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新实验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精品资料)PPT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精品资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6c840981c758f5f71f6798.png)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的长短有关,铁芯短磁力就大;
三、要改进实验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这个实验如果仅仅把一些器材摆在实验桌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汇报交流。
3、改进实验装置,增强比照实验的直观性与可比性。
3、改进实验装置,增强比照实验的直观性与可比性。
⑶大头针两盒
1、电池多少可根据实验需要自由更换。 三、要改进实验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要改变的条件〔如:电池个数、线圈多少、 铁芯大小、铁芯长短等〕可以在装置板上直接更换,且保持其它条件 不变。使整个实验的流程减少了,实验的比照性增强了,实验操作起 来更形象、直观。
实验难度降低后,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与 信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1、客观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A、电池〔决定电流〕取决于 电池个数
圏数多少
电磁铁产 需要 生磁力
B、线圈〔铜质〕 大小
导线粗细 导线长短 线圈材质
C、铁芯
长短 形状
材质〔是否生锈〕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实验⑥ 实验⑦ 实验⑧ 实验⑨
2、估计以上哪些因素对电磁铁磁力影响较大,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实验。 3、改进实验装置,增强比照实验的直观性与可比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上线 圈的多少有关,线圈多磁力大, 线圈少磁力小。
实 验
电磁铁的磁力
二 与电流的关系
绕圈线数长度、电池个数 铁长芯短大小、(3个1个)、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电池 2个、的强个,数磁有力关就,大通;过通线过圈线的圈电的流电
流弱,磁力就小。
实 验 三
电池个数
电磁铁的磁力 与铁芯长短关系
小学各年级, 创新科学实验,主题班会ppt
![小学各年级, 创新科学实验,主题班会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c065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6.png)
小学各年级创新科学实验主 题班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 录
• 一年级:植物生长实验 • 二年级:动物观察实验 • 三年级:物理现象实验 • 四年级:化学变化实验 • 五年级:地球科学实验 • 六年级:科技应用与创新实验
01 一年级:植物生 长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总结词: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生长 的基本条件。
详细描述
准备一张桌子和几块不同重量的“矿石”,模拟地壳板块。 通过敲击“矿石”模拟地震发生,观察“矿石”的震动和移 动,让学生理解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地震带来的破坏。
实验二:气候变化模拟实验
总结词
通过模拟气候变化,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 的作用。
详细描述
准备两个相同容量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冰块,模拟冰河时期和温暖时期的气候 变化。通过加热其中一个烧杯,让学生观察水温和水量的变化,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
物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选择几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植 物,一部分放在阳光下,一
部分放在暗处。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特别关注叶片的颜色和大
小。
04
05
通过对比实验,了解光合作 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三:植物生长条件实验
总结词: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了解不同环境条件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将乙醇和水混合,加入 硫酸,用搅拌器搅拌, 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
确保学生了解实验安全 注意事项,避免硫酸等 化学品溅到皮肤或眼睛 。同时,加强实验室安 全管理,确保学生操作 规范。
05 五年级:地球科 学实验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 录
• 一年级:植物生长实验 • 二年级:动物观察实验 • 三年级:物理现象实验 • 四年级:化学变化实验 • 五年级:地球科学实验 • 六年级:科技应用与创新实验
01 一年级:植物生 长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总结词: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生长 的基本条件。
详细描述
准备一张桌子和几块不同重量的“矿石”,模拟地壳板块。 通过敲击“矿石”模拟地震发生,观察“矿石”的震动和移 动,让学生理解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地震带来的破坏。
实验二:气候变化模拟实验
总结词
通过模拟气候变化,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 的作用。
详细描述
准备两个相同容量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冰块,模拟冰河时期和温暖时期的气候 变化。通过加热其中一个烧杯,让学生观察水温和水量的变化,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
物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选择几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植 物,一部分放在阳光下,一
部分放在暗处。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特别关注叶片的颜色和大
小。
04
05
通过对比实验,了解光合作 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三:植物生长条件实验
总结词: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了解不同环境条件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将乙醇和水混合,加入 硫酸,用搅拌器搅拌, 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
确保学生了解实验安全 注意事项,避免硫酸等 化学品溅到皮肤或眼睛 。同时,加强实验室安 全管理,确保学生操作 规范。
05 五年级:地球科 学实验
33个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pptx
![33个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d2f05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9.png)
•提示幼儿将废旧电池回收到指定位置。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找寻家里须要运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供应谷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一般电池的区分.
附:科学小学何
电池是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我们通常运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原电池与蓄电池两种.原 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潦,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乂被称为二次电池,充电后可放电运用,放电完毕后 还可以充电再用。目前,我们通用的一次性电池主要有碳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般每节1.5V,呈圆柱形,型号常见的 有1号、5号和7号,数字越大,型号越小。当我们把电池正确安装到电动玩具里后,打开开关,电池就能给
11、好玩的不倒翁
材料打豌: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制作方法: (D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锌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粘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试验操作: (1)让幼儿用手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让幼儿变更橡皮泥的重坡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理,视察不倒笳是否会倒下,让他们明白不倒 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3)让幼儿在乒乓球内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种材料,再推勖不倒翁,视察其变更,让他们明白只有物体固定/,才有 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的状况. 引导幼儿视察不倒笳的形态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至、底部圆形的特点。 激励幼儿想方法使乒乓球内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与替代:
试验操作: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找寻家里须要运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供应谷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一般电池的区分.
附:科学小学何
电池是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我们通常运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原电池与蓄电池两种.原 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潦,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乂被称为二次电池,充电后可放电运用,放电完毕后 还可以充电再用。目前,我们通用的一次性电池主要有碳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般每节1.5V,呈圆柱形,型号常见的 有1号、5号和7号,数字越大,型号越小。当我们把电池正确安装到电动玩具里后,打开开关,电池就能给
11、好玩的不倒翁
材料打豌: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制作方法: (D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锌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粘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试验操作: (1)让幼儿用手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让幼儿变更橡皮泥的重坡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理,视察不倒笳是否会倒下,让他们明白不倒 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3)让幼儿在乒乓球内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种材料,再推勖不倒翁,视察其变更,让他们明白只有物体固定/,才有 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的状况. 引导幼儿视察不倒笳的形态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至、底部圆形的特点。 激励幼儿想方法使乒乓球内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与替代:
试验操作: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精品PPT课件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14cac555270722192ef7e1.png)
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安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及实验的效果。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实验的改进
无污染,对实验器材或 物品的消耗少。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实验装置极具趣味性、易于操作, 实验现象及效果直观明显;
3.实验装置一举多用。稍加改装还 可以服务于其他实验。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安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及实验的效果。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实验的改进
无污染,对实验器材或 物品的消耗少。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实验装置极具趣味性、易于操作, 实验现象及效果直观明显;
3.实验装置一举多用。稍加改装还 可以服务于其他实验。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PPT幻灯片课件精品课件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PPT幻灯片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2705d1bd64783e08122b78.png)
第六页,共8页。
欢迎(huānyíng)批评指正,谢谢!
第七页,共8页。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zìxíng)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八页,共8页。
❖ 3.直接给平底烧瓶内番茄酱进行加热,使得等待实验效 果的时间较短,一般只需要2~3分钟就可以看到岩浆从 山顶流出的效果。
❖ 4.玻璃管的使用,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到岩浆顺 着山体缝隙上升的效果。
第五页,共8页。
实验(shíyàn)评价
❖本实验设计简单,器材易找易寻 、易操作(cāozuò),且效果明显。
❖ 在“火山”山体挖洞再倒入番茄酱的过程中,挖洞的 深浅比较有讲究,控制得不好就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甚至会引起实验的失败。
❖ 3.难等
❖ 等待实验效果的时间较长,一般要等待5分钟以上 。
❖ 4.难现
第三页,共8页。
实验(shíyàn)器材
❖主要器材(qìcái):铁架台、酒精灯、石 棉网、平底烧瓶(150ml❖辅助器材(qìcái):火柴、湿毛巾、杂物 盘等
第四页,共8页。
实验改进(gǎijìn)的效果
❖ 1.用橡皮泥代替土豆泥制作(zhìzuò)的火山山体,成本 低廉,制作(zhìzuò)简单。
❖ 2.用平底烧瓶代替地底的岩浆池,实验的可复制性较强 ,对技术要求较低,一般只要按着图装配好实验器材, 就一定能看到实验效果。
小学科学实验(kē xué shí yàn)创 新大赛PPT
第一页,共8页。
实验(shíyàn)原型
第二页,共8页。
原实验设计的不足(bùzú)
❖ 1.难用
❖ 实验中的土豆泥需要事先购买土豆并煮好,花费时 间较长,制作起来也比较麻烦,而且使用后容易变 质,不适合(shìhé)多次使用。
欢迎(huānyíng)批评指正,谢谢!
第七页,共8页。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zìxíng)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八页,共8页。
❖ 3.直接给平底烧瓶内番茄酱进行加热,使得等待实验效 果的时间较短,一般只需要2~3分钟就可以看到岩浆从 山顶流出的效果。
❖ 4.玻璃管的使用,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到岩浆顺 着山体缝隙上升的效果。
第五页,共8页。
实验(shíyàn)评价
❖本实验设计简单,器材易找易寻 、易操作(cāozuò),且效果明显。
❖ 在“火山”山体挖洞再倒入番茄酱的过程中,挖洞的 深浅比较有讲究,控制得不好就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甚至会引起实验的失败。
❖ 3.难等
❖ 等待实验效果的时间较长,一般要等待5分钟以上 。
❖ 4.难现
第三页,共8页。
实验(shíyàn)器材
❖主要器材(qìcái):铁架台、酒精灯、石 棉网、平底烧瓶(150ml❖辅助器材(qìcái):火柴、湿毛巾、杂物 盘等
第四页,共8页。
实验改进(gǎijìn)的效果
❖ 1.用橡皮泥代替土豆泥制作(zhìzuò)的火山山体,成本 低廉,制作(zhìzuò)简单。
❖ 2.用平底烧瓶代替地底的岩浆池,实验的可复制性较强 ,对技术要求较低,一般只要按着图装配好实验器材, 就一定能看到实验效果。
小学科学实验(kē xué shí yàn)创 新大赛PPT
第一页,共8页。
实验(shíyàn)原型
第二页,共8页。
原实验设计的不足(bùzú)
❖ 1.难用
❖ 实验中的土豆泥需要事先购买土豆并煮好,花费时 间较长,制作起来也比较麻烦,而且使用后容易变 质,不适合(shìhé)多次使用。
小学科学老师创新实验比赛PPT模板
![小学科学老师创新实验比赛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b9d3e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0.png)
小学科学教师 创新实验大赛
光的传播方向 会发生改变吗
教材: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 通过对比发现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 光线变化
本节课实验至关重要!
教材中的实验原型
原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1.实际操作中看不见清晰的光 路,实验现象不明显。
2.激光笔需要学生手持,不稳, 光线一直在晃动,不便于现象 的观察。
实验效果评价
实验现象明显,受外界干扰较少。 操作方便,材料容易获取,成本低 廉。装置可一举多用。
请各位评委老师 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聆听!
2.牛奶的量?多少合适?
经过反复实验,个人建议:以800ml的水为例的实验装置
实验创进要点:
1.向装置内空气中增加烟雾,向
水中加适量牛奶,使光路清晰可
见。
2.激光笔固定放置,亦可调节 方向,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实验 现象。 3.装置五面遮光处理,留一 面观察面,尽可能减少了外 界光线的影响,无需在上课 过程中关灯拉窗帘
3.受外界光线影响大,需要上 课关灯拉窗帘,影响实验现象 的记录和上课的氛围。
改进后所需的实验材料
四面遮光的水槽 橡皮泥
带孔KT板
线香
激光笔
牛奶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实验创进要点:
1.向装置内空气中增加烟雾,向 水中加适量牛奶,使光路清晰可 见。
两点个人建议
1.加面粉或粉笔灰可以吗? 可以,但经过实验对比发现:面粉和粉笔灰颗粒相对较大,容易沉淀, 没有牛奶稳定时间长,所以个人觉得选择牛奶更好。
光的传播方向 会发生改变吗
教材: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 通过对比发现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 光线变化
本节课实验至关重要!
教材中的实验原型
原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1.实际操作中看不见清晰的光 路,实验现象不明显。
2.激光笔需要学生手持,不稳, 光线一直在晃动,不便于现象 的观察。
实验效果评价
实验现象明显,受外界干扰较少。 操作方便,材料容易获取,成本低 廉。装置可一举多用。
请各位评委老师 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聆听!
2.牛奶的量?多少合适?
经过反复实验,个人建议:以800ml的水为例的实验装置
实验创进要点:
1.向装置内空气中增加烟雾,向
水中加适量牛奶,使光路清晰可
见。
2.激光笔固定放置,亦可调节 方向,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实验 现象。 3.装置五面遮光处理,留一 面观察面,尽可能减少了外 界光线的影响,无需在上课 过程中关灯拉窗帘
3.受外界光线影响大,需要上 课关灯拉窗帘,影响实验现象 的记录和上课的氛围。
改进后所需的实验材料
四面遮光的水槽 橡皮泥
带孔KT板
线香
激光笔
牛奶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实验创进要点:
1.向装置内空气中增加烟雾,向 水中加适量牛奶,使光路清晰可 见。
两点个人建议
1.加面粉或粉笔灰可以吗? 可以,但经过实验对比发现:面粉和粉笔灰颗粒相对较大,容易沉淀, 没有牛奶稳定时间长,所以个人觉得选择牛奶更好。
小学科学科技小发明PPT演示文档
![小学科学科技小发明PPT演示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7f51c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2.png)
02 科技小发明介绍
什么是科技小发明
01
科技小发明是指通过简单的创意 和制作,将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 于日常生活的小型发明。
02
它通常是由小学生或青少年独立 或团队合作完成,具有创新性、 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科技小发明的特点
创意性
科技小发明需要有一个新颖的 创意,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或提高生活质量。
对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意义
创新思维
科技小发明需要小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实现 创意。
实践能力
制作科技小发明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包括材料选择、 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等环节。
问题解决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小学生需要思考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 决能力。
06 案例分享与展示
科学性
科技小发明需要运用科学原理 和知识,通过科学方法进行设 计和制作。
实践性
科技小发明需要具有实际应用 价值,能够被实际使用并产生 效果。
教育性
科技小发明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 意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 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科技小发明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发展
科技小发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 初,当时的一些科学家和发明家通过 自己的研究和实验,创造出了一些实 用的科技小发明。
06
案例描述
利用温度、湿度传感器和LED灯等材料,制作 一个能够模拟植物生长环境的简易植物生长箱, 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小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意义与收获
1 2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科技小发明活动,小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制作 各种有趣的科技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科学创新实验ppt课件
![科学创新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94ea7102de2bd960588e2.png)
9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10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11
实创新(改进)意图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也就伸得越长, 且每增加相同的拉力,弹簧就会伸长对应 的长度。
12
6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 、展示板、弹簧1-2条,50克钩码1-2盒以及白 板笔一支。
7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五、实验目的
(1)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的基础 上,得出实验结论。 (2)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 兴趣。
8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六、实验步骤
(1)安装铁架台和展示板,并调整它们的位置。 (2)安装带有发光二极管的弹簧,打开发光二极管开 关,并记录此时弹簧的原始长度。 (3)在挂钩上挂一个钩码,记录此时弹簧的长度,并 计算弹簧挂一个钩码后增加的长度。。 (4)分别挂二、三、四、五个钩码,并记录每次弹簧 的长度,计算弹簧增加的长度。 (5)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也就伸得越长,且每增加 相同的拉力,弹簧就会伸长对应的长度。 (6)整理器材复位,并做好清洁。
二、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原实验在每次挂上钩码以后,都要拿刻度
尺去测量弹簧的长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 响测量的准确性,还有,实验记录方面,每次 都需要上课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设计表格, 这样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
4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5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三、实验创新(改进)点
针对原实验存在的问题,经过考虑, 其一,在支架上安装等比例的刻度尺,这样,每次把 钩码挂在支架上后,就可以直接读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不再需要直尺去测量,减少了实验的步骤。 其二,在弹簧的下面安装了发光二极管装置,用以引 导读数,这样操作起来既简便又能减少读数的误差, 便于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其三,在支架前面安装了一块设计有实验记录表格的 白板,可以用白板笔记录实验数据,便于授课教师引 导学生总结本次试验的结论。 最后,支架安装和拆卸比原实验简便,能节约实验的 时间。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10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11
实创新(改进)意图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也就伸得越长, 且每增加相同的拉力,弹簧就会伸长对应 的长度。
12
6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 、展示板、弹簧1-2条,50克钩码1-2盒以及白 板笔一支。
7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五、实验目的
(1)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的基础 上,得出实验结论。 (2)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 兴趣。
8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六、实验步骤
(1)安装铁架台和展示板,并调整它们的位置。 (2)安装带有发光二极管的弹簧,打开发光二极管开 关,并记录此时弹簧的原始长度。 (3)在挂钩上挂一个钩码,记录此时弹簧的长度,并 计算弹簧挂一个钩码后增加的长度。。 (4)分别挂二、三、四、五个钩码,并记录每次弹簧 的长度,计算弹簧增加的长度。 (5)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也就伸得越长,且每增加 相同的拉力,弹簧就会伸长对应的长度。 (6)整理器材复位,并做好清洁。
二、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原实验在每次挂上钩码以后,都要拿刻度
尺去测量弹簧的长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 响测量的准确性,还有,实验记录方面,每次 都需要上课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设计表格, 这样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
4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5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三、实验创新(改进)点
针对原实验存在的问题,经过考虑, 其一,在支架上安装等比例的刻度尺,这样,每次把 钩码挂在支架上后,就可以直接读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不再需要直尺去测量,减少了实验的步骤。 其二,在弹簧的下面安装了发光二极管装置,用以引 导读数,这样操作起来既简便又能减少读数的误差, 便于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其三,在支架前面安装了一块设计有实验记录表格的 白板,可以用白板笔记录实验数据,便于授课教师引 导学生总结本次试验的结论。 最后,支架安装和拆卸比原实验简便,能节约实验的 时间。
小学各年级, 创新科学实验,主题班会ppt
![小学各年级, 创新科学实验,主题班会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816c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0.png)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盒 黑色卡纸
水
温度计
镜子
胶带和剪刀 等工具
实验步骤与观察
步骤一
准备材料。将黑色卡纸剪成适当大小,以便能够紧密地覆 盖住塑料盒的顶部。
步骤三
观察记录。在盒子底部放入水,并在旁边放置温度计。每 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水的温度。观察并记录下在阳光照射下 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步骤二
组装太阳能热水器。将黑色卡纸放在透明塑料盒上,用胶 带固定。将镜子放在黑色卡纸上,调整角度,使阳光能够 反射到盒子内部。
步骤四
分析结果。比较在阳光照射下和阴凉处水的温度变化,分 析实验结果,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06
六年级:电路连接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 式。
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步骤与观察
步骤1
准备土壤和花盆,将土壤放入花盆中 ,用标签标记花盆中的植物种类和种 植日期。
步骤5
在实验结束后,将植物的生长情况与 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分享自己的观察 结果和经验。
01
02
步骤2
将种子放入花盆中的土壤中,轻轻覆 盖一层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03
步骤3
将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 保持适量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并记录下来。
7. 清理现场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们一起清理实验 现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实 验习惯。
04
四年级:自制望远镜
实验目的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实验材料
两个放大镜(不同焦距)。 纸筒(或硬纸板)。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盒 黑色卡纸
水
温度计
镜子
胶带和剪刀 等工具
实验步骤与观察
步骤一
准备材料。将黑色卡纸剪成适当大小,以便能够紧密地覆 盖住塑料盒的顶部。
步骤三
观察记录。在盒子底部放入水,并在旁边放置温度计。每 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水的温度。观察并记录下在阳光照射下 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步骤二
组装太阳能热水器。将黑色卡纸放在透明塑料盒上,用胶 带固定。将镜子放在黑色卡纸上,调整角度,使阳光能够 反射到盒子内部。
步骤四
分析结果。比较在阳光照射下和阴凉处水的温度变化,分 析实验结果,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06
六年级:电路连接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 式。
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步骤与观察
步骤1
准备土壤和花盆,将土壤放入花盆中 ,用标签标记花盆中的植物种类和种 植日期。
步骤5
在实验结束后,将植物的生长情况与 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分享自己的观察 结果和经验。
01
02
步骤2
将种子放入花盆中的土壤中,轻轻覆 盖一层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03
步骤3
将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 保持适量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并记录下来。
7. 清理现场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们一起清理实验 现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实 验习惯。
04
四年级:自制望远镜
实验目的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实验材料
两个放大镜(不同焦距)。 纸筒(或硬纸板)。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PPT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dfa89869eae009591becb6.png)
• 3、改进后的实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 两个游戏变得看得见,也摸得着。这样的实验 在玩中求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页/共12页
•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
•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 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 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小学生动手能力强, 好奇心强,实验既培养兴趣又提高能力,实验 是本节的关键和重点。这次改进后的实验把看 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两个游戏变得看得见, 摸得着。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 求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节 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以后的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埋下伏笔, 增强了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
第9页/共12页
自我评价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仅靠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是难以奏效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做”、 通过“体验”来养成。但是教材中许多过于开放的探究素材,需要我们执教者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创造性的改进。才能让孩子们在 快乐的氛围中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受 到成功的喜悦,老师也觉得欣慰。
第10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感谢观看!
第12页/共12页
让乒乓球听使唤
让乒乓球反复听使 唤
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
发给学生两种去 底的塑料瓶:瓶 盖完整的和瓶盖 有洞的
瓶盖完整的乒乓球在水底,瓶盖 有孔的乒乓球仍在水面
去底的塑料瓶 空气占据空间
去底塑料瓶,塑 学生再次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知
料袋
识得到强化巩固
第4页/共12页
•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
•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 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 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小学生动手能力强, 好奇心强,实验既培养兴趣又提高能力,实验 是本节的关键和重点。这次改进后的实验把看 不见摸不着的空气,通过两个游戏变得看得见, 摸得着。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 求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节 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以后的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埋下伏笔, 增强了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
第9页/共12页
自我评价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仅靠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是难以奏效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做”、 通过“体验”来养成。但是教材中许多过于开放的探究素材,需要我们执教者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创造性的改进。才能让孩子们在 快乐的氛围中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受 到成功的喜悦,老师也觉得欣慰。
第10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感谢观看!
第12页/共12页
让乒乓球听使唤
让乒乓球反复听使 唤
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
发给学生两种去 底的塑料瓶:瓶 盖完整的和瓶盖 有洞的
瓶盖完整的乒乓球在水底,瓶盖 有孔的乒乓球仍在水面
去底的塑料瓶 空气占据空间
去底塑料瓶,塑 学生再次感受空气占据空间,知
料袋
识得到强化巩固
科学创新实验PPTPPT课件
![科学创新实验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fc216ae2bd960590c67752.png)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一、实验出处
本实验出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 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4页,“研究拉 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二、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原实验在每次挂上钩码以后,都要拿刻度 尺去测量弹簧的长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 响测量的准确性,还有,实验记录方面,每次 都需要上课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设计表格, 这样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
精品ppt二原实验存在的问题原实验在每次挂上钩码以后都要拿刻度尺去测量弹簧的长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还有实验记录方面每次都需要上课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设计表格这样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
武胜县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暨创新实验大赛武胜县乐善学校杨亮梁晓东实验名称:
乐善片区“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 之间的关系”创新实验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也就伸得越长, 且每增加相同的拉力,弹簧就会伸长对应 的长度。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实验创新(改进)意图
三、实验创新(改进)点
针对原实验存在的问题,经过考虑, 其一,在支架上安装等比例的刻度尺,这样,每次把钩 码挂在支架上后,就可以直接读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不 再需要直尺去测量,减少了实验的步骤。 其二,在弹簧的下面安装了发光二极管装置,用以引导 读数,这样操作起来既简便又能减少读数的误差,便于 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其三,在支架前面安装了一块设计有实验记录表格的白 板,可以用白板笔记录实验数据,便于授课教师引导学 生总结本次试验的结论。 最后,支架安装和拆卸比原实验简便,能节约实验的时 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1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2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2.实验装置极具趣味性、易于操作, 实验现象及效果直观明显;
3.实验装置一举多用。稍加改装还 可以服务于其他实验。
12
谢谢!
13
14
安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及实验的效果。
4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实验的改进
5
《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原型
6
《固体的热胀冷缩》
创新实验
7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原型源自8《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创新实验
9
实验操作及讲解
10
实验小结及反思
11
创新点说明
1.材料环保无污染,对实验器材或 物品的消耗少。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1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冷和热
2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2.实验装置极具趣味性、易于操作, 实验现象及效果直观明显;
3.实验装置一举多用。稍加改装还 可以服务于其他实验。
12
谢谢!
13
14
安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及实验的效果。
4
《固体的热胀冷缩及热传递》 创新实验说课
教材 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实验的改进
5
《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原型
6
《固体的热胀冷缩》
创新实验
7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原型源自8《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创新实验
9
实验操作及讲解
10
实验小结及反思
11
创新点说明
1.材料环保无污染,对实验器材或 物品的消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