗于龙恩深高波熊泽祝刘秦生黄志强徐小伟罗志强田智华董靓张国强熊咏涛目次1 总则 (1)2 方案设计审查 (2)2.1 居住建筑 (2)2.2 公共建筑 (3)3 初步设计审查 (4)3.1 居住建筑 (4)3.1.1 建筑专业 (4)3.1.2 结构专业 (5)3.1.3 给水排水专业 (5)3.1.4 暖通专业 (6)3.1.5 电气专业 (6)3.2 公共建筑 (7)3.2.1 建筑专业 (7)3.2.2 结构专业 (8)3.2.3 给水排水专业 (8)3.2.4 暖通专业 (9)3.2.5 电气专业 (10)4 施工图设计审查 (11)4.1 居住建筑 (11)4.1.1 建筑专业 (11)4.1.2 结构专业 (12)4.1.3 给水排水专业 (12)4.1.4 暖通专业 (13)4.1.5 电气专业 (14)4.1.6 景观专业 (14)4.1.7 室内装修专业 (15)4.2 公共建筑 (16)4.2.1 建筑专业 (16)4.2.2 结构专业 (17)4.2.3 给水排水专业 (17)4.2.4 暖通专业 (18)4.2.5 电气专业 (20)4.2.6 景观专业 (20)4.2.7 室内装修专业 (21)附录A 建筑绿色设计审查表 (22)附录B 成品住宅装修主要材料复检项目表 (44)1 总则1.0.1为加强《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的贯彻执行,规范建筑绿色设计管理控制,制定本要点。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文件实行网上备案的通知-成建委〔2018〕761号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文件实行网上备案的通知-成建委〔2018〕761号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文件实行网上备案的
通知
正文:
----------------------------------------------------------------------------------------------------------------------------------------------------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文件实行网上备案的通知
成建委〔2018〕761号
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成府函〔2018〕91号)的精神,推进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我委自2018年6月25日启用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图系统。

8月6日后,图审机构不再出具纸质版审查报告、审查合格书和相关备案资料,所有审查相关资料均在数字化审图系统留存。

图审机构审查通过出具审查合格书后,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登陆数字化审图系统查阅工程审查的相关信息,通过备案管理模块对所辖范围的房屋建筑工程(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在线下告知承诺环节办理备案)进行网上告知性备案。

特此通知。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11月19日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零一九年七月前言本要点是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7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本要点在修订过程中,要点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7版)》的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参考了有关国家、省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容进行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要点共分3章,其主要技术容包括:总则、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本次修订的主要容包括:1. 将原有“居住建筑”章节和“公共建筑”章节合并为“民用建筑”章节,“室装修专业”小节合并至“建筑专业”小节。

2. 调整评价方法。

将原有项数通过法调整为评分法。

在满足所有控制项条文要求的前提下,各专业需达到评分项各星级对应的最低得分要求。

3. 修订、细化审查要点,并对所有评分项条文赋以评价分值。

4. 增设提高与创新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的提高和创新。

项目整体应达到各星级对应的提高与创新项项数要求。

本要点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监督实施,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市天府大道中段688号;邮政编码:610093;联系人:付韵潮;E-mail:yunchaofufoxmail.)。

本要点主编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要点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要点主要起草人员:贺刚王家良佩佩付韵潮盛民高庆龙宇窦枚龚小兵仕兴灿倪吉高波杜毅威夏一何昕黎力龚克娜幸运艳梅曾丽竹志娟于佳佳吴银萍邱壮白登辉本要点主要审查人员:东亚林升尤亚平王瑞振黄俊权玄丽目录1 总则 (1)2 民用建筑 (3)2.1 建筑专业 (3)2.1.1 控制项 (3)2.1.2 评分项 (8)2.1.3 提高与创新项 (16)2.2 结构专业 (17)2.2.1 控制项 (17)2.2.2 评分项 (17)2.2.3 提高与创新项 (19)2.3 给水排水专业 (20)2.3.1 控制项 (20)2.3.2 评分项 (22)2.3.3 提高与创新项 (27)2.4 暖通空调专业 (29)2.4.1 控制项 (29)2.4.2 评分项 (29)2.4.3 提高与创新项 (36)2.5 电气专业 (37)2.5.1 控制项 (37)2.5.3 提高与创新项 (40)2.6 景观专业 (41)2.6.1 控制项 (41)2.6.2 评分项 (41)3 工业建筑 (45)3.1 建筑专业 (45)3.1.1 控制项 (45)3.1.2 评分项 (47)3.1.3 提高与创新项 (49)3.2 结构专业 (50)3.2.1 控制项 (50)3.2.2 评分项 (50)3.2.3 提高与创新项 (51)3.3 给水排水专业 (52)3.3.1 控制项 (52)3.3.2 评分项 (55)3.3.3 提高与创新项 (61)3.4 暖通空调专业 (63)3.4.1 控制项 (63)3.4.2 评分项 (63)3.5 电气专业 (67)3.5.2 评分项 (68)3.5.3 提高与创新项 (69)3.6 景观专业 (70)3.6.1 控制项 (70)3.6.2 评分项 (70)附表1 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居住建筑) (72)附表2 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公共建筑) (73)附表3 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工业建筑) (74)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 (75)1 总则1.0.1 为规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工作,修订本审查要点。

1.0.2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的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

1.0.3 本审查要点的主要参考依据包含《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 009、《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 037、《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

1.0.4本审查要点分为控制项、评分项、提高与创新项。

控制项和提高与创新项的评定结果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1.0.5控制项必须严格执行,全部满足。

评分项应达到各专业相应的最低分值要求,详见表1.0.5。

提高与创新项的应达标项数按项目整体进行要求。

民用建筑项目的提高与创新项一星级应不少于1项,二星级应不少于2项,三星级应不少于4项;工业建筑项目的提高与创新项一星级应不少于1项,二星级应不少于2项,三星级应不少于3项。

1.0.6 建筑绿色设计审查除应符合本审查要点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有关规、标准的规定。

1.0.7施工图设计中应包括建筑绿色设计专篇。

1.0.8 建筑绿色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审查时,设计单位应报送项目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附表1~4),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审查申报表,并出具审查报告。

1.0.9 项目如需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应根据当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办公室的相关要求按流程申报。

1.0.10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审查要点。

2 民用建筑2.1 建筑专业建筑专业控制项共16项,需全部满足。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及三星级3个等级。

居住建筑建筑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60分、70分、80分。

公共建筑建筑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60分、70分、80分。

2.1.1 控制项2.1.2 评分项2.1.2.6 停车场所中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及当地政策文件的相关要求。

评价分值为3分。

1、绿色建筑设计专篇;2、总平面图;3、建筑施工图;4、电气施工图。

1、审查设计文件中停车场所的充电车位配建指标及技术要否满足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及当地政策文件的相关规定。

2、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等五个部门关于印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成建委[2018]674号)的要求,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指标需满足下表要求:3、既有建筑物充电设施的建设可参照上表实施。

2.1.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满足下列规定的其中一款即可得分:1、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住宅建筑达到30%,公共建筑达到10%;2、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或设有遮阴面积较大的行道树的路段长度超过70%;3、屋顶的绿化面积、太阳能板水平投影面积以及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屋面面积合计达到75%。

评价分值为3分。

1、绿色建筑设计专篇;2、总平面图;3、建筑施工图;4、景观施工图;5、日照分析报告;6、面积比例计算书。

第1款中的室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

不包括机动车道和机动车停车场,本款仅对建筑阴影区的户外活动场地提出要求,建筑阴影区为夏至日8:00~16:00时段在4h日照等时线的区域。

乔木遮阴面积按照成年乔木的树冠正投影面积计算;构筑物遮阴面积按照构筑物正投影面积计算。

第3款中屋面可采用高反射率涂料等面层,本款计算绿化屋面面积、设有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反射率高的屋面面积之和。

2.1.3 提高与创新项2.2 结构专业结构专业控制项共4项,需全部满足。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及三星级3个等级。

居住建筑结构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30分、40分、50分。

公共建筑结构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30分、40分、50分。

2.2.1 控制项2.2.2 评分项2.2.3 提高与创新项2.3 给水排水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控制项共8项,需全部满足。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及三星级3个等级。

居住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50分、70分、80分。

公共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40分、60分、80分。

2.3.1 控制项评分项2.3.22.3.3 提高与创新项2.4 暖通空调专业暖通空调专业控制项共5项,需全部满足。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及三星级3个等级。

居住建筑暖通空调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40分、60分、70分。

公共建筑暖通空调专业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应的评分项分值要求分别为40分、60分、70分。

2.4.1 控制项2.4.2 评分项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评价分值为4分。

2.4.2.3 采取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输配系统的能耗,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风道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定,得4分;2、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 50736规定值低20%,得3分。

1、暖通专业施工图;2、设计说明;3、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热)比、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书。

1、审查相关计算书,判断是否达标。

(多联式空调系统、非集中空调和(或)供暖的系统,如分散式房间空调器,直接得分)。

2、本条第1款,对无集中供暖的建筑,其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本条要求,可得4分;同理,对仅有集中供暖的建筑,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满足本条对应要求,也可得4分。

3、本条第2款,对于两管制空调冷热水系统,由于其通常按照空调冷、热负荷中负荷大的进行设计,故本款在评价时,仅考核其水系统设计所依据工况下的水泵效率。

2.4.2.4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根据系统能耗的降低幅度或空调综合制冷性能系数提高幅度,按下表规则评分。

评价总分值为7分。

1、暖通空调施工图;2、设计说明;3、暖通空调能耗模拟计算书或空调系统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计算书。

暖通空调能耗模拟计算书中具体的算法详见《省绿色建筑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2018第6.2.7条条文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