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醴.酪(lǐ)抽噎.(yē)嗟.怨(jiē)桎梏.(gù)
B.龟.裂(jūn)奢侈.(chǐ)青冢.(zhǒng)遒劲.(jìng)
C.萌蘖.(niè)打蔫.(niān)喟.然(kuì)饿殍.(piǎo)
D.馔.玉(zuàn)誊.写(téng)勠.力(lù)吮.吸(yǔ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杜撰卑鄙前和后揠
B.巡逻差异湛湛青天
C.滥用溃烂苌弘化碧
D.敕造粗糙游目骋怀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电视里的熊猫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面人张捏出来的面人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作家、作品和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诗歌
B.冯友兰——《人生的境界》——散文
C.列夫·托尔斯泰——《世间最美的坟墓》——散文
D.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B.戴望舒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荀子,名况,春秋末年赵国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
家。
D.冯友兰,著名哲学家,学术作品《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D.《红楼梦》当然是旷世杰作,但曹雪芹所处的朝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7.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夸张)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偶)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借代)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与哲学思考。
D.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9.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孪,贻我彤管。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0.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曾不知老之将至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不出,火且尽。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
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每个2分,共4分)
左迁
..:。..:;善才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1)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为“”,现在用这句诗比喻,这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琵琶女复杂的矛盾心态,表现了人物特有的心理和特有的美感,并且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做铺垫。(每空2分,共6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4.本诗的题目是《》,作者是,原名,我国现代著名诗人。(3分)
15.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5分)
16.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4分)
17.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4分)
18.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6分)
(1)土地:。
(2)河流、风:。
(3)黎明:。
19.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之情?(2分)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却没来。他的弟子们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