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提出了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变
革的思路以及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几个部分
阐述的。
关键词:经济危机;中国乡村经济;县域经济;契机;发展现状;思考,展望
正文: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了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正在逐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全面展开。虽然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对外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的萎靡,而对我国农村经济影响可以说是积极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激励。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不能单纯倚重于外向经济,如果是那样,就是纯粹的泡沫经济。抵消金融危机的冲击,就必须大力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努力发展繁荣国内市场,将发展健康有序的内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砝
码。强化内向经济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提高国民的购买力,尤其是繁荣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因为我国的农民有着潜在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如何挖掘农民的潜力,把农民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就得靠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使农民富裕。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了诸多措施推动农村经济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业基础薄弱,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不足。虽然现在老百姓吃饱没有任何问题了,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供求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首先,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我国耕地逐渐减少,其他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导致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面临资源压力。其次,种粮的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也降低了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
第二,农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效益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业效益。2009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 元,但是从未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面临很多困难,如果要想在2020 年前再翻一番,意味着今后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幅度不能低于6%。但我国农民绝大部分的收入应来自于进城农民工的打工收入,不是搞农业生产而来的。从2009年8月到2010年春节前后的“招工难”足以说明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农民的工资收入是没有保障的。其次,农业发展还面临资源、技术、经济、环境等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也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效益。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矛盾还非常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医疗、社保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此外,农村体制改革还需要不断推进,尤其是如何解决当前工业生产扩大占用耕地的问题,如何保障农民使用土地权益,如何极大地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产业结构的差距主要在县域, 即广
袤的乡镇和农村。从表1、2可以看出,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 从GDP 产值结构上看, 中国工业GDP变化不大,第三产业GDP贡献比例仍不足40. 0% , 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从70. 5%下降到了42. 6% , 这一比例仍然偏高, 然而, 它所创造的GDP份额却只占11. 7%。因此,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大量农业劳动力过剩是不争的事实。
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变革的思路
郡县足,天下安。发展县域经济, 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 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有2000 多个县( 市), 除一小部分人口居住在大中城市外, 96%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县域内。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对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域经济可以较好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向现代化转型。因此,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一)开拓政府公共管理新思路,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瓶颈是制度和体制的制约,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两方面的作用,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统一的城乡体制和政策平台。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 即任何一个人, 只要其在一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就有资格办理当地户口, 并依法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和住房制, 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障碍。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 全面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 研究、制定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规划, 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 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保障和教育制度。建构起能覆盖全体公民的公共保障
和教育网络, 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保障和教育待遇, 农民也应
同样享有。五是建立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 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将财政新增的相
当一部分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开支用于农村; 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财税分配体系, 减少地市级的行政约束,较大程度地提高县
级财税留成的比例。同时, 加大中央政府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这对西部及中部落后县(市)尤为必要, 这样我国县域经济才会实现
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开辟为中小企业及农户资金融通的畅通渠道。现有的金融体制很不利于中小企业与农户的资金融通, 从而使他们的生产与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思维, 没有健康、活跃思维的经济体系无法长期、有效地运行, 更不会有多少活力。建立有效的、适合中小企业与农户资本运营的金融体系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度创新并加以巩固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两次飞跃,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正是在县域内完成的。现在最为关键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是金融企业改革与县域金融体制创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私有合法财产的有效保护制度也应及时跟进。县域经济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有着巨大的空间, 只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 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