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总结——毛中特
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
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2024年考研政治的毛中特第二章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毛中特第二章主要围绕着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展开,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方面。
需重点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建立: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如探索中国农村革命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积极探索军事斗争等。
需要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建设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等。
需要重点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其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发展方向等。
四、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中特第二章需要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包括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旗帜、思想基础和组织建设的影响。
需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以上是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的一些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19个考点汇总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19个考点汇总一、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四、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
(完整word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主要内容。
毛中特背诵知识要点.pdf
Hard work,you will succeed.毛中特背诵知识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丌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亍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艱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不时俱迚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艱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艱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迚一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艱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6.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 事实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事实就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023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3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1500字2023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以下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我国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形成。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方式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途径。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的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
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
毛中特核心知识点总结毛中特,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知诂点,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毛中特的核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毛中特的核心知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目标和策略作了周密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本策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路线。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点,指出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根据地,城市则是革命的主要目标和领导者,为中国革命运动的胜利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毛泽东还提出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问题”的观点,即革命是一场全面的、彻底的社会变革,需要解决国家政权、土地所有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四个新”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和新民主主义政治体制,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三大改造”的理论,即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城市工商业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发展全民教育”、“扶植国民文化”等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重视智育、体育、劳动、军事”等重大原则,鼓励科学文明和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20天20题毛中特十大总结
毛中特考点十大总结(根据20天20题王吉老师配套视频整理出来的毛中特十大预测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当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2)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毛中特笔记重点内容完整版(专升本可用)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第一个: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财富: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1.中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控制了中国。
2.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半封建性,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
3.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世界罕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终极前途的社会主义。
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关系: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3.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创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2.揭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3马克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革命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5.世界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产生了重大的世界影响。
毛中特简答题重点汇总
毛中特简答题重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实践升华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结合文化、民族形式)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1)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实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理论: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三个有利于“标准(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地位)(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思想路线的条件和目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中特部分内容总结
毛中特部分内容总结
一.毛泽东思想活得灵魂p137 131
1.实事求是
2.群众路线
3.独立自主
二.中共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p131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自我批评的作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p135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四.党的思想路线p135
1.一切从实践出发 2 .理论联系实践
3.实事求是 4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五.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质疑理论体系的精髓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1.土地革命(基本内容)
2.武装斗争(主要形式)
3.农村革命根据地(战略阵地)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1.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
2.马克思主义活得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中特重点总结(总结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年会议确立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年七大,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选择、简答、辨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最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思想的科学涵、灵魂和主要容。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中特考试重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的理论。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意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意义:(1)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2)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3)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三
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三考研政治考试中,毛中特部分是必考的部分,而毛中特的核心考点是考试的重点。
本文将重点分析毛中特部分的第三个核心考点。
什么是毛中特核心考点三毛中特核心考点三主要考察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具体内容涉及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意义等方面。
同时,考生需要对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观点、思想体系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可以追溯到早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早期文献。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的不断发展壮大,毛泽东思想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毛泽东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更新的过程。
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和制约。
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某些偏激和极端的趋势。
因此,在考试中需要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够对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理论进行准确的掌握。
毛泽东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毛泽东思想不仅起到了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同时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革命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和发扬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同时创新发展。
因此,考生需要对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意义是毛中特部分的重点考察内容。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指导了革命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大一毛中特知识点重点归纳
大一毛中特知识点重点归纳在大一的毛中特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毛中特思想的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它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受到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深刻理解和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一系列思想和战略策略。
二、农村革命战争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逐渐形成了以苏区为基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他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探索了用农村革命战争引导城市革命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抵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与其他政治力量合作,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毛泽东的抗日思想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在国内外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他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措施,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复杂的时期。
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发动了广泛的群众运动。
然而,文化大革命也带来了许多混乱和矛盾,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六、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农村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以及实践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同时也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结起来,大一毛中特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农村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建立、文化大革命以及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考研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考研毛中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考研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对毛中特部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则是指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二、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中特考试知识点大全
如何理解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的立场、观点、方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情: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性质: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主导)、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同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本质的科学含义: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主要体现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而奋斗。
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
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2024年政治考研题目暂时无法预测,因为政治科目题目的命题方式及内容往往是根据时事和学术发展而变化的。
不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历年的政治考研试题中出现的重点知识点,给您一个参考。
下面是对毛中特第二章内容的重点总结,希望对您备考有所帮助。
一、毛中特第二章总览毛中特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段,包括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这一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革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革命发展的轨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得失及主要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及意义等方面。
二、重点知识点解析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中国革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的革命动员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中国革命发展的轨迹:主要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重点关注这些事件的背景、目标、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革命发展影响深远的意义。
2.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得失及主要经验教训:重点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目标、基本路线、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与教训。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要步骤和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重点关注这些事件的背景、目标、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产生的重大影响。
3. 改革开放时期:(1)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及意义:重点掌握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因、目标、政策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成就:主要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外交政策改革等。
重点了解这些改革措施的目标、内容、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起到的作用。
三、备考建议1. 阅读政治理论书籍:增加对政治基础知识的理解,加深对毛中特第二章内容的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主观题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理解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关于基本路线的几个提法)(选择或简答)
①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
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论述)
①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选择),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动摇了基本路线,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
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简答)
●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将专题论述)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即二者的关系)(简答)
二者相互贯通,互相依存,被概括为“两个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1.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选择)
(1978年,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加以强调。
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进一步坚持和阐述)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科学技术渗透并作用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中,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是技术。
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2.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两个具体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内
涵(选择)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造就不同类别和不同层面的高素质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1)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及后来的背离: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但后来严重偏离,作出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制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
(2)改革开放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981年《决议》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重申三中全会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
(选择)
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提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基本路线的条件完备。
十三大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选择)
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论述)
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推动力。
提出:社会主义建立后,应“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特别是在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须使集体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方能为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打好基础)邓小平坚持强调了这样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惟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即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生产力是一定要发展的,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目的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为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实现振兴中华,实现民富国强的梦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现代化的实践。
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
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
(选择)但囿于各种历史因素,经历了曲折,未能如愿。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经验教训,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思考,开始调整对现代化的认识。
●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到20世纪末翻两番的“两步走”战略。
●1987年十三大正式确定“三步走”战略部署和目标(选择)。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前两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后,1997年十五大将第三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建党一百年时,经济更发展,制度更完善;
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从改革的目的讲:革命和改革的目的都是要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2)从改革的深度上讲: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包括经济体制,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特别是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3)从改革的广度上讲: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综上所述:
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
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把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则是通过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但是,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