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的科学领域。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比较患病者与非患病者之间的差异来探索疾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本文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回顾性的方式,比较患病个体(病例)与非患病个体(对照)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从而推测疾病的病因。

病例对照研究通常从已经发生的疾病案例中选择一组患者作为病例组,再从同一人群中选择一组与病例组相似但未患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然后,对照组中个体的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从中寻找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主要应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比值比和相对危险度。

比值比是指疾病发生率的比值,用来衡量疾病与某个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

相对危险度是指发病风险的比值,衡量患者相比对照组成员患病的风险。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1. 病例选择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恰当的病例和对照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

病例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病例应具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且属于研究时间范围内的案例;病例的选择应尽量避免选择医院内的特定人群,以减小选择偏倚的可能性。

对照的选择主要应与病例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成员未患病。

为了保证对照组的代表性,可以采用配对设计,即每个病例对应一个相似的对照,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病历回顾和实验室检测等。

在问卷调查中,应注意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方式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病历回顾可以通过回顾患者的病历和医学记录来获取相关数据。

实验室检测则是通过实验室检验来获取相关指标,如生物样本的分析,增加数据收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比值比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描述研究样本的基本特征,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男性)
吸烟史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病例
647 2 649
对照
622 27 649
合计
1269 29 1298
OR:(a/c)/(b/d)=ad/bc=(647×27)/(622×2)=14.04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女性)
吸烟史 吸烟 病例 41 对照 28 合计 69
致,(两组的男性都是50%)
• 个体匹配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给每一个 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pair)或 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 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一个病例配1~M个特征与变量一致的对照者, 组成一个分析单位。1∶1匹配时称为配对, 1∶M比例匹配时称匹配或配比。
成组设计实例
• Tuyns等(1977年)报道了食管癌与饮 食习惯的研究,病例是从当地医院收集 的1972年至1974年的200例男性食管癌 病人,对照是按选举号顺序随机抽取的 778名当地居民,但只有775人提供了完 整的调查数据。两组对象填写了详细的 食物调查表,包括吸烟、各种含酒精饮 料和其它食物。
P1 P 0 RR (1 P 0 P 0 RR) 0.2 2 (1 0.2 0.2 2) 0.333
p1 p 0 0.333 0.20 p 0.267 2 2
代入公式得:
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需232人
病例组与对照组例数不等时的公式:
病例数:对照数=1:c
•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 • 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
–可比性
•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 注意
–选择性偏倚 –疾病的诊断标准 –病例的类型: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 新发病例所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编 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 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分 析,以了解数据分布和特点。
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病例和对照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 统计分析,如均数、标准差、构成比
等,以了解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
多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模型,综 合考虑多个潜在影响因素,进一步探 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和
02 病例组在疾病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方 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02 病例组在暴露于某些环境因素或特定药物使用方 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风险因素分析
01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疾病发生相关的风险 因素。
02
分析各风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联强度,如相对危险度(RR )、比值比(OR)等。
03
探讨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疾病发生的 综合影响。
结果讨论与解释
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 、全面的讨论,解释 各风险因素对疾病发 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
制。
将研究结果与已有文 献进行比较,分析异 同点及可能原因。
讨论研究结果的局限 性,如样本量、选择 偏倚、信息偏倚等, 对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方向。
推断性统计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 等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 素上的差异,以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 之间的关联。
交互作用分析
探讨不同暴露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 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对疾病发生 的影响。
0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
01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学特 征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适用于罕见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方法,旨在评估潜在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这种研究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因为对照组是选取患有相同疾病但没有接触危险因素的个体。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优势和不足之处。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已经患有其中一种疾病的个体作为病例组,然后选择一组没有患有该疾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研究者然后回顾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历史记录,收集相关的暴露历史和其他相关因素的信息。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检测罕见疾病和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因为研究者可以从整个人群中选择病例。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通常需要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数据收集,因为病例已经存在,研究者只需回顾其历史记录。

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还能够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的早期阶段,因为病例组往往是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就被诊断出来的。

然而,病例对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研究者可能难以确定真实的病例组和对照组。

研究者需要确保选取的病例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特征,以减少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偏倚。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通常依赖于个体对暴露历史的回忆,这可能受到记忆偏差的影响。

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减少这种偏差,并确保收集的信息准确可靠。

最后,病例对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检测相关性。

因此,研究者需要谨慎解释研究结果,避免过度解读。

病例对照研究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癌症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估和遗传疾病研究等。

例如,在癌症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比较患有其中一种特定癌症的病例与未患有该癌症的对照个体之间的暴露差异,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

同样,在药物安全性评估中,研究者可以比较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患者与没有使用该药物的对照个体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总之,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流行病学方法,用于评估潜在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虽然该研究方法具有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病例对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减少记忆偏差,并谨慎解释研究结果。

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用于探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这种研究设计的优势在于时间和经济成本较低,并且可以研究罕见疾病。

下面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流程。

1. 研究对象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有两类:病例组和对照组。

病例组是指已经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而对照组是与病例组在性别、年龄等重要特征上匹配的未患病的个体。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对象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病例组确诊明确,病例选择要符合事先确定的诊断标准,并且需要考虑病例的病程、预后等方面的差异。

病例组应该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特定地区内发病的患者。

- 对照组的选择要遵循与病例组相同的人群来源原则,并且要匹配病例组的重要特征,例如性别、年龄、职业等。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2. 数据收集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收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暴露因素(Exposure)和疾病结果(Outcome)。

暴露因素是指研究中感兴趣的危险因素,通常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医疗记录等方式来获取。

而疾病结果则是通过临床诊断、医疗记录等方式来确定。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者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访谈或者调查时需要保持盲法(Blindness),即不让研究者知晓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身份,以减少主观偏差。

- 数据收集工作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标准化,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要遵守伦理规范,保护受试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

3. 数据分析数据采集完毕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混杂因素的控制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用于探索疾病或健康状况与一个或多个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病例)与未患该疾病的个体(对照)来评估暴露于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已经患有感兴趣疾病的个体作为病例组,然后选择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接下来,研究者回顾性地收集两组个体关于过去暴露于潜在风险因素的信息。

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历史,研究者可以估计特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病例对照研究的关键特点包括:
1. 回顾性:数据收集通常是回顾性的,即在选定病例和对照后,研究者会询问他们过去的暴露情况。

2. 匹配:为了控制混杂因素,有时研究者会选择与病例在某些关键特征(如年龄、性别)上相似的对照。

3. 比率:研究结果通常以比值比(odds ratio, OR)的形式表示,这是一种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4. 效率: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通常成本较低,时间较短,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回忆偏倚(由于参与者对过去暴露的记忆可能不准确)、选择偏倚(如果病例和对照的选择不是随机的)以及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关联证据)。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帮助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疾病的风险因素,从而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依据。

病例对照研究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解析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一)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概念
是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一种设计,其研究对象
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以队列中所有的病例作 为病例组,再根据病例发病时间,在研究队列的非病例 中随机匹配一个或多个对照,组成对照组。但是其研究 方法和分析方法仍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同。此种研究设计 尤其适合于研究因素包括有复杂的化学或生化分析的前 瞻性研究。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剂量效应梯度分析
应用实例
橡胶职业接触与肺癌关系的病例—队列研究
1.研究对象:1972年上海市中山医院对某橡胶厂职工进行缺血性心
脏病普查,参加者共1598人(男934人,女664人)作为队列成员,并
从1973年1月1日始随访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死亡共475人,失 访49人,死亡诊断按医院的死亡证明,并通过上海市肿瘤登记中心
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1)病例选择
①选择原则:应选择无偏样本。
②入选标准:尽量使用通用标准,标准要客观、 严格、统一。 ③病例来源: 医院(方便,代表性差,可产生选择偏倚) 社区(代表性好,工作量大)。
新发病例所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
(2)对照选择
①目的: 为比较病例组的暴露情况和暴露量提供一个基准。
2.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①被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率越高样本越小)。 ②估计该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比值比(OR) OR越大样本越小。 ③需要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1样本大于α=0.05。 ④要求的把握度1-β 把握度要求越高样本越大。
3.样本量计算方法
①查表法 ②公式法

病例对照研究种类及其内容

病例对照研究种类及其内容

病例对照研究种类及其内容病例对照研究,这个听起来像医学界“侦探小说”的东西,实际上可有趣了!简单来说,它就是研究两组人:一组有某种疾病,另一组没有。

然后,通过对比,咱们就能找到潜在的危险因素,甚至揭示一些“隐藏”的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研究的种类和内容,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

1.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在开始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

就像“无间道”里的卧底,研究者会选择一组“病例”,也就是那些得了病的人,和一组“对照”,也就是那些健健康康的人。

通过比较这两组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环境等等,咱们就能找出与疾病相关的因素。

这种研究特别适合那些发病率低或进展缓慢的疾病,就像寻宝一样,得慢慢找、仔细找。

1.1 病例的选择选择病例可不是随便找找就行的。

咱们得确保病例是准确的,比如确诊的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等,得有明确的诊断。

就像你在超市挑水果,不能随便抓一个就说“这个好”。

这时候,医生的专业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谁会想把坏苹果放进自己的购物车呢?1.2 对照组的重要性说到对照组,那也是研究的灵魂。

没有对照组,研究就像无头苍蝇,根本飞不起来。

对照组的选择也得讲究,最好要和病例组在性别、年龄、种族等方面相匹配。

比如说,研究某种心脏病时,病例组是50岁以上的男性,那对照组也得找一群50岁以上的男性,才公平嘛。

这样才能确保得出的结论是靠谱的,不然就像一场没有公平竞赛的运动会,谁都不知道谁能赢。

2.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根据设计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每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2.1 回顾性研究回顾性研究就像翻旧账,研究者会回头看看病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比如,你得了某种疾病,研究者就会问你:“嘿,你以前抽烟吗?喝酒吗?”通过这些信息,咱们可以推测出哪些因素可能与疾病有关。

这种研究有点儿像在调查一起历史案件,细致入微,慢慢剥开真相的外衣。

2.2 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就有点儿像拍纪录片,研究者在开始时就招募好病例和对照组,之后观察他们一段时间,看看谁得病,谁没病。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主要内容⏹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一般实施步骤⏹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优点与局限性✧第一节概述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也称为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一、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所研究疾病(或临床事件)的患者组成病例组,以未患有该疾病者(或未发生某种临床事件者)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过去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史,通过比较两组暴露史的有无或暴露的剂量,研究暴露因素与所研究疾病(或临床事件)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一种常用于广泛探索或初步验证病因假设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观察性研究,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人群是自然生病的,无人为干预)⏹必须设立对照组(★可比,未患某病)⏹时间顺序:从“果”→“因”⏹一般不能明确因果的时间顺序,但可为前瞻性研究提供线索和方向思考:病例对照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异同点?两种研究设计本质的不同是分组依据不同、暴露和疾病关系的分析思路不同。

病例对照研究按是否患病分组,回顾性调查过去暴露情况;历史性队列研究尽管是“回顾"过去的暴露和疾病发生资料,但分组是按暴露与否,前瞻性追踪结局—疾病发生与否.前者是回归性的研究设计,后者是前瞻性的研究设计(从暴露和疾病关系的分析思路来说),只不过是过去的资料,有点“回顾"成分而已,容易使人混淆两者。

适用情况⏹疾病比较罕见,如恶性肿瘤的研究⏹潜伏期较长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研究⏹深入检验病因假说⏹对疾病的发生还没有深入了解,可初步探讨病因⏹研究人群流动性特别大,不适合队列研究✧第二节研究类型一、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关系不作限制和规定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1、成组匹配category matching或称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某些特征或因素在不同组的比例一致2、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以个体为单位,对某些特征或因素进行匹配(最多做到1:4)1)病例与对照匹配的因素confounding factor(已知+可疑)(所谓混杂因素就是要与暴露因素相关且与疾病结局相关)(比如研究吸烟与肺癌,性别就是一个混杂因素)常见因素:年龄+性别⏹不能匹配的因素——只与可疑暴露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变量如是否服用避孕药与宗教信仰有关,但宗教信仰与所研究的疾病无关,则不应作为匹配因素2)病例与对照匹配的目的(◎优点)⏹提高研究效率研究效率=2R/(R+1)⏹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作用3)匹配带来的问题⏹增加工作难度(费用、时间)⏹限制样本量⏹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把与结局变量关联性很强的独立变量作为匹配条件,从而低估真实病因的作用,称为匹配过头- 损害统计效率—损害真实性- 损害费用效益✧第三节一般实施步骤基本步骤⏹复习文献,提出假设⏹明确适宜的研究类型⏹选择病例及适宜的对照⏹确定样本量⏹选定研究因素,获取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一、提出假设二、明确适宜的研究类型是否进行匹配⏹根据研究目的—广泛探索病因,可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 深入探索或验证病因假说,应采用匹配形式⏹根据病例数量—少→ 匹配; 多→ 匹配或成组- 匹配可使用较小的样本获得较高的检验效率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病例的选择1、选择原则选择的病例能够代表目标人群中病例的总体2、选择标准—诊断可靠,使用金标准- 自订标准:宽严适度(假阳性、假阴性)—为了控制非研究因素的干扰,可对暴露情况作出规定3、病例的类型4、病例的来源- Hospital—based(以医院为基础)诊断正确,易获得;代表性差(容易发生选择偏倚)- Community or population—based(以社区为基础)普查或抽样调查资料疾病监测资料疾病登记报告系统等※对照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中最困难、争议最多的方面1、设置对照的目的:—估计目标人群的暴露比例- 与病例组的暴露比例进行比较- 平衡研究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2、选择原则:—代表性:能代表目标人群暴露的分布情况—可比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尽可能一致☑对照应满足的条件⏹对照最好是全人群的一个无偏样本;或者是产生病例的源人群(source population)中全体未患该病者的一个随机样本⏹对照一定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如有可能,应尽可能排除亚临床或处于潜伏期的疾病⏹对照可为不健康者,但所患疾病病因不应与所研究疾病的病因相同⏹注意研究因素以外其他因素的均衡性⏹无应答者要有统一合理的更换办法,慎重处理3、常见的对照来源1)医院对照hospital or clinic controls优点:容易配合缺点:代表性差,对照的其他疾病影响2)人群对照population controls优点:代表性好缺点:不易实施,不易配合3)特殊对照special controls病例的邻居、朋友、同事、配偶、亲属等,用于匹配研究四、估计样本含量1、样本量的决定因素: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估计暴露率p0,及在病例人群中的暴露率P1d = P1 —P0↑ → 样本量↓2)研究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估计值,即RR或ORRR/OR 远离1 → 样本量↓3)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即第一类错误α4)要求的把握度,即1-β★估算样本量需注意!⏹总样本量相同的情况下,病例组和对照组样本量相同时,统计学效率最高⏹公式计算出的是估计值,不精确⏹样本量大,结果的精确度较好,但也会增加调查工作的负担和费用五、研究因素的选定与测量1、暴露因素的选择1)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线索2)参考前人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3)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2、暴露因素的测量暴露的定义、暴露水平、暴露方式、测量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设计,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的结果来比较暴露于某种因素的病例与不暴露的对照组的影响。

一般来说,病例对照研究分为关联研究(以前发生的事件)和随机对照研究(现在发生的事件)。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解释一系列术语:研究参与者:指参与研究的人,也称为研究对象。

研究参与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等其他对象。

病例:指已经暴露于某种因素的参与者,在研究中有可能得到某种影响。

这些参与者被称为病例。

对照:指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参与者,用来通过与病例相比较来评估因素的影响。

这些参与者被称为对照。

暴露:指病例接受因素的预期结果。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的结果是病例与对照组的不同状况。

指标:指病例对照研究中用于评估暴露结果的变量。

本研究可以使用多种指标,可以是客观或主观评估,也可以是定量或定性指标。

研究元素:指参与研究的实体,包括研究参与者、暴露因素和指标。

结果:指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某种因素与研究参与者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可以是直接在研究参与者身上观察到的症状。

统计分析:指使用统计工具来分析研究参与者数据,以证实结论的过程。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具有明确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可以用来研究暴露因素对研究参与者的影响。

根据此类研究的设置,可以分为关联性研究,也可以通过随机分配系统设置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有研究参与者、暴露因素和指标,研究结果则可以是暴露因素与研究参与者行为的相关性,也可以是在研究参与者身上观察到的某种症状。

使用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分析,以确认研究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久经考验、流行并且有效的研究设计,它可以通过比较病例和对照组的结果 , 从而测量暴露因素对参与者的影响。

病例对照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复杂的、连接不同环境因素的研究问题,为现代健康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病例对照研究也可以应用于非医学研究,如社会调查、经济学研究等,以弄清某种因素对具体组体的影响。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经典的观察性研究设计,常用于调查病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对病人和非病人进行比较,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从而得出某种疾病的相关因素。

本文将从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设计、分析和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它不需要追踪研究对象,而是基于已知的病例和非病例进行分析。

所谓病例,即罹患某种疾病的个体;非病例则是没有患上该疾病的个体。

研究者通常通过医疗记录、问卷调查或其他方式收集病例和非病例的信息,然后分析两组人群的差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中,研究者首先选取一组病例,这些病例应当符合研究目的,如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

然后,从同一人群中选取一组非病例,这些非病例应当与病例组在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上尽量匹配。

匹配是为了控制一些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混杂因素,从而有效地从统计学上消除干扰。

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需要收集一系列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病例和非病例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等,以及一些可能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如吸烟、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者可以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并探讨与疾病相关的因素。

分析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计算比率或比例,例如比较病例组和非病例组中某种因素的比例差异。

此外,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卡方检验、t检验等,来判断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疾病与某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病例对照研究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它可以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可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经验和指导。

然而,病例对照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病例和非病例的选择可能存在偏倚。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提供相关性的证据,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在医学研究领域,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是两种常见的研究设计,它们被广泛用于探究疾病发病机制、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以及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介绍临床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一、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设计,它通过比较疾病患者(病例组)和非患者(对照组)之间的暴露差异,来评估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该研究设计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疾病发展缓慢的情况。

下面以一例研究为例,具体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步骤和应用。

1. 研究步骤- 选择研究对象:首先确定研究的目标人群,包括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选择标准。

- 确定研究因素: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需要研究的暴露因素,并设定指标。

- 病例选择:根据研究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

- 对照选择:从研究目标人群中选择与病例组匹配的非患者作为对照组。

-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风险比或者风险率。

2. 应用范围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发展时间长、罕见性较高的情况,例如研究某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诊断因子或者治疗效果。

此外,它也常用于研究遗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设计,它通过对一组人群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收集暴露因素和结果变量的数据,来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

队列研究可以分为前向队列研究和后向队列研究。

下面以一例研究为例,具体介绍队列研究的步骤和应用。

1. 研究步骤- 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目标人群,选择符合条件的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

- 确定研究因素:确定需要研究的暴露因素,并设定指标。

- 数据收集: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收集暴露因素和结果变量的信息。

- 随访观察: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和结果变量。

- 数据分析:根据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相对风险或者风险差。

2. 应用范围队列研究适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率、复发率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

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同时跟踪两组个体(病例组和对照组)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它是由医学研究人员根据其实验设计的模型,用以评估一些预防措施及疗法的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的阐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

首先,术语“病例”指的是有特定病症或病变的个体,这种病症或病变有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有可能是由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所致。

病例组是指实验中选择的所有具有特定病症的个体的组合,而对照组则是指没有特定病症的个体的组合。

研究者一般将病例组中的研究受试者与对照组的受试者进行比较,以检验病例组中的受试者是否与对照组的受试者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差异。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要求实验者应该在研究之前进行妥善的受试者筛查,以确保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属性相似。

一般情况下,实验者对两组的受试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基本健康状况都要进行比较
全面的筛查,以确保两组受试者的参与情况是一致的。

再次,病例对照研究将受试者通过随机分配,选择受试者进行实验。

研究者要设计实验过程,对两组受试者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最后,病例对照研究要求进行多次跟踪,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研究结果。

研究者需要持续观察两组受试者的变化,记录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变化情况,从而推断出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用来评估预防措施及疗法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它需要进行妥善的受试者筛查,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保持实验环境及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并进行多次跟踪,以获取准确的研究结果。

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效的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疗法。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摘要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通过比较已经发生某种疾病的患者(病例组)与未发生该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之间的暴露差异,来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本文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一、引言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设计,特别适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慢性病的成因。

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在时间和费用上更加经济高效。

病例对照研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二、研究设计1. 选择病例组病例组是已经患病的个体或群体,其特点是患有特定疾病或事件。

研究者可以通过医学记录、病例报告系统或疾病登记数据库来获取病例组的数据。

对于病例组的选择,需要确保病例的诊断准确性和代表性。

2. 选择对照组对照组是未患病的个体或群体,应与病例组在一些关键特征上相似,以确保比较的可靠性。

对照组可以通过无偏随机抽样或从类似的人群中选取。

对照组的选择要避免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3. 数据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收集方式类似,包括个人特征、暴露因素和疾病结果的信息。

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医学记录、生物标本等方式获得。

数据收集要确保隐私保护和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计算不同暴露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和相应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优缺点1. 优点病例对照研究具有时间和费用上的优势,尤其适用于研究罕见病或慢性病的成因。

病例对照研究还可以研究多种暴露因素对同一疾病的影响,探索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对疾病进行快速评估和预测。

2. 缺点病例对照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是回顾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其次,难以控制潜在的干扰因素和记忆偏倚。

病例对照研究专业版

病例对照研究专业版
c / m1 c
对照组旳比值 b / m0 b d / m0 d
OR a / c ad b / d bc
OR数值范围对暴露与疾病关联旳意义
OR 值范围
0~0.3 0.4~0.5 0.6~0.8 0.9~1.1 1.2~1.6 1.7~2.5
≥2.6
关联意义
高度有益 中度有益 微弱有益 不产生影响 微弱有害 中度有害 高度有害
对照形式旳选择 ● 成组不配比对照 ● 成组配比对照 ● 个体配比对照
对照旳要求
采用与病例相同旳诊疗原则明确 排除旳非患者作为对照,并按 要求旳人口学特征和其他外部 特征旳相同要求选择对照。
对照旳起源 ● 从医院旳其他病人中选 择对照 ● 从一般人口中选择对照 ● 同步选择两种对照
对照组旳选择
信息偏倚
回忆偏倚(recall bias) 回忆偏倚是指研究 对象在回忆某些原因旳暴露史时,因为在精 确性和完整性上旳差别所造成旳系统误差。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
信息偏倚
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 报告偏倚是指 有研究对象有意地夸张或缩小某些信息而 造成旳偏倚,所以亦称作说谎偏倚。
时是辨认其危险原因旳唯一可行旳措施。 也尤其合用于研究分析多种危险原因与研究
疾病旳联络以及它们之间旳相互作用等。
对照组旳选择原则 1.不患所研究旳疾病,但有暴露于研究原因
旳可能 2.不患与研究原因有关旳其他疾病 3.能以与病例相同旳措施获取暴露资料 4.与病例组旳可比性 5.尽量设置多种对照
样本大小估计
影响样本大小旳原因 1.研究原因旳人群暴露率估计值,一般可
用对照组旳暴露率(P0)来替代。 2.估计旳研究原因与研究疾病旳相对危险
混杂偏倚

4流行病学_病例对照研究

4流行病学_病例对照研究

OR数值范围对暴露与疾病关联的意义
OR 值范围
关联意义
0~0.3
0.4~0.5 0.6~0.8
0.9~1.1 1.2~1.6 1.7~2.5
≥2.6
高度有益
中度有益 微弱有益
不产生影响 微弱有害 中度有害
高度有害
OR值的可信限或可信区间:
OR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计算出来的统计量,对 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程的判断只是一个点值估计。 因此应估计其总体OR值的可信限(区间)。研究中 一般只估计OR值95%的可信限。
计算OR可信区间除了有助于估计变异大小的范 围外,有助于检验OR值的判定意义。
计算公式如下:
OR l ,OR u = OR (1±uα/ χ2 )
uα为不同可信范围所对应的正态离差值。 x2为假设检验时计算的值。
如果区间包含1,则暴露因素与疾病可能无关联。
例4-5 doll 和hill在1950年报告的病例对照
二、病例对照研究
(一)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是选 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 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 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两组之间暴露水 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该疾病有关联及其 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
1.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要求对照组的数量等于 或多于病例组的数量,也叫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也叫配比或配对对照。 要求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某些特征上一致,目的是解 除这些特征对研究的干扰。
(1)频数匹配 (2)个体匹配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频数匹配 frequency matching

病例对照的研究原理是什么

病例对照的研究原理是什么

病例对照的研究原理是什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旨在探索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原理是对疾病病例和无疾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适用性、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基于以下假设:疾病群体和无疾病对照群体在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上存在差异。

研究者通过回顾性的方式或在研究起点随机挑选病例组,并从相同人群中挑选一组相似的无疾病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暴露于危险因素的差异。

病例对照研究的适用性较广,尤其适合研究罕见疾病或需长期追踪的疾病。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可用于探索多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学、环境和行为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疾病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关信息。

病例组通常从医院或临床报告中选取,而对照组则需要从类似人群中抽样。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检查报告或医疗记录等方式获取。

在数据分析方面,病例对照研究主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如计算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来衡量暴露与疾病发生的关联程度。

相对危险度是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中曾经或没有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的比例。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病例选择是基于回顾性方式,存在信息偏倚的风险,即疾病暴露和回忆偏倚。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仅能计算相对危险度,而无法计算绝对危险度。

此外,样本选择和控制组选择可能存在偏移,影响结论的推广性。

总之,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观察性研究设计,可用于探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选择病例和对照组比较暴露于特定危险因素的差异,可以评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然而,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问题,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_

校正公式 2
2
2
m1m0n1n0
(a b)(a c)(b d )(c d )
第四节 资料分析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史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68(a) 40(c) 108(m1)
49(b) 59(d) 108(m0)
117(n1) 99(n0) 216(n)
第四节 资料分析
定义
Odds ratio, OR 比值比
➢ 某因素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和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
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多少倍。
➢ 意义:暴露者发生某种疾病的危险性是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公式推导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暴露比值是 a /(a c) a / c
c /(a c)
第一节 概述
用途
1. 广泛探索影响因素 2. 深入检验病因假说(某个或几个) 3. 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4. 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 5. 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类型
匹配(matching)又称配比,是指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 持一致,这些因素或特征被称为匹配因素或匹配变量。
对照组
合计
有 无 合计
a c a+c=m1
b d b+d=m0
a+b=n1 c+d=n0 a+b+c+d=n
2 (ad bc)2 n
(ad bc)2 n
m1m0n1n0 (a b)(a c)(b d )(c d )
(| ad bc |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n

病例对照研究(临床)PPT课件

病例对照研究(临床)PPT课件
常用的关联性评估指标包括比值比(Odds Ratio)、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和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为病因推断提 供依据。
病因推断
病因推断是病例对照研究的最终 目的,基于关联性评估的结果, 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
本量和覆盖范围,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1 2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 况,分析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提供科学依据。
疫苗效果评估
通过比较接种疫苗的病例组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 组在特定疾病上的发病率,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
3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发现,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健 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疾病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病例与 对照组在特定指标上的差异,有 助于发现潜在的疾病标志物或诊
断标准。
疗效评估
通过观察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治疗 前后的变化,评估不同治疗方案 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
据。
预后评估
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预后情况, 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为患者提
供更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关系。
在进行病因推断时,需要考虑多 种因素,如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 的时间顺序、关联强度、一致性、
生物合理性等。
只有当这些因素得到充分满足时, 才能较为可靠地推断出病因。
研究局限性
01
02
03
04
05
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 主要包括选择偏倚、信 息偏倚和回忆偏倚等。

4.病例对照研究-09-11-25

4.病例对照研究-09-11-25


社区人群资料:某一特定时间和地区内,通过普查、疾病统计或
医院资料汇总得到的病例。称为以社区为基础的(communitybased)。
19
2. 病例的类型

新发病例:首选病例 现患病例:选择利用 死亡病例:极少利用
20
3. 疾病的规定:应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①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国内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便
相同,指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OR>1
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和疾病之间为”正” 关联; 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减少,暴露和疾病之 间为”负”关联。
36
OR数值范围对暴露与疾病关联的意义
OR<1为负关联; OR>1为正关联
OR值范围
0-0.3 0.4-0.5 0.6-0.8 0.9-1.1 1.2-1.6 关联意义 高度有益 中度有益 微弱有益 不产生影响 微弱有害
17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样本含量的估计


研究因素的选择
资料的收集
18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病例的选择


1. 病例的来源
医院病例资料:某一或若干所医院在一定时期内诊断的全部门诊 和住院病例。即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 录,称为以医院为基础的(hospital-based);
暴露: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备某些 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或处于某种待研究的状态,这
些因素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它可以是有害的,也可
以是有益的,也叫研究变量。 危险因素:能使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保护因素:能使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适用对象:人群,而非个体 ✓预防医学角度—降低人群发病率 ✓因果联系:病因与疾病间概率性联系
3
群体观点和概率论的观点
偶然中孕育“必然” 一定条件下,在个体(或一次观察)中表现 的结果各不相同(或事前不能确定)——偶 然性 在大量、重复观察中(人群),结果的 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必然性
4
eg:吸烟、血脂、心血管疾病
22
(二) 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对象
❖ 确定目标人群——研究现场 ▪ 研究目的 ▪ 代表性 ▪ 可行性
❖ 确定研究对象: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人 群 ▪ 病例人群 ▪ 对照人群
23
研究对象 病例的选择
❖来源 ▪ 医院病例资料 ▪ 社区人群资料
❖类型 ▪ 新发病例 新近发生,回忆准确,首选 ▪ 现患病例 回忆易受到影响,但数量多 ▪ 死亡病例 误差大,极少利用
样本量过小:抽样误差大 ✓代表性差 ✓假设检验时检验效能过低 ✓随机分配均衡性差
概率论/统计因果观
因果联系具有不确定性,本质上是概率性 的: ✓原因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 征 ✓原因不是决定性的,结果也不是必然性 的
5
病因研究的过程
因果推断 验证假设 检验假设 提出假设
实验性研究:排除干扰、 明确因果联系
实践检验
队列研究:观察不同 原因结果的差异
分析:同因同果,异因异果
的因
8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目的:探讨疾病和所研究因素(暴露)之间的因果关 联
基本思想:病例组的暴露情况一定高于对照组 比较的内涵:
比较的对象:病例组和对照组 比较的前提:可比性 比较的变量:既往暴露情况
9
病例对照研究 设计模式
10
病例对照研究 特点
❖ 属于观察研究:未施加干预措施 ❖ 分析性研究:设立对照组 ❖ 回顾性研究:由果及因 ❖ 可用于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 分类 ▪ 不匹配或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 ▪ 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
18
(二) 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类型
❖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 对照无特殊的要求 ▪ 随机选择一定数量非病例作为对照 ▪ 对照的数量一般等于或多于病例
❖ 频数匹配 ▪ 匹配因素的构成比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致 ▪ 对照的数量一般等于或多于病例 ▪ 狭义的匹配不含此形式
25
研究对象 对照的选择
❖ 条件: ▪ 未患此病的人(可以是其它疾病); ▪ 不能为有共同危险因素的疾病病人; ▪ 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 ▪ 来自同一人群;
❖ 来源: ▪ 从医院病人中选对照; ▪ 从全人口中选对照; ▪ 从亲属、同事、邻居中选对照。
26
样本含量的估计
样本量过大 ✓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3 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及控制
4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15
病例对照研究 设计与实施
❖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 研究设计方案
▪ 研究类型 ▪ 研究对象 ▪ 样本含量 ▪ 研究指标 ▪ 资料收集 ▪ 资料整理 ▪ 资料分析 ❖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16
(一)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研究目的 ▪ 广泛探索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 ▪ 检验病因假设,即暴露与疾病间的因果关联
❖ 研究假设 ▪ 查阅文献 ▪ 既往描述性研究基础
eg: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
17
(二) 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类型
❖ 匹配,或称配比(matching):使组间某些已知的、对 研究结果有影响的非研究因素(匹配因素)在病例组 和对照组尽量相同的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 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混杂因素
11
病例对照研究 用途和分类
❖ 病因学研究:探讨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 系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广泛探索疾病的可能危 险因素 ➢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深入检验某个或几个病 因假设
12
阴道腺癌患者及配对对照者母亲的部分资料
13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14
主要内容
1
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2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实施
✓可疑病因决不能作为匹配因素 ✓研究因素与病因链上的中间环节 ✓与研究因素有关但与疾病无关的特征
21
匹配法注意事项 (二)
匹配的因素不宜过多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增加工作的难度 ✓匹配过度(overmatching)
匹配过度
在病例对照研究匹配设计中,造成的研究因素被 间接匹配,则研究因素的效应被低估。
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分析 结果差异的原因
分析:同果同因,异果异因
现况研究:发现 问题
描述分布、找出规律:偶然性
6
主要内容
1
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2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实施
3 病例对照研究偏倚及控制
4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7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以确诊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为病例组,以不 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回 顾调查研究对象既往(发病前)某个或某些因素的 暴露情况,测量并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或暴 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这些) 因素 的关系 基本原理:相似的果,有相似的因;不同的果,有不同
19
(二) 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类型
❖ 个体匹配,也叫配对或配伍:给每一个病例按照匹 配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相同或相近选择一个或几 个对照,进行1:1或1:R匹配。
❖ 对照数目R:按Pitman效率递增公式
20
(二) 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类型
匹配法注意事项 (一) 慎重选择匹配因素 不应作为匹配因素的特征
LOGO
病例对照研究
1
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疾病或健康 相关事件的三间分 布 提出假设
揭示现象
探索分布内在规 律——影响因素分 析 检验假设
提出策略和措施 评价有效性 进一步验证假设
找出原因
提供措施
2
病因的流行病学定义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 病因(也叫危险因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 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 病例的确定 ▪ 诊断明确,尽量使用金标准 ,统一诊断标准
24
研究对象 对照的选择
❖ 对照的选择:目标人群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人 ❖ 原则
✓范围明确:非病例=健康人+患其他疾病病例 ✓代表性:最好与病例的人群来源一致 ✓可比性:非研究因素与病例组相同或相近 ❖ 注意事项 ▪ 排除已知与所研究危险因素有关的病种 ▪ 排除患有多种疾病的病例 ▪ 病种不要局限于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